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资源库管理办法

校本资源库管理办法

校本资源库管理办法

1、档案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一表三册”制度,即专用课表、教育资源登记册、教学应用登记册。最低限量是:远程教育设备每周用于教学必须达到20节以上,每周用于德育教育1次以上。

分析梳理现有文本、网络、卫星、光盘等资源,整理、加工、整合,努力使资源本土化,建立满足教学需要、适合学校实际、方便教师使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库分为教师培训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和德育资源三大类,便于查找,服务教学。整合资源,丰富《清油河希望小学》校园网站内容,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对发展我校教育教学的多重效益。增强资源建设的规划、协调和整合工作,确保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以及为农服务资源实现链接和共享,搭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互动的资源体系,建成服务于学校的区域性资源中心。

3、每年因时、因地制宜深入展开远程教育应用年活动,大力推动应用工作的深入展开。重点实现“五进三不漏”目标,即信息技术与优质资源进计划、进管理、进德育、进课堂、进为农服务活动,不漏学校、不漏教师、不漏学科,在农村中小学努力实现“光盘播放班班通、卫星收视人人会、网络教室科科用”。

4、夯实校本培训,进一步增强教师全员培训。努力做到应用技能培训与课程改革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按照“分级管理,分层培训,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原则,依托省、市、校多级培训体系,坚持分层次举办学校领导、中青年骨干教师和老年教师培训班,使每一名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远教资源展开教学活动,持续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水平。严格培训考核,按照“人人过关、个个合格”的要求,对各类集中培训实行考核或考试,不合格者参加下期培训。培训结果作为教师的年度考核、评选先进、资格认定重要依据之一。

5、广泛展开两种技术模式应用研究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应用成果。从优秀课例研究做起,努力做到教师人人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课例研究的基础上,把教育和管理中的遇到问题持续总结,探讨并转化成课题,持续有效地展开课题研究活动。

6、考核办法:各部门工作由领导小组考核,各教师由教导处负责考核。教师个人考核按照学校领导、中青年骨干教师和老年教师的不同层次、不同考核要求,按照“人人过关、个个合格”的要求,严格实行考核,使每一名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远教资源展开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