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遥感解译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分布

利用遥感解译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分布
利用遥感解译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分布

081

Huabei Natural Resources

论文

华北自然资源1 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比较粗放,造成矿产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引发了一[1]系列环境问题。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空间分辨率和波普分辨率越来越高,遥感技术在矿山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为查明柳湾煤矿调查区内地质灾害、土地资源破坏等基本特征,对调查区破坏土地恢复治理及调查区综合治理提出规划建议,为政府更好地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和更有效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本研究采用遥感技术对柳湾煤矿进行地质环境调查分析。

2 研究区概况

2柳湾煤矿调查区调查范围共107km ,大部位于孝义市境内,部分跨交口、灵石。研究区内交通便利,有兑九峪河和小河,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3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本次解译选用分辨率优于1m 的遥感数据,云层覆盖度小于5%,不覆盖重要地物,图像的条带、噪声应尽可能少。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图像格式转换、图像去噪等校正前预处理工作,几何校正、图像镶嵌和图像增强。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几何精校正,基本环节有2个:1)像素坐标变

换,2)像素灰度值重采样。像素坐标的变换是通过校正变换函数来进行的,该函数建立了图像坐标和地面(或地图)坐标间的数学关系,即输入图像和输出图像间的坐标变换关系。根据所采用数学模型不同建立不同的校正变换函数,本项目遥感影像的校正通过在DLG 上选点的方式,对原始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见图1)。

校正后的遥感影像要进行镶嵌处理。遥感影像镶嵌是将2幅或多幅遥感数字影像拼在一起,获得一幅整体图像的技术过程。

图像增强的方法可以突显地物特征间表现的灰度差,本次处理采用线性拉伸这一空间域处理方法,因为这种处理既能增强图像的可视效果又不会给图像信息造成大的损失。线性拉伸主要通过按比例扩大原始灰度等级的范围而达到增强图像整体对比度的效果。

4 遥感解译

遥感解译指在遥感图像上通过应用各种解译技术和方法,识别出地质体、地质现象物性和运动特点,测算出某[2]种数量指标的过程。本次遥感解译主要解译了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和土地破坏与占用情况。4.1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遥感解译是在卫星影像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进

陈 玲

(山西省煤炭地质资源环境调查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查明柳湾煤矿调查区内地质环境问题分布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基本特征分析,本研究采用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建立解译标志,对矿区内的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和土地资源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解译分析,为野外调查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遥感解译;矿山地质环境;柳湾煤矿中图分类号:P237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87(2019)05-81-3

作者简介:陈玲(1985—),女,宁夏中卫人,中级测绘工程师,硕士,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主要从事与地质方面的遥感、地理信息等相关工作。(邮箱)258465390@https://www.360docs.net/doc/5e12375902.html,

利用遥感解译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分布

图1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工作流程图

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因为矿山地质灾害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仅仅依靠实地调查很难及时发现 问题,这导致了矿山地质灾害很容易形成潜伏的问题。自从遥感技术开始应用之后,因为遥感的独特使用方式,使得遥感在该领域迅速被重视起来。现如今,遥 感这一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遥感早已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先进的不可或 缺的信息收集方式。 关键词:遥感技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1遥感技术的特点 对于我国而言,矿产一直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因为矿产资源在开发 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矿山系统的整个生态 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矿山周边常常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使周边 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破坏的表现主要有滑坡、地面塌陷等问题。而遥感技术 的应用受地面条件限制少,可用于自然条件恶劣、地面工作困难的地区,并且经济 效益好,成本低,收益高。由此可见,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的调查、监测和预测中具 有显著优势。当前,遥感技术在分析、预测、评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正发挥 越来越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2.1资源问题 矿山环境的开采主要产生的是固体的废弃物,而固体废弃物的组成非常复杂,有的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的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等,这些固体废物往往 又是堆放在露天环境中,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或矿山开采等野外作业带来一定 的不利影响,且废弃物的露天堆放,占地面积大,很可能占用周边的耕地、林地 资源,这些地方的废弃物清理难度大,且短时间内很难清理干净,对耕地、林地 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恢复;一些有毒害的废弃物,一旦渗透到地下水或者地质土 层当中,就更难以清理,严重时可能对附近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2地质环境问题 (1)滑坡灾害。滑坡灾害是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矿山地质滑坡灾害的形 成可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过度的露天开采,矿山植被层遭到严重破坏,植被层 对表土层失去固定作用,在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滑坡灾害;二是矿山开采产生 的固体废弃物堆放没有严格的控制标准,且堆放方式不合理并欠缺管理,一旦遇 上雨季或者在其他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滑坡,影响周边的施工。 (2)地表灾害。矿山地质地表灾害的发生,大多都是由于过度的开采造成 的地陷或者地貌的改变。这种灾害的发生,多是由于开采过程采用了井工仓储式 的挖掘方式,造成地下水分布发生改变,或者是分布不均,严重影响地质层间的 平衡,发生塌陷沉降,影响正常施工。 (3)地表裂缝灾害。地表裂缝灾害的发生与地表沉降有相似的原因,都是 由于过度开采造成地质层水分不均造成的,这种灾害非常严重,裂缝大的有数千米,是永久性不可逆转的。裂缝的出现对矿山开采的基础设施也有损害,严重时 或发展成地表沉陷,对矿山施工造成中断。 3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内容 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平台,即建

