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载呼吸机使用技术

1、车载呼吸机使用技术
1、车载呼吸机使用技术

车载呼吸机使用技术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道通畅程度、排痰情况及血氧饱和度。

2、评估操作环境、设备仪器准备及运行情况。

3、评估人机同步性及患者合作程度等。

二、操作流程要点: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或家属使用车载呼吸机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及有效排痰。

四、注意事项

1、院前救治因患者在现场、途中停留时间较短,故应用车载呼吸机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而并非呼吸机治疗。

2、转院前应检查呼吸机管路连接情况,避免破损、漏气,保持呼气口通畅,使用过程中检查呼吸机管道及接头是否漏气。

3、如突然出现呼吸机报警,应首先观察患者情况,如神志、面色、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其次再寻找报警原因,解决故障。检查内置电池电量情况,是否需要外接电源等。

4、当发生呼吸机报警时,不能立即明确报警原因或虽已明确报警原因却难以一时排除时,应立即脱开呼吸机。若呼吸机氧气使用完毕,应立即进行简易呼吸器给氧,以保证人工通气氧浓度。

5、注意呼吸机管道的消毒及面罩的清洁,做到一用一消毒。

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通气不足或过度

1、预防:①根据病人情况合理选择和调试呼吸机。②监测生命体征,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处理:病人出现烦躁、昏迷等症状,检查呼吸机管路及参数设置,及时处理,增加病人舒适度,减少人机不协调。

(二)气压伤

1、预防:①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尤其是潮气量和气道压勿过大。②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严格监测并评估双侧呼吸音情况。

2、处理:观察呼吸困难等症状,如出现皮下气肿、气胸等应调节呼吸机参数,协助进行减压引流。

六、操作考核评价标准

车载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评价标准(100分)

监考老师签字:

家用呼吸机使用方法和步骤

家用呼吸机使用方法和步骤 呼吸机是辅助睡眠的工具,可帮助人们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不过呼吸机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哦~首先,呼吸机的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主机,加温加湿器,鼻罩(面罩或者口鼻罩)。下面是详细使用方法介绍。 步骤/方法 首次使用 第一次使用呼吸机时可能会感觉不适,不过这属正常现象。可以做几次深呼吸,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患者会逐渐适应这种新的感觉。 起床:如果夜间需要起床,请取下面罩并关掉呼吸机。继续睡眠时,请重新戴好面罩并打开呼吸机。

口部漏气: 如果使用鼻面罩,治疗期间尽量保持嘴部闭合。口部漏气会导致疗效降低。如果口部漏气问题不能解决,则可以使用口鼻面罩或使用下颚带。 面罩佩戴 面罩佩戴良好且舒适时,呼吸机的疗效最好。漏气会影响疗效,因此消除漏气非常重要。戴上面罩之前,请清洗面部,除去面部过多的油脂,这有助于更好地佩戴面罩且能延长面罩垫的寿命。5 干燥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鼻部、口部和咽部干燥现象,这一点在冬季更为明显。通常,加上一个湿化器即可消除以上不适。6 鼻部刺激

在治疗的前几周,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现象。通常,加上一个湿化器即可解决以上问题。 国际旅行8 大部分的呼吸机都有一个内置电源转换器,适用电压为100-240V,50-60Hz,使呼吸机能在全球通用。国际旅行时,无需特殊调节,但可能会需要一个电源插头转换器。 各种呼吸机价格详情 瑞思迈S9 AutoSet单水平全自动呼吸机,市场价:11250元北京康迈思商城售价:¥7500元 瑞思迈S9 VPAP Auto双水平全自动呼吸机,市场价:16200元北京康迈思商城售价:¥10800元 飞利浦伟康新款M560单水平全自动呼吸机,市场价:8700元北京康迈思商城售价:¥5800元 家用呼吸机的用法 一、呼吸机使用适应症:1.严重通气不良2.严重换气障碍3.神经肌肉麻痹4.心脏手术后5.颅内压增高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7.窒息、心肺复苏9.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二、呼吸机使用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三、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呼吸机安全使用规范

呼吸机安全使用规范 一、目的 加强呼吸机使用管理,确保呼吸机安全使用。 二呼吸机安全使用制度 1 呼吸机使用前必须正确连接好高压氧气和高压空气,并且高压气体压力在正 常工作范围内。连接主机、湿化器、压缩泵电源线,电源线必须有地线接头。 如使用转运呼吸机时,外接氧气钢瓶内氧气量应能足够保证转运需要。 2正确连接呼吸机环路,吸入过滤器、湿化器、温度探头应放置于吸气回路。 呼气回路应安装积水器,使用无加热导丝湿化系统时,应在吸气回路加装积水器。 3呼吸机使用前必须自检,自检通过后再接模拟肺试机,设置通气模式、通气模式、报警参数。如不能通过自检,必须立即寻找原因,如不能解决应通知医工科,在呼吸机明显位置处挂置“禁用”标志。 4呼吸机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应个体化,并且根据病人病情改变进行不断调整。 注重通气策略,防止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5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监测故障时,如氧浓度监测失灵、流量监测失灵,应立即给予更换并进行定标检测。如故障不能解除,应更换呼吸机。 6任何时候呼吸机上都不应防止任何液体,甚至应注意呼吸机上方和周边悬挂的病人输液装置。液体的泄漏进入呼吸机内部或插座接口,可以导致短路、元件损坏,最终引起呼吸机故障甚至触电、起火等恶性事故。 7湿化器设置温度过高可导致气道粘膜的炙伤和湿化过度,温度过低将导致湿化不足,严重削弱纤毛-粘液系统功能。带温度探头的自动调节湿化器需在接

