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总结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总结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总结

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正确理解“组织行为学”概念的含义: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即人

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性

主要关心:人的积极性如何调动

方法手段:综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

研究目的: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提高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效能。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领导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与组织绩效,

4.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色:跨学科性,层次性,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实用性

跨学科性:组织行为学是以行为科学(主要指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主要指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管理学)的概念、理论、模式和方法为主要知识基础,同时吸收了政治资源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生物学、生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关论述人类行为、心理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这门科学的跨学科性。

层次性:从系统观来分析,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三个层次: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学科、研究的对象、管理的性质)

实用性:相对于理论性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组织行为学不仅要研究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还要通过这些的分析,评价人的行为,提出改变人心理行为的方法。

也就是说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5.,西方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组织行为学的思想萌芽,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查尔斯.巴比奇,罗伯特.欧文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准备,代表人物: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组织行为学的诞生代表人物霍桑,梅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代表人物莫尔斯和客什,菲德勒,卡曼

6.霍桑实验1924--1932年,梅奥从1927年开始加入第二阶段的实验

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大规模访谈实验,群体实验

7.20世纪60年代末,组织行为学逐步从行为科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定量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模型法

9.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一、关于人的本质二、关于人的价值三、关于人的需要具体内容看课本

10.一、“经济人”假设:由约翰·穆勒提出的,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 1.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地受别人指挥;

3.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

4.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

5.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

相应的管理措施:1.管理的重点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主要采用任务管理的措施。

2.认为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控制、监督。他们只重视提高生产效率,完成任务指标;根本忽视人的情感、需要、动机、人际交往等社会心理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

3.领导方式是专制型的,认为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职工无关。工人只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接受管理拼命干活,无须参与管理。

4.在奖惩制度方面主要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即以金钱(增加工资奖金)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用惩罚来对付工人的“消极怠工”行为。

11.“社会人”假设:由梅奥创立的重视人际关系的人性论

基本观点:1.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也就是说除了工资收入以外,工人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即人是非合理性的非伦理性的存在,较之经济利益,人对集团的社会性力量更敏感,人的动机基本上是由社会性需要所激励的,人们试图通过与伙伴的关系取得一体感。

2.这样,相应的生产率的升降主要不是取决于经济利益,而是取决于工人的态度,即士气。而士气的高低受个人、家庭、社会及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影响。

3.于是,正式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它对生产率有极大影响,因此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4.所以,新型领导应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保持平衡,以提高职工的满意度,激励士气,提高生产率。

相应的管理原则:1.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的重点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而应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强调关心人、体贴人、尊重人、激励人的管理理念;

2.管理者不能只注意指挥、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问题,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 实行奖励时,不主张实行个人奖励,要提倡集体奖励,培养员工的集体精神。

4.提出新型“参与管理”的形式,即提倡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

12.“自动人”假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其后,麦格雷戈将这一假设概括为Y理论。阿吉里斯也持这种观点,提出不成熟-成熟理论

基本观点:1.人们总是勤奋的,人们一般都乐于使用自己的体力和能力。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就会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

2.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3.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乐于接受任务,而且愿意并能主动承担责任。逃避责任,缺乏雄心壮志并不是人的本性。

4.人们大多有解决问题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现代工业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力潜力中只有一小部分得到了开发,人们之间藏着极大的潜力。

5.人们投身于组织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成就感

相应的管理原则:1. 管理重点的转变。管理重点是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并提供所需的工作条件和服务,使人们在这种条件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即能够充分地自我实现,以自觉地完成组织目标。

2. 管理者职能的改变。管理者的主要职能在于成为职工自我实现的良师益友,是一个工作设计师和服务者。其主要任务就是设计合理的工作环境,并为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员工在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3. 奖励方式的改变。奖励分为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外在奖励如工资、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内在奖励,即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负较大的责任,干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等。内在奖励能充分满足人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应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根据人的特长合理安排工作,使员工获得内在的奖励。

4. 管理制度的改变。“成就人”的假设认为,人有自动的、自治的工作特性,管理制度应保证员工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的制度。所以,下放管理权限,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以及制定发展计划,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等,都可以使员工显示自己的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文化人”假设威廉·大内——日裔美国管理学家,管理学教授提出Z理论。

基本观点1.企业对员工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使员工和企业同甘共苦,并对员工实行定期考核和逐步提级晋升制度,使员工看到企业对自己的好处,因而积极关心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

2.企业经营者不但要让员工完成生产任务,而且要注意员工培训,培养他们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需要,成为多专多能的人才,从而积蓄了企业内部的人才资源,也为有志于得到提升的人员提供了机会。

3.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鲜明的控制手段,还要注意对人的经验和潜在能力进行诱导。

4.企业决策采以集体研究和个人负责的方式,由员工提出建议,集思广益,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并承担责任。

5.上下级关系融洽,平等。管理者对员工要处处关心,让员工多参与管理。

6.大胆引进没有经验的新人员。

相应的管理措施:1.在以企业文化论为指导的企业中,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是文化设计师和行为楷模。

2.管理者要在企业中尽力营造出一种很强的企业文化氛围。

3.企业文化是公司每位员工所信奉的理想、价值观、想法及行为的模式,也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员工如何看待企业的各种感觉。

4.企业文化要依靠员工的岗前培训来得以落实,使员工认同,并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同时企业还要编制员工手册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示范,运用企业内部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络方式,不断深化企业文化。14.人性理论的发展

15.从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观点及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来看,总趋势是从不重视人、不尊重人到重视人和尊重人,从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16.决策时应注意的几点:(一)要注意克服知觉歪曲(二)要努力确立正确的决策判断标准(三)凡事不要追求最优原则

17.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看法。

18.(判断。改错)价值观的形成,来源:1.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一些被证明合理或有用的信念。

2.来自于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体验。个体价值观很大一部分在早期的社会经验中习得的。在个体价值观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父母、教师、同伴、媒体等。

