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关键词 智慧爱自由影响力

人生关键词 智慧爱自由影响力

廖利军

人生关键词智慧>爱>自由>影响力

结果分析

你也许拥有专家的头衔、学位或名声,但真正专注的是发现和理解事物背后的真理。

当庞杂背后纤细不可见的关系被窥见,当新鲜思想与心中强烈共鸣,那种触碰到世界本质的狂喜拥满全身。

追寻智慧的人关注向内心,有点”宅“,永远是热闹的旁观者,这让你在从众的人群里有些格格不入,在狂热追寻物质的世界中显得有点笨拙。

其实智慧与财富并不冲突,承认自己作为普通人的需求,只要动用你十分之一的脑力,你就能获得安心追寻智慧的物质基础。

喜欢的领域

科学、哲学、宗教、历史

他们追寻和你一样

爱因斯坦、罗素

知行知止,追求理性的生活--在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知行知止,追求理性的生活 ——在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早上好! 紫薇花开,骊歌响起,我们在这里举行西法大每年最为隆重的仪式——毕业典礼。今天这个神圣的仪式,属于你们——2015届4647名毕业生,它是你们顺利毕业、学业圆满的加冕礼,更是你们投身社会、启程远航的出征式。在此,我谨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广大校友和你们的师弟师妹们,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 在西法大学习生活期间,你们不负青春年华,一起逐梦前行,收获了知识,强健了体魄,提高了能力,建立起师生情、同窗谊,也将西法大的精神、风骨、道统深深融入你们的血液里,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我们一同目睹了,学校历经坎坷争取到博士点后,师生、校友为之欢呼雀跃的动人场面;一同见证了,学校成为全国为数不多能够培养全部类型卓越法律人才的高校;一同为学校获批为西北地区第一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喝彩;又一同亲历了,学校今年起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实现一本招生。你们亲自参与、经历了西法大的这一次次跨越,你们离开母校时,应该充满骄傲与自豪。 当然,作为成长中的热血青年,你们中的有些同学在学校期间,也曾留下过另一类印记。例如,2014年12月22日夜晚,那次集体的无意识的宣泄和狂欢,你们吼声震天,往楼下摔了无数的暖水瓶,学校立刻被上了网,打扫卫生的校工师傅们辛劳到凌晨。且不说学校限制宿舍滥用大功率电器是为同学们的生命安全考虑,即使学校的工作有瑕疵,同学们提出反对意见的这种形式也完全不符合法治信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不应该是西法大学生的行事风格。我在这样喜庆的场合提及这样的记忆,不是为了批评同学们。老师只是在这儿掏心掏肺的给大家提个醒,今天出了学校大门,以后绝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母校对同学们的爱是深沉的。那两天你们把事情闹到风生水起,学校没有追究任何一个同学的责任,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同学为此事背着哪怕一页纸的负担离开母校。但今天出了母校的大门,若有同学还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意愿,结果一定迥然不同。切记!切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试题 总分值 100.0分 您的考试成绩:84.0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 题. 中国的文化理念中,真正爱情的唯一目的是婚姻,没有婚姻保证的爱情是生命 的悲剧。()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第2 题.到了《易经》的时代,中国人实现了由抽象观念到具象观念的转变;把握了世界变化的基本规律;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哲学基础。()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B 您 的答案: B 第 3 题. 韩非子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B 您 的答案: B 第 4 题. 《易经》是关于变化的学问,变化的核心是阴阳。()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第老子说:“善为《易》者不占。”

5 题. A. 正确 B. 错误 标 B 准答案: 您 B 的答案: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是()的诗句。 第 1 题. A. 虞姬 B. 杨贵妃 C. 西施 D. 昭君 标 A 准答案: 您 A 的答案: 诗经中最晚的作品大约成于()。 第 2 题. A. 战国 B. 春秋 C. 商代 D. 西周 标 B 准答案: 您 B 的答案: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 第 3 题. A. 春秋 B. 战国 C. 商代 D. 西周 标 D 准答案: 您 D 的答案:

