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陶瓷振动的干涉测量实验报告.pdf

压电陶瓷振动的干涉测量实验报告.pdf
压电陶瓷振动的干涉测量实验报告.pdf

一、实验目

的与实验仪

1.实验目的

(1)了解压电陶瓷的性能参数;?

(2)了解电容测微仪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容测微仪的标定方法;

? (3)、掌握压电陶瓷微位移测量方法。

2.实验仪器

压电陶瓷材料(一端装有激光反射镜,可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充当反射镜)、光学

防震平台、半导体激光器、双踪示波器、分束镜、反射镜、二维可调扩束镜、白屏、驱动电源、光电探头、信号线等。二、实验原理

1. 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体,它的压电性可由晶体的压电性来解释。晶体在机械力作用

下,总的电偶极矩(极化)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压电现象,因此压电陶瓷的压电性与极化、形变等有密切关系。

1) 正压电效应:压电晶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在某些相对应的面上产生异号电荷,出现极化强度。对于各向异性晶体,对晶体施加应力时,晶体将在X ,Y ,Z 三个方向出现与应力成正比的极化强度,即:

E = g ·T (g 为压电应力常数),

2) 逆压电效应:当给压电晶体施加一电场 E 时,不仅产生了极化,同时还产生形变,这种由电场产生形变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又称电致伸缩效应。这是由于晶体受电场作用时,在晶体内部产生了应力(压电应力),通过应力作用产生压电应变。存在如下关系:

S = d ·U (d 为压电应变常数)

对于正和逆压电效应来讲,g 和d 在数值上是相同的。

2.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应用

迈克耳逊干涉仪可以测量微小长度。上图是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图。分光镜的第

二表面上涂有半透射膜,能将入射光分成两束,一束透射,一束反射。分光镜与光束中心线成45°倾斜角。M 1和M 2为互相垂直并与分束镜都成45°角的平面反射镜,其中反射镜M 1后附有压电陶瓷材料。

由激光器发出的光经分光镜后,光束被分成两路,反射光射向反射镜M 1(附压电陶瓷),透射光射向测量镜M 2(固定),两路光分别经M 1、M 2反射后,分别经分光镜反射和透射后又会合,经扩束镜到达白屏,产生干涉条纹。M 1和M 2与分光镜中心的距离差决定两束光的光程差。因而通过给压电陶瓷加电压使M 1随之振动,干涉条纹就发生变化。由于干涉条纹变化一级,相当于测量镜M 1移动了λ/2,所以通过测出条纹的变化数就可计算出压电陶瓷的伸缩量。

三、实验步骤

1)将驱动电源分别与光探头,压电陶瓷附件和示波器相连,其中压电陶瓷附件接驱动电压

插口,光电探头接光探头插口,驱动电压波形和光探头波形插口分别接入示波器CH1 和CH2;

压电陶瓷振动的干涉测量实验报告

2)在光学实验平台上搭制迈克尔逊干涉光路,使入射激光和分光镜成45 度,反射镜M1

和M2与光垂直,M1 和M2 与分光镜距离基本相等;

3)打开激光器,手持小孔屏观察各光路,适当调整各元件位置和角度,保证经分光镜各透

射和反射光路的激光点不射在分光镜边缘上。

4)遮住M1,用小孔屏观察扩束镜前有一光点,再遮住M2 分辨另一光点,分别调整M1

和M2的倾角螺丝直至两光点重合,并调整扩束镜位置使其与光点同轴,观察白屏上出

现干涉条纹,再反复调整各元件,最好能达到扩束光斑中有 2 到 3 条干涉条纹。

5)打开驱动电源开关,将驱动电源面板上的波形开关拨至左边“—”直流状态,旋转电源

电压旋钮,可发现条纹随之移动;每移动一条干涉条纹,代表压电陶瓷伸缩位移变化了

半个波长,即650/2nm=325nm 用笔在白屏上做一参考点。将直流电压降到最低并记录,平静一段时间,等条纹稳定后,缓慢增加电压,观察条纹移动,条纹每移过参考点一条,就记录下相应的电压值;测到电压接近最高值时,再测量反方向降压过程条纹反方向移

动对应的电压变化数据。由所测数据做出电压-位移关系图,并求出压电常数。

6)取下白屏,换上光电探头,打开示波器。将示波器至于双踪显示,CH1 触发状态。将驱

动电源波形拨至右侧“m”三角波,CH1 观察到驱动三角波电信号,CH2 观察到一系列类似正弦波的波形代表干涉条纹经光电探头转换的信号,条纹移动的级数多少反映压

电陶瓷伸缩长度的大小,即在三角波一个周期内正弦信号周期的数量反映压电陶瓷的振

幅。将驱动幅度调到最大,光放大旋钮调到最大,改变驱动频率,记录随驱动三角波频

率(周期)变化的正弦信号周期数量,体会压电陶瓷的频率响应特性。

四、数据处理

1.位移-电压特性曲线的绘制和平均压电常数的计算

位移/nm 0 325 650 975 1300 1625

U升/V 4 55 101 142 180 216

U降/V 4 32 74 114 158 206

由位移-正向电压特性曲线斜率可知,压电常数d1 = 7.67(nm/V)

由位移-反向电压特性曲线斜率可知,压电常数d2 = 7.92(nm/V)

则压电常数d = (d1+d2)/2 = (7.67+7.92)/2 = 7.80(nm/V)

2. 振幅、周期、速度的计算

我们选取某一特定周期下的图象来计算振幅、周期和速度

1)振幅

从右图可以看出,在三角波的一个周期内,总共有10个周期的正弦波。由

于一个正弦波代表压电陶瓷移动的距离为λ/2. 则:

振幅A = = 3250nm

2)周期

振动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呈正比,则振动的周期即为CH1 的周期,

周期T = 996.0μs

3)速度

振动的速度为半个波长除以时间,这个时间是CH2 的周期,即:

10-9m × 92.4285Hz ≈ 3.00×10-5(m/s)

v == ·f = 325×

3. 改变驱动电压频率来观察波形特性的变化

CH1周期/μs CH1频率 /Hz CH2周期/ms CH2频率/Hz

996 1004.0 10.82 92.4

816 1225.4 8.55 116.9

268 3731.3 5.60 178.4

240 4166.6 5.12 195.0

由表可知,当CH1驱动频率变大时,CH2 波形的频率不断增大。也就是说速度不断增大,

周期不断减小。

五、分析讨论

(提示:分析讨论不少于400字)

