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钢模板

承台钢模板
承台钢模板

承台钢模板

产品优点:

1、钢模板表面光滑,平正有度。

2、90度直角无缺陷,安装使用方便。

3、钢模板在原有基础上,安装方法进行了改进。

产品安装:

承台钢模板基础安装法

1、伟志承台钢模板,基础承台及基础梁联合支模、整体现浇。

2、承台基础沿四周用Ф48钢管搭设双排脚手架进行钢模板施工。

3、钢模板立杆锚入土中,横杆压住钢模板上口,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侧压力使钢模板上浮。

支架立杆锤沉入基土中,沉入土中的立杆要稳固,防止在浇筑时产生水平滑移。

4、承台钢模板,在桩与柱或墩联系部分。承台把几根,甚至十几根桩联系在一起形成桩基础。承台分为承台基础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低桩承台一般埋在土中或部分埋进土中,高桩承台一般露出地面或水面。高桩承台由于具有一段自由长度,其周围无支撑体共同承受水平外力。基桩的受力情况极为不利。桩身内力和位移都比同样水平外力作用下低桩承台要大,其稳定性因而比低桩承台差。

高桩承台一般用于桥梁工程。低桩承台一般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物。桩头一般伸入承台0.1米,并有钢筋锚入承台。承台上再建柱或墩,形成完整的传力体系。

近年来由于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采用,桩的刚度、强度都比较大,因而高桩承台在桥梁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钢模板在车间主任和质检师的精心指导下又是提升了一个阶梯,他们有着多年外出安装经历和模板体验,时不时还多方学习一起进取。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扣件式钢管 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省××市××建设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前言 近几年,国内连续发生多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尤其是2000年10月,南京电视台新演播大厅双向预应力井式屋盖混凝土浇筑途中,发生了36m高扣件式钢管梁板高支撑架倒塌的重大伤亡事故。从此以后,模板支架设计和使用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 虽然采用钢管脚手架杆件搭设各类模板支架已是现代施工常用的做法,但由于缺少系统试验和深入研究,因而尚无包括其设计计算方法的专项标准。几年来,钢管模板支架和高支撑架(h≥4m的模板支架),均采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章节提供的有关公式及相应规定来进行设计计算的,但是惨痛的“事故”教训和深入的试验研究,已经充分揭示了《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确实尤其是存在重要疏漏,致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在新规范或标准尚未颁布之前,为了保证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使用安全,总工室参考近期发表的论文,论著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了有关“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资料,提供给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计算参考使用;与此同时,《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的相关公式、计算资料,相应停止使用。 特此说明! 总工程师室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模板支架计算………………………………………………1-1 第二节关于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L有关问题的探讨……………2-1 第三节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3-1 第四节梁板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设计要求……………4-1 第五节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实例………………………………………5-1 第六节附录: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资料………………………………6-1 [附录A]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常用构配件与材料自重[附录B]钢管截面特性 [附录C]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附录D]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 [附录E]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录F]立杆计算长度L修正系数表

钢模板技术规格书

钢模板技术规格书 一、钢模板组成基本规定 1、钢模板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及连接件等组成。 2、组成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3、钢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能保持钢模板竖向放置的安全可靠和风荷载作用下的自身稳定性。 4、钢模板应能满足现浇混凝土体成型和表面质量效果的要求。 5、钢模板结构构造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制作。 6、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整装整拆,组装便利,在正常维护下应能重复周转使用。 二、钢模板的设计要求 1、钢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质量要求及施工设备和材料等结合施工工艺进行设计。 2、钢模板中的钢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大模板、滑升模板等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13?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 3、钢模板设计时板块规格尺寸宜标准化。 4、钢模板各组成部分应根据功能要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计算。 5、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运输、堆放和装拆过程中对模板变形的影响。

