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版新闻评论写作自考记忆要点100

2016新版新闻评论写作自考记忆要点100
2016新版新闻评论写作自考记忆要点100

新闻评论写作识记要点100

1.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主要任务:通过评说阐明评论者意见、观点、主张,表明立场和态度。

2.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类信息:一是事实信息,二是意见信息。前者的载体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后者的载体是新闻评论,“说事实的话”。

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时新性、针对性、倾向性、思辨性、广泛性。

4.新闻评论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及时表达的观点和见解,表现形式各异的文本(文体、体裁、节目形态等)是其载体,不同介质的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网络和新媒体等)是其传播渠道,广泛地传播新的意见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是其主要任务和根本宗旨。

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时政类评论、经济类评论、法制类评论、军事类评论、体育类评论、娱乐类评论。

6.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和社会作用:发言表态,阐明基本立场观点;表达诉求,反映公众意见与呼声;解惑释疑,增进理解,维护社会稳定;针砭时弊,履行新闻舆论监督职责;激浊扬清,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7.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他和恩格斯一起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文章。列宁的政论文章经常发表在《真理报》上。

8.普利策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设立了“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李普曼是美国最富盛名的专栏作家、政论家,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担任《今日与明日》专栏特约撰稿人。

9.“社论版对页”和“言论/社论版”这两种模式,长期引领报纸评论的国际潮流。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开始兴盛,如“脱口秀”(talking show)。

10.唐朝就有的“邸报”,始终与新闻评论无缘。其原因是:首先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媒介,只是一种“官文书”。传教士主办的中文外报,最先出现新闻评论的萌芽——早期的中文报刊评论。

11.鸦片战争前最有影响的一份中文外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冲破了“言不论政”的藩篱。外国主编长期聘用中国文人做“记室”,自己口授文章,由“秉笔华士”记录大意。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是中国报刊评论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循环日报》以政论著称,王韬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12.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是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文章被称为“时务文体”(梁主办的《时务报》)。梁启超创办《时报》,使得“时评”开始出现和风行,时评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近代的报刊评论的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13.1913年“癸丑报灾”,无数报刊被查封,许多报人惨遭杀害;1914年,袁世凯公布钳制舆论的《报纸条例》和《出版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1918年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4.四大著名副刊有北京的《晨报》副刊《晨报副镌》、《京报》副刊《京报副刊》、

上海的《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和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蔡和森主编《向导》,恽代英、萧楚女主编《中国青年》。毛泽东创办国民党中央刊物《政治周报》,瞿秋白主办《热血日报》。

15.1932年黎烈文主编《自由谈》。著名的评论家有《大公报》社论的主笔张季鸾和《生活》周刊《小言论》的主笔邹韬奋。众多非职业报刊评论大家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

16.当代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过渡期、曲折期、社会转型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两报一刊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姚文元著名的三篇评论拉开文化大革命序幕。范荣康称当时新闻评论是“四无评论”(无中生有、无需论证、无限拔高、无限上纲)。

17.新闻评论选题的含义:指作者准备就哪些新闻事件、人物、现象、问题、矛盾等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立场态度而进行的思维活动。选题的预期目标:就是找到有价值的评论对象,聚焦将要评说议论的新闻事件、人物、现象、问题、矛盾等。解决好“写什么”这个难题,明确这则评论得以存在的理由,考量其是否评说议论的价值。

18.新闻评论选题的具体途径:吃透两头。从当下新闻报道中发现有评论价值的选题;从社会热点问题和民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中选题;从上级部门的新指示、新精神中寻找评论选题;从容易被忽略的事物和问题中发现评论选题;新近发表的评论做深度开发,形成新的评论选题。

19.标题就是文章(或广播、电视节目)的题目,它以简短的文字,醒目、清晰地标出或提示文章(或节目)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标题的主要功用:总体而言,可以用一个“导”字来概括,即导读(导听、导视)。提示论题,概括评论内容;昭示倾向,表明立场态度;展现亮点,标出主要观点;释放魅力,激发公众性趣。

20.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题文一致;意象鲜明;言简意赅;生动引人。

21.新闻评论的论点:是新闻评论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和主张,它反映了作者对所评说议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问题矛盾等)持有的基本看法、思想观点、立场态度等。论点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是评论的灵魂,统领和支配其他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以及论证过程等。

22.论点的层次性:总论点,也叫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章的主题,在评论中起主导的、支配的地位。分论点,又叫子论点,是由总论点派生出来的,在评论中起到表达观点、阐明道理,体现和支持总论点的作用。

23.判断的类型包括: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具体判断与普遍判断。

24.论据可分为两大类: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新闻评论对论据具有明确的要求,即真实性、相关性、典型性、新鲜性四个方面。

25.事实性论据: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的特征,是证明论点的最具说服力的论据。

26.理论性论据: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根据,是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新闻评论写作不仅需要运用事实性论据,还需要相关的理论性论据来支撑观点。可分为如下四类:科学原理、定律、公理和权威性著作中的精辟见解;谚语、俗语、格言、警句、成语和典故等;一些领导人或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所发表的已为人们熟知的名言和科学论断;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7.论证:是指新闻评论作者运用各种论据阐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其主要作用就是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论点得以确立,使说理更具说服力。论证的作用: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纽带”和“桥梁”,是新闻评论作者进行说理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28.论证的主要方法:按照逻辑推理的形式划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按照论据材料的性质划分,可分为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按照双方观点的关系划分,可分为反证法、归谬法。

29.从形式逻辑的角度讲,说理论述是组织和运用论据说理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及方法;从新闻评论写作的角度讲,论证过程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以阐明其观点。

30.论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论据与论点契合,分析与综合精当,务虚与务实结合。

31.分析,就是把评论对象,及所要评说议论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行为、思想等,进行分析和“解剖”,揭示其表面现象后面隐藏的内容,包括问题、矛盾的各个方面,各个构成要素。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性思考,把分析得出的各方面的认识,联系起来考察,将分论点归纳起来,形成全面、完整的认识,得出总体性的结论。

32.务虚性评论需要自觉遵守虚实结合的原则,运用“以虚带实”和“寓虚于实”的方法,使评论的说理论述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务实性评论从具体事实(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矛盾冲突)中发现问题,通过评说议论、分析解读,阐明其蕴含的道理和意义,使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并由此产生富于思辨性和哲理性的观点见解,达到通过个别指导一般的目的。