1. 迈克尔逊?涉装置以及压电陶瓷装置可以测得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从实验数据得出误差

的主要原因有:

①光程差没有控制得?分精确,导致?涉条纹观察困难,调整电压时难以观察与暗条纹重合,

使得测量电压出现较大误差;

②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搭建存在误差,使得射?光电探头的光路不?分稳定,让振动的波存在误差,难以清晰地数出?个周期内峰值的数量,从?造成计算结果的误差;

③反射镜没有完全垂直造成误差。在实验中发现在白屏上出现的是等厚干涉条纹,此时的

光程差公式与等倾干涉不太一样,这将对我们的计算过程产生较大影响。

2. 关于正逆压电效应中压电常数,课本上没有对其大小和关系作出说明,我通过查阅资料

发现:正压电效应实质上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当在压电材料表面施加电场,因电场

作用时电偶极矩会被拉长,压电材料为抵抗变化,会沿电场方向伸长,这种通过电场作用而

产生机械形变的过程称为“逆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如果外界电场较强,那么压晶体管还会出现电致伸缩效应(electrostricTIon effect),即材料应变与外加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的现象。可以证明,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中的系数是相等的,且具有正压电效应的材料必然具有逆压电效应。

六、实验结论

1. 使??波器观察压电陶瓷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只改变频率的时候,每个三?波周期内的振动?涉的峰数不发?改变,代表?涉的振幅不发?改变。只改变振幅的时候,三?波周期

内的峰数发?改变,代表振幅发?改变但是频率不发?改变,由此可以计算得任意?点的

速度。

2. 本次实验我们通过改变驱动电压观察干涉条纹的移动,了解了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

并求得了压电常数。

七、原始数据

(要求与提示:此处将原始数据拍成照片贴图即可)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5

【实验题目】声速得测定班级姓名学号 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教室房间组号 任课教师签字: 最终成绩: 【实验目得】 1.了解压电陶瓷换能器得功能 2.了解超声波产生与接收得原理 3.学会用共振干涉法与相位比较法与时差法测定声速。 【实验原理】 1.压电传感器得工作原理。 2.共振干涉(驻波)法测量波长得原理。 3.相位比较法测量波长得原理。 4、时差法测量声速得原理:声波传播得距离L与传播得时间t存在下列关系:L=V*t ,只要测出L与t就可测出声波传播得速度V。通过测量二换能器发射接收平面之间距离L与时间t ,就可以计算出当前介质下得声波传播速度。 固体中得纵波声速: 铝:C棒=5150m/s, 有机玻璃:C棒=1500~2200m/s。 5、固体介质中得声速测量 在固体中传播得声波就是很复杂得,它包括纵波、横波、扭转波、弯曲波、表面波等,而且各种声速都与固体棒得形状有关,金属棒一般为各向异性结晶体,沿任何方向可有三种波传播。所以本仪器实验时采用同样材质与形状得固体棒。固体介质中得声速测量需另配专用得SVG固体测量装置,用时差法进行测量。实验提供两种测试介质:有机玻璃棒与铝棒。每种材料有长50mm三根样品,只需将样品组合成不同长度测量两次,即可按上面得方法算出声速: 1 1 i i i i i L L v t t - - - = - (5-2-11) 图5-2-5 测量固体介质中声速得接线图 (1)按图5-2-5连接线路,将测试方法设置到“脉冲波”方式。 (2)将接收增益调到适当位置(一般为最大位置),以计时器不跳字为好。将发射换能器发射端面朝上竖立放置于托盘上,在换能器端面与固体棒得端面上涂上适量得耦合剂,再把固体棒放在发射面上,使其紧密接触并对准,然后将接收换能器接收端面放置于固体棒得上端面上并对准,利用接收换能器得自重与固体棒端面接触。 (3)记录计时器得读数为t i-1(时间由声速测试仪信号源时间显示窗口直接读出),固体棒得长度为L i-1。 (4)移开接收换能器,将另1根固体棒端面上涂上适量得耦合剂,置于下面一根固体棒之上,并保持良好接触,再放上接收换能器,这时计时器得读数为t i,固体棒得长度为L i。测量超声波在不同固体介质中传播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思考题部分答案 周岚

实验十三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扬氏弹性摸量 【预习题】 1.如何根据几何光学的原理来调节望远镜、光杠杆和标尺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调节望远镜? 答:(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两步调节望远镜、光杠杆和标尺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步:调节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和经光杠杆镜面的反射光线所构成的平面大致水平。具体做法如下:①用目测法调节望远镜和光杠杆大致等高。②用目测法调节望远镜下的高低调节螺钉,使望远镜大致水平;调节光杠杆镜面的仰俯使光杠杆镜面大致铅直;调节标尺的位置,使其大致铅直;调节望远镜上方的瞄准系统使望远镜的光轴垂直光杠杆镜面。第二步:调节入射角(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与光杠杆镜面法线间的夹角)和反射角(经光杠杆镜面反射进入望远镜的反射光与光杠杆镜面法线间的夹角)大致相等。具体做法如下:沿望远镜筒方向观察光杠杆镜面,在镜面中若看到标尺的像和观察者的眼睛,则入射角与反射角大致相等。如果看不到标尺的像和观察者的眼睛,可微调望远镜标尺组的左右位置,使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经光杠杆镜面反射后,其反射光线能射入望远镜内。 (2)望远镜的调节:首先调节目镜看清十字叉丝,然后物镜对标尺的像(光杠杆面镜后面2D 处)调焦,直至在目镜中看到标尺清晰的像。 2.在砝码盘上加载时为什么采用正反向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 答:因为金属丝弹性形变有滞后效应,从而带来系统误差。 【思考题】 1.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 答:(1)直观 、简便、精度高。 (2)因为 D x b L 2?=?,即b D L x 2=??,所以要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L x ??,应尽可能减小光杠杆长度b (光杠杆后支点到两个前支点连线的垂直距离),或适当增大D (光杠杆小镜子到标尺的距离为D )。 2.如果实验中操作无误,得到的数据前一两个偏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避免? 答:可能是因为金属丝有弯曲。避免的方法是先加一两个发码将金属丝的弯曲拉直。 3.如何避免测量过程中标尺读数超出望远镜范围? 答:开始实验时,应调节标尺的高低,使标尺的下端大致与望远镜光轴等高,这样未加砝码时从望远镜当中看到的标尺读数接近标尺的下端,逐渐加砝码的过程中看到标尺读数向上端变化。这样就避免了测量