6、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组装方便便捷,连接处采用定位销孔。 7、钢模板设计最终应考达到的要求有:签字齐全的设计图纸、工装图、排料图、工艺图、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必要时。应有刚度、强度、稳定性的核算。 8、在材料选用上,为保证模板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模板体系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等不同情况,选用合适的钢材型号和材性,且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 9、模板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 10、具体要求: ①钢模板的面板应选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作,材质不低于Q235A的性能要求。 ②钢模板的法兰采用钢板或角钢,横筋、竖筋采用型钢或钢板制作,材质宜与钢面板材质同一牌号,以保证焊接性能和结构性能。 ③钢模板的背杠及桁架采用型钢制作,材质不低于Q235A的性能要求。 ④钢模板的吊环应采用Q235A材料制作并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⑤钢模板对拉螺栓材质硬不低于Q235A的钢材制作,应有足够的强度承受施工载荷。

承台模板计算书

承台模板计算书

承台模板计算书 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 1.1、编制依据 (1)、现行施工方案 (2)、地质勘查报告 (3)、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5)、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0) 1.2、规范标准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2、工程概况 桥梁全长 m ,桥梁全宽 m ,共有承台4座。全桥承台钢筋用量为 t ,C15砼用量为 m 3,C30砼用量为 m 3 。 3、方案综述 承台模板采用竹胶板施工,竖肋采用50×100mm 方木,承台尺寸: 17.8×6.2×2.0m ;模板采用分块吊装组拼就位的方法施工。根据模板重量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立模、拆模。 4、结构计算 4.1、荷载计算 当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6m/h 以下时,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通过比较,一般取计算值较小者; 混凝土侧压力根据公式: Pmax=0.2221 210γv k k t Pmax=γ×h Pmax =0.22×24×5×1×1.15×22 1 =43 kpa Pmax =24×2=48 kpa 式中: Pmax-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pa ); h -有效压头高度(m ); ν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

0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 γ-混凝土的体密度(KN/m3); K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参加外加剂时取1.0,掺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K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 50-90mm 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 H-混凝土灌注层(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的高度(m )。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P1=2.0 KPa (查桥梁施工常用技术手册)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P1=4.0 KPa (查桥梁施工常用技术手册) 荷载组合: P=1.2×43+1.4×(2.0+4.0)=60 KN/m 2 4.2、承台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验算其抗弯强度及刚度。 面板采用δ=18mm 厚竹胶板, 竖肋间距0.3m ,横肋间距0.6m ,取1m 板宽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及指标 3 32 2 105418 10006161W mm bh ?=??== 4 5 3 3 1086.418100012 1121mm bh I ?=??= = Α =b ×h=1000×18=180002 mm 结构计算 a 、强度计算 σ= w M = 3 6 10 *5410*54.0=10Mpa<[σ]=45Mpa ,符合要求。 b 、刚度计算 f= 128EI ql 4 =0.002mm<300/250=1.2mm ,符合要求。 4.3、竖肋计算

钢模板、拉杆l螺栓及模板连接螺栓计算

计算书 本工程施工所用模板主要用在箱涵的侧墙和顶板及桥墩和桥台,采用大模板可大大节省模板材料,加快施工进度。 一、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计算 在进行侧模板及支承结构的力学计算和构造设计时,常需计算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压力,一般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采用内部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0m/小时以下时,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以下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P m=4+1500K SKwV1/3 /(T+30)(3-1)P m=25H(3-2)式中:Pm——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KN/m2);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oC);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K S——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为50~90mm时取1.0,为110~150mm时取1.15; K W——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已知混凝土每环最大为4m,采用坍落度为120mm的普通混凝土,浇筑速度为0.25m/h,浇注入模温度为30oC,则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及有效压头高度为: 查表得:K S=1.15,K W=1.2 由公式(3-1),P m=4+1500×1.15×1.2×(1.2)1/3 /(30+30)=40.7 KN/m2由公式(3-2),P m=25×2=50KN/m2 取较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40.7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h=40.7/25=1.628m。 二、模板拉杆、螺栓计算 1、拉杆及栏杆上螺栓 模板拉杆用于连接内、外两组模板,保持内、外两组模板的间距,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和其它荷载,使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本工程模板拉杆采用对拉螺栓,采用Φ16精轧螺纹钢制作。其计算公式为: F=P mA 式中:F——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P m——混凝土的侧压力(N/m2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模板