病人或接模拟肺通气的状态下再开启。 8湿化器内应加入无菌蒸馏水,生理盐水、硫酸镁等电解质溶液的加入将导致湿化罐内结晶,从而影响加温湿化效果,甚至引起湿化器故障。 9湿化器内水位应处于合理位置,如水位过高,可能导致在呼吸机送气相进入呼吸环路和病人气道,导致气道炙伤、影响通气和感染风险。对于严重低氧血症且设置高呼气末正压的机械通气患者,通过输液装置进行封闭式湿化器加水时,为防止加水过多溢出,不应悬挂自动加水。同时应注意湿化器加水使用的输液装置被误接的风险。 10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给予血气分析、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以明确机械通气效果。 11所有使用呼吸机病人床旁必须备有人工呼吸皮囊,当呼吸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故障,或病人病情改变,不能排除呼吸机因素的,应脱开呼吸机给予人工呼吸皮囊辅助通气。使用转运呼吸机外出时,必须同时携带简易呼吸皮囊和氧气连接管。 12使用呼吸机时应注意院感控制,使用呼吸机人员应经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浅谈长期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产生颜面部压疮的原因与护理

浅谈长期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产生颜面部压疮的原因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3-11-05T13:20:40.387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胡敏燕 [导读] 全身营养状况及合并症呼吸衰竭病人大多为老年人 胡敏燕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14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创呼吸机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它使用方便,极大程度减少了病人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无创呼吸机多为面罩式,长期使用易使病人颜面部皮肤出现压疮,尤其是鼻梁处。一旦发生颜面部压疮,将会使病人对无创呼吸机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产生影响,耽误原发病的治疗。因此,如何预防颜面部压疮的产生是长期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长期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易产生颜面部压疮的原因与其他类型的压疮略有不同。 1.时间因素与护理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颜面部压疮的产生与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密切相关。使用呼吸机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压疮。护理:根据病人病情定时脱机,每次约 10~20min,期间改为鼻导管吸氧,并按摩局部皮肤。对于病情稳定,按医嘱可以进食者,协助病人在喝水或进食时,改为鼻导管吸氧,脱机时间视病情而定。 2.压力因素与护理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须长期佩戴面罩,局部皮肤长期处于受压状态,所以选择合适的面罩及正确佩戴是关键。面罩要松紧适宜,佩戴时不得过松,过松则漏气,也不得过紧,以能容下1 指为宜,确保正常血液循环。护理:每次巡视病房时重新固定面罩,以防局部长期受压;患者颧骨突出明显或面部较瘦者,可让病人戴中间镂空的全棉口罩,以增加受压面积,减少局部皮肤压力;鼻梁较突出者,在鼻梁出贴减压贴;如患者压痕明显、皮肤发红,可局部涂金霉素眼膏,定时换药,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3.摩擦力因素与护理患者使用呼吸机期间,难免要变换体位,移动头部,面部皮肤与面罩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这是面部压疮产生的原因之一。护理:保持面部皮肤清洁,每日洗脸2 次,并涂薄凡士林保护皮肤;病人戴呼吸机时最好理短发,保持头发清洁,男性病人刮净胡须;教会病人如何带机翻身,又不移动呼吸机面罩,不影响呼吸机使用效果,这对预防颜面部压疮起到重要作用。 4.潮湿、细菌因素与护理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多为Ⅱ型呼吸衰竭,且多有肺部基础疾病。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全身皮肤出汗,呼吸道呼出的湿气在局部积聚,合并肺部感染者呼出的湿气保持病人面部皮肤清洁,病人需要吐痰时及时帮助病人摘下面罩;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清洁口腔2 次,并饭后漱口,唇部涂薄凡士林;鼻腔内用清水及时擦拭及体液中多含有细菌等,这些都是促进面部压疮发生的因素。护理:;病人进食后取半卧位,以防食物返流及呕吐。 5. 全身营养状况及合并症呼吸衰竭病人大多为老年人,有多年患病史,且常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抵抗力差,全身营养不良,皮肤弹性差,这些都容易产生压疮。护理: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不能进食者,鼻饲高营养流质,或予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以增加病人全身营养及抵抗力。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控制慢性病发展。 上述这些颜面部压疮的原因及针对的护理措施,对长期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颜面部压疮的产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压疮以预防为主,同时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重视。只要措施到位,无创呼吸机病人的颜面部压疮完全可以预防,即使病人合并了其他的慢性病,也可以将压疮控制在早期范围。颜面部压疮的有效预防不仅提高了病人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而且减少了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其临床意义更值得我们重视。 55 例年轻人脑梗死病因及临床研究 韩晓斌 (江苏省海安县北凌医院 226623 江苏南通)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2005 年至2012 年间收治的脑梗死病人,根据其年轻患者所占的比例,进行年轻人脑梗死病因及临床研究。 【关键词】年轻人;脑梗死;病因;临床研究近年来,结合本人的调查研究,脑血管病已经不再成为老年人所特有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对象上已经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不少触目惊心的新闻报道里,也一再出现年轻人突发脑梗死最后不幸离世的遗憾消息。这些说明了什么?说明脑梗死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成为了年轻人的“威胁”。结合我院2005 年至2012 年间收治的45 岁以下的脑梗死患者,结合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作了以下的分析: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研究本院2005 年至2012 年间收治的55 组病例,他们中都是通过头MRI 和CT 确诊,其中男脑梗死患者31 例,女脑梗死患者24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均在16~45 周岁之间,换着的平均年龄为37.8 周岁。其中16 岁~20 岁患者5 例,21 岁~30 岁患者11 例,31 岁~40 岁患者26 例,41 岁~45 岁患者13 例.其中,30 岁以上的患者较为多见。其中根据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来给本文的脑梗死定其诊断的标准。 (二)临床表现 这55 例病例均为急性发病,其中活动中发病的有30 例,安静时发病的有25 例。 四肢瘫5 例,单肢瘫4 例,偏瘫22 例,言语障碍和意识障碍分别5 例,发热2 例,意 识障碍8 例,抽搐和精神症状分别4 例. (三)病因 引起脑梗死的病因分为多种,其中高血脂占8 例,高血压占7 例,高血脂占6 例,心脏病引发的病例占3 例,因烟雾病引发的占2 例,因长期大量吸烟引发的占6 例,因乙型肝炎引发的占2 例,有家族病史引发脑梗死的占5 例,产褥1 例,病因不明者占15 例。 二、讨论 结合多年以来的研究发现,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数老年人脑梗死多半是由于动脉硬化而引发的。比较常见的几种病因就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但是综合年轻人脑梗死的患病情况来看,其引发脑梗死的原因是多种诱因的,尽管近年来对年轻人神经功能方面的检查较多,但是要想充分预防年轻人脑梗死的病因,还是比较困难的。近年来,年轻人脑梗死的数据有着逐渐攀升的趋势,在笔者所统计的报道中,病因不明出现了15 例,占据27.27%,占据的比例较大,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从与引发脑梗死密切的致病因素展开深