遥感影像解译手册

遥感影像解译手册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 2012.12

1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流程 (1) 1.1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的主要目标包括: (1) 1.2 工作流程 (1) 1.3 提交成果 (2) 2 遥感影像处理 (2) 2.1 遥感影像简介 (2) 2.2 遥感影像准备 (2) 2.3 原始影像导出 (4) 2.4 波段合成与分离 (6) 2.5 影像校色处理 (8) 2.6 地图投影 (10) 3 几何纠正 (20) 3.1 几何纠正简介 (20) 3.2 几何纠正基本步骤 (21) 3.3 质量检查 (25) 3.4图像拼接 (26) 4 遥感解译 (27) 4.1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的解译 (27) 4.2 具体操作 (29) 5 检查 (31)

1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流程 1.1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的主要目标包括: (1)利用前年Landsat TM数据监测全国土地利用/覆盖分布; (2)对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前年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结合近几年间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人类活动因子,分析生态环境重大变化区域的脆弱机制,为制定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提供依据。 1.2 工作流程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的具体流程如图1。 图1

1.3 提交成果 主要有四部分: (1)影像,以县和整景为单位,两类; (2)解译数据,以省为单元的当年现状图层及动态图层; (3)生态报告; (4)地面核查数据,照片、数据库、报告。 2 遥感影像处理 2.1 遥感影像简介 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遥感,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从现代技术层面来看,“遥感”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影像,凡是只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都称为遥感影像,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 本次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利用前年Landsat TM影像进行解译获得数据。 2.2 遥感影像准备 首先建立几个文件夹: (1)原始影像:用于存储从总站分发的未经几何纠正的影像。 (2)待纠影像:用于存储由原始影像进行波段合成操作产生的未经几何纠正的影像。