33.新闻评论的结构:一般来说,评论文章除去标题之外,通常由三大块构成: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也称引论,主要作用是交代由头或背景,提出问题,引出论证,并吸引读者注意。主体,即是文章的本论,任务就是运用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展开论证,并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来表现内容,阐明主要观点并体现其内在逻辑关系。结尾,多为文章的结论(也有文章的结尾并非结论),其作用因评论文章的写法不同而各异,如有的总结全篇明示其结论,有的与开头相呼应,也有的抒发各种情感或是“借题发挥”等等。

34.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35.新闻评论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递进式。

36.新闻评论的开头:开门见山,引出主题(引述新闻事实材料、直接评说主要问题、交代相关背景);开宗明义,亮出论点;凸显矛盾,切入主题。

37.巧妙设计安排不落俗套的结尾:概括要旨,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发人深省;抒发情怀,感染公众;寓有深意,耐人寻味;巧设问句,商榷反诘。

38.新闻评论良好文风:深入浅出,贴近受众;言之有物,切中要害;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俏谈道理,形象可感;字斟句酌,简洁精炼。

39.社论是报纸评论中最重要的一种文体,被誉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社论具有重要地位,发表时总是居于报纸的显著版面位置,挂“社论”栏目标识,变换字体,并加框或花边。通过编排处理以显示其特殊性和重要价值。毛泽东强调精心写社论是一项极重要的工作。

40.社论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精心写作,导向正确;胸有全局,联系实际;公允

客观,端庄大气。

41.评论员文章的类型: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解放日报》曾发表署名“皇甫平”的系列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经常署名“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缩写)。《人民日报》发表《老干部的光荣责任》是第一次使用“本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称为“超重型特约评论员文章”。抗战时期,毛泽东经常以观察家的名义发表评论。

42.新闻述评简称述评,也叫记者述评。它融新闻报道和评说议论为一体,有述有评,评述结合,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作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边缘评论体裁。述评的主要特点: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述中有评,评中有述;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43.新闻述评的类型: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44.编者按语:是对新闻报道或文稿进行简要提示、评价、议论、阐述或做补充说明的文字。它是新闻评论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评论样式,因为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二者同时发表(见报或播出)。它是由媒体编辑人员撰写的,作用在于对新闻稿件做画龙点睛式的概括、评价、批注、建议,或交代背景及相关事项,或代表编辑部发言表态。形式多样,有文前按、文中按和编后等。

45.中国最早的编者按语:太史公曰。将编者按语同新闻报道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这一形式发表意见的报纸是梁启超、汪大燮主笔的《中外纪闻》。真正成为常用报刊文体是1904年《时报》创刊之后。编者按语的性质:依附于所编发新闻与文稿,不能够独立存在。

46.编者按语分类: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注释性按语。编者按语的功能: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强调补充。

47.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三种按语形式中其编排位置最为重要,通常位于所配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前(或版面、栏目的上方)。不拟标题,也不署名,有说明性或政论性两类按语,以政论性居多。

48.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内容等做出点评或批注,诠释补充,或修正错误、提出希望等。

49.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编辑附记等。它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可拟标题,也可不拟;可署名,也可不署。

50.编者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立足依托,有所超脱;配合及时,运用灵活;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明快犀利,讲求分寸。

51.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样式。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心任务等需要,针对现实生活和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或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不良倾向,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通常代表编辑部发言表态。

52.1904年在上海创刊的《时报》所倡导的时评(当时也被冠名“批评”“时事批评”),“时评”这一称谓被中国报界认可的时间其实早于“短评”。被誉为评论界的“轻骑兵”。作为一种简短而灵便的评论形式,短评(时评)在发表时分为署名与不署名两种。署名短评(时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不署名的短评(时评)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通常是配合新闻报道同时发表。

53.专栏评论:报纸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的固定版面和特定的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专

栏评论的类型:按照评论对象(题材内容)划分为时政类、经济类、法制类、军事类、体育类、娱乐类。根据作者构成来划分为开放型群言专栏、集体专栏、专营型个人专栏。按照专栏评论形式划分:专栏小言论、论坛型专栏。

54.众多报纸的专栏小言论中,《人民日报·今日谈》最具代表性。众多报纸的论坛型专栏评论当中《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最具代表性。

55.专栏评论的主要特点:相对的稳定性、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参与意识、追求个性化:定位不同风格各异,文章各具特点,渐渐成为报纸之间激烈竞争的新的焦点。

56.专栏小言论特性及写作要求:平民化、微型化、形象化。

57.杂文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体,它既被视为文学作品划入文学的范畴,又被视为特殊评论体裁(文艺性政论)纳入新闻学范畴,是一种“边缘”体裁,“两栖”文体。杂文的分类:政论性杂文、文艺性杂文。

58.杂文和随笔的主要特点:题材内容广泛,反映现实深刻;表现形式多样,语体不拘一格;文章内涵丰富,文字简洁精炼。杂文的写作要求:视野开阔,思想深刻;富于联想,小中见大;形象说理,巧喻善比;笔锋犀利,字斟句酌。鲁迅提倡“白描”的手法:“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59.20世纪80年代赵超构(林放)长期从事杂文创作,代表作为《未晚谈》。

60.广播评论:是业界和学界对广播新闻评论的简称,它是广播媒体针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发议论、讲道理,阐明其对于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热点话题等的立场观点和基本态度,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融新闻性和政论性于一体,以反映和引导舆论为主要任务和宗旨的独特评论。广播的本质是新闻媒体,“新闻立台”是首要原则,“评论强台”是重要任务。

61.广播评论的特点:广播评论依托于广播媒介。广播评论除了有主持人、评论员、专家的口述之外,还有以音响(采访录音)为素材的广播述评(录音述评、音响述评或音响评论),大部分新闻采访节目或新闻访谈节目也带有广播的性质。广播评论的特点:碎片化、通俗化、音响化。音响报道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其中就包括广播评论。

62.广播评论最早是报纸评论的有声版。1946年6月,新华社《广播评论》节目开办,标志着我国广播节目的诞生。1979年4月26日央台《全国联播》播出《改善中越关系的根本办法》,是广播史上第一篇署名“本台评论员”文章。1988年,广播评论形式已经广泛使用。

63.20世纪90年代,音响评论兴起。《新闻纵横》节目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广播界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开端。《新闻纵横》将记者兼主持人的播报与现场采访结合起来,将新闻与评论结合起来,开创了音响评论这一全新评论样式。

