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化学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

临床化学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
临床化学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

2018 第二章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一、A1

1、下列生化过程不属于糖异生的是

A、乳酸→葡萄糖

B、甘油→葡萄糖

C、糖原→葡萄糖

D、丙酮酸→葡萄糖

E、生糖氨基酸→葡萄糖

2、GOD法测血糖时用到的酶有

A、葡萄糖氧化酶

B、己糖激酶

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D、乳酸脱氢酶

E、过氧化氢酶

3、我国临床中心推荐的血糖测定常规方法是

A、葡萄糖氧化酶法

B、己糖激酶法

C、邻甲苯胺法

D、葡萄糖脱氢酶法

E、酚试剂法

4、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主要是

A、测定NADPH的生成量

B、测定NADPH的减少量

C、测定NADH的生成量

D、测定NADH的减少量

E、测定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

5、胰岛素原与胰岛素和C-肽相比较

A、胰岛素原是分子量比胰岛素小的多肽

B、胰岛素是分子量比C-肽小的多肽

C、胰岛素原与胰岛素在免疫效应方面无交叉反应

D、胰岛素和C-肽在免疫效应方面有交叉反应

E、C-肽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

6、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为胰岛素的

A、1%

B、3%

C、15%

D、5%

E、10%

7、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过量会出现

A、血糖升高

B、胰岛素升高

C、胰岛素降低

D、C-肽升高

E、C-肽降低

8、对于1型糖尿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

B、胰岛素绝对不足

C、胰岛β细胞的破坏

D、此类患者依靠胰岛素治疗才能生存

E、有遗传易感性但与环境因素无关

9、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将出现

A、生理性血糖升高

B、病理性血糖升高

C、生理性血糖降低

D、病理性血糖降低

E、尿糖

10、有关葡萄糖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供氧充足时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

B、供氧不足时葡萄糖进行无氧氧化

C、葡萄糖可进行磷酸戊糖代谢

D、葡萄糖可合成糖原

E、葡萄糖代谢可迅速提供能量的是有氧氧化

11、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

A、3,5-糖苷键

B、2,6-糖苷键

C、1,4-糖苷键

D、1,6-糖苷键

E、1,5-糖苷键

12、在评价血糖水平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全血葡萄糖浓度等于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B、全血葡萄糖浓度水平受血细胞比容影响

C、全血分析前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低

D、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试

E、标本尽量不要溶血

13、脑组织主要依赖的能源是

A、葡萄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氨基酸

E、核酸

14、体内糖、脂肪、氨基酸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是通过

A、三羧酸循环

B、鸟氨酸循环

C、乳酸循环

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15、长期饥饿后血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含量增加

A、葡萄糖

B、酮体

C、丙酮酸

D、乙酰CoA

E、胆固醇

16、血红蛋白种类有多种,不正确的是

A、HbE

B、HbA0

C、HbA1

D、HbA2

E、HbF

17、胰岛素的作用不包括

A、促进糖的氧化

B、促进糖变脂肪

C、抑制糖异生

D、抑制血糖进入肌肉、脂肪组织细胞内

E、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

18、胰岛素对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B、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C、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

D、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E、促进糖的有氧氧化,加速糖的利用

19、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

A、促进葡萄糖利用吸收

B、与靶细胞表面特殊蛋白受体结合

C、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抑制糖异生

E、促进糖原合成

20、正常情况下血浆葡萄糖去路不包括

A、组织细胞能量来源

B、合成糖原

C、在脂肪组织合成三酰甘油

D、转变为氨基酸

E、从尿中排出

2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不符合的选项是

A、血酮体>4.8mmol/L

B、血pH下降

C、血HCO3-下降

D、血PCO2降低

E、血糖常>33.3mmol/L

22、下列胰岛素对糖化代谢影响的论述错误的

A、促进糖的异生

B、促进糖变为脂肪

C、丙酮酸羧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化酶

23、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是

A、尿微量清蛋白

B、β2微球蛋白

C、本-周蛋白

D、α1微球蛋白

E、尿补体C3

24、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

A、丙酮酸

B、葡萄糖

C、果糖

D、乳糖

E、乳酸

25、胰岛细胞瘤时血中出现

A、C肽水平降低

B、C肽水平升高

C、C肽水平正常

D、胰岛素原水平降低

E、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26、血糖测定时最佳的抗凝剂为

A、枸橼酸钠

B、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C、肝素

D、草酸钠

E、草酸钾-氟化钠

27、下列关于阴离子间隙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阴离子间隙是指细胞外液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阴离子间隙升高

C、肾衰竭尿毒症时阴离子间隙升高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阴离子间隙降低

E、临床上利用血清主要阴、阳离子的测定值即可算出AG值

28、空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又有糖尿病症状时宜做

A、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

B、尿糖测定

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

D、糖耐量试验(OGTT)

E、C肽测定

29、关于糖化蛋白(GH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尿病病情控制后GHb浓度缓慢下降,此时血糖虽然正确,但有可能GHb仍较高

