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升八暑假数学辅导资料(复习篇)

七升八暑假数学辅导资料(复习篇)
七升八暑假数学辅导资料(复习篇)

七升八衔接班暑假数学辅导学案(第一部分 复习篇) 2013.7

复习内容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6章 实数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6章 实数

一、算术平方根

知识点一: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正数a 有2个平方根,其中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也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例: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625(2)0. 81;(3)6;(4)2

)2(-

(5) 256 (6) 2)

25.0(-

知识点二:

a 的性质

在a 中,a 表示一个 数,a 表示一个 数

例:1、下列各式哪些有意义,哪些没有意义?①-3 ②3-

()

2

3- ④23-

3、.当 时,x 23- 有意义。

4、322+-+-=

x x y ,求xy 算

术平方根。

4、若|a-5|+ 2

)3(2++-c b =0,则

c b a ++的算术平方根是

知识点三:比较大小

例:比较大小3- 2

π

-

32 25.

二、平方根

知识点一;平方根的定义

如果( )2

=a,那么 叫做 的平方根。

例:判断下列各数有没有平方根,若有,求其平方根。若没有,说明为什么。

(1) 0.81 (2) 36

25

(3) -100 (4) (-4)2

(5)1.69 (6) 4

12

(7) 10 (8) 5 例:求下列各式中的x 的值:

A . (2)()25122

=-x

知识点二:平方根的性质

例:1、若x 2=16,则5-x 的算术平方根是 。

2、若4a+1的平方根是±5,则a 2的算术平方根是 。

3、36的平方根等于 ,算术平方根等于 。

4、已知一个正数x 的两个平方根是1+a 和3-a ,则a = ,x = .

知识点三:被开方数与算术平方根之间

小数点的变化规律

例:477.530,732.13==求300

三、立方根

知识点一:立方根的定义

如果X 3

=a,那么 叫做 的立方根。

例:求其立方根。

(1) 64 (2) 8

3

3- (3) -216

(4) (-4)3

(5)0.729 (6) 0.64 例:求下列各式中的x .

(1)125x 3

=8 (2)(-2+x )3

=-216

(3)3

2-x =-2 (4)27(x +1)3

+64=0

四、实数

知识点一、无理数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无理数。它包括三种形式:(1)(2)(3) 例题:1.下列各数中: -

4

1

,7,3.14159,π,

3

10

,-3

4,0,0.?

3,38,16,2.121122111222…

其中有理数有___________ 无理数有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

(1)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零( ) (2)无理数都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 (3)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 (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5)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6)无限小数都是无理( )

知识点二:实数

例题:全体小数所在的集合是( )

A.分数集合

B.有理数集合

C.实数集合

D.无理数集合

知识点三:实数的性质

实数a 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5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没有倒数的实数是 .

2、分别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与相反数。

(1)-3 (2)7

(1)-2π (4)3-2

5、23-的相反数地 ,绝对值是 .

6、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

知识点四:实数的计算

例题:1、写出两个无理数,使它们的和为有理数 ;写出两个无理数,使它们的积为有理数 . 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3)-

(2)33+23

(3)22—32 (4)︱2—3︱+22

(5)2(2+2) (6)3(3+

1

3

) 课堂练习

1、将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①3512,②π,③3.1415926,④-0.456,⑤3.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多1),⑥0,⑦

11

5

,⑧-39,⑨2

)7(-,⑩1.0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正实数集合:{ ……};整数集合: { ……}; 2、计算 ?

π++22

1

(414.12≈ 精确到

0.01)

?33325533++--

3、已知12-a 的平方根是3±,13-+b a 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b a 2+的平方根.

4、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

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12-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

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

请解答:已知:y x +=+310,其中

x 是整数,且10<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一:已知有序实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点。 方法1、过横轴上横坐标所对的点做垂线;

2、过___________________做垂线;交点即为所求。

例题:请你在坐标图中描出下列各点:B (-2,3),C (-4,-1),D (2.5,-2),E (0,4),F (3,0)。

知识点二: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点,求点的坐标。

方法:1、过已知点向X 轴做垂线,垂

足对应的数字为横坐标: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纵坐标。

例题:写出图中的多边形ABCDEF 各个顶点的坐标。

A ( , )

B ( , )

C ( , )

D ( , )

E ( , )

F ( , )。

如:若以线段BC 所在的直线为x 轴,纵轴(y 轴)位置不变,则六个顶点的

坐标分别为:A (__,__),B (__,__),C (___,__),D (__,___),E (___,__),F (__,__)。

知识点三:平面内点的特征。

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点P (x,y )在第一象限,则x

0,y 0.?点P (x,y )在第二象

限,则x 0,y 0.?点P (x,y )

在第三象限,则x 0,y 0.?

点P (x,y )在第四象限,则x 0,

y 0。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点P (x,y )在x 轴上,则x

,y .?点P (x,y )在y 轴上,

则x ,y 。

例题:1.已知坐标平面内点M(a ,b)

在第三象限,那么点N(b ,-a)在

( )

B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点A (2,-3),线段AB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则点B 的坐标可能是 ( ) A .(-1,-2) B .( 3,-2)

C .(1,2)

D .(-2,3)

3.点P (m +3, m +1)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点P 坐标为( )

A .(0,-2)

B .( 2,0)

C .( 4,0)

D .(0,-4) 4.已知点P (x , |x|),则点P 一定

( )A .在第一象限 B .在第

一或第四象限 C .在x 轴上方 D .不

在x 轴下方

5.若点P (x ,y )的坐标满足xy=0(x

≠y),则点P 在( )

A .原点上

B .x 轴上

C .y 轴上

D .x 轴上或y 轴上

知识点四: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到X 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 轴的距离等于________. 例题:1.点A (2,7)到x 轴的距离

为 ,到y 轴的距离为 ;