64.口播评论:是由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评论员等广播新闻工作者进行口头播讲的广播评论形式,即没有音响内容和不以评论节目形式出现。包括:配发短评(本台短评)(报纸短评通常600字左右,广播短评一般500字左右)、主持人点评、记者连线述评、评论员点评、其他媒体人士点评、听众微博热议。

65.音响评论:又称录音述评,是一种以音响作为表现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运用音响,是录音述评同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66.新闻谈话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就新闻事件展开讨论,谈及对事件的态度、意见和看法,通过深层次的探讨和挖掘,阐明事件的原因和本质、意义和价值,表达一种态度和观点。新闻谈话节目有三个特点:单独播出,时间较长;广播叙事元素更多;互动性较强。

67.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社会事件的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特点是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电视评论的特征归纳为两点:一是视听结合的评论,二是形象化的政论。

68.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及优势:视听兼备,声画结合;眼见为实,如临其境,因此现场感强;“客厅文化”,独具亲和力。

69.电视评论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的结合。

70.电视评论的方式:不署名评论,包括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评论、本台短评、编后话。署名评论,包括电视新闻述评、署名短论。

71.表现形式各异的电视评论:分为口播评论、“画外音”评论和现场直播评论三种。电视评论的特征:声音和画面的统一;政论性与形象化的统一。

72.电视评论节目的形态变化:1980年,《观察与思考》开播,中央电视台开启全新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电视述评。1994年4月1日电视新闻评论的标志性栏目《焦点访谈》(新闻评述类)《新闻调查》(深度报道类)《实话实说》(谈话类新闻节目,已停播)开播。在电视评论节目中引入人际传播,是电视新闻评论话语方式的一大转变。2003年的《东方时空·面对面》《央视论坛》和后来的《新闻1+1》把“隐形评论”变成了“显性评论”。

73.主评型节目样式:访谈式,以央视《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和凤凰卫视《时事开讲》为典型代表;沙龙式,典型代表是《实话实说》;家常式,典型代表是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和央视的《小崔说事》;读报式,凤凰卫视的《天天读报》为代表;辩论式,以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为代表;直播连线式,借用“外脑”来增加评论深度,典型代表是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

74.述评型节目样式:新闻述评节目样式,以《焦点访谈》为代表;深度报道节目样式,以《新闻调查》为代表;新闻信息节目样式,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

75.电视评论的观念更新:重新认识新闻评论的本质属性;高度关注话语主体多元化趋势;从“舆论监督”到“舆论引导”;从“新闻立台”到“评论强台”。电视评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融合趋势、开放趋势、精品化趋势、专业化趋势。

76.电视评论的播报语态:狭义的电视评论播报语态,主要是指电视评论的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在主持节目时的言行举止,也就是其在播出评论内容的过程中(含口播评论、谈话类节目等)所采用的语气和肢体语言等。广义的电视评论播报语态不仅包含了主持人(播音员)的言行举止,还涵盖了与之关系密切的电视系统非语言符号。

77.播报语态的转化分为三个阶段:“播新闻”语态阶段;平民化播报语态节段:从《东方时空》始,央视从“新华体”转向“中新体”;平民化播报语态的深化阶段,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首推《南京零距离》。

78.“播新闻”式的主持风格,要求播音员正襟危坐、字正腔圆,塑造一种权威的官方形象,追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播报的流畅,不大考虑是否亲民,缺乏亲和力。

79.“说新闻”式的主持风格,不是念稿式播报,而是依据基本事实用自己的话播报评说,风格随和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却又不失简洁明快,尽显主持人的人格魅力。

80.平民化的主持风格,主持人具有一种平民化的心态,与观众之间不是告知而是交流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交流,以个性解读的方式引导观众思考。

81.新型的电视评论风格形成了新的特点:口语化、故事化、现场感。

82.电视评论的策划与选题遵循基本原则:注重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即喉舌作用和收视率。

83.电视评论的文本写作的语言特点与要求:简洁明了,准确贴切;声画配合,朴素自然;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规范得体,文风清新。

84.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音因素约定俗成的叫法。解说是在电视屏幕上反映社会生活,阐明采编意图和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音形态。解说和画面应该紧密结合,彼此呼应,不能互不相干,各行其是;也不能互相简单重复,而要相辅相成,彼此补充。解说与画面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解说源于画面,不重复画面;解说概括画面,不脱离画面。

85.制作电视直播评论要注意把握三个方面:时效性、时宜性、多样性。

86.网络和新媒体评论:从传播载体的角度看,包括网站评论、个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新闻跟帖评论、博客、微博和微信评论等众多创新型评论形式。

87.门户网站评论:是指由众多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或新闻性门户网站发布的新闻评论。大多数门户网站的评论专栏或频道既有原创评论,也有转载其“母媒”或其他媒体的文章。门户网站的评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网站为动态新闻事件及时配发的评论;一是常设的由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撰写的专栏评论。

88.社交媒体评论:社交媒体是指人们用于分享意见、交换信息的实时(移动)网络平台或互动虚拟社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普通用户生产、交换“产品内容”的主导性,让用户获得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如用户自行集结成“讨论组”“粉丝群”或“朋友圈”。

89.网友、粉丝跟帖评论:跟帖评论是指普通网友、访客在阅读网络新闻、评论等信息的过程中,应用网络平台提供的跟帖评论程序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跟帖评论有的独立成文,但多数为一句话评论,甚至只有片言只语或表情图像。以传播载体划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依附于网站新闻、评论的所谓新闻跟帖;一种是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好友跟帖、互评。

90.社交媒体不但是其他媒体言论的新载体,其本身也是网络评论的策源地。尤其是微博出现后,网络评论迎来“微传播”模式。尤其是微博、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与普及,自媒体评论迅猛发展。

91.网络论坛:又称讨论区或虚拟社区,简称论坛,是一种为众多网民提供在线交流平台的网站。论坛最初以电子公告板(BBS)、新闻组、讨论组等形式出现。

92.博客,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由个人管理,不定期更新文章、图片或视频,并允许网友跟帖评论的网页或网站。如果说论坛是“大众茶馆”,博客就是“私人会所”。

93.微博,简单说是一种允许网民通过手机、网络来实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或小格式图片、音频、视频并进行公开传播的微型博客。微信:是一种智能手机用户

