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工况下回转体流噪声特性实验对比探究

典型工况下回转体流噪声特性实验对比探究
典型工况下回转体流噪声特性实验对比探究

第八章 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第二节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20____/20____学年第____学期课程供热工程 1、掌握水压图的理论基础 2、掌握利用水压图分析热水管路的相关概念 3、掌握水压图的绘制方法 旧知复习:伯努里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1、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的作用。 2、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箱放置位置不同对水压图的影响 难点:几种水压曲线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一、复习(5分钟) 二、新课 1、伯努里方程的表示方法(10分钟) 2、水压图的基本概念(25分钟) 3、水箱不同放置位置时的水压图(20分钟) 4、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15分钟) 5、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的步骤(10分钟) 三、小结及作业(5分钟) 课后作业: 画出重力循环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压图。 教学后记: 水压图的几个基本概念容易混淆,学生理解情况欠佳。 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附页 第 页 任课教师 郑枫 教研室主任 张风琴 年 月 日 第三节 水压图的基本概念 水力计算只能确定热水管道中各管段的压力损失(压差)值,但不能确定热水管道上各点的压力(压头)值。 根据伯努利能量方程式,能量方程式为 21222221112 2 -?++ +=+ +P g Z P g Z P ρ υρρ υρ Pa 伯努利方程式也可用水头高度的形式表示,即 212 2 22211122-?+++=++H g Z g P g Z g P υρυρ mH 2O 线AB 称为总水头线;线CD 称为测压管水头线。 在热水管路中,将管路各节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顺次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热水管路的水压曲线。 举例:机械循环室内热水供热系统。 设有—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图9—4) 线/jA 代表回水干管的水压曲线,线/D /C /B 代表供水干线的水压曲线。系统工作时的水压曲线、称为动水压曲线。 在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中,膨胀水箱不仅起着容纳系统水膨胀体积之用,还起着对系统定压的作用;对热水供热(暖)系统其定压作用的设备,称为定压装置。膨胀水箱是最简单的一种定压装置。 第四节 热水网络水压图 水压图是热水网路设计和运行的重要的工具,应掌握绘制水压图的基本要求、步骤和方法,以及会利用水压图分析系统压力状况。 一、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 热水供热系统在运行或停止运行时,系统内热媒的压力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技术要求: 图9-4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压图 1-膨胀水箱;2-循环水泵;3-锅炉 图9-5 膨胀水箱连接在热水供暖系统 供水干管上的水压图 1-膨胀水箱;2-循环水泵;3-锅炉

关于噪音实验报告模板.doc

关于噪音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建筑物理环境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学生学号: 所属院部: (理工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xx——20xx学年第x学期 xx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环境噪声测量实验实验学时: 4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噪声测量的方法,对噪声的大小有一个主观的认识 (2)学会使用声级计; (3)分析噪声的大小与来源,得知建筑是否符合规定。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HS5633型声级计 三、实验过程

(1)测点的选择:建筑物外1m处,高1.2m; (2)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力并采用校准器对其进行校准; (3)测量应在无风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以下进行。大风时应停止测量; (4)记录声级计读数值,保持声级计在L档,每隔5秒读一个数值,共记录200个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原理:将记录的200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20个数值就是L10,L10反映交通噪声的峰值;第100个数值就是L50,第180个数值就是L90,L90反映背景噪声值。等效声级反映了在测量的时间内声能的平均分布情况。计算公式:Leq=L50+d/60其中d=L10-L90 测量得出数据(单位:db): 依据测量的的数据得出: L10(在10%时最大噪音峰值)=58.9db L50(在200个数据中最大平均值)=52.4 db L90(背景噪声)=47.5 Leq(等效声级)=52.59 (Leq=L50+d/60d=L10-L90) 分析: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校园1类的昼间等效声级 Leq<=55db,所以符合标准。 篇二: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交通工具、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加,以工业和交通