B、GHb形成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和作用时间

C、GHb可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控的指标

D、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

E、GHb测定可作为判断预后,研究糖尿病血管合并症与血糖控制关系的指标

30、以下关于血红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成人体内约有97%的血红蛋白是HbA

B、HbA由α2β2组成

C、成人体内血红蛋白还可由HbA2组成

D、HbF主要在胎儿期合成

E、HbF在成人体内可占1%

31、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

A、葡萄糖-6-磷酸酶

B、果糖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葡萄糖激酶

32、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酸伴有

A、FMN的还原

B、NADH的氧化

C、NAD+的还原

D、NADPH的氧化

E、NADP+的还原

33、肝脏内糖代谢的主要形式与作用为

A、进行糖酵解

B、对抗糖异生

C、提供合成的原料

D、分解戊糖磷酸

E、有氧氧化以供应能量

3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多少时间前的血糖平均水平

A、1~2周

B、3~4周

C、5~6周

D、6~8周

E、20周以后

35、反应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指标是

A、血胰岛素测定

B、糖化蛋白测定

C、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D、葡萄糖胰岛素钳夹技术

E、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36、糖尿病重要的代谢变化之一是

A、肌糖原合成增加

B、肌肉蛋白分解增加

C、肝糖原分解增加

D、肝合成胆固醇减少

E、脂肪合成增加

37、判断低血糖症的血糖浓度是

A、<2.78mmol/L

B、<300mmol/L

C、<3.3mmol/L

D、<4.0mmol/L

E、<5.0mmol/L

38、反应性低血糖中最常见的是

A、内分泌性低血糖

B、药物性低血糖

C、肝源性低血糖

D、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

E、空腹低血糖

39、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A、胰岛α细胞

B、胰岛β细胞

C、胰岛δ细胞

D、胰岛α细胞和胰岛β细胞

E、胰岛δ细胞和胰岛β细胞

40、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糖尿病人多长时间前的血糖平均水平

A、1~2天

B、2~3周

C、5~6周

D、6~10周

E、2~3个月

41、糖尿病导致白内障是由于

A、葡萄糖大量进入晶体,山梨醇与果糖在晶体内积蓄

B、山梨醇脱氢酶活性降低

C、醛糖还原酶缺乏

D、葡萄糖在晶体内大量氧化分解

E、葡萄糖在晶体内转变成为脂肪

42、在红细胞代谢中,NADPH产生的途径为

A、糖酵解途径

B、磷酸戊糖旁路途径

C、2,3-DPG支路途径

D、Touster通路代谢途径

E、有氧氧化

43、下列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

B、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

C、各种原因引起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是诱因

D、血酮体>5mmol/L

E、表现为广泛的功能紊乱

44、下列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

A、肝糖原分解

B、肌糖原分解

C、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D、糖异生作用

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45、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是

A、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

B、饮水过多

C、体内产生水过多

D、水中毒

E、抗利尿激素减少

46、有关糖尿病引起血糖升高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

B、糖异生增多

C、糖异生减少

D、糖原分解减少

E、糖原合成增多

47、对于急诊昏迷患者,下列实验能最有效鉴别是否由血糖引起昏迷的是

A、血液PH

B、C-肽

C、血糖

D、电解质

E、糖化血红蛋白

48、胰岛细胞瘤时可出现下列何种临床情况

A、血脂明显上升

B、血脂明显下降

C、胰岛素和C肽明显降低

D、血糖明显降低

E、血糖明显上升

49、饥饿1天时血糖的主要来源途径是

A、肠道吸收

B、肝糖原分解

C、肌糖原分解

D、肾小管重吸收

E、糖异生

二、A2

1、急症检查一位糖尿病急性发病症的患者,可能有酮症酸中毒、低血糖、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HHNC)等,生化实验室检查中不是必须的检查是

A、血糖

B、酮体

C、电解质

D、血气

E、糖化血红蛋白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丙酮酸等三碳化合物和生糖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GOD法测血糖时用到的酶是葡萄糖氧化酶。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78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目前国内多采用卫生部临检中心推荐的葡萄糖氧化酶法。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77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在己糖激酶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与ADP。前者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同时使NADP还原为NADPH,在340nm吸光度上升的速率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76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人胰岛素原是胰岛素的前体物质,由胰岛素和C肽组成,具有双重免疫活性,既可与胰岛素抗体结合,又可与C肽抗体结合。胰岛素原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主要在肾脏分解代谢。C-肽既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也无胰岛素的免疫原性。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74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为胰岛素的3%。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73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过量会出现胰岛素升高。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72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环境因素可诱发1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因素有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和食品成分等。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69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将出现尿糖。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葡萄糖代谢可迅速提供能量的是无氧氧化。是机体在缺氧或无氧状态获得能量的有效措施。【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65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糖原主要是α-D-葡萄糖,按α1,4-糖苷键缩合失水而成,另有一部分支链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64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由于葡萄糖溶于自由水,而红细胞中所含的自由水较少,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0%~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63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自血糖。中枢神经细胞每分钟约需100mg[2.2mg/(kg.min)]葡萄糖,一天为14.4g糖,这就超过了肝脏可初步动员的糖原储备量,因而必须靠定时的饮食进行补充。【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62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一系列酶促连续反应,从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到草酰乙酸的再生,构成一次循环过程,期间共进行四次脱氢氧化产生2分子CO2,脱下的4对氢,经氧化磷酸化生成H2O和ATP。是体内糖、脂肪、氨基酸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61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60

1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血红蛋白(GHbA)测定:成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HbA(占95%~97%以上),HbA2(占2.5%),HbF(占0.2%)。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59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促进糖进入肌肉、脂肪组织细胞内,而使血液中的糖浓度下降是胰岛素的作用。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60

1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有: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②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③促进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④促进三酰甘油的合成和储存;⑤阻止糖异生作用。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9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胰岛素发挥作用首先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受体结合。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8

2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掌握血糖的四个来源与五个去路。

1.血糖来源:(1)糖类消化吸收;(2)糖原分解;(3)糖异生作用;(4)其他单糖的转化。

2.血糖去路:(1)氧化分解;(2)合成糖原;(3)转化成非糖物质;(4)转变成其他糖或糖衍生物,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等。(5)血糖浓度高于肾阈(8.9~10mmol/L,160~180mg/dL)时可随尿排出一部分。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7

2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血糖浓度一般不会超过33.3mmol/L。其他选项都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典型表现。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5

2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促进糖的异生是指非糖物质转化为糖,血糖浓度升高,所以是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述。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4

2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尿微量清蛋白是指尿液中清蛋白超过正常水平,但常规试带法可检出的范围,尤其当清蛋白的排泄率持续超过20μg/min,常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3

2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葡萄糖酵解最终生成的产物乳酸,仍需在有氧的状态下彻底氧化为水及二氧化碳。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2

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胰岛细胞瘤时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C肽水平升高。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1

2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用于血糖测定的最佳抗凝剂为草酸钾-氟化钠,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可以防止血糖被分解,另一方面又不干扰试验。枸橼酸钠适用范围:止血学检验、红细胞沉降率、输血保养液;草酸钠适用范围:止血学检验;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适用范围:血细胞分析;肝素适用范围:标本为全血的检验项目和多种生化项目,但不能抑制标本中糖代谢。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0

2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实验室检查特点:血糖升高,常>16mmol/L,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血清β-羟基丁酸升高,电解质变化不一,多数人在正常范围,部分人可有减低或升高。血气分析阴离子间隙(AG)升高,PCO2降低,pH可降低,血浆渗透压可有升高。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48

2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OGTT的适应证之一为有糖尿病的症状,但随机或空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45

2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新发生的糖尿病病人,虽有血糖水平增高,但不见GHb明显增多。因此不能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44

3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成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HbA(占95%~97%以上)、HbA2(占2.5%)、HbF(占0.2%)。【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38

3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红细胞无氧糖酵解障碍,导致NADPH缺乏,从而使维持胞膜功能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易导致溶血。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37

3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在己糖激酶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与ADP。前者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同时使NADP+还原为NADPH,在340nm吸光度上升的速率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36

