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的区别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的区别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的区别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的区别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又称原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1、原因和机制

(l)摄水不足:主要见于以下情况:①不能或不会饮水如口腔、咽及食管疾患、频繁呕吐的患者、昏迷病人或极度衰弱的病人等;②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部分脑血管意外病人也会丧失渴感;③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海上失事等。以上情况下,又通过皮肤和呼吸的不断不感性蒸发水,引起失水多于失钠,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2)失水过多:包括单纯失水和失水多于失钠,即丧失低渗性液体两种情况。①单纯失水有经皮肤、呼吸失水和经肾失水。前者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过度通气使不感蒸发量加强,后者见于中枢性尿崩症时ADH产生和释放不足以及肾性尿崩症时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ADH的反应缺乏,故肾排出大量水分。由于此种失水发生在肾单位的最远端,在此部分前钠离子已大部分被重吸收,因此病人每天可排出10~15L的稀释尿而其中只含几个mmol的钠;②失水多于失钠首先经胃肠道丧失含钠低的消化液,主要见于部分婴幼儿水样便腹泻,粪便钠浓度在60 mmol /L 以下。其次见于大汗淋漓时丢失低渗性液体,常在高温环境中发

生。另外在反复静脉注射高渗物质(如甘露醇、尿素和高渗葡萄糖)时,可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渗透性利尿发生失水多于失钠。

2、病理生理变化失水多于失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是引起高渗性脱水时病理生理变

(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渴感和饮水。

(2)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ADH释放增多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而尿比重升高。

(3)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转移。

可见,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并出现细胞脱水,而细胞外液则能从以上三方面得到补充,故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明显,发生循环障碍者也较少。

(4)早期或轻症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不明显,醛固酮分泌不增加,尿内仍有钠排出,其浓度还可因ADH的作用使水分重吸收增多而增高;晚期或重症患者,可因血容量减少,ADS分泌增多而使尿钠含量减少。

(5)严重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导致脱水热与脑细胞脱水。前者是由于皮肤及汗腺细胞脱水,汗腺分泌汗液及皮肤蒸发水减少,散热受影响导致体温升高,这在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的婴幼儿较常

见。后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如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导致死亡。脑体积因脱水而显著缩小时,颅骨和脑皮质之间的空间增大使血管张力增大,引起静脉破裂出现颅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3、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单纯失水者,口服淡水或输注5%葡萄糖液;失水多于失钠者,在主要补水的同时,也要适当补钠。原则上先补水后补钠,一般是二份5%葡萄糖溶液和一份生理盐水。

(二)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又称继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其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

1、原因和机制下述各种原因引起的失液(往往不是高渗液体),几乎都只有在治疗措施不当时,即失液后只补水分或滴注葡萄糖液,未补充钠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低渗性脱水。

(l)肾外性原因主要见于下列情况:①经消化道失液如呕吐和腹泻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②经皮肤失液主要见于大汗后和大面积烧伤;③体腔内大量液体贮留如大量胸水或腹水形成。

(2) 肾性原因常见于:①长期使用速效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等;②肾实质病变如慢性间质性肾疾患;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Addison病。此三种情况,以经肾丢失钠为主,但也伴有水分的丢失。

(3)肾内“自由水”(肾小管腔内形成的相对无溶质水)产生减少和重吸收增多,进一步促使失钠多于失水。

2、病理生理变化失钠多于失水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是导致低渗性脱水时病理生理变化的主要环节。

(l)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患者早期无渴感。但晚期或严重脱水病人,血容量明显减少使血管紧张素II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渴感。

(2)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抑制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ADH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减少,所以早期病人尿量一般不减少,常出现低比重尿。但晚期或严重脱水病人,血容量明显减少,ADH释放增多,肾小管对“自由水”重吸收增加。加之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原尿减少,“自由水”产生减少使尿量转为减少,尿比重升高。

(3)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可使水份从细胞外液移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液,一方面引起细胞水肿(如脑细胞水肿)另一方面造成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低血容量进一步加重。

可见,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并未丢失,甚至有增加,主要是以细胞外液明显减少为主,同时致血容量降低和周围循环衰竭,往往有静脉塌陷、动脉血压降低、脉搏细速。

(4) 若低渗性脱水是经肾失钠,则病人尿钠含量增多(>20mmo1/L);若是由肾外原因引起,则因低血容量时肾血流量减少而激活 RAA系统和血钠浓度降低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使ADS分泌增多,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增加,结果尿钠含量减少(<10mmo1/L)。

(5) 由于细胞外液减少,血浆容量也就减少,使血液浓缩,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间液进入血管补充血容量,结果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故病人皮肤弹性丧失、眼窝及婴儿囟门凹陷,出现明显的脱水貌。

3、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一般应用等渗氯化钠溶液及时补足血容量,严重者可输高渗氯化钠溶液(3~5%),后补5%或10%葡萄糖溶液。如已发生休克,应及时积极抢救。

(三)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又称混合性脱水或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其特征是水与钠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I,血浆渗透压280~310mOsm/L。

1、原因和机制任何等渗性体液丢失以及低渗性脱水补等渗氯化钠溶液不足,都可引起此型脱水。

(l)消化液的急性丢失:胃肠液特别是小肠液是等渗性体液,严重腹泻、小肠瘘和小肠梗阻或引流都可引起等渗体液的丢失。

(2)大量胸、腹水形成。

(3)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等使血浆丢失。

2、病理生理变化

(l)因首先丢失的是细胞外液,故血容量和组织间液均丢失,但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细胞内液不向细胞外转移,故细胞内液

量变化不大。

(2)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使ADS和ADH分泌增加,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多,细胞外液得到一定的补充,同时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