第4 题.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是() 的名言。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标 准答案: C 您 的答案: B 第 5 题.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记载于()。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 题. 明代国学划分,视野开阔,质测、通几、宰理三学相当于现代学术的(),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 A. 自然技术科学 B. 人文 C. 哲学 D. 社会科学 标 准答案: ABCD 您 的答案: ABCD 第 2 题. 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人释放情绪的是()。 A.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安能低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 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散发弄偏舟。 D. 自古逢秋悲寂寥 标ABC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知止是一种境界。 《周易》有“艮”卦,即“止”之意。艮为山,一阳止于二阴之上,阳自下生,止于极而不进。意味着行止各有其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方顺理合义;万物庶事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意思是说,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归处,如果身处合适的位置,则能够心安,如果没有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则会违背它的原则。 君子观艮止之象,当思引此为戒,正确估价自己,切合实际,不出其位,思安所止。 老子《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做人不知收敛,得寸进尺,一味争名逐利,凶险和灾祸也会随之降临。做人就应当常修从业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这样才能避免灾祸,平安长久。 汉代贾谊《鹏鸟赋》说:“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己。”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流行坎止,又何尝不需要智能和勇气。 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说:“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身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身居高位莫贪求,在无尽贪欲中克制自己的行为,知止方能安人,也可自安。 中国古代有“盲人摸象”的寓言:象对于盲人过于庞大,难以全面把握;大千世界对于人们来讲也不可尽知。对待世间的一切都要有一个宽容、知止的心态。 庄子最推崇“知止”的境界,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用有涯的生命,永远不可能穷尽无涯的学海;以有限的人生,也不可能经历所有的荣誉和成功。 知止其实很简单,就是适时放手,珍惜今天的拥有。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少思寡欲可得自在自由,“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何尝不是适意的人生。 《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志有定向,妄念不萌,外念不摇,以泰然的心情,一步一步地去做事,不急于求成,不躁而偾事;在纷杂的外物、妖娆的尘世之中,求一颗安定之心。以“知止”为始,方能以“得”为终。 杰出的企业家李嘉诚在与长江商学院EMBA学员对话中,就谈到了“止”的问题。他的观点是——“知止”而后为。 他说:经营企业“知止”两个字最重要。我从12岁就开始投身社会,到22岁创业时就已经过

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

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解说词) ——岭南学校传统文化特色教育建设记略 (字幕: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这是一片培育英才的沃土,新生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座凝重厚实的学苑,成长时传承着人类的文明,撒播着科学的精神; 这是一处产生思想的殿堂,希望里绽放着生命的光芒,高扬着猎猎作响的人文大旗! 岭南学校创办于2001年4月,十年来,学校艰苦创业,从无到有,砥砺风雨,发展壮大,现在已是桃李溢园,享誉东莞!(影像资料:学校大门) 一、决策篇(字幕: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信息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专题片配音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和人格构成的冲击很大,加上当前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部分学生家长急功近利,对子女寄予过高希望,从而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内心浮躁,现行教育培养的高分学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管用,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涵养的缺失。身为校长的贺国新同志认为以经典教育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弥补这种缺失的一条最可行途径,学校自2005年始倡导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就是希望中国文化从根救起。着眼未来和发展,铸造个性与特色,岭南学校为自己的发展明晰了一条思路。

学校以“立君子志,养君子德,践君子行,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为办学宗旨。以“胸怀感恩,心存敬畏”为校训,以“温文尔雅,谨信笃行”为校风,以“见贤思齐,敏而好学”为学风,以“博学修身,诲人不倦”为教风,以“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为形象口号,紧紧围绕传统文化特色,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影像资料:字幕:学校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影像资料:贺校长同期声) 二、理念篇(字幕: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对古典文化的吸收,继承、吸收传统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专题片配音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经典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经典诵读”。(出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弟子规》等书籍的图片) 早在1994年,学者王财贵在台湾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倡导教育从读经开始,主张利用学生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在台湾得到广泛的响应。后经南怀瑾、杨振宁等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祖国大陆和海内外华人均开展了儿童青少年读经活动。(王财贵来岭南学校讲学的视频、图片)

