《国际市场营销》第二次作业讲评

《国际市场营销》第二次作业讲评
《国际市场营销》第二次作业讲评

《国际市场营销》平时作业讲评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四个子系统,其中(A)是最基本的信息系统。

A.企业内部报告与管理系统

B.国际市场营销情报系统

C.国际市场营销调研系统

D.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系统

2.一个完整的调研方案是从(B)的确定开始的。

A.市场调研类型

B.市场调研目的

C.市场调研费用

D.市场调研方法

3.(B)是市场营销人员直接从顾客、中间商、推销员和竞争者等方面收集得来的第一手资料。

A.文案资料

B.原始资料

C.年鉴资料

D.报刊资料

4. 在下述营销调研方法中, 最适宜于分析购买者行为和意向的是: (A)

A. 询问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类比分析法

5. (C)是企业确定国际目标市场和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必要前提。

A.市场定位

B.市场调研

C.市场细分

D.市场分析

6. (B)是指企业依据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或使用某种商品所追求的利益等变数来细分国外消费者市场。

A.心理变数细分

B.行为变数细分

C.人口变数细分

D.地理变数细分

7. 中小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 适合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的市场部分或亚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市场部分服务, 即为下述目标市场策略(B)A. 无差别市场营销 B. 集中市场营销

C. 差别市场营销

D. 多角化经营

8. (A)就是指企业利用国内外中间商, 把产品出口到目标国市场。这是一种最脆弱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A. 间接出口

B. 直接出口

C. 许可证贸易

D. 对外直接投资

9. 与间接出口相比, 以下哪一个不是企业选择直接出口的好处: (B)

A. 可以对国际市场进行选择

B. 承受的市场风险较小

C. 市场信息反馈较好

D. 对国际市场营销控制权更大

10.( A )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打开封闭的市场,这势必要求国际市场营销人员掌握更多的技巧, 花费更多的时间。

A.大市场营销

B.绿色营销

C.网络营销

D.体验营销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中, 既不是基本的信息系统,又不是核心信息系统的是指:( CD )

A. 企业内部环境报告系统

B. 国际市场营销情报系统

C. 国际市场营销调研系统

D. 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系统

2. 人们了解国际市场形势, 制定市场战略决策和营销策略、预测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主要依据是:( AD )

A. 市场现状信息

B. 系统化国际市场信息

C. 固定性市场信息

D. 市场发展信息

3. 在国际市场营销调研中, 有二类资料来源: 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以下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有:( AB )

A. 目标市场购买者数量及其收入与支出

B. 目标国的关税条例

C. 新产品销售估计

D.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态度

4. 下列因素中对企业获得第一手资料会造成不利影响的有:( AD )

A. 目标国使用多种语言

B. 目标国基础设施完善

C. 目标国与母国关于同一类指标所使用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异

D. 调查对象不给予合作

5. 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在评价某一市场营销机会能否成为有利可图的“公司机会”时, 需考虑的问题有( ABC )

A. 该机会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差别利益”

B. 企业是否有能力将该机会转变为有利可图的“公司机会”

C. 该机会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D. 该机会是否能够进行市场细分

6. 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 之所以要细分市场, 主要是由于通过市场细分可获得以下好处( CD )

A. 有利于企业大规模生产, 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B. 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价格, 拓展渠道, 增加销量

C. 有利于发现最好的市场机会, 发展营销战略, 提高市场占有率

D. 有利于以最少的经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

7. 通过市场细分后, 可供国际市场营销人员选择的目标市场策略有( BCD )

A. 广泛分销策略

B. 集中性营销策略

C. 差异性营销策略

D. 无差异营销策略

8. ( AB )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绕过贸易壁垒, 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

A. 合资经营

B. 独资经营

C. 直接出口

D. 间接出口

9. 独资企业是在东道国直接投资建立产销基地, 其特点有( ABC )

A. 享有对企业的完全控制权

B. 与其他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比, 经营风险较大

C. 贴近市场, 信息灵通

D. 企业不需专职营销人员和专职机构, 节省开支

10. 与一般市场营销相比较, 大市场营销( AC )

A. 是在一般市场营销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

B. 都强调环境的适应性

C. 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打开封闭的市场

D. 面临的首要目标是为目标市场顾客服务

三、判断题

1. 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系统是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核心。( × )

2. 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建立必须同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结构和营销管理体系相

互联系, 相互协调, 相互配合。( √ )

3. 利用第二手资料省时间、省费用, 因此在国际市场营销调研中应尽量多地利用

第二手资料。( × )

4. 询问法、观察法、实验法是国际市场营销调研的重要方法, 在企业收集第二手

资料时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取长补短。( × )

5. 国际市场营销机会即为国际市场上所有“未满足之需求”。( × )

6. 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大企业进入国际目标市场时, 宜采用集中市场营销; 相对竞

争劣势的小企业选择国际目标市场时, 宜采用差别市场营销。( × )

7. 在选择国际目标市场时, 差别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适合生产同质产品的企

业;而生产非同质产品的企业适于采用无差别市场营销。( × )