使用的实时通信软件和公众服务平台,并迅速演变为“自媒体”工具和大众媒体平台。微信评论依托于这种平台。

94.自媒体新闻评论作者:指以个人身份发表评论的独立媒体人,包括普通网民和手机持有者。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自由跟帖等传播方式方便快捷,其观点只要被网民和粉丝认可即可迅速发酵,引发社会关注成为舆论热点。

95.两个舆论场:由主流报纸、电视台等组成的官方舆论市场和由市场化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市场。三种话语体系:网上活跃的知识分子批判性话语体系、社会上表达各种诉求的民间话语体系和传递政党和国家意志的官方话语体系。

96.新闻评论作者的政治立场与理论修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必备的理论修养,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对自己的要求是:理性、建设性、均衡性、不迎合、不偏执、不买弄;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政治敏锐性;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现实的自觉意识。

97.新闻评论作者的学识与人文素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例如:香港《信报》专栏作家曹仁超主持的《投资者日记》专栏;《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常识的积淀,香港知名学者兼新闻评论员梁文道出版时事评论集书名即为《常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98.新闻评论作者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培养:新闻敏感和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即所谓新闻敏感和判断力的重要性;独立思考和解惑释疑的能力;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表达能力;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99.新闻评论作者要练就“出手快”的本事,《新京报》开办《微言大义》栏目,专门关注微博微信等媒体评论;新闻评论作者要力争成为“多面手”;强化创新意识,努力打造个人风格,《东方卫视》的《壹周立波秀》为典型代表;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100.所谓全能型记者,即拥有为多种媒介形式提供新闻产品能力的记者,能写、能拍、能播。新闻评论者要具备“政治家的眼光,理论家的头脑,杂家的学识,作家的技巧”,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复合型评论人才。

全国2013年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毛泽东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说明文艺的提高和普及的问题,这是说理中的 A.运用群众语言的方法B.巧用诗文典故的方法 C.形象化描述的方法D.有感而发的方法 2.录像评论的基本结构原则是 A.双线互补B.图像线的断续性 C.声音线的持续性D.声画分离 3.编者按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和 A.引导舆论B.针砭时弊 C.判断是非D.补充强调 4.广播评论在篇幅短小的前提下,兼顾“有物”和“易知”,就必须力求 A.省文B.省意 C.加快播音节奏D.多用成语典故 5.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 A.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B.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C.下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D.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6.介于评论员文章与小言论之间的一种言论文体是 A.论坛评论B.经济漫谈 C.思想杂感D.专栏评论 7.办报刊要“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提出该主张的人是 A.王韬B.邹韬奋 C.范长江D.张季鸾 8.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是 A.通过对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B.逻辑性强 C.通过对大量背景材料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D.说服力强 9.不同媒介的评论均应根据 A.自己受众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B.上级机关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C.广告客户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D.媒介的自身形式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10.新闻宣传和新闻评论所赞誉的对象和源泉是 A.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B.突发性新闻事件 C.社会生活中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气象 D.基层的广大干部和群众 11.篇幅最短,依附性最强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是 A.评论员文章B.短评 C.编者按语D.述评 12.专栏评论的表述方式有赞誉式、论辩式、随感式和 A.议论式B.类比式 C.针砭式D.讨论式 13.出自毛泽东手笔的于1942年10月12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社论《红军的伟大胜利》属 A.阐述型社论B.启迪型社论 C评介型社论D.论辩型社论 14.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是 A.短评B.评论员文章 C.专栏评论D.杂文 15.下面新闻评论的论据中,不属于理论性论据的是 A.现行的法令、条例B.公认的结论、论断 C.具有典型性的人、事D.带有哲理性的格言、谚语 16.在新闻宣传的各种方式中,最直接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方式是 A.新闻调查B.新闻评论 C.新闻报道D.新闻论文 17.《“用谁谁行”还是“谁行用谁”》这则标题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法B.比拟法 C.回环法D.双关法 18.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如何,首先要看它的 A.内容B.修辞 C.语言D.结构 19.选题和立论的前提是 A.熟读经典B.善于决断 C.调查研究D.角度新颖 20.电视评论的标题由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2017

新闻评论写作 主编曾建雄 以下纯个人观点 2017年4月份考生背要点时最好结合下面的解释背,一些要点下面的解释往往会考一些小选择,特别是书上为了让我们好理解而举的例子只是列出一些重点的,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我们在看书时自己识记 注意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第一章 1、新闻评论用事实说话P36(重点)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差异P39(了解) 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P40-43(重点)时新性是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现实针对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议论文或各种理论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 4、新闻评论的定义P46(名次解释) 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的事件(了解)如:中国钓鱼岛问题属于时政类新闻 6、新闻评论的划分P48 7、曹仁超P49(名次解释) 8、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P53-61 第二章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写作特点及代表作 2、早在18世纪,英美等国的报纸就已经建立起社论P65(了解) 3、普利策奖社论版对页P65 李普曼P66(名次解释) 4、美国与欧洲的电视评论发展状况P67(了解)

5、邸报上没出现报纸新闻评论原因P68(了解) 6中文外报—中国新闻评论产生的源头 7、《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地位P68 8、循环日报与王韬P69(名词解释)(重点) 9、戊戌变法与梁启超P70 10、时报新民说时评P71(名次解释)时评历史地位 11、了解每个人与各自的文章 12、王韬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P69 戊戌变法时期报刊评论中唱主角的是政论P71 时评的崛起是一个标志,它表明中国近代报刊评论的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P71 13、时间创办人报刊 第一份中央机关报P75 第一份日报P75 第一次国内革命出版时间最长的日报P76 14、《大公报》与张季鸾《生活》与邹韬奋(识记) 15、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标志着“反右派”斗争正式开始。P82 16、两刊一报P83(名次解释) 17、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评论发展新趋势从内容与形式P84 第三章 1、选题是决定新闻写作成败的关键步骤。P87

(全新整理)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 A.广播B.报刊 C.电视D.电影 2.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成败的关键性写作程序是() A.论述和说理B.选题和立论 C.说理和总结D.论证和结尾 3.比起新闻标题,新闻评论的标题() A.结构简单、内容抽象B.结构复杂、内容具体 C.结构复杂、内容抽象D.结构简单、内容具体 4.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论据和论述过程的结合B.论述过程和结论的结合 C.论点和论证过程的结合D.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5.不同媒介的评论均应根据() A.自己受众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B.上级机关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C.广告客户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D.媒介的自身形式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6.办报刊要“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该主张是下列哪个人提出的()A.毛泽东B.邹韬奋 C.李大钊D.林放 7.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 A.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B.坚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放在首位 C.受众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D.市场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 8.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 A.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B.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C.下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D.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1