最新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经过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是感觉良多,使我感觉到我学习几十年的知识还不如古人几叶书,古人的几叶书写尽了统治国家的方略和治国之道,从修身到治国平天下.。 一办学校与治国 认真地兴办学校,反复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开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行为准则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

本在身。” 二《论语》治教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文献,实践,忠诚、信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知道一个角,他不能以此推知其它三个角,也不再教他了。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说:“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就不能和他讲高深的学问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过了又定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又不断吸取新知识,这样的人就能做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关于人生的

关于人生的“六个三”感悟 聪明人“三不问”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总是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坎坷和挑战。 聪明的人,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不会被外在事物轻易地影响自己的心情,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说到底,很多人都毁在了自寻烦恼上。如果学会这三点,你将会快乐很多!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 苏轼有一首诗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本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过往伤怀,因为我们是活在当下,应豁达处事,而不是徒增自己的烦恼。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让太多的昨天占据自己的今天。就算过去再怎么不堪,也已经成为往事,不如立足现在,放下无谓的执念,活好每一分每一秒。 过去的你,或许有很多令人伤心的往事,但是说到底,那些都已经过去,无论你多么在意,都改变不了了。不如给自己的心情洒点阳光,把时间留给更值得付出的人。 其实,很多东西只要你想放下,就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痛苦,才能拿得起幸福。

从今往后,学会放过自己。不为掉在地上的面包哭泣,也不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面折磨自己,离开的人就让他走,不属于你的东西就不要。 活得干净洒脱,才是爱自己最好的方式。 -----努力的人,不问现在 也许,你现在的状态并不如意,每天都很疲惫、很迷茫,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怀疑自己,甚至自暴自弃。如果你都放弃了自己,那别人更没有理由看得起你。人生就是一只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打包还给你。别人拥有的,只要你愿意去付出,一样也可以拥有。 是金子总会发光,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些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永远不会被桎梏在当下的状态里面。 即使现在过得不好,也不会自怨自艾,即使现在春风得意,也不会骄傲自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只要你肯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 未来的路,永远在你自己脚下,而不在别人的眼光中。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现在很多让你难过的事情,过了很久以后再回头看看,才发现那根本不算事。时间是治愈一切矫情的良药,

《国学经典与智慧人生》培训心得2

“国学经典与智慧人生”培训心得体会 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智慧人生》的培训学习,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此次培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论语》,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 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第二讲教案

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 第二大专题教案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孔孟及其思想;掌握孔孟思想的知识体系;明了儒家思想体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动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孔孟思想精髓;引导学生运用智慧改善自己为人处世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倡导学生尊师重道,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运用知识改造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孔孟其人的基本知识;孔孟思想学说的主要内容、儒家经典论语的解说、经典故事的为人处事实质;掌握孔孟及其儒家的基本理论知识在转型时期对于引导大学生为人处事具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这些就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知识,也是要求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 三、教学基本内容 4、《易经》是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钥匙,推荐看曾仕强教授的讲课视频。 5、抓核心词,教会大家学习——孔孟之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集合 6、尊五美、摒四恶 五美:1)惠而不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多从大局、人民利益考虑事情)

2)劳而不怨——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 3)欲而不贪——廉洁从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4)泰而不骄——平易近人、泰然处事 5)威而不猛——心服口服、刚柔并济 四恶:1)不教而诛——对部下、民众多教化于民,上行下效 2)不戒视成——不事先订好规章制度,事发后埋怨指责 3)慢令致期——不严格要求,不监督,出事后责怪下属 4)出纳之凝涩——领导人心胸狭窄 7、仁者爱人——两个实例(日本人折枝母亲、乾隆配康熙狩猎的故事) 8、为国以礼——徳治与法治并重、通俗讲就是治理国家要依靠老百姓自己内心加强修养,遵循礼法、礼制;管理者要按照礼法制度教化民众 9、以和为贵——中国人最大的审美:对称;改革的力度与社会承受度有机相结合 10、仁义礼智信——仁者要爱惜民力;义:针对个人修养而言就是要求行得正、站得稳;言行合一;仁义就是1、推己及人;2符合社会发展的标准,不能带着一种浓厚的党同伐异 11、孝亲尊师——百行善为先;百善孝为先 12、孔子以前的文化,收集于孔子;孔子以后的文化,放置于孔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3、《论语》这部经典一共25篇;《论语》仁者的叮咛;见微知著