8. 大市场营销是企业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四大策略的有机组合。( ×)

9. 从营销手段来看, 大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无区别。( × )

10. 所谓政治权力手段是指企业利用本国政府的权力来帮助打开国际封闭市场。( × )

四、简答题

1. 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包括哪几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四个子系统, 即企业内部环境报告系统、国际市场营销情报系统、国际市场营销调研系统和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系统, 各系统基本功能如下:

①企业内部环境报告系统是最基本的信息系统, 它反映企业内部的经济状况。通过比较企业内部环境信息所体现的实绩与企业市场营销计划目标, 企业可以发现国际市场营销机会、现存的问题及应该实施的对策。

②国际市场营销情报系统提供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有关的外部信息, 供企业市场营销决策者了解企业外部的市场状况。该系统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

③国际市场营销调研系统主要收集反映国际市场营销客观结果的信息, 有时也收集造成某些结果的原因的信息。

④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系统主要根据研究内容建立各种统计库和市场营销分析模型, 以说明、分析、预测、解决市场营销问题。

2.简述国际市场调研的程序。P183

(1)确定市场调研目的;

(2)确定市场调研类型;

(3)拟定调研项目;

(4)确定资料来源和整理资料;

(5)撰写市场调研报告。

3.进行国际市场细分有什么重要意义?P215

(1)有利于企业发掘国际市场机会,开拓国际市场;

(2)有利于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国际目标市场,以获取局部竞争优势;(3)有利于企业调整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4)有利于企业分配国际营销预算,提高国际营销效益。

4.什么是差异性营销战略?它有哪些优缺点?P22

差异性营销战略是指企业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为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组合,以分别适应各个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这一战略的优点在于企业可以通过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更有效地吸引消费者,占领更多的市场。它的缺点在于随着产品种类、分销渠道、广告宣传等因素的扩大化和复杂化,企业的营销成本会增加,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

5.什么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式?企业可以有哪些模式进入外国市场?P235

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是指企业对进入外国市场的产品、技术、技能、管理决窍或其他资源进行的系统规划。

企业进入外国市场的模式有:(1)出口进入模式;(2)契约进入模式;(2)投资进入模式;(4)互联网进入模式。

6.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P243

(1)目标国家的市场因素;

(2)目标国家的环境因素;

(3)目标国家的生产因素;

(4)国内因素;

(5)企业产品因素;

(6)企业资源与投入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

分析提示:

( 1) 先采取出口打入模式, 再采取投资打入。

( 2) 恰当。原因: ①最初海尔对国际市场陌生;②海尔具有在海外投资建厂

能力;③通过先代理后建厂, 可以减少风险;④经过实践证明是对的。

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2.1 比较程序的顺序执行和并发执行。 答: 答: 1)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程序则是一个静态的概念。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没有任何执行含义,而进程则强调执行过程,它动态地被创建,并被调度执行后消亡。 2)进程具有并行特征,而程序没有。进程具有并行特征的两个方面,即独立性和异步性。也就是说,在不考虑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各进程的执行是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制约关系,各进程的是异步的。由于程序不反映执行过程,所以不具有并行特征。 3)进程是系统中独立存在的实体,是竞争资源的基本单位。进程对应特殊的描述结构 并有申请、使用、释放资源的资格。由于系统中存在多个进程,系统资源的有限性必然导致多个进程对资源的共享和竞争,从而使进程的并行性受到系统的制约。 4)进程的存在必然需要程序的存在,但进程和程序不是一一对应的。由于进程是程序 的执行过程,所以程序是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处于静止状态的程序并不对应于任何进程。当程序被处理机执行时,它一定属于某一个或者多个进程。属于进程的程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同一个程序,只要该程序所对应的数据集不同。 ?2.3 试对进程的状态及状态转换进行总结,注意状态转换的物理含义及转化条件。