6-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上次课主要内容 4.4简单自然地物可识别性分析 4.5复杂地物识别概率(重点理解) ①要素t 的价值②要素总和(t 1,t 2,…,t m )t 的价值 K -K E ∑ = ③复杂地物识别概率的计算理解p70~71例子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5.2 遥感图像特征与解译标志的关系 5.3 遥感图像的时空特性 5.4 遥感图像中的独立变量 5.5 地物统计特征的构造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地物特征 电磁波特性 影像特征 遥感图像记录过程 n 图像解译就是建立在研究地物性质、电磁波性质 及影像特征三者的关系之上 n 图像要素或特征,分“色”和“形”两大类:?色:色调、颜色、阴影、反差; ?形:形状、大小、空间分布、纹理等。“形”只有依靠“色”来解译才有意义。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n两个定义: ?解译标志定义:遥感图像光谱、辐射、空间和时间特征决定 图像的视觉效果、表现形式和计算特点,并导致物体在图像上 的差别。 l给出了区分遥感图像中物体或现象的可能性; l解译标志包括:色调与色彩、形状、尺寸、阴影、细部(图 案)、以及结构(纹理)等; l解译标志是以遥感图像的形式传递的揭示标志; ?揭示标志定义:在目视观察时借以将物体彼此分开的被感知 对象的典型特征。 l揭示标志包括:形状、尺寸、细部、光谱辐射特性、物体的阴 影、位置、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l揭示标志的等级决定于物体的性质、他们的相对位置及与周围 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n解译标志和揭示标志的关系: ?解译标志是以遥感图像的形式传递的揭示标志; ?虽然我们是通过遥感图像识别地物目标的,但是大多数情况 下,基于遥感图像识别地物并作出决定时,似乎并不是利用解 译标志,而是利用揭示标志。 例如,很多解译人员刚看到图像就差不多在脑海中形成地物的形象, 然后仅仅分析这个形象就能作出一定的决定。实际上,有经验的解译人 员,在研究图像的解译标志并估计到传递信息的传感系统的影响以后, 思想中就建立起地物的揭示标志,并在这些标志的基础上识别被感知物 体。解译人员在实地或图像上都没见过的地物或现象是例外。 n解译标志和揭示标志可以按两种方式进行划分:?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 ?永久标志和临时标志;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30T10:01:20.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李艳娟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所以对地质环境的遥感监测就尤为重要。我国对矿产资源巨大的需求量,导致对矿床的大量开采,矿山附近的生态平衡造到破坏,因此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深入分析原因和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检测技术 引言 我国矿山开采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不合理的开采工作也会影响生态环境。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采用一定的科学技术,解决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防控开采过程中的灾害问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而对环境监测并进行有效的测评,有利于保护矿山环境,可以有效的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1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矿业大国,拥有众多矿山,且分布范围广,各地的地质情况也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我国对矿产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强,这些连接不断的开采作业在为我国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导致很多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地区出现了地面下沉、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矿山的环境问题与矿藏的种类、开采方式以及地质背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各个矿山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也各有不同,若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科学专业且系统的监测方能实现。只有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监测,才能判断矿山开发是否对地质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我国在矿山环境监测方面起步较晚,监测技术还不完善,本文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为后期矿山环境管理、保护以及恢复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2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 2.1废水污染、矿山开采破坏 矿山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型矿山以及中型矿山数量接近一万座,数量庞大,合理有效的开采将极大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占用一系列的土地资源,比如说工厂房屋、工业场地等。另一方面,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废弃的固体材料,并且难以分解和处理,还会出现废水污染等,对环境造成相应的破坏。废水主要的来源是矿坑里的排水、矿产经雨水冲刷产生的废水以及其他的生活、生产、工作废水。 2.2资源方面 矿山开采的同时会产生很多固体垃圾,通过对这些垃圾进行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相当复杂,成分中重金属比重较大,一些还含有对人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通常堆放在矿山露天环境里,不但妨碍了对矿山的地质勘查或野外作业,还有可能影响周边的耕地、地下水或是森林地资源。此外,随着开采的深入,废气物质越来越多,所占空间也逐渐增大,这些大大的增加了清理的难度和时间,而且一些有毒物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很难修复。 2.3滑坡灾害 滑坡灾害是我们常听到过的一种地质灾害,矿山地质滑坡灾害的形成可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过度的露天开采,矿山植被层严重遭到破坏,对表层的土层失去固定作用,在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滑坡现象;二是矿山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堆放没有一个严格的控制标准,且堆放的方式与管理欠缺,一旦遇上雨季或者是其他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坍塌,影响周边的施工。 3检测内容和方法 3.1地下水监测 矿山的开采不仅仅止于表面,对矿区内的地下水、地表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榆神府矿区对煤炭的高强度开采导致萨拉乌苏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最多部分超过15m,导致窟野河基流量减少、干涸,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该地区的沙漠植被发育。对于不同的矿山其地质背景不同,需检测的地下含水层也属于不同的地质年代。因此,在检测前要考察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含水层,再通过建立含水层检测系统和泉流量检测系统,定期采取水样进行分析化验,检测变化情况。从而能够及早发现矿区里地下水严重受开采影响的区域,采取对应措施,保护含水层的地质结构、水位和水质的稳定。 3.2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与技术 如今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相比较传统的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有更多的优点,运用遥感动态监测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了人力的消耗,而且减少了疏忽漏洞,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得到信息的时间很短,而且很完整,能充分的反应矿山地质环境的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下达措施,为矿山地质环境的发展提供了高技术的支持。由于矿产资源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促进我国的综合发展,利用遥感监测的技术的优势,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制定合理的规划,防止对矿业的盲目开发。遥感监测有利于对矿山的管理,实现数字化的模式,储存足够的信息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分析。操控系统,随着时代的变迁,操控系统由原来的手工操作模式正在一步步转向人工智能操控系统,计算机相对于人脑来说更准确,能迅速的做出反应和提取信息,并不会被其它因素影响,随时处在理性的状态。 3.3监测地质灾害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以监测灾害类型,还能够监测灾害体的信息。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运用的时间比较长,领域经验也比较丰富,不仅仅涉及影像光谱,还涉及地貌地形覆盖等技术。可以自动的识别灾害以及灾害体的数据情况。特别是矿山区地震之后,遥感技术可以第一时间的提供地质信息,为灾害后的分布信息进行数据获取,最终转换为直观性的地图,为灾后的救援以及修复工作提供帮助。滑坡监测,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施工动作过大可能会导致滑坡,遥感动态监测在对矿山滑坡监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的对危险进行评估。遥感技术在对地势的监测上颇有研究,利用遥感得到众多数据,了解到矿山的地势条件,分析地势条件对滑坡的影响力,为对滑坡的监测奠定了基础。塌陷监测,地势塌陷的前兆又快又急,要长期连续的对矿山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矿