(思想思维)知止定静安虑得

知止定静安虑得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每一个人,若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所得、有所成,离 不开一个“静”字。 安静,不是要让自己脱离现实,而是要在现实中以一种淡定的姿态,去看清自己的本质。只有看清自己的本质,才能更加直接地设法提升。浅薄的热闹于我无益,我便不取。丰富的安静可促成长,我便谨守。 静者不避闹市,躁者难立深山 真正能够守住内心之宁静者,是能够适应任何环境的人。若是处于僻静处,他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独处之安乐。若是处于喧闹处,他能稳如泰山地听取内心的声音。 我们时常能够看到老人悠然自得地坐于榕树之下,他们的神态是安详的,是宁静的,纵然过往有贩货之小车,周遭有嬉闹的儿童,他们也能气定神闲。秘诀在于内心丰富的安静。 反观内心躁动之人,他们因为渴求太多,而导致失去了内心之平静。这些人即使让他们身处于深山之中,或者隐没于古刹禅房,他们也只会感到焦灼难安。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并不富足,因此不能享受安静之乐趣。 安静发乎童心,修炼贵在持恒

既知安静之可贵、躁动之纷扰,那么怎样才能尽量达到心境平静的状态呢?其实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找回自己的童心。 要像一个孩子一样细腻地生活,少计较功名、少计较得失,即《大学》所谓的“知止”;多去想想什么能让自己快乐,我们的内心才能回复到平静的状态,我们的灵魂才会变得丰富和厚实。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需要依赖一些修炼的方法。比如在工作之中,要养成拟定计划的习惯,今天该干什么,明天该做什么,都要有一个明晰的计划。 人在有计划的时候,内心自然会安定踏实很多。比如我们在生活之中,要养成定期收拾家居物件的习惯,让自己在摆放整齐东西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各安其位”的良好情绪。这些小细节往往被我们所轻视和忽略,但却能切切实实地帮助我们通过一种持久的方式找回平静。 充实不假外求,丰富觅于内心 很多人会以为,自己拥有很多东西,比如物质,比如名声,生命就是圆满的。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 这种所谓的“充实”不过是绣花枕头,外表光鲜,而内里却堆满了禾草。物质再多,一旦够用,其余即为浪费。名声再大,岁月推移旋即所剩无几。 真正的丰富只能从内心中寻找。多接受点哲学的思辨训练,从文学的人物里获得力量,读点历史书籍,从浩瀚的知识中充实自己,让自己生命的深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试题 总分值100.0分 您的考试成绩:84.0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题.中国的文化理念中,真正爱情的唯一目的是婚姻,没有婚姻保证的爱情是生命的悲剧。 () A. B. 标准答案: 您的答案:正确错误A A 第2题.到了《易经》的时代,中国人实现了由抽象观念到具象观念的转变;把握了世界变化的基 本规律;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哲学基础。() A. B. 标准答案:正确错误B 您的答 案: 韩非子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 A. B. 标准答 案: 您的答 案: 第4题. 正确 错误 B B 《易经》是关于变化的学问,变化的核心是阴阳。() A.正确 B.标准答 案:错误A 您的答 案: A 第5题.老子说:善为《易》者不占。”

B. 错误 标准答 安. B 案. 案: 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 第1题?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是()的诗句。您的答 A. B. C. D. 标准答 案: 您的答 案: 第2题. A. B. C. D. 标准答 案: 您的答 案: 第3题. 虞姬 杨贵妃 西施 昭君 A A 诗经中最晚的作品大约成于()。 战国 春秋 商代 西周 B B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 A. B. C. D. 标准答案: 您的答案:春秋战国商代西周D D 第4题?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是()的名 言。 A. B. 老子庄子