2.点B在x 轴下方,y 轴右侧,距y 轴、x 轴分别是2、4个单位长度,点

B的坐标是 。 知识点五:X 、Y 轴的平行线

X 轴的平行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Y 轴

的平行线上的点____________相等。

例题:1、已知点A (2,-3),线段

AB 与坐标轴平行,则点B 的坐标可能

是 ( )

A .(-1,-2)

B .( 3,-2)

C .(1,2)

D .(-2,-3)

2、已知AB ∥x 轴,A 点的坐标为(3,

2),且AB=4,则B 点的坐标为

知识点六:已知两点坐标,求两点间

的距离。

两点111(,)p x y 和222(,)p x y

?当≠0时,线段12p p

y 轴。12p p =________. ?当12y y ≠0时,线段12p p x 轴。12p p =________. 例题:x 轴上有A 、B 两点,A 点坐标为(3,0),A 、B 之间的距离为5,则B 点坐标为 。 知识点七:象限角平分线的点的特征 A

B C

D E

F

O 11x y

(2)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3)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知识点八: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面积

1、画出以A(0,0) ,B(5,0) , C(6,

4), D(1,4)

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 ,并求其面积。 6

-15347

-2

1

01

2

3

4

5

-4

-3

-2

-1

2

2、如图,已知:A (3,2),B (5,0),E (4,1),求△AOE 的面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3),B(0,-2),点C 在x 轴上,如果△ABC 的面积是15,求点C 的坐标。

二、例题与习题:

(一)、填空: 1.已知点P(3a-8,a-1). (1) 点P 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

(2) 点P 在第二象限,并且a 为整数,则P 点坐标为 ; (3) Q 点坐标为(3,-6),并且直线PQ

∥x 轴,则P 点坐标为 .

2.点)1,2(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的坐标是

;点)3,2(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的

坐标是 ;点)2,1(-C 关于坐标原点

的对称点'C 的坐标是 . 3.已知点P 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距离为52,到y 轴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 4.已知点P 到x 轴距离为

5

2

,到y 轴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为 .

5. 已知),(111y x P ,),(122y x P ,21x x ≠,则⊥21P P 轴,21P P ∥ 轴; 6.把点),(b a P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点

),2('b a P +,再把点'P 向上平移三个

单位,得到点''P ,则''P 的坐标是

7.在矩形ABCD 中,A (-4,1),B (0,1),

C (0,3),则

D 点的坐标为 ; 8.线段AB 的长度为3且平行与x 轴,已知点A 的坐标为(2,-5),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 9.若点A的坐标是(-3,5),则它到

x 轴的距离是 ,到y 轴的距离是 。

10.点B在x 轴下方,y 轴右侧,距y 轴、x 轴分别是2、4个单位长度,点B的坐标是 。

11.点P (a-1,a 2-9)在x 轴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5.已知点P (a ,b ),ab >0,a +b <0,则点P 在第 象限 二、解答题:

1.已知:如图,

)3,1(-A ,)0,2(-B ,)2,2(C ,求△ABC 的面积.

A

B E O x y y A

C

1

2.已知:)0,4(A ,),3(y B ,点C 在x 轴上,5=AC .

? 求点C 的坐标;

? 若10=?ABC S ,求点B 的坐标. 3.已知:四边形ABCD 各顶点坐标为A(-4,-2),B(4,-2),C(3,1),D(0,3).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四边形ABCD ; (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3)如果把原来的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横坐标减2,纵坐标加3,所得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4. 已知:)1,0(A ,)0,2(B ,)3,4(C .

? 求△ABC 的面积; ? 设点P 在坐标轴上,

且△ABP 与△ABC 的面积相等, 求点P 的坐标.

5.如图,是某野生动物园的平面示意图. 建立适当的直角

坐标系,写出各地点的坐标,并求金鱼馆与熊猫馆的实际距离.

6.如图,平移坐标系中的△ABC ,使AB 平移到11B A 的位

置,再将111C B 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222C B A ?,

画出222C B A ?,并求出△ABC 到

222C B A ?的坐标变化.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点一:二元一次方程定义

例题:1、已知方程:①2x -y =3;②

x +1=2;③x

3

+3y =5;④x -xy =10;

⑤x +y +z =6.其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即可) C .若方程2x 2m +3+3y 5n -9=4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求m 2+n 2的值.

3、已知3x +2y =1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

(2)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知识点二:解二元一次方程

例题:1、已知2x -y =1,则当x =3时,y =______;当y =3时,x =______. 7、求x +2y =5的非负整数解。

知识点三: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方案设计

例题:小明用10元钱,去买2元每支的圆珠笔和3元每支的钢笔,共有几种设计方案?

知识点四: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例题:1、若方程ax -y =4的一个解

B 1

A 1

C A -2-1x

1234y

8

7654321O x =3

则a 的值是( )

A 、-1

B 、3

C 、1

D 、-3

2

、已知 是关于x 、y 的方程组 的解,求5m -2n 的值.

3、若2x-3y=5,则6-4x+6y=________。

4、如果054=-y x ,且x ≠0,那么

的值是 。

知识点五: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

例题:下列各方程组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2、???==+5723xy y x B 、?

??=+=+212z x y x C 、?????=+=-2

43123y x y x D 、?????=+=+3

22135y x y x

知识点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的第一步是:将其

中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____的式子表示出来;第二步是:用这个式子代入____,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 例题: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2320419x y x y +-=??

+=?,

, ① ②正确的解法是( )

A.先将①变形为32

2

y x -=,再代入②

B.先将①变形为223

x

y -=,再

代入②

C.先将②变形为9

14

x y =-,再代入①

D.先将②变形为9(41)y x =-,再代入①

2、解下列方程组 (1)???=+=-17

230

5y x y x

(2)?

?