道路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doc

道 路 噪 声 监 测 班级:城规x5班 小组:第一小组 小组成员:李国强、苗茗凯、王莉、郝璐、万利、任慧、张素毓、任安平、 王璐玭、张平、牛凯、薛飞

道路噪声环境监测 噪声就是人们生活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从物理现象判断。一切无规律的或声信号叫噪声,或人们主观上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叫噪声。环境噪声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环境保护事业服务、为创造清洁、优美、安静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环境噪声的监测技术; 2.熟悉对非稳定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3.对道路噪声源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二、监测条件 1.天气条件选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四级(5.5m/s)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2.测量仪器为普通声级计,了解如何使用仪器。 3.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三、监测项目 兴安南路,大学路至乌兰察布路段内车流量及噪声监测。 四、实验步骤

1.小组成员分工到各点测量。测量时间定为早上 8:00~8:30、9:00~9:00。 2.测量时,传声器水平设置,于道路边沿20厘米处,高约1.2m 左右,垂直指向道路。监测时,三人一小个组,一位同学负责固定仪器,一位同学计时,一位同学记录读数。 3.每个测点位在三个时间段各测 200个数据,读数方式使用慢档,每隔五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求取各测点等效连续声级。测量时记录过往车流量、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等)、天气条件及测量时间、点位位置和测量人姓名。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由于环境噪声是随时间无规则变化的,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因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可用近似公式:等效连续声级:L eq=d2/60+L50 ,d=L10-L90 噪声污染级:L NP=L eq+d

环境工程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交通环境工程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班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内容、操作步骤: 一、实验内容 分小组在学府大道六公里至五公里的一断面进行交通量、车速、交通噪音调查记录,以15s为一间隔,持续三小时。调查完毕后统计15s内的平均车速,平均噪音以及交通量,将调查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评价,得到的720组调查数据如下: 时间14:30开始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1 3 57 79.6 5 61 71. 2 11 56 84.6 10 56 77.3 2 12 59 77.1 14 48 7 3 7 45 76.9 12 57 79.8 3 19 56 74.8 12 59 76. 4 4 46 76.7 9 52 76.5

5 9 57 75.1 13 4 6 71.3 19 45 75.4 13 48 69.7 6 4 51 69.3 6 4 7 72.5 5 51 71 1 8 41 78.5 7 3 50 73.2 8 51 75.6 2 49 70.6 11 47 76.3 8 15 59 75.3 10 56 78.6 1 48 84.1 4 49 71.2 9 14 57 80.1 12 57 71.8 1 52 76.3 6 60 73 10 17 46 75.3 7 61 75.3 19 58 70.2 3 58 76.4 11 14 42 76.3 5 57 69.9 15 51 85.7 13 47 79.7 12 6 44 74.7 2 51 72.5 11 49 76.7 2 44 71.3 13 4 47 68.5 18 48 74.3 7 41 68.9 9 49 72.5 14 10 65 79.4 9 51 77.6 5 49 84.6 9 41 75.6 15 18 57 68.7 7 54 79.7 2 51 76.9 5 53 73.1 16 12 54 76.5 3 54 69.6 18 44 76.7 8 57 69.7 17 11 49 78.6 18 62 72.5 3 46 78.3 13 59 78.5 18 2 44 74.7 15 59 71.8 3 49 75.4 12 56 76.3 19 13 54 79.7 11 51 75.3 13 56 71 11 47 71.2 20 9 51 84.1 7 49 69.9 11 57 70.6 16 57 73 21 14 57 70.5 4 60 72.5 11 52 84.1 7 51 76.4 22 11 43 73.4 2 52 74.3 2 59 80.4 6 50 79.7 23 11 45 79 19 54 77.6 3 48 70.2 3 59 71.3 24 13 54 77.8 5 56 79.7 9 41 85.7 12 57 72.5 25 10 49 72.7 2 59 69.6 15 47 76.7 19 46 75.6 26 11 60 70.6 1 48 72.5 11 49 68.9 10 42 78.6 27 11 43 84.1 1 56 79.6 6 60 79.6 9 44 71.8 28 1 41 76.3 19 54 77.1 3 58 77.1 4 47 75.3 29 1 42 70.2 15 51 74.8 4 47 74.8 3 65 69.9 30 16 51 85.7 11 41 79.2 10 44 79.2 15 57 72.5 31 10 49 76.7 7 43 75.1 12 49 75.1 14 54 74.3 32 14 65 68.9 5 42 69.3 7 41 69.3 17 49 77.6 33 9 59 84.6 2 41 73.2 8 53 73.2 14 44 79.7 34 5 48 76.9 18 41 75.3 8 57 75.3 6 54 69.6 35 4 50 76.7 3 36 80.1 7 59 80.1 4 51 72.5 36 2 56 78.3 3 63 75.3 12 56 75.3 10 57 71.8 37 4 58 75.4 13 54 76.3 9 47 76.3 18 43 75.3 38 18 41 71 11 46 74.7 11 57 74.7 12 45 69.9 39 19 60 80.9 11 55 68.5 12 51 68.5 11 54 72.5 40 7 52 77.7 2 56 79.4 8 50 79.4 2 49 74.3 41 3 54 81.2 3 57 68.7 10 59 68.7 13 60 77.6 42 17 56 77.3 9 45 76.5 4 57 76.5 9 43 79.7 43 10 59 79.8 15 46 78.6 18 46 78.6 14 41 69.6 44 16 48 76.5 11 51 74.7 12 42 74.7 11 42 72.5 45 14 56 77.8 6 53 79.7 10 44 79.7 11 51 79.6 46 6 54 69.7 3 49 84.1 7 47 84.1 13 49 77.1 47 14 51 78.5 4 39 70.5 9 65 70.5 10 65 74.8 48 11 41 76.3 10 61 73.4 10 57 73.4 11 59 79.2

