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现代名家名作

最新中国现代名家名作
最新中国现代名家名作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

【单选题】《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是()。

?A、深谋远虑

?B、忧愤深广

?C、明亮欢快

?D、平静如水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单选题】《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单选题】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3

【判断题】

《狂人日记》的反讽结构使小说的主题深化,意蕴更加丰厚,在愤怒的宣泄和抨击背后有

着喜剧性的无奈。()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已完成成

绩:100.0分

1

【单选题】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风波》

?C、《祝福》

?D、《伤逝》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精神胜利法来源于鲁迅塑造的哪一位人物?()

?B、子君

?C、孔乙己

?D、祥林嫂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判断题】《阿Q正传》带有“漫画式”特点。()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阿Q正传》是对封建社会造成的精神上麻木的讽刺和批判。()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五四时期的小说(一):冰心与“冰心体”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下列作家不属于创造社的是()。

?A、成仿吾

?B、田汉

?C、郁达夫

?D、周作人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冰心的作品是()。

【判断题】冰心小说的结构较为单一,但语言非常清丽、婉约。()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五四时期的小说(二):庐隐、许地山、叶圣陶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庐隐的代表作是()。

?A、《春桃》

?B、《海滨故人》

?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D、《绣枕》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许地山的作品是()。

?A、《命命鸟》

?B、《辍网劳蛛》

?C、《商人妇》

?D、《酒后》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叶圣陶的作品是()。

【判断题】叶圣陶的创作理念深受俄国作家契科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五四时期的小说(三):乡土小说流派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乡土小说代表作家不包括()。

?A、台静农

?B、许杰

?C、王鲁彦

?D、郁达夫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废名的作品是()。

?A、《竹林的故事》

?B、《南行记》

?C、《春桃》

?D、《酒后》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格的农村。()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五四时期的小说(四):郁达夫与“自叙传”小说已完成成

绩:100.0分

1

【单选题】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不包括()。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影响日益加深,而现代的文学作品就如浩瀚文学天空的一颗巨星,烨烨生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主要由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组成,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闪光点,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如果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人,那么小说就是他的灵魂,诗歌是他的眼睛,散文就是他的发肤,戏剧就是他的衣服。 小说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在原有的明清小说的基础上,加上国外长短篇小说的影响,以及现代的社会环境的熏染,现代小说已经具备了它完整的体型,走向成熟。为什么说小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因为它最直观的反应了当时人的思想,社会的思想,表达了人类的某种或一些愿望,是人的思想的一种载体。 我读的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不多,就简单的说说我对巴金《寒夜》的感悟。该故事篇幅短小,内涵却十分丰富,主要介绍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种种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讽刺,并以婆母和曾树生为代表的两种女性形象,反应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本书那直指人心的艺术魅力值得深思。 通过参考,我将从时代背景、文化观念及女性意识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简单的介绍。 社会历史时代的思考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社会现实批判。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寒夜》寄寓着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巴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来表现小人物的悲剧,重要的是揭示了旧制度灭亡的必然,表现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寒夜”就是国统区阴郁现实的象征。 《寒夜》是巴金于1944 年创作的,是一部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小说中,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了家。小说的结尾,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 可以说这既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巴金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在巴金看来,正是国统区黑暗、腐败的现实造成了小说中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还说,“我们没有发国难财,却倒了胜利霉。”在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以及家庭的破碎,都和这样的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文化观念冲突的表现 美国思想家杰姆逊说:理解文学必须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实际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在这个家庭中,婆媳之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传统封建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无法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20)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 95.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鲁迅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集是()。(1.0分)1.0 分 A、 《朝花夕拾》 B、 《故事新编》 C、 《呐喊》 D、 《彷徨》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子夜》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1.0分)1.0 分 A、 喜剧大团圆格局 B、 时代感强烈 C、 零度写作 D、 语言风趣幽默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1.0分)1.0 分 A、 《祝福》 B、 《狂人日记》 C、 《伤逝》 D、 《风波》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雷雨》中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是()。(1.0分)0.0 分 A、 鲁侍萍 B、 周朴园