?=+-=-8321

23y x y x

(3)??

???=-++=--+1624

)(4)(3y

x y x y x y x

知识点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例题:1、已知??

?=+=+25ay bx by ax 的解是???==3

4

y x ,

则( )

A 、??

?==12b a B 、???-==12b a C 、???=-=12b a D 、?

??-=-=12

b a 2、已知方程组?????2x-4y=6a-4

x+2y=5a

的解x 的值

是y 的值的3倍,求a 的值。

x =-1 y =3 2x -my =7 nx +3y =-4

3、已知方程组{{

3x 2y=42mx 3ny=19

mx+ny=75y x 3

--与-=有相同的解,求m 、n 的值。

4、在解方程组?

????bx+ay=10

x-cy=14时,甲正确地解得?????x=4y=-2,乙把c 写错而得到?

????x=2

y=4,若两人的运算过程均无错误,求a 、b 、c 的值。

知识点八: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类型一:和差倍分问题

例题:1、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求每件T

恤衫和每瓶矿泉水的价格.

2、实验中学组织爱心捐款支援灾区活动,九年级一班55名同学共捐款1180元,捐款情况见下表.表中捐款10元和20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帮助确定表中的数据.

类型二:行程问题

例题:甲、乙两人在东西方向的公路上行走,

甲在乙的西边300米处.若甲、乙两人

同时向东走30分钟后,甲正好追上乙;

若甲、乙两人同时相向而行,2分钟后相遇,问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类型三:配套问题

现有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可做8个盒

身或22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完整的盒子,用多少张铁皮做盒身,多少张

铁皮做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类型四:几何图形问题

例题:如图,周长为68cm 的长方形ABCD 被分成7个相同的长方形,求长方形ABCD 的长和宽.

类型五:商品买卖问题

例题:1、小明到商店买东西,下面是他和售货员阿姨的对话:“我买这种牙膏3支,这种牙刷5把”.“一共15元6角”.付款后,小明说:“阿姨,这支牙膏我不要了,换一把牙刷吧!”“还需找你2元”.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知道牙刷、牙膏的单价吗?

2、某商场购进甲、乙两种服装后,都加价40%标价出售.?“春节”期间商场搞优惠促销,决定将甲、乙两种服装分别按标价的八折和九折出售.某顾客购买甲、乙两服装共付款182元,两种服装标价之和为210元.?问这两种服装的进价和标价各是多少元?

第9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捐款 5 10 20

50 人数 6

7

知识点一: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例题:解下列不等式

???<->-8270153x x

???

??<+--≥+-21213243x x x x

知识点二:不等式组的解答题

例题:1、在方程组2122x y m

x y +=-??+=? 中,

若未知数x,y 满足x+y>0,求m 的取值

范围。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

321x a x -≥??

->-?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

练习:1、若不等式组21

23

x a x b -?的解

集是11x -<<,求(1)(1)a b +-的值。

2、若不等式组3

x x a >??>?的解集是3x >求

a 的取值范围。

3、在方程组2122x y m

x y +=-??+=? 中,若未知

数x,y 满足x+y>0,则m 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题

例题:把若干个苹果分给几只猴子,

若每只猴子分3个,则余8个,每只猴子分5个,则最后一只猴子分得的苹果不足5个。问共有多少只猴子?多少个苹果?

练习:有10名菜农,每人可种甲种蔬菜3亩或乙种蔬菜2亩,已知甲种蔬菜每亩可收入0.5万元,乙种蔬菜每亩可收入0.8万元,若要使总收入不低于15.6万元,则最多安排多少人种甲种蔬菜?

知识点五:方案设计题

例题:

1、某体育用品商场采购员要到厂家批发购进篮球和排球共100只,付款总额不得超过11 815元.已知两种球厂

家的批发价和商场的零售价如右表,试解答下列问题:

(1)该采购员最多可购进篮球多少?(2)若该商场把这100只球全部以零售价售出,为使商场获得的利润不低于2580元,则采购员至少要购篮球多少只,该商场最多可盈利多少元?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知识点一:调查的方式

例题:1、问题“①某厂家生产一批手表的抗震最大限度;②某冷饮批发门市部所经营冷饮的合格率;③某天班级内数学作业完成情况;④某月学生对学校电视台播放的各类节目满意程度”中,适宜作抽样调查的有( ) A.1 个B.2个C.3 个D.4 个2、为了解某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抽取了5名学生进行调查.这一抽样调查中的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

____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练习:1、以下适合普查的是()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全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C.评价一个班级升学考试的成绩

D.了解贵州省的家庭人均收入

2、下列调查中,①全国人口普查时,逐户填写各种相关资料;②为了了解某电视剧的收视率,向100位观众打电话询问;③为了了解某小区各户居民一年内丢弃的塑料袋数目,向50户家庭各发出一份调查统计表;④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每位任课教师的意见,向每位同学发了一份调查表。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知识点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例题:1、李师傅随机抽查了本单位今年四月份里6天的日用水量(单位:吨)结果如下:7,8,8,7,6,6,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四月份本单位用水总量为吨.2、为了估计鱼池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上100条作上记号,然后放回到鱼池里,过一段时间,待有记号的鱼完全混合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20条,则可判断鱼池里大约有条鱼。

练习:某甲鱼养殖专业户共养甲鱼200条,为了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对自己所养

甲鱼的总重量进行估计,随意捕捞了5

条,称得重量分别为1.5,1.4,1.6,

2,1.8(单位:千克).

(1)根据样本估计甲鱼的总重量约是多少千克?

(2)若甲鱼的市场价为每千克150元,则该专业户卖出全部甲鱼的收入约为多少元?

知识点三:数据的描述

3、条形图

例题:如图,是某报刊“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

保护问题最多,共有70个.请回答下

列问题:

(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到热线电话个.