热网水力工况的测定

实验四热网水力工况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使用热网水力工况模型试验装置进行几种水力工况变化的实验,能直接的了解热网水压图的变化情况,巩固热水网路水力工况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水力工况分析方法、验证热水网路水压图和水力工况的理论。 二实验设备 图的下半部有管道、阀门、流量计、稳压罐、锅炉、水泵组成,用来模拟由五个用户组成的热水网路。上半部有高位水箱和10根玻璃测压管,测压管的顶端连接在一起与大气相通,测压管下端用胶管与网路分支点相接,用来测量热网用户连接点处的供水干管与回水干管的测压管水头。 三实验原理 通过悬浮流量计读取流量,通过读取柱面高度读得测压点的测压管压力。 四实验步骤 1.正常水压图 为系统充水:启动水泵,缓慢打开闸阀1和闸阀3,待系统充满水(若有气体存在须进行排气),打开闸阀2的同时关闭闸阀1,保持水箱水位稳定; 调节个阀门,时系统获得适当的压差,待系统稳定后记录个点的压力和流量,并绘制正常水压图; 2.关小球阀2时的水压图

关小球阀2,重新记录水压图的压力和流量; 3.关闭用户4时的水压图 将球阀2恢复原状,关闭用户四的进水调节阀,记录此时各点的压力和流量; 4.关小供水干管中球阀5时的水压图 重新打开用户4,关小球阀5,记录此时各点的压力和流量; 5.球阀5恢复原状,关闭球阀1,观察此时网路个点压力变化情况,即回水定压; 6.球阀1恢复原状,关闭球阀15,观察网路个点的压力变化情况,即给水定压; 7.实验完毕,关闭闸阀1和2,停止水泵运行。 五 实验数据及处理 六 数据分析 1.水力失调度的计算 = x 水力失调度计算结果表格