答: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在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之后,该进程便可执行,相应地,它就由就绪状态转变为运行状态。正在执行的进程也称为当前进程,如果分配给它的时间 片已完而被暂停执行时,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又回复到就绪状态;如果因发生某事件而使 进程的执行受阻,使之无法继续执行,该进程将由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引入挂起状 态后,又增加了从挂起状态到非挂起状态之间的转换,当进程处于未被挂起的就绪状态时,用挂起原语Suspend将该进程挂起后,该进程便转变成为静止就绪状态,此时进程不再被 调度执行。当进程处于未被挂起的阻塞状态时,用Suspend原语将它挂起后,进程便转变 为静止阻塞状态,处于该状态的进程在其所期待的事件出现后,将从静止阻塞状态变成静 止就绪。处于活动就绪状态的进程,若用激活原语Active激活后,该进程将转变为挂起就 绪状态。处于活动阻塞状态的进程,若用激活原语Active激活后,将转变为阻塞挂起状态。 ?2.4 试举例说明引起进程创建、撤消、阻塞或被唤醒的主要事件分别有哪些? 答:引起进程创建,如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进程撤销,当一个进程到达了自然结束点,或时出现了无法克服的错误,或是被操作 系统所中介,或是被其他有终止权的进程所终结,都会引起进程撤销。 进程阻塞,请求系统服务,不能立即满足;启动某种操作,且必须在该操作完成之后才能 继续执行;新数据尚未到达,相互合作进程的一方需首先获得另一进程数据才能继续;无新工 作可做,特定功能系统进程当完成任务且暂无任务。 进程被唤醒,系统服务满足;操作完成;数据到达;新任务出现。 ?2.5 试根据你自己的理解,采用类C语言设计和描述操作系统关于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组织方式及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给出进程的创建、终止、阻塞、唤醒、挂起与激活等函数原型及函数代码。注意,对于过于复杂的功能或你无法解决的细节可采用指定功能的函数模块如处理机调度scheduler()来替代。 答: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 Struct task_struct { long state; /*任务的运行状态(-1 不可运行,0 可运行(就绪),>0 已停止)*/ long counter;/*运行时间片计数器(递减)*/ long priority;/*优先级*/ long signal;/*信号*/ struct sigaction sigaction[32];/*信号执行属性结构,对应信号将要执行的操作和标志信息*/ long blocked; /* bitmap of masked signals */ /* various fields */ int exit_code;/*任务执行停止的退出码*/ unsigned long start_code,end_code,end_data,brk,start_stack; /*代码段地址代码长度(字节数) 代码长度 + 数据长度(字节数)总长度堆栈段地址*/ long pid,father,pgrp,session,leader;/*进程标识号(进程号) 父进程号父进程组号会话号会话首领*/ unsigned short uid,euid,suid;/*用户标识号(用户id)有效用户id 保存的用户id*/ unsigned short gid,egid,sgid; /*组标识号(组id)有效组id 保存的组id*/

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10 课程名称:网络学习工具及应用(专)评阅教师:韩红霞 第 2 次任务(书面作业) 共 4 次任务(书面作业)

作业说明: 1.做作业之前首先在封面填上自己的学号和姓名,做完作业后请写上作业完成时间。 2.学习完第三、四单元内容之后必须完成本次作业,并请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学习平台提交Word文档形式的电子作业,本次作业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作业内容: 一、不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入括号中,最后再填入以下表格(每题3分,共48分,1-8为第三单元内容、9-16为第四单元内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C A ABCD ABCDE ACDE ABCDE 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ABCDE ABCDEF B ABCD AB ABD C AB 1、超市收银员用条码阅读器对商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以获取相应的信息。这个扫描过程一般被称为() A.信息的编码 B.信息的采集 C.信息的发布 D.信息的表达 2、用户在网上最常用的一类信息查询工具叫做()。 A. ISP B. 离线浏览器 C. 网络加速器 D. 搜索引擎 3、小赵填报高考志愿前想上网查后各个学校的情况,他通过百度首页打开如下左图所示页面,单击“大学搜索”超链接后,在右图所示页面中查找感兴趣的学校。这种信息检索方法属于() A.全文检 B.关键字检索 C.主题目录检索D.自动网页检索 4、网络检索需要用到多项技术,其中有一项是全文检索。全文检索是一种从全文中检索所需信息的检索技术,其检索的对象为() A.文本 B.图像 C.声音 D.视频 5、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源时,下面哪方法可以使用:()

形成性考核册第二次作业讲评1

第二次作业讲评 3/1/2019 同学们好: 我将批改作业情况反馈给您,请阅读。问题及要求反馈如下: 1.做作业之前需要认真仔细阅读教材,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的要扎实。 2.做题时要仔细审题。 3.回答问题不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反映在作业里面就是:分析短文题大部分学员只是从教材上摘录了原理,对基本原理阐述的不完整,也不知道如何将理论与实际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预期设计教学的目的。 根据已经完成的这次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大多数学员对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掌握的比较好,其次是计算及分析题、分析短文题存在的问题最多。 现在针对作业中的问题的答案给出主教材相应知识点的页码,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自己独立思考并给出答案。 第三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注明的是主教材相应知识点的页码,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自己独立对以下每一题给出答案) 1.企业集团战略管理具有长期性,会随环境因素的重大改变而进行战略调整,表明其具有()的特点。P51 A.全局性 B统一性 C.动态性 D.高层导向型 详细内容见教材P51。 2.集团战略管理最大特点就是强调( )。P50 A整合管理 B风险管理 C利润管理 D人力资源管理 详细内容见教材P50。 3.在中国海油总部战略的案例中,( )是该集团各业务线的核心竞争战略。 A低成本战略 B协调发展战略 C人才兴企战略 D科技领先战略