C. D. 标准答案: 您的答案: 孔子韩非子C B 第5题.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记载于()。 A. B. C. D. 标准答案: 您的答案: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A A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题.明代国学划分,视野开阔,质测、通几、宰理三学相当于现代学术的(),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 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 的基 A.自然技术科学 B.人文 C.哲学 D.社会科学 标准答 案: ABCD 您的答 案: ABCD 第2题.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人释放情绪的是()。 A.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安能低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散发弄偏舟。 D.自古逢秋悲寂寥 标准答 案: ABC 您的答 案: ABC 第3题.下述诗句中歌颂礼义,倡导人伦的是()。

知止

知止 生物进化的本能让人类的眼睛总是盯着前方,那一片雾气弥漫的未知引领也诱惑着人类前进,于是前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诸如“终日乾乾”、“自强不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连毛泽东也立志“只争朝夕”。而到了社会加光速发展的今天,追求前进更是被人挂在嘴上,看安踏的“永不止步”和百事流行鞋的“渴望无限”便可见一斑。 然而,我们在避免了“不知进”这类错误的同时,或多或少地犯了另一个错误——“不知止”。金钱不止,科技不止,权利不止······我们忘了,其实古人也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样的话,即知道满足便不会受辱,知道停止便不会至于危险的境地。这是老子的生存智慧,且不说他本人是否做到了,在今天,此语的意义仍是不可置否的。 首先谈谈一个负面名词——贪婪,它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这副丑陋遭人嫌的样子。先是追求,一个人在缺少物质或其它的情况下去追求会被人称为上进,如果就此停止,也许他就圆满了。然而,开头提到的本能往往会跑出来作祟,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还想要自己不需要的,还想要更多,还想夺过别人拥有的,此时贪欲就产生了,并且这种贪欲是无止境的,它让人丧失理智,做出不该做的事。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贪官都是在这样的贪欲的支配下渐渐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的,他们不知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适可而止,一个接一个的落马。我们每天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听到类似的消息,难道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同样是因为贪婪,这个世界上多了毒品交易、权钱游戏、暴力犯罪、枪支走私等。因此就个人而言,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不仅在面对金钱与权利的时候要“知止”,有时候面对好事也要把握好分寸。韩信在随刘邦征战沙场后,面对的是显赫的军功与刘邦的赞誉,若他懂得知止,不对更高更大的功名利禄存在幻想,而是解甲归田,也许就不会想到在汉室霸业已定之时去像主上邀功,也许就不会引起猜忌而家破人亡了。而春秋时期的范蠡就聪明多了,在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之后,激流勇退,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适可而止,结果不但安度余生,还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可见,适时知止,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不骄傲,不炫耀,不露锋芒,自然不容易惹祸上身。 无论是正面的例子,如“体操王子”李宁及时退出体育场而保持了优秀的战绩与辉煌,还是反面的教训,如二战中臭名昭著的魔头希特勒,重建了德国却控制不住自己更大的野心和极端民族主义,最终被全世界背叛,都告诉我们,知止者智,且大智者不言智。 说的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在这个社会中,来自大众、家庭的压力何其这多,竞争何其激烈,若是这般知足常乐,还有动力去投身这时代的大潮吗?的确,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知止并不是阻止你去奋斗去争取去实现自我价值,而是在你开始之后给你一个提醒,就像车载测速仪会在你飚的正嗨的时候告诉你你超速了,这也许会有些扫兴,也许会让你看着前面可望不可即的风景哀叹,但是,它起码能保护你不在生命之路上狼狈的人仰马翻甚至更惨。另外,“知止”这两字说不定还能给我们一个新的起点——在停下来之后整装待发,蓄力而待喷薄。 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都极为需要这两字的警醒。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是这样的:在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途中,当一个人奋力攀登到6400米的高度时,因体力不支而不再继续。有人认为他应该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成功了。但他却好不遗憾,因为他知道,那是他的极限了。面对像珠峰一样宏伟的目标本就不易,而在历史上,差一步就能登顶却有勇气放弃的人更是之又少。华盛顿也曾面对这样一座政治高峰。他的能力与智慧拯救北美人民于水火之中,他被当做神一般的存在受万人景仰,只要他