呼吸机操作流程汇总

呼吸机操作流程表(Drager Savina)

呼吸机操作时情景设置说明1、患者情况介绍

患者,王华,男性,52岁,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体重约50kg,目前为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迟钝,直径约3mm,经口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型号为号,插管深度为25cm,已经试行脱机3小时,但患者目前突然心率为126次/分,呼吸微弱,血氧饱和度85%,需要继续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2、现场设置 因此次比赛现场不能提供气源,故参数设置中吸入氧浓度为21%,呼吸机可能会出现吸入氧浓度低报警,为正常现象。 3、参数设置 选择呼吸机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4、报警设置 呼吸频率(Ftot)30次/分,甚至更高。 2010-8-25 Ⅰ. 目的:此SOP的目的是描述呼吸机的使用和一般维护 Ⅱ. 范围:适用于呼吸机的操作 Ⅲ. 规程: 1、开机步骤 连接好主机上的病人呼吸管道,三叉端接上模拟肺,确认MR370湿化罐已加入指定的医用纯净水; 连接交流电,确认面板“~”绿色指示灯亮; 连接氧气,确认氧气压力已调节在~ Mpa范围内;

打开主机背面带有标志的主机电源,确认前面板“?”指示灯亮,同时主机自动进行开机自检; 自检完毕后,屛幕上显示相应的自检完毕图案; 按RESUME CURRENT, 再按PATIENT ACCEPT,机器按上次呼吸机的设定,屛幕进入正常状态; 打开MR410加温器面板右侧的电源开关。 2、关机顺序 关掉MR410加温器电源开关; 断开氧气连接; 关掉主机电源; 按压面板上的“?”静音键。 3、日常保养维护 病人呼吸管道中的白色细菌过滤器不能浸泡消毒,其余与病人呼吸有接触的部分可以浸泡消毒; 主机背面散热风扇的过滤网需定期查看,如有积尘需取出来清洗 (不能搓洗); 病人使用过程中,如管道中储水杯有积水,需取开排水。 4. 参考依据:鸟牌呼吸机使用手册 呼吸机操作流程 适应症: 1、严重吸气不足; 2、心脏呼吸骤停的抢救; 3、呼吸肌麻痹及麻醉的呼吸管理。禁忌症: 1、大咯血;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 操作流程:

浅谈SM58系列压力传感器在呼吸机中的应用

浅谈SM58系列压力传感器在呼吸机中的应用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 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目前,中国医疗器 械工业的销售额仅占世界医疗器械销售额的2%,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卫生健康 事业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器械产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 是朝阳产业,也是永恒的产业。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已迎来了医疗器械发展 的最好时期:近期我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社区医疗,建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 设投入将达到200 亿元的规模。基层医院的装备标准和相关政策也将陆续出台,这都预示着呼吸机产业面临极好的市场机遇。1、概述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 缺少的一种物质。人类通过呼吸道和呼吸器官(鼻子、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依靠呼吸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对空气进行一呼一吸,经人体细胞的氧化代谢,循环不停地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人类的呼吸功能。一个 健康的成人在平静时,每分钟呼吸(16~20)次,每次吸入的空气量约为500 毫升,每分钟通过肺的空气量约10 升。人体包括血液、体液在内,总的氧储量在500 毫升左右,而人体静息时,每分钟的氧耗量可在(200 ~300)毫升,剧烈运动时,每分钟氧耗量可达5500 毫升。这样,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就会给生命 带来危险。所以,人体必须不停地呼吸,不断地补充氧气,才能维持正常的生 命活动。通常情况下,健康人通过呼吸活动,从空气中摄入的氧气已能满足 人体各器官组织氧化代谢的需要。但是如果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遇到障碍,如 化学中毒、神经肌肉麻痹、溺水休克、窒息、外科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等等, 均需要采取输氧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通气量,迅速解除缺 氧和二氧化碳滞留问题,改善换气功能。对于呼吸衰竭以至于停止自主呼吸的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 用方法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一、使用呼吸机的目的 人工呼吸器是应用以机械装置建立压力差,从而产生肺泡通气的动力原理制成,也可以用来代替、控制或改变人体的自主呼吸运动。 二、呼吸机的类型 ①简易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衔接器。 ②宝压型呼吸器:将预定压的气流压入病人呼吸道,使预定压转为零压或负压,转为呼气。 ③定容型呼吸器:将预定潮气量压入呼吸道,使其转为呼气。 ④定时型呼吸器:吸气与呼气、呼气与吸气的转换,按预定时间转。 三、呼吸机与病人的联接 ①面罩: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合作并间断使用呼吸器的病人。 ②气管内插管:适用于神志不清的病人,应用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 ③气管套管:需较长期作加压人工呼吸治疗的病人,应作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 四、呼吸机的调节 ①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出入呼吸道的气体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②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呼吸频率:为每次通气量的2/3. ③死腔量=存在于呼吸道内不起气体交换作用的气量,为每次通气量的1/3. ④正负压调节:一般常用压力为+12~+24cmH2o,一般不使用负压,但在肺泡过度膨胀及呼吸频率太快时适当运用-2~-4cmH2o负压。 ⑤呼吸频率与呼吸时间比:呼吸频率成人一般为12-10次/分,小儿为25-30次/分,呼吸时间比为1:~3. 五、呼吸机与自主呼吸的协调:呼吸器与病人自主呼吸的节律合拍协调,这是治疗成功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 ①对神志清醒的病人,在使用之前要解释,争取病人的合作。 ②呼吸急促、躁动不安的,不能合作的,可先使用简易呼吸器,作过渡慢慢适应。

savina呼吸机介绍与使用说明

savina呼吸机介绍及使用说明 適用成人及小孩。 具LCD螢幕,可觀察即時波形及方便操作。 高機動性:內建空壓機及電池,可移動使用。 多種呼吸模式。(可搭配 BIPAP、Autoflow、NIV) 從普通病房到加護病房都適用。 具儲存完整波形及資料的功能。 Savina 呼吸机性能 通气模式 IPPV (CMV) IPPVAssist (A/C) SIMV SIMV ASB (SIMVPS) CPAP CPAPASB (CPAPPS) BIPAP (PCV+) (可选) BIPAPASB (PCV+PS) (可选) 增强作用 AutoFlow –容量控制模式中自动调节吸气流速(可选) 病人类型 成人 小儿 呼吸频率 2 - 80/min 吸气时间 0.2 -10 s 潮气量(BTPS) 0.05 - 2.0 L 吸气流速 0 -180 L/min 吸气压力 0 - 100 mbar PEEP/间歇性 PEEP 0 - 35 mbar 压力支持/ASB 0 - 35 mbar(相对于PEEP) 流量加速 5 - 200 mbar/s O2浓度 21 -100 Vol.% 触发灵敏度 1 -15 L/min BTPS –Body Temperature Pressure Saturated.Measured values relat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 lung,Body temperature 37 °C, steam-saturated gas,ambient pressure. 1mbar = 100 Pa 监测 气道压力峰压, 平台压, 平均压, PEEP,(0 - 100 mbar) 分钟通气量 (MV) 总MV, MVspon,(0 - 100 L/min) , BTPS

简易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简易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呼吸机使用是为了: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工具/原料 简易呼吸机 呼吸机操作步骤: 抢救者站在患者头顶部,是病人的头后仰,托起病人下颌 将简易呼吸机连接氧气,氧流量为8--10L每分钟,扣紧面罩 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有规律地挤压呼吸囊,使气体通过吸气瓣膜进入病人肺部,放松时肺内气体随呼气瓣膜排出,每次送气量为400---600ml,挤压频率为每分钟成人12---20次,小儿酌情增加。