2.水压图 图1 网路正常运作时的水压图 图2 关小球阀2时的水压图 图3 关闭用户4时的水压图 图4 关小球阀5时的水压图

噪声测定实验教案

噪声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WA5610C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使用AWA5610C声级计测量噪音 2使用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测量噪音 三实验原理 1 AWA5610C声级计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是被测的声压信号通过传声器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经衰减器、放大器以及相应的计权网络、滤波器,或者输入记录仪器,或者经过均方根值检波器直接推动以分贝标定 的指示表头。 2 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经衰减器直接外加到混波器,可调变的本地振荡器经与CRT同步的扫瞄产生器产生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振荡频率,经混波器与输入信号混波降频后的中频信号(IF)再放大,滤波与检波传送到CRT的垂直方向板。 四实验设备仪器 (一)AWA5610C声级计 AWA5610C型积分声级计是一种袖珍式智能化噪声测量仪 器,可广泛应用于环境噪声的测量与自动监测,也可用于劳动保 护、工业卫生及各种机器、车辆、船舶、电器等工业噪声测量。 本仪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检波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动态范围宽等优点。 主要技术性能: 驻极体测试电容传声器,灵敏度: 1.传声器:Φ1 2.7mm(1/2”) 约40mV/Pa,频率范围:20Hz~12.5kHz。 2.测量范围:35~130dBA(以2×10-5Pa为参考,下同) 3.频率范围:20Hz~12.5kHz 4.频率计权:A计权 5.时间计权:快(F),慢(S) 图1 AWA5610C声级计 6.检波器特性:真有效值、峰值因数 3 7.准确度:2型 8.测量时间:手控、10s、1min、5min、10min、20min、1h、4h、8h、24h。 9.显示:4位LCD,直接显示测量结果Lp、Leq、Lmax、Lmin、Linst、Tm及日历年、月、日、时、分、秒等。 10.储存:60组数据,包括年、月、日、时、分、设定时间、测量经历时间、最大声级, 最小声级、等效声级。 11.输出接口:RS—232C,可接至微型打印机或计算机。

环境监测噪声实验报告(用)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无规则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仪器设备:声级计(GM 1357)、GPS定位器 三、测量点位:6 经纬度:N:33°38.236′ E:117°04.243′ 四、测量条件 (1)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2)使用仪器是声级计。 (3)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五、测定步骤 (1)将学校划分4×5的网格,共20个测点。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交点,若交点位置不宜测量,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2)每组3人配置一台声级计,每2组共用一台GPS定位器。 (3)读数方式用快档,每隔10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读数同时要判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和天气条件。 六、数据处理 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1)将各测点每一次的测量数据(200个)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求出各测点等效声级Leq。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88.5 71.5 69.6 67.5 66 64.6 63.1 62.1 60.5 58.2 88.4 71.5 69.5 67.5 65.9 64.6 63 62 60.5 57.7

80.4 71.4 69.4 67.3 65.9 64.5 62.9 62 60.5 57.6 76.7 71.1 69.4 67.1 65.8 64.4 62.9 61.7 60 57.3 76.7 71.1 69.3 67.1 65.8 64.3 62.8 61.6 60 57 76.5 71.1 69.1 67.1 65.8 64.3 62.8 61.5 60 56.6 76 71 69 67 65.5 64.1 62.8 61.4 59.8 56.6 75.1 70.9 69 67 65.5 64 62.7 61.4 59.8 56.6 74 70.8 68.9 67 65.5 64 62.7 61.2 59.6 56.5 73.9 70.7 68.9 66.8 65.5 63.8 62.7 61.2 59.5 56.4 73.7 70.6 68.8 66.7 65.5 63.7 62.7 61.2 59.4 56 73.5 70.5 68.8 66.7 65.4 63.7 62.5 61.2 59.1 55.9 73.4 70.5 68.6 66.7 65.3 63.6 62.3 61.1 58.9 55.9 72.6 70.4 68.3 66.6 65.2 63.6 62.3 61.1 58.8 55.8 72.5 70.4 68.3 66.5 65 63.5 62.2 61 58.6 55.8 72.4 70.3 67.9 66.4 64.9 63.4 62.2 61 58.6 55.2 72.2 70.3 67.9 66.4 64.9 63.4 62.1 60.9 58.6 54.8 72.1 69.8 67.7 66.3 64.9 63.3 62.1 60.8 58.5 53.6 71.7 69.7 67.5 66.2 64.8 63.3 62.1 60.8 58.3 52.1 71.5 69.6 67.5 66.1 64.6 63.2 62.1 60.8 58.3 52.1 (2)结果计算 如:1号点位,根据数据,算得等效连续A声级用Leq1表示。

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号:班级编号:二○一一年二月《环境监测实验》成绩评定表类别实验内容(名称)应完成指标已完成指标完成学时成绩实验模块一三角湖水质监测必测DO、氨氮;至少选测一个指标实验模块二工业废水监测必测CO D、悬浮物;至少选测一个指标实验模块三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合作完成SO2,NOX和TSP的采样与测定,计算API,评价校园环境空气质量实验模块四生物或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 1、样品采集、制备与预处理 2、铅、铜、锌等金属离子的测定实验模块五环境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模块一三角湖水质监测同组者: 1、1碘量法测定溶解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溶解氧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溶解氧的采样技术。 3、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操作技术。 4、了解氧膜电极法测定溶解氧的方法原理。 二、实验原理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溶解氧能迅速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加浓硫酸溶解沉淀后,碘离子被氧化析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