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书 专业:土木工程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设计资料和结构布置 ---------------------------------1 1. 铺板设计 1.1 初选铺板截面----------------------------- 2 1.2 板的加劲肋设计---------------------------- 3 1.3 荷载计算------------------------------- 4 3. 次梁设计 3.1 计算简图-------------------------------- 5 3.2 初选次梁截面----------------------------- 5 3.3 内力计算------------------------------- 6 3.4 截面设计------------------------------- 6 4. 主梁设计 4.1 计算简图 --------------------------------- 7 4.2 初选主梁截面尺寸 ---------------------------- 7 5. 主梁内力计算 5.1 荷载计算------------------------------- 9 5.2 截面设计------------------------------- 9 6. 主梁稳定计算 6.1 内力设计 --------------------------------- 11 6.2 挠度验算 --------------------------------- 13 6.3 翼缘与腹板的连接 ---------------------------- 13 7 主梁加劲肋计算 7.1 支撑加劲肋的稳定计算 --------------------------- 14 7.2 连接螺栓计算----------------------------- 14 7.3 加劲肋与主梁角焊缝 -------------------------- 15 7.4 连接板的厚度 -------------------------------15 7.5 次梁腹板的净截面验算------------------------ 15 8. 钢柱设计 8.1 截面尺寸初选----------------------------- 16 8.2 整体稳定计算----------------------------- 16 8.3 局部稳定计算 -------------------------------17 8.4 刚度计算------------------------------- 17 8.5 主梁与柱的链接节点 -------------------------- 18 9. 柱脚设计 9.1 底板面积 --------------------------------- 21 9.2 底板厚度------------------------------- 21 9.3 螺栓直径 --------------------------------- 21 10. 楼梯设计 10.1 楼梯布置------------------------------ 22

钢模板生产技术条件

钢模板技术条件 范围1 本标准说明了钢模板的组成、结构形式;规定了钢模板的设计要求、加工制作要求、检验方法 及标志、保管和运输等。规范性引用文件2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74-2003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GB 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T 700 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碳钢焊条GB/T 5117 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 级六角头螺栓CGB/T 5780 六角头螺栓GB/T 5782 GB/T 1229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T 1230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 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8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1995钢模板组成基本规定3 3.1 钢模板应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及连接件等组成。组成钢模板各系统之间 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3.2 钢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能保持钢模板竖向放置的安全可靠和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自身稳定性。3.3 钢模板应能满足现浇混凝土体成型和表面质量效果的要求。3.4 钢模板结构构造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制作。3.5 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整装整拆,组装便利,在正常维护下应3.6 能重复周转使用。钢模板的设计要求4 一般规定4.1 钢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质量要求及施工设备和材料等结合施工工艺进4.1.1 行设计。《钢结构设计规范》。大模板、滑升钢模板中的钢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500174.1.2 GB50113《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模板等的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4.1.3 钢 模板设计时板块规格尺寸宜标准化。 4.1.4 钢模板各组成部分应根据功能要求采用极限状态设 计方法进行设计计算。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运输、堆放和装拆过程中对模板变形的影响。4.1.5 个定位34.1.6 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组装方便变捷,连接处采用定位销孔,每条接缝处不少于销 孔,定位销及孔结构见示意图。 定位销及孔示意图 4.1.7 钢模板设计最终应达到的要求有:签字齐全的设计图纸(总图、零件图、细部拆分图)、 工装图、排料图、工艺图、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必要时,应有刚度、强度、稳定 性的核算。 4.2 材料选用 4.2.1 为保证模板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模板体系的重要性、 荷载特征、连接方法等不同情况,选用适合的钢材型号和材性,且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

墙模板(组合式钢模板)计算书_20150716_101743984

墙模板(组合式钢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 t0β1β2v1/2,γc H]=min[0.22×24×4×1×1×21/2,24×3.2]=min[29.87,76.8]=29.87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 [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 kN/m2 三、面板布置