详细内容见教材P67。 4.( )也称为积极型投资战略是一种典型的投资拉动式增长策略。P57 A收缩型投资战略 B调整型投资战略 C扩张型投资战略 D稳固发展型投资战略 详细内容见教材P57。 5.低杠杆化、杠杆结构长期化属于(D)融资战略。P65 A激进型 B.长期型 C中庸型 D保守型 详细内容见教材P65。 6、( )经常被用于项日初选且财务评价。P82 A市盈率法 B.回收期法 C净现值法 详细内容见教材P82。 7、在投资项目的决策分析过程中.评估项目的现金流量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环节之一。该现金流量是指( )。P83 A现金流入量 B现金流人量 C净现金流量 D.增量现金流量 详细内容见教材P83。 8、并购时,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中实际使用的是目标公司的( )P86 A整体价值 B股权价值 C账面价值 D.债务价值 详细内容见教材P86。 9、管理层收购多采用( )进行。P91 A股票对价方式 B现金支付方式 C杠杆收购方式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3 一、填空题: 1、交往过程。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 3、直观手段、认识能力、理论思维;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5、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传递---接受; 7、学生自学; 8、演示法、参观法; 9、教学组织形式;10、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形式;11、自然、社会;12、复式教学、年级;13、人与事时间与空间;14、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15、积极的、消极的。 二、选择题: 1、B 2、A 3、A 4、A 5、C 6、A 7、A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都基本观点与意义。 答:这种观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结合规律的主要观点。 答:学生获得知识有两种来源: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是把前人的认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但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脱离实际地学习必须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是学好间接经验的重要基础和必要的条件。要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作用、相互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矛盾。 答:教学过程的特点:(1)双边性;(2)认知性;(3)实践性。主要矛盾:(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答: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性得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知识。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改革呈现哪种趋势?

医古文B第三次作业及其答案

A型题: 1.在“《经》云:‘无故而瘖,脉不至,不治自已’。谓气暴逆也,气复则已。审如是,虽不服药亦可”中,“审”之义为:确实 2.在“枳壳则取辛苦……要尘久年深者为上”中,“尘”之义为:年久 3.在“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中,“中热”之义为:内热 4.在“故先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则一旦霍然矣”中,“一旦霍然”之义为:很快病愈了 5.在“此友遂敛手不治,以为热毒已深,噬脐不及”中,“敛手”之义为缩手 6.在“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中,“毒药”之义为:泛指药物 7.在“窃以识明德云尔”中,“明德”之义为:美德 8.在“时周脑后生细疮,累累若贯珠”中,“累累”之义为:连贯貌 9.在“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效于师”中,“责”之义为:要求 10.在“又病室孕时,喘逆不眠,用逍遥散立安”中,“室”之义为:妻子 11.作者引用“钟会《菊有五美赞》”,意为:表达作者对菊花的赞美 12.在“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中,“辟”之义为:闭阻 13.在“見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中,“盖”之义为:.因为 14.在“菊之贵重如此,是岂群芳可伍哉”中,“伍”之义为:同列 15.在“浪决人死生,亦时或有验”中,“浪”之义为:随便 16.“烧灰撒地中,能死蛙黾”,其说出自:.《周礼》 17.在“我侪之治病亦然”中,“侪”的正确读音是:chai(三声) 18.在“中有细子,亦可捺种”中,“捺种”指:插种 19.作者说“真菊延龄,野菊泄人。正如黄精益寿,钩吻杀人之意”,意在说明:有些药物有益,有些药物有害 20.在“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敬意 21.在“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十余贴,安得不日以剧”中,“顾”之义为:反而 22.在“据此,则凭脉决证,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的喻义为:准确 23.在余初读《灵》《素》诸书,觉其经义渊深,脉理错杂,每若望洋意沮”中,“望洋”之喻义为:力不从心,无可奈何 24.在“安得主人、病人一一精医察理,而不为鼓簧动摇哉”中,“鼓簧”之义为:语言动听 25.在“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中,“存”之义为:察看 26.在“至其当发,间不容瞚”中,“间不容瞚”之义为:比喻刻不容缓 27.在“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中,“欺”之义为:超越 28.以下除……之外,各句中的“书”都是“文字”之义: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29.在“旋旋添白矾于中”中,“旋旋”之义为:缓缓 30.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中,“响”之义为:回声 31.在“忽仆地不语,移時始醒”中,“移時”之义为:很快 32.在“用细茶脚汤煮之”中,“细茶”之义为:.雨前茶 33.在“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中,“宛气”之义为:郁气 34.在“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中,“初”之义为:根本 35.在“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中,“旬日”之义为:十日 36.在“何前之温补如鼓应桴”中,“如鼓应桴”之义为:喻速效 37.在“余有戚某过余斋,形色困惫,询知患咳经月”中,“经月”之义为:一个月 38.在“于是始悟血之复来,由于寒凉速之也”中,“速”之义为:招致

会计学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doc

会计学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本次作业涉及第6.9章内容,请学习教材第6?9章或第6?9章课件讲义后完成本次作业。可先在word 中完成全部作业,然后复制在提交网页上。)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应按期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己确认的坏账损失,应借记(D )。 A. “管理费用”科U B. “财务费用”科目 C. “坏账准备”科目 D. “资产减值损失”科bl 2、C企业2007年年末坏账准备借方余额1000元,2008年1月末,应收账款借方余额68 000元,当月发生坏账损失1 500元,按应收账款余额的2%计提坏账准备,则该企业1月末坏账准备的余额为(B ) A. 借方2 500元 B.贷方1 360元 C.贷方1 500元D,借方1 140元 3、企业的应收票据在到期时,承兑人无力偿还票款的,应将其转入(A )科目。 A. 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预收账款 4、下列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A ) A. 增值税进项税额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进存货时支付的进口关税 D.购进存货时发生的运输费用 5、企业清查存货,发现存货盘亏,无法查明原因,则应当计入(B )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其他业务成木 D.营业外支出 6、工业企业购进存货发生的下列相关损失项目中,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是(B ) A.责任事故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B.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C.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盘亏 D.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7、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A )o A.投资收益 B.营业外收入