3.个体形成价值观的内在心理机制主要是强化、认同、模仿和观察学习。个体从家庭、学校、同伴、媒体都可以获得这些学习。因此,组织如果想要让个体形成与组织一致的价值观,也要设法为个体创造类似的学习条件。

19.价值观的特性(一)稳定性(二)可变性(三)差异性

20.态度与价值观:(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是对事物的评判。但是价值观与态度有所不同。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价值观——比较抽象和概括,往往不针对特定的对象,而且一旦形成比较稳定持久;

态度——较为具体,通常指向特定的明确的对象,而且随着对象物的变化态度也会变化。

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人的态度一般来说就是其价值观的具体反映。

价值观强烈影响职工的态度与行为,它是了解职工态度与动机的基础。

当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时,则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而态度是有很高的价值的

21.工作满意度,通常是指某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挑战性、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

22.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1、薪酬激励(工资、奖金、劳保)我对所得的报酬奖金满意。

2、工作特点及回报(工作内容、心理挑战性、人职匹配)我的工作充分发挥了我的能力和特长。

3、晋升和发展机会(晋级提职、个人发展)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个人价值被看重,我的发展被关注。

4、管理制度和领导行为(公司考勤、奖惩、福利、信息流通;领导能力、管理风格、授权指导)公司有合理的申诉和投诉机制;上级善于指挥下属。

5、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有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安全舒适。

6、工作群体协作氛围(个人归属感、上下级关系)员工之间充分交流,能够互相提供有助于改进工作的信息。

一般认为,前两点报酬和工作本身是最重要的因素;晋升机会和管理是次重要的因素;工作群体和工作条件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因素。

23.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组织行为学对工作满意度的兴趣,就在于它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绩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满意度与生产率,满意度与缺勤率,满意度与离职率

24.能力管理需遵循的原则(不定项、判断)(一)能力阈限原则(二)能力互补原则(三)能力开发原则(四)区别能干和肯干

25.如何管理能力 1、掌握好各类职工的能力标准,合理招聘选择人才;2、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职工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进行能力的训练;3、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合理分工,强化自主意识,做到人尽其才,量才录用;4、全面了解人的能力特点,便于贯彻正确的用人原则。

26.气质——指的是人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特点的总和,它是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形态。

27.气质类型(一)多血质(二)胆汁质(三)粘液质(四)抑郁质

28.具体特点(一)多血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二)胆汁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高,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三)粘液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

(四)抑郁质: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倾;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不灵活。

29、气质差异与管理(重点)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种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同时,一般来说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气质极不相同的人都可能成为高尚的人,卓越的人;气质相同的人,也会有地位上、成就上的天壤之别。另外,每种气质都有相适应的一些工作。

(一)了解气质的意义 1、贯彻气质互补原则一方面可以在用人上扬长避短,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职工个人心情愉快,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反对气质绝对原则不要机械地套用气质的理论。不能把气质看得太重。对于员工的教育应是如何克服自己的气质弱点,适应工作的要求,而不是强调自己的气质,让工作来适应自己。3、提倡气质发展原则既然我们了解到人的气质有差别,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气质上的特点和缺陷,有意识地去克服自己的弱点,去学习别人的优点。既然我们了解到气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修炼自己,把各种气质的长处、优点集于一身。(二)气质与职业选择

(三)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管理要点(简答) 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管理要点是:着重培养自制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注意方式方法,不要顶牛激怒;可以进行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多血质气质类型的管理要点是:着重培养踏实专一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防止见异思迁与注意力分散;创造条件,多给活动的机会;对其缺点可以严厉批评。粘液质气质类型的管理要点是:着重培养热情爽朗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对其教育批评要有耐心,允许其有足够时间考虑和做出反应。抑郁质气质类型的管理要点是:着重培养友好、合作、刚毅、开朗、自信的精神;对其多关心、爱护、鼓励、疏导;不宜公开批评。

30、柯维对于性格的定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1、主要性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一) 内外控性格 (二)马基维弗利倾向 (三) 自我检控 (四) 自尊 (五) 风险偏好

32、(一)内外控性格

33、结论:世界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这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 (Julian Rotter, 1916~) 1954年提出的制控信念理论,即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看法。 他发现,病人的基本人生态度即总体的预想,通常因为一些关键性的经历而形成,有些是好的经历,有些是不好的。 例如,一个认真学习也得了高分的学生,他可能会慢慢地形成这样一种预想,即在其它情境下如果同样努力工作也会得到相应回报; 而一个认真学习但没有得高分的学生,他可能会慢慢地形成这样一个总体看法,即努力干活也是白干。他在实验中发现,总有一些受试者,他们在哪怕成功以后也不会形成好的预想。于是他假设: 有些人感觉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都是由某种外部力量决定的: 而另外一些人却感觉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他们自己的努力和技巧造成的。 控制位——那么,一个人感知到或者没有感知到回报的程度——这个重要的态度,罗特就把它叫做控制位。 内-外控制位标尺——他和费里士为检测它而设计出内-外控制位标尺,由29个项目构成,其中的每一个都有两句话,接受这项测试的人要说出哪一对说法最适合他自己。

1、内控型的人——相信自己拥有内在控制力。 此种人所持的信念是,控制这个世界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是命运的主人,凡事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倾向于把成功和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智力、勤奋工作或者其它个人特征。例如,成功了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失败了归因于自己的疏忽。他们愿意承担责任。 工作更主动投入,努力争取,有自信,愿意控制自己的环境,生活习惯良好,身体健康,情绪饱满稳定,缺勤率低,有强烈的成就感,遇事不怨天尤人——他们感到他们自己要对成败负责,所以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例如张小姐。 他们在复杂的工作中表现突出,特别是那些需要大量学习和处理信息的管理性和专业性工作。 同时,还适应那些对创造性和独立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

2、外控型的人——深信力量是外在的,这种人相信外在控制力。其所持的信念是,个人的命运受外因所控制。 认为自己受命运的摆布,凡事都在他人的掌握之中。倾向于把成功和失败归结为命运、运气或者其它人的力量。例如,成功了归因于机遇幸运,失败则是由于受人阻难。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 只适宜做常规性的、按部就班的工作。就像那位刘先生已经放弃努力,把自己的将来置于别人的摆布之下。

34、关注圈/影响圈(判断、不定项)

积极主动的人把他们的努力集中在影响圈;而消极被动的人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担心圈里。这样一来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积极主动的人在他们能做的事情上下工夫,他们的能量逐渐扩大,以至于他们的影响圈扩大了。

而消极被动的人集中于别人的缺点、周围环境中的问题和他们不能控制的事情,老是在那里指责和怪罪,徒增受骗和

35、在“关注圈/影响圈”理论中柯维这样指出我们遇到的问题不外乎出自以下三个领域:

1. 能直接控制的(涉及我们自己的行为的问题)——通过改变我们的习惯来解决。它们都是我们的“影响圈”当中的问题。这些就是习惯一、二、三(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2. 能间接控制的(涉及别人的行为的问题)——通过改变我们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就是习惯四、五、六(双赢思维、知己解彼、统合综效)。

3. 不能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过去或环境决定的现实)

36、性格差异与组织管理(一)性格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性格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这表现为:1、影响职工的创造性和竞争性;

2、影响职工的人际关系;

3、影响职工的工作态度和效率。(二)人事管理中的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三)做人的思想工作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才能奏效(四)改进领导方式,培养职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五)了解职工性格,合理安排工作

37、何谓激励:激励指的是:——激发、保持、强化和发展有利于实现行为目标的个人动机,诱导人的行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因素:某一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动力的激发;行为导向某一目的物;行为得以保持和延续。通过上述概念,我们了解到:激励的对象不是行为,而是动机。

38、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有效的激励造就了企业的软环境,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

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的绩效和满意度。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能力相当的人会做出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低的人,可能会比能力强的人工作得更好。这就是动机激发程度不同造成的。

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同他的能力和激励程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P(工作绩效)=f(M x Ab)

M 激励水平(直接因素)

Ab 能力(间接因素)

39、激励理论的分类(不定项)(一)内容型(二)过程型(三)行为改造型(四)综合型

40、内容型激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二、“ERG”理论三、成就需要理论(三重需要理论)四、双因素理论(重点)

41、“ERG”理论三中需要:生存需要:相当于生理与安全需要;关系需要:相当于爱和尊重需要;成长需要:相当于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

所谓ERG是来自耶鲁大学教授克雷顿·奥德弗提出的三种核心需要的英语字头。这并不是简单地简化需要的五层次。

其特点是:1. 指出各种需要同时具有激励作用。这样人们可以在各种需要之间转换;2. 指出了“满足—上升”趋势和“挫折—回归”趋势。

即转换时,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多,对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渴望就越强烈,这就是上升;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这就是回归。

对于”ERG”理论的评价:“挫折—回归”原理的提出,对管理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之所以追求低层需要,往往是管理者没有提供高层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所致。与马氏理论正好相反,它指出有些需要,尤其是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在得到了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的程度不仅不会减弱,往往更为强烈。同时,它的变通性有助于说明不同文化、个体、环境背景的差异。有证据表明,不同文化的人对需要种类的排序是不同的。

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与区别:A、ERG理论不强调人的需要的严格顺序。即一种需要的满足,不一定会导致需求上升的趋势。

B、ERG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出现挫折,会导致需求产生倒退的现象。

C、ERG理论认为,关系与成长需要的满足,其需要有时不但不会转移,反而会有进一步上升和增强的趋势。

D、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的是天生就有的,而有的是通过后天学习产生的。

42、成就需要理论(三重需要理论)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C. McC1eI1and)从另一个侧面论述了人的需要。1、人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有三种最主要的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2、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于个人、企业和国

家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一个组织的成败,取决于其拥有的高成就需求的人数(正相关)。3、好的管理者通常权力需求较高,而亲和需求较低。4、成就需求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训练而获得。

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该理论指出,1、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在组织中起着导向作用,能导致高成就组织的产生。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塑造出富有创造精神和高成就需要的人。 2、高成就需要的人,不是与生俱来的。组织应当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对成就需要理论评价: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成就动机是可以教育培养的,这一观点对管理者极具启发性。管理者固然要尊重员工的目前需要,并设法予以满足,但更重要的是应按照组织目标重塑员工的需要。所以,注重成就教育,强化成就动机,培养更多的高成就需要的人,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测量人的三种需要:1、通过“主题统觉测验(TAT )”来测量。2、看图编故事——例如,给受试者看这样一个图,三分钟时间编故事。如果,受试者说,站着的人要求增加工资,坐着的是老板,老板说他们工作得不错,要提升他们。这说明受试者成就需要较高;反之,如果说,是站着的人工作出了错,向上司道歉。这说明受试者成就需要较低,亲和需要较高。在分析时,一张图也许会出偏差,而用一整套图就能够比较准确地测试出来人的优势需要是什么。

具有高成就需要人的四个特征:1. 采取适中程度的风险措施。麦克利兰的研究证明,他们不愿意选择无法完成过于困难的任务。2. 要求及时得到工作的反馈信息。如有明确规定的产量标准、销售标准或管理标准的工作,而不喜欢绩效没有明确标准、含糊不清和拖延时间过长的工作。3. 从工作的完成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并不单纯追求物质报酬。把物质报酬看成是他们取得成就的一种反馈形式。4. 全神贯注于完成任务。一旦选中了目标,他们就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有时也难以与人相处。

43、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激励—保健因素”-----保健因素---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工 资、监 督、地 位、安 全、工作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人际关系

-----激励因素---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工作本身、赏识、提升、成长的可能性、责任、成就

44、对于双因素理论的评价:肯定的意见认为:1、它指出了工作本身对激励的重要性,使人们对内在激励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2、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管理中出现,以充实和完善工作内容为目的的 “工作丰富化”和“弹性工作时”等新的劳动组织形式和制度,不能不主要归功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否定的意见认为:他的研究方法缺乏有效性。

首先,人们在回答问题时存在归因误差;

其次,调查对象是专业人员,没有代表性;

再次,没有提出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还有,对某些人来说两种因素可以相互转换;

最后,有的学者重复他的调查的结果,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45、内容型激励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1、深入研究需要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变动特征、文化特征、时代特征;2、深入研究影响需要的各种内部及外部因素;3、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引导、改进、变革);3、管理者学会换位思考

46、过程型激励理论:一、期望理论;二、公平理论

期望理论公式: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Victor Vroom )正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于1964年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 公式可表示为: M = V × E

行为的(成果评价)(成功预期)

M —激发力量,V —目标效价,E —期望值

期望理论三方面的关系图:

关系Ⅰ :努力与绩效的关系——带来绩效的可能性;关系Ⅱ :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带来满意的奖励的可能性;关系Ⅲ :奖励与个人目标的关系——满足需要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种关系中,如果有一点不成立,都不能产生激励。

期望理论对我们的启示:1、管理者不要泛泛地抓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抓被多数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2、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如果每月的奖金多少不仅意味着当月的收入状况,而且与年终分配、工资调级和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挂钩,则将大大增大效价的综合值。3、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的差值,加大组织希望行为和非希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如只奖不罚与奖罚分明,其激励效果大不一样。4、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当一个期望概率远高于实际概率时可能产生挫折,而期望概率太小时又会减少某一目标的激发力量。实际概率最好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使大多数人受益。 个人 努力 取得 绩效 组织 奖励 个人需要 满足程度 关系Ⅰ 关系Ⅱ 关系Ⅲ

47、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一、强化理论;二、挫折理论;三、认知评价理论;四、目标设置理论

(一)强化的概念

所谓强化是指随着人的行为之后发生的某种结果会时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这就是说,那些能产生积极或令人满意结果的行为,以后会经常得到重复,即得到强化。反之,那些产生消极或令人不快结果的行为,以后重新产生的可能性则很小,即没有得到强化。从这种意义上说,强化也是人的行为激励的重要手段。

正强化:也叫积极强化,是指通过出现积极的、令人愉快的结果而使某种行为得到增强或增加。如,通过奖酬体系对职工的某一行为给予肯定,从而使职工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

应用正强化的三个要点:①所选的强化物要恰当,对于被强化对象要有足够的奖酬威力;②强化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必须按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施予;③反映与强化的顺序,必须排得确能激发今后所希望的行为会再度出现。

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指通过终止或取消令人不愉快的结果而使某种行为得到增强或增加。预先告知某种行为不符合要求,防止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

惩罚:是指某种带有强制性的、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职等,以表示对某一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自然消退:是指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某些行为不予理睬,当此行为得不到正强化时就会逐渐消失。

强化理论的启示:1、要依据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2、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3、及时反馈。4、奖惩结合,以奖为主。 5、正确运用奖酬机制。

48、目标设置理论人类行为的重要特点在于它的目的性。目标设置理论就是从行为的目的性这个角度来对行为动机进行研究的。这是60年代末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温?洛克提出来的。

他通过大量观察和研究发现,当一个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时,它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也就是说目标告诉员工需要做什么和需要付出多大努力,这样会使人产生达成目标的成就感,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

这一理论是从四个方面探讨目标是如何激发动机的:目标的具体性——可精确观察和测量;挑战性——有一定的难度;可接受性——员工接受和承诺目标的程度;绩效反馈的作用——得到及时反馈

对目标设置理论评价:肯定意见:目标是人们实现需要、价值和期望的手段,它直接调节和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所以,它是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激励手段。而且,它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实际应用。同时,它为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目标管理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受到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广泛重视。它告诉管理者只有使广大员工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否定意见:那些目标不易明确的工作不适用,例如科研、创造发明、行政管理等等领域,难以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法。而且,目标设置不公正、不合理,反馈、回报不能兑现,会引发员工的强烈不满和挫折感,效果不佳。

49、如何进行有效激励一、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二、管理者职能的新概念——教育者;三、什么样的组织对于员工来说更有吸引力

四、激励过程中需注意的环节;五、奖励员工十大错误方法

管理者职能的新概念——教育者:有效的激励方式:不是无原则地去迎合每个人的种种需要。而是要正确的去引导、开导和诱导,使员工认识到,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和利益。

管理者的职责:在实质上应该是——一个教育者。而不是生产的指挥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或者是什么采访者、协助者。

50、激励过程中还要注意的环节(简答)1、权变原则的贯彻;2、运用目标和反馈;3、允许员工参与有关的一切决策;4、把报酬和绩效相联系;

5、确保制度的公平性

51、团队的概念:美国著名的组织行为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也就是说,团队是由一些具有共同信念的人为达到共同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各成员通过沟通与交流保持目标、方法、手段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集体智慧将整个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某一方向,形成比原组织具有更强战斗力的工作群体。团队是一个共同体。

团队的构成要素:1、目标(Purpose) 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知道要向何处去,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2、人(People)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2个(包含2个)以上的人就可以构成团队。目标是通过人员具体实现的,所以人员的选择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3、团队的定位(Place) 4、权限(Power) 5、计划(Plan)

52、团队与群体的区别(简答):1、领导不同:群体有明确的领导人;团队可能就不一样,尤其团队发展到成熟阶段,成员共享决策权。

2、目标不同:群体的目标必须跟组织保持一致,群体成员之间是信息共享的关系;团队中除了这点之外,还可以产生自己的目标,团队突出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

3、协作不同(协作性是群体和团队最根本的差异)群体的协作性可能是中等程度的,有时成员还有些消极,有些对立;团队中是一种齐心协力的气氛。

4、责任不同:群体突出个体化;团队是个体、团队共同承担责任。

5、技能不同:群体突出个体技能与差异化;团队相互补充,显示团体优势。

6、结果不同:群体的绩效是每一个个体的绩效相加之和,群体绩效≤个人绩效之和;

53、高效团队的特征(简答):1、相互依赖与协同;2、角色定位与责任分担;3、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4、自我管理与授权

54、团队建设(概念):团队建设是指有意识地在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一组员工组成,通过自我管理的形式,负责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工作。团队建设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能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业绩。团队建设主要是通过自我管理的小组形式进行,工作小组成员在一起工作以改进他们的操作或产品,计划和控制他们的工作并处理日常问题。他们甚至可以参与公司更广范围内的问题。团队建设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发挥出色作用的核心问题。

55、如何进行团队建设(不定项):第一步:合理的数量;第二步:能力互补;第三步:责任明确;第四步:目标清晰;第五步:淡化领导;

56、团队建设的一些基本原则(不定项):第一、沟通;第二、制定游戏规则;第三、尊重;第四、独立思考和学习;

57、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领导的作用)(简答,最好展开写):第一、要管理好自己:要成为一个优秀团队的管理者,自己在各方面一定要做得最好,是团队的榜样,把自己优良的工作作风带到团队中,影响到每一位团队中的成员,要有海阔天空的胸襟,用真诚去打动每一位成员。第二、要在团队中建立好培训工作:把公司的文化和工作技能、自己特长的工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传授给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要知道,要想刀锋利,首先要把刀磨快,而丰富的企业文化和知识技能培训,也是留住团队成员的最好方法。第三、在团队中培养良好严谨的工作作风:要让每一个成员明白,来公司是工作的,不是来玩的!!第四、人性化的管理:工作是严谨的,但是管理者和成员之间是要有人性化的,管理者要切身站在成员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如何协调好成员的工作情绪,以及建立好上下层之间的人际关系,让成员感到这个团队是温暖的。第五、要让每个成员明白团队工作的目标:掌握好如何高效率的完成工作目标的方法。第六、做好团队的幕后总指挥:成员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各种自己无法应付的问题,作为管理者,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做好指挥工作,要和成员形成良好的沟通,要培养好成员工作中出现什么问题及时汇报沟通的工作习惯,管理者通过个人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以及和上级的沟通,给出现问题的员工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处理好工作问题。第七、协调好上层关系:把上层的任务和思想传达给每一位自己的成员,让团队至上而下达到良好的协调,目标一致,圆满完成公司的目标。

58、表示领导定义的公式:领导 = 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59、领导与管理(把二者区分开:领导与管理也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从广义上看,管理行为与活动也是领导行为的组成部分,二者可以等同。如中层与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活动,可称管理活动。领导人也可叫管理者。

从狭义来看,二者是不相同的。领导是由领导者指引和影响个人、团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期望目标的行为过程。期望目标可能是组织的目标、小团体的目标,也可能是个人目标。而管理是一种特殊的领导,是由领导者或非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激励、指挥和控制,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

60、领导的类型:(一)领导工作类型(二)领导方式(或作风)类型(重点把握)(三)领导体制类型

领导方式类型:勒温是最早研究领导方式的社会心理学家,也是团体动力学的创始人。他以权力定位为基本标准,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作风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李比特、怀特等人也提出相同观点。这是管理科学较重视研究的三种类型。 1、专制型。领导作风是一种独断专行的领导行为。这种领导者将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手中,认为权力来自于他们所处的领导地位,对被领导者不信赖,只从工作和技术方面去管理。2、民主型。领导作风是一种民主的领导行为。这种领导作风的特点是领导者非常重视人际关系。认为领导者的权力是他领导的群体赋予的,被领导者也应该适当参加决策,使他们有一种参与感,以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放任型。领导作风是一种放任自流的领导行为。这种领导作风的特点是领导者只从被领导者的福利方面去管理,认为领导者的权力来自于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信赖,权力是由被领导者赋予的。

61、合理的领导结构:(一)专业结构综合型(二)年龄结构动态平衡型(三)智能结构多类型(四)知识结构立体型(五)素质结构多维型

62、影响力(必须记住):所谓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与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领导影响力的构成及其心理效应:1、权力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是由领导的合法职位所产生的权力所带来的影响力。特点:①强迫性、不可抗拒性;②以外推力的形式来发生作用;③下级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和服从;④影响持续的时间有限。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①传统观念——服从感②职位因素——敬畏感③资历因素——敬重感

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传统因素:即指人们对领导者的一种传统观念。职位因素:是一种社会性因素,是指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与地位会使被领导者产生敬畏感。资历因素:即领导者的资格、经历与阅历因素。非权力性影响力(自然性影响力)构成非权力影响力的主要因素:①品格因素——敬爱感②才能因素——敬佩感③知识因素——信赖感④感情因素——亲切感

63、怎样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 1、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水平: (1) 应加强自我意识与品格修养 (2) 提高自己的科技、文化、知识素养

(3) 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4) 密切联系群众,注意高尚情操的修养(5)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审慎用权、秉公自律、不滥用职权,不以权谋私;要善于用人授权,不搞专权独断;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讲求实事求是;要虚心听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3、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与和谐的组织气氛,增强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效能。4、遵循领导的法则,提高领导与管理艺术,发挥成功的领导影响力的作用

64、领导理论的发展阶段: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的有效性的理论,在上世纪初以来,领导行为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20世纪初~40年代,研究集中在特质理论;第二阶段:从50年代开始,研究重点转向领导者行为;第三阶段:70年代以后,进入权变领导理论时期。研究重点从领导者转向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以及环境三要素的综合影响。目前,这已经成为领导理论研究的主流。第四阶段:80年代以来,人们对特质理论的兴趣又复苏。

65、(一)传统的特质理论:

一、齐塞利的8个性特征:

美国管理学家爱德温·E·齐赛利提出有效的领导者应具有的八种个性品质。

同时,他研究了上述特征对于领导成功的相对重要性。

在个性特征中,他认为才智、督导能力、自信心、决断能力这4项对于取得领导成功关系重大,而其他各项重要性一般。

1、才智——口头表达与文辞方面的才能

2、首创精神——有创新愿望,善于开拓新方向

3、督导能力——指挥别人的能力

4、自信心——有较高的自我评价

5、人际适应性——为属下所亲近,与员工关系密切

6、决断能力

7、兼备男性—女性优势

8、高度成熟

二、本尼斯的4个性特征:

沃伦?本尼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组织理论研究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并曾在麻省理工斯隆学院执教。

他研究了90名美国的成功领导者,发现有4种共同的特征:1. 对目标有执着追求;2. 能把自己的理想告诉追随者并取得认同;3. 持之以恒有毅力;4. 了解自己的力量所在并懂得如何运用它们。

三、巴纳德的5点主张:

他把心理素质放在领导品质第一位,而把智力放在最后一位,这一点也应该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他强调领导者要有平衡的心理素质:即平时冷静、审慎,考虑全面、深思熟虑。紧急时刻要有勇气和决断力,要有灵活性,能随机应变。由于他本人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以,他所提供的东西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为了完成上述职能,他主张领导者应该具有下面5种基本品质:1. 体力。在这里他特别强调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活力和坚持力;2. 决断力。做决策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能。要当机立断;3.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了解人,说服人,激励人;4. 高度的责任心。权力大,责任重。需正确使用权力;5. 高度的智力。

总之,在早期和中期乃至近期的领导特质理论研究,有一些不成功之处。主要原因是:

1、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很多特质并非完全先天所有,而是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而获得。

2、个人特征仅仅是领导工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是否可以成为领导者,还要取决于环境和机遇。

3、组织的工作性质不同,对领导的人格特征要求也不同。

4、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

66、(二)现代领导特质理论

德鲁克的“五项主要习惯”:

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既然是一种习惯,便可以学会,而且必须靠学习才能获得。

1、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一个有效管理者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珍惜并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这包括四个步骤:记录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用的时间。

2、注重贡献和工作绩效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贡献是指对外界、社会和服务对象的贡献。有效的管理者重视组织成员的贡献,并以取得整体的绩效为己任。每一个组织都必须有三个主要方面的绩效:直接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才开发。3、善于发挥人之所长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对人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而问“他贡献了什么?”也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问“他能做什么?”4、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建立有效的工作秩序有效性的秘诀在于“专心”,有效的管理者做事必“先其所当先”,而且“专一不二”。5、有效的决策“决策”是管理者特有的任务。有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的决策。一项有效的决策必然是在“议论纷纷”的基础上做成的,而不是在“众口一词”的基础上做成的。有效的管理者并不做太多的决策,而做出的决策都是重大的决策。

67、领导行为理论(重点掌握):有关这方面最著名的理论有四个,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俄亥俄模式——“关心组织”还是“关心人”;密执安模式——“生产取向”还是“员工取向”;管理方格理论——“关心生产”还是“关心员工”;PM型领导理论——“目标达成”还是“团体维持”

68 、(一)俄亥俄模式:这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商企业研究所的斯托格狄尔和沙特尔于40年代开始的研究,旨在发现对取得群体和组织目标起关键作用的领导行为。他们收集了大量的下属对领导的行为描述,一共列出了1000多个因素。通过分析他们发现,任何组织的领导者都必须在任务目标的重要性、保持群体内部融洽关系和满足成员需要的必要性这三者之间保持平衡。于是,他们对领导行为进行了分类,最后把所有的因素都归纳为两大类,即“关心组织”型还是“关心人”型,并于1945年提出这一模式。

(二)密执安模式—利克特的第四型领导模式:这是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利克特教授及其他研究人员于1947年开始的研究,他们也是使用二维理论研究哪种领导方式更有效。在考察了包括企业、医院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之后,也得到了两个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

1、“生产取向”的领导者:强调工作技术和任务进度,把员工视为达成目标的工具;

2、“员工取向”的领导者:注重人际关系。

于是,利克特极力倡导“员工取向”的管理方式,认为这是领导一个组织最有效的方法。他说,有效的领导者应该注重面向下属,他们依靠信息沟通使组织的各个部门像一个整体那样行动。为了阐明他的领导原则,他假设了四种领导模式,于1961年提出了密执安模式。 这四种领导模式分别是:专权独裁式:上级有决策命令权。下级只能服从和执行。主要依靠惩罚的手段。上下级之间没有沟通。温和独裁式:使用奖赏和惩罚两种手段,允许上下级之间有些沟通,领导者对于下属就像父母对子女一样,权力控制在高层手里,中下级有部分决策权。协商式:领导者在决策时征求下级意见,接受下级建议,双方之间双向沟通,以奖励为主要手段,但主要政策和任务的决策权仍由领导者控制。参与式民主管理:上下级彼此信任、平等,有问题相互协商,领导者只提出挑战性目标,由下级参与共同制定目标和管理,最高管理者做最后决策。组织内信息上下沟通,平行沟通。对组织的工作绩效,下级有评估的权力。

(三)领导方格理论:这是1964年,由布莱克(Blake )和莫顿(Mouton )在二维四分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模式。

该图:

横坐标,表示对生产成果的关心程度。

纵坐标,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

每个坐标,分9个量级。

把领导者的行为用两种因素的不同程度组合来表示,这样就形成左图所示的管理方格图。

图中有81个方格,分别代表了81种不同的领导风格,每种领导风格就用它的坐标数值来表示,其中有五种类型最具代表性:

(四)PM 型领导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卡特莱特和詹德在他们的《团体动力学》一书中提出的。他们把所有组织的目的归为三类:

M 型(团体维持型 );P 型(目标达成型 );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PM 型。后来,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一直致力于该理论的论证研究的日本教授三隅二不二,进一步将领导行为方式分为四种,增加了第四种形态pm 型,两者皆无。

69、权变的领导理论

(一)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卡门创立,赫塞和布兰德发展了该理论。

以管理行为的四分图作为依据,又运用了“成熟一不成熟”理论,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应适应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当被领导者从“不成熟”成长为“成熟”时,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应作适当调整。

提出了:四种领导风格;四种成熟程度;四种有效领导方式的选择方法

四种领导风格:

1,1型:贫乏式领导。这种领导者既不关心人也不关心工作,领导仅仅扮演一“信使”的角色,即把上级的指示、命令、要求等简单地传达给下级; 1,9型:逍遥式领导。又称乡村俱乐部式。只注重去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环境,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感到轻松、友好并且快乐,但是很少去关心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9,1型:任务式领导。高度关心生产和效率,而不关心人。对生产和工作的完成情况抓得很紧。但是很少注意下属的士气、情绪和发展状况。即对下级干部只使用、不关心不培养,只抓业务不抓思想; 5,5型:中间路线式领导。这种领导人在对人和生产的关心之间保持平衡,其目的是追求正常的生产(业务工作)效率和说得过去的士气,比较保守,以维持现状为主要目标; 9,9型:协作式领导。也称为团队型领导。领导者对人和工作都高度关心,这样使得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高度统一,创造出相互信赖和支持的关系,通过协调、激励等活动来提高生产和士气,使工作成为员工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而获得高的工作效率。 布莱克和莫顿的结论是,(9,9)型风格的领导者工作效果最佳。只有这类领导才是真正的领导者,他们能够把企业的生产需要同个人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种成熟程度与领导方式的对应:

(二)费德勒模式

这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和管理学家费德勒(芝加哥大学博士,现为美华盛顿大学心理学与管理学教授)经过15年的调查研究,于1967年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境因素是否协调。

他认为,任何领导都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关键要看与领导环境是否相适应。这一理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确定领导者的风格 LPC (最不喜欢的同事量表)

2、确定领导情境变量 专制型领导方式

说服领导方式

参与型领导方式

授权型领导方式

心 人 关心任务 参与型

高关系、低任务 低 低 高 高 授权型 低关系、低任务 说服型 高关系、高任务 命令型 低关系、高任务 领导者决策,强调指挥和控制,不重视人际关系和激励 领导者决策,但重视人际关系,采用激励手段调动下属积极性 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参与决策,同时采用激励手段,鼓励群体积极性 领导者授权给下属,由其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完成任务

*

3、确定有效的领导模式

(三)路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首先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伊凡斯于1968

目前是广为流传的领导理论。

它的基本观点是,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明确可以实现目标的途径,为此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减少障碍和危险,促成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所谓路径—目标的含义。

这一理论指出,领导者的有效性取决于他能否激励下属实现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当中获得需要的满足。

通过许多实验,豪斯发现“高关心组织”和“高关心人”的组合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还应该考虑补充环境因素。这样,他的理论从两个方面展开,即: 1、领导类型 2、权变因素

1、领导类型:

①指令型领导——领导者下达指示,告诉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决策由领导做出,下属不参与。

②支持型领导——领导者亲切友善,平等待人,关心下属的需要和要求,改善工作环境。

③参与型领导——主动征求并认真对待下属的意见,在决策前充分加以考虑。

④成就型领导——领导者向下属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并期望下属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相信他们有达成目标的能力。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目标。

豪斯认为,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环境情况,在上述4种领导方式中进行选择,也就是说领导风格类型是可变的。

2、权变因素

①环境的权变因素

首先,看工作任务。如果工作任务模糊不清,压力又大,员工无所适从时,他们欢迎指令型领导,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明确如何更好地进行工作,了解各种规定。反之,则不满意。例如,刚刚参加工作的人这方面体会最深。自己不知道干什么,希望领导能指挥自己;如果属于常规性工作,目标和达成目标的途径都十分清楚时,领导者的指令会令下属厌烦,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和侮辱,产生不满和敌对情绪。这时需要支持型领导,对下级多体贴,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员工获得较高的工作绩效和满足感。其次,看权力结构。当组织内职权分工明确有效,控制得力又比较僵化时,领导者越需要表现出较多的支持性行为,减少指导性行为,不需要事必躬亲,样样插一手。最后,是工作群体。当工作群体的活动正常有效,井井有条时,领导者应该超脱一些,不必事事过问,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而当组织内存在冲突时,指导性领导可以带来较高的工作满足感。

②下属的权变因素

首先,看下属能力。能力和经验不足、不那么愿意承担责任的下属,欢迎指令型领导,以便帮助自己做好工作,回避责任;反之,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下属,愿意承担责任,难以接受过细过于具体的指导,指导性领导就显得多余。如果什么都管会影响他们的满足感和工作动机;其次,看下属的控制点。如果是属于内控型的下属,则喜欢参与型领导;

而外控型的人,对外部依赖很大,则需要指导型领导;最后,看下属的需要。一个需要感情支持和鼓励的员工会推崇支持型领导和参与型领导;而那些需要成就和独立的员工,更欢迎成就型领导。

70、现代组织的概念:组织的实质是:一定复数的人,为了实现其个人的、最终的自我维持和保护的目的,而协调行动的体系。

71、组织结构的含义: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的全体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72、组织结构的层次和管理幅度:组织结构的层次是指组织指挥系统的等级或纵向管理层次。管理幅度是组织的横向结构,是指一个上级管理人员所直接领导和管理下级人员的数目。按照层次多少和幅度大小不同,其组织结构有以下三种形式:1、高耸组织结构,其特点是:组织层次多、管理幅度小、沟通渠道多。2、较扁平组织结构,其特点是:组织层次较少、管理幅度较大、沟通渠道较多,3、扁平组织结构,其特点是:管理层次少、控制管理幅度大、沟通渠道少。

73、组织结构的形式:1、直线式的组织结构 2、职能式组织结构 3、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 4、直线、职能、参谋式组织结构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6、矩阵式组织结构

1、直线型:各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上级对下级直接管理。适用于产品单一的小型组织和现场管理

2、职能型:除直线主管外还设职能机构,.可根据业务范围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实际中采用较少。

3、直线职能(参谋)型:综合了上述两种,设两套系统,指挥系统(直线式)与管理职能系统(参谋式)。适用于规模不太大,产品品种不太多、工艺较稳定、市场信息易掌握的企业。

4、直线职能参谋型:直线主管予以一些职能部门一定的权力。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种类多的企业。

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按产品或地区划分为许多事业部或分公司,各分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集中决策,分散经营。适用于规模较大、产品种类多、产品间工艺差别大、技术较复杂和市场广阔又多变的企业。

6、矩阵式组织结构:纵向是职能系统,横向是产品或区域的项目系统,项目系统无固定工作人员,而随任务进度需要随时抽调组合。完成工作后回原部门。适用于创新任务较多,生产经营复杂多变或以科研开发为主的企业。

75、组织变革的方法与策略(简答):(一)通过改变结构来实现组织改革(二)通过改革技术来实现组织改革(三)通过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来实现组织改革(四)通过改变人的心理来实现组织改革

76、组织设计:即指管理者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组织设计是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之一。组织设计可能有三种情况:新建的企业需要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原有组织结构出现较大的问题或企业的目标发生变化,原有组织结构需要进行重新评价和设计;组织结构需要进行局部的调整和完善。

77、组织设计的原则:(一)拔高原则(二)优化原则(三)均衡原则(四)重点原则(五)人本原则(六)适应原则(七)强制原则

78、组织设计的趋势(填空、不定项):(一)组织结构扁平化(二)组织结构柔性化(三)组织界限模糊化(四)组织管理知识化(五)组织运营信息化

79、工作设计(判断):工作设计指的是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促进组织的发展,而采取与满足员工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工作关系的重新设计。工作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工作设计的作用:能减少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劳动的不良效应;有利于建立整体性的工作系统;为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工作设计的主要形式有: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以及弹性工作时间四种形式。

80、工作扩大化即扩大工作任务面,责任面,提高多样化。

81、工作丰富化是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它是一个将组织的使命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联系起来的概念。即打破专门化,提高工作的完整性。

82、所谓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即压缩工作周,缩短工作时间。

83、弹性工作制的优点(简答):弹性工作制比起传统的固定工作时间制度,有着很显著的优点。弹性工作制对组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弹性工作制可以减少缺勤率、迟到率和员工的流失。弹性工作制可以增进员工的生产率。有一项研究发现,在所调查的组织中,弹性工作制使拖拉现象减少了42%,生产率增加了33% 。弹性工作制增加了工作营业时限,减少了加班费的支出(例如,德国某公司采取该制度后,加班费减少了50%)。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况整理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括) 17、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 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18、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9、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20、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21、价值观的分类:1)按人员的不同对象来区分。有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 观。2)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区分。3)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区分(行为方式可分为:反应性、忠诚型、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现实主义型。)4)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分(最大理论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22、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树立和培育健康的价值观,是促使企业、组织各项事业成功的 保证之一。 23、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4、态度由3种因素构成:1)认知2)情感3)意向 25、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两 极性、态度的间接性。 26、工作态度的概念:共走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7、工作态度的功能: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引发各种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关系。 28、组织认同感的概念: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组 织认同的程度,包括三个方面1)对组织目 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2)愿意为组织的利 益出力3)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29、组织认 同感对组织的作用: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 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组织认同感 与员工的辞职率成反比关系)2)有组织认同感 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3)有组织认同感的而 员工会坚持支持组织的政策,他们会自觉贯彻执 行这些政策。4)有组织认同感的人能充分发挥 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30、工作参与程度决定于工作的特征。投入工作 能让员工暂时忘记对失业的担心。 31、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 作参与度: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 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 改善工作,是更多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 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5)同员工一 起设置目标。 32、个性的概念: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 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却 别与他人的心理特点,也叫做心理特征。 33、个性的性质: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 向性、整体性。 34、个性的结构与内容:个性结构是由个性倾向 性和个性心理特质两大部分所组成。 35、个性倾向性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 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和大小。 36、动机强度的不同,均会直接影响他从事该项 活动的水平。 37、理想可分为:政治理想、工作职业理想、生 活理想、道德理想等。 38、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它 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起着指导和调 节作用。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39、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 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 和抑制过程。 40、气质差异表现为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的差 异。 41、气质类型的划分及其特性:1)多血质(活 泼型、均衡灵活-善于管理夕阳企业)2)胆 汁质(兴奋型、不均衡不灵活-善于管理逆境企业) 3)粘液质(安静型、均衡或不均衡不灵活-善于 管理顺境企业)4)抑郁质(抑制型、不均衡不 灵活-善于管理照样企业。) 42、能力的概念: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 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一般总是以工作绩效来 衡量能力的强弱。 43、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 创造力三类。 44、智力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注意力、 想象力所综合构成的。 45、能力水平可分为4个等级:能力低下、一般 能力、才能、天才。 46、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 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7、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 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 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48、性格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混合 型。 49、按心理活动可分为外倾性和内倾型。 50、按思想行为可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5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后天 社会环境因素。 52、社会环境对个性特征起决定性作用。 53、后天因素主要有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因素影 响、社会阶级和阶层影响。文化传统从多个 方面影响着个性的形成。 54、控制方位论的含义: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 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55、控制方位论的分类:内因控制论(个人主观 努力和能动性的发挥)和外因控制论(个人 所处客观环境)。 56、控制方位论与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 内因控制论:能充分发挥员工主动能动性、让员 工相信所取得成绩是个人努力的表现,使员工在 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加积极,主观能动性提 高。外因控制论:使员工暂时的失败和挫折解 释为客观环境所造成并非员工本身主观能动性 不足而造成,以防员工产生消极心理。 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1、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综合各方面的信息 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解客体过程中产 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 种行为。 2、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取于人们内在主观

《组织行为学》心得体会

读《组织行为学》有感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它是管理学科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以组织系统及其群体、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读此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识人、读人、用人、用好人。更好地了解新生代的员工的需求,怎样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更好的管理,让我在建设团队、管理团队、处理团队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激励团队等工作上有了更加有效的方法可以选择。 学习组织行为学对于管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人很重要,但是领导不是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事必躬亲。真正的领导人要会招揽人,会用人,各持其长,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书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激励原理。所谓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表扬制度、奖金制度等等激励措施的总和。也包括使用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及绩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另外,组织行为的考量需要建设一个高效的团队,而团队的建设贵在坚持。团队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它需要我们所有人在保持相对稳定的企业凝聚力的前提下,不断改进、提高,