C、 繁漪 D、 四凤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51945年5月,《白毛女》第一次在()公演。(1.0分)1.0 分A、 北京 B、 上海 C、 延安 D、 南京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下列作品不属于赵树理的是()。(1.0分)0.0 分 A、 《小二黑结婚》 B、 《山乡巨变》 C、 《李有才板话》 D、 《李家庄的变迁》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7《生死场》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萧军 B、 骆宾基 C、 萧红 D、 端木蕻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胡适 B、 刘半农 C、 萧红 D、 瞿秋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不包括()。(1.0分)1.0 分 A、 《春蚕》 B、 《九十九度中》 C、 《秋收》 D、 《残冬》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0 老舍创作的艺术成就,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1.0分)1.0 分 A、 对封建旧家庭制度的批判和控诉 B、 对北京文化和人文景观的出色描写 C、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D、 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描写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1《<子夜>与国货年》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胡适 B、 鲁迅 C、 瞿秋白 D、 陈独秀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关于战国策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 战国策派是抗战期间兴起的一个以林同济、雷海宗、陈铨为中心的文化流派。B、 1940年,在昆明创办了《战国策》半月刊。 C、 战国策派曾在重庆《大公报》上开辟《战国》副刊,推崇尼采“超人哲学”D、 战国策派在北京创办了戏剧社,主演战国时期的王侯将相的故事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赵树理的小说可以称为()。(1.0分)1.0 分

最新.尔雅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答案

1.1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 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 A 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 篇。 1.2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 、《故乡》 我的答案:A 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可编辑修改-

A、《狂人日 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V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V 1.3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可编辑修改-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V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V 1.4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扣扣3143421517 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药》 我的答案:C 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可编辑修改-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论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寻常的人,都是在歌颂和期盼黎明的曙光驱赶走夜的黑暗,而鲁迅,却在深夜里思索,夜幕让他的思想有了惊人的穿透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学作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精神和气节人格,使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仅仅是在文学造诣方面,更是在他对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不懈努力和奋进之心,鲁迅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他在中华民族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峰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记》,正是对那个封建专制,人吃人的社会的最强的反抗之音,他以自己的笔写下对那些,亦或明哲保身,委曲求全,亦或扮演吃人角色的人最有力的控诉。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疯子,才是最不受那些封建礼教束缚的人,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便是家喻户晓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写出了“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

1、在家道中落后,鲁迅“逃异地”“走异路”,()年,来到远离家乡的(),进了新式学堂,开始接受“西学”教育。 2、鲁迅二十年代出版的小说集()与(),以深广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现代小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郭沫若的短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 4、在茅盾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有一类作品是他体验了人生以后创作的,如();又一类作品,则是作家为了写小说而去体验人生,如()。 5、屠维岳是茅盾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6、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电》三个中篇。 7、1923年初,老舍在天津南开中学校刊上发表的短篇习作(),可以说是他的处女作。 8、1951年,老舍被北京市政府授予()的光荣称号。 9、沙子龙是老舍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0、《雷雨》中的()被认为是《雷雨》悲剧结构中最不和谐的一个音符。 11、沈从文于()年离开湘西,独自来到北京,开始了新的人生道路。 12、张天翼1928年11月写的(),标志着他的创作“走向新的路”。 13、赵树理的创作具有即时性、()和()的特征。 14、钱钟书创作的散文集有()。 15、1944年8月,张爱玲第一本小说集()出版。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8分) 1、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因接受了新思想而被家乡的群众视为异类、一个“吃洋教”的“新党”是() ①狂人②吕纬甫③魏连殳④涓生 2、()是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小说。 ①《药》②《白光》③《明天》④《祝福》 3、()是属于鲁迅前期的杂文。 ①《二心集》②《热风》③《三闲集》④《花边文学》 4、郭沫若的诗剧《女神之再生》取材于神话故事() ①凤凰涅槃②天狗吃日③后裔射日④女娲补天 5、在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中,不是取材于战国时期史实的历史剧是() ①《屈原》②《南冠草》③《虎符》④《筑》 6、茅盾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创造》写于() ①作者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后不久 ②文学革命初期的1921年 ③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 ④大革命失败后的1928年 7、茅盾《子夜》刻画的“海上寓公”形象是() ①曾沧海②冯云卿③范博文④李玉亭 8、小说()被称为巴金的成名作。 ①《雾》②《可爱的人》③《家》④《灭亡》 9、巴金小说中的(),可以看作《家》中高克定型的延续和发展。 ①枚少爷②姚国栋③杨老三④周伯涛 10、()不属于老舍刻画的“理想国民”形象。 ①李景纯②赵子曰③马威④瑞全