现代管理专题-第二次形考作业-国开

现代管理专题-第二次形考作业--50864国开(甘肃)-参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题库有可能会换,不保证全部都有!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如果题目顺序和你的试卷不一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第1题企业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竞争中的合作与合作中的竞争并存不悖。 对 错 参考答案是:“对”。 第2题企业再造与企业重组没有太大的区别。 对 错 参考答案是:“错”。 第3题企业只要购买一些硬件设备、联上网、开发一个应用系统并给以一定的维护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 对 错 参考答案是:“错”。 第4题企业最终产品和为售后服务准备的零件属于从属需求。 对 错

第5题信息化等同于计算机化、通信网络化。 对 错 参考答案是:“错”。 第6题同步工程是指多道工序在互动的情况下并行进行。 对 错 参考答案是:“错”。 第7题团队学习是团队成员互相学习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过程。 对 错 参考答案是:“错”。 第8题涉及做某些事情的技术、技巧和诀窍等的知识属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对 错 参考答案是:“错”。 第9题网络营销是“以人为本、按需定制”的网络虚拟社区。 对 错

第10题企业信息主管简称()。 a. CEO b. CFO c. CKO d. CIO 参考答案是:CIO 第11题企业资源计划发展的四个阶段按其发展顺序,可排列为()。 a.社会化过程 b.外化过程 c.综合过程 d.内化过程 参考答案是:外化过程 第12题 准时生产的概念最先由()公司提出并推广的。 a.美国福特 b.日本丰田 c.日本本田 d.美国通用 参考答案是:日本丰田 第13题变职能观念为流程观念表示()。

《VisualBasic程序设计》第二次作业讲评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第二次作业讲评 同学们好: 第二次作业主要覆盖教材第3-4章的内容,要求在第七周以前完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考核概念,对于能够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题目不再赘述,此处只讲几个编程题以及答题技巧。 第2题,可获得ASCII码的函数是Asc,答题时注意答题技巧,Asc这个函数其实很好记,就是取的ASCII的前三个字母。 第3题,不同的循环有不同的退出语句,记住exit是退出的意思,Exit For就是退出For循环,Exit Do就是退出Do…Loop循环,选项C是一个干扰选项。 第4题,答题技巧和第2题一样,把数值转换为字符串需要使用的函数是Str,这个函数就是取的字符串String的前三个字母,选项A正好相反,Val是把字符串转换为数值的函数,取的是值Value 的前三个字母。 第6题,这个题目考的是操作符的优先级,参看82页“3.4.7运算符和表达式”中的算术运算符,6+10Mod4*2+1,这个表达式中共涉及三种运算,+、mod、*,三者的优先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mod、+,注意这里mod是取余数的运算,运算步骤如下: 6+10Mod4*2+1 =6+10Mod8+1 =6+2+1 =9 第7题,变量名的命名规则参看教材91页的命名规则。 第8题,表达式中的两个函数Abs和Len分别是求绝对值和求字符串的长度,所以运算结果为:Abs(-5)+Len(“ABCDE”)=5+5=10 第9题,参看教材92页的编程风格中的“长语句分行”。 第11题,注意用VB表达式表示“x是小于80的非负数”和数学表达式不一样,选项A是数学表达方式。 第19题,计算数组的元素个数,方法是用“上界值-下界值+1”,所以本题5-(-3)+1=9。 第二部分:填空题 填空题考核概念较多,多数答案可从书中找到。 第4题,定义数组时,如果按照Dim 数组名(上界)的定义方法,则数组的下界从0开始,题目要求要使数组的默认下标从“1“开始,则需要设置下界为1: Dim 数组名(1 To 上界) 第8题,注意Sub过程不会返回一个值,而Function过程可以有返回值。 第15题,因为%表示整型变量,则变量a被声明为整型变量,即使将a赋值为一个小数3.14159,a的值也只是取小数的整数部分3,所以答案为3。