模板设计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长向接缝方式为端缝齐平,根据《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4.3.5和4. 4.4条,面板强度及挠度验算,宜以单块面板作验算对象。面板受力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q=0.95bS承=0.95×0.6×38.056=21.692kN/m 面板弯矩图(kN·m) M max=1.091kN·m σ=M max/W=1.091×106/21.1×103=51.72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0.6×29.87=17.922kN/m 面板变形图(mm) ν=0.086mm≤[ν]=1.5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提要: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砼的重量,钢筋重量及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矩形梁模板和顶撑计算 梁长6.9米,截面尺寸为250*550mm,离地面高m,?梁底钢管顶撑间距为600mm,侧模板立档间距为600mm。木材用红松:fe=10N/mm2fv=/mm2 fm=13N/mm2 1.底板计算 底板计算 抗弯强度验算 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砼的重量,钢筋重量及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均乘以分项系数,设底模厚度为4mm。 底模板自重 .2×5××=/m 砼荷重 .2×24××=/m 钢筋荷重

.2×××=/m 振捣砼荷载 .2××=/m 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设计荷载值要乘以V=?的折减系数,所以q=×=/m 验算底模抗弯承载力 底模下面顶撑间距为米,底模的计算简图是一个等跨的多跨连续梁,因为模板长度有限,一般可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查静力计算表得: L= L= L= L= Mmax=-=-××=·m 按下列公式验算 Mmax/wn≤kfm Mmax/Wn=×106/﹛250/(6×402)﹜=/mm2 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验算 Vmax==××= Lmax=3Vmax/2bh=3××103/(2×250×40)=/mm2 Kfv=×=/mm2>/mm2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且不考虑振捣砼的荷载 q’=++=/m wA=×q’l4/100EI=××6004/﹛100×9×103×(1/12)×250×403﹜=? 允许挠度为h/400=600/400=> 满足要求 2、侧模板计算 (1)侧压力计算,梁的侧模强度计算,?要考虑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及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并乘以分项系数1.2。 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普通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24×200/20+15×1×1×(2)=/m2 F=24H=24×=/m2 选择二者之中较小者取F=/m2 振捣砼时产生的侧压力为4kN/m2 总侧压力q1==/m2 化为线荷载q=×=/m 验算抗弯强度 按四跨连续梁查表得: Mmax=-=-××=kn·m=- 钢模板静截面抵抗矩为

钢模板施工规范

钢模板施工规范 1 概述 组合钢模板由钢模板和配件两部分组成。钢模板包括平面模板、阴角模板、阳角模板、联结角模以及其它形式的模板(如梯形、三角键槽模板等)。配件主要有连接件和支承件,包括U形卡、L形插销、钩头螺栓、蝴蝶卡等,支承件主要采用钢管。 用得较为普遍的主要为3015、1015型平面模板,由面板和肋条组成,面板厚2.5mm或2.75mm,肋条厚2.8mm。组合钢模板可以根据施工要求组装成各种不同形式、规格的整体模板。 2 作业流程图: 3 运输进仓 使用汽车拖运时,超出车厢栏板高度的模板必须用绳索捆绑固定,车厢内或模板上禁止同时载人。 运输过程中,驾驶员须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车速不宜过快。 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模板,必须码放整齐,下部加方木垫平,码放不宜过高,谨防倾倒。 模板吊运进仓时,必须由起重人员进行指挥、挂钩,模板捆绑必须紧固,下系牵引绳,禁止单根绳起吊,禁止在模板内夹带其它物件;模板各种扣件须装在工具袋内,须吊运时,必须使用吊篮。 禁止将模板临边堆放,在脚手架、施工平台上堆放时,必须确保稳固,以防滑落,堆放不得超过限定载重量、不得影响交通。

4 立模 起始仓立模 组合钢模板主要是在现场拼装,起始仓立模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方法为: 4.1.1 施工放样。 4.1.2 先立侧面两到三块模板。 4.1.3 上竖围令及底脚横围令。 4.1.4 延伸并加高。 4.1.5 整标准,上拉条。 4.1.6 按需要在模板顶部加设护栏,以便在浇筑收仓时形成封闭的安全防护。 4.1.7 收尾(紧拉条、补缝、刮灰、刷油等)。 拆、立模 4.2.1 拆模时,先下蝴蝶卡螺丝,再下横围令。 4.2.2 松开竖向围令,并将其固定在上口露头螺杆处。 4.2.3 拆钢模并加高,再上好横围令。混凝土收仓面钢模不拆,以此模板为基础往上加。 4.2.4 其后程序与起始仓立模相同。 顶板面板施工 4.3.1 顶板模板支撑系统形成并验收合格后,即可铺上组合钢模板面板,面板采用木楔调平,并刮灰、刷油、贴布条,验收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支撑系统施工见“脚手架施工作业指导书”相关内容)。 4.3.2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系统:

承台模板拉杆计算(100713)

一模板拉杆计算 1.1侧压力计算 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本工程砼一次最大浇筑高度为3.6米,模板高度为 3.65米。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取下列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 c t β 1 β 2 V2 1 F=γ 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10h;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取0.48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取3.6m; β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β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所以 F=0.22γ c t β 1 β 2 V2 1 =0.22×24×10×1.2×1.15×0.482 1 =50.4816KN/m2 F=γ c H =24×3.6 =86.4KN/m2 综上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F=50.48 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 h=F/γ c =50.48/24 =2.1034m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见下图:

q=50.48KN/m2 1.2对拉杆的强度的验算 φ16mm螺纹钢对拉杆承受的拉力为 P=F.A =50.48×1.2×1

=60.58kN 式中P—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kN); F—混凝土的侧压力(N/m2),计算为50.48kN/m2; A—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A=a×b; a—模板拉杆的横向间距(m); b—模板拉杆的纵向间距(m)。 对拉杆承受的拉应力为 σ=P/S =60.58×103/(3.14×82) =301MPa<[σ]=335 MPa 式中S—拉杆的截面积,πR2=2.01×10-4 m2。

圆柱钢模计算书

直径1.4m圆柱计算书 1,基本情况 1.1该圆柱模高7.8米,直径1.4米。采用混凝土泵车下灰,浇注混凝土速度3m/h,混凝土入模温度约 25℃,采用定型钢模板:面板采用6mm钢板;横肋采用厚12mm,宽100 mm的圆弧肋板,间距400mm; 竖肋采用普通10#槽钢,间距353mm, 2.荷载计算 2.1混凝土侧压力 (1)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3.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7.8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63.10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0.9×63.100=56.79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3.000=2.700kN/m2。 (2)进行荷载组合 F′=56.790+2.700= 59.49KN/㎡ 3板面计算:圆弧模板在混凝土浇注时产生的侧压力有横肋承担,在刚度计算中与与平模板相似。 3.1计算简图

3.2挠度计算 按照三边固结一边简支计算,取10mm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荷载为q=0.0595*10=0.595N/mm 根据lX/lY=0.9,查表得 ωmax=0.00258ql4/k k=Eh3b/12(1-v2)=206000*63*10/12*(1-0.3*0.3)=40750000 V-钢的泊桑比=0.3 ωmax=0.57 mm≤[ω]=1/400=0.883 mm 故满足要求 4竖肋计算 4.1计算简图: 竖肋采用10#槽钢间距353 mm,因竖肋与横肋焊接,故按两端固定梁计算,面

钢模板标准汇编样本

钢模板原则汇编 本原则阐明了钢模板构成,构造形式,规定了钢模板设计规定,加工制作规定、检查办法及标志、保管和运送等。 一、钢模板构成基本规定 1、钢模板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及连接件等构成。 2、构成模板各系统之间连接必要安全可靠。 3、钢模板支撑系统应能保持钢模板竖向放置安全可靠和风荷载作用下自身稳定性。 4、钢模板应能满足现浇混凝土体成型和表面质量效果规定。 5、钢模板构造构造应简朴、重量轻、结实耐用、便于加工制作。 6、钢模板应具备足够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整装整拆,组装便利,在正常维护下应能重复周转使用。 二、钢模板设计规定 1、钢模板应依照工程构造形式、荷载大小、质量规定及施工设备和

