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 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黠.

( )

积薪.( )

假寐.( )

少.时( )

目似瞑.(

意暇.甚(

屠大窘.

()

缀.行甚远(

苫.蔽(

尻.尾(

麦场

.(

2. 填空。

(1)《狼》的作者

___,是

朝著名文学家, 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

集《 _______________ 》。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是作者的

______ 名,“志异”的意思是

(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 即 ___

___狼、

______________ _狼、 ______ 狼、

____________

狼。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屠晚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屠大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一狼径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一犬.坐.于前

(II)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屠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一狼迥其中__________________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止露尻.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仃)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6)以①投以骨:

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盖以诱

敌: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①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场主积薪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 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狼洞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 ⑥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故使人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为表现屠户的果断、机智的一组是

( )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③屠惧,投以骨。 ④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⑤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③④⑤

8. 下面句子中不是写狼阴险狡诈的一项是(

)

②以刀劈狼首:

( 9)恐 ①恐前后受敌: _________________

5. 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犬/

坐于/前

B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 6. 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场主

积薪其中(麦场)

B __ ②不治将恐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一狼洞其中 ( 柴堆 )

.屠自后断其股 ( 狼)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9. 按提示找出《狼》一文中相应的句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前狼假寐神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狼贪婪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3)表现后狼径去目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发表评论、点名主题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划分朗读停顿处。

(1)其一犬坐于前。

(2)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 狼洞苴

丿

中。

(4) 乃悟刖狼假寐,盖以诱敌。

11、翻译句子。(在每个句子中用“△”至少标注两个采分点)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恐前后受其敌())④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⑤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 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 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 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13.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 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

B. 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

C. 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14.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

A.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

B. 《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

C.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1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2)狼不敢前()

3)其一犬坐于前()

4)一狼洞其中()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16.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投以骨

(2)一狼仍从

(3)复投之

(4)场主积薪其中

(5)其一犬坐于前

(6)意暇甚

(7)一狼洞其中

狼》答案:

a x in m sh OD m m g xi a ji ong zhu

1sh cn

k CD ch eng

2、(1)蒲松龄清聊斋志异(

2)书斋(书房)

记述奇异的故

(3)遇惧

御杀

3、(1)屠户(2

连接、紧跟

(3)一起跟原来一

(4)处境困迫,为

(5)看,视(6)遮盖、覆盖

《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 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1 一屠晚归屠: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 4、屠大窘窘: 5、顾野有麦场顾6苫蔽成丘苫蔽:7 、弛担持刀 弛:8、眈眈相向眈眈: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瞑: 暇: 12、屠暴起暴: 13 、又数刀毙之毙: 14、一狼洞其中洞: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 17、狼亦黠矣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 几何: 、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①止有剩骨止: ②一狼得骨止止: 2、①意暇甚意: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 3、①恐前后受其敌敌: ②盖以诱敌敌: 4、①恐前后受其敌刖:②狼不敢前前: 5、①又数刀毙之之: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 ④复投之之: 6以①投以骨以: ②以刀劈狼首以: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 ④盖以诱敌以: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 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 ②场主积薪其中其: /、 ③屠乃奔倚其下其: ④一狼洞其中其: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 ⑥屠自后断其股其: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 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___ ④故使人问之故: _________ 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__ 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_________ 四、划分朗读音节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 露了狼的 ______________ 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_____ ,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 有:,。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 文,一句。 6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一( )一( )一杀狼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2)屠乃奔倚其下 (3)意暇甚(4)乃悟前狼假寐10、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11、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狼》参考答案一、《聊斋志异》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山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狼_蒲松龄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13)