9.短评作为一种评论体裁,在() A.报纸上最为常见B.期刊上最为常见 C.广播上最为常见D.电视上最为常见 10.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太史公曰”与今天的哪类新闻评论体裁大体类似()A.短评B.专栏评论 C.编者按语D.述评 11.具有群言型特点的新闻评论体裁是() A.社论B.评论员文章 C.编者按语D.专栏评论 12.选题和立论的前提是() A.调查研究B.占有材料 C.理论研究D.掌握政策 13.评论的“点睛之笔”往往放在() A.开头部分B.中间部分 C.结尾部分D.标题之中 14.调查研究应该() A.带着观点找例子B.带着问题调查 C.带着结论找问题D.带着框框找材料 15.短评写作应该() A.完全依托新闻报道B.完全超脱新闻报道 C.一事多议D.一事一议 16.按形式品种来分,《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属于专栏评论类型中的() A.专栏小言论B.论坛评论 C.个人专栏D.集体专栏 17.一般而言,述评的作者大多数是() A.编辑B.记者 C.政府官员D.专家 18.杂文和一般评论的不同,在于它() A.逻辑性较强B.内容驳杂 C.直抒己见D.形象性较强 2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评论作者总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体现了新闻评论的( ) A.政治性B.理论性 C.针对性D.时效性 2.搞好选题立论的前提和关键是( ) A.了解政策精神B.具有丰富知识 C.提高逻辑水平D.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 3.从功能上看,以下哪一个新闻评论的标题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类型( ) A.《赞“自报家门”》B.《岂可一走了之》 C.《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D.《不能搞“靓女外嫁”》 4.将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的说理方法是( ) A.对比法B.比喻法 C.例证法D.类比法 5.广播评论的“短小精悍”是通过“省意”来实现的。以下关于“省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省意就是要压缩语言文字,节省篇幅 B.省意就是要精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东西 C.省意也需要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仔细分析 D.省意的目的是做到“短而有物”、“短而易知” 6.以下不.属于新闻评论结构原则的表述是( ) 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B.从评论写作的成熟模式出发 C.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D.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7.新闻评论结构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 ) A.价值取向B.心理定势 C.主观立场D.思维规律 1

8.以下作品中哪一篇不.是毛泽东的作品( ) A.《愚公移山》B.《呻吟的哀音》 C.《别了,司徒雷登》D.《论人民民主专政》 9.对于评论工作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树立(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B.机动灵活善于变通的思想 C.勇于开拓创立品牌的思想D.努力进取争当先进的思想 10.“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这段论述出自( ) A.约斯特《新闻学原理》B.马克思《六月革命》 C.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D.邓拓《关于报纸的社论》 11.以下关于短评“短小精悍”的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篇幅短小,结构简约B.主题重大,立论新颖 C.内容具体,文字精练D.行文精粹,不枝不蔓 12.对报道依附性最强的评论体裁是( ) A.专栏小言论B.短评 C.编者按语D.评论员文章 13.以下关于编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可设置标题,也不能署名 B.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C.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D.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也可以配合图片、图表、漫画等 14.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署名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 ) A.鼓动性B.形象性 C.理论性D.目的性 15.以下新闻评论专栏中属于群言型专栏的是( ) A.生活周刊《小言论》B.人民日报《今日谈》 C.新闻周刊《今日与明日》D.新民晚报《未晚谈》 16.述评《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拜金主义要不得》、《警方应当如实立案》分别属于( ) A.工作述评、思想述评、事件述评B.工作述评、事件述评、形势述评 C.事件述评、形势述评、工作述评D.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 17.述评和新闻综述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 A.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B.提供相关新闻事实 2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 作规律的科学。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和,最 早出现于报刊。】 3.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和调查报告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基本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4.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用事实说话、无形的意见;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有形的意见。 5.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6.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主体。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宣传更全面、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7.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选题和立论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2.强烈的时效性:结合形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明态度。 (2)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政治性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不直接论述事件或问题 (3)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2.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更广泛读者,内容更贴近生活、群众 8.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 1.引导作用:重要宣传手段——表彰先进、针砭时弊、释疑解惑 2.监督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也应该包含舆论监督的内容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对重要事件、问题表明态度。全国性媒介 4.深化作用:善于务虚,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分析、综合、提炼。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2.doc

一、选择填空: 1、杂文是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 1、广播评论的特点:(便于口说耳听)、(具有政论性)。 2、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的(政治旗帜)。 3、广播评论的主要特点:(短小精悍)、(浅显明快)、(平易近人)、(上口动听)。 3、广播评论同其他广播体裁一样,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声音符号:(论述语言)和(音响)。 1、电视传播的方式:(双符号)、(双通道)、(双线传播)。 2、电视评论的本质属性是(电视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紧密结合。 二、名词解释: 1、杂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也可以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1、广播评论:从体裁的角度看,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2、政论性:是指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阐述对于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的见解,籍以指导社会实践、引导社会舆论。 3、“省意”:就是精练内容,剔除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集中讲非讲不可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上长话短说,而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过细分析,让听众一听就能理解其实质,明白其所以然。 4、广播谈话: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形式,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平等的谈话体评论。谈话体是它的母体,说、听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则是它的体质属性。二者结合,赋予了这种形式以吸引听众的特殊魅力。 5、“类交流”:是广播谈话的灵魂。而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不在同一场合,这种空间距离使双方无法进行即时的直接交流,而只能由说话的一方借助某种中介,创造类似双方交流、交流的语言环境。其中的交流感,不同于日常交谈中的直接交流,称为“类交流”。 6、口头评论:专指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形式。就传播方式说,广播评论其实都可以称为口头评论。我国的广播评论长期由播音员播诵;为同这种