3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称为有氧氧化,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33

3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反映测定前8周左右(2~3个月)病人血糖的总体变化,不能反映近期血糖水平。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32

3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糖尿病性肾病仅指糖尿病所特有的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临床上以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为主要标志。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31

3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糖尿病代谢紊乱时,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在肌肉组织,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进入肌细胞减少,糖原合成酶活性减弱,致使糖原合成减少而肌糖原分解加强,肌糖原消失;肌肉蛋白质分解加强,细胞内钾释放增多,均加重肌肉的功能障碍,表现为肌无力,体重下降。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28

3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低血糖症:血糖浓度<2.78mmol/L(50mg/dL),称为低血糖症。

【该题针对“低血糖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27

3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是反应性低血糖中最常见者,约占70%。

【该题针对“低血糖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26

3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细胞。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75

4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47

4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过高的葡萄糖进入晶状体后,转化形成的山梨醇和果糖不能逸出晶状体,使局部渗透压增高而吸引水内流,水进入晶状体的纤维中导致纤维积水、液化而断裂,再加上代谢紊乱,晶状体中的ATP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化合物含量降低,α-晶体蛋白的糖基化等,最终使晶状体浑浊和肿胀,出现空泡,其中某些透明蛋白质变性,聚合或沉淀,导致白内障。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43

4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磷酸戊糖途径提供的NADPH还能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水平,保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40

4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30

4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为葡萄糖-6-磷酸酶,而肌肉缺乏此酶不能将肌糖原异生为葡萄糖。【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29

4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是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70

4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糖尿病血糖升高的机制是: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糖异生增多,糖原分解增多,糖原合成减少。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68

4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鉴别是否是血糖引起昏迷检测血糖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67

4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胰岛β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常于清晨空腹或餐后4~5h发作,不能自行缓解,且饥饿或运动可引起低血糖发作。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61

4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饱食状况下,肝贮存糖原。空腹状态下,肝糖原分解释放出血糖。饥饿时,肝糖原几乎被耗竭,糖异生成为肝供应血糖的主要途径。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2156

二、A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8周左右病人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急诊患者来讲,不是必须的。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171

生物化学 第一章 糖

第一章糖类化学 一:填空题 1.糖类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结构的一大类化合物。根据其分子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____________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3.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学作用为(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4.糖苷是指糖的_______________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5.蔗糖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6.麦芽糖是由两分子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7.乳糖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8.糖原和支链淀粉结构上很相似,都由许多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两种糖苷键相连。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于糖原分子比支链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纤维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10.多糖的构象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11.直链淀粉的构象为________________,纤维素的构象为________________。 12.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肌肉 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 13.糖胺聚糖是一类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杂多糖,其代表性化合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14.肽聚糖的基本结构是以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多糖链为骨干,并与 ________________肽连接而成的杂多糖。 15.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和________________试剂。 16.蛋白聚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17.自然界较重要的乙酰氨基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8.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试验。 19.脂多糖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0.糖肽的主要连接键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1.直链淀粉遇碘呈________________色,支链淀粉遇碘呈________________色,糖原遇碘呈 ________________色。 二:是非题 1.[ ]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2.[ ]人体不仅能利用D-葡萄糖而且能利用L-葡萄糖。 3.[ ]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4.[ ]糖的变旋现象是由于糖在溶液中起了化学作用。 5.[ ]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6.[ ]由于酮类无还原性,所以酮糖亦无还原性。 7.[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8.[ ]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生成同一种糖脎。

第二章--糖类化学试题--1

第二章糖类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有机分子是 A.蛋白质 B.核酸 C.水 D.糖类 E.脂类 2.以下哪个是碳水化合物? A.二羟丙酮 B.甘油 C.类固醇 C.乳酸 D.腺嘌呤 3.以下哪个单糖最小? A.半乳糖 B.甘油醛 C.果糖 D.核糖 E.脱氧核糖 4.以下哪个单糖是酮糖? A.半乳糖 B.果糖 C.甘油醛 D.核糖 E.脱氧核糖 5.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单糖是 A.半乳糖 B.核糖 C.葡萄糖 D.脱氧核糖 E.蔗糖 6.以下哪个含有果糖 A.淀粉 B.肝素 C.乳糖 D.麦芽糖 E.蔗糖 7.单糖分子至少含几个碳原子? A.2 B.3 C.4 D.5 E.6 8.以下哪个是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单糖? A.半乳糖 B.二羟丙酮 C.甘油醛 D.核糖 E.脱氧核糖 9.纤维素中的1个葡萄糖有几个手性碳原子? A.2 B.3 C.4 D.5 E.6 10.糖原与纤维素中的葡萄糖只有1个碳原子不同,它是几号碳原子?A.1 B.2C.3 D.4E.5 11.葡萄糖的构型是由它的几号碳原子决定的? A.1 B.2 C.3 D.4 E.5 12.在溶液中,以下哪个糖没有半缩醛结构? A.半乳糖 B.二羟丙酮 C.乳糖 D.麦芽糖 E.脱氧核糖 13.葡萄糖在中性溶液中有几种异构体? A.2 B.3 C.4 D.5 E.6 14.以下哪种分子结构中有呋喃环结构? A.胆固醇 B.核酸 C.前列腺素 D.乳糖 E.组氨酸 15.在溶液中,以下哪个糖没有旋光性? A.二羟丙酮 B.麦芽糖 C.乳糖 D.脱氧核糖 E.蔗糖 16.以下哪种单糖的构象最稳定? A.α-吡喃葡萄糖 B.α-吡喃果糖 C.α-呋喃果糖 D.β-吡喃葡萄糖 E.β-吡喃果糖17.乳糖中的半乳糖是 A.α-吡喃半乳糖 B.α-呋喃半乳糖 C.α-吡喃半乳糖和β-吡喃半乳糖 D.β-吡喃半乳糖 E.β-呋喃半乳糖18.RNA中的核糖是 A.α-吡喃核糖 B.α-呋喃核糖 C.α-呋喃核糖和β-呋喃核糖 D.β-吡喃核糖 E.β-呋喃核糖 19.以下哪个不是还原糖? A.果糖 B.麦芽糖 C.乳糖 D.脱氧核糖 E.蔗糖 20.蔗糖分子中果糖的几号碳原子有半缩醛羟

糖尿病高渗状态(课件)