遥感技术在河北省武安市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中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河北省武安市矿山地质环境动态 监测中应用研究 张振生 (河北省遥感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21)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矿产资源需求迅猛增加,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矿山地质环境日趋恶化,为了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信息,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动态监测是十分必 要的,本文着重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河北省武安市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中应用的技术路线、技术方 法和主要监测成果,并对遥感动态监测进行了技术分析,认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精度高、效 果好,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河北武安市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 1、引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迅猛增加,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矿山地质环境日趋恶化,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压力。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时准确地了解矿山地质环境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工作中为了提高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变化的技术能力,组织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试点,“河北省武安市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项目是其中试点之一,经过二年的工作,项目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解决了遥感在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和难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是在该项成果的基础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而成。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2、武安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河北省武安市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03年底,已发现的矿产28种,探明矿产储量有煤、铁、钴(伴生)、铝土矿、耐火粘土、石膏、水泥用灰岩、溶剂灰岩、水泥配料用灰岩、粘土等10种。主要矿产地74处,其中煤矿占17处,储量28788万吨;铁矿产地37处,储量8772.6万吨;水泥用灰岩矿产地2处,储量10148万吨;石膏资源量120275万吨。其中煤、铁资源量及其价值较高。 该市矿产资源分布比较集中,铁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山丘陵区,总体呈南北向带状分布;煤矿位于中东部也呈南北向带状分布;水泥用石灰岩则广泛分布于西南部、西部、大都属于寒武系和奥陶系沉积岩。 从矿产资源开发程度看,截至2003年已开发利用矿产7种,煤、铁、水泥用石灰岩等主要矿产开发利用高达94.6%,煤矿17处已全部利用,其中有8处已停产或闭坑。铁矿产地37处,有34处被利用,其中21处已停产或闭坑,石灰岩已全部利用,矿山开发为武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为钢铁、煤炭、建材三大支柱产业以及相关加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遥感地质学及地质信息系统》教学大纲【模板】

《遥感地质学及地质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遥感地质及地质信息系统 Geological Remote Sensing &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tructural Geology 二、课程编号:××××× 三、学分学时:2学分/ 32学时 四、使用教材:朱亮璞,遥感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2004年 五、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 选修 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 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八、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Visual Basic程序语言、AutoCAD、数据库。 九、教学目标: 遥感地质学是研究利用各种遥感资料所反映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电磁波特征和影像特征,来辨别、分析研究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地质信息系统是让同学学习信息系统尤其是空间信息系统建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学会利用这类工具帮助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决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学习并掌握地质遥感的基本理论和遥感图像上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影像特征的识别和分析,并通过地质信息系统的学习拓宽在防灾减灾、城镇规划、道路交通管理、污染治理等方面地质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十、课程要求: 结合PPT多媒体课件和必要的教学和实习软硬件配备等工具,了解利用各种遥感资料所反映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电磁波特征和影像特征来辨别、分析研究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让学生通过地质信息系统尤其空间信息系统建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学会利用这类工具帮助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决策 十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知识要点: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的物理基础与遥感技术的类型;遥感技术的应用与遥感地质 学,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发展。 ?重点难点:遥感技术概念和类型,地理信息系统和地质信息系统的概念 ?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目标为熟悉,要求预习与复习,部分讲授,结合研讨性问题开展课堂讨论。。 第二章遥感图像类型、特征及处理(4学时)

遥感监测服务矿山地质环境管护

遥感监测服务矿山地质环境管护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发布时间:2015-07-14阅读次数:74 摘要: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我国陆域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监测,初步查明全国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积极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和矿山复绿行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1.项目概况 根据国家需求和国土资源部管理工作的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依托组织实施的“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利用土地变更调查遥感成果与重点矿集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以矿产卫片遥感解译为基础,在全国与重点矿集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复绿工程等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按全国和省级行政区分别编制了1∶400万、1∶50万—1∶150万矿山开发占地现状遥感调查图、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图、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遥感监测图等系列图件及成果报告。 图1 全国矿山开发占地现状 2.成果简介 2.1 矿山开发占地遥感监测

2014年度,全国31个省(区、市)共圈定矿山开发占地面积220.42万ha(图1),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0.23%。其中,采场占地最多,达83.62万ha;中转场地占地35.80万ha;固体废弃物占地26.60万ha;地下开采沉陷(或采空塌陷)区57.08万ha;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8.49万ha;矿山建筑占地面积最小,为8.69万ha。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区外,全国矿山开发占用损毁的国土面积为211.73万ha,其中,损毁面积(以采场、矿山建筑、采空塌陷区为主)149.33万ha,占用面积(以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为主)62.40万ha。 图2 全国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 2.2 矿山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全国共圈定矿山地质灾害4716处。其中,采矿塌陷1887处,占总数量的40.01%;滑坡1296处,占总数量的27.48%;崩塌1093处,占总数量的23.18%;泥石流440处,占总数量的9.33%。其中,特大型矿山地质灾害有134处,占2.84%;大型矿山地质灾害418处,8.86%;中型矿山地质灾害832处,占17.64%;小型矿山地质灾害3332处,占70.65%。 2.3 “矿山复绿”行动遥感监测 按照各省级行政区提交的“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全国三区、两线附近的矿山复绿工程为13192处(图2)。截至2014年底,全国矿山复绿工程已经完成1448处,占全国总