压电陶瓷材料及应用

压电陶瓷材料及应用 一、概述 1.1电介质 电介质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成为一个工业领域和学科领域,是在20世纪随着电气工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国际上电介质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形成的,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1920年开始召开国际绝缘介质会议,以后又建立了相应的分会(IEEE Dielectric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ociety)。美国MIT建立了以Hippel教授为首的绝缘研究室。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建立了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专业,莫斯科工学院建立了电介质与半导体专业。特别是德国德拜教授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研究了电介质的极化和损耗特性与其分子结构关系获得了诺贝尔奖,奠定了电介质物理学科的基础。随着电器和电子工程的发展,形成了研究电介质极化、损耗、电导、击穿为中心内容的电介质物理学科。 我国电介质领域的发展是在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和实行以来,电力工业和相应的电工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些校、院、所、首先在我国开展了有关电介质特性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并开出了“电介质物理”、“电介质化学”等关键专业课程,西安交大于上海交大、哈尔滨工大等院校一道为我国培养了数千名绝缘电介质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工程电介质的发展。80年代初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又建立了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兴起以及基础理论和测试技术的发展,人们创造各种性能的功能陶瓷介质。主要有: (1)、电子功能陶瓷如高温高压绝缘陶瓷、高导热绝缘陶瓷、低热膨胀陶瓷、半导体陶瓷、超导陶瓷、导电陶瓷等。 (2)、化学功能陶瓷如各种传感器、化学泵等。 (3)、电光陶瓷和光学陶瓷如铁电、压电、热电陶瓷、透光陶瓷、光色陶瓷、玻璃光纤等。(电介质物理——邓宏)

压电陶瓷电特性测试与分析

摘要:通过对压电陶瓷器件进行阻抗测试可得到压电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参数与谐振频率。通过对压电陶瓷器件电容值、温度稳定性、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等电性能参数进行测量与分析后可知:压电陶瓷器件电特性符合一般电容器特点,所用连接线材在较低频率下寄生电容不明显,在常温下工作较稳定,厚度较厚的产品绝缘性和可靠性指标较好。 关键词:压电陶瓷;等效电路模型;电特性;可靠性 0 引言 压电陶瓷(Piezoelectric Ceramics,PZT)受到微小外力作用时,能把机械能变成电能,当加上电压时,又会把电能变成机械能。它通常由几种氧化物或碳酸盐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固相反应而形成,其制造工艺与普通的电子陶瓷相似。与其他压电材料相比,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易于掺杂、方便塑形的特点[1],已被广泛应用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领域,遍及工业、军事、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等。利用铁电陶瓷的高介电常数可制作大容量的陶瓷电容器;利用其压电性可制作各种压电器件;利用其热释电性可制作人体红外探测器;通过适当工艺制成的透明铁电陶瓷具有电控光特性,利用它可制作存贮,显示或开关用的电控光特性器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的PZT、PLZT等铁电薄膜,在电光器件、非挥发性铁电存储器件等有重要用途[2-5]。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欧盟成员国已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电子电气产品设备全部禁止使用铅、水银、镉、六价铬等物质。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相当重视的。因此,近年来对无铅压电陶瓷进行了重点发展和开发。但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相对于PZT陶瓷来说,总体性能还是不足以与PZT陶瓷相比。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压电陶瓷首选仍将是以PZT为基的陶瓷。 本文将应用逆压电效应以压电陶瓷蜂鸣片为例进行阻抗测试、电容值、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等电性能参数进行测量与分析。 1 测量参数和实验方法依据 目前我国现有的关于压电陶瓷材料的测试标准主要有以下: GB/T 3389-2008 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GB/T 6427-1999 压电陶瓷振子频率温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GB/T 16304-1996 压电陶瓷电场应变特性测试方法 GB 11387-89 压电陶瓷材料静态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GB 11320-89 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方法(低机械品质因数压电陶瓷材料性能的测试)

实验十二 压电陶瓷压电性能测定

实验十二压电陶瓷压电性能测定 实验名称: 压电陶瓷压电性能测定 实验项目性质: 普通实验 所涉及课程: 电子材料 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压电常数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压电陶瓷压电常数的测定方法。 3.学会操作ZJ-3AN型准静态d33测量仪。 二、实验内容 1.实验老师介绍使用压电常数测量仪测试d33的原理与步骤; 2.测试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 三、实验(设计)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ZJ-3AN型准静态d 33测量仪、压电陶瓷晶片等。 四、实验原理 压电陶瓷,一种能够将机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功能陶瓷材料,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

当在某一特定方向对晶体施加应力时,在与应力垂直方向两端表面能出现数量相等、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这一现象被称为“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 当一块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置于外电场中,由于晶体的电极化造成的正负电荷中心位移,导致晶体形变,形变量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压电常数是反映力学量(应力或应变)与电学量(电位移或电场)间相互耦合的线性响应系数。通常用d ij表示,下标中第一个数字代表电场方向或电极面的垂直方向,第二个数字代表应力或应变方向。 五、实验步骤 (1)用两根多芯电缆把测量头和仪器本体连接好,接通电源。 (2)把Φ20尼龙片插入测量头的上下探头之间,调节手轮,使尼龙片刚好压住为止。 (3)把仪器后面板上的“显示选择”开关置于“d 33”一侧,此时面板右上方绿灯亮。 (4)把仪器后面板上的“量程选择”开关置于“×1”档。 (5)按下“快速模式”,仪器通电预热10分钟后,调节“调零”旋钮使面板表指示在“0”与“-0”之间跳动。调零即完成,撤掉尼龙片开始测量。 (6)依次接入待测元件,表头显示d 33结果及正负极性,记录。 (7)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压电陶瓷测量原理