糖尿病高渗状态 1、定义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好发于50-70岁的人群,男女无明显差异。临床特点为无明显酮症和酸中毒,血糖显著升高,严重脱水甚至休克,血浆渗透压升高,以及进行性意识障碍。......感谢聆听 2、病因 HHS的基本病因与DKA相同,但约2/3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不知糖尿病。临床上常见诱因有一下几条①应激: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和泌尿系)、外伤、手术、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胃肠道出血、中暑或低温;②摄水不足:可见于口渴中枢敏感下降的老年患者、不能主动进水的儿童和卧床的患者、精神失常或昏迷患者; ③失水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以及大面积烧伤;④药物:如应用各种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特别是噻嗪类和呋塞米)、苯妥英钠、氯丙嗪、普萘洛尔、西咪替丁、免疫抑制剂; ⑤高糖摄入:大量饮用含糖饮料、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完全性静脉高营养、含糖溶液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感谢聆听

HHS是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使血糖升高,并进一步引起脱水,最终导致严重的高渗状态。胰岛素的相对不足和液体摄入减少时HHS的基本病因。胰岛素的缺乏促进肝糖原输出、损伤了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高血糖的渗透性利尿作用导致血容量不足,如液体补充不及时,患者病情加重。另外,HHS的发生和发展受到一些情况影响:①存在感染、外伤、脑血管意外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减少,对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 ②HHS大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口渴中枢不敏感,加上主动饮水的欲望降低与肾功能不全,失水相当严重,而钠的丢失少于失水,导致血钠明显升高;③脱水和低血钾可以导致皮质醇、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进一步抑制胰岛素分泌,继而造成高血糖的继续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生HHS.......感谢聆听 HHS与DKA都是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D KA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而HHS是以高血糖和高渗透压为特征。引起这两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HHS 时胰岛素是相对缺乏,分泌的胰岛素足以抑制脂肪分解和酮症生成,但不能抑制汤原异生,故主要是血糖升高;但在D KA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已经不能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②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升高较轻,促进脂肪分解和升酮作用较弱;③HHS时失水严重,不利于酮体产生;④部分HHS患者血浆非酯化脂肪酸水平高而无酮症,提示肝升

生物化学笔记-第二章 糖 类

第二章糖类 提要 一、定义 糖、单糖、寡糖、多糖、结合糖、呋喃糖、吡 喃糖、糖苷、手性 二、结构 1.链式:Glc、Man、Gal、Fru、Rib、dRib 2.环式:顺时针编号,D型末端羟甲基向下,α型 半缩醛羟基与末端羟甲基在两侧。 3.构象:椅式稳定,β稳定,因其较大基团均为平 键。 三、反应 1.与酸:莫里斯试剂、西里万诺夫试剂。 2.与碱:弱碱互变,强碱分解。 3.氧化:三种产物。 4.还原:葡萄糖生成山梨醇。 5.酯化 6.成苷:有α和β两种糖苷键。 7.成沙:可根据其形状与熔点鉴定糖。 四、衍生物 氨基糖、糖醛酸、糖苷 五、寡糖 蔗糖、乳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的结构 六、多糖 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结构 粘多糖、糖蛋白、蛋白多糖一般了解 七、计算 比旋计算,注意单位。 第一节概述 一、糖的命名 糖类是含多羟基的醛或酮类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其分子式通常以Cn(H2O)n 表示。 由于一些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往往是2:1,与水相同,过去误认为此类物质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所以称为"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实际上这一名称并不确切,如脱氧核糖、鼠李糖等糖类不符合通式,而甲醛、乙酸等虽符合这个通式但并不是糖。只是"碳水化合物"沿用已久,一些较老的书仍采用。我国将此类化合物统称为糖,而在英语中只将具有甜味的单糖和简单的寡糖称为糖(sugar)。 二、糖的分类 根据分子的聚合度分,糖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也可分为:结合糖和衍生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葡萄糖,果糖都是常见单糖。根据羰基在分子中的位置,单糖可分为醛糖和酮糖。根据碳原子数目,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寡糖由2-20个单糖分子构成,其中以双糖最普遍。寡糖和单糖都可溶于水,多数有甜味。 多糖由多个单糖(水解是产生20个以上单糖分子)聚合而成, 又可分为同聚多糖和杂聚多糖。同聚多糖由同一种单糖构成,杂聚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构成。 糖链与蛋白质或脂类物质构成的复合分子称为结合糖。其中的糖链一般是杂聚寡糖或杂聚 多糖。如糖蛋白,糖脂,蛋白聚糖等。 由单糖衍生而来,如糖胺、糖醛酸等。 1.分布糖在生物界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都含有糖。糖占植物干重的80%,微生物干重的10-30%,动物干重的2%。糖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而动物则用蛋白质和脂类代替,所以行动更灵活,适应性强。动物中只有昆虫等少数采用多糖构成外骨胳,其形体大小受到很大限制。 在人体中,糖主要的存在形式:(1)以糖原形式贮藏在肝和肌肉中。糖原代谢速度很快,对维持血糖浓度衡定,满足机体对糖的需求有重要意义。(2)以葡萄糖形式存在于体液中。细胞外液中的葡萄糖是糖的运输形式,它作为细胞的内环境条件之一,浓度相当衡定。(3)存在于多种含糖生物分子中。糖作为组成成分直接参与多种生物分子的构成。如:DNA分子中含脱氧核糖,RNA和各种活性核苷酸(ATP、许多辅酶)含有核糖,糖蛋白和糖脂中有各种复杂的糖结构。 2.功能糖在生物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的结构和作为储藏物质。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或胞壁质组成的,它们都是糖类物质。作为储藏物质的主要有植物中的淀粉和动物中的糖原。此外,糖脂和糖蛋白在生物膜中占有重要位置,担负着细胞和生物分子相互识别的作用。 糖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1)作为能源物质。一般情况下,人体所需能量的70%来自糖的氧化。(2)作为结构成分。糖蛋白和糖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蛋白聚糖是结缔组织如软骨,骨的结构成分。(3)参与构成生物活性物质。核酸中含有糖,有运输作用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病因1.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临床表现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检查1.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2.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3.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5.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7.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8.免疫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