注意事项 面罩要扣紧鼻部 若病人有自助呼吸,应于之同步,即病人吸气初顺势挤压呼气囊,达到一定潮气量时便完全松开气囊,让病人自主完成呼气动作 简易呼吸器的清洁维护 1、保持呼吸机清洁干燥,固定放置的急救柜最下层抽屉内。 2、定时检查各部件功能,确保处于备用状态。 3、使用前,应按操作流程要求再次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4、使用后,面罩及球体用1:500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备用。 5、如遇单向阀被呕吐物、分泌物污染物污染时,快速用力压缩球体数次,将污 物吹出。在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送供应室消毒。

开口器的用途的维护 开口器,又称张口器,是用于呼吸困难或者神志不清需洗胃等时用的撑开口腔的器械。开口器本体呈“U”形,开口器本体的两个端部分别固接有一个手柄。开口器本体具有弹性,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在受到由外界压力的压迫时可以向开口器本体的内部或外部中弯曲,当外部压力消失时,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为了防止医生在把持手柄时手部打滑,手柄的外侧面上设有麻纹。 采用这种结构的一次性口腔开口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口腔医疗院所使用,特别适合在口腔医疗手术中使用。

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课稿

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 张吉明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ICU 兰州730020 摘要:使用呼吸机过程中观察与护理质量的好坏是病人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机械通气;观察;护理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在确保病人获得正压通气帮助的同时,应减低其对病人可能产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护理质量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并提出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一、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一)维持有效及安全的通气治疗 1、有效性:即指要维持连续性及密切性的监测,以确保呼吸机的正常运作,以及确保患者能获得足够的氧供和通气。 2 、安全性:即指为要确保患者在突发事故时(例如意外脱管),能及早获救,呼吸机的报警系统应保持开放,任何时间都应有护士在床边进行监测,以防止任何事故发生;并且观察患者是否因病情恶化或机械故障引起的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床旁应常规备有简易呼吸器、氧气装置及负压吸引装置,以便急救时应用。(二)维持足够的供氧和通气 呼吸机的设定须按照医嘱、患者的病情、血气检查等做出调节,其中包括: 1、呼吸模式:如IPPV、SIMV、BIPAP等。 2、呼吸频率:如12~14次/分。 3、潮气量:如6~8ml/kg 4、压力支持:10cmH2O 5、呼吸末正压:5cmH2O 6、氧浓度:30%-60% 7、吸呼比:1:1.5-2

8、吸气流速:临床上一般40-80L/min,最好60L/min 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呼吸机的设定,以确保呼吸机设定没有被意外的改动[1]。(三)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及组织灌注 1、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观察病人是处于清醒、朦胧、浅昏迷或深昏迷状态。 (2)呼吸:机械通气过程中要密切检测病人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机械通气后,通气量合适,病人安静;如出现烦躁,人机对抗,多由于通气不足或痰堵,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通气量。如自主呼吸过强过快,可酌情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以控制呼吸,减少能量的过度消耗。 (3)胸部体征:机械通气时,注意观察两侧胸廓动度、呼吸音是否对称,否则提示气管插管进入一侧气管或有肺不张、气胸等情况。 (4)脉搏: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反射性增快。 (5)体温:体温升高是感染的一种表现,也意味着氧耗量及二氧化碳产量的增多,除采用相应降温措施外,还应适当降低湿化器的温度。体温下降伴皮肤苍白湿冷,则是休克的表现,应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6)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它是反映体液平衡及心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7)皮肤:皮肤潮红、多汗和表浅静脉充氧,提示有二氧化碳潴留;肤色苍白、四肢末梢湿冷,提示有低血压、休克或酸中毒的表现。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如出现表浅静脉充氧怒张,提示周围静脉压增高、循环阻力增加,应及时通知医生,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节。 (8)血气检测:血气分析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判断通气及氧合情况的重要指标,要及时、动态的观察,尤其是在机械通气开始阶段和病情变化时,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果的测定,故正确的采血方法是保证血气检查正确性的重要环节。 2、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疼药及镇静剂 为确保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能减少不适和焦虑,应给予适量的止疼药及镇静剂,病人口中应放入防咬垫和防咬器,防止患者咬破气管内导管和舌头。 3、防止人工气道阻塞 气道阻塞可严重影响通气效果,所以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应使用加湿器。若患者出现气道痉挛,可借助雾化器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除借助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规范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1、改善通气。 2、改善换气。 3、改善呼吸功能。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及体重。 2、评估患者人工气道状况。 3、评估患者合作程度,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物品准备 呼吸机、已消毒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罐、无菌蒸馏水、模拟肺、听诊器、呼吸气囊。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洗手,戴口罩。 3、正确连接呼吸机各管道,湿化罐内备无菌蒸馏水至相应标识处。 4、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再次洗手。 5、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6、接通电源和氧源,开压缩机开关、面板开关及湿化罐开关。设置湿化罐温度 32-36℃。 7、呼吸机自检后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通气模式;A/C(VCV、PCV)、SIMV、PSV 等。 8、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设定相应的参数(潮气量、呼吸频率、