(2)有关交通问题的电话有个.

品名厂家批发价

(元/只)

商场零售价

(元/只)

130 160 排

100 120

年龄段

300

500

200

人数

老年人

成年人

青少年

500400300200100

挂果数

棵数

80

70

60

40

50

30

4、扇形图

例题:某校对1000名学生 进行“个人爱好”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图, 则爱好音乐的学生共有 人. 5、折线图

例题:如图,图中折线表示一人骑自行车离

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九点离开家,十五点到家,根据折线图提供的信息:

(1)该人离家最远距离是_____km ; (2)此人总共休息了_______分. (四)直方图

例题:根据某班40名同学的体重频数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体重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2)体重超过59.5kg 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

知识点四:综合运用

例题: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第155页的问题3: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

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小波同学根据各年龄段实际人口比例分配抽取的人数制成如下条形图 ;

请你帮助小波再制作一个反映该地区实际人口比例情况的扇形图,并写出每一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练习:某果农承包了一片果林,为了了解整个果林的挂果情况,果农随机抽查了部分果树的挂果数进行分析.如图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各长方形之比为5∶6∶8∶4∶2,又知挂果数大于60的果树共有48棵.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4344539.html,

(1)果农共抽查了多少棵果树?

(2)在抽查的果树中挂果数在40~

60之间的树有多少棵,占百分之几?

七升八衔接班暑假数学辅导学案(第二部分 预习篇)

2013.7

第10题

暑假讲义七年级升八年级第12讲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掌握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点梳理: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定义: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例1 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在BC 、AC 边上,且AE=CD ,AD 与BE 相交于点F. (1)求证:△ABE ≌△CAD ; (2)求∠BFD 的度数. 例2 如图,∠ACB=90°,∠B=30°,CD ⊥AB.求证:AD= 4 1 AB.

课内练习: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O为△ABC内任意一点,OE∥AB,OF∥AC,分别交BC于点E,F,△OEF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2.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离地面5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样的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B) A.10米 B.15米 C.25米 D.30米 课后练习: 1.若右图所示,已知点D在BC上,点E在AD上,BE=AE=CE,并且∠1=∠2=6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2.如右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分别截出AD=AE,△ADE是等边三角形吗? 说明理由。

3.如右图所示,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评分∠ACD,CE=BD,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3.在Rt△ABC中,∠C=90°∠A=30°,若AB=4cm,则BC=____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一底角是30°,底边上的高为9cm,则其腰长为_______,顶角是__________. 5.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A=30°,则 CD=____AC, BC=____AB, BD=____BC, BD=_____AB. 6.在△ABC中,∠B=∠C=15°,AB=2cm,CD⊥AB交BA的延长线与点D,则CD的长为 ___________. 8.如右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AD∥BC,CD⊥AD,若△ABC的周长为36cm,求AD的长。 9.如右图所示,在△ABC中,∠A:∠B:∠C=1:2:3,CD⊥AB于点D,AB=10,求DB的长。

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 暑期衔接班讲义 第二十讲 专题七 综合题题型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

A E D C B A D C B A E D C B A F E D C B 第二十讲:专题七:综合题题型专题训练 一、如图,等腰Rt △ABC 中,AB=AC ,∠BAC=90°,BD 平分∠ABC. (1)求证:AB+AD=BC ; (2)如图,过点C 作CE ⊥BD ,E 为垂足,求证:BD=2CE ; (3)如图,连结AE ,求证:AE=CE. 二、如图,等腰Rt △ABC 中,AB=AC ,∠BAC=90°,D 为AC 上的任意一点,AE ⊥BD 于点E , CF ⊥BD 于点F. (1)求证:①AE=EF ;②EF+CF=BE ;

A F E D C B A F E D C B (2)如图,若 D 为AC 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线段 EF 、CF 与线段BE 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三、 如图,△ABC ,分别以AB 、AC 为腰向形外作两个等腰直角△ABE 、△ACF ,过A 作直 线l ,直线l 分别交BC 、EF 于N 、M 两点. (1)当直线l ⊥BC 时,求证:ME=MF ; (2) 当直线l 经过BC 的中点N 时,求证:l ⊥EF ;

N M C B A N M C B A (3) 如图,若梯形ABCD ,AD ∥BC ,分别以AB 、DC 为腰向形外作两个等腰直角△ABE 、 △ACF ,设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 交线段EF 于点M ,求证:ME=MF. 四、如图,在等边ΔCBN 中,点M 为BN 上一点,且∠CMA=60°,AN ∥BC 交AM 于A. (1)判断△ACM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试问:线段AN+MN 与CN 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试证明你的猜想; (3)若点M 为BN 的延长线上任一点(不包括N 点),(1)、(2)②中的结论还成立吗? 请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D N M F E C B A

2017年七升八暑期衔接班数学讲义

2017年七升八暑期衔接班数学培优讲义 目录 1.第一讲: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第二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3.第三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求和; 4.第四讲: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一); 5.第五讲:专题二:三角形题型训练(二); 6.第六讲:全等三角形; 7.第七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SAS; 8.第八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SS,ASA,AAS; 9.第九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HL; 10.第十讲:专题三:全等三角形题型训练; 11.第十一讲:专题四: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扩充训练; 12.第十二讲: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13.第十三讲:轴对称; 14.第十四讲:等腰三角形; 15.第十五讲:等腰直角三角形;