糖代谢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与中药治疗糖尿病机制_张汝学

19 陈祖基,宋洁贞,陈 慷,等.环胞苷和丙氧鸟苷联合应 用的抗单疱病毒作用.中华眼科杂志,1996,32(1):2520 于 健,章应华,张东杲.抗单疱病毒单克隆抗体治疗实 验性单疱角膜炎的临床与电镜观察.中华眼科杂志,1994,30(3):221 21 陈 钧,周国筠,赵俊锋,等.单克隆抗体联合基因工程 干扰素A -1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7):414 22 张文华.应重视感染性角膜病的综合治疗.中华眼科杂 志,1998,34(1):5 收稿日期:2001-11-07 糖代谢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与中药治疗糖尿病机制 张汝学 贾正平 谢景文 孔令媛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临床药理基地 兰州 730050 周金黄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糖代谢(gluco se metabolism )是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之一,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uro endocr ine immuno modu-lat ion,N IM )网络[1,2]则是以维持机体基本功能—内环境稳定或自稳功能(homeo st asis )为目的,糖代谢在N IM 网络的调控下处于平衡与稳定,称为糖稳(gluco se homeo st asis)[3]。由于NI M 网络的复杂性,在调节糖代谢方面也表现出了许多特殊之处。NI M 网络学说的提出,使人们对于糖代谢的调节机制又加深了认识。糖代谢不仅受两类激素即胰岛素(in-sulin)及胰岛素的反调激素(counter reg ulato r y hor mo nes)的调节,而且从NI M 网络角度来看,糖代谢调节还涉及到HPA 轴、HP G 轴、胸腺等各个环节。机体的自稳功能一旦被破坏,则自然会波及到糖自稳。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必然使人们更加重视并重新审视糖尿病(diabet es mellit us ,DM )这类以糖代谢紊乱、糖自稳失衡为特征的疾病,并从这个角度对中药防治糖尿病机制提出新的认识。1 糖代谢调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渊源 糖代谢,是指糖类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是生物化学中较早阐明的一个问题,以血糖(blo od glucose)为重点研究对象。血糖经过氧化变为H 2O 和CO 2,并释放出能量。如何调节这个过程,使能量的生成与利用保持平衡?生物化学家们已经十分清楚糖代谢的稳定是糖的生成与利用,主要是糖异生(gluconeog enesis )与糖酵解(g ly col-ysis)之间的平衡,这个过程分别由几种关键酶活性变化来控制。在高等动物,酶活性调节主要受激素的控制[4]。因此,糖自稳是通过激素调节实现的。 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国外于1977年由Bese-do vsky [1]首先提出了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这个网络学说,其依据是发现了三大系统间具有共同的物质:肽类神经递质、激素及细胞因子,它们为三系统共享的“化学性交流语言”(chemical language for co mmunica-tio n)[5,6]。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为:1免疫、内分泌及神经细胞可以表达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类物质的受体;o免疫和神经内分泌效应分子可共存于淋巴、内分泌及神经组织中;?内分泌和神经 递质对免疫系统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免疫介质也能作用于内分泌和淋巴系统[7]。表明机体在进化过程中,一方面发展出了各自独立的功能,以适应环境需要;另一方面也具有共同性,保留有原始的信息传递与交换、信息共享特征。这个学说的中心含意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调节机体的各项机能活动,以保持内环境平衡与稳定。因此,也可以这样说,糖代谢是在N IM 网络调控下维持稳定的。2 糖代谢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由于血糖在正常状态下维持稳定,也即糖的生成与糖的利用维持相对稳定,这些生化过程又受酶的调节,因此糖代谢稳定直接或间接与N IM 网络相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胰岛素及其反调激素。从广义来看,也包括HP A 轴、胸腺等因素的参与。 2.1 胰岛素及其反调激素对糖代谢的调节[3,4] 与糖代谢调节直接有关的激素包括两大类:一类为以降血糖作用为主的激素即胰岛素(insulin ),另一类为以升血糖激素作用为主激素,或称胰岛素反调激素(co unter reg ulat or y hor mones),包括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生长激素等。通过这两类激素作用的协调与统一,维持糖代谢的平衡与稳定。2.1.1 胰岛素(insulin) 是体内主要的降血糖激素,由胰岛B 细胞分泌至肝门循环,作用于肝脏及外周组织。其抑制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刺激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下降。它可抑制肝糖原分解与糖异生,或与其它因素(包括高血糖症或低胰高血糖素症)使肝脏成为一个纯粹的葡萄糖摄取及能量储存器官。它可刺激其它胰岛素敏感组织如肌肉、脂肪的葡萄糖摄取、储存和利用。在空腹状态,胰岛素主要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调节葡萄糖浓度。血糖较高时(如餐后)则刺激葡萄糖利用或储存。胰岛素的分泌降低亦可增加葡萄糖的生成,减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增加血糖浓度。胰岛素总的效应是使糖的生成减少,去路增加。 2.1.2 胰岛素反调激素 包括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与皮质酮,使糖代谢由合成向分解方向转化。1胰高血糖素(g lucag on):由胰岛A 细胞分泌,通常在生理状态下通过

生物化学第2章 糖的化学

课外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寡糖; 2、多糖; 3、结合糖; 4、糖蛋白; 5、蛋白聚糖; 6、变旋现象; 二、填空 1、糖根据其聚合度分为()、()和(); 2、糖根据其组成可分为()、()、()和(); 3、单糖有()和()两种类型;单糖可根据其含()多少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4、所有的醛糖都是由()衍生而来,所有的酮糖都是由()衍生而来; 5、单糖由直链结构变成环状结构后,()成为新的手性中心,产生两个非对映异构体,手性碳原子上()基向下的为异头物; 6、还原性双糖有游离的(),具有()、()现象等; 7、重要的磷酸糖有()、()和()等; 8、构成DNA的()的脱氧位置在第2位碳原子; 9、甘油、肌醇和核醇等均是(); 10、多糖按其组成分类分为()、()、()和(); 11、较重要的多糖有()、()、()和()等; 12、重要的粘多糖有()、()和()等; 13、单糖分子除()外都含有不对称碳原子; 14、单糖分子的D-型和L-型由离()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上的()方向来确定的,分子不对称的化合物具有旋光性; 15、单糖有()结构和()结构,它们实际上是同分异构体; 16、重要的双糖有()、()和(); 17、直链淀粉遇碘呈()色,支链淀粉遇碘呈()色,糖原遇碘呈()色; 18、糖原和支链淀粉结构上很相似,都由许多()组成,它们之间通过()和()两种糖苷键相连。二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于糖原分子比支链淀粉()、()和(); 19、纤维素是由()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20、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第一章糖类化学汇编