压电陶瓷及其测量原理 近年来,压电陶瓷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和尖端技术的各个方面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现代化工业材料之一。由于压电材料的各向异性,每一项性能参数在不同的方向所表现出的数值不同,这就使得压电陶瓷材料的性能参数比一般各向同性的介质材料多得多。同时,压电陶瓷的众多的性能参数也是它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 (一)压电陶瓷的主要性能及参数 (1)压电效应与压电陶瓷 在没有对称中心的晶体上施加压力、张力或切向力时,则发生与应力成比例的介质极化,同时在晶体两端将出现正负电荷,这一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反之,在晶体上施加电场时,则将产生与电场强度成比例的变形或机械应力,这一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这两种正、逆压电效应统称为压电效应。晶体是否出现压电效应由构成晶体的原子和离子的排列方式,即晶体的对称性所决定。在声波测井仪器中,发射探头利用的是正压电效应,接收探头利用的是逆压电效应。 (2)压电陶瓷的主要参数 1、介质损耗 介质损耗是包括压电陶瓷在内的任何电介质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在交变电场下,电介质所积蓄的电荷有两种分量:一种是有功部分(同相),由电导过程所引起;另一种为无功部分(异相),由介质弛豫过程所引起。介质损耗是异相分量与同相分量的比值,如图 1 所示,C I 为同相分量,R I 为异相分量,C I 与总电流 I 的夹角为δ,其正切值为 CR I I C R ωδ1 tan == 其中ω 为交变电场的角频率,R 为损耗电阻,C 为介质电容。

图 1 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矢量图(有损耗时) 2、机械品质因数 机械品质因数是描述压电陶瓷在机械振动时,材料内部能量消耗程度的一个参数,它也是衡量压电陶瓷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机械品质因数越大,能量的损耗越小。产生能量损耗的原因在于材料的内部摩擦。机械品质因数m Q 的定义为: π2 的机械能 谐振时振子每周所损失能谐振时振子储存的机械?=m Q 机械品质因数可根据等效电路计算而得 11 1 11 R L C R Q s s m ωω= = 式中1R 为等效电阻(Ω),s ω 为串联谐振角频率(Hz ),1C 为振子谐振时的等效电容(F ),1L 为振子谐振时的等效电感。m Q 与其它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在后续详细推导。 不同的压电器件对压电陶瓷材料的m Q 值的要求不同,在大多数的场合下(包括声波测井的压电陶瓷探头),压电陶瓷器件要求压电陶瓷的m Q 值要高。 3、压电常数 压电陶瓷具有压电性,即在其外部施加应力时能产生额外的电荷。其产生的电荷与施加的应力成比例,对于压力和张力来说,其符号是相反的,电位移 D (单位面积的电荷)和应力σ 的关系表达式为:dr A Q D == 式中 Q 为产生的电荷(C ),A 为电极的面积(m 2),d 为压电应变常数(C/N )。 在逆压电效应中,施加电场 E 时将成比例地产生应变 S ,所产生的应变 S 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样品的极化方向。

压电陶瓷综合实验

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综合实验 高春华黄新友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序言 “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综合实验”是为大学生“陶瓷工艺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电子元器件概论”和“无机材料研究方法”等课程及实验编写的。 本实验是由十个综合实验所组成的系列实验,包括材料工艺实验:配料与混合、可塑法成型工艺、主晶相的固相法合成、硅碳棒电炉的使用、陶瓷的金属化与封接、压电陶瓷的极化等;材料性能评价实验:差热分析、陶瓷介电性能的测定、陶瓷压电性能的测定、PTC热敏陶瓷阻温特性测定等,以及进行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研究所需的基本技术实验。通过此系列实验,能使学生全面掌握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和生产的整套生产工艺过程。 一实验目的 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综合实验,起着验证和巩固基本理论的作用,并可培养学生掌握有关材料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且,也能够训练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分析、综合与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能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越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实验要求 实验前应该作好充分准备,弄清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要求以及实验条件和可能产生偏差的因素等。 实验过程中应该操作准确、观察细心、正确地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并将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是分析与阐明实验结果,并作出必要结论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应注意将实验误差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因此,对每一实验的操作、读数、记录都应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三注意事项 1.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 2.实验前应根据实验讲义进得充分准备,实验前经老师提问合格后,方可开始实验。 3.实验过程中,严肃认真,保持实验室安静。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爱护仪器。 4.实验时,每个学生都应了解、掌握整个实验过程。 5.实验完毕,必须将实验记录交教师检查,合格者方可结束实验,不合格者重新进行实验。 6.每人必须认真填写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包括必要的实验目的及原理以外,还应包括原始数据、计算方法、必要的数据表格与图形,主要的实验过程等。另外,还应对实验结果作必要的讨论,分析引起偏差的原因。书写应清楚整洁。7.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台整洁,实验结束后应整理仪器,作好室内清洁卫生。

电子工程师必备知识

电子工程师的设计经验笔记(经典) 关键字:电子工程师设计经验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一) 运算放大器通过简单的外围元件,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运算放大器有好些个型号,在详细的性能参数上有几个差别,但原理和应用方法一样。 运算放大器通常有两个输入端,即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有且只有一个输出端。部分运算放大器除了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外,还有几个改善性能的补偿引脚。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线强弱的变化而明显的变化。所以,能够用来制作智能窗帘、路灯自动开关、照相机快门时间自动调节器等。 干簧管是能够通过磁场来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子元件。干簧管内部由软磁金属簧片组成,在有磁场的情况,金属簧片能够聚集磁力线并使受到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更多阅读:电容性负载的稳定性—具有双通道反馈的RISO(1)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二) 电容的作用用三个字来说:“充放电。”不要小看这三个字,就因为这三个字,电容能够通过交流电,隔断直流电;通高频交流电,阻碍低频交流电。 电容的作用如果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直通交,通高阻低。”这八个字是根据“充放电”三个字得出来的,不理解没关系,先死记硬背住。 能够根据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的大小和后级(电路或产品)对电源的要求来先择滤波电容,通常情况下,每1安培电流对应1000UF-4700UF是比较合适的。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三) 电感的作用用四个字来说:“电磁转换。”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就因为这四个字,电感能够隔断交流电,通过直流电;通低频交流电,阻碍高频交流电。电感的作用再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交通直,通低阻高。”这八个字是根据“电磁转换”三个字得出来的。