一、现代文学作品赏析

目录 一.《狂人日记》赏析 二.《阿Q正传》赏析 三.《凤凰涅槃》赏析 四.《荷塘月色》赏析 五.《子夜》赏析 六.《家》赏析 七.《雷雨》赏析 八.《骆驼祥子》赏析 九.《断魂枪》赏析 十.《再别康桥》赏析 十一.《死水》赏析 十二.《金锁记》赏析 十三.《雨巷》赏析 十四.《围城》赏析 十五.《边城》赏析 十六.《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 十七.《小二黑结婚》赏析 十八.《王贵与李香香》赏析 一.《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职教育部,辞职后曾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和《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 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这种将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立。(3)虚幻的幻觉。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尔雅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正确答案:B 2.《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 正确答案:B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篇。() 正确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 正确答案:C 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正确答案:D 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尔雅标准答案

201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正确答案:B 2.《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 正确答案:B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正确答案:√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A、《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 正确答案:C 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正确答案:D 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全国统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u试卷(最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1分) A: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2、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是()(1分) A:20世纪20年代受“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 B: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东北女作家 C:20世纪40年代任职于重庆某银行的女职员 D:20世纪40年代任教于三间大学的女教师 3、散文《鹰之歌》表达对女友的怀念之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1分) A:反讽 B:对比 C:象征 D:排比 4、话剧《屈原》中虚构出来的道义美的化身是()(1分) A:南后 B:婵娟 C:郑詹尹 D:张仪 5、形象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的作品是()(1分) A:《北京人》 B:《升官图》 C:《上海屋檐下》 D:《白毛女》 6、小说《桃园》的艺术特色主要是()(1分) A:视角灵活多变 B:故事结构环环紧扣 C:明暗线索交织 D:散文化和诗化 7、下列表述中,对诗歌《纤夫》中“纤夫”形象理解正确的是()(1分) A:讥讽了追名逐利的生活方式 B:传达了人生悲凉的生命体验 C:象征着坚韧强劲的古老民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 D:象征着英勇无畏、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8、话剧《南归》精心选取的“桃花落了满地”的舞台背景是()(1分) A:华北农家小院 B:江南农家小院 C:天津周公馆 D:上海公寓 9、报告文学《包身工》着重刻画的三个被殴打、被侮辱的人物形象是()(1分) A: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B:芦柴棒、拿莫温和荡管 C:芦柴棒、拿莫温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D:拿莫温、荡管和小福子 10、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国统区的女作家陈敬容、郑敏是()(1分) A:七月派诗人 B:九叶派诗人 C:新月派诗人 D:现代派诗人 11、小说《绣枕》中,小姐精心绣制的“绣枕”最后的下落是()(1分) A:泥牛入海,去向不明 B:被人践踏而落入下人手中 C:高价售出,被人收藏 D:被人赏识而作为艺术品陈列 12、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引用并做了辩证分析的观点是()(1分) A:钱玄同“废汉文”的主张 B:郁达夫把小说当作作家自叙传的主张 C:林语堂生活艺术化的主张 D:鲁迅用文艺改造国民性的主张 13、小说《金锁记》用以引出全篇,贯穿始终,给小说涂上一层苍凉色调的意象是()(1分) A:枷锁 B:月亮 C:死水 D:风雪 14、散文《钓台的春昼》中,“我”游历的两个景点是()(1分) A:金燕村、雷峰塔 B:前庄、后庄 C:桐君山、严陵台 D:白洋淀、荷花淀 15、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所叙故事的历史背景是()(1分) A:20世纪10年代的张勋复辟 B: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 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V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V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 C 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 B 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V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V 1.4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药》 我的答案:C 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我的答案: B 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x 1.5 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 1《伤逝》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坟》我的答案: B 2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201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尔雅答案

2017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1.1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正确答案:B 2.《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正确答案:B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正确答案:√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A、《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正确答案:C