一名屠户很晚回家,担中的肉卖完了,只剩下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很害怕,拿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一只狼仍然跟从。又拿骨头扔给另一只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了上来。骨头已经没了,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困窘,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往旁边看田野里有打麦场,场主将柴草堆积在打麦场中,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跑过去,放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得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眼睛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将狼杀死。正要走,转过身朝柴草堆后看,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身子已经进去一半了,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边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边那只狼假装睡觉,用来诱惑敌人。 狼虽狡猾,但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阅读《狼》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7.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128.解释加线词语。 意将隧入(___________)断其股(_________) 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意暇甚(_________) 129.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一狼洞其中(柴草堆)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屠自后断其股(狼) 13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1.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狼-复习题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七年级上《狼》专题训练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填空。 1、本文选自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 2、 《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书房 名,“志”的意思是 记述 “异”指奇异的故事。 三、解释词语及句子: 1、解释词语 担中肉尽 (完) 止有剩骨(仅,只) 缀行甚远(连接、 紧跟) 一狼仍从 (跟从) 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 顾野有麦场(看, 视) 积薪其中 (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弛担持刀(解除, 卸下) 眈眈相向 (凶狠注视的样子) 目似瞑(闭上眼睛) 数刀毙之(杀死) 意将隧入 (从通道) 断其股(大腿) 一狼洞其中(挖洞) 假寐(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 盖以诱敌(大概, 原来是) 意暇甚(从容,悠闲) 犬坐于刖(像狗似的) 屠暴起(突然) 2、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狼 ) 其 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以攻其后也(代词,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代词,狼 )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缀(zhu 1 ) 奔倚(y 丫) ch 1(弛)担持刀 意xi a (暇)甚 窘( ji eng ) 隧(su 1)入 d m d m (眈)(眈)相向 狼亦xi a (黠)矣 苫蔽(shen ) ( b 1 ) 尻(k ao )尾 目似m ing (瞑) 假m 召(寐) 代 文学家。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Y 之 j 亦毙之 复投之 (结构助词,的) (代词,狼) (代词,狼)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前面) 刖I 狼不敢前 (动词,上前) 恐前后受其敌 敌 盖以诱敌 (动词,攻击) (名词,敌人)

初一七年级语文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缀()行屠大窘()苫()蔽眈()眈黠()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的含义。 一狼径去()屠暴起()缀行甚远()自后断其股() 苫蔽成丘()目似瞑()狼亦黠矣()眈眈相向()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狼。 4.比较下列加点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2)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3)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 (4)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5.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6.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从故事情节发展看,选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用四个字概括) 8.用“/”为下面这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9.下列句中“其”字指代对象相同的是()和()。 A.恐前后受其敌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乃奔倚其下 D.屠自后断其股 E.场主积薪其中 10.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A.①⑤/②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②⑤/③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重庆市潼南区梓潼中学唐跃全整理) 文学常识积累 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一、通假字 1、止有剩骨止通只 二、古今异义: 1、缀.行甚远古:紧跟今:点缀 2、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今:照顾 3、积薪.其中古:柴草今:薪水 4、一狼径去.古:离开今:与来相对 5、屠暴.起古:突然今:粗暴 6、意.将隧入古:企图今:意思 7、断其股.古:大腿今:屁股 三、一字多义: 1、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 2、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3、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4、止:止.有剩骨(通“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 5、为:化为.邓林(成为)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做) 6、之:复投之(代骨头)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久之(音节助词)又数刀毙之(代指狼) 亦毙之(代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7、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8、去:一狼径去.(离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相去.数十步(距离) 9、其: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屠乃奔倚其.下(代指柴草推) 以攻其.后也(代指屠户)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 四、词类活用: 1、一屠.晚归(屠夫名作动) 2、恐前后受其敌.(攻击名作动) 3、一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 4、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名作状) 5、意将隧.入(钻洞名作动) 6、狼不敢前.(上前名作状) 五、重点字词:

《狼》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狼》练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 家,他的字是,别 号,世称先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 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 4、屠大窘窘: 5、顾野有麦场 顾 6、苫蔽成丘苫蔽: 7、弛担持刀 弛: 8、眈眈相向眈眈: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12、屠暴起暴:13、又数刀毙之 毙: 14、一狼洞其中洞: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17、狼亦黠矣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1、止①止有剩骨止:_____ ②一狼得骨止止:_____ 2、意①意暇甚意:_____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_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___ ②盖以诱敌敌: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__ ②狼不敢前前:_____ 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_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___ ④复投之之:_____ 6、以①投以骨以:_____ ②以刀劈狼首以:_____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__ ④盖以诱敌以:_____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 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__ 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__ ④一狼洞其中其:__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__ 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_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___ 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__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__ 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 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__ 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 四、划分朗读音节 1、其一犬坐于前 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狼_蒲松龄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24)

226.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227.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 225.(1)闭眼(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 226.(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227.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解析】 225.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瞑”是“闭眼”;“贻”是多义词,“遗留、留下”的意思。 22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径去(径直离开)、犬(像一只狗一样)、于(在)”几个词

是赋分点; (2)句中的“阳(表面上)、而(表转折)、阴(暗地里)、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几个词是赋分点。 2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叙写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评价来分析作答。 (1)依据两篇文章中的“狼亦黠矣”和“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可概括狼的共同特征是“阴险、狡猾、奸诈”。 (2)依据“禽兽之变诈几何战?止增笑耳”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依据乙文中的“狼子野心,信不诬战”“更不止于野心矣”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的本性。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甲)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得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眼睛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将狼杀死。正要走,转过身朝柴草堆后看,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身子已经进去一半了,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边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边那只狼假装睡觉,用来诱惑敌人。狼虽狡猾,但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

《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 4、屠大窘窘: 5、顾野有麦场顾 6、苫蔽成丘苫蔽: 7、弛担持刀弛: 8、眈眈相向眈眈: 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12、屠暴起暴: 13、又数刀毙之毙: 14、一狼洞其中洞: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 17、狼亦黠矣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①止有剩骨止:_②一狼得骨止止:_ 2、意①意暇甚意:_____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②盖以诱敌敌: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②狼不敢前前:_____ 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④复投之之:_____ 6、以①投以骨以:__②以刀劈狼首以:__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④盖以诱敌以:_____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 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④一狼洞其中其: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 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 四、划分朗读音节 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 ,。。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一句。 6、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 是。 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 是,,? 。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 (2)屠乃奔倚其下 (3)意暇甚(4)乃悟前狼假寐 10、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11、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狼》参考答案: 一、《聊斋志异》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山市》

《狼》阅读试卷及答案

《狼》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蒲松龄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基础知识题】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缀.行()大窘.()狡黠.()苫.蔽()眈.眈()积薪.()弛.担()目似瞑.()意暇.甚()尻.尾()假寐.()变诈.() 二、填空。 l.本文作者是朝著名的文学家。课文选自他的集《》。“聊斋”是作者名,“志异”是的意思。

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惧狼→ ()→ () 4. .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顾.野有麦场() 2.止.有剩骨() 3.屠自后断其股.() 4.意暇.甚() 5.盖.以诱敌() 6.其一犬.坐于前() 7.一狼洞.其中() 8.意.将隧入() 【阅读理解】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3、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4. 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6.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7.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8、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 9.全文表现了狼的那些特点?

《狼》阅读试卷及答案

《狼》阅读测试卷 蒲松龄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基础知识题】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缀.行()大窘.()狡黠.()苫.蔽()眈.眈()积薪.()弛.担()目似瞑.()意暇.甚()尻.尾()假寐.()变诈.() 二、填空。 l.本文作者是朝著名的文学家。课文选自他的集《》。“聊斋”是作者名,“志异”是的意思。 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惧狼→ ()→ () 4. .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顾.野有麦场() 2.止.有剩骨() 3.屠自后断其股.() 4.意暇.甚() 5.盖.以诱敌() 6.其一犬.坐于前() 7.一狼洞.其中() 8.意.将隧入() 【阅读理解】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3、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4. 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6.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7.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8、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 9.全文表现了狼的那些特点?