第一章糖类化学 ●第一节糖类化学概论 ●第二节单糖 ●第三节寡糖 ●第四节多糖、结合糖 第一节 糖类化学概论 一、糖类概念: ●1、曾用的概念——碳水化合物: ●通式Cn(H2O)m ●误认为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故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2、糖类的现代概念: 糖类:鼠李糖(rhamnase) C6H10O5和脱氧核糖(deoxyribose)C5H10O4 ● 非糖的物质:甲醛CH2O、乳酸C3H6O3 ● ●有些糖类化合物:除C、H、O外,还有N、S、P, ●糖:多羟基的醛或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二、糖的分类 ●1、单糖(monosaccharides) 不能再被水解的最小单位,是最简单的糖。 ●根据其所含碳原子(C)数目:丙糖、丁糖、戊糖(pentose)和已糖(hexose)等 ●根据其羰基位置又可以分为醛糖和酮糖 ●2、寡糖(oligosaccharides):2~10(2~6,十几个)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主要是 2 糖。

●3、多糖(polysaccharides):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和而成的. ●多糖分类: 如按其组成: ●同多糖(均一多糖):相同的单糖组成; ●杂多糖(不均一多糖):不同的单糖组成. ●如按其分子有无支链:支链、直链多糖; ●如按其功能的不同:结构多糖、储存多糖、抗原多糖等; 如按其分布:胞外多糖、胞内多糖、胞壁多糖之分。 ●4、结合糖(复合糖):如果糖类化合物尚有非糖物质部分,则称为糖缀物和复合糖。 如:糖肽、糖脂、糖蛋白等。 ●糖的概念是高度浓缩、高度提炼的表达 三、糖类分布及重要性(生物学功能) ●1、分布 ●所有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含有戊糖 ●植物界最多:约占干重的85~90%, ●动物:血液中含有葡萄糖、肝脏和肌肉中含有糖原、乳汁中含有乳糖●微生物中:糖约占菌体干重的10~13%。 ●2、重要性 ●(1)水与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糖 ●地球上糖类物质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动物直接或间接从植物获取能量 ●(3)糖类是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4)糖类也是结构成分 ●(5)糖作为信号识别的分子 ●糖蛋白在生命物质体内分布极广,它们的糖链可能起着信息分子作用,与机体免疫细胞识别包括细胞粘着、接触抑制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第二节

最新整理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急救知识讲解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一、定义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又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或称为高血糖脱水综合征,是糖尿病的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1/10~。临床以严重脱水、极度高血糖、血浆渗透压升高、无明显的酮症、伴有神经损害为主要特点。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以往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糖尿病而不需胰岛素治疗者,但亦可发生在有糖尿病国症酸中毒史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之中。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发病率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要低,但病死率高达40%~6O%,如不积极救治,患者多在24~48小时内死亡。早期诊断,正确救治,可降低病死率。 二、原因及诱因 各种诱因引发的糖尿病患者,其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血糖利用明显减少,以致形成严重高血糖。血糖一般在27.8~33.3毫摩尔/升(500~600毫克/分升),有时高达55.5~138.8毫摩尔/升(1000~2500毫克/分升)。 在极度高血糖的基础上,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致严重脱水,使水、钠、钾哪等从肾脏大量丢失,尤其是原有脑血管疾病和肾功能欠佳的老年患者,口渴中枢功能有障碍,主动饮水以维持水平衡的能力降低,肾脏调节水、电解质的功能亦有障碍,使血糖的排出更为受阻,加重了细胞外液的高渗状态。 三、高渗性昏迷的特征 (1)症状;严重高血糖,严重脱水,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有高血浆渗透压,无明显酮症。 (2)类型:多发生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老年糖尿病患者,易被误诊。 (3)病史:仅轻度糖尿病或以往无糖尿病史,并以高渗性昏迷为首发症状。(4)病况:发病率比酮症酸中毒要低,但病死率高。

(5)预后:治疗不当,多在24~48小时内死亡,预后差。 四、高渗性昏迷与并发症 (1)心血管并发症:补液过度可致心力衰竭;补液不足使休克不易纠正,血钾过低则心脏停搏。 (2)乳酸性酸中毒:由于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导致组织缺氧,促使乳酸产生过多、利用减少,而致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3)动、静脉栓塞:由于脱水、低血压、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4)脑水肿:脑脊液内糖水平下降速度比血液慢。血糖如下降过快,使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渗透压梯度增大,此时脑细胞处于相对高渗状态,易导致水分迅速向脑脊液和脑组织回流而引起脑水肿。 (5)其它并发症:胃扩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 五、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补液治疗 最重要的是补充液体和胰岛素治疗,治疗大致与酮症酸中毒相近。 (一)补液由于严重失水、高渗状态为本症的特点,故迅速补液、扩容、纠正高渗为处理的关键。 1.补液性质。目前多数主张开始输等渗液,优点是大量等渗液不会引起溶血,有利于恢复血容量和防止因血渗透压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具体按以下情况掌握: (1)对血压较低、血钠小于150mmol/L者,首先用等渗液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若血容量恢复血压上升而渗透压仍不下降时再改用低渗液。 (2)血压正常,血钠大于150mmol/L时,可一开始就用低渗溶液。(3)若有休克或收缩压持续低于10.6kPa(80mmHg)时,除开始补等渗液外,应间断输血浆或全血。

《糖尿病学术前沿》:肠道糖代谢的回顾

《糖尿病学术前沿》:肠道糖代谢的回顾(Intestinal glucose metabolism revisited) 文章要点: 1. 肠糖异生可通过与大脑的联系在能量平 衡中发挥调控作用。蛋白质饮食引起的饱足感可能由肠糖 异生介导。膳食纤维的抗肥胖和抗糖尿病效应可能由肠糖 异生介导。 2. 肠糖异生参与肥胖T2DM患者胃旁路术后 代谢改善。3. 对肠糖异生与下丘脑之间交叉通路的研究可能 为未来代谢疾病的防治开辟新道路。内容概述:既往认为肠道通过高效的糖利用能力参与糖代谢, 最近认为肠糖异生作为一种新机制参与肠道糖代谢,约20-25%的内源性葡萄糖由肠道产生,肠糖异生能通过与脑的联系调节机体能量 的动态平衡。蛋白质来源的肠糖异生机制:食物中的蛋白质 消化后,以肽类形式进入门静脉系统。单肽与在门脉周分布 的μ-阿片受体(MORs)结合。而MORs调控上行的神经冲动信号,这些信号通过迷走神经和脊髓这两条通路传递至大 脑的相应核团,如脑桥臂旁核,下丘脑室旁核,延髓迷走神 经复合体等。通过此反射弧促进肠内糖异生基因的表达。 2. 膳食纤维来源的肠糖异生机制:进食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 物后,通过微生物的酵解作用生成丙酸盐和丁酸盐。丁酸盐 通过依赖cAMP的途径直接激活肠糖异生相关基因的表达, 而丙酸盐作为激动剂释放入门静脉与游离脂肪酸受体