粉为指示剂,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溶解氧的含量。反应如下: 三、实验仪器 1、250~300mL溶解氧瓶; 2、250mL碘量瓶或锥形瓶。 3、25mL酸式滴定管 4、1mL、2mL定量吸管 5、100mL移液管 四、实验试剂 1、硫酸锰溶液 2、碱性碘化钾溶液 3、1+5硫酸溶液(标定硫代硫酸钠用) 4、0、5%淀粉溶液 5、硫代硫酸钠溶液 6、0、025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五、实验步骤 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在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100mL 水、1、0gKI、5、00mL 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 5mL3mol/L硫酸,摇匀,加塞后置于暗处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浅黄色,然后加入1%淀粉溶液 1、0mL,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平行做3份。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讲义

《环境工程实验》指导书盐湖系环境工程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实验理论认识课 实验二水样的采集及水质基本指标的测定 实验三水样悬浮固体与浊度的测定 实验四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实验五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实验六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常见阴离子含量实验七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实验 实验八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实验九混凝实验 实验十噪声监测实验 实验十一烟气分析实验 实验十二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实验十三废水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十四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十五有害气体吸附实验 实验十六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 实验十七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实验十八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十九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实验一实验理论认识

一、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能力是现代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科技人员最佳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基本的实验技术,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准备、运行启动、调试和运行控制,到检测分析、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实验参数进行归纳、计算和得出结论等全过程。 2、实验要求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 二、实验安排 1、实践认识课 循环实验: 2、水样的采集及水质基本指标测定 3、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4、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5、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常见阴离子 6、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实验 7、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8、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9、废水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10、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11、噪声监测实验

12、有害气体吸附实验 13、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 14、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三、有关循环实验所用仪器的介绍和认识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总有机碳TOC 分析仪 3、离子色谱仪 4、便携式紫外线强度检测仪 5、便携式臭氧检测仪 6、多功能水质分析仪 7、水份测定仪 8、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实验成套设备 9、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成套设备 10、无级调速六联搅拌机 11、便携式溶解氧测量仪 四、数据处理 实验二水样的采集及水质基本指标测定 一、废水样品的采集 为了采集到有代表性的废水,采样前应该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在采样的同时还应测量废水的流量,以获得排污量数据。 1 .采样部位 (1)从排放口采样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报告

实验一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水力工况下热网水压图的变化情况,巩固热水网路水力工况计算的基本原理。 2.能够绘制各种不同工况下的水压图。 3.了解和掌握热网水力工况分析方法,验证热网水压图和水力工况的理论。 二、实验原理 在室外热水网路中,水的流动状态大多处于阻力平方区。流体的压力降与流量、阻抗的关系如下: 流体压降与流量的关系 2SV P =? 2V S H H =? 并联管路流量分配关系 3 2 1 3211: 1: 1::s s s V V V = 水力失调度 正常 变V V X = 正常 变 P P ??= 正常 变H H ??= 式中 P ?——管网计算管段的压力降,Pa ; H ?——管网计算管段的水头损失,mH 2O ; V ——网路计算管段的水流量m 3 /h ; S ——管路计算管段的阻力数,Pa/(m 3/h)2; H S ——管路计算管段的阻力数,mH2O/(m 3/h)2; 变 V — 工况变化后各用户的流量m 3/h ; 正常V — 正常工况下各用户的流量m 3/h ; 变 P ?,变H ?— 工况变化后各用户资用压力; 正常 P ?,正常H ?— 正常工况下各用户的资用压力; 三、实验设备及实验装置