压电陶瓷应用

压电陶瓷的市场用途及其发展 压电陶瓷是一种能够将机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功能陶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这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 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某些介质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引起介质表面带电,这是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激励电场,介质将产生机械变形,称逆压电效应。这种奇妙的效应已经被科学家应用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领域,以实现能量转换、传感、驱动、频率控制等功能。在能量转换方面,利用压电陶瓷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特性,可以制造出压电点火器、移动X光电源、炮弹引爆装置。电子打火机中就有压电陶瓷制作的火石,打火次数可在100万次以上。用压电陶瓷把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可以用来探寻水下鱼群的位置和形状,对金属进行无损探伤,以及超声清洗、超声医疗,还可以做成各种超声切割器、焊接装置及烙铁,对压电陶瓷具有敏感的特性,可以将极其微弱的机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可用于声纳系统、气象探测、遥测环境保护、家用电器等。地震是毁灭性的灾害,而且震源始于地壳深处,以前很难预测,使人类陷入了无计可施的尴尬境地。压电陶瓷对外力的敏感使它甚至可以感应到十几米外飞虫拍打翅膀对空气的扰动,用它来制作压电地震仪,能精确地测出地震强度,指示出地震的方位和距离。这不能不说是压电陶瓷的一大奇功。 压电陶瓷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量很小,最多不超过本身尺寸的千万分之一,别小看这微小的变化,基于这个原理制做的精确控制机构--压电驱动器,对于精密仪器和机械的控制、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都是一大福音。谐振器、滤波器等频率控制装置,是决定通信设备性能的关键器件,压电陶瓷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频率稳定性好,精度高及适用频率范围宽,而且体积小、不吸潮、寿命长,特别是在多路通信设备中能提高抗干扰性,使以往的电磁设备无法望其项背而面临着被替代的命运。塑料甚至金属进行加工。 压电陶瓷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个: 1、声音转换器声音转换器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像拾音器、传声器、耳机、蜂鸣器、超声波探深仪、声纳、材料的超声波探伤仪等都可以用压电陶瓷做声音转换器。如儿童玩具上的蜂鸣器就是电流通过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产生振动,而发出人耳可以听得到的声音。压电陶瓷通过电子线路的控制,可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从而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例如电子音乐贺卡,就是通过压电效应把机械振动转换为交流电信号。 2、压电引爆器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发明了坦克,并首次在法国索姆河的战斗中使用而重创了德军后,坦克在多次战斗中大显身手。然而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反坦克武器的发明,坦克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反坦克炮发射出的穿甲弹接触坦克,就会马上爆炸,把坦克炸得粉碎。这是因为弹头上装有压电陶瓷,它能把相碰时的强大机械力转变为瞬间高电压,爆发火花而引爆炸药。 3、压电打火机现在煤气灶上用的一种新式电子打火机,就是利用压电陶瓷制成的。只要用手指压一下打火按钮,打火机上的压电陶瓷就能产生高电压,形成电火花而点燃煤气,可以长久使用。所以压电打火机不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而且寿命长,例如一种钛铅酸铅压电陶瓷制成的打火机可使用100万次以上。 4、防核护目镜核试验员带上用透明压电陶瓷做成的护目镜后,当核爆炸产生的光辐射达到危险程度时,护目镜里的压电陶瓷就把它转变成瞬时高压电,在1/1000 s里,能把光强度减弱到只有1/10000,当危险光消失后,又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护目镜结构简单,只有几十克重,安装在防核护目头盔上携带十分方便。 5、超声波换能器适用于用于超声波焊接设备以及超声波清洗设备,主要采用大功率发射型压电陶瓷制作,超声波换能器是一种能把高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超声波换能器作为能量转换器件,它的功能是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即超声波)再传递出去,

电子材料实验报告

锆钛酸钡电子陶瓷材料的制备 前言 电子陶瓷是指以电、磁、光、声、热、力、化学和生物等信息的检测、转换、耦合、传输及存储等功能为主要特征的陶瓷材料,主要包括压电、介电、离子导体、超导和磁性陶瓷等。电子陶瓷在小型化和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元器件生产企业都在电子陶瓷及其元器件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方面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每年都有大量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及元器件问世。近年来,在国家诸多重点科研计划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在电子陶瓷材料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方面有很大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一些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和一些基础电子产品的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不少高端产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外资企业所控制。国外的大公司如日本的村田、松下、京都陶瓷,美国的摩托罗拉等近年来长驱直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占据了国内片式元器件特别是高档片式元器件市场相当大的份额。我国信息产业正面临着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陶瓷材料应用领域正在从传统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转向数字化的信息产品,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和数字化音视频设备等,数字技术对陶瓷元器件提出了一系列特殊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世界各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以信息技术为应用领域的功能陶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方面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 传统电子陶瓷材料在电子工业、微电子工业等领域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高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这类材料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利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性能。 钛酸钡BaTi03是一种被普遍研究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铁氧体,因其优良的介电性能,在电容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增加介电常数的可调性,降低介电损耗,往往通过掺杂的方法,如用化学性能更为稳定的Zr4+,取代Ti4+,得到锆钛酸钡Ba(Ti0.95 Zr0.05) 03( BZT)。传统的烧结陶瓷方法多采用固相反应烧结。大致分为: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微波烧结,超高压烧结,真空烧结,气氛烧结,原位加压成型烧结等。本文研究用固相反应法烧结锆钛酸钡压电陶瓷及其特性分析。 实验过程 本实验采用固相烧结法,即固体粉末在高温环境各自分子扩散形成陶瓷化学结