(3)严重患者血容量减少迅速而明显,可伴发休克。

(4)若未及时处理,可通过不感蒸发不断丢失水分而转变为高渗性脱水;若仅补水而未补钠,又可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兼有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的表现。轻症以失盐的表现为主,如厌食、恶心、软弱、口渴、尿少、口腔粘膜干燥、眼窝凹陷和皮肤弹性下降等;重症主要表现为外周循环衰竭。

3、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输注偏低渗氯化钠溶液,其渗透压以等渗溶液渗透压的l/2~2/3为宜。

(4)判定脱水酸中毒的性质及程度:根据病史(病程、吐泻次数及量、饮食入量及成分、尿量多少及烦渴有无,入院前补液量及成份)、体征(体重、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囟门及眼窝凹陷程度、口腔粘膜干湿情况,呼吸状态、心血管检查、肌张力、腹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所见等)以及化验结果(血红蛋白、血钠、钾、氯化物、血气分析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来判断。

(6)液体疗法

①根据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及脱水酸中毒的性质和程度来估计需要补充的液体及电解质量,制定三步(补充累积丢失、继续

丢失和生理维持)三定(定性,定量,定时)液体治疗计划。总的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稀、见尿补钾、抽搐补钙、预防心衰。

定性:根据脱水性质区别为等渗脱水(补1/2~2/3张液体)、低渗性脱水(补2/3张液体)、高渗性脱水(补1/3~1/6张液体)—般急性病程按等渗性脱水补液。

定量:累计损失量可参考入院前病史、入院时体检及化验加以全面分析作出判断。将脱水分为三度:轻度脱水补液30~50ml/kg;中度脱水补液50~100ml/kg;重度脱水补液100~120ml/kg。继续损失量根据治疗开始后吐泻的次数来估计。腹泻患儿大便量平均为10~40ml/kg.d,大便含钠、钾各为50mmol/L、氯30mmol/L,所以应补1/3张液体。

生理需要量:婴儿每日l00ml/kg.d、幼儿80~l00ml/kg.d、儿童60 ml/kg.d。钠、钾各为2~3mmol/kg.d、氯1~2mmol/kg.d,生理需要应补1/4-1/5张液体。

定时:第一个24h补液时间分配:累积损失8~12h,继续损失12~16h,生理维持12~16h。中-重度脱水扩容时:定量为20ml/kg (为累积损失的一部分),定性为2:1等张含钠液( 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定时为30~60min输入。对低钠血症的纠正速度可稍快,出现明显水中毒症状如惊厥时,需用3%氛化钠液滴注,12ml/kg可提高血清钠10mmol/L,以纠正血清钠至125mmol/L 为宜。一般低渗性脱水6—8小时,等性渗脱水8—10小时滴完,

高渗性脱水补液速度宜慢10小时以上,以免引起惊厥。其原因是患儿脑细胞内渗透压亦较高,输液后脑细胞内钠不易很快排出,致使水分进人脑细胞,容易发生脑细胞水肿,故输人液量不宜过多、过快,以每日降低血清钠lOmmol/L为宜。

第二天以后的补液:经第1天补液脱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者,主要补继续损失和生理维持,补钾,提供热量。经第1天补液脱水、电解质紊乱未纠正者,重新估计脱水程度,重新制定三步补液计划。

②对几种常用的液体制剂应掌握具体成分及其在输液中的作用(包括5~10%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11.2%乳酸钠、5%碳酸氢钠及15%氯化钾),并应了解选择液体的原则,要求会用上述溶液配制自己所需用的液体。

③对水电解质补充的途径选择(包括口服及静脉)。轻症尽量用口服补液盐,了解口服补液盐的配方、张力及适应症、使用方法。

④对钾的补充(包括补钾时机、用量及静脉补钾的浓度)。

⑤等渗性中度以下脱水可选用2:2:1液(3/5张)。低渗性脱水可选4:3:2液(2/3张)。高渗性脱水补1/3~1/6张含钠液。

⑥对合并肺炎、重度营养不良及新生儿时期输液时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应有所了解。

(7)预防:合理喂养,注意食物、食具消毒,注意气候变化,集体儿童管理,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