知止(初中阅读)

知止 [台湾]张继高 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A(教训、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B(制衡、制约),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 1.请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两处。(2分) A:B: 2.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3.阅读全文,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2分) 文中的“我”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知止”有不同的理解

国学经典智慧名句影响每个人的一生

“国学经典智慧名句”影响每个人的一生 《国学》的范畴很大,但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是指以儒家哲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人类已经有好几千年历史了,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他们不仅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很多生活中的智慧,假若没有这些智慧也就无法取得如此的成功,比如说他们的爱心,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智慧等等。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具有高智慧的普通百姓。正是因为有了智慧,他们不仅为人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获得了不少人的尊重与爱戴。可以说,我国几千年的国学经典名句,对我们的智慧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我们的一生具有极大的影响。 学好《国学》就是要学好国学中的经典智慧名句,唯有如此,我们每个人就能成为一个懂得学习、懂得生活、懂得做人、懂得发展的人。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人类才会永久和谐共处。 《国学》文化中不凡糟粕的东西。假若能将古今伟人名人具有人生智慧的经典名句编写成《智慧国学》,并在学校或是公益性社区开展相关教学,不仅能有效提升国民智慧,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但是,近几年热起来的《国学》逐渐没有市场了,除了应试教育因素外,也与其中不少糟粕有关。为此,本人精选了一百多条具有人生智慧的经典名句提供给相关人士参考。 因为不少家长至今仍然看中应试教育中的成绩,家长重视孩子的分数远比重视道德修养强。加上市场经济等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道德匮乏已经到了不得不有效重视的时候了。这种有效重视就是要在社区在公益校外教育中普及“国学智慧经典名句”的学习,这是提升国民道德修养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不少多才多艺的人退休后,大多只能在家自娱自乐,至多在住宅小区带领居民跳跳健美操等等。我们国家应在城镇与农村建立起公益活动的社区,提供一个舞台让爱好公益活动的人士发挥他们的余热。退休后的老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有益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同时也能在老人群体中开创一种无忧无虑自娱自乐的群体生活方式之先河。 公益活动不仅仅是扶贫助学,也应该是互帮互助。像目前我国不少养老院已形成了互助组织,甚至还自力更生种植蔬菜瓜果,在劳动中自娱自乐,获得心身健康。同时,像我国的精粹文化的气功、针灸、保健、智慧国学、演讲口才等等有利于健康人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能在社区中发扬光大,一定能造福一代代人。 1、孔子曰(yuē):学而时习之,不亦(yì)说乎? 注解:曰——说;时——时常;习——温习;亦——也;说——高兴;乎——吗。 【译文】孔子说:学过的知识,再常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2、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孔子说:好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也高兴吗?

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知止”

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知止”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人生在世,难免会面临各种选择,各种诱惑,如何才能做到不为其所累呢?常言道,过犹不及,事缓则圆。 凡事太过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缓缓图之,适度而为,才能得以圆满。 凡事讲究适度,适可而止,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墨子曰:“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意思是,知道停止,那么将每天精进没有穷尽,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 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事,一个能知止的人,才是人生真正的智者。 一、止语 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知止” 守住嘴,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要说,不知道的事,更不要乱说。 《论语》有言:“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道听途说的传闻不加考证就随意传播,是被道德所唾弃的。 前不久,在山东大学万达宣讲会现场,主持人就开玩笑的说:“山东大学的女生都很漂亮,留学生真幸福。” 这样涉嫌侮辱性的言论,就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加之之前的网络传言“山大1名男留学生对应3名女生学伴”的事件,主持人的这个玩笑开的可真是大啊,当即很多网友说: “拿此做梗开玩笑真的很不道德,何况还是公开场合。”