遥感解译方法及应用

遥感解译方法及应用 一、遥感的概念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遥感技术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遥感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因而使得遥感技术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因而,调查与管理资源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人类的生活环境正在不断地遭受到人为和自然的污染.例如:工业排污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造成人为的环境污染.而诸如洪水、泥石流、滑坡、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则形成灾害性环境,它们都对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时监测人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环境的发生,才能更有效地采取防护和治理措施,以减少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欲解决上述问题,完全依赖现场观察已感不足, 于是,由于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的相继问世便能获得大范围的地面遥感图像和实时动态信息,所以,这两种遥感方式则成为自然资源的调查与管理,环境的监测与灾害预报的一种新的探测手段. (一)遥感的概念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即借助于专门的探测仪器,把遥远的物

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接收纪录下来,再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人眼可以直接识别的图像,从而揭示出所探测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属于空间科学的范畴.是物理、计算数学、电子、光学、航空(天)、地学等密切结合的新兴学科,对工农业、国防、自然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等)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数据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3、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估. (二)遥感平台(分类) 指放置遥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可分为航空和航天平台.在不同高度进行多平台遥感,可获得不同比例尺、分辨率和地面覆盖面积的遥感图像. 1、航空平台:是指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高度为100m—30km,主要有飞机、直升机、飞艇、气球等. 2、航天平台:是指在大气层之外飞行的飞行器,高度为几百—几万公里;如人造地球卫星、探控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太空站等. (三)遥感的发展简况 1839年第一张黑白航片问世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1941年出版了《航空照片应用与判读》为各方面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进入20世纪50年代,苏美广泛应用,黑白、彩色航片进行军事、

遥感地学解译

一、遥感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遥感地质学主要是指研究地球上各种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根据和利用地质体的电磁波谱特征,借助先进的遥感科学技术。从各种载着地物电磁辐射特征的遥感资料中提取地质信息,以达到宏观,准确,快速的研究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目的,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大致包括如下: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 二、遥感图像地学信息解译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地学解译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具体是指解读人员通过应用各种解译技术和方法在遥感图像上识别出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物性和运动特点测算出某种数量指标的过程。其原则应采用由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先易后难、由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个别、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的方法。其解译的主要内容如下: 1、遥感地质岩性解译 通过已知相关资料中的波谱与空间信息特征判断地表的岩石产出特点和物性。主要包括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解译标志有以下:色调、亮度、形态。 主要的解译方法: 1)利用增强变换处理提取岩性信息 2)采用增强处理方法提取色调信息,可以扩大不同岩性的灰度差别,突出目标信息和改善图像效果,提高解译标志的判别能力。常用的遥感图像增强方法有反差扩展、去相关拉伸、彩色融合、运算增强、变换增强等 3)利用纹理信息提取岩性信息 4)每个岩性单元的灰度值具有各自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是运用纹理进行岩性分类的基础。常用的纹理信息提取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法、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等。通常将纹理图像作为新的波段参与岩性分类,许多学者的研究表

遥感图像解译过程

一.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在遥感图像的应用之前,常常需要对遥感图像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不同格式的遥感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多波段彩色合成处理、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处理、几何校正处理、拼接处理、裁切处理等,这些都称为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1.遥感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多波段合成 获得遥感数据之后,利用遥感数据之前,首先需要把各种格式的原始遥感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转换为各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应用,这就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输入输出并转换为所需要的格式。单波段的原始遥感数据合成为多波段的彩色遥感数据,因为人眼对彩色物体的分辨能力大大高于对黑白物体的分辨能力,彩色遥感图像的信息量更大;而且利用多波段的彩色遥感图像,还可以进行三个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的彩色合成,以提高对不同地物的识别能力。彩色遥感影像要求选择不少于3个波段的多光谱图像,各波段的配准误差不大于0.2m m。 2.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 由于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和大气、地形因子以及其它各种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使传感器所接收的地物光谱反射信息,不能全部真实地反映图同地物的特征,影响了图像的识别精度,因此必须进行辐射校正,改进图像质量。 辐射校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征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如光学镜头的 非均匀性引起的边缘减光现象的校正、光电变换系统的灵 敏度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等。 ●光照条件的差异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如太阳的高度角的 不同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地面的倾斜引起的辐射误差校 正等。 ●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等。 3.图像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是指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也就是定量地确定图像上像元坐标与地理坐标的对应关系,即把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之符合投影系统的过程。为了将所获取的数据投影到理性的空间平面上产生精确的换算模型,需要借助一组地面控制点来进行几何校正。控制点选择应均匀分布而且在影像图与地形图上都容易确定的同名地物点上。所选点位图像清晰,在地形图及图像上均能正确识别和定位。如农田林网的交叉点,小沟系上道路桥的两端位置,小河流、渠的交叉点,道路交叉点,水库坝上的拐角