外科学指导:低渗性脱水分析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细胞外液量反更减少。组织间液进入血液血环,虽能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但使组织间液的减少更超过血浆的减少。面临循环血量的明显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到渗透压而尽量保持血容量。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使肾减少排钠,Cl-和水的再吸收增加。故尿中氯化钠含量明显降低。血容量下降又会刺激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再吸收增加,导致少尿。如血容量下降又会继续减少,上述代偿功能不再能够维持血容量时,将出现休克。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低钠性休克。 低渗性脱水-诊断 根据体液丧失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一般诊断无困难。可借助下列检查明确诊断。a.尿Na+测定,常有明显减少;b.血清Na+测定在135mmol/L以下时,表明有低钠血症,并可判定缺钠程度;c.血浆渗透压降低;d.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血非蛋白氮及尿素均有增高,而尿比重在1.010以下。 低渗性脱水-治疗措施 积极治疗病因外,首先要补充血容量,针对缺钠多于缺水的特点,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滴注,以纠正体液的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 1、轻度和中度缺钠根据临床缺钠程度估计需要补给的液体量。例如,体重60kg的病人,测定血清钠为135mmol/L,则估计每公斤体重丧失氯化钠0.5g,共缺钠盐30g.一般可先补给一半,即15g,再加上钠的日需要量4.5g,共19.5g,可通过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约2000ml 来完成。此外,还应给日需要液体量2000ml,并根据缺水程度,再适当增加一些补液量。其余一半的钠,可在第二日补给。 2、重度缺钠对出现休克者,应先补足血容量,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的灌流。晶体液补充用量也要多,可先给5%氯化钠溶液200~300ml,尽快纠正血钠过低,恢复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使水从水肿的细胞内外移。以后再根据病情继续给高渗盐水或等渗盐水。 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需要补充的钠盐量: 需补充的钠盐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例如体重50公斤的女性病人,测得血钠为118,则需补充的钠盐量=(142-118)×50×0.5=600mmol,按17mmol/Na+=1g钠盐计算,则600mmol钠约为35g氯化钠。当天应补给需补充钠盐量的一半(17.5g)和日需要量(4.5g)共计22g,可先输给3%氯化钠溶液约430ml,再补给等渗盐水约1000ml.然后可测定血清钠再作进一步治疗时的参考。 3、缺钠伴有酸中毒在补充血容量和钠盐后,由于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酸中毒常可得到纠正,一般不需一开始就用碱性药物治疗。如经血气分析测定,酸中毒仍未完全纠正时,可静脉滴注1.2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或平衡盐液200ml,以后视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补给。在尿量达到40ml/h后,应补充钾盐。 低渗性脱水-病因学 导致低渗性缺水的原因甚多,外科手术病员常见原因是细胞外液丢失后,只补充了水或盐补充不足,以致相对地体内缺钠甚于缺水。常见原因:a.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腹泻、呕吐、消化道瘘、肠梗阻等,钠随消化液大量丧失;b.大创面渗液,如烧伤、手术后广泛渗液丧失;c.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长期使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再吸收钠。 低渗性脱水-发病机理 细胞外液钠浓度降低,呈低渗状态后,首先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以排出水,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以保钠。同时,组织间液进入血液循环,部分地补偿血容量,维持循环血量。如果失盐过多或继续失盐,水从尿中继续排出外,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由细胞外转移至

外科学复习+答案2012.4.7

一、外科基础 1、常用于手术室内空气的灭菌法是:……………( C) A、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即可 B、气性坏疽手术后手术间用乳酸消毒 C、紫外线照射 D、绿脓杆菌感染手术间仅用乳酸消毒即可 E、电离辐射 2、杀死芽孢细菌所需温度和时间是:……………( E) A、高温100℃,持续10分钟 B、高温100℃,持续20分钟 C、高温100℃,持续30分钟 D、高温125℃,持续15分钟 E、高温125℃,持续30分钟 3、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应包括切口周围多少厘米?( D)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4、关于煮沸灭菌,下列哪项说法不当:…………( D) A、持续煮沸20min可杀灭一般细菌 B、要杀灭带芽孢的细菌需持续煮沸1h C、一般压力锅的温度可达124℃ D、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是因为碱性有助于杀灭细菌 E、在2%碳酸氢钠溶液中煮沸灭菌有防止金属器械生锈的作用 5、手术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一般可保存:……( D) A、3天 B、1周 C、10天 D、2周 E、以上都不是 6、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应在:…………………( E ) A、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B、胸骨与剑突交界处 C、胸骨上1/3处 D、胸骨中段 E、胸骨中下1/3交界处 7、低钾血症病人补钾,下列哪项配液最正确?( A) A、10%KCL10ml+10%葡萄糖液500ml B、15%KCL15ml+10%葡萄糖液500ml C、10%KCL20ml+10%葡萄糖液500ml D、15%KCL20ml+10%葡萄糖液500ml E、15%KCL20ml+10%葡萄糖液250ml 8、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 A ) A、呼吸深快,呼气时有酮味 B、唇干舌燥,眼窝凹陷 C、呼吸浅慢,呼气时有烂苹果气味 D、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E、全身乏力、眩晕 9、低钾血症时表现为:…………………………( D ) A、腱反射亢进 B、腹胀、肠鸣音亢进 C、血压升高 D、EKG T波改变及U波出现 E、血钾3.8mmol/1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一)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又称原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1、原因和机制 (l)摄水不足:主要见于以下情况:①不能或不会饮水如口腔、咽及食管疾患、频繁呕吐的患者、昏迷病人或极度衰弱的病人等;②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部分脑血管意外病人也会丧失渴感;③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海上失事等。以上情况下,又通过皮肤和呼吸的不断不感性蒸发水,引起失水多于失钠,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2)失水过多:包括单纯失水和失水多于失钠,即丧失低渗性液体两种情况。①单纯失水有经皮肤、呼吸失水和经肾失水。前者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过度通气使不感蒸发量加强,后者见于中枢性尿崩症时ADH产生和释放不足以及肾性尿崩症时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ADH的反应缺乏,故肾排出大量水分。由于此种失水发生在肾单位的最远端,在此部分前钠离子已大部分被重吸收,因此病人每天可排出10~15L的稀释尿而其中只含几个mmol的钠;②失水多于失钠首先经胃肠道丧失含钠低的消化液,主要见于部分婴幼儿水样便腹泻,粪便钠浓度在60 mmol /L以下。其次见于大汗淋漓时丢失低渗性液体,常在高温环境中发生。另外在反复静脉注射高渗物质(如甘露醇、尿素和高渗葡萄糖)时,可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渗透性利尿发生失水多于失钠。 2、病理生理变化失水多于失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是引起高渗性脱水时病理生理变(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渴感和饮水。 (2)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ADH释放增多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而尿比重升高。 (3)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转移。 可见,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并出现细胞脱水,而细胞外液则能从以上三方面得到补充,故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明显,发生循环障碍者也较少。 (4)早期或轻症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不明显,醛固酮分泌不增加,尿内仍有钠排出,其浓度还可因ADH的作用使水分重吸收增多而增高;晚期或重症患者,可因血容量减少,ADS 分泌增多而使尿钠含量减少。 (5)严重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导致脱水热与脑细胞脱水。前者是由于皮肤及汗腺细胞脱水,汗腺分泌汗液及皮肤蒸发水减少,散热受影响导致体温升高,这在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的婴幼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概述 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基本上不改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最初细胞内液并不向细胞外液间隙转移,以代偿细胞外液的减少,故细胞内液量并不发生变化。但这种液体丧失持续时间较久后,细胞内液将逐渐外移,随同细胞外液一起丧失,以致引起细胞缺水。 等渗性脱水-诊断 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要详细询问体液丧失情况,每日的失液量有多少?持续多少时间?失液的性状等。测定细胞外液量和血清钠,以了解缺水和失钠情况。血清Na+和Cl-一般无明显降低,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尿比重增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有明显增高,表示血液浓缩。必要时可作血气分析测定,以判定有否酸碱平衡失调。 等渗性脱水-治疗措施 首先尽可能处理引起等渗性失水的原因,以减少水和钠的丧失。针对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一般可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液尽快补充血容量。根据脉搏细速和血压下降等症状来估计体液丧失量,已达体重的5%者,可快速输入上述液体约3.0L,(按体重60kg计算)。以恢复血容量,或按血细胞比容来计算需补液体量。 补等渗盐水量(L)=血细胞比容上升值×体重(kg)×0.25血细胞比容正常值 此外,还应补给当日需要量,一般为水2.0L和钠4.5g. 等渗盐水含Na+和Cl-各154mmol/L,而血清Na+和Cl-的含量分别为142mmol/L和103mmol/L.两者相比,等渗盐水的Cl-含量比血清的Cl-含量高50mmol/L,在重度缺水或休克状态下,肾血流量减少,影响排氯功能,若从静脉大量输给等渗盐水,有导致血Cl-过高,引起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因此,应用等渗盐水治疗缺水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用来治疗缺水更加符合生理,可以避免输入过多的Cl-,并对酸中毒的纠正有一定帮助。此外,在纠正缺水后,钾的排泄有所增加,K+浓度也会因细胞外液量增加而被稀释降低,故应注意低钾血症的发生。一般应在尿量达40ml/h后补充氯化钾。 等渗性脱水-病因学 常见的病因有:a.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瘘等;b.体液体内转移,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感染、肠梗阻、烧伤等,其丧失的体液与细胞外液成分基本相似。 等渗性脱水-临床表现 病人不口渴,有尿少、厌食、恶心、乏力、舌干、眼球下陷、皮肤干燥、松弛等表现。如短期内丧失过多,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以上时,也就是丧失细胞外液的25%时;病人出