第三次作业答案

1、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职权之争引发冲突,又因信息沟通障碍产生矛盾。 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沟通不够引起了冲突。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通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关于事实、思想、意见和感情等方面的交流,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2威恩作为公司领导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否可行? 答:威恩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可行的,他采用了转移目标的策略,如给他们设置一个共同的冲突者马德,威恩促进了明娟和阿苏信息沟通,取得相互之间的谅解。 3、从本案例中,你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发? 答: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包含在社会关系体系之内,而社会关系有更为广阔的内容,它只能通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本案例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启发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不仅能有力地推进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入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经常的信息沟通。改善人际一定要体现平等的原则、互利原则和相容的原则。让明娟和阿苏和平共处、互相谅解,且告知他们升迁的利益更大,并使他们相信威恩的话。这一过程启发我们应该依据人际交往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下属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1、刘工的管理风格是什么样的?请运用所学过的领导理论分析刘工的领导行为特征。 答:刘工的管理风格属于放任自流型、低组织低关心人、贫乏型的管理方式。 ⑴运用相关的领导行为理论来看,他首先属于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在他的整个领导过程中,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对员工没有威信和说服力,下属对他的领导极为不满,成员又没有相应的责任感,士气低沉,争吵较多,严重影响组织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属于最不可取的领导方式。 ⑵按照“四分图理论”来看,他的领导方式则属于“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方式,在本就工作效率不高,目标达成困难的情况下,又不顾及、关心下属,有好事揽给自己:“不久,五组又领了一项出国考察的任务。这回刘工谁也没告诉,当仁不让,悄悄自己接下来”,导致了本就“低组织”的情况又多了“低关心人”,使得“出差回来后干啥事的都有,就没人干活”,这种领导方式亦不可取。 ⑶按照“管理方格图理论”来看,他则属于贫乏型管理的领导方式,对人对工作的关心程度都很低。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三次简答题作业参考答案

1. 简述计算机的几种主要类型,它们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 2. 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3. 一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是166.111.7.248, 它是由四个十进制数表示的,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4个字节中。请写出该地址对应的4个二进制数。 4. 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什么是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机器指令通常有哪些类型? 6. 简述操作系统的形成过程。操作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7. 进程的概念是什么?举例说明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涉及到进程的一些操作? 8. 在Windows中,启动一个程序有哪几种途径? 9. “文件”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定义文件名和扩展名? 10. 注册表的功能是什么? 11. 利用Delete键是否能够安全卸载某个应用程序?为什么? 12. 在Windows中,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哪些形式,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3.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1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软硬件)。 15.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16.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说出OSI七层协议的名称。 17. 什么是Internet,举例说明Internet上有哪些应用? 18. Internet采用的标准网络协议是什么? 19.在网络应用中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有什么好处? 20. 在Internet中,IP地址和域名的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21.什么是HTML? 什么是主页? 22. 目前Internet上主要的搜索引擎有哪些?如果利用它们查找所需的信息? 23.什么是电子邮件?举例说明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24. 计算机病毒通常由哪些危害?请具体介绍你在自己学习或工作中使用的计算机上 利用了哪些软件工具或使用了哪些方法防治计算机病毒的。 25. 请结合个人经验谈谈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

第二次作业讲评3

第二次作业讲评 4/11/2013 同学们好: 形成性考核作业选取了对个人理财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深入分析能力和计算运用等三种能力考察的形式,目的是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控制和考核手段,作业题主要考查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类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如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 第二类是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思考题。这类题目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进了一步,不但要求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能够运用,进行分析。 第三类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如案例分析等。这类题目通常不能直接在教材上找到答案,而是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基本原理来进行分析。这一类题目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尝试的机会,但是同学们普遍感到困难,完成的比较不理想的也是这一类题目。 下面就来谈谈从第一次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学习中反映的问题,并作要点提示。 第四章 单选题 1、( B )是个人证券理财的根本作用。 评析:个人证券理财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规避风险、获取收益。如何通过证券理财使个人的货币资产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是所有个人投资者追求的目标。 4、从个人证券理财产品的风险看,债券类理财产品的特有风险主要是( D )。 A政策风险B利率风险C市场风险D违约风险 评析:个人证券理财产品共性类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而发行债券的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可能性的风险是债券类理财产品特有的风险。 思考题 5、本章介绍了几类个人证券理财产品,它们分别适合于哪类投资群体? 评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债券类理财产品,股票类理财产品和投资基金类理财产品,个人证券理财应根据各种理财产品的特性选择投资。 案例分析 评析:不同的证券理财产品有各自的特性,适合不同的投资群体,一个金融理财规划师要针对不同的人群作出科学的个人证券理财策略,主要考虑两个因素1)个人投资者的年龄;2)构建什么样的投资组合。

