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基本原理和知识要点精华版

政治生活基本原理和知识要点精华版
政治生活基本原理和知识要点精华版

政治生活常识主要原理和知识要点精装加强版

1..1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1.2 我国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1.3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

分子实行专政。

1.4 我国民主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1.5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1.6 公民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指公民依

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的权利)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7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1.1 民主选举: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决定选举方式

2.1.2 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

最信赖的当家人

(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额等于应选额)—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是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大于应选额)—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但是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2.1.3 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2.1.4 公民是否珍惜选举权,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

养高低的重要体现

2.2.1 民主决策: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体现社情民意,科学决策

(2)专家咨询制度----发挥信息优势,弥补决策不足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提高透明度、参与度

(4)社会听证会制度----决策利民

意义——体现民主、科学全面(决策者);有利于理解;增进热情(公众)

2.3.1 民主管理:(1)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有利于保证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

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民主实

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 村(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

自治组织,是村民(城市居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不是国家

机关,不属于基层政权。

2.4.1 民主监督:(1)含义:公民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

(2)方式:A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

B 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 通过舆论监督制度

D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3)意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改进机关和人员工作,激发公民主人翁地位

(4)措施:敢于斗争,勇于使用监督权;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3.1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

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政府的职能:A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

C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科学理论,提高素质;组织和发

展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

D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

卫生、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3)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

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2 政府为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诉的途径: A 开设热线电话

B 设立信访部门

C 推行电子政务

D 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法律途径)

3.3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政

(1)原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

原则

(2)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3)意义------A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与自由

B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权威

C 有利于防治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D 有利于带动着整个社会尊重、遵守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

(4)措施------A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有法可依)

B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C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统一、分工合理、决策科学、

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3.4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3.5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原因: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2)方式:A 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B 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外部监督---中国共产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

关、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

内部监督—上级政府、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监察部门

(3)意义: A 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各项工作的必要保证

B 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

C 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D 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E 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增强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5.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5.2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

(2)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关系: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其常设机关

(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5)职能部门:下属各专门委员会

5.4 人大代表:(1)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方式: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采取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社区的

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采取间接选举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所有人大代

表都采取差额选举

(3)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对政府机关工作可质问并要求答复)

(4)义务: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5.5 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加强立法

行政机关(政府——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公正司法

5.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

(2)关系: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3)内容:A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权力机关

C由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

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4)优越性:A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权利)

B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投身建设)

C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保证运转)

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统一团结)

6.1 中国共产党十个方面:(1)地位: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本质:立党为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执政为民

(5)作用: A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B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6)方式:科学执政(遵循规律)

民主执政(为人民)

依法执政(基本方式;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

领导核心作用)

(7)特色理论: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党员作用:先锋模范

(9)试金石:相信谁、依靠谁、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0)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2 我国的政党制度----名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性质: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特点(20字):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基本内容:A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基本点

-----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

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一参加两参与”)

B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C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E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两形式一

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主题:团结和民主

优越性:(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经济文化)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

(4)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祖国统一)

7.1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7.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首要原则)、民族团结(重要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

(1)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A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C 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民族团结的意义: A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

标志之一

B 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C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D 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7.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前提:国家统一领导

(3)区域: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4)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5)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6)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

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例如:少数干部优先任

免权)

(7)原因: A 适合国情的必然选择

B 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C 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b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c 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8)优越性: A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维护统一)

B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权利)

C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关系)

D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促进发展)

7.4 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7.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有机统一

7.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1 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主权国家

8.2 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最重要的要素)

8.3 主权:(1)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2)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对内至高无上性、对外独立性

8.4 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8.5 国际组织类型:政府与非政府间(主体构成);世界性与区域性(活动区域);一般性与专业性(职能范围)8.6 政府间国际组织发挥的作用:促进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矛盾。

8.7 联合国(1)性质:世界性、政府间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遵循原则:主权平等、义务、和平、集体协作、不干涉内政