全国2018年4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真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署名电视新闻评论的是 A.本台评论 B.本台评论员 C.编后话 D.电视新闻述评 2.在国内众多报纸的论坛型专栏评论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B.《文汇报·文汇论坛》 C.《新华日报·新华论坛》 D.《解放日报·解放论坛》 3.绝大多数短评是以下列一种方式发表的 A.围绕人们的议论 B.根据上级指示 C.配合大型评论 D.配合新闻报道 4.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述,我们 将其称之为 A.形势述评 B.事件述评 C.思想述评 D.工作述评 5.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情、联想 和议论性文字,我们将其称之为 A.文前按语 B.文中按语 C.注释按语 D.编后 6.新闻评论想要说服受众,主要靠 A.语言的魅力 B.生动的形象 C.合理的结构 D.逻辑的力量 7.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的音响报道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而广播评论中常见的音响报道是 A.广播述评 B.主持人点评 C.本台短评 D.记者连线

8.以下不属于评论论据中的理论性论据是 A.公认的道德规范 B.古今中外的格言、谚语 C.历史资料、统计数据 D.科学的定理和法则 9.家常式的电视评论节目最典型的是 A.《央视论坛》 B.《新闻周刊》 C.《新闻1 + 1》 D.《锵锵三人行》 10.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中型重头评论是 A.时评 B.社论 C.专栏评论 D.评论员文章 11.论辩的原则和要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A.尖锐泼辣、盛气凌人 B.侧重以情动人 C.以诚相见,以理服人 D.避免正面交锋 12.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成败的关键性写作步骤是 A.论述 B.选题 C.说理 D.论据 13.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类基本信息:一类是新的事实信息,另一类是 A.旧的历史信息 B.旧的意见信息 C.新的网络信息 D.新的意见信息 14.小言论写作时需注意:平民化、微型化和 A.情感化 B.理性化 C.形象化 D.诙谐化

新闻评论写作_自考复习资料全

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 1.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节目样式)。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3.新闻评论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 4.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新闻报道是主体、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灵魂。新闻报道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关系)新闻宣传 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主要的特点是一轮说理,直抒己见。(分工)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配合) 5.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选题和立论的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内容是由迫切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2.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2.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6.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的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 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 1.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概念)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他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重要性) 2.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断论或结论。(概念)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观点和材料的作用。(意义) 3.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关键作用):首先,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其次,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再次,选题选择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4.论题从哪里来:选题务必首先明确选题的根据,拓宽论题的来源。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式、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 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其三,实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5.立论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如何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针砭时弊,对症下药;正视波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立论的新颖性:1)论题的新颖。论题是否新颖直接关系到立论的新颖性、关系到新闻评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2)见解的独到;立论的新颖性还表现为是否有一点新鲜的论点,是否言人之言所谓言,是否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开掘,从中引出精辟独到之见。3)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 论、印证论点事实的事实性材料。4)选取新的立论角度;一是注重揭示矛盾的本质和关键,二是注重被掩盖着的矛盾侧面,三是注重追溯矛盾缘由。5)交锋中闪现亮点,具体地说,就是针对错误思想或片面认识通过辩论交锋和实事求是的分析说理,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闪现智慧的亮点,引出富有深刻性和启迪性的新鲜见解 3.立论的准确性:具体要求表现在: 1)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 2)论据和引语的准确; 3)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 1)重提示也就是注重提示式 舆论引导。它是一种富有前瞻性 的引导艺术。 2)洞察力:指的是能在政治与经济的结合上有着锐利地洞察社会矛盾及其趋势的观察能力和 分析水平。 3)预见性:这表现在对复杂莫测的矛盾的未来结局通过缜密分析论证进而做出具有科学预见的论断。 6.调查研究室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7.调查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敢于正视矛盾,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途径:博闻善学,注重知识、材料、情况的积累;博采众议,多谋善断;注意阅读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来稿来信,从中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常专研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和有关文件;专题调查研究。 第三章 1.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 2.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 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2.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 别:1.制作目的不同;2.表现手法不同;3.结构方式不同;4.写 作要求不同。 3.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有四个方 面:1.概括论题范围;2.昭示中心论点;3.表明作者态度;4.吸 引受众注意。(具体表现) 4.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1.题文一致; 2.意向鲜明; 3. 言简意赅;4.生动引人(转换句式、语气;活用成语、俗语;巧用修辞手法)

《新闻评论写作》2017年4月自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课程代码00658)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歹硅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荚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精辟分析了当时世界大战的格局与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判断和预测,这篇时评盼作者是 A.毛泽东 B朱德 C.邹韬奁 D.张季鸾 2.在国内众多报纸的专栏小言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人民日报.今日谈》 B《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C.《人民日报.市场随笔》 D.《人民日报·国际论坛》 3.撰写新闻短评的大都为 A.党政官员 B.社会名流 C.专家学者 D.媒体从业人员 4.毛泽东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入”说明文艺的提高和普及的问题,这是说理中的 A.运用群众语言的方法 B.巧用诗文典故的方法 C.形象化描述的方法 D.有感而发的方法 5.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评论是在 A.“用事实说话” B.“客观报道事实” C“说事实的话” D.“再现历史真实” 6.电视评论的标题由 A.单一的图像符号构成 B单一的文字符号构成 C.单一的声音符号构成 D.多种传播符号构成 7.与专栏小言论评论相比较,论坛型专栏评论文章的字数一般在 A.600字左右 B.1000字左右 C.1500字左右 D.2000字左右