C B A 16. 第十六讲:等边三角形(一); 17. 第十七讲:等边三角形(二); 18. 第十八讲:专题五:全等、等腰三角形综合运用(一) 19. 第十九讲:专题六:全等、等腰三角形综合运用(二) 20. 第二十讲:专题七:综合题题型专题训练; 第 一 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知识要点】 一、三角形 1.概念: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相连. 2.几何表示:①顶点;②内角、外角;③边;④三角形. 3.三种重要线段及画法:①中线;②角平分线;③高线. 二、三角形按边分类:(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 ????? ??? 不等边三角形 腰底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腰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具) 引例:已知平面上有A 、B 、C 三点.根据下列线段的长度判断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 (1)若AB=9,AC=4,BC=5,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 (2)若AB=3,AC=10,BC=7,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 (3)若AB=5,AC=4,BC=8,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 (4)若AB=3,AC=9,BC=10,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

暑假学生七升八数学测试试题

2015暑假七升八测试 数 学 试 题(总分120)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 .323222+=+ B .()32533523++=+ C .12151215121522-?+=- D .212214= 2.有下列说法: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17-是17的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若数轴上表示数x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则化简23x x + 的结果是( ) A .-4x B .4x C .-2x D .2x 4、若a a a a 1, ,,102则<<的大小关系是( ) 22221111 a a a D a a a C a a a B a a a A >>>>>>>>、、、、 5、下列说法中①0.4的平方根是±0.2;②()2 7-的算术平方根是7;③-2不存在立方根;④8的立方根是±2;⑤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错误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93164 =± B 711193-= C 393-=- D 21 31()3-= 7.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动点P 从A 点出 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移动到BC 的中点S 的最短距离是 ( A ) A .212π+ B .2412π+ C .214π+

D .242π+ 8. 36的平方根是 ( ) A .6 B .-6 C .±6 D .6 9.估计35的值是 ( ) A .在3到4之间 B .在4到5之间 C .在5到6之间 D .在6到7之间 10. 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为( B ) A.3 B.4 C.5 D.6 二、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1. 81的平方根是 2. 在数0、0.2、π3、 722、Λ1010010001.0(相邻两个1之间的0的个数依次加1)、11131、27中,无理数有_____个. 3. 实数与 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4.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实数的和为 . 5、32-的绝对值是 6、某数的平方根为a +1和2a -7,则这个数是 . 7.已知0.15870.3984, 1.587 1.260, ≈≈330.15870.5414, 1.587 1.166≈≈聪明的同学你能不用计 算器得出15.87≈ ;

七升八暑假衔接学习讲义

七升八暑假衔接学习讲 义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图形的全等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观察右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 2. 由全等图形类比得出: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比如,在图中,△ABC与△DEF能够完全重合,它们是全等的。 其中顶点A,D重合,它们是对应顶点;AB边与DE边重合, 它们是对应边;A ∠重合,它们是对应角. ∠与D △ABC与△DEF全等,我们把它记作“△ABC≌△DEF”.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角的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 几何语言: () ∠A= , ∠C= ,∠B= . () 练习: 1.如图6,△ABC≌△AEC,∠B=75°, ∠ACB=5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解:A

2.如图7,△ABD ≌△EBC ,AB=3 cm ,AC=8 cm ,求DE 解: 3.判断: ○1全等三角形的边相等,角相等,中线相等,角平分线相等.( )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 ○3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 ○5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4.填空:如图所示,已知△AOB ≌△COD ,∠C =∠A ,AB =CD ,则另外两组对应边为________________,另外两组对应角为________________。 5.如图3,已知CD ⊥AB 于D , BE ⊥AC 于E, △ABE ≌△ACD ,∠C=20°,AB=10,AD=4,G 为AB 延长线上的一点,求∠ABE 的度 数和简记为"边角边",符号表示:"SAS" 例1. 下列哪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全等) 例2.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已知AB =A ′B ′,∠B =∠B ′,BC =B ′C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例3. 在△ABC 和△A ′B ′C ′中(自己画图) (1)?????''='∠=∠''=C B BC B B B A AB (2) ?? ? ??='∠=∠''=______A A B A AB A B C (图 A D B G A C D B O

七升八数学暑假衔接讲义

三角形 第一讲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定义: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可用c 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表示. 2.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向它的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注意八字形)注意: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 4.三角形的中线:三角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中线分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与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锐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 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6.三角形的稳定性: 例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2 cm,腰长的3倍比底边长的2倍多6 cm.求各边长. 例2.已知:△ABC的周长为48cm,最大边与最小边之差为14cm,另一边与最小边之和为25cm,求:△ABC 的各边的长。 例3.已知△ABC的周长是24cm,三边a、b、c满足c+a=2b,c-a=4cm,求a、b、c的长.

2018年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 暑期衔接班讲义 第十讲 专题二 全等三角形题型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

. 第十讲:专题二:全等三角形题型训练; 【知识要点】 1.求证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定定理):①SAS ;②ASA ;③AAS ;④SSS ;⑤HL ; 需要三个边角关系;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 2.“SAS ”、“SSS ”、“ASA ”、“AAS ”、“HL ”五种基本方法的综合运用. 【例题精讲】 例 1.判断下列命题: 1.(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边上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 ( ) 2.(1)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2)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3)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4)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6)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7)两边及其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8)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9)两边及其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10)两边及其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11)两角及其一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12)两角及第三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13)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 ) (14)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 ) (15)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16)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例 2.如图 △1,方格中有 ABC 和,且它们可以仅通过平移完全重合,我们称△ABC 和为“同 一方位”全等三角形. (1)如图 △2,方格中有一个 ABC ,请你在方格内,画出一个与△ABC 不是“同一方位” 的全等三角形△DEF ,并且满足条件:DE=AB ,∠A=∠D ,AC=DF ; (△2)你能够画出多少种不同的 DEF ?(“同一方位”全等三角形算为一种)