压电陶瓷测量基本知识

压电陶瓷及其测量原理 近年来,压电陶瓷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和尖端技术的各个方面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现代化工业材料之一。由于压电材料的各向异性,每一项性能参数在不同的方向所表现出的数值不同,这就使得压电陶瓷材料的性能参数比一般各向同性的介质材料多得多。同时,压电陶瓷的众多的性能参数也是它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 (一)压电陶瓷的主要性能及参数 (1)压电效应与压电陶瓷 在没有对称中心的晶体上施加压力、张力或切向力时,则发生与应力成比例的介质极化,同时在晶体两端将出现正负电荷,这一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反之,在晶体上施加电场时,则将产生与电场强度成比例的变形或机械应力,这一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这两种正、逆压电效应统称为压电效应。晶体是否出现压电效应由构成晶体的原子和离子的排列方式,即晶体的对称性所决定。在声波测井仪器中,发射探头利用的是正压电效应,接收探头利用的是逆压电效应。 (2)压电陶瓷的主要参数 1 、介质损耗 介质损耗是包括压电陶瓷在内的任何电介质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在交变电场下,电介质所积蓄的电荷有两种分量:一种是有功部分(同相),由电导过程所引起;另一种为无功部分(异相),由介质弛豫过程所引起。介质损耗是异相分量与同相分量的比值,如图 1 所示,I C为同相分量,I R为异相分量,I C与总电流I的夹角为,其正切值为

2、机械品质因数 机械品质因数是描述压电陶瓷在机械振动时, 材料内部能量消耗程度的一个参数, 它也是衡 量压电陶瓷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机械品质因数越大, 能量的损耗越小。产生能量损耗 的原因在于材料的内部摩擦。机械品质因数 Q m 的定义为: 谐振时振子储存的机械能 c Qm 谐振时振子每周所 损失的机械能 2 兀 机械品质因数可根据等效电路计算而得 式中 R 1为等效电阻 (Q ) , s 为串联谐振角频率(Hz ), C 1为振子谐振时的等效电容 (F ),L 1为振子谐振时的等效电感。 Q m 与其它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在后续详细推导。 不同的压电器件对压电陶瓷材料的 Q m 值的要求不同,在大多数的场合下(包括声波 测井的压电陶瓷探头),压电陶瓷器件要求压电陶瓷的 Q m 值要高。 3、压电常数 压电陶瓷具有压电性, 即在其外部施加应力时能产生额外的电荷。 其产生的电荷与施加 tan 1 CR 其中3为交变电场的角频率, R 为损耗电阻,C 为介质电容。 s R 1C 1 s L 1 图1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矢量图(有损耗时)

压电陶瓷振动的干涉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 压电陶瓷振动的干涉测量实验报告 的与实验仪 器 1.实验目的 (1)了解压电陶瓷的性能参数;? (2)了解电容测微仪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容测微仪的标定方法; ? (3)、掌握压电陶瓷微位移测量方法。 2.实验仪器 压电陶瓷材料(一端装有激光反射镜,可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充当反射镜)、光学防震平台、半导体激光器、双踪示波器、分束镜、反射镜、二维可调扩束镜、白屏、驱动电源、光电探头、信号线等。 二、实验原理 1. 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体,它的压电性可由晶体的压电性来解释。晶体在机械力作用下,总的电偶极矩(极化)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压电现象,因此压电陶瓷的压电性与极化、形变等有密切关系。 1) 正压电效应:压电晶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在某些相对应的面上产生异号电荷,出现极化强度。对于各向异性晶体,对晶体施加应力时,晶体将在 X,Y,Z 三个方向出现与应力成正比的极化强度,即: E = g·T(g为压电应力常数), 2) 逆压电效应:当给压电晶体施加一电场 E 时,不仅产生了极化,同时还产生形变,这种由电场产生形变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又称电致伸缩效

应。这是由于晶体受电场作用时,在晶体内部产生了应力(压电应力),通过应力作用产生压电应变。存在如下关系: S = d·U(d为压电应变常数) 对于正和逆压电效应来讲, g和d 在数值上是相同的。 2.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应用 迈克耳逊干涉仪可以测量微小长度。上图是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图。分光镜的第二表面上涂有半透射膜,能将入射光分成两束,一束透射,一束反射。分光镜与光束中心线成 45°倾斜角。M1和 M2为互相垂直并与分束镜都成 45°角的平面反射镜,其中反射镜 M1后附有压电陶瓷材料。 由激光器发出的光经分光镜后,光束被分成两路,反射光射向反射镜 M1(附压电陶瓷),透射光射向测量镜 M2(固定),两路光分别经 M1、M2反射后,分别经分光镜反射和透射后又会合,经扩束镜到达白屏,产生干涉条纹。M1和 M2与分光镜中心的距离差决定两束光的光程差。因而通过给压电陶瓷加电压使 M1随之振动,干涉条纹就发生变化。由于干涉条纹变化一级,相当于测量镜 M1移动了λ/2,所以通过测出条纹的变化数就可计算出压电陶瓷的伸缩量。 三、实验步骤 1)将驱动电源分别与光探头,压电陶瓷附件和示波器相连,其中压电陶瓷 附件接驱动电压插口,光电探头接光探头插口,驱动电压波形和光探头波形插口分别接入示波器 CH1 和 CH2; 2)在光学实验平台上搭制迈克尔逊干涉光路,使入射激光和分光镜成 45 度,反射镜 M1 和 M2与光垂直,M1 和 M2 与分光镜距离基本相等;

振动与压电陶瓷实验

压电陶瓷特性及振动的干涉测量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叫压电材料,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也能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它包括压电单晶、压电陶瓷、压电薄膜和压电高分子材料等。压电陶瓷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压电性能,是当前市场上最主要的压电材料,可实现能量转换、传感、驱动、频率控制等功能。由压电陶瓷制成的各种压电振子、压电电声器件、压电超声换能器、压电点火器、压电马达、压电变压器、压电传感器等在信息、激光、导航和生物等高技术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迈克尔逊干涉方法测量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及其振动的频率响应特性。 【实验目的】 1.了解压电材料的压电特性; 2.掌握用迈克尔逊干涉方法测量微小位移。 3. 测量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 4. 观察研究压电陶瓷的振动的频率响应特性。 【实验原理】 1. 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体,它的压电性可由晶体的压电性来解释。晶体在机械力作用下,总的电偶极矩(极化)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压电现象,因此压电陶瓷的压电性与极化、形变等有密切关系。 (1)正压电效应 压电晶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在某些相对应的面上产生异号电荷,出现极化强度。对于各向异性晶体,对晶体施加应力j T 时,晶体将在X ,Y ,Z 三个方向出现与j T 成正比的极化强度, 即: j mj m T d P =, 式中mj d 称为压电陶瓷的 压电应力常数。 (2)逆压电效应 当给压电晶体施加一电场E 时,不仅产生了极化,同时还产生形变S ,这种由电场产生形变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又称电致伸缩效应。这是由于晶体受电场作用时,在晶体内部产生了应力(压电应力),通过应力作用产生压电应变。存在如下关系n ni i E d S =,式中ni d 称为压电应变常数 ,对于正和逆压电效应来讲,d 在数值上是相同的。压电晶体的压电形变有厚度变形型、长度变形型、厚度切变型等基本形式。当对压电晶体施加交变电场时,晶体将随之在某个方向发生机械振动。在不同频率区间压电陶瓷阻抗性质(阻性、感性、容性)不同,对某一特定形状的压电陶瓷元件,在某一频率处(谐振频率),呈现出阻抗最小值,当外电场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陶瓷片产生机械谐振,振幅最大;而在另一频率处(反谐振频率),呈现出阻抗最大值。