1、测压玻璃管 2、阀门 3、管网(以细水管代替暖气片) 4、锅 炉(模型) 5、循环水泵 6、补给水箱 7、稳压罐 8、膨胀水箱 9、转子 流量计 图1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台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1.运行初调节 先打开系统中的手动放气阀,然后启动水泵。待系统充满水,膨胀水箱水位到达所需的定压高度后,关闭阀门L,保持水箱水位稳定。调节供水干管和各支管(代表用户)的阀门,使各节点之间有适当的压差,待系统稳定后记录各点的压力和流量,并依此绘制正常工况水压图。 2.节流总阀门 缓慢关小供干管上的总阀门A,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新工况下各点的压力和水流量,绘制新水压图,并与正常水压图进行比较。 3.节流供水干管中途阀门 将总阀A恢复原状,使水压图变回正常工况,不一定强求与原来的正常水压图完全吻合,待系统稳定后,记录下各点的压力和水流量。 将中途阀门C慢慢关小,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新工况下各点的压力和水 流量,绘制 新水压图,并与正常水压图进行比较。 4.调节用户处阀门(可有开大、关小、完全关闭三种情况)将阀门C恢复原状,使水压图变回正常工况,记录本次正常水压图的各点压力与用户流量。

山西高职学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建设方案

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职成【2011】1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的精神,我们与国电榆次发电有限公司、山西信誉电力检修公司、山西国际电力公司以及山西电力建设四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沟通,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遵循电力企业“作风军事化、工作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电力行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之一,是全国煤电基地之一,电力是山西支柱产业之一。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中指出,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生物、煤层气、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引领和带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山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山西煤电基地的建设,需要大批“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就是针对以上产业、行业的主要岗位群而设置的专业,是为电力行业提供人才支撑的主要专业之一,这给“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是山西省高等专科学校中唯一的能源动力类优势特色专业。所以,重点建设“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努力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为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为山西的煤电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符合电力产业的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实施时间:

噪声测量实验 ——周围环境与声学现象对人体主、客观评价室内声环境的影响 时间:2014.06.15 10:00—11:30 地点:湖南大学德智学生公寓5-6栋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交通工具、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加,以工业和交通噪声为主的噪声污染日趋严重,甚至形成了公害,它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的安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众所周知,高校的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内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研究。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校园噪声,声级也越来越高。 二、实验目的与原理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园的一个家,是学生平时休息的场所,所以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但是,同学们常常会抱怨宿舍不够安静,外界太吵闹,墙体隔音效果不好等等。为了降低宿舍内噪声,减少噪声的干扰和危害,保证同学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了解宿舍的噪声污染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小组选择了湖南大学德智公寓进行了噪声测量实验,明确其中的噪声污染源,从而提出适当的措施,以便减少噪声。通过噪声测量,能让我们良好地掌握噪声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环境噪声技术。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报告

实验一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水力工况下热网水压图的变化情况,巩固热水网路水力工况计算的基本原理。 2.能够绘制各种不同工况下的水压图。 3.了解和掌握热网水力工况分析方法,验证热网水压图和水力工况的理论。 二、实验原理 在室外热水网路中,水的流动状态大多处于阻力平方区。流体的压力降与流量、阻抗的关系如下: 流体压降与流量的关系 2SV P =? 2V S H H =? 并联管路流量分配关系 3 2 1 3211: 1: 1::s s s V V V = 水力失调度 正常 变V V X = 正常 变 P P ??= 正常 变H H ??= 式中 P ?——管网计算管段的压力降,Pa ; H ?——管网计算管段的水头损失,mH 2O ; V ——网路计算管段的水流量m 3 /h ; S ——管路计算管段的阻力数,Pa/(m 3/h)2; H S ——管路计算管段的阻力数,mH2O/(m 3/h)2; 变 V — 工况变化后各用户的流量m 3/h ; 正常 V — 正常工况下各用户的流量m 3/h ; 变P ?,变 H ?— 工况变化后各用户资用压力; 正常P ?,正常 H ?— 正常工况下各用户的资用压力; 三、实验设备及实验装置 1、测压玻璃管 2、阀门 3、管网(以细水管代替暖气片) 4、锅炉(模型) 5、循环水泵 6、补给水箱 7、稳压罐 8、膨胀水箱 9、转子流量计 图1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台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1.运行初调节 先打开系统中的手动放气阀,然后启动水泵。待系统充满水,膨胀水箱水位到达所需的定压高度后,关闭阀门L,保持水箱水位稳定。调节供水干管和各支管(代表用户)的阀门,使各节点之间有适当的压差,待系统稳定后记录各点的压力和流量,并依此绘制正常工况水压图。 2.节流总阀门 缓慢关小供干管上的总阀门A,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新工况下各点的压力和水流量,绘制新水压图,并与正常水压图进行比较。 3.节流供水干管中途阀门 将总阀A恢复原状,使水压图变回正常工况,不一定强求与原来的正常水压图完全吻合,待系统稳定后,记录下各点的压力和水流量。 将中途阀门C慢慢关小,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新工况下各点的压力和水流量,绘制新水压图,并与正常水压图进行比较。 4.调节用户处阀门(可有开大、关小、完全关闭三种情况) 将阀门C恢复原状,使水压图变回正常工况,记录本次正常水压图的各点压力与用户流量。 关闭用户b处的阀门,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新工况下各点的压力和水流量,绘制新水压图并与正常水压图进行比较。, 5.实验完毕,停止水泵运行。 五、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 将每种工况下各用户供、回水管处的压力和水流量记入下表: 表1 各用户压力、流量记录表