材料等结合施工工艺进行设计。 2、钢模板中钢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标GB50017?钢构造设计规范?。大模板、滑升模板等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标GB50113?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相应规定。 3、钢模板设计时板块规格尺寸宜原则化。 4、钢模板各构成某些应依照功能规定采用极限状态设计办法进行设计计算。 5、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运送、堆放和装拆过程中对模板变形影响。 6、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组装以便便捷,连接处采用定位销孔。 7、钢模板设计最后应考达到规定有:签字齐全设计图纸、工装图、排料图、工艺图、技术原则、作业指引书等技术文献,必要时。应有刚度、强度、稳定性核算。 8、在材料选用上,为保证模板构造承载能力,防止在一定条件下浮现脆性破坏,应依照模板体系重要性、荷载特性、连接办法等不同状况,选用适当钢材型号和材性,且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 9、模板钢材质量应符合相应国标规定: 10、详细规定: ①钢模板面板应选用厚度不不大于5mm钢板制作,材质不低于

怎样计算桥墩钢模板

一、基本资料: 1. 基本尺寸 全钢模板,面板为h=5mm厚钢板;内模竖肋6.3号槽钢,背楞为10号双槽钢,横边框100×8mm钢板;外模竖肋10号槽钢,背楞为14号双槽钢,横边框100×12mm钢板模板;内外模之间对拉螺栓及外模角部斜螺栓直径30mm。模板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模板平面图 2. 材料的性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和《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74-2003》的规定,暂取: 砼的重力密度:26 kN/m3;砼浇筑时温度:20℃;砼浇筑速度:2m/h;掺外加剂。 钢材取Q235钢,重力密度:78.5kN/m3;容许应力为215MPa,不考虑提高系数;弹性模量为206GPa。 根据《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050729》D.0.1之规定,人员机具荷载取2.5kPa。风荷载取1kN/m2。 3. 计算荷载 对模板产生侧压力的荷载主要有三种: 1) 振动器产生的荷载:4.0 kN/m2;或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4.0km/m2;二者不同时计算。 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荷载组合为:强度检算:1+2;刚度检算:2 (不乘荷载分项系数) 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6m/h以下时,新浇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P171杨文渊): (1) 当v/T<0.035时,h=0.22+24.9v/T; 当v/T>0.035时,h=1.53+3.8v/T; 式中:P——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kPa); H——有效压头高度(m);

V——混凝土浇筑速度(m/h); T——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 ——混凝土的容重(kN/m3); K——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k=1.0,掺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k=1.2; 根据前述已知条件: 因为 v/T=2.0/20=0.1>0.035, 所以 h=1.53+3.8v/T=1.53+3.8×0.1=1.91m 最大侧压力为: =1.2×26×1.91=59.59kN/m2 检算强度时最大荷载设计值为: 1.2×59.59+1.4×4.0=77.91 kN/m2; 检算刚度时最大荷载标准值为: 59.59 kN/m2; 4. 检算标准 1) 强度要求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 2)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结构跨度的1/500; 3) 钢模板面板的变形为1.5mm; 4) 钢面板的钢楞、柱箍的变形为3.0mm; 二、模板整体检算 (一)计算模型 建立整体模型,进行检算,模型示意图如下: 图2 模型平面图

钢模板设计-验算

工程承台钢模板(侧模)计算 一、浇筑砼最大侧压力计算 已知:最高台身H=2.5 m,浇筑速度V=2.5/2.4 m/h=1.04m/h<6m/h,混凝土入模温度T=15℃,混凝土不掺外加剂,v/T=1.04/15=0.069>0.035,γ=25KN/m3 (1)P m=K*γ*h =1*25*(1.53+3.8*0.069)=44.8KN/m2; (2)振捣混凝土时对侧面模板的压力按4KPa计; 二、模板面板强度和刚度计算 (1)模板面板厚度的选定 钢结构对钢模板的要求,一般为其跨径的l/100,且不小于6~8mm,本钢模竖肋最大跨径为1000mm,故δ=1000/100=10mm,由于钢模板为临时结实结构,且本工程特殊—为旧模板利用,δ=6mm; (2)模板面板强度和刚度验算 P=48.8KN/m2(考虑动荷载4KN/m2); 竖肋间距:l1=1000mm; 横肋间距:l2=400mm;经初步查表估算1000mm太大,现采用400mm进行验算; 模板厚度:δ=6mm; 跨径l=l2=400mm=40cm;板宽b取1m,即 q=P*b=48.8*1=48.8KN/m; 考虑到板的连续性,其强度和刚度计算: M max=1/10*q*L2=1/10*48.8*402*10-4=0.781KN*m;