(1)病理学--第七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思考题参考答案)(2013)

思考题参考答案(2013年8月) 第七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何谓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请比较三者的特点、原因、机制和主要表现 答:高渗性脱水是指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大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低渗性脱水是指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大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等渗性脱水是指细胞外液量减少,水与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mol/L。 三类脱水的比较: 低渗性脱水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示意图 治疗上只补水未注意补钠 肾性原因经肾失钠或同时失水过多 低渗性脱水 肾外性原因丢失等渗或低渗性体液 高渗性脱水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示意图 ③水源断绝④不能或不会饮水 ①单纯失水(经肺、皮肤、肾 ②丧失低渗液 (经消化道、出汗、渗透性利尿) ⑤渴感丧失 等渗性脱水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示意图 呕吐、腹泻,大量丢失接近等渗的消化液 大量胸、腹水形成等渗性脱水 大面积烧伤和严重创伤使血浆丢失 1.表7-3 三类脱水的比较 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主要特征: 原因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 失水<失钠失水>失钠等渗性体液大量丢失血清钠浓度(mmol/L) <130 >150 130-150 血浆渗透压(mmol/L) <280 >310 280-310 对机体的影响:

体液减少主要部位细胞间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口渴早期无,重度脱水者有明显有 体温升高无有有时有 血压易降低正常→重症者降低易降低 尿量正常→重症者减少减少减少 尿氯化物量极少或无正常→重症者减少减少 脱水貌明显早期不明显明显 2.为什么低渗性脱水易引起外周循环障碍甚至休克? 答:因为①在原发病因作用下→体液大量丢失; ②细胞外液低渗促使体液向细胞内液转移→使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③低渗性脱水早期,因为血容量尚未明显减少而细胞外液低渗抑制ADH 合成和释放,使尿量增加或不减少,最后导致血容量明显减少,外周循环障碍甚至休克。 3.人体每天摄入和肾排出钠和钾关系如何?昏迷病人易发生的水钠代谢紊乱是什么? 答:人体每天摄入和肾排出钠的关系: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人体每天摄入和肾排出钾的关系: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昏迷病人易发生的水钠代谢紊乱是高渗性脱水。 4.请比较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何谓反常性酸性尿和反常性碱性尿? 答: 钾代谢紊乱的原因.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原因: 钾的摄入不足:不能进食或禁食,过多:常为医源性,尤其肾 胃、肠外给无K+溶液功能不全时较快补给较多K+ 钾丢失或排出过多:呕吐、腹泻、肠瘘;减少:肾衰和某些肾疾患;肾 使用保钠、渗透性利尿剂;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保钾利尿 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疾患;药应用 醛固酮增多;镁缺失;大汗 钾分布异常细胞外液钾进入细胞内细胞内钾逸出细胞外 (碱中毒;胰岛素治疗;(酸中毒;溶血或严重创伤; 周期性麻痹;钡中毒)严重缺氧;糖尿病胰岛素不足; 遗传因素如周期性麻痹;药 物如洋地黄或普萘尔洛或称 心得安的使用;肌肉过度运 动;) 对机体影响①神经肌肉兴奋性