(FFAR3)结合,通过肠脑传入途径作用于大脑相应的功能 核团。同样通过这样的反射弧促进肠内糖异生基因的表达。 3. 在门静脉壁内,周围神经系统通过感知由肠糖异生产生的 葡萄糖,并向大脑发出信号来调节饥饿感和整体葡萄糖稳态 平衡。由于和感知葡萄糖的机制有关,葡萄糖受体SGLT3的重要作用也被重点提及。肠糖异生通过促进葡萄糖释放入 门静脉,与SGLT3 结合,向大脑传递信号,降低肝糖产生,以及产生各种与代谢相关的裨益,如食欲下降,能量消耗增 加,体重减轻,糖耐量增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等等。 4. 此外肠糖异生作用可能有助于肥胖T2DM患者胃旁路术后血 糖和摄食改善,相比胃束带术,胃旁路术可为肥胖T2DM患者带来摄食和血糖的明显改善。一方面GLP-1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肠糖异生,控制饥饿感,改善 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达到血糖改善,摄食改善的目的。 5. 肠糖异生与下丘脑之间交叉通路的研究可能为未来代谢疾病 的防治开辟新道路,值得关注。参考文献出处: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4 Sep;105(3):295-301 《糖尿病学术前沿》介绍:诺和诺德医学事务团队长期关注内分泌领域最 新进展,共同监测20余个糖尿病领域顶级专业杂志及网站, 精选其中的热点文章,总结提炼制作而成《糖尿病学术前沿》项目。项目每月发布两期,全年共24期,旨在持续推进内 分泌领域的前沿学术信息沟通。欢迎大家关注医学信息微

中药化学习题集第二章糖与苷吴立军

第二章糖和苷 一、写出下列糖的Fisher投影式和Haworth投影式 (寡糖只写Haworth投影式) 1.β-D-葡萄吡喃糖 2.α-L-鼠李吡喃糖 3.β-D-甘露吡喃糖 4.α-L-阿拉伯呋喃糖 5.β-D-木吡喃糖 6.β-D-核呋喃糖 7.β-D-半乳吡喃糖8.β-D-果呋喃糖 9.α-L-呋吡喃糖10.β-D-葡萄吡喃糖醛酸11.β-D-半乳吡喃糖醛酸12.新橙皮糖 13.芦丁糖14.蔗糖 15.樱草糖16.麦芽糖 17.槐糖18.海藻糖 19.棉子糖20.槐三糖 投影式如下: 1.β-D-葡萄吡喃糖 2.α-L-鼠李吡喃糖 3.β-D-甘露吡喃糖 4.α-L-阿拉伯呋喃糖 5.β-D-木吡喃糖 6.β-D-核呋喃糖 7.β-D-半乳吡喃糖8.β-D-果呋喃糖

9.α-L-呋吡喃糖10.β-D-葡萄吡喃糖醛酸11. β-D-半乳吡喃糖醛酸12.新橙皮糖 13.芦丁糖14.蔗糖 15.樱草糖

16.麦芽糖 17.槐糖18.海藻糖 19.棉子糖 20.槐三糖

二、名词解释 1. 1C和C1构象式 2.N和A构象式 3.1C4和4C1构象式 4.β构型、α构型 5.D构型、L构型 6.相对构型、绝对构型 7.吡喃型糖、呋喃型糖8.低聚糖、多糖 9.Molish反应10.还原糖、非还原糖 11.乙酰解反应12. 酶解反应 13.β-消除反应14.Smith降解(过碘酸降解)15.苷化位移16.端基碳 17.前手性碳18.Bio-gel P 19.苷化位移中的同五异十其余七 解析: 1、2、3 吡喃型糖在溶液或固体状态时,其优势构象是椅式,以C2、C3、C5、O四个原子构成的平面为准,当C4在面上,C1在面下时,称为4C1,简称为C1式或N式;当C4在面下,C1在面上时,称为1C4,简称为1C式或A式。 4、α、β表示相对构型,当C1-OH和C5(六元氧环糖-吡喃糖)或C4(五元氧环糖-呋喃糖)上的大取代基为同侧的为β型,为异侧的为α型。 5、D、L表示绝对构型,在Haworth式中,看不对称碳原子C5(吡喃糖)或C4(呋喃糖)上大取代基的方向,向上的为D,向下的为L。 6、相对构型:与包含在同一分子实体的任何其他手性中心相关的任何手性中心的构型。 绝对构型:当一个构型式按规定表达一个立体异构体时,若确定的立体异构体的真正构型与构型式所表达的构型相同时,则这种构型式所表示的构型称为绝对构型。 7、呋喃型糖:糖在形成半缩醛或半缩酮时,五元氧环的糖称为呋喃型糖。 吡喃型糖:糖在形成半缩醛或半缩酮时,六元氧环的糖称为吡喃型糖。 8、低聚糖: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称为低聚糖。 多糖: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糖。 9、Molish反应:糖在浓H2SO4(硫酸)或浓盐酸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作用形成紫红色复合物,在糖液和浓H2SO4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10、还原糖: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11、乙酰解反应:乙酰解所用的试剂是醋酐和酸,反应机制与酸催化水解相似,但进攻的基团是CH3CO+而不是质子,乙酰解反应可以确定糖与糖的连接位置。 12、酶解反应:酶催化水解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专属性高,根据所用酶的特点可确定苷键构型,根据获得的次级苷、低聚糖可推测苷元与糖及糖与糖的连接关系,能够获得原苷元。 13、β-消除反应:在一个有机分子里消去两个原子或者基团的反应。根据两个消去基团的相对位置分类,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称为1,1消除或者α-消除。如果