吸气时间、触发灵敏度、氧浓度等)。 9、根据医嘱设定报警参数(分钟通气量、气道压力、呼气潮气量、窒息时间等)。 10、模拟肺试机后,连接患者。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观察患者两侧胸壁运动,通气、换气功能改善情况及呼吸机工作情况,根据病情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 11、及时、准确、有效处理呼吸机报警。 12、洗手,取口罩。 1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和呼吸机各参数。 15、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 10 分钟以内。 五、操作要点 1、对清醒患者告知操作目的,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 2、指导患者通过手势或纸笔表达自己的需要。 六、注意事项 1、连续使用状态下呼吸机管道、湿化器等按消毒标准要求定期更换。 2、严禁向呼吸机湿化罐内加入生理盐水,以免产生结晶。 3、使积水杯处于呼吸机管道最低处,及时倾倒积水杯内的冷凝水,严禁将管道内的冷凝水倒入患者气道内和湿化罐内。 4、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予100%氧气吸入 2 分钟。 5、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床边备呼吸气囊。

呼吸机应用指征

一、适应症:1.严重通气不良 2.严重换气障碍 3.神经肌肉麻痹 4.心脏手术后 5.颅内压增高 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 7.窒息、心肺复苏 8.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 二、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 三、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1.定容性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2.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3.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 ,EIPPB),吸气末,呼气前,吸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死腔量/潮气量) 3.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ion pressure ,PEEP ):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气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1mandatory ventilation ,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有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 ):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不宜太久 6.深呼吸或叹息(sigh) 7.压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自主呼吸基础上,提供一定压力支持,使每次呼吸时压力均能达到预定峰压值 8.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除了调节CPAP旋钮外,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流量,应使流量加大3—4倍。CPAP正常值一般4—12cm水柱,特殊情况下可达15cm水柱。(呼气压4cm水柱)。 五、呼吸机与人体的链接: 情况紧急或者估计插管保留时间不会太长、新生儿、早产儿、一般经口插管。其他情况可以选经鼻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 方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一、使用呼吸机的目的 人工呼吸器是应用以机械装置建立压力差,从而产生肺泡通气的动力原理制成,也可以用来代替、控制或改变人体的自主呼吸运动。 二、呼吸机的类型 ①简易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衔接器。 ②宝压型呼吸器:将预定压的气流压入病人呼吸道,使预定压转为零压或负压,转为呼气。 ③定容型呼吸器:将预定潮气量压入呼吸道,使其转为呼气。 ④定时型呼吸器:吸气与呼气、呼气与吸气的转换,按预定时间转。 三、呼吸机与病人的联接 ①面罩: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合作并间断使用呼吸器的病人。 ②气管内插管:适用于神志不清的病人,应用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 ③气管套管:需较长期作加压人工呼吸治疗的病人,应作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 四、呼吸机的调节 ①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出入呼吸道的气体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②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呼吸频率:为每次通气量的2/3. ③死腔量=存在于呼吸道内不起气体交换作用的气量,为每次通气量的1/3. ④正负压调节:一般常用压力为+12~+24cmH2o,一般不使用负压,但在肺泡过度膨胀及呼吸频率太快时适当运用-2~-4cmH2o负压。 ⑤呼吸频率与呼吸时间比:呼吸频率成人一般为12-10次/分,小儿为25-30次/分,呼吸时间比为1:1.5~3. 五、呼吸机与自主呼吸的协调:呼吸器与病人自主呼吸的节律合拍协调,这是治疗成功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 ①对神志清醒的病人,在使用之前要解释,争取病人的合作。 ②呼吸急促、躁动不安的,不能合作的,可先使用简易呼吸器,作过渡慢慢适应。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一、使用呼吸机的目的 人工呼吸器是应用以机械装置建立压力差,从而产生肺泡通气的动力原理制成,也可以用来代替、控制或改变人体的自主呼吸运动。 二、呼吸机的类型 ①简易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衔接器。 ②宝压型呼吸器:将预定压的气流压入病人呼吸道,使预定压转为零压或负压,转为呼气。 ③定容型呼吸器:将预定潮气量压入呼吸道,使其转为呼气。 ④定时型呼吸器:吸气与呼气、呼气与吸气的转换,按预定时间转。 三、呼吸机与病人的联接 ①面罩: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合作并间断使用呼吸器的病人。 ②气管内插管:适用于神志不清的病人,应用时间不超过48- 72小时。 ③气管套管:需较长期作加压人工呼吸治疗的病人,应作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 四、呼吸机的调节

①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出入呼吸道的气体量)=潮气量x呼吸频率。 ②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X呼吸频率:为每次通气量的2/3. ③死腔量=存在于呼吸道内不起气体交换作用的气量,为每次通气量的1/3. ④正负压调节:一般常用压力为+12?+24cmH2o —般不使用负压,但在肺泡过度膨胀及呼吸频率太快时适当运用-2?-4cmH2o负压。 ⑤呼吸频率与呼吸时间比:呼吸频率成人一般为12-10次/分,小儿为25-30次/分,呼吸时间比为1:1.5?3. 五、呼吸机与自主呼吸的协调:呼吸器与病人自主呼吸的节律合拍协调,这是治疗成功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 ①对神志清醒的病人,在使用之前要解释,争取病人的合作。 ②呼吸急促、躁动不安的,不能合作的,可先使用简易呼吸器,作过渡慢慢适应。 ③少数患者用简易呼吸器仍不能合拍者,可先用药物抑制自主呼吸,然后使用呼吸器,常用药物:安定、吗啡。 六、呼吸机的使用范围 ①呼吸突然停止或即将停止。