财务管理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1、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完整工业项目投资,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已知甲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000万元,标准离差为300万元;乙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200万元,标准离差为330万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2002年)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B、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C、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 D、无法评价甲乙方案的风险大小 [答案]B 解析]当两个方案的期望值不同时,决策方案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数值。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甲方案标准离差率=300/1000=30%;乙方案标准离差率=330/1200=27.5%。显然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2、已知甲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乙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2%,两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比较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应采用的指标是()。(2003年) A、方差 B、净现值 C、标准离差 D、标准离差率 [答案]D [解析]标准离差仅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情况,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风险越大;标准离差率适用于期望值相同或不同的情况,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 3、[2005年单选题]将企业投资区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等类型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A. 投入行为的介入程度 B. 投入的领域 C. 投资的方向 D. 投资的内容 【答案】D 【解析】根据投资的内容,投资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信托投资、保险投资等。 4、[2002年单选题] 某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期为零,第一年流动资产需用额为100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为400万元,则该年流动资金投资额为()万元。 A.400 B.600 C.1000 D.1400 【答案】B 【解析】企业需要的垫支的流动资金,应该是增加的营运资金净额,即增加的流动资产减增加的流动负债。 5、[2004年单选题] 企业拟投资一个完整工业项目,预计第一年和第二年相关的流动资产需用额分别为2000万元和3 000万元,两年相关的流动负债需用额分别为1 000万元和1 500万元,则第二年新增的流动资金投资额应为()万元。 A.2 000 B.1 500 C.1 000 D.500 【答案】D 【解析】第二年新增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第二年的营运资金-第一年的营运资金=(3 000-1500)-(2 000-1 000)=500(万元),选项D正确。 6、[2005年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项目现金流出量内容的是()。 A.固定资产投资 B.折旧与摊销 C.无形资产投资 D.新增经营成本

财政学第二次作业讲评 (2)

财政学第二次作业讲评 一、不定项选择(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各题对应的答案框内,共20分) 1、我国的企业所得税采用( D ) A累进税率B定额税率C浮动税率D比例税率 2、下列税负可以转嫁的税种有(B ) A 所得税 C财产税 B 商品税 D行为课税 3、税收制度的核心是( C) A 税目 B税源 C税率 D税种 4、现行增值税计征方法是( ABCD) A 加法 B扣税法 C减法 D扣额法 5、税收的三性指的是(ADE) A强制性B灵活性C完整性D无偿性E固定性 6、税收转嫁的方式有(ABDE) A顺转B逆转C复转D税收资本化E混转 7、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确定具有(C ) A 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8、消费税实行的征收办法为( A ) A 价内税 B价外税 C价内价外税 D超额累进税 9、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以( AC )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A 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资源税 10、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于2011年6月调整为每月( D )。 A 800元 B 1600元 C 2000元 D 3500元 二、判断正误(请在对应题号的答案框内打“√”或“×”共,共10分) 1、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2、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单一税制体系。(×) 3、噪音税属于环境税收的范畴。(√) 4、税收的“中性”原则是指国家确定税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适中。(×) 5、目前我国所得税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

6、税收“三性”中的核心是强制性。(×) 7、消费税实行价外征收的办法。(×) 8、直接税的税负容易转嫁。(×) 9、纳税人就是一定要负担税收的人。(×) 10、基础设施建设构成政府性基金的主体。(×) 三、简答题(共20分) 1.简述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答:技术进步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称为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微结构,技术进步速度较快,国民收入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 (2)技术进步带来物质消耗比例的降低,使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产品的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2.简述税收的“三性”。 答: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性”是区别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是税收。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采用颁布法令的方式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税收的无常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3.简述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答: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1)它们的法律意义不同。纳税人是法律规定的,税法规定直接富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是税收征纳关系主体之一,而负税人是经济上的税收主体,不是法律规定的,只是税款随经济规律运行的目的地。 (2)在某些单一税种中,而这也是不同的,一方面,有些纳税人只是代征代缴的中转人,如烧油特别税。另一方面,有些税种税负可以转嫁,也造成二者不同。 4.简述税收转嫁的方式。

社会学概论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注:请20分钟以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 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 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 分。(总分32.00) 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是( 2.00分) A. 二元就业制度 B. 二元教育制度 C. 二元福利保障制度 D. 二元户籍制度 2.( )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容( 2.00分) A. 分工 B. 契约 C. 市场和计划 D. 产权 3.( )是社会制度的主体( 2.00分) A. 组织系统 B. 策略系统 C. 知识系统 D. 设施系统 4.( )具有极鲜明的政治色彩。(2.00分) A. 亚洲型城市 B. 欧洲型城市 C. 美国型城市

D. 中东型城市 5.按照世界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 ) 属于正常状态。(2.00分) A. 超过0. 4 B. 达到0. 6 C. 0.3以下 D. 0.3~0.4之间 6.( )以工商业市民为主体,功能上具有多样性,城市结构极为复杂。(2.00分) A. 亚洲型城市 B. 中东型城市 C. 美国型城市 D. 欧洲型城市 7.按照婚姻形式的不同,家庭可以分(2.00分) A. 父权家庭、母权家庭和平权家庭 B. 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以及一妻多夫 C. 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 D. 父系制、母系制和双系制 8.在中国,( )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2.00分)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1世纪开始 D. 20世纪90年代 9.( )把人们分成白领和蓝领两个阶级。(2.00分) A. 林德的两个阶级模式 B. 马克思的阶级模式 C. 米尔斯的阶级模式 D. 三个阶级理论 10.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那里的农村社区大都由( )而来。(2.00分) A. 社会组合 B. 自然起源 C. 群体运动 D. 农村建设 11.( )是经济制度的调节方式。(2.00分) A. 产权 B. 市场和计划 C. 分工 D. 契约 12.按照世界通常标准,基尼系数( )就算进入警戒状态。(2.00分) A. 0.3~0.4之间