2016新版新闻评论写作自考记忆要点100

新闻评论写作识记要点100 1.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主要任务:通过评说阐明评论者意见、观点、主张,表明立场和态度。 2.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类信息:一是事实信息,二是意见信息。前者的载体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后者的载体是新闻评论,“说事实的话”。 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时新性、针对性、倾向性、思辨性、广泛性。 4.新闻评论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及时表达的观点和见解,表现形式各异的文本(文体、体裁、节目形态等)是其载体,不同介质的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网络和新媒体等)是其传播渠道,广泛地传播新的意见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是其主要任务和根本宗旨。 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时政类评论、经济类评论、法制类评论、军事类评论、体育类评论、娱乐类评论。 6.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和社会作用:发言表态,阐明基本立场观点;表达诉求,反映公众意见与呼声;解惑释疑,增进理解,维护社会稳定;针砭时弊,履行新闻舆论监督职责;激浊扬清,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7.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他和恩格斯一起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文章。列宁的政论文章经常发表在《真理报》上。 8.普利策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设立了“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李普曼是美国最富盛名的专栏作家、政论家,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担任《今日与明日》专栏特约撰稿人。 9.“社论版对页”和“言论/社论版”这两种模式,长期引领报纸评论的国际潮流。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开始兴盛,如“脱口秀”(talking show)。 10.唐朝就有的“邸报”,始终与新闻评论无缘。其原因是:首先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媒介,只是一种“官文书”。传教士主办的中文外报,最先出现新闻评论的萌芽——早期的中文报刊评论。 11.鸦片战争前最有影响的一份中文外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冲破了“言不论政”的藩篱。外国主编长期聘用中国文人做“记室”,自己口授文章,由“秉笔华士”记录大意。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是中国报刊评论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循环日报》以政论著称,王韬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12.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是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文章被称为“时务文体”(梁主办的《时务报》)。梁启超创办《时报》,使得“时评”开始出现和风行,时评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近代的报刊评论的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13.1913年“癸丑报灾”,无数报刊被查封,许多报人惨遭杀害;1914年,袁世凯公布钳制舆论的《报纸条例》和《出版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1918年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4.四大著名副刊有北京的《晨报》副刊《晨报副镌》、《京报》副刊《京报副刊》、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doc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 题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参考资料:http://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一般论说文比较,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包括新闻性、政治性和() a.社会性 b.理论性

c.群众性 d.艺术性 2.新闻评论的文字要简洁,但不能为了简短而滥用() a.词汇 b.比喻 c.简称 d.方言土语 3.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 a.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 b.积累丰富的知识 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 4.邹韬奋一生所表现的精神为后人敬仰,他之所以感人,就是因其() a.撰写了几百万字的评论和通迅 b.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全身心陶醉在事业里面 d.以犀利的文笔,竖旗文坛 5.述评写作夹叙夹议的关键是() a.既有观点,又有材料 c.摆事实、讲道理b.评和述不分先后 d.评和述有机结合,事理交融 b.针砭时弊的政论 d.短小精悍的政论 6.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即() a.尖锐泼辣的政论c.文艺性的政论 7.只有精心写作社论才能发挥其重要的和正确的() a.批评功能 b.警示功能 c.表态功能 d.导向功能 8.写评论进行调查研究务必坚持一个重要原则,即() a.一分为二 b.实事求是

c.反对主观主义 d.反对经验主义 9.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b.调查和研究的结合 1 c.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a.说理方法d.褒和贬的结合 b.斗争方法 10.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 c.批判方法 d.战斗方法 11.马克思在他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新莱茵报》上,十分重视撰写() a.通讯 b.社论 c.消息 12.论坛评论贵在富有() a.论辩色彩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_全国1月自考试卷_1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_全国2009年1月自考试 卷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_全国2009年1月自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民国初年,有位著名记者在谈到记者的条件时,提出记者须有“四能”。他的名字是() A.黄远生 B.邵飘萍 C.罗开富 D.郭超人 2.亲赴延安采访,写下《西行漫记》(英文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的外国记者是() A.埃德加•斯诺 B.安娜•露易斯•斯特朗 C.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3.我国最早的中文报纸是() A.循环日报 B.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C.中外纪闻 D.申报 4.采访的作用主要是发现和落实线索,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加感性认识以及() A.做好调查研究 B.核对新闻事实 C.做好群众工作 D.做好传播工作

5.瞿秋白曾作为《晨报》特派记者访问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采写了长篇通讯《饿乡纪程》和() A.《塞上行》 B.《中国的西北角》 C.《赤都心史》 D.《旅欧通讯》 6.《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7.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或重大典型的采写的记者是() A.专业记者 B.地方记者 C.机动记者 D.特派记者 8.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的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就是() A.报道方法 B.报道手段 C.报道艺术 D.报道思想 9.一般来说,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人物、事件等被称作() A.典型人物 B.知情人 C.一般报道对象 D.特定报道对象 10.比起其他的新闻价值要素来,更能体现记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的是() A.新闻性 B.重要性

10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完整试卷)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完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也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新闻媒体一切活动都必须 A. 为经济建设服务 B.为文化建设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人民服务,为反腐倡廉服务 2. 广告主投放广告的最主要依据是 A.媒体的自身特点B?媒体的市场指标 C.广告的价格 D.广告的单位传播成本 3?世界各国企业上市通常有两种制度,我国长期采用的是 A.备案制 B.三审制 C.注册制 D.核准制 4.我国有两种《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它们的区别是 A.有效期限不同 B.许可制作的电视剧种类不同 C.适用的法规不同 D.许可制作的电视剧长度不同 5?我国新闻媒体中首先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是 A.报社 B.通讯社

C.电视台D?广播电台 6.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中有一种适用于寻找差异、发现问题,这种分析方法是 A.对比分析法 B.趋势分析法 C.连环替换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7. 利用SWOT分析法可以获得因种战略组合,其中最不理想的战略是 A.SO战略 B.WO战略 C.ST战略 D.WT战略 8. 新闻媒体市场调查的数据来源可以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两者最主要区别是 A.调查者不同 B.调查时间不同 C.使用者不同 D.调查对象不同 9.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各级各类报纸在出版两年后必须达到最低发行量,其中省级党委机关报最低发行量为 A.10万份 B.15万份 C.20万份 D.25万份 10. 我国报刊发行的主渠道是 A.邮政发行 B.社会化发行 C.报刊自办发行 D.快递公司发行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2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2

一、选择填空: 1、杂文是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 1、广播评论的特点:(便于口说耳听)、(具有政论性)。 2、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的(政治旗帜)。 3、广播评论的主要特点:(短小精悍)、(浅显明快)、(平易近人)、(上口动听)。 3、广播评论同其它广播体裁一样,能够同时拥有两种声音符号:(论述语言)和(音响)。 1、电视传播的方式:(双符号)、(双通道)、(双线传播)。 2、电视评论的本质属性是(电视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紧密结合。 二、名词解释: 1、杂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也能够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1、广播评论:从体裁的角度看,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2、政论性:是指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阐述对于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的看法,籍以指导社会实践、引导社会舆论。 3、“省意”:就是精练内容,剔除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集中讲非讲不可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上长话短说,而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过细分析,让听众一听就能理解其实质,明白其因此然。 4、广播谈话: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形式,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平等的谈话体评论。谈话体是它的母体,说、听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则是它的体质属性。二者结合,赋予了这种形式以吸引听众的特殊魅力。 5、“类交流”:是广播谈话的灵魂。而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不在同一场合,这种空间距离使双方无法进行即时的直接交流,而只能由说话的一方借助某种中介,创造类似双方交流、交流的语言环境。其中的交流感,不同于日常交谈中的直接交流,称为“类交流”。 6、口头评论:专指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形式。就传播方式说,广播评论其实都能够称为口头评论。中国的广播评论长期由播音员播诵;为同这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与答案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与答案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一般论说文比较,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包括新闻性、政治性和( ) A.社会性 B.理论性 C.群众性 D.艺术性 2.新闻评论的文字要简洁,但不能为了简短而滥用( ) A.词汇 B.比喻 C.简称 D.方言土语 3.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 ) A.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 B.积累丰富的知识 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 4.邹韬奋一生所表现的精神为后人敬仰,她之因此感人,就是因其( ) A.撰写了几百万字的评论和通迅 B.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全身心陶醉在事业里面