应大众所望,虽然该主持人深夜发文致歉,依然被公司做开除处理,很多网友直喊“罪有应得”。 还真是祸从口出,为人所弃。 《鬼谷子》有言:“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 口,是心的门户,决定着一个人的风水,如果口门常开而无遮拦,必定会招来祸端。 曹操就是一个不懂止语的人,他最经典的豪放言语就是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可谓一言伤尽天下人的心。 人皆有私心没错,但当面说出来,再忠心的人也莫不心寒后怕。 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他就大哭号啕的说:“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奉孝,就是大将郭嘉。曹操认为郭嘉还活着,他就不会输得这么惨。言外之意,这帮刚使他脱险的人,没一个比得上郭嘉。 这么一说,那些跟随他打江山,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任谁不寒心。曹、孙两军对峙时,曹操却指着孙权那面说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曹操此话一出,顿时四下哗然。 战事在前,却言语夸赞对手,还让人怎么为你卖命谋江山呢? 说话不懂忌口,张口既出,伤人却不自知,真是曹操的一大弱点。 以曹操雄霸天下的决心和实力,却没统一天下,和他那张不懂止语的嘴不无关系。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

单选题(共5道,20.0分) 第1题.在《周易》中,乾代表(),坤代表()。( 4.0分) *口 A.阴;阳 ■ B.阳;阴 * r C.义;仁 r D.仁;义 正确答案:B 第3题.以下关于《易经》六爻叙述正确的是:( 4.0 分) A. 初爻、上爻代表地;二爻、三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 B. 二爻、三爻代表地;四爻、五爻代表人;初爻、上爻代表天 C. 初爻、二爻代表地;三爻、四爻代表人;五爻、上爻代表天 D. 二爻、三爻代表地;初爻、上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 正确答案:C 第4题.“所谓几者,始动之微也,吉凶之端,可先见而未著者也。”这句话的是谁说的? (4.0 分) A. 孔子 B. 程颐7 第2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分) ■" A.《孔子》 r B.《庄子》* a C.《老子》9■s D.《易经》 正确答案:C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 (4.0

C.韩康伯 E_U D.金景芳 正确答案:B 第5题?“《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强调()的重要性。( 4.0 分) A. 计谋 B. 德性V C. 能屈 D. 能伸正确答案:B 判断题(共28道,80.0分) 第1题?《易传》中提到的“天”,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自然而然”,“自然”最大的特点就是“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2.0分) B.错 正确答案:A 2.0 分)第2题?“克己复礼”指的是要克服与“礼”不合的思域,强调要完全恢复周礼。( A.对 B.错9 正确答案:B 第3题?“穷变通久”就是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中“穷”为贫穷的意思。(2.0 分) A.对 Ip L_J B.错< 正确答案:B 第4题.孔子认为,正名的根本在于正文。( 2.0分)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知止 》练习及答案

知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 A (教训、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 B (制衡、制约),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 20.请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两处。(2分) A: B: 21.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22.阅读全文,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2分) 文中的“我”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知止”有不同的理解 年幼时,“知止”就是不能“吃个不停”; 中年时,“知止”就是; 如今,“知止”就是。 23.第③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4.结合本文观点,补写一个自己生活实际的事实论据。(2分) 【答案】20.A训诲B制衡(2分) 21.参考示例:一个人要懂得“知止”之道。(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懂得适可而止。2分)(只答“知止”得1分)