低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失钠多于失水,血清浓度钠浓度小于130,血浆渗透压小于280,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原因:肾内或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措施不当所致。 机制:A.经肾丢失:长期使用利尿药(呋塞米、利尿酸、噻嗪类)抑制髓袢支对钠的重吸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实质性疾病;肾小管酸中毒;B.肾外丢失:经消化道失液;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经皮肤丢失。 对机体影响: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血浆渗透压降低;有明显的失水体征。 防治: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适当的补液;适当的补液;原则上给予等渗液以恢复细胞外液容量。 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大于150,血浆渗透压大于310,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原因和机制:A.水摄入减少;B水丢失过多:经呼吸道失水、经皮肤失水、经肾失水、经胃肠道丢失。 对机体影响:口渴、细胞外液含量减少、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血液浓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防治: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补给体内缺少的水分;补给适当的钠;适当补给K+。 等渗性脱水:水钠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不进行处理,患者可通过不感性蒸发和呼吸等途径不断丢失水分而转变为高渗性脱水;补给过多的低渗性溶液可转变为低钠血症或低渗性脱水。 水中毒(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血钠下降,血清钠浓度小于130,血浆渗透压小于280,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最常发生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原因:过多的低渗性体液在体内潴留造成细胞内液量都增多,引起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机制:水摄入过多、水排出减少。 对机体影响:细胞外液量增多,血液稀释;细胞内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血液稀释,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降低,早期尿量增加(肾功能障碍者例外),尿量下降。防治:防治原发病;轻症者停止限制水分摄入;重症患者严格进水给予高渗盐水。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由多种原因引起。 分类:A范围分:全身性和局部性水肿;B发病因:肾性、肝性、心性、营养不良性、淋巴性、炎性水肿;C器官组织;皮下、脑、肺水肿。 发生机制:A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受制于有效流体静压、胶体渗透压和淋巴回流: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璧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B.体内外液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肾小球过滤下降;近曲小官重吸收钠水增多;(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虑/肾血浆流量,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全固酮含量增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水肿特点:1.水肿液性状,根据蛋白含量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2.水肿的皮肤特点,皮下水肿是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隐性水肿,显性水肿);3.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常见心性水肿、肾性水肿和肝性水肿。 对机制影响:细胞发生严重营养障碍;器官组织功能活动受碍。 低钠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血钾浓度体内总钾含量,二者不一定呈平行关系,低钾血症常伴有缺钾。 原因机制:a.钾摄入不足;b.钾丢失过多(常见原因):1.经消化道失钾,见于严重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肠萎。机制是,消化液含钾量较血浆高,消化液大量丢失伴血容量减少;2.经肾失钾,见于长期大量使用髓袢或噻嗪类利尿药,各种肾疾病,盐皮质过多(原发性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性酸中毒,镁缺失;3经皮肤失钾。C.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碱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的区别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的区别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又称原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1、原因和机制 (l)摄水不足:主要见于以下情况:①不能或不会饮水如口腔、咽及食管疾患、频繁呕吐的患者、昏迷病人或极度衰弱的病人等; ②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部分脑血管意外病人也会丧失渴感;③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海上失事等。以上情况下,又通过皮肤和呼吸的不断不感性蒸发水,引起失水多于失钠,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2)失水过多:包括单纯失水和失水多于失钠,即丧失低渗性液体两种情况。①单纯失水有经皮肤、呼吸失水和经肾失水。前者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过度通气使不感蒸发量加强,后者见于中枢性尿崩症时ADH产生和释放不足以及肾性尿崩症时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ADH的反应缺乏,故肾排出大量水分。由于此种失水发生在肾单位的最远端,在此部分前钠离子已大部分被重吸收,因此病人每天可排出10~15L的稀释尿而其中只含几个mmol的钠;②失水多于失钠首先经胃肠道丧失含钠低的消化液,主要见于部分婴幼儿水样便腹泻,粪便钠浓度在60 mmol /L以下。其次见于大汗淋漓时丢失低渗性液体,常在高温

环境中发生。另外在反复静脉注射高渗物质(如甘露醇、尿素和高渗葡萄糖)时,可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渗透性利尿发生失水多于失钠。 2、病理生理变化失水多于失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是引起高渗性脱水时病理生理变 (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渴感和饮水。 (2)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ADH释放增多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而尿比重升高。 (3)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转移。 可见,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并出现细胞脱水,而细胞外液则能从以上三方面得到补充,故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明显,发生循环障碍者也较少。 (4)早期或轻症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不明显,醛固酮分泌不增加,尿内仍有钠排出,其浓度还可因ADH的作用使水分重吸收增多而增高;晚期或重症患者,可因血容量减少,ADS分泌增多而使尿钠含量减少。 (5)严重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导致脱水热与脑细胞脱水。前者是由于皮肤及汗腺细胞脱水,汗腺分泌汗液及皮肤蒸发水减少,散热受影响导致体温升高,这在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的婴幼儿较常