遥感航片地质构造与产状解译

遥感地质学实习报告 ——航片Hgx-185构造与产状解译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5月

一、解译目的 遥感解译的过程就是从遥感图像中获得最基本的信息(获取各种地学遥感信息),根据地质工作的要求,学会运用解译标志和实践经验,应用各种解译技术和方法,识别出典型的地质现象和地质体,掌握地质像的物性特点以及从色调、波谱特征、影纹等方面,并从这些方面测算出关于地质体的相关数量指标。而我们通过此次的遥感解译作业,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的理论知识,并用以实践,为将来自己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解译原则 (1)由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 (2)从区域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 (3)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 (4)联系实际,边解译边勾绘 三、解译方法及步骤 1.解译方法 为了准确进行遥感地质解译,解译者首先应具备一定的地质、遥感知识;其次应对解译区的地质基础、构造格架、灾害地质、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等要有粗略的了解。常用的解译分析方法有: (1)直判法 根据不同性质地质体在遥感图像上显示出的影像特征、规律所建立的遥感地质解译标志或影像单元,并在遥感图像上直接解译提取出构造、岩石等地质现象信息,实现地质体解译圈定与属性划分。

(2)对比法 对未知区遥感图像上反映的地质现象,通过已知区图像特征与解译标志的对比进行解译。如图像上解译的遥感矿化蚀变异常,往往是通过已知含矿区矿化蚀变异常标志来进行对比圈定。 (3)邻比法 当图像解译标志不明显,地质细节模糊,解译困难时,可与相邻图像进行比较,将邻区的解译标志或地质细节延伸、引入,从而对困难区作出解译。如多组断裂交汇区或断裂带交切关系的解译时,采用邻比法一般可取得好的效果。 (4)综合判断法 当目标在图像上难以直接显现时,可采取对控制地区目标物有因果关系的生成条件、控制条件的解译分析,预测目标物存在的可能性。综合判断法除对图像上目标物的环境作综合分析判断外,也可收集地质、物探、化探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判断与印证。这种方法常用在遥感矿产解译之上。由于受图像分辨率限制,一般图像上难以直接判读出矿体(层)的存在,因此常采用对区域成矿、控矿条件的综合判断解译,来实现找矿、控矿、容矿和矿化信息的提取。 2.解译步骤 (1)由易到难 这里的“难、易”主要指遥感影像的可解译程度和地质的复杂程度。解译时先从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出露齐全,遥感影像上地质信息丰富、清晰的地区开始;然后再推进到解译难度较大的地区。推进时,可采

遥感影像判读考试重点

第一章: 1.遥感影像判读: 既是一门学科,又是图像处理的一个过程 作为一门学科,遥感影像判读的目的是为了从遥感图像上得到地物信息所进行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研究 作为一个过程,它完成地物信息的传递并起到揭示遥感图像内容的作用,其目的是取得地物各组成部分和存在于其他地物的内涵的信息 2.遥感影像判读的任务与实施: 任务根据应用范围: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地物与现象的判读 实施组织方法:野外判读、飞行器目视判读、室内判读、综合判读 3.遥感信息的利用方式: 瞬时信息的定性分析:确定相关目标是否存在 空间信息的定位:空间分布规律 瞬时信息的定量分析:定量反演目标参数 时间信息的趋势分析:地表物质能量迁移规律 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 4.遥感信息的技术支撑: 观察与测量仪器的改变、产品形式的改变、生产工艺的改变、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 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遥感应用模型的深化 5.遥感影像判读的质量要求: 判读结果的完整性(详细性):与给定任务的符合程度,用质量指标评价 判读的可靠性:与实际的符合程度,用质量和数量指标评价 判读的及时性:资料及时;指定限期完成 判读结果的明显性:便于理解和应用 用户精度:正确分类/所有分为该类制图精度 制图精度:正确分类/参考数据中的该类 对角线:正确分类 总体精度: 第二章: 1.遥感常用电磁波波段: 紫外线:0.01-0.38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可见光:0.38-0.76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红外线:0.76-1000μm,近红外0.76-3.0μm; 中红外 3.0-6.0μm; 远红外6.0-15.0μm; 超远红外15-1000μm (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 2.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概念: 3.从近紫外到中红外(0.3-6μm)波段区间能量最集中而且相对来说较稳定 4.被动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等稳定辐射 5.对流层:地表到平均高度12km处,航空遥感活动区,侧重研究电磁波在该层内的传输特性;电离层:在80~1000 km,卫星的运行空间