(已经整理)七升八暑期数学辅导(全集)之欧阳歌谷创作

第一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欧阳歌谷(2021.02.01) 知识点1、三角形的概念 ?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 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 的 三角形,记作“△ABC”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 的顶点C 所对的边AB 可用c 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AC 可用b 表示,顶点A 所对的边BC 可用a 表示. 知识点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探究】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 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为什么? ?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用字母表示为a+b >c ,b+c >a ,a+c >b 拓展:a+b >c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c-b <a ,即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即a-b <c <a+b (三角形的任意一边小于另二边和,大于另二边差) 【练习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7cm ,则此三角形a b c (1)C B A

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3cm B.4cm C.7cm D.11cm 【练习2】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5,8; (2)5,6,10; (3)5,6,7. (4)5,6,12 【辨析】有三条线段a、b、c,a+b>c,扎西认为: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你同意扎西的看法吗?为什么? 【例1】用一条长为18㎝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练习】 1、三角形三边为3,5,3-4a,则a的范围是。 2、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5cm和10cm,第三条边与其中一边的长相等,则第三边长为。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中一边长为3,则腰长为 4、一个三角形周长为27cm,三边长比为2∶3∶4,则最长边比最短边长。 5、等腰三角形两边为5cm和12cm,则周长为。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那么其腰长的范围是________。 7、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分别为4和7,则第三边上的中线的范围是_________。 8、下列条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cm, 7cm, 13cm B、3cm, 5cm, 9cm C、6cm, 9cm, 14cm D、5cm, 6cm, 11cm 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且边长为整数,则腰与底边分

数学七升八年级衔接试卷

2020暑假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525±= B .6)6(2-=- C .3273-=- D .39=- 2.若m >n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m -2<n -2 B .4m >4 n C .6m <6n D .-8m >-8n 3.如果点P (a -2,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 (-a+2,b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若实数x ,y 满足62=+y x ,32=+y x ,则y x -的值是( ) A .3- B .1- C .1 D .3 5.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3x ≥x+2的解集,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如果三条线段长度是:(1)2,2,3;(2)2,3,5;(3)1,4,6;(4)3,4,5, 其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锐角 B. 至少有一个钝角 C. 至少有两个锐角 D. 不可都是锐角 8.在△ABC 中,∠A=21∠B=3 1∠C ,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9.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为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9 B .10 C .11 D .18 10.如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3 B.4 C.5 D.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AB ∥CD ,∠1=110°,∠ECD=70°,∠E 的大小是 . 12.“x 的2倍与5的和不小于10”用不等式表示为 . 13.不等式5x -9≤3(x+1)的解集是________. (第11题图)

七升八暑假衔接学习讲义

一、图形的全等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观察右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 2.由全等图形类比得出: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比如,在图中,△ABC与△DEF能够完全重合,它们是全等的。 其中顶点A,D重合,它们是对应顶点;AB边与DE边重合, 它们是对应边;A ∠与D ∠重合,它们是对应角. △ABC与△DEF全等,我们把它记作“△ABC≌△DEF”.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角的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 几何语言: 1.如图6,△ABC≌△AEC,∠B=75°,∠ACB=5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 解: 2.如图7,△ABD≌△EBC,AB=3 cm,AC=8 cm,求DE的长。 解: 3.判断: ○1全等三角形的边相等,角相等,中线相等,角平分线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5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4.填空:如图所示,已知△AOB≌△COD,∠C=∠A,AB=CD,则另外两组对应边为________________,另外两组对应角为________________。 A (图7) A (图6)

A D C B F E A D C B E A D C B F E A D C B E 1 2 例2.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已知AB =A ′B ′,∠B =∠B ′,BC =B ′C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例3. 在△ABC 和△A ′B ′C ′中(自己画图) (1)?????''='∠=∠''=C B BC B B B A AB Θ (2) ?? ? ??='∠=∠''=______A A B A AB Θ ∴C B A ABC '''???( SAS ) ∴C B A ABC '''???( ) (3) ?? ? ??''=∠=∠''=C B BC C A AC ____Θ ∴C B A ABC '''???( ) 练习1: 1.根据题目条件,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否全等? (1) AC =DF , ∠C =∠F , BC =EF ; (2) BC =BD , ∠ABC =∠ABD . 2. 如图2,△AOB 和△COD 全等吗?为什么? 3. 如图,在△ABC 中,AB =AC , AD 平分∠BAC ,求证:△ABD ≌△ACD . 4. 如图3,已知AD ∥BC ,AD =CB ,证明:△ABC ≌△CDA. 5.如图4,已知AB =AC ,AD =AE ,∠1=∠2,证明:△ABD ≌ACE. 6. 如图,已知AB=AC ,AE=AD ,那么图中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进行证明. 7.已知: AD ∥BC ,AD = CB(如图).现有条件能证明△ADC ≌△CBA 吗?如果能 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能,那么还需添加怎样的条件才能证明? 练习2 1.已知:如图,AC=AD ,∠CAB=∠DAB , 求证:△ACB ≌△ADB 2.已知:AD ∥BC ,AD=CB 求证:△ADC ≌△CBA 3.已知:AD ∥BC ,AD=CB ,AE=CF 求证:△AFD ≌△CEB 4.已知:EA=EC ,ED=EB , 求证:△AED ≌△CEB 5.已知:AC=DB ,AE=DF ,EA ⊥AD ,FD ⊥AD , 求证:△EAB ≌△FDC 6.已知:AB=AC ,AD=AE ,∠1=∠2 求证:∠B=∠C 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角边角定理 定理: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角相等且它们的夹边也相等,那么这两个 三 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边角",符号表示:"ASA"