呼吸机简明使用说明1资料

呼吸机简明使用说明 缩写和技术术语 缩写/术语完整描述解释 A/CV Assisted Controlled Ventilation 辅助控制和指令通气 AIR 医用规格压缩空气 Battery Chargeable battery 可充电电池,以化学能方式储存电能 的部件 Apnea Apnea 窒息,即呼吸暂停 aqua dest. Aqua destilata (lat.) 经过蒸馏、去除矿物质的纯净水ASB Assisted Spontaneous Breathing 辅助自主呼吸 bar 巴,压力测量单位 BTPS Body Temperature and Ambient Pressure Saturated 测试条件:体温、环境大气压、饱和水蒸气 Backup time 后备时间,自主呼吸停止(窒息)后至 后备机械通气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而 启动的延迟时间 C/BKUP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 Backup Ventilation 有后备通气的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 cmH2O 厘米水柱,压力测量单位 CMV Continuous Mandatory Ventilation 控制指令通气,在这种模式下,患者没有呼吸活动,由呼吸机来完成全部的呼吸过程。 CPAP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 Diff TankTube 呼吸管路中与湿化瓶中的温度差 DIN 德国标准协会 EN 欧洲标准 EXSP 呼气时间 Flow 符号:V’流量或流速 FiO2 吸入氧浓度 Freq 呼吸频率 ggf. 如果需要的话 Heat 加热 HP High Priority 高优先级报警信号,报警出现后使用 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依据 DIN EN 475)。 缩写和技术术语 缩写/术语完整描述解释 IGR Incremental transmitter 可旋转按钮,Rotary and push-button device

呼吸机的使用技术

呼吸机的使用技术 一、目的 1.纠正低氧血症。 2.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3.缓解呼吸窘迫。 4.防止和改善肺不张。 5.防止和改善呼吸机疲劳。 6.保证镇静剂与肌松剂使用的安全性。 7.减少全身和心肌氧耗。 8.降低颅内压通过控制性的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 9.促进胸壁的稳定。 二、适应症 1.由于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所致的急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障碍。 2.严重低氧血症。 3.暂时过度通气,以降低颅内压,或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增加呼吸代偿。 4.在某些神经、肌肉疾病中,由于肺活量受限,无法产生有 效自发呼吸,可应用机械呼吸,增加通气,以避免肺不张和分泌物滞留。 三、禁忌症 1.已发生气压伤,如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的患者,应用

正压通气后,可导致张力性气胸而危及生命。但是,如果先给予安放胸腔引流管,则可照常进行。 2.患肺大泡或多次发生自发性气胸患者。 3.大咯血或重症播散性肺结核患者。 4.低血流量和休克的患者。 5.急性心梗时应增加心脏负荷不宜使用呼吸机。 四、操作准备 1.患者的准备 (1)针对有禁忌症的患者应给予处理后,再进行呼吸机的应用, 以防发生意外。 (2)建立合理和必要的人工气道。 (3)对意识清楚患者,一定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心理负担, 取得较好配合。 2.使用前的准备 (1)呼吸机组成主要有4部分构成。①气源部分:中心压缩空 气、氧气;②主机部分:由氧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电源线、支架等组成;③湿化和雾化装置:由加温加湿器、过滤纸、灭菌注射用水、雾化管道等组成;④外部管道:包括与患者连接的气管插管或面罩、螺纹管、集水瓶等。 (2)使用前:①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备用状态;②安装并检查 呼吸机各个部件:包括外管路、气源、湿化与雾化加水、调节温湿程度与支架的角度和长度;③接通电源并打开空气压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一、使用呼吸机的目的 人工呼吸器是应用以机械装置建立压力差,从而产生肺泡通气的动力原理制成,也可以用来代替、控制或改变人体的自主呼吸运动。 二、呼吸机的类型 ①简易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衔接器。 ②宝压型呼吸器:将预定压的气流压入病人呼吸道,使预定压转为零压或负压,转为呼气。 ③定容型呼吸器:将预定潮气量压入呼吸道,使其转为呼气。 ④定时型呼吸器:吸气与呼气、呼气与吸气的转换,按预定时间转。 三、呼吸机与病人的联接 ①面罩: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合作并间断使用呼吸器的病人。 ②气管内插管:适用于神志不清的病人,应用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 ③气管套管:需较长期作加压人工呼吸治疗的病人,应作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 四、呼吸机的调节 ①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出入呼吸道的气体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②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呼吸频率:为每次通气量的2/3. ③死腔量=存在于呼吸道内不起气体交换作用的气量,为每次通气量的1/3. ④正负压调节:一般常用压力为+12~+24cmH2o,一般不使用负压,但在肺泡过度膨胀及呼吸频率太快时适当运用-2~-4cmH2o负压。 ⑤呼吸频率与呼吸时间比:呼吸频率成人一般为12-10次/分,小儿为25-30次/分,呼吸时间比为1:~3. 五、呼吸机与自主呼吸的协调:呼吸器与病人自主呼吸的节律合拍协调,这是治疗成功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 ①对神志清醒的病人,在使用之前要解释,争取病人的合作。 ②呼吸急促、躁动不安的,不能合作的,可先使用简易呼吸器,作过渡慢慢适应。 ③少数患者用简易呼吸器仍不能合拍者,可先用药物抑制自主呼吸,然后使用呼吸器,常用药物:安定、吗啡。