最新《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题 基础知识题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缀行()大窘()狡黠()苫蔽()眈眈()积薪()弛担()目似瞑()意暇甚()尻尾()假寐()变诈() 二、填空。 l.本文作者是朝著名的文学家。课文选自他的集。“聊斋”是作者名,“志异”是的意思。 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顾野有麦场()2.止有剩骨() 3.屠自后断其股()4.意暇甚() 5.盖以诱敌()6.其一犬坐于前() 7.一狼洞其中()8.意将隧入() 四、选择题。 l.“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B.路上有两只狼,紧紧在后面跟着。 C.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D.路上遇到两狼,跟随着走了很远。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B.《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第二部分是议论。 C.《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D.清朝蒲松龄,号柳泉居士,而唐朝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的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五、谐音双关是利用音同或者近的词构成双关,使语言表现得含蓄幽默、机智巧妙。请指出下列句中含有谐音的词和它所谐的词。 1.歇后语:唢呐吹出笛子调——响得不一样。 2.“华南牌”缝纫机广告,衣衣不舍华南情。 课内语段阅读题 (一)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劈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从语言的表达方式看,第一段是________,第二段是_________。 2.对划线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 故: 4、屠大窘窘:5、顾野有麦场顾6、苫蔽成丘苫蔽:7、弛担持刀弛:8、眈眈相向眈眈: 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 12、屠暴起暴: 13、又数刀毙之毙: 14、一狼洞其中洞: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17、狼亦黠矣 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①止有剩骨止:_②一狼得骨止止:_ 2、意①意暇甚意:_____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②盖以诱敌敌: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②狼不敢前前:_____ 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 ④复投之之:_____ 6、以①投以骨以:__②以刀劈狼首以:__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④盖以诱敌以:_____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 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④一狼洞其中其: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 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 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 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 四、划分朗读音节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 有: ,。 ,。 。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 是:,, 。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 。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 文, 一句。 6、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 是,, ? 。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 )—( )—杀狼。 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2)屠乃奔倚其下 (3)意暇甚(4)乃悟前狼假寐 10、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狼图腾》的试题及答案

余杭区实验小学《狼图腾》阅读考题 班级:姓名:得分: 《狼图腾》是一本关于蒙古狼的奇书。全书由几十个世人难以猜度的神秘的“狼故事”一气呵成,精灵般的草原狼随时随处都能从书中呼之欲出。此书的出现一改千百年来人们对狼刻板、固定、肤浅的印象,让人大有以狼为师的真实冲动。 一、选择题(24分) 1、《狼图腾》的作者是() A、安波舜 B、大陆女作毛竹 C、姜戎 D、曹文轩 2、《狼图腾》描述的故事发生在() A、川西高寒草原 B、蒙古额仑草原 C、大兴安岭 D、新疆伊犁草原 3、《狼图腾》中的主人公是() A、毕力格老人 B、杨克 C、张继原 D、陈阵 4、《狼图腾》中,陈阵掏回()只小狼崽。 A 、七 B 、五 C 、二 D 、一 5.“飞狼”传说中群狼搭狼梯进入六七尺高的石围墙,主要体现了狼的() A 、团结 B 、贪婪 C 、狡猾D、耐性 6、蒙古草原的儿马子(雄种马)大战,是用怎样的方式战斗:() A 、用头相撞 B 、两只后蹄高高站起,捉对厮杀搏击 C 、只用后蹄踢 D 、用牙齿咬 7、陈阵掏回小狼崽驯养,()最反对。 A 、毕力格老人 B 、张继原 C 、包顺贵 D 、杨克 8、狼被俘后,会怎样:() A 、沉默、绝食 B 、愤怒、狂叫 C 、照吃照睡、伺机逃跑D、顺服 二、《狼图腾》中有很多蒙语,请你将蒙语与正确的汉语意思连线。(15分) 腾格里老虎 哈那湖泊 生个子支撑蒙古包的特制木架 泡子天、天神 巴勒还没被驯服的、带有野性的马 三、《狼图腾》中有很多精彩的比喻,请你将下面比喻句补充完整。(25分) 1、狼妈妈很狡猾,懂得埋伏,有耐心;一旦时机到了,会像()一样神速出击。 2、他感到像是误入了狼群的埋伏圈,数不清的狼眼从看不见的地方向你瞪过来,吓得他身上的汗毛像()一样地竖了起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狼_蒲松龄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0)