电大英语第二次形考作业讲评知识讲解

第二次形考作业讲评 Hi, everyone Here are the keys to the following exercises with some explanations. They are just for your reference. Hopefully you may get some help from them. Here you go.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10分) 1一5小题:阅读下面的小对话,判断答语是否恰当,恰当的选A(Right),不恰当的选B(Wrong),并将答案写在各题前的()中。(每题2分,共10分) ()1.--- How do I get to the bus station? --- You can take the number 38 bus. A. Right. B. Wrong. ()2.一What does he look like? --- He looks sad. A. Right. B. Wrong. ()3.一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hanghai? --- That's all right A. Right. B. Wrong. ()4.一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new job? --- I think it is very difficult. A. Right. B. Wrong. ()5.一Excuse me,where is the bus stop,please? --- It’s outside the greengrocer’s. A. Right. B. Wrong. 第二部分词汇与结构(40分) 6一25小题:阅读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答案,并将所选项的字母符号写在各题前的()中。(每题2分,共40分) () 6. --- ________ Singapore like? 一It's small and well-organised. A. What does B. What is C. How is 解析:当我们想了解什么地方怎样或任何时,要用what … is like这样的句型。这句想问的是:新加

机械制图第二次作业

机械制图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及讲评 第二次作业覆盖教材第3章的内容: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读法及尺寸注法。这部分作业共计11个大题,现给出本次作业全部答案(红色图线)和部分作业题的讲评。 1.已知切割体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个投影(5分) (1)图2-1是题目,图2-2是对应答案。 图 2-1 图2-2 [讲评] 此类题是读图绘图练习题。在画这类题时先要分析立体那种类型的基本立体,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是什么?被何种平面截切?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开始画图。 分析立体:本题基本体是正三棱柱,正三棱柱在水平投影上具有积聚性,它是被一个正垂面和一个侧平面切割,被正垂面切割的截交线形状为四边形,被侧平面切割的截交线形状为矩形。 作图步骤: 1)画三棱柱基本体侧面投影,如图2-3所示; 2)画三棱柱被侧平面切割的截交线,如图2-4中兰线所示;

图 2-3 图 2-4 3)画三棱柱被正垂面切割后的截交线,如图2-5中品红线所示4)整理图线。 擦掉被切割了的轮廓线和作图线,加粗加深可见轮廓线即可,如图2-6所示。 图 2-5 图2-6

(2)图2-7为答案和保留的作图线。 图2-7 (3)答案和保留的作图线(4)答案和保留的作图线 完成(2)、(3)、(4)题投影图的方法与步骤与(1)题相似,都是在分析切割立体的基础上确定画图步骤,从而逐步地补画出第三个投影来。

2.已知切割体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个投影。(不可见线画虚线)。(5分) (1)图2-11为红色图线为本题答案。 图2-8为水平截面截切立体截交线画法,图2-9为正垂面截切立体截交线画法,图2-10整理外轮廓线,加粗加深图线画法,图2-11是去掉各种辅助作图线后的图,即为本题答案。 图2-8 图2-9 第 4 页共23 页

第三次作业题目及答案

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20分) 1.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曲线。 2.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曲线。 4.利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5.个人收入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6.国民生产总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统计标准。 7.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_____,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_____。 8.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9.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动。 10.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价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劳动的供给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2.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增加 B.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供给不变 D.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减少

作业二讲评

工商管理专业《资本经营》作业讲评2 ------------------------- 第二次平时作业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管理者收购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通到的资本购买本公司的 股份,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2、战略联盟企业将现有部分子公司、部门、产品生产线、固定资产等出售给其他企 业,并取得现金或有价证券的经济行为。 3、资产剥离企业将现有部分子公司、部门、产品生产线、固定资产等出售给其他企 业,并取得现金或有价证券的经济行为。 4、分拆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或某个子公司从母公司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5、企业分立是指在不改变原公司股东持股比例的前提下,将一个企业分解成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各自独立的公司。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管理者收购的形式有( ABCD )。 A、收购上市公司 B、收购集团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C、公营部门私有化的管理收购 D、具体的收购方式 2、管理者收购其公司的动机有(AC )。 A、创业的尝试 B、实现公司私有化 C、对实际或预期敌意收购的防御 D、收购其资产 3、尽职调查应考虑的因素有(ACD )。 A、管理层地位 B、产业分析

C、调查成本 D、排他独占条款 4、收购完成后的公司治理包括( ABD )。 A、经营调整 B、上市 C、产业分析 D、再上市 5、战略联盟的基本动机有( ABCD )。 A、防御动机 B、追赶动机 C、保持动机 D、重组动机 6、战略联盟的类型有( ACD )。 A、合资企业 B、并购企业 C、股权参与 D、功能性协议 7、战略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是( ACD )。 A、交易费用理论 B、效率理论 C、价值链理论 D、资产互补理论 8、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包括( ABD )。 A、兼容性 B、能力 C、信任 D、承诺 9、资产剥离的形式有(ABCD )。 A、出售资产 B、出售生产线 C、出售子公司 D、清算 10、分拆上市的分类包括( AB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