病理生理-选择题

1.下列可引起细胞脱水的是()。 E 高渗性脱水 2.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不包括()。 B 参与激肽生成的蛋白 3.发生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 C 肾脏的代偿调节 4.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 产热大于散热 5.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反应中下列哪一项兼有防禦作用和不利影响?() D 儿茶酚胺增多 6.病毒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 全病毒体及血细胞凝集素 7.外源性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C 产EP细胞 8.下列哪种物质属发热激活物?() E 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9.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下述正确的是()。 E 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 10.血气检查结果AB>SB,提示患者最有可能是()。A 呼吸性酸中毒 1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C 循环衰竭 12.下列不会引起水中毒的是()。 A 腹泻 13.最易引起口渴、少尿的是()。 B 高渗性脱水 14.关于热休克蛋白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E 属分泌型蛋白 15.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16.高热患者容易发生()。 B 水中毒 17.某重症糖尿病患者,因昏迷入院,血气测定结果:动脉血pH7.30、HCO3-16mmol/L、PaCO2 4.5kPa(34 mmHg);血清Na+140mmol/、C1-104mmol/L、K+ 4.5 mmol/L,试分析其酸碱失衡应诊断为()。 D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18.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D 糖尿病 19.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 B 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 20.判断应激强度的指标主要测定患者血液中哪一种激素的浓度?() C 皮质醇 21.严重呼吸性酸中毒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受影响最明显?() E 中枢神经系统 22.紫绀的发生是因为()。 B 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g/dl 23.CO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C HbCO无携氧能力 24.急性缺氧对下列血管的影响是()。 D 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25.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3、HCO3- 18mmol/L、PaCO2 4.0kPa (30mmHg), 试分析该患者酸碱失衡应诊断为()。 C 代谢性酸中毒 26.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E 严重腹泻 27.某溺水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检查结果:PH 7.20、HCO3- 27mmol/L、PaCO2 10.7kPa(80 mmHg),试分析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 A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28.下列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的是()。 D 氧解离曲线左移 29.下述对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 30.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A 心力衰竭 31.酸中毒对心肌收缩性的影响()。 C 减弱 32.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C 细胞内缓冲 33.下列可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是()。 A 2,3-DPG浓度升高 34.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 B 氧分压降低 35.某食道癌患者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问此患者最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E 低血钾 36.急性期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种功能?() E 促进出血 37.昏迷病人易发生()。 B 高渗性脱水 38.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E 球管失衡 39.临床上输液反应出现发热,其产生的原因多数是由于()。 B 内毒素污染 40.慢性缺氧可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D 刺激肾脏近球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与释放 41.发热的发生机制中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 B 内生致热原 42.应激性高血糖不是由于()。 B 胰岛素分泌增多 43.某慢性肺心病患者因肺部感染而入院,血气检查结果:PH 7.33、HCO3-36mmol/L、PaCO2 9.3kPa(70 mmHg),AG10mmol/L,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 B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44.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基础是()。 B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45.下列哪种变化在右心衰竭时不会出现?() E 两肺湿罗音并咯咳粉红色泡沫痰 46.左心衰竭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 B 肺淤血、肺水肿 47.下列哪项可致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大于0.8?()A 肺动脉栓塞 48.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是()。 E 肺部感染 49.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是指()。 D 胸廓和肺的运动受到限制 50.成年人(体重60kg)急性失血约多少才能引起失血性休克?() A 1000ml 51.可增强心肌收缩功能的药物是()。 E 地高辛 52.心肌缺血引起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D 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53.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灌而少流 54.休克早期最易受损伤的器官是()。E 肾脏 55.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基础是()。 A 氨中毒学说 56.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 A 心 5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C 弥漫性呼吸膜损伤 58.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表现为()。 B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59.下列疾病中最易发生右心向心性肥大的疾病是()。B 肺动脉高压 60.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E 肝脏鸟氨酸循环障碍,氨清除不足 61.功能性分流可见于()。 D 慢性支气管炎 62.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D 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 63.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缺水的详解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细胞外液量反更减少。组织间液进入血液血环,虽能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但使组织间液的减少更超过血浆的减少。面临循环血量的明显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到渗透压而尽量保持血容量。 低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慢性肠梗阻;②大创面慢性渗液;③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 低渗性缺水的诊断要点:①病史;②临床表现:疲乏,手足麻木,站立性晕倒,尿量少而不口渴。中度缺钠即可出现休克,重度时出现神志不清,甚至昏迷。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③血清钠低于135mmol/L,血液浓缩,尿Na+ 、Cl-含量明显减少,尿比重低于1.010。 低渗性缺水根据缺钠程度,按血钠水平分为三度: (l)轻度:血清钠在130-135mmol/L。有头晕,疲乏、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Na+减少,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 (2)中度:血清钠在120-130mmol/L。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站立性晕倒。尿少,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约0.5-0.75g。 (3)重度: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病人多已处于昏睡或昏迷状态,肌肉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血压明显下降或休克(缺钠性休克)。此时,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约0. 75-1.25 g。 低渗性缺水的治疗原则:①治疗病因。②输给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以纠正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 低渗性缺水的补液方法: ①按临床缺钠程度估计需补给的液体量,即按轻中重度缺钠计算出总缺钠量。 ②补钠公式:需补充的钠盐量。(血钠的正常值-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x0.5)。 ③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出的量,当天只补给一半。

病理生理 习题及答案

一. 英译汉 1.Dehydration 2.Edema 3.Respiratory failure 4.Heart failure 5.Hepatic encephalopathy 6. oliguria 7. anuria 8. Acute renal failure 二.名词解释 1. 高渗性脱水 2. 水中毒 3. 水肿 4. 心力衰竭 5. 心肌肥大 6. 呼吸衰竭 7. 肝性脑病 8. 假性神经递质 9. 急性肾功能衰竭 10. 少尿 11. 氮质血症 三.填空题 1.高渗性脱水以液减少为主,低渗性脱水以液减少为主。 2.低渗性脱水如果单纯补水,其严重后果可产生。 3.高渗性脱水,失水失钠;低渗性脱水,失水失钠。 4.脑水肿按照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钠、水潴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包括________、、和。 7. I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8.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变化特点是: PaO2,PaCO2。 9.呼吸衰竭依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两类: 和。 10.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是: ,和。 11.心肌肥大的两种形式是: 和。 12.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为: ,和。 13.肝性脑病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有和,主要以为主。 14.引起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主要是指和两种生物胺,其结构分别与真性神经递质的和相似。 15.解释肝性脑病发生机制的主要学说包括:,,。 16.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类,即,,。 17.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过程临床上表现为三个阶段(或三个时期),即,,。 18.严重休克病人常可并发急性肾衰,休克早期可引起,而在休克晚期则可引起。 19.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24小时尿量少于称少尿,尿量少于称无尿。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的区别