W=1/6*b*h2=1/6*100*0.62=6cm3; σ= M max/W=130.1MPa<[σw]=181MPa; f max=ql4/128*EI=0.237cm<0.3cm; 模板面板在内楞间距400mm显得比较薄,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为旧模板利用,仍采用δ=6mm; 二、内钢楞计算 ]10槽钢:I=88.52*104,W=12.2*103,E=2.1*105MPa,f=215MPa (一)计算横肋间距: (1)按抗弯强度计算 b=(10*f*w/(P*a))1/2 =[(10*215*12.2*103)/(48.8*10-3*1000)]1/2=733mm; 取b=450mm, (2)按挠度计算 b=[(150*[W]*E*I)/(P*a)]1/4=1144mm; 按以上计算原来的[10槽钢,跨度1000mm,间距1000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加密,内钢楞间距建议加密为选择400mm的常用模数,符合要求; (二)纵肋、横肋强度和刚度计算 (1)均布荷载仍按48.8*0.40=19.52KN/m; (2)强度验算: 按简支梁简化近似计算,跨中位置弯矩最大值: M max=1/8*19.52*1002*10-4=2.44KN*m;

钢模板施工方案

钢模板施工方案 1. 标准层框架剪力墙模板 标准层剪力墙模板采用定制组合钢制大模板,包括平模、角模、操作平台、护身栏、外挂架以及配套连接件和支撑结构等。 为达到清水混凝土墙体的外观效果,本工程采用86系列整体式全钢大模板。 大模板所使用的钢材型材要求面板为δ=6mm平板;主肋为[8#(80×8)槽钢;次肋和边肋为-6×80扁钢。背楞为2×[10#(100×8)的成对槽钢,纵向共设置3道。内、外墙模板纵向与背楞配合相应设置3排对拉螺栓,横向间距不大于1000mm。 大模板单榀重量满足现场起吊能力要求。 2 .大模板安装: 2.1 大模板安装顺序:先内墙再外墙、先横墙再纵墙、先角模再大模。 2.2 按施工顺序将一个流水段的正负号模板用塔吊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墙位置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用靠尺测垂直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拧紧螺栓。 2.3 大模板就位时,必须按编号进行。临时就位时,大模板必须

倾斜立在位置上,将调整螺栓旋至最低位置,以保证在6级风力作用下模板不倾倒。 2.4 外模板最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必须挂好三角外挂架并装好安全网。 2.5 施工缝处大模板安装前应绑好密目钢板网或多层板堵好,防止砼外流。 2.6 大模板安装完后,检查角模与墙模、模板与楼板、楼梯间墙面间隙必须严密,防止有漏浆、错台现象,检查每道墙上口是否平直,办完模板工程预检验收后,方准浇筑砼。 3.柱子模板安装 3.1 施工程序: 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安装柱模板→安柱箍→安拉杆或斜撑→办理予检 3.2 安装工艺 1)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检手续。 2)弹好柱控制线,按标高抹好水泥湛沙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准确,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离地5~8c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

承台钢模板配置方案

郑徐客专二标一分部承台模板配置方案 中国建筑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建股份郑徐客专二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三年三月十九日

目录 1、编制目的 (1) 2、编制依据 (1) 3、工程概况 (1) 4、模板配置方案 (2) 5、模板的数量 (7) 6、模板的进场时间: (8) 7、进场模板的要求: (8)

承台模板方案 1、编制目的 明确承台模板需求量,确定承台模板的规格型号,为承台施工做好准备,确保施工节点安排。 2、编制依据 2.1 《郑徐客专施图(桥)-5》《郑徐客专施图(桥参)-2》 2.2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 2.3 指挥部编制的施工进度安排及桥梁专业工程施工进度衔接安排。 3、工程概况 郑汴特大桥DK26+196.570-DK38+796.405管段内桥梁总长12.6km,计380个承台,具体尺寸型号及数量见表3-1: 表3-1本段承台型号尺寸及数量