D.以犀利的文笔,竖旗文坛 5.述评写作夹叙夹议的关键是( ) A.既有观点,又有材料 B.评和述不分先后 C.摆事实、讲道理 D.评和述有机结合,事理交融 6.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即( ) A.尖锐泼辣的政论 B.针砭时弊的政论 C.文艺性的政论 D.短小精悍的政论 7.只有精心写作社论才能发挥其重要的和正确的( ) A.批评功能 B.警示功能 C.表态功能 D.导向功能 8.写评论进行调查研究务必坚持一个重要原则,即( ) A.一分为二 B.实事求是 C.反对主观主义 D.反对经验主义 9.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 A.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B.调查和研究的结合 C.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D.褒和贬的结合 10.论辩交锋就是经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 ) A.说理方法 B.斗争方法 C.批判方法 D.战斗方法 11.马克思在她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新莱茵报》上,十分重视撰写( )

新版新闻评论写作自考记忆要点

新版新闻评论写作自考 记忆要点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新闻评论写作识记要点100 1.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主要任务:通过评说阐明评论者意见、观点、主张,表明立场和态度。 2.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类信息:一是事实信息,二是意见信息。前者的载体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后者的载体是新闻评论,“说事实的话”。 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时新性、针对性、倾向性、思辨性、广泛性。 4.新闻评论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及时表达的观点和见解,表现形式各异的文本(文体、体裁、节目形态等)是其载体,不同介质的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网络和新媒体等)是其传播渠道,广泛地传播新的意见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是其主要任务和根本宗旨。 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时政类评论、经济类评论、法制类评论、军事类评论、体育类评论、娱乐类评论。 6.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和社会作用:发言表态,阐明基本立场观点;表达诉求,反映公众意见与呼声;解惑释疑,增进理解,维护社会稳定;针砭时弊,履行新闻舆论监督职责;激浊扬清,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7.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他和恩格斯一起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文章。列宁的政论文章经常发表在《真理报》上。 8.普利策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设立了“普

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李普曼是美国最富盛名的专栏作家、政论家,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担任《今日与明日》专栏特约撰稿人。 9.“社论版对页”和“言论/社论版”这两种模式,长期引领报纸评论的国际潮流。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开始兴盛,如“脱口秀”(talkingshow)。 10.唐朝就有的“邸报”,始终与新闻评论无缘。其原因是:首先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媒介,只是一种“官文书”。传教士主办的中文外报,最先出现新闻评论的萌芽——早期的中文报刊评论。 11.鸦片战争前最有影响的一份中文外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冲破了“言不论政”的藩篱。外国主编长期聘用中国文人做“记室”,自己口授文章,由“秉笔华士”记录大意。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是中国报刊评论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循环日报》以政论着称,王韬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12.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是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文章被称为“时务文体”(梁主办的《时务报》)。梁启超创办《时报》,使得“时评”开始出现和风行,时评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近代的报刊评论的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13.1913年“癸丑报灾”,无数报刊被查封,许多报人惨遭杀害;1914年,袁世凯公布钳制舆论的《报纸条例》和《出版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1918年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新闻评论写作十年真题多选

《新闻评论写作》十年真题——多选题 21.说明性按语主要用于()X3 A.解释难懂的名词或术语 B.说明有关情况 C.交待事件背景 D.表明刊载目的 E.介绍作者身份 22.新闻评论选题的来源包括() A.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 B.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C.实际生活中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 D.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E.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23.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 A.归纳式 B.演绎式 C.并列式 D.递进式 E.跳跃式 24.社论、评论员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A.精心写作 B.导向正确 C.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 D.语言古朴、幽默、含蓄 E.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21.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在于() A.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马上表态B.该发言的时候及时发言 C.等待事件发展然后进行评论D.选择恰当的时机 E.预测事物的发展进程 22.引证法是新闻评论的说理方法之一,具体要求包括() A.引用的材料要用在最必需的时候和地方B.引证要恰当,不宜过多 C.引用的材料要力求深刻、新鲜,引人思考D.引证要准确,切忌断章取义、牵强附会 E.引证中不要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 23.在新闻评论《当前头等大事》、《别给长江添“堵”》、《鸡模式和鸭模式》、《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政府》中,标题发挥的作用依次是() A.概括论题范围B.昭示中心论点 C.表明作者态度D.彰显评论个性 E.吸引受众注意 24.“五四运动”前后,杂文在报刊上运用得十分普遍。其中,《新青年》、《湘江评论》、《政治周报》、《向导》设立的杂文专栏依次为() A.“放言”B.“随感录” C.“短长录”D.“反攻” E.“寸铁” 25.以下关于电视评论的表述中,不正确 ...的是() A.电视评论要适当突出“视”这一侧面,绝不意味着视觉语言可以取代听觉语言,或者论述语言无足轻重B.电视的优势在于具有声音和画面两种符号,口播评论因缺少丰富的画面而处于劣势,将被逐渐淘汰 C.录像评论对题材的依赖远比口播评论大得多,对题材的选择也严格得多 D.电视评论用声音和画面“双线传播”,这意味着将两条线平起平坐地处理,就可以有效避免声画“两张皮”现象 E.体现双线互补原则,既要善于运用声画同一、声画对位方式,更要善于利用声音线的可断续性 21.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 A.题材广泛,思想深刻 B.突出重点,全面分析 C.主题严肃,笔法灵活 D.形象说理,巧喻善比 E.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22.新闻评论的结尾经常采用的方式有( ) A.呼应开头 B.做出结论 C.提出呼吁 D.引发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