环境监测大实验

环境监测大实验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内容 (3) 三、综合实验的基本要求 (3) 四、具体内容 (4) 五、实验要求 (4) 六、实验成绩评定 (4) 七、具体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废水悬浮固体、色度和浊度的测定 .. (7) (二)水体中氨氮的测定 (8) (三)化学需氧量的测定(CODcr) (10) (四)水中总磷的测定 (11) (五)环境噪声的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八)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错 误!未定义书签。 七、环境影响评价 (21) 八、总结 (27)

环境监测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独立承担环境监测任务,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就应该具有涵盖水、气、固、生物、噪声等内容的综合性特点。除此之外,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还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环境情况和工业结构特点,使其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这样的实验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不仅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为本地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二、实验内容 基于上述设置综合实验的理念以及台州市的具体情况确定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为:台州学院校园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 三、综合实验的基本要求 1.、掌握环境监测布点原则和测量断面的选择 2、掌握环境监测中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3、掌握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4、具有一般的环境监测项目监测方案设计能力 5、对校园内环境进行现状环境质量评价 四、具体内容 (一)现场测定项目 pH,DO,电导率,温度,风速,噪声以及样品的处理和保存。 (二)实验室测定项目 1)、水中氨氮含量的测定 2)、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3)、水样COD的测定 4)、水中浊度、SS含量的测定 5)、大气SO2、NOx、悬浮颗粒物含量的测定 五、实验要求 1.、以实验模块为基础,熟练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现场测试、实验室分析、 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工作程序。 2、了解常规监测仪器的基本构造、基本原理及基本维护方法,能独立正确使用监测工作中常用的仪器设备。

供热工程实验报告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供热工程 实验报告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独立本科段) 准考证号:010********* 姓名:孙姿鑫 助考院校: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水力工况下热网水压图的变化情况,巩固热水网路水力工况计算的 基本原理。 2.能够绘制各种不同工况下的水压图。 3.了解和掌握热网水力工况分析方法,验证热网水压图和水力工况的理论。 二、实验原理 在室外热水网路中,水的流动状态大多处于阻力平方区。流体的压力降与流量、阻抗的关系如下: 流体压降与流量的关系 2SV P =? 2V S H H =? 并联管路流量分配关系 3213211:1:1::s s s V V V = 水力失调度 正常变 V V X =正常 变P P ??=正常变H H ??= 式中 P ?——管网计算管段的压力降,Pa ; H ?——管网计算管段的水头损失,mH 2O ; V ——网路计算管段的水流量m 3/h ; S ——管路计算管段的阻力数,Pa/(m 3/h)2; H S ——管路计算管段的阻力数,mH2O/(m 3/h)2; 变V — 工况变化后各用户的流量m 3/h ; 正常V — 正常工况下各用户的流量m 3/h ; 变P ?,变H ?— 工况变化后各用户资用压力; 正常P ?,正常H ?— 正常工况下各用户的资用压力; 三、实验设备及实验装置 1、测压玻璃管 2、阀门 3、管网(以细水管代替暖气片) 4、锅炉(模型) 5、循环水泵 6、补给水箱 7、稳压罐 8、膨胀水箱 9、转子流量计

供热管网综合性能试验说明(主教433、435)