七升八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

暑期七升八衔接班讲义

第一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知识点1、三角形的概念 ?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 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 的三角形,记作“△ABC ”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 的顶点C 所对的边AB 可用c 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AC 可用b 表示,顶点A 所对的边BC 可用a 表示. 知识点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探究】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 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为什么? ?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用字母表示为a+b >c ,b+c >a ,a+c >b 拓展:a+b >c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c-b <a ,即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即a-b <c <a+b (三角形的任意一边小于另二边和,大于另二边差) 【练习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7cm ,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3cm B .4cm C .7cm D .11cm 【练习2】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5,8; (2)5,6,10; (3)5,6,7. (4)5,6,12 【辨析】有三条线段a 、b 、c ,a+b >c ,扎西认为: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你同意扎西的看法吗?为什么? 【小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是指任意两边之和 【例1】用一条长为18㎝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知识点3 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 三角形的高 (1)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简称三角形的高) (2)高的叙述方法 AD 是△ABC 的高 AD ⊥BC ,垂足为D 点D 在BC 上,且∠BDA=∠CDA=90度 a b c (1)C B A

【推荐精选】2018年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 暑期衔接班讲义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求和(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三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求和 【知识要点】 1.与三角形有关的四个基本图及其演变; 2.星形图形的角度求和. 【新知讲授】 例一、如图,直接写出∠D 与∠A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 箭形: ;蝶形: ;四边形: . 请给出“箭形”基本图结论的证明(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例二、三角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1.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 2.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 A 的关系; 3.如图,在△ABC 中,∠ABC 的外角∠CBD 、∠ACB 的外角∠BCE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 A B C I A B C D I A B C D E I C B D A C B D A A D B C

例三、“箭形”、“蝶形”、“四边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另两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发散探索一:如图,∠ABD 、∠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发散探索二:如图,∠ABD 的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ACE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发散探索三:如图,∠ABD 的邻补角∠DBE 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DCF 的平分线交于点I ,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I I I B D A C B D A A D B C I I I C B A C B D A E A E D B E C I I I C B D A C B A E A E D B F D E F F C

七升八数学开学考练习题.doc

七升八开学考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①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②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③相 等的角是对顶角;④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垂直;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其中正确的有( ) A.1 个 B.2 C.3 个 D.4 个 2.用甲乙两种饮料按照x: y(重量比)混合配制成一种新饮料,原来两种饮料成本是:甲每500克5元,乙每500克4元。现甲成本上升10%,乙下降10%,而新饮料成本恰好保持不变,则x: y的值为( ) A.4: 5 B.3: 4 C.2: 3 D.1: 2 3.如果四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m, n, p, q满足(6-m)(6-n)(6-p)(6-q)=4,那么m+n+p+q=() A.24 B.25 C.26 D.28 4.若a2=4? b2=9,且ab<0,则a-b 的值为( ) A.-2 B.±5 C.5 D.-5 5.1993+9319的个位数字是() A.2 B.4 C.6 D.8 二、填空题 6.如图所示,ZABC,ZACB的内角平分线交于点O,ZABC的内角平分线与ZACB的外角平分 线交于点D,ZABC与ZACB的相邻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且ZA=60° ,则ZBOC= ___________ , Z D= _____ , Z E= 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在矩形 D ABCD小,AB二&点E是AD上一点,AE=4, BE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氏线于点F,连接EF交 CD于点G,若G是CD的中点,则BC的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师大 数学 七升八 暑假 预习讲义

北师大数学暑假预科 七升八 2017.7

目录 第一讲无理数与平方根 (2) 第二讲立方根 (6) 第三讲实数 (10) 第四讲实数的运算 (14) 第五讲探索勾股定理 (18) 第六讲勾股定理逆应用 (22) 第七讲最短距离 (26) 第八讲直角坐标系 (30) 第九讲坐标系提升 (34) 第十讲函数基本知识 (39) 第十一讲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44) 第十二讲一次函数图形应用 (49) 第十三讲二元一次方程概念与求解 (54) 第十四讲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 (59) 第十五讲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关系 (64) 第十六讲数据分析 (69) 第十七讲证明(一)基本知识 (74) 第十八讲三角形内角和 (80)

第一讲 无理数与平方根 一、【基础知识精讲】 1.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 平方根: 如果x 2=a (a≥0),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 3. 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① 当a>0时,a 的平方根记为± a ; ② 当a =0时,a 的平方根是a ,即0=0; ③ 当a<0时,a 没有平方根. 4. 平方根的性质: ①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②0有一个平方根,它就是0本身; ③负数没有平方根. 5. 算术平方根: ①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②0的算术平方根是0. 6. 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当a ≥0时,a ≥0. 7. (1) (a )2=a ,(a≥0) (2) ......... (0)0 0 ......(0)a a a a a a >?? ===??-

2019年人教版暑期七升八入学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9年人教版暑期七升八入学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4)的位置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如图,表示下列某个不等式的解集,其中正确的是(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3. 如图,由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 B. 如果a 表示一个实数,那么-a 一定是负数 C .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都是有理数 D. 1的平方根是1 5. 如图,∠1+∠2=180°,∠3=108°,则∠4的度数是( ) A. 108° B. 82° C. 80° D. 72°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6. 下列计算或命题:①±3都是27的立方根;②33a =a ;③64的立方根是2;④23(8)±=±4.其 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4个 7. 若P (x ,y )的纵坐标是xy >0,,则点P 在( ) A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一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8. 为处理甲、乙两种积压服装,商场决定打折销售,已知甲、乙两种服装的原单价共为880元,现 将甲服装打八折,乙服装打七五折,结果两种服装的单价共为684元,则甲、乙两种服装的原单价分别是( ) A .400元,480元 B .480元,400元 C .560元,320元 D .320元,560元 9. 若0<b a ;③ab b a <+;④b a 11< 中,正确的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007七升八特训班讲义(七新)--刘老师