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流程

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流程 按照护理流程对216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实施急救护理:病人呼吸通畅,减少了并发症,血气恢复正常。科学合理地使用呼吸机,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流程 第1步:评估 使用无创呼吸机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具有使用无创呼吸机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的患者,需要从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血氧、二氧化碳),以及有无禁忌症等内容进行评估。第2步:查对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患者信息,根据患者的面部情况,选择合适面罩。 合适的面罩有助于减少漏气量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临床上却常常被人忽略,很多单位都是只有统一的单一型号面罩,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3步:解释 向患者解释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需要患者配合的内容等,安抚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以取得理解和合作,这是成功应用无创呼吸机和提高疗效的基础。

第4步:清除 口腔残渣、口腔和鼻腔分泌物会增加阻力或死腔,甚至有可能被吹入下呼吸道而继发感染;呼吸道痰液较多或因痰栓引起肺不张时,会影响呼吸道的通畅性,增加阻力,肺通气换气效率会下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有发生窒息的风险。 第5步:摆体位 我们都知道,做心肺复苏时特别强调呼吸道的通畅性,其实,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呼吸道的通畅性也是非常重要,不恰当的体位不仅可影响肺的活动度、通气量,还可增加阻力等。 第6步:安置湿化罐 安装湿化罐并往盒内注入湿化液,通常用无菌蒸馏水。 第7步:安装呼吸机管道 安置好湿化罐,接着安装呼吸机管道。 第8步:连接氧源 医院用的无创呼吸机接中心供氧,而家用型无创呼吸机则外接制氧机或氧气罐。 需要注意的是,家用型无创呼吸机和医院用的无创呼吸机不同,氧源往往是需要另外配备制氧机提供。因为面罩具有CO2“贮存效应”,且面罩内的压力较大,一般当小于5 L/min的氧流量时,氧气不能很好的进入面罩内,自然也就无法进到气道和肺内,同时也不能将呼气的CO2冲出至面罩外。

呼吸机使用指征

呼吸机使用指征、适应证及非适应证 (一)使用指征 可以从呼吸功能,氧交换,与肺通气三因素来考虑。凡是通气不足和(或)氧合欠佳,面罩给氧后以下各项常用参数达不到表3-1中所示值者,均需要机械通气,呼吸支持,这也是心肺复苏后病人应首选的治疗手段。 表3-1 人工呼吸机使用指征 项目需要机械通气值正常值 呼吸功能: 呼吸频率(RR)次/min 潮气量(VT)mL/kg >30-35或<5 <5或< 3 1正常值 10-20 6-15 60-80 75-100 80-100 35-45 0.3 肺活量(VC)mL/kg <15 最大吸气负压(MIF)cmH2O <25 氧交换功能: 动脉血氧分压(PaO2)mmHg <60 通气功能: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mmHg >60 死腔指数(VD/VT)>0.6 (二)适应证 1、外科疾病及手术后呼吸支持。①严重胸部、肺部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和链枷胸、颅脑、腹部及四肢严重多发性创作而引起的呼

吸功能不全者。②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后行短期(一般术后6-48小时或数天或更长)机械通气,可改善氧合,减少呼吸作功,降低肺血管阻力,以利心功能恢复。③一侧全肺切除及上腹部手术后引起呼吸功能不全。④各类创伤、休克、严重感染(如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量输血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⑤重症肌无力施行胸腺手术后发生呼吸困难和缺氧等肌无力危象。 2、气体交换障碍。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急性肺损伤。②新生儿透明膜病(IHMD)。③心力衰竭、肺水肿、肺动脉高压及右向左分流病人。④慢性肺部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并感染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或低氧血症时。⑤严重急性肺部感染出现呼吸衰竭时。 3、呼吸机械活动障碍。①神经肌肉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 ②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如吗啡、巴比妥类药物过量、抑制呼吸中枢)。 ③骨骼肌病变及脊柱和胸部畸形等。 4、麻醉和手术中的呼吸支持。麻醉术中应用机械通气不仅可代替人工手法呼吸,而且可进行治疗。如颅脑手术中可使用过度通气、排出二氧化碳,刺激脑血管收缩,减轻脑水肿,从而降低颅内压,达到治疗目的;心脏手术术中呼吸支持,既可支持呼吸又能改善循环功能。 5、心肺复苏后呼吸支持。 (三)非适应证 1、未引流的气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