遥感地质调查作业指导书

遥感地质调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遥感地质调查项目及地质调查项目中所包含的遥感地质项目。 3 职责 3.1 地质项目承担单位的遥感地质调查项目组负责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3.2 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 4 遥感工作程序和要求 4.1 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中的遥感工作程序和要求。 4.1.1 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根据工作区和目标任务,充分收集工作区自然地理、气候资料、环境资料及与遥感调查任务有关的区域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资料,了解工作区研究程度和存在的主要区域地质、环境地质问题,选择遥感数据类型,确定图像处理方案。 4.1.2 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根据预定方案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完成与工作比例尺相适应的遥感影像图。 4.1.3 遥感解译人员对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建立影像岩石单位及构造解译标志,并完成遥感解译草图。 4.1.4 地面调查人员根据遥感解译的结果,制定地面验证路线。通过实测

遥感地质剖面,验证解译标志。 4.1.5 遥感解译人员根据实测剖面资料对遥感解译标志进行修证,并对遥感影像进行详细解译,填制遥感图像解译登记卡,编制遥感地质解译图,完成遥感解译工作总结。 4.1.6 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地面验证工作,对重要地质现象和解译盲区应作详细记录,并完成野外验证工作总结报告。 4.1.7 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写遥感地质解译报告,项目组会同计算机操作人员制作遥感地质影像图,并编写遥感地质影像图说明书。 4.1.8 院总工办组织有关人员对遥感调查成果进行初步审查验收。 4.2 矿产资源遥感调查工作中的遥感应用程序。 4.2.1 项目负责人会同项目组人员研究确定区域成矿环境、成矿类型和关键控矿因素,形成矿床地质数据文件。 4.2.2 项目负责人应与计算机操作人员选择遥感数据类型,确定图像处理方案,以获取空间域矿化异常增强图像。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根据预定方案进行图像处理,并完成与工作比例尺相适应的遥感影像图。 4.2.3 遥感地质人员根据最新成矿理论对典型矿床进行解析,研究成矿、控矿要素所反映的影像特征,以及成矿岩系的反射率特征,形成区域成矿特征信息的影像识别模式和信息提取模型等数据文件和图像图形资料。 4.2.4 遥感地质解译人员对主要控矿、成矿因素及成矿岩系等信息进行提取。 4.2.5 项目组综合研究人员对已形成的矿床地质、遥感地质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区域物、化探资料,进行区域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遥感监测数据系统说明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遥感监测数据系统说明 通过研究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以及信息提取方法,结合历史数据和地面调查结果,从遥感数据中获取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信息,减少人工监测的劳动量,实现以遥感数据和技术为主的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实现检索查询、分析研究、决策支持、变化监测等功能,直观、形象地反映矿山地质环境变化情况,实现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数据更新不及时、实地取证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等问题。 单位进入业务化运行后,实现每年或不定期的对重点区域进行航空摄影机无人拍遥感监测,实现由依靠人工监管到信息化监测的转变。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遥感监测数据系统是以图形、图像、统计、多媒体文档及调查研究成果等数据所构成的数据库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建立的可视化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查询浏览、统计汇总、动态监测、专题制图、虚拟显示、数据更新等分析评价及多种成果输出。对该系统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取多光谱数据计算机自动识别与人机交互解译结合的方法,提取与采矿活动有关的矿山主要地物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形态、数量等信息,同时进行统计汇总,输出数据。 2、能够以前一时段遥感数据和监测成果数据位监测本底数据,将后一时段遥感数据与其叠合,对比提取、目视解译采矿活动痕迹的影像信息,发现其不同时间段采矿活动痕迹变化信息,自动分析主要监测内容(采坑面积、排土场占地面积、矿山地质灾害等)变化的数

据,并能输出成excel或其它数据库格式的文件。 3、能够与矿区对应的地理信息图件相套合,实现专题制图,并能够输出arcgis(mapgis?)图件。 4、根据专题图像处理的遥感正射影响结合少量地面调查资料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解译: (1)提取矿山不同矿业活动各个单元的信息; (2)圈定不同单元的界线; (3)计算出不同单元的面积(百分比); (4)利用地形图和遥感TM数据制作立体影像图和电子沙盘; (5)多元信息综合复杂等地理信息系统系列图件等查询矿区各环境因子面积及分布。 5、数据接口: (1)遥感数据:利用遥感数据可以融合成监测区遥感影像图;(2)地形及其它地理要素(可随时更改变化); (3)基础背景数据(矿山地质环境),包括土地利用类型; (4)矿山地质环境单元主要包括:工业场地、排土场、露天采掘场,地质灾害点(地面塌陷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矿区道路; 6、系统操作程序一定要易于非软件系统设计工作人员掌握和熟悉。 7、能够确保软件系统升级、维护。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泛指从遥远处感知,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是指使用某种遥感器,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或者发射信息),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技术为人类观测地球表层系统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各圈层之间的动态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提供了全面、系统、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手段,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为地学研究、地质工程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学期所学《遥感地质学》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地质解译标志的建立以及遥感地质图像的判读等等。 1.概述 遥感地质学是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岩石、构造…),研究目的是有效识别地质体的物性与运动状态,服务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与灾害地质监测等工作。有人说遥感资料是别人赠送给地质学者的礼物,人们可利用地表各种特征信息--影像特征与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直接关系和内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地质研究,还可用外推法、对比法等逻辑推理方法,与物探资料结合的方法推测地球深部情况,通过地质分析及与地、物、化等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进行成矿预测,扩大矿产远景区段。遥感地质学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特征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 遥感地质,是综合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来研究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勘察的一种方法。它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于由空中取得的地质信息,即以各种地质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应作为基本依据,结合其他各种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判断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情况。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传感器拍摄物体的不同波段图像,再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判读。由侧重点的不同,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如可见光波段的图象,对于分析判读具有明显特征的地质体、植被情况、地形差异等可取得很好效果;而红外摄像和热幅射计测量,对于找