七升八特训班讲义(七) 语法精讲 一、介词短语 英语中表示人或物在某个地方,常用介词短语表示。本单元中所出现的under,in,on等词均为介词,它们常与名词一起构成短语,称为介词短语。表示某物或某人在某个地方的句型结构为:主语+be(am/is/are)+介词短语。 1.in表示“在……中(内)”,在某个空间或范围的内部。例如: in our class在我们班里,in my bag在我的书包里。 His father is in the car.他的爸爸在小汽车里。 2.on表示“在……上(面)”,在一个面上。通常指一个人或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二者之间接触。例如: on the wall在墙上,on the desk在书桌上。 The map is on the blackboard.那张地图在黑板上。 3.under表示“在……下方(面)”。通常指一个人或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垂直下方,二者之间往往没有接触。例如: under the chair在椅子下面 under her bed在她床下。 My bike is under the tree.我的自行车在树下。 注意:对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提问时,常用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二、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Where+is/are+主语?”是一种很常见的句型,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where后面跟的动词是is还是are,主要取决于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若是单数,用is;若是复数,则用are。例如: Where’s your backpack?你的双肩背包在哪儿? Where are my books?我的书在哪儿? 2. 在“where is/are…?”句型中,要特别注意主语的使用。主语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定冠词(the)+名词。例如: Where are the balls?球在哪儿? ②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名词。例如: Where’s my notebook?我的笔记本在哪儿? Where’s Tom’s book?汤姆的书在哪儿? ③专有名词。例如: Where is the Great Wall?长城在哪儿? ④人称代词的主格形式。例如: Where are they?他们在哪儿? 3. 回答“Where is/are...?”句型,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用“It’s…”或“They’re…”。这是比较规范的答语。例如: ---Where’s the bag?书包在哪JL? ---It’s under the desk.它在课桌下面。 ②有时省掉it’s或they’re,直接回答地点。这种方式显得比较简洁。例如:---Where’s the clock?闹钟在哪儿? ---On the wall.在墙上。

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暑期辅导材料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知识点1: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概念: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表示、边、顶点、内角)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分类有两种方法:(1)按角分类;(2)按边分类 (1)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考点1:认识三角形 1.如图7.1.1-1的三角形记作__________,它的三条边是__________,三个顶点分别是_________,三个内角是__________, 顶点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___________,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 __________. 2.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三角形,__________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分为底与腰__________的三角形和底与腰__________的三角形. 3.如图7.1.1-2所示,以AB 为一边的三角形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考点2:三角形三边关系 4.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2,5,8 C.3,4,5 D.4,5,10 5.(2008·福州)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13cm B.6cm C.5cm D.4cm 6.如果线段a 、b 、c 能组成三角形,那么,它们的长度比可能是( ) A.1∶2∶4 B.1∶3∶4 C.3∶4∶7 D.2∶3∶4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7cm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5cm B.18cm C.15cm 或18cm D.不能确定 图7.1.1-2 图7.1.1-1 腰 腰 底边 顶角 底角 底角

暑假初中七升八数学测试卷

暑假初中七升八数学测 试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新起点教育暑假班结课考试(数学卷七升八) 总分:120分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30分) 1.的绝对值是() A. B. C. D. 2.代数式﹣的系数是() A.2 B.﹣2 C. D.﹣ 3.下列各组代数式中,属于同类项的是() A.a2b和ab2 B.m2n和m2p C.5p3q和﹣2p3q D.3x和3y 4.如图,∠AOB=90°,∠DOB=30°,射线OC是 ∠AOB的平分线,则∠COD的度数为() A.10°B.15°C.30°D.45° 5.下列叙述:①几个数相乘,如果有偶数个负因数,则积为正数;②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③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0和±1;④﹣>﹣.错误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个个个个

8.方程2x-3y=5, x+y 3=6, 3x-y+2z=0, 2x+4y, 5x-y>0中是 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 9.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10.若一个多边形共有14条对角线,则它是 ( ) A.六边形 B.矩形 C.正方形 D.九边形 二、填空题。(共24分) 11.当时钟指向8:0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度. 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1)(x ﹣2)=4的解是x=1,则a= . 13.等腰三角形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8,则周长是 . 14.如右图,∠ACD=1550 ,∠B =350 ,则∠A= 度。 15.六边形的外角和是 度。 16、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 三、计算题。(共42分) 17.计算。(12分) (1)6+(﹣7)﹣(﹣9) (2)(﹣2)3﹣32 (3)(﹣﹣)×(﹣24) (4)-35÷(-7)×(-7 1) 18.先化简3x 2 ﹣(2x 2 +5x ﹣1)﹣(3x+1),再求值,其中x=10.(4分) 19.解方程:(8分) (1)2﹣(1﹣x )=﹣2 (2)﹣=1. 20.解方程组:(10分) (1) ?? ?=+-=5 321y x x y (2) ?? ?+=-+=-) 5(3)1(55 )1(3x y y x 21.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8分)

清大七升八数学试题

,二、细心填空,看谁又对又快哟!3分,共15分) 11.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b a . 12.若()0232 =++-n m ,则n m 2+的值是______.

13.如图,已知a ∥b ,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 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 14.某初中学校共有学生720人,该校有关部门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人,对其到校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此可以估计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 人. 15.设[)x 表示大于x 的最小整数,如[)43=,[)12.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是 .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00=;②[)x x -的最小值是0;③[)x x -的最大值是0;④存在实数x ,使[)5.0=-x x 成立. 三、解答题(共75分) 16.(9分) 解方程组???=-=+. 1123, 12y x y x 17.(10分) 解不等式组:()20213 1. x x x ->???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8. (10分)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c 、d 所截,且c a ⊥,c b ⊥,170∠=°,求∠3的大小.

19、(10分)某校为了开设武术、舞蹈、剪纸等三项活动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体艺素养,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这三项活动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人从中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两幅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问题.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3)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你根据样本估计全校学生中喜欢剪纸的人数是. 20.(12分)今年春季我县大旱,导致大量农作物减产,下图是一对农民父子的对话内容,请根据对话内容分别求出该农户今年两块农田的产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