(4)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8.8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1)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

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

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2)中国在裁减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

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9 国际关系:(1)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2)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4)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原理内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

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

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相悖则是引起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8.10 我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1)内容: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

(2)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

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3)态度: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的国家利益,

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9.1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1)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定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

(2)发展的主要因素:贫富差距、国际经济旧秩序、贫困饥饿、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9.2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3有效途径:必须坚决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9.4 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9.5 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9.6 世界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极力维护其惟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德国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

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

序的主力军

9.7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9.8 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9.9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10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基本点:(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4)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实践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两力量一作用)

9.11 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含义、原因、意义?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归纳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归纳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内容 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地位 基本的民主权利、基础和标志 要求 国籍资格、年龄资格、政治资格、能力资格 政治 自由 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地位 重要方式、具体表现 要求 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监督权

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地位 重要政治权利 要求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根本保证、重要保证 遵守宪法和法律 根本行为准则 重要保证、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光荣义务 权利≠权力 权利属于法律概念,权力属于政治概念。权利包含权力和利益两层意思,与义务相对。而权力是一种特定的政治力量或能力,与服从相对。 权利、义务≠政治权利、政治义务 权利、义务都是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政治权利、政治义务特指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内容 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表现 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注意 ①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立法上的平等;②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③反对一切特权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内容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①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要求 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注意 反对等同论、先后论、完全对等论、对立论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原因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内容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全套知识点总结(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2)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3)履行义务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4)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5)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 (1)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

《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1

高考《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之抓主体: 国家、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民族、宗教 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我国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 第一单元(1——2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国家问题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二、公民问题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 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公民要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二单元(3——4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政府问题1.我国政府的主干知识 (1)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具体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5)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6)政府还要自觉接受监督,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公信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政府权力的监督→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人民); ②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③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④有利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政府) (2)行政监督的措施 ①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②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第三单元(5——7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大的性质地位权力: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权力: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4、人民代表的权利:审议、表决权,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和质询权。义务: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7、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 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五、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1、中共的性质: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共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中共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我领导核心。 5、中共的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6、中共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什么是国家?它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1)含义:从产生上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国家性质?它由什么决定? (1)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 (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 (2)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国家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其区别是什么? (1)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其中,前三种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分别是什么?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特点的表现又有哪些? (1)广泛性: ①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②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提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真实性: ①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②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③还表现在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提示: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A人权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最根本的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有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权利等。 B促进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全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主权高于人权。 C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性: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D特点: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即一个国家的人权及其实现,是受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制约的,不可能超越该国的具体国情。所以说,人权不能超越国家主权。 7.我国专政职能的对象、措施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1)对象: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2)措施:①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②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3)目的:①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②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③保障人民民主; ④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 (1)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①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②两者含义也不相同: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专政是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最全最全最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政治基础知识点(自己整理.超全)完整版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5、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地位)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 2、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又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各种选举方式的区别 选举方式含义优点缺点 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 式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 愿的机会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 况下不适用 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 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 适用 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 心目中的当家人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的应选名 额的选举方式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 理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 选择 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 举名额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 民等情况 2、确定选举方式的因素: (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我国确定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差额选举)。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意义: (1)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4)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019年高考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详解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五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 ①根本属性:阶级性。 ②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③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 ①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人民民主专政: ①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4、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①权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c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②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或怎样做?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更好地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

2017《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广泛。 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专政职能才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4、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 政治义务:(1)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根本保证) (2)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行为准则)。 (3)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义不容辞的职责)。 (4)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的政治参与: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性质、权责、原则等,涉及到不同的知识,因此,抓住主体这个关键信息,才能调动起相关知识来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因此,明确不同主体是答好政治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的关键。 主体一: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1)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全体人民(人民的范畴)(2)民主内容的广泛性-------政、经、文、社领域等 真实性表现在:(1)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3)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上取得重大成就。 4、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公民的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③监督权。 (2)公民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3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4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7、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8、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舆论监督制、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方式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9、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0、公民应该在享受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要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求助于政府、监督政府; 主体二:政府——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履行职能: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4、原则和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治生活基础知识点(选择题)