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的分析

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31T13:59:37.76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4期作者:谢小菊柳英勇 [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且地形较为复杂,在进行矿山资源开采时,难免会影响到矿山附近的生态平衡.为此,做好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谢小菊柳英勇 武汉中迪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且地形较为复杂,在进行矿山资源开采时,难免会影响到矿山附近的生态平衡.为此,做好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分析。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质环境;遥感技术;动态监测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整体的矿产资源需求量逐步增加。这也就相应地增大了矿产开采规模与频率。为了减少矿山开采工作给周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以下内容对矿山地质环境自然灾害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与遥感动态监测方式进行了阐述。 一、地质环境自然灾害类型 目前常见的地质环境自然灾害类型可以划分为山体滑坡、塌陷、污染与崩塌。为了更好地防范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就需要全面了解这些自然灾害,进而制定出适宜的解决措施。 (一)山体滑坡 矿山山体的倾斜度较大,且由于植被较少,使得土壤较为松软,导致石头与泥土被过多地裸露在外面,一旦出现大雨天气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就会加大山体滑坡概率。另外,随着矿床开采范围的不断加大,使得矿山整体的稳定性再次降低,使得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通过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中,大力提升了监测质量与效率,并将自然灾害引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二)塌陷 塌陷,是矿山资源开采中的另一项常见地质灾害类型。随着矿山资源的逐步被开采,山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且上部岩层在遭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后,会加大塌陷风险。这不仅会影响到矿山开采工程的顺利进行,也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出现塌陷时,施工团队往往会采用回填、封堵或者加固方法来填补塌陷区。 (三)污染 随着矿山资源的逐步被开采,矿山开采地周围的自然环境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比如灰尘、矿渣、工业废水等等,这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随着国家整体的矿采资源用量逐步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矿山开采行列。而有些许的开采企业为了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违规违法开矿,甚至在相关技术标准不达标的情况下就进行开采作业。为了有效规避自然环境污染事件与违规违法开采事件的发生,就使得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的摇感动态监测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四)崩塌 崩塌事件多发生在一些山体较为陡峭的山坡上。由于矿山开采后,使得山坡上的岩体出现掉落,甚至会发生大程度大规模的崩塌。一旦施工团队缺乏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分析 (一)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的地质环境监测技术,此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成本消耗,也具有着更大的使用安全性。它不仅有效提升了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全面性与及时性,也为工作人员制定工作计划与措施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通过运用此项技术,可以制定出适宜的矿产资源开发计划,杜绝盲目开发矿产资源的情况出现。另外,遥感动态监测可以提升矿山管理数字化程度,并将各项矿山信息存储起来,一旦出现任何疑问就可以及时展开分析工作,并制定出适宜的解决措施。 (二)遥感动态监测系统 (1)操控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操控系统逐步实现了智能化。相较于传统的操作系统,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的操控系统更加的快速、便捷与精准。它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可以结合相关指令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并提取到相关信息。 (2)网络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将其引入到矿山开采工作中,遥感技术可以依托于网络将矿山的各项信息有效综合起来,并制定出适宜的方案进行指导。 (3)调度系统。调度系统具有着高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优势。通过此项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展开远程指挥,并制定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获得精准的信息,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 (4)辐射校正。通过辐射校正,可以将外界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而提升遥感监测数据的精准性与全面性。通过此项功能,可以将图像最大程度的还原,并给工作人员研究分析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5)影像融合。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影像融合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通过此项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升数据的精准性,并通过有效融合多种数据而得出新的数据,以此来将数据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6)信息提取。遥感影像在反应地面情况时,其反应结果会受到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外在因素干扰,就需要有效运用遥感影像来科学合理地提取数据信息。为了进一步提升信息提取质量与效率,相关科研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大信息提取技术研发力度。通过全面监测矿山开采中的不利因素,以及开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以让后续的矿山开采工作更加具有目标性。 三、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方式 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中的成功运用,将矿山开采过程的地质灾害与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目前常用的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方式可以划分为三种:滑坡监测、塌陷监测以及污染监测。以下内容将对三项监测方式进行专项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