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三者得区别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又称原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得高钠血症,其特征就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1、原因与机制 (l)摄水不足:主要见于以下情况:①不能或不会饮水如口腔、咽及食管疾患、频繁呕吐得患者、昏迷病人或极度衰弱得病人等; ②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部分脑血管意外病人也会丧失渴感;③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海上失事等。以上情况下,又通过皮肤与呼吸得不断不感性蒸发水,引起失水多于失钠,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2)失水过多:包括单纯失水与失水多于失钠,即丧失低渗性液体两种情况。①单纯失水有经皮肤、呼吸失水与经肾失水。前者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过度通气使不感蒸发量加强,后者见于中枢性尿崩症时ADH产生与释放不足以及肾性尿崩症时因肾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对ADH得反应缺乏,故肾排出大量水分。由于此种失水发生在肾单位得最远端,在此部分前钠离子已大部分被重吸收,因此病人每天可排出10~15L得稀释尿而其中只含几个mmol得钠;②失水多于失钠首先经胃肠道丧失含钠低得消化液,主要见于部分婴幼儿水样便腹泻,粪便钠浓度在60 mmol /L以下。其次见于大汗淋漓时丢失低渗性液体,常在高温环境中发生。

另外在反复静脉注射高渗物质(如甘露醇、尿素与高渗葡萄糖)时,可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渗透性利尿发生失水多于失钠。 2、病理生理变化失水多于失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就是引起高渗性脱水时病理生理变 (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渴感与饮水。 (2)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ADH释放增多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而尿比重升高。 (3)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得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转移。 可见,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并出现细胞脱水,而细胞外液则能从以上三方面得到补充,故细胞外液与血容量得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明显,发生循环障碍者也较少。 (4)早期或轻症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不明显,醛固酮分泌不增加,尿内仍有钠排出,其浓度还可因ADH得作用使水分重吸收增多而增高;晚期或重症患者,可因血容量减少,ADS分泌增多而使尿钠含量减少。 (5)严重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导致脱水热与脑细胞脱水。前者就是由于皮肤及汗腺细胞脱水,汗腺分泌汗液及皮肤蒸发水减少,散热受影响导致体温升高,这在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得婴幼儿较常见。后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得症状,如嗜睡、肌肉抽搐、

临床常见的脱水

临床常见的脱水 失水为主的脱水→高渗性脱水 失钠为主的脱水→低渗性脱水 水与钠成比例地丢失的脱水→等渗性脱水 1.高渗性脱水 水丢失多而钠丢失少,血清Na+>150mmol/L,血浆渗透压升高(>310mOsm/L),称高渗性脱水。因口渴重,故又称口渴性脱水。 (1)病因 1)水摄入少:如咽下困难、断绝水源。 2)水丢失多:如尿崩症。 (2)病理生理 1)缺水后血容量降低,血浆品体渗透压升高,间质中的水进入血管内,间质晶体渗透压升高,水从细胞内进入间质。其结果是细胞内脱水。 因间质中的水进入血管内,故早期对循环血量影响不大,血压降低不明显。因细胞内脱水较著,故口渴重。 2)此时ADH及醛固酮分泌增加,故出现明显的尿少。 (3)临床表现 1)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2%,表现为口渴、尿少。 2)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4%,表现为口渴重、口干、皮肤干、乏力、声音嘶哑,尿更少。 3)重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6%以上,表现为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精神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幻觉、谵妄、躁动、神志不清、体温升高。此时出现循环衰竭现象,如心率增快、血压降低。 (4)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有血浓缩现象,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比容增加。因为细胞内脱水,故红细胞体积(MCV)降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增加。 2)尿常规检查:尿比重升高,可达1.030以上。 3)血浆钠浓度升高。 2.低渗性脱水 由于电解质的丢失,主要是钠的丢失多而水丢失少,血清Na+<135mmol/L,血浆渗透压降低(<280mOsm/L),称低渗性脱水,又称失盐性脱水。 (1)病因 1)大量呕吐、腹泻,大量钠、氯丢失。 2)胃肠道持续引流。 3)大量出汗。 (2)病理生理 1)缺钠后血浆及间质液中晶体渗透压均降低,而细胞内晶体渗透压相对较高,水从间质液转移到细胞内,结果细胞水肿。此时,间质液的胶质渗透压较正常高,故水又从血

病理生理学-试题整理

【第一套】 二、填空题 1、高渗性脱水时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 )。 2、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 )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 )性脱水。 3、高钾血症本身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在引起( )的同时,出现( )尿。 4、细胞内Mg 2+缺失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 )酶失活,因而髓袢升支( )重吸收发生障碍而致失钾。 5、右心衰主要引起( )水肿,其典型表现是( )水肿。 6、因体内生成固定酸增多而引起的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酸中毒和( )酸中毒。 7、在疾病状态下,SB与AB可以不相等。SB〉AB表示有( ),SB 8、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水肿液主要分布在( )。 9、休克早期一般只出现( )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 );至休克晚期,因并发休克肺又可引起( )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 )。 10、内生致热原的效应部位是( ),它的作用使( )上移。 11、出血开始于DIC的( )期,而微血栓最早形成于( )期。 12、休克Ⅰ期,液体是从( )进入( )。休克Ⅱ期,液体从( )进入( )。 13、休克早期患者的动脉压( ),脉压( )。 14、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引起( )心力衰竭,使( )循环淤血、水肿。 15、心衰时心率加快虽能起到一定的( )作用,但如心率每分钟超过( )次,则可促使心衰的发生、发展。 16、肺性脑病时的脑水肿为( )和( )两种类型。 17、当脑内苯丙氨酸增多时,可抑制( )酶活性,致使酪氨酸生成( )的代谢途径受阻。 18、肝细胞性黄疸患者肠内随粪排出的尿胆原( ),尿内尿胆原( )。 19、ATN早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持续的( )收缩,导致( )降低。 20、与尿毒症有关的胍类毒性物质是( )和( )。 四、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 2、超极化阻滞状态 3、细胞中毒性脑水肿 4、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5、肠源性紫绀 6、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7、自我输液