4、模板配置方案 分部承台施工时考虑桩基、承台、墩身独立施工,互不干扰,形成桩基、承台、墩身平行流水作业。 4.1模板的套数 4.1.1按一个承台的模板(1天)、混凝土浇筑(1天)及拆模(1天)整套流程共需3天的时间计算; 4.1.2根据指挥部2013年施工计划安排,须要在2013年11月18日前完成所有下部结构工程,承台则需要在2013年10月30日前完成,我分部计划在2013年4月15日开始承台施工,这样每月平均须完成60个承台的施工。 4.1.3综合每个承台一个流程所需要的时间、工期要求完成的数量、非施工因素干扰及施工队设置等原因,确定共需要承台模板6-10套,考虑到现场施工,首先安排连续梁承台施工,(不同类型的承台须要通过配节来达到设计要求的承台结构尺寸)。 4.2模板基本节段与调整节段的配置 4.2.1连续梁承台模板配置 根据本管段段施工节点安排,首先施工连续梁662#~667#、

钢模板标准汇编

钢模板标准汇编 本标准说明了钢模板的组成,结构形式,规定了钢模板的设计要求,加工制作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保管和运输等。 一、钢模板组成基本规定 1、钢模板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及连接件等组成。 2、组成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3、钢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能保持钢模板竖向放置的安全可靠和风荷载作用下的自身稳定性。 4、钢模板应能满足现浇混凝土体成型和表面质量效果的要求。 5、钢模板结构构造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制作。 6、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整装整拆,组装便利,在正常维护下应能重复周转使用。 二、钢模板的设计要求 1、钢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质量要求及施工设备和

材料等结合施工工艺进行设计。 2、钢模板中的钢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大模板、滑升模板等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13?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 3、钢模板设计时板块规格尺寸宜标准化。 4、钢模板各组成部分应根据功能要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计算。 5、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运输、堆放和装拆过程中对模板变形的影响。 6、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组装方便便捷,连接处采用定位销孔。 7、钢模板设计最终应考达到的要求有:签字齐全的设计图纸、工装图、排料图、工艺图、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必要时。应有刚度、强度、稳定性的核算。 8、在材料选用上,为保证模板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模板体系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等不同情况,选用合适的钢材型号和材性,且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 9、模板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 10、具体要求: ①钢模板的面板应选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作,材质不低于

钢模板生产检验标准

钢模板标准

目录 QB/YJJG-MB001-2010 钢模板技术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QB/YJJG-MB002-2010 墩模检验规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QB/YJJG-MB003-2010 桥梁模板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模板技术条件

前言 本标准为规范钢模板的设计、制作、检验等行为,确保钢模板产品质量满足要求,依据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74-2003《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和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的。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铁路、公路、水利等钢模板。 本标准编写格式依据GB/T1.1-2009。 本标准由中铁一局集团XXXX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铁一局集团XXXX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钢模板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说明了钢模板的组成、结构形式;规定了钢模板的设计要求、加工制作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保管和运输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74-2003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GB 50113-2005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5117 碳钢焊条 GB/T 5118 低合金钢焊条 GB/T 5780 六角头螺栓C级 GB/T 5782 六角头螺栓 GB/T 1229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T 1230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GB/T 122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 8110-1995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3 钢模板组成基本规定 3.1 钢模板应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及连接件等组成。 3.2 组成钢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3.3 钢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能保持钢模板竖向放置的安全可靠和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自身稳定性。 3.4 钢模板应能满足现浇混凝土体成型和表面质量效果的要求。 3.5 钢模板结构构造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制作。

钢模板计算书

湖畔郦百合苑9-13、14、15、18、19#楼及车库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计算书 1.计算依据 1.参考资料 《建筑结构施工规范》 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2.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 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 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此处取26kN/m 3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 t0=200/(T+15)计算;假设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0C ,即T=250C ,t 0=5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2.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 高度(m );取9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 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 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大模板侧压力计算 2/121022.0V t F c ββ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