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正确答案:D 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 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4.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5.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1.4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 正传》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撰写人: 课程总体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主要是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经典名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以作品为纲,兼及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对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引入最新的学术成果,力求内容的新、准、精,让传统的作品选讲课焕发出新的活力。注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4学分,48学时。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其任务是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文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大致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提高学生文学阅读、鉴赏、表达的能力。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二、教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现代哲学、美学眼光正确分析、评价作家作品。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人文传统。学习中国知识分子感应时代的变迁而激起的追求、奋斗、反思的精神历程,学习他们为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所持有的特殊的立场和方式,自觉承担起知识分子人文传统重铸的责任和使命。 三、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 专题一现代小说。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茅盾的小说;巴金、老舍、沈从文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诗化”小说。 专题二现代诗歌。具体内容包括:郭沫若的《女神》;新月社的诗歌;戴望舒、艾青、田间、臧克家的诗歌。 专题三现代散文。具体内容包括:鲁迅杂文散文,朱自清、冰心、周作人、陆蠡等人的散文。 专题四现代戏剧。具体内容包括:曹禺的戏剧。 实践环节:无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 A.《阿Q正传》 B.《铸剑》 C.《彷徨》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P25 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 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 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P34 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 A.东北农村 B.江南农村 C.湘西农村 D.广州郊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P52 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 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 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 D.农民自身的懒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P65 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 A.废名 B.路翎 C.台静农 D.叶圣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这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P44 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 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对武艺没有超功利的追求,只是拿武艺混饭吃,当武艺“被狂风吹走了”之后,他便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练起了武艺,但不白练。他对沙子龙由崇拜、吹嘘到后来的贬低、蔑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对沙子龙前后态度的变化中表现了他们肤浅短视的一面。P86 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2017年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20) 成绩:95.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1.0分)1.0 分A、 《故乡》 B、 《阿Q正传》 C、 《祝福》 D、 《药》 我的答案:B 2下列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作品是()。(1.0分)1.0 分A、 《雾》 B、 《雨》 C、 《电》 D、 《寒夜》 我的答案:D 3解放区小说的题材不包括()。(1.0分)1.0 分 A、 土地革命 B、 发展生产 C、 武装斗争 D、 文化革命 我的答案:D 4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的特点是()。(1.0分)1.0 分A、 热情奔放 B、 恬淡自守 C、 孤高自傲 D、 愚昧无知 我的答案:B

5《围城》的意义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是()。(1.0分)1.0 分A、 反思 B、 批判 C、 寻梦 D、 逃离 我的答案:C 6老舍市民文学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 对封建旧制度的反叛 B、 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 C、 对阶级矛盾和社会现实的呈现 D、 对城市与人的关系的探讨 我的答案:D 7下列作品不属于赵树理的是()。(1.0分)1.0 分 A、 《小二黑结婚》 B、 《山乡巨变》 C、 《李有才板话》 D、 《李家庄的变迁》 我的答案:B 8下列不属于许地山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命命鸟》 B、 《辍网劳蛛》 C、 《商人妇》 D、 《酒后》 我的答案:D 9鲁迅小说的风格是()。(1.0分)1.0 分 A、 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