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的症状,低渗性脱水治疗【专业知识】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的症状,低渗性脱水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低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细胞外液量反更减少。组织间液进入血液血环,虽能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但使组织间液的减少更超过血浆的减少。面临循环血量的明显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到渗透压而尽量保持血容量。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使肾减少排钠,Cl-和水的再吸收增加。故尿中氯化钠含量明显降低。血容量下降又会刺激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再吸收增加,导致少尿。如血容量下降又会继续减少,上述代偿功能不再能够维持血容量时,将出现休克。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低钠性休克。 疾病病因 一、病因导致低渗性缺水的原因甚多,外科手术病员常见原因是细胞外液丢失后,只补充了水或盐补充不足,以致相对地体内缺钠甚于缺水。常见原因: a. 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腹泻、呕吐、消化道瘘、肠梗阻等,钠随消化液大量丧失; b. 大创面渗液,如烧伤、手术后广泛渗液丧失; c. 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长期使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再吸收钠。 细胞外液钠浓度降低,呈低渗状态后,首先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以排出水,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以保钠。同时,组织间液进入血液循环,部分地补偿血容量,维持循环血量。如果失盐过多或继续失盐,水从尿中继续排出外,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由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则血容量及组织间液均明显降低,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为低钠性休克。此时肾血流量及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或无尿。 症状体征 一、症状【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3、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 B、口渴明显 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 D、尿少、尿比重高 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血钠 B、低血钙 C、低血磷 D、低血钾 5、各种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的共同机理是 A、抑制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 C、通过血容量的减少而导致醛固酮增多 D、远曲小管Na+-K+交换增强 6、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 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7、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 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 B、镁向细胞内转移 C、镁吸收障碍 D、镁随尿排出增多 8、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急诊入院,血气检测表明,PaCO,HCO3ˉ L,Na+142mmol/L,Clˉl,可判定该患者有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9、血浆【HCO3ˉ】代偿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10、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 A、脑内H+含量升高 B、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 C、脑内r-氨基丁酸含量减少 D、脑血流量减少 11、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12、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13、下述哪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A、干扰素 B、淋巴因子 C、肿瘤坏死因子 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4、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产印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15、下列哪项是DIC的直接原因

急诊科三基考试题库 第二章病理生理学

第二章病理生理学 (总分74,考试时间60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渗透压 2. 高渗性缺水 3. 容量失调 4. 水肿 5. 血液的pH 6. 缺氧 7. 炎症 8. DIC 9. 心源性休克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1. 肝性功能性肾衰竭 12. 尿毒症 二、单项选择题 1. 细胞外液量占体重的:() A. 30% B. 20% C. 15% D. 5% 2. 细胞内液中,最重要的阳离子是:() A. Mg2+ B. Ca2+ C. K+ D. Na+ 3.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 A. Mg2+ B. Ca2+ C. K+ D. Na+ 4. 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阳离子是:() A. Mg2+ B. Ca2+ C. K+ D. Na+ 5. 在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另一条重要排钾途径是:() A. 皮肤 B. 结肠 C. 空肠 D. 回肠 6. 下列哪种离子被称为调节细胞功能的信使:() A. Mg2+

B. Na+ C. K+ D. Ca2+ 7. 细胞外液内水分的增加或减少,以致渗透微粒的浓度发生改变是指:() A. 容量失调 B. 成分失调 C. 浓度失调 D. 渗透压不变 8.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失钠,称为:() A. 等渗性缺水 B. 高渗性缺水 C. 低渗性脱水 D. 原发性缺水 9. 水和钠虽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称为:() A. 等渗性缺水 B. 高渗性缺水 C. 低渗性脱水 D. 继发性缺水 10. 等渗性缺水时,血清钠:() A. 高于正常 B. 正常范围 C. 低于正常 D. 正常或低于正常 11. 细胞内液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多见于:() A. 等渗性缺水 B. 高渗性缺水 C. 低渗性缺水 D. 继发性缺水 12.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 A. 静脉压增高 B. 胶体渗透压降低 C.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D. 淋巴回流受阻 13. 醛固酮主要作用于:() A. 集合管 B. 远曲小管 C. 近曲小管 D. 致密斑 14. 血气分析中反映呼吸性成分的主要指标是:() A. AB B. SB C. PaCO2 D. BE 15. 在呼吸性碱中毒时:() A. AB和SB都相等地减少 B. AB降低,AB<SB C. AB和SB都相等地增多 D. AB升高,AB>SB 16. 在标准条件下(PCO2为40 mmHg,温度为37℃,血红蛋白的饱和度为100%),用酸或碱滴定全血至pH为7.4时所需的酸或碱的摩尔数为:() A. AB B. BE C. SB D. BB 17. 严重腹泻、肠道瘘管或肠道引流等常会引起哪种酸碱失衡:()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疾患者,在通气未改善之前滥用NaHCO3,或过急地过度人工通气,或大量使用利尿剂之后,常会引起:() A. 呼吸性酸中毒 B. 呼酸合并代碱 C. 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19. 氧分压为19.95 kPa(150 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5.32 kPa(40 mmHg),温度38℃,在体外100 ml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量称:() A. 氧分压 B. 氧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