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临时住房,他就跑进去埋伏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捆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如果)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文言文阅读 (甲)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聊斋志异》) (乙)熊与坎中人 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稍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fèn)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根据《搜神后记》编写)27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 B.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 C.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 274.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担中肉尽.②子既出尽.B.①顾.野有麦场②然顾.此熊 C.①复.投之②而熊母复.还D.①目似瞑,意.暇甚②人解其意. 275.《聊斋志异》的“异”指的是“怪异的故事”,《搜神后记》的内容多为“神异鬼怪的故事”。这两篇文章的“狼”和“熊”分别“异”在何处?结合内容作答。

《狼》练习题及答案

1 狼》练习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填空。 黠( ) 积薪( ) 假寐( ) 少时( ) 目似瞑( 意暇甚( 屠大窘( ) 缀行甚远( ) 苫蔽( 尻尾( 麦场( ) (1)《狼》 篇小说集《 的作者 》。 ,是 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 2)《聊斋志异》中的 “聊斋 ”是作者的 名, “志异”的意思是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 ____ 狼。 狼、 狼、 狼、

2 1)一屠晚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2)缀行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屠大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 )顾野有麦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苫蔽成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7)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眈眈相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9)一狼径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目似瞑,意暇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屠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3)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一狼洞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 16 )止露尻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17)狼亦黠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 )乃悟前狼假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1 )止 ①止有剩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 一狼得骨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 ①意暇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___ _________ ②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 ①恐前后受其敌: ___ __________ ②狼不敢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之 ①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练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 二、解释加粗的词。 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 4、屠大窘窘: 5、顾野有麦场顾 ) 6、苫蔽成丘苫蔽: 7、弛担持刀弛: 8、眈眈相向眈眈: 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 12、屠暴起暴: 13、又数刀毙之毙: ; 14、一狼洞其中洞: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 17、狼亦黠矣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19、乃悟前狼假寐寐: 20、屠自其后断其股股: 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 1、止①止有剩骨止:_____ ②一狼得骨止止:_____ 2、意①意暇甚意:_____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_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___ ②盖以诱敌敌: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__ ②狼不敢前前:_____ [ 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_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___

④复投之之:_____ 四、划分朗读音节 1、其一犬坐于前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五、翻译下列句子 - 1、屠惧,投以骨。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5、` 6、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六、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 ,。。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 @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一句。 6、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 是。 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 是,,。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 (2)屠乃奔倚其下 (3)意暇甚(4)乃悟前狼假寐 ?

《狼》练习题及答案

[学法导引]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杰作。本文正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一个屠夫杀死两只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和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因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启发读者对待像狼一样狡诈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绝不能心慈手软。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叙事,写人狼相斗: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环环相扣,情节紧张曲折;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了故事的主题。 学习本文,首先要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叙事脉络,体味文章的情味,再通过理清情节、揣摩语言来认识狼的本性和屠户的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正确认识人与狼斗智斗勇的矛盾冲突,最后通过议论段的研读来把握文章的主题。 [典题例析] 例题一、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 B、一狼洞其中(柴堆)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屠自后断其股(狼) 解析:文言文中常有“一词多义”的现象。上述加点的“其”字虽均为代词,但它所指代的对象却并非完全相同,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其中,A、B、D都是正确的,而C句若补完整应为:(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根据具体语境来看,这里的“其”应指代“屠户”。 参考答案:C 例题二、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 解析:要判断主人公是谁,必须先把握文章的主旨。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即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将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可见作者写本文正是为了讽刺狼。在叙事过程中,文章也是以狼为主导来进行,并以狼最终自取灭亡来结束的。由此可见,在本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参考答案:狼,因为狼的行动是故事发展的主导,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讽刺狼。