【反思】听课反思诵读国学经典启迪智慧人生

【关键字】反思 听课反思诵读国学经典,启迪智慧人 生 国学典范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国学典范中蕴含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启蒙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国学典范的学习,一方面提升他们的审美理念,另一方面建构起他们的正确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完备而健全的人格。 那么如何调动起学生诵读国学典范的积极性,让国学典范更好地走进课堂?朱红甫老师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前两天,在郑州春晖小学,我有幸聆听了朱红甫老师的一节国学典范课:《论语》——《12、坚贞刚毅》,深受感触。这节课,朱老师设计精巧、构思新奇、悬念丛生、寓教于乐! 课堂之初,朱老师没有急着揭示课题,而是出示一张骏马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孩子们有的说是一匹正在奔驰的骏马,有的说是一匹健壮的马,有的说是一匹千里马……当学生回答千里马时,朱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千里马有什么特点吗?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求知的欲望,目光中饱含期盼。朱老师告诉孩子们,千里马特别忠诚,无论发生什么事,对主人不离不弃,这一德行深受人们的称赞。同时,朱老师告诉孩子们,千里马在古汉语中称之为“骥”,接着展示了论语中的一句名言——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朱老师通过示范读、知名读等形式,指导孩子们诵读。紧接着,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说一说还有哪些事物,因为良好的德行受到人们的称赞。孩子们纷纷畅所欲言:小草很坚强,梅花不怕寒冷……朱老师很巧妙地引出了这节课需要学习另外一句名言: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朱老师由此及彼,由千里马到松柏,然后联系到做人也应该具备良好的德行,接着展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第三句名言: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朱老师通过填空的形式,考查孩子的记忆情况,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准确记忆,课堂效率极高。 做人应该有志气,有志向,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道理,朱老师和学生分享了一则历史故事——《苏武牧羊》。面对匈奴人的威逼利诱,苏武为什么不投降呢?当朱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有孩子迅速站起来,大声回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国学典范名句,而且能够活学活用。 看到学生们能够感悟到典范名句蕴含的哲理,朱老师顺势展示了本节课孩子们最后

道德经之人生智慧

. 20种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学,水的境界《道德经》字,所以又称五千言。作为5000《道德经》,也就是《老子》,因为全文仅有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仅用五千字就囊括了宇宙人生、囊括了修身、治国、军事、养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见解精辟,受到后世乃至外国思想家的推崇。《道德经》推崇柔弱的智慧,崇尚守柔贵雌,其他如功成身退、祸福相倚、上善指引我们人生的也是照亮我们前进道路,若水等思想不仅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大智慧。译多则惑。少则得,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做人要懂得迂回的智慧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文:到,繁多所以迷惑。 很多人喜欢直来直往,结果把事情办坏了。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养鸟,他感悟:让臣子烛邹看管一只鸟,烛邹不小心,这只鸟飞了,齐景公生气要杀烛邹。齐国国相晏子知道了,就说:好吧,把烛邹这家伙杀了给大王谢罪,在杀死他之前我要当着大王的面数落他的罪行,让他死得瞑目。晏子命人绑了烛邹,数落其罪,共有三条。其一,大王的鸟竟然让你放飞了;第二,你放飞了大王的鸟,惹得大可是大王为一只鸟而杀人的事情传出第三,王为一只鸟而杀人;你死了不要紧,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和国民会笑话我们齐国国君把一只鸟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去,“赶齐景公闻言笑了,烛邹该杀。说:这不是败坏大王的声誉吗?有此三条,要,快放人,我明白了。”这就是晏子“曲则全”的智慧。做人要有水的精神.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感悟:在老子看来,最高的德性、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具有道的精神:生化、利生。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生物”。地球上一切原始生命都孕育于水。故说:水是生命之源。水的第二个精神就是“不争”,能顺势而为。水无常势,水无常形,道也如此,道不跟万物争,而天地万物无法与道相争。人要学水的精神,抱着利他、不争的心态做事,才会如鱼得水。持而不盈、富贵不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感悟:日中则昃日,月影则亏。一定要知道为人处事的度在哪里。事不可做绝,话不可说尽。老子说的是不要在某个方面因为自己的专长而盈满,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才会有发展与回旋的空间,不要给自己留下祸患。这是处世的大智慧。有才学有特长的人爱显摆,富贵中人生骄傲。 功成身退是一种舍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感悟:道是万物的内在秩序、信息和生长能量,而道体现于人类,就是母爱般的、师长般的恩德。读懂玄德,懂得了舍得。舍得不是只教我们放弃,舍得是一种功成身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做出了贡献不据为己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