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园班级文化尽显环保特色

让幼儿园班级文化尽显环保特色
让幼儿园班级文化尽显环保特色

让幼儿园班级文化尽显环保特色

我园位于泉州开发区,周边有大量的工厂,各工厂拥有大量的边角废旧材料,大部分家长就

是这些企业的员工,对于废旧材料的搜集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可以为班级环保环境文

化的创设提供保障,因此,我们设立了:

1.企业废弃材料“回收站”:首先对班级家长所在的工厂进行摸底调查,分发调查表,了解其

所在的工厂拥有哪些边角废旧材料,可否定期提供?经调查后再进行实地考查,考查后与工

厂负责人取得联系和同意,班级教师不定期向工厂收集大量的线轴、大型纸筒、纸箱、各种

花色的布料、拉链条、鞋盒等废旧材料。其材料数量多、规格统一、材质多样,应有尽有,

来源充足,这些材料为后期的环保环境创设提供了保障,当家长们看到一件件不起眼的工厂

废弃材料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都惊叹不已,家长们从一种思想上的不理解变成行动上的

主动参与。

2.生活废旧材料“回收站”:生活中的瓶瓶罐罐、纸皮、泡沫板、纸芯筒等都是班级创设的好

资源,为了不让这些资源流失,我班设立了“生活废旧材料回收站”。让孩子自行装饰可爱的

卡通“回收箱宝宝”,放置到班级门口,在纸箱上分别张贴“纸盒类”“瓶罐类”“布料类”“塑料类”

的标志。并在家教园地、微信群、QQ群等发出废旧材料回收的倡议书,鼓励和呼吁家长将

家中的废旧材料收集到班级,短短的时间回收站里放满了“养乐多、蛋托、贝壳、树枝、鸡蛋壳、光盘”等材料,回收箱里承载着家长满满的心意,这些材料也成了孩子们和老师眼中的“宝贝”。家长和孩子已经养成了收拾生活废品的习惯,自由活动中经常听到孩子们与同伴聊“今天我把家里的……拿来做成……”的话题,一日活动中也渐渐地看到孩子不随意地浪费美工

区的材料的行为。

二、变废为宝,让班级环境突显环保理念

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废旧材料,激发了老师和孩子们各种的创作灵感,一件件普通的废旧

材料,经过孩子的巧手装扮,老师的精心打造,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装扮着班级的环境,美化了班级的每个角落,向所有的孩子和家长诉说着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1.环保特色区,美化班级环境:为了让收集的废旧材料有的放矢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专

门设立了环保特色区。投放大量的废旧材料,有树枝、蛋壳、蛋托、光盘、贝壳、纸芯筒、

洗衣液瓶、饼干盒等,供幼儿变废为宝,尽显神通。环保特色区成了大三班乃至整个学园围

观欣赏的美景,孩子们会成群结伴到区域里欣赏着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久而久之,家长接送

时也不由自主地前往欣赏今天孩子的新作品,这不仅作为班级的特色区,也成了孩子们变废

为宝的加工站,同时也是班级环保环境文化创设的重要场所。

2.生态自然区,绿化班级环境:走廊上生机勃勃的生态自然区里孩子们利用喜多多瓶、洗衣

夜瓶、鸡蛋壳彩绘装饰成一个个淡雅别致、别具特色的种植容器、用纸皮和麻绳制作成了观

察记录展板、连快餐盒都成了小金鱼、小乌龟、小春蚕的新家……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种植容器、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植物、一群群叽叽喳喳的小鸟,一本本形形色色的记录本成了走廊一道清

新脱俗、环保生态的风景线。生态自然区为幼儿提供了探索自然的好机会,他们在观察、照

顾动植物的过程中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奥秘,体验照顾和劳动的艰辛和不易,理解动植物与人

类的依存关系,激发了爱护动植物的情感。

3.趣味环保玩具,优化班级活动:《纲要》指出:“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我们利用回收的废旧材料制作了大量的区域、户外、游戏环保玩具。如:纸皮箱经孩子的巧手装扮成了“保护动物在行动”户外情景游戏的“城墙”;鞋盒、月饼盒制作的故事机成了语言区里孩子讲故事的趣味玩具;线轴制作成的小

玩偶成了科学区探索平衡奥秘的玩具;贝壳、啤酒盖等制作成小乐器成了表演区孩子的最爱;废旧布料、纸皮制作的“保护水资源、节约粮食、减少噪音、环保出行、垃圾分类” 成了孩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