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 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 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我的答案:B 10关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人物形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A、 莎菲追求真正的爱情,不屑以世俗的过日子为目标的婚姻观 B、 南洋留学归来的凌吉士是莎菲心向往之的理想人物 C、 莎菲追求独立的人格和爱 D、 莎菲认为家人对她的是盲目的 我的答案:B 11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不包括()。(1.0分)1.0 分 A、 《春蚕》 B、 《九十九度中》 C、 《秋收》 D、 《残冬》 我的答案:B 1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1.0分)1.0 分 A、 《药》 B、 《在酒楼上》 C、 《伤逝》 D、 《祝福》 我的答案:C 13关于巴金前期的创作,下列表述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 取材于青年生活,主角以知识分子为多。 B、 歌颂青春的美丽和成长,诅咒封建黑暗势力对青春的毁灭 C、 批判无政府主义倾向,对民主与自由持保守态度。 D、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祝福》收录在(彷徨)。 ●《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 问题、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以上都是 ●《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是忧愤深广。 ●《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华老栓是《药》里面的主人公。 ●《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风波》。 ●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B、《阿Q正传》。 ●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横截面结构。 ●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有学者认为,《狂人日记》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鲁迅小说的风格是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错误 ●《伤逝》收录在彷徨B。 ●精神胜利法来源于鲁迅塑造的哪一位人物?()A、阿Q ●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人物。 ●《阿Q正传》带有“漫画式”特点。 ●《阿Q正传》是对封建社会造成的精神上麻木的讽刺和批判。 ●下列作家不属于创造社的是()。D 周作人 ●问题小说的特点是()。B理性化 ●成仿吾、田汉、郁达夫属于创造社,周作人不属于。 ●《超人》、《寄小读者》、《繁星》属于冰心的作品,《雅舍小品》不属于。 ●冰心小说的结构较为单一,但语言非常清丽、婉约。 ●下列不属于叶圣的作品是(B)。A、《多收了三五斗》B、《狗日的粮食》C、《先生在难中》 D、《倪焕之》 ●下列不属于许地山的作品是(D)。A、《命命鸟》B、《辍网劳蛛》C、《商人D、《酒后》●庐隐的代表作是()。B、《海滨故人》 ●与许地山审视现实的写作相比,叶圣的创作深受影响,体现了一种禅悟。错误 ●叶圣的创作理念深受俄国作家契科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 ●废名的作品是(A)。A、《竹林的故事》B、《南行记》C、《春桃》D、《酒后》 ●乡土小说代表作家不包括(D)。A、台静农B、许杰C、王鲁彦D、郁达夫 ●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 域风格的农村。 ●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不包括(D)。A、对时代病的描写B、塑造了零余者的形象C、采 取自叙传的形式D、具有复调小说多元视角杂糅的特点 ●郁达夫的代表作是(A)。A、《沉沦》B、《茶馆》C、《尝试集》D、《守岁》 ●鲁迅认为创造社作家都是文学专业出身,才子气过重。错误

最新尔雅《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及答案

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 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1.4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群284541604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药》 我的答案:C 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我的答案:B 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1.5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 1《伤逝》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坟》 我的答案:B 2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风波》

2018年尔雅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祝福》收录在()。(1.0分)1.0 分 A、 《呐喊》 B、 《彷徨》 C、 《而已集》 D、 《坟》 我的答案:B 2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是()。(1.0分)1.0 分A、 《宇宙风》 B、 《七月》 C、 《现代》 D、 《语丝》 我的答案:D 3下列不属于老舍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骆驼祥子》 B、 《二马》 C、 《围城》 D、 《猫城记》 我的答案:C 4《创业史》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茅盾 B、 周而复 C、 柳青 D、 老舍 我的答案:C 5废名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竹林的故事》

《南行记》 C、 《春桃》 D、 《酒后》 我的答案:A 6鲁迅认为“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1.0分)1.0 分 A、 讽刺 B、 曲笔 C、 批判 D、 幽默 我的答案:A 7下列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雾》 B、 《雨》 C、 《电》 D、 《寒夜》 我的答案:D 8郁达夫的代表作是()。(1.0分)1.0 分 A、 《沉沦》 B、 《茶馆》 C、 《尝试集》 D、 《守岁》 我的答案:A 9下列人物不属于《雷雨》的是()。(1.0分)1.0 分 A、 繁漪 B、 周朴园

鲁侍萍 D、 魏福生 我的答案:D 10《小二黑结婚》的故事原型是()。(1.0分)1.0 分 A、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 岳冬至事件 C、 郝桂女从军 D、 小裁缝事件 我的答案:B 11下列不属于东北作家群的作家是()。(1.0分)1.0 分 A、 萧红 B、 萧军 C、 骆宾基 D、 郁达夫 我的答案:D 12“女结婚员”这一称呼出现在下列哪部小说中?()(1.0分)1.0 分A、 《红玫瑰与白玫瑰》 B、 《茉莉香片》 C、 《金锁记》 D、 《花凋》 我的答案:D 13问题小说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 感性化 B、 理性化 C、 艺术化 D、 个人化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 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 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 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 世界文学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 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标示: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 文学生力军建设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 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 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 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 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