二、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二是表现在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5、我国的立国之本、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6、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7、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8、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9、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10、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12、13、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我国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选举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 14、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1)物质生活条件(2)国家性质(3)选民文化水平 15、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一个重要尺度是:是否积极参加选举,并认真行使选举权; 14、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5、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1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17、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我国基层民主的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我国农村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二者都不是基层政权机关) 1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 19、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政府。 20、政府的主要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政治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1、政府的作用:一是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二是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2、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 24、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5、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政治生活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积极: 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 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消极: 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 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EG 我国为什么以及如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 为什么: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权利。 3.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社会的基础、标志。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如何做: 1.公民要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2.政府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 ⑤有利于调动公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型。 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 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④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如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力: A.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B.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3)意义: (1)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是什么:有序的政治参与就是合法的政治参与, 一方面,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另一方面,公民政治诉求的表达,应当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

2018届高考《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8届高三《政治生活》知识框架与核心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1——2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人民享有的权利广泛;享有民主的主体广泛。 真实性的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公民问题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重要方式,但自由要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即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是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我们这样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高考政治生活知识框架与核心知识归纳

2019 一、国家问题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人民享有的权利广泛;享有民主的主体广泛。 真实性的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随着经济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公民问题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政治义务(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立法上是不平等的。即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是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3、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和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才能确保有序的参与。 4、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公民要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人大代表的选举→县及县以下:直接;县以上(全国、省、市):间接。(各级人大代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总结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 (1)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内涵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内涵:①民主:在统治阶级内部,按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②专政:依靠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统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两者是辩证(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和对立,民主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对于敌对分子和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 (1)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4.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 (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③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新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④遵守宪法和法律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7.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以及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2)意义:①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要求:①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020年高三《政治生活》知识框架与核心知识归纳

2020届高三《政治生活》知识框架与核心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1——2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人民享有的权利广泛;享有民主的主体广泛。 真实性的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公民问题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重要方式,但自由要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即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是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我们这样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主观试题 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从本质上讲,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阶级性是否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3. 从我国国家性质的表述中,总结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4.在我国,人民民主有哪些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5。总结出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6.什么是民主?什么是专政?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吗? 7.为什么要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哪些新要求?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什么为基础和准则的? 2.(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他包括哪些内容? (2) 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什么?政治自由包括哪些内容?政治自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公民的监督权是谁监督?监督谁?怎样去监督? 3.在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4.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三项基本原则?如何全面理解这三项基本原则? 5.区分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基本内容、重要内容? 6.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发展这会主义民主政治? 7.我们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呢? 第二课我们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当前,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3.目前,我国为什么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到县级,实现普遍的差额选举? 4.我国为什么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5.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二、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 1.你赞成精英决策还是民主决策?说说你的理由。 2.假如你是决策者,你会采取哪种方式? 3.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治决策吗? 4.假如你是决策者,举行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方案听证会,你会召集那些方面的代表? 5.在我国,公民参与决策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在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是什么? 2.发展基层民主有何重要性? 3.在农村,村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居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在我国,发展基层民主有什么重大意义? 6.中学生需要有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的活动?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对自身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回顾公民的监督权有哪些内容?监督的主体是谁?监督谁? 2. 在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哪些合法渠道? 3.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意义?公民应怎样行使监督权? 4.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生活有什么区别?如何确保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什么意义? 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的职能:管理和服务 1.我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政治生活》知识点汇总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主 体是“公民” 1.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P5)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P5)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P5) (1)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2)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P5) (1)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 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保障人权) 5.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P6) 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怕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6——7)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我国的宪法。(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7.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P8——9) (1)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行使政治自由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③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意义: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2)公民应当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懂得分析材料,做出区别)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8.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P9——10)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公民虽然在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别,但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