实验十二 压电陶瓷压电性能测定

实验十二压电陶瓷压电性能测定 实验名称:压电陶瓷压电性能测定 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 所涉及课程:电子材料 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压电常数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压电陶瓷压电常数的测定方法。 3.学会操作ZJ-3AN型准静态d33测量仪。 二、实验内容 1. 实验老师介绍使用压电常数测量仪测试d33的原理与步骤; 2. 测试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 三、实验(设计)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ZJ-3AN型准静态d33测量仪、压电陶瓷晶片等。 四、实验原理 压电陶瓷,一种能够将机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功能陶瓷材料,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 当在某一特定方向对晶体施加应力时,在与应力垂直方向两端表面能出现数量相等、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这一现象被称为“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当一块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置于外电场中,由于晶体的电极化造成的正负电荷中心位移,导致晶体形变,形变量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压电常数是反映力学量(应力或应变)与电学量(电位移或电场)间相互耦合的线性响应系数。通常用d ij 表示,下标中第一个数字代表电场方向或电极面的垂直方向,第二个数字代表应力或应变方向。 五、实验步骤 (1)用两根多芯电缆把测量头和仪器本体连接好,接通电源。 (2)把Φ20尼龙片插入测量头的上下探头之间,调节手轮,使尼龙片刚好压住为止。(3)把仪器后面板上的“显示选择”开关置于“d33”一侧,此时面板右上方绿灯亮。(4)把仪器后面板上的“量程选择”开关置于“×1”档。 (5)按下“快速模式”,仪器通电预热10分钟后,调节“调零”旋钮使面板表指示在“0”与“-0”之间跳动。调零即完成,撤掉尼龙片开始测量。 (6)依次接入待测元件,表头显示d33结果及正负极性,记录。 (7)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六、实验报告要求

压电陶瓷振动的干涉测量实验报告

压电陶瓷振动的干涉测量 实验报告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一、实验目 压电陶瓷振动的干涉测量实验报告 的与实验仪 器 1.实验目的 (1)了解压电陶瓷的性能参数; (2)了解电容测微仪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容测微仪的标定方法; (3)、掌握压电陶瓷微位移测量方法。 2.实验仪器 压电陶瓷材料(一端装有激光反射镜,可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充当反射镜)、光学防震平台、半导体激光器、双踪示波器、分束镜、反射镜、二维可调扩束镜、白屏、驱动电源、光电探头、信号线等。 二、实验原理 1. 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体,它的压电性可由晶体的压电性来解释。晶体在机械力作用下,总的电偶极矩(极化)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压电现象,因此压电陶瓷的压电性与极化、形变等有密切关系。 1) 正压电效应:压电晶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在某些相对应的面上产生异号电荷,出现极化强度。对于各向异性晶体,对晶体施加应力时,晶体将在 X,Y,Z 三个方向出现与应力成正比的极化强度,即: E = g·T(g为压电应力常数), 2) 逆压电效应:当给压电晶体施加一电场 E 时,不仅产生了极化,同时还产生形变,这种由电场产生形变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又称电致伸缩效应。这是由于晶体受电场

作用时,在晶体内部产生了应力(压电应力),通过应力作用产生压电应变。存在如下关系: S = d·U(d为压电应变常数) 对于正和逆压电效应来讲, g和d 在数值上是相同的。 2.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应用 迈克耳逊干涉仪可以测量微小长度。上图是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图。分光镜的第二表面上涂有半透射膜,能将入射光分成两束,一束透射,一束反射。分光镜与光束中心线成 45°倾斜角。M1和 M2为互相垂直并与分束镜都成 45°角的平面反射 镜,其中反射镜 M1后附有压电陶瓷材料。 由激光器发出的光经分光镜后,光束被分成两路,反射光射向反射镜 M1(附压电陶瓷),透射光射向测量镜 M2(固定),两路光分别经 M1、M2反射后,分 别经分光镜反射和透射后又会合,经扩束镜到达白屏,产生干涉条纹。M1和 M2与分光镜中心的距离差决定两束光的光程差。因而通过给压电陶瓷加电压使 M1随之振动,干 涉条纹就发生变化。由于干涉条纹变化一级,相当于测量镜 M1移动了λ/2,所以通过测出条纹的变化数就可计算出压电陶瓷的伸缩量。 三、实验步骤 1)将驱动电源分别与光探头,压电陶瓷附件和示波器相连,其中压电陶瓷 附件接驱动电压插口,光电探头接光探头插口,驱动电压波形和光探头波形插口分别接入示波器 CH1 和 CH2; 2)在光学实验平台上搭制迈克尔逊干涉光路,使入射激光和分光镜成 45 度,反射镜 M1 和 M2与光垂直,M1 和 M2 与分光镜距离基本相等;3)打开激光器,手持小孔屏观察各光路,适当调整各元件位置和角度,保

压电陶瓷实验报告

压电陶瓷微位移性能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压电陶瓷的性能参数; 2、了解电容测微仪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容测微仪的标定方法; 3、掌握压电陶瓷微位移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电容测微仪一台:型号JDC-2000测微台架一台:型号BCT-5C,斜度1:50直流调压器一台:电压量程(0~300V)标定平铁板一块压电陶瓷管一根 三、实验原理: (一)利用测微台架标定电容测微仪 在测微台架的台架上放置一金属平板,将电容测微仪探头用测微台架夹紧,使探头的端面与平板平行,见图1,移动测微台架的旋钮,分别读出测微仪移动示值和电容测微仪的示值。这样得到一组数据即可对电容测微仪进行标定。 图1 电容侧微仪标定原理图 (二)用标定后的电容测微仪测量压电陶瓷管的线性度 在电容测微仪的线性区(对应机械标定仪的某个位置),通过可调直流电源按一定间隔改变直流电压(见图2),分别对压电陶瓷加压,使之分别产生轴向变形(见图3)和弯曲变形(见图4),从而得到压电陶瓷的伸长与偏转量与施加其上的电压的关系。

图2 可调高压电源图3 测压电陶瓷轴向伸缩图4测压电陶瓷侧向弯曲 四、实验步骤 (一)标定电容测微仪的线性度 1、实验前,了解实验原理及其实验注意事项,并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使用仪器前,将传感器端面与被测物(标定平铁板)表面用汽油认真清洗干净,以清洗掉杂质及灰尘微粒;而后将电源线和传感器与电缆分别连接好并拧紧。 3、将标定平铁板安放在测微台架的台架上,而后用夹具将电容传感器探头夹紧,接着上下调整探头使探头与标定平铁板距离接近测量区。 4、为便于进行数据分析,可将测微台架示值调至某一合适值,并将电容测微仪示值调零,而后进行实验;实验采用一人细调(等间距)测微台架,另一人记录的方式,为了标定线性区,测定线性误差,调值采用先等间距调至140μm,再等间距调回的方法。(为了节约时间,调值范围为0~140μm,调值间距为5μm,共计读29个数。)5、实验完成后,调整测微台架使探头远离标定平板到合适位置,取下标定平板(并估算找出电容测微仪的线性工作区,我们找的较为好的线性工作区是0~100μm)以进行压电陶瓷的性能及其微位移测量的实验。 (二)、压电陶瓷加电时的性能及其微位移测量 测压电陶瓷轴向伸缩: 1、将压电陶瓷的中线(Z)接至变压器的U+端,两边的两个接线头均接至变压器的地接口端(GND)。 2、将压电陶瓷小心垂直轻放在测微台架的台架上(如图3),并将探头靠近压电陶瓷至电容测微仪线性工作区(注:应先粗调而后细调以使电容测微仪示值在6~94μm以内,

压电陶瓷及其应用

压电陶瓷及其应用 一. 概述 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多晶体,由于它的生产工艺与陶瓷的生产工艺相似(原料粉碎、成型、高温烧结)因而得名。 某些各向异性的晶体,在机械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使带电粒子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在晶体表面出现正负束缚电荷,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晶体的这种性质称为压电性。压电性是J·居里和P·居里兄弟于1880年发现的。几个月后他们又用实验验证了逆压电效应、即给晶体施加电压时,晶体会产生几何形变。 1940年以前,只知道有两类铁电体(在某温度范围内不仅具有自发极化,而且自发极化强度的发向能因外场强作用而重新取向的晶体):一类是罗息盐和某些关系密切的酒石酸盐;一类是磷酸二氢钾盐和它的同品型物。前者在常温下有压电性,技术上有使用价值,但有易溶解的缺点;后者要在低温(低于—14 C)下才有压电性,工程使用价值不大。 1942-1945年间发现钛酸钡(BaTiO)具有异常高的介电常数,不久又发现它具有压电性,BaTi O压电陶瓷的发现是压电材料的一个飞跃。这以前只有压电单晶材料,此后出现了压电多晶材料——压电陶瓷,并获得广泛应用。1947年美国用BaTiO陶瓷制造留声机用拾音器,日本比美国晚用两年。BaTiO存在压电性比罗息盐弱和压电性随温度变化比石英晶体大的缺点。 1954年美国B·贾菲等人发现了压电PbZrO-PbTiO(PZT)固溶体系统,这是一个划时代大事,使在BaTiO时代不能制作的器件成为可能。此后又研制出PLZT透明压电陶瓷,使压电陶瓷的应用扩展到光学领域。

迄今,压电陶瓷的应用,上至宇宙开发,下至家庭生活极其广泛。 我国对压电陶瓷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末期,比国外晚10年左右,目前在压电陶瓷的试制、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已有相当雄厚力量,有不少材料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二. 压电陶瓷压电性的物理机制 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体,它的压电性可由晶体的压电性来解释,晶体在机械力作用下,总的电偶极矩(极化)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压电现象、因此压电性与极化,形变等有密切关系。 1. 极化的微观机理 极化状态是电场对电介质的荷电质点产生相对位移的作用力与电荷间互相吸引力的暂时平衡统一的状态。极化机理主要有三种。 (1)电子位移极化——电介质的原子或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带正电原子核与壳层电子的负电荷中心出现不重合。 (2)离子位移极化——电介质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电偶极矩。 (3)取向极化——组成电介质的有极分子,有一定的本征(固有)电矩,由于热运动,取向无序,总电矩为零,当外加电场时,电偶极矩沿电场方向排列,出现宏观电偶极矩。 对于各向异性晶体,极化强度与电场存在有如下关系 m,n=1,2,3 式中为极化率,或用电位移写成:

【实验报告】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 篇一: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 Vo1,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 4、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一、实训目的: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二、实训仪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振动源、低频振荡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三、相关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和其较高的频率响应,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即可测量振动。 四、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 1、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如图所示,光纤探头对准振动平台的反射面,并避开振动平台中间孔。 2、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结果,找出线性段的中点,通过调节安装支架高度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台面的距离调整在线性段中点(大致目测)。 3、参考“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实验连线,Vo1与低通滤波器中的Vi 相接,低通输出Vo接到示波器。 4、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输出旋转到零,低频信号输入到振动模块中的低频输入。 5、将频率档选在6~10Hz左右,逐步增大输出幅度,注意不能使振动台面碰到传感器。保持振动幅度不变,改变振动频率,观察示波器波形及锋-峰值。保持频率振动不变,改变振动幅度,观察示波器波形及锋-峰值。 篇二:实验六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