供热管网综合性能试验系统实验项目说明书 供热管网综合性能实验台流程图

1、一次热网水力工况动态性能试验 通过本实验系统可实现一次热网在运行状态下,管网元部件发生调节变化时整个管网的水力工况动态性能的实验。 一级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二级网结构示意图 该试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试验内容: a)一级网阀门调节前后管网水力工况动态变化; 一次网阀门QF5或者QF7开度减小节流,此时网路的总阻力数将增加,总流量将减少,网路工作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阀门节流后网路工作曲线 由于网路总阻力数变大,阻力特性曲线左移,循环泵扬程增加到Hp’。 不过由于循环泵特性曲线较为平缓,因此该扬程变化值不大。网路的总流量 。 G s G

此时,由于流量减少,供、回水干管的水压线都将变平缓,从热源到用户之间的供、回水压线将变得平缓一些,具体的网路水压图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阀门节流后水压图 此时,对于用户而言,相当于本身阻力数未变而总的资用压头减少了,因此用户的流量将减少。此时根据阀门节流前后,热用户进、出口的P1、P2压力表的实际读数即可绘制出实际的热网运行水压图。 b)一级网循环泵运行台数变化后管网水力工况动态变化; 一次网循环泵由设计工况条件下两台并联变为单台运行时,网路工作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循环泵改变台数后网路工作曲线 根据上图可知,单台泵运行时,循环泵的扬程降低,网路的总流量G s G 。此时,由于流量减少,供、回水干管的水压线都将变平缓,从热源到用户之间的供、回水压线都将变得平缓一些,具体的网路水压图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 循环泵改变台数后水压图 此时,对于用户相当于本身阻力数未变而总的资用压头减少了,因此用户的流量将减少。此时根据热用户进、出口的P1、P2等压力表的实际读数 即可绘制出实际的热网运行水压图。 2、二次热网水力工况动态性能试验 通过本实验系统可实现二次热网在运行状态下,管网元部件发生调节变化时整个管网的水力工况动态性能的实验。 二级网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图6 二级网结构示意图 该试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试验内容: a)二次网初调节前后管网水力工况动态变化; 热网未进行初调节时,各热用户的进口阀门TF9、TF12、TF13、F15均处于开度较大的状态,此时由于未调节,热网近端热用户的作用压差很大,其剩余作用压差在用户分支管路上很难全部消除。前端用户的的实际阻力数远小于设计规定值,网路总阻力数比设计阻力数小,此时管网工作特性如下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仪器AWA6218B+噪声分析仪及校准器。测量仪器和校准仪器应定期检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使用;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则测量结果无效。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测量仪器时间计权特性设为“F”档,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1、2 测量条件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 以下时进行。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当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测量工况:测量应在被测声源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同时注明当时的工况。1、3 测点位置1、3、1 测点布设根据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以及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外1m、高度1、2m 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1、3、2 测点位置其他规定当边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边界外1m、高于围墙0、5m 以上的位置。当边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状况时(如声源位于高空、边界设有声屏障等),应按1、3、1设置测点,同时在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 处另设测点。室内噪声测量时,室内测量点位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

2m高度处,在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的固定设备结构传声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以上,窗户关闭状态下测量。被测房间内的其他可能干扰测量的声源(如电视机、空调机、排气扇以及镇流器较响的日光灯、运转时出声的时钟等)应关闭。1、4 测量时段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夜间有频发、偶发噪声影响时同时测量最大声级。被测声源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 的等效声级。被测声源是非稳态噪声,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测量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1、5 背景噪声测量测量环境:不受被测声源影响且其他声环境与测量被测声源时保持一致。测量时段:与被测声源测量的时间长度相同。1、6 测量结果修正1、6、1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大于10dB(A)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1、6、2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在3dB(A)~10dB(A)之间时,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的差值取整后,按表1、6、1进行修正。1、6、3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小于3dB(A)时,应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声后,视情况按1、6、1或1、6、2执行;仍无法满足前二款要求的,应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表1、6、1测量结果修正表单位为dB(A)差值34~56~10修正值-3-2- 11、7 测量结果评价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同一测点每天的测量结果按昼间、夜间进行评价。最大声级Lmax直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