《笨狼的故事》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笨狼的故事》阅读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我来选一选 1.笨狼的名字是()取的。 A.狼爸爸 B.狼妈妈 C.狼外公 D.狼外婆 2.笨狼的家被()占有了,后来,()把笨狼的家找回来了。 A.警犬阿黄 B. 聪明兔 C.长尾鼠 D.黑棕熊 3.笨狼给小鸭子当了半小时的爸爸,小鸭子跟着笨狼学唱了一句话:() A.爸爸!爸爸! B.爸爸,我饿了,我要吃的,我要吃的。 C.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 D.来游泳呀!来捉小鱼给我吃呀! 4.笨狼想要去钓鱼,结果尖嘴狐狸说“今天是黑色星期五”,让笨狼连连遭殃,下面哪件倒霉事笨狼没有碰到?() A.撞在一根电线杆子上。 B.落到了老远的湖里。 C.摔进了沟里。 D.找不到钥匙开门。 5.笨狼到()当售票员,负责数数。 A.桥头 B.飞机场 C.渡船 D.公共汽车 6.笨狼第一天到学校上课,第一件事却是()。 A.学算术 B.大扫除 C.上体育课 D.做早操 7.笨狼坐着小猪送的板凳,总是伸不直腿,直到坐到()也没解决问题。 A.衣柜 B.桌子 C.屋顶 D.大树 8.笨狼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等着吃聪明兔的(),谁知聪明兔买的是()。 A. 奶油蛋糕 B.咖啡 C.水果 D.油漆 9.笨狼进城看“热闹”,路上()被他吓跑了,笨狼就开着()进城了。 A.白鸟 B.出租车 C.司机 D.大卡车 10.笨狼在森林里卖钻石项链,但最后大家发现项链是()做的。 A.玻璃 B.塑料 C.石头 D.冰 11.()开了一所游泳学校,笨狼羡慕极了,也想学游泳。于是,他在自己家的()里练习。 A.花背鸭 B.小企鹅 C.浴缸 D.游泳池 12.笨狼看到胖棕熊买了一台大彩电,他也回家去做了一台()做的大彩电,小动物们都可以进去表演。 A.铁 B.木头 C.塑料 D.树叶 13.尖嘴狐狸装神弄鬼,说要吹三口气把星星和月亮吹上天挂住,骗了笨狼的(),还将()递给笨狼,说它是有魔法的,能创造奇迹。 A.冰激凌 B.口香糖 C.垃圾 D.南瓜子 14.笨狼捡到一粒种子,他把种子带回家种起来,后来知道原来他捡的是一粒()。 A.梨树种子 B.苹果树种子 C.桃树种子 D.杏树种子 15.天冷极了,笨狼看到花背鸭在孵小鸭,就写了一封信给太阳,想让太阳也孵小太阳,把信送到了()上,因为太阳天天从那儿升起,那儿一定是他的家。A.东山 B.西山 C.南山 D.北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狼_蒲松龄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2)

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洞其中:在柴草中打洞。洞。这里作动词。遂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0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甲文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镇定。“一狼径去”,另有图谋;“犬坐于前”,牵制屠户,见出狼的狡诈。“暴起”、“刀劈”、“毙之”,屠户不为假象迷惑,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敢于斗争,取得胜利。乙文中“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表现出屠户的机智、勇敢。 【点睛】 译文参考: 甲: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乙: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屠夫急忙抓

住它,不让它抽出去。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极力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扎上了吹气口。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弯儿,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0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意暇甚(2)将啮.其喉 (3)一猴洞.其中(4)信.不诬哉 20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学而.不思则罔 C.乃杀之而取其.革乐亦在其.中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