血糖代谢异常的相关知识

血糖代谢异常的相关知识 第1节、血糖异常的分类及危害 1.血糖有哪些生理功能?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是糖类在机体内的运输形式。血糖随血液流经全身,供人体代谢、活动所需能量之用。身体通过非常精细的调节,使血糖维持在比较窄的范围内(3.3~6.1mmol/L,60~110mg/dl)。尽管血糖异常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来自血糖升高。但如果一个人低血糖的话,就会有生命危险。对低血糖最敏感的器官就是交感神经及大脑。因此,低血糖的主要表现是心慌、乏力、出汗、焦虑、饥饿感等,进一步发展就是抽搐、意识丧失、昏迷,直至死亡。 2.能够调节血糖的器官及激素有哪些? 肝脏、神经内分泌系统参与血糖的调节。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餐后5~6小时就停止了。肝脏是接收、储存和代谢葡萄糖的主要场所,肝脏把肠道吸收来的葡萄糖以肝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当血液中的葡萄糖难以满足需要时,把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供机体需要。但这种储备仅能维持数小时。以后机体主要靠肝脏及其他器官的糖异生,即非糖类物质如生糖氨基酸、乳酸、甘油、丙酮酸等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的稳定。 如果血糖较低时,有多种内分泌激素与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以使血糖升高,如胰升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素、糖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当血糖升高时,则只有胰岛素来降血糖了。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主要也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功能障碍带来的血糖升高。 3.血糖高了会对机体造成哪些损害? 血糖短期内很高的时候,会并发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这些情况常见于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代谢控制差、伴有严重应激、伴发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以及饮食失调等情况。如延误诊断或治疗可致死亡。在幼龄或高龄、昏迷或低血压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前者在美国有经验的医疗中心其病死率<5%,但在我国基层医院病死率可高达10%。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病死率更高,即使在水平高的医院,死亡率仍高达15%。 但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还是慢性并发症。身体的主要器官基本都可受到影响。主要包括:(1)心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约占一半。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对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防治试验的成就,西方发达国家普通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糖尿病人群则不然,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却日益增加。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年发病率比年龄及性别相同的非糖尿病人群高2~3倍。 既往无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与既往曾患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相似,故认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干货)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 疾病概述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NDC)又称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大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Ⅱ型) 轻症糖尿病及少数幼年(Ⅰ型)病者。男女发病率 相似。此组病人糖尿病大多较轻,除少数病例外一 般无酮症史,不需胰岛素治疗,可治以饮食或口服 药等,或出现于从未确诊糖尿病者。是由于患者本 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再加上各种诱因,致使血糖明 显升高,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体内大量水分丢 失;同时老年人身体代偿功能不足,中枢对缺水感 知减退,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血液浓缩, 促使血糖、血钠、渗透压进一步升高,引起恶性 循环,导致严重脱水,出血不同程度的意识障 碍。......感谢聆听 发病诱因 ?1药物因素口服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 ?2 水分补充不足及失水过多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灼伤,颅压 增高脱水治疗,降温疗法,急性胰腺炎,各种严重

呕吐、腹泻等疾患引起严重失水。 ?3 摄糖过多高浓度葡萄糖治疗引起失水过多血糖过高。 ?4应激状态严重感染、外伤、手术、急性心梗、脑卒中、消化道出血等。有时,上述诱因可 以同时存在。 临床症状及体征 前驱期 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进入昏迷前的一段过程,即为前驱期.患者发病较慢,发病前数天常有糖尿病病症加重的临床表现,呈烦渴、多饮、多尿、无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引起这些症状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渗透性利尿失水所致。 典型期 如前驱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则病情继续发展,由于严重的失水引起血浆高渗和血容量减少,病人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 (1)脱水严重,常伴循环衰竭:体格检查可见体重明显下降,皮肤干燥少汗和弹性下降,眼球凹陷,舌体干并可有纵行裂纹.病情严重者可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脉搏细而快,脉压缩小,卧位时颈

1 第一章 糖的化学习题及答案(可打印修改)

第一章糖的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_________。 A. 麦芽糖 B. 木糖 C. 蔗糖 D. 果糖 2.目前已知最甜的糖为_________。 A. 葡萄糖 B. 果糖 C. 转化糖 D. 蔗糖 3.麦芽糖是由2分子的D-葡萄糖组成的二糖,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糖苷键相连接?_________。 A.α-1,2 B. α-1,4 C. α-1,6 D. β-1,6 4.下列的单糖分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_________。 A. 甘油醛——三碳糖 B. 葡萄糖——六碳糖 C. 赤藓糖——四碳糖 D.果糖——五碳糖 二填空题 1. 在多糖淀粉的分子结构中主要存在两种化学连接方式,其中直链淀粉分子结构中葡萄糖的连接方式是 ,而支链淀粉分子中单糖之间还存在通过_____________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以形成侧链。 2.麦芽糖是由2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3.乳糖是由1分子____________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二者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4.蔗糖是由1分子____________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二者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5.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________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6. 纤维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7. 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和________________试剂。 8. 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______。 9.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试验。 10.直链淀粉与碘呈色,支链淀粉与碘呈色,糖原与碘呈色。 11.单糖与浓硫酸脱水生成,后者能与化合物产生有色物质,用来鉴别几种糖类。 三、判断题 1.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 ) 2. 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定。( ) 3. 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 ) 4. 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 ) 5.糖的构型由分子中距离羰基最远的碳原子上的羟基方向来决定的。() 6. 蔗糖是一分子的葡萄糖与一分子的果糖通过α, β -1,2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7.麦芽糖是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苷键连接的,是还原性糖,能还原费林试剂。() 8. 由于酮类无还原性,所以酮糖亦无还原性。() 四、名词解释 糖苷键变旋现象差向异构体Molisch试验Seliwanoff试验

糖代谢紊乱

第六章糖代谢紊乱 Disorder of Carbohydrates Metabolism 第一节概述 一、糖的重要生理功能 1.氧化供能 2.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糖蛋白、糖脂、蛋白多糖、核糖;转化成脂肪和某些非必需氨基酸等二、血糖(blood sugar, blood glucose)的来源与去路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4.4~6.7mmol/L 来源与去路: 来源去路 食物糖类______ 血糖____能量,CO 2 ,H 2 O 肝糖原 __________糖原 非糖物质__________非糖物质 ____其它糖及衍生物 ↓>8.9mmol/L 尿糖 三、血糖浓度的调节 1.神经系统的调节 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中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 2.激素的调节 分为两大类:降血糖激素和升血糖激素 1)胰岛素 胰岛素的来源与性质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a.促进肌肉、脂肪细胞摄取血糖。b.促进肝糖原合成。 c.促进糖氧化分解。 d.促进糖转化成脂肪。E.抑制糖异生。 胰岛素发挥作用必须通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才能实现。 2)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的来源与性质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a.促进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b.促进糖异生。 3)其它升血糖激素 包括肾上腺髓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在调节血糖的激素作用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肝脏的调节 肝脏内糖代谢途径多,其中有的为其特有。它是调节血糖的主要器宫。 第二节高血糖症与糖尿病 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空腹血糖>7.2mmol/L;若血糖>肾糖阈值 9.0mmol/L,则出现尿糖。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杂的代谢性疾病,系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利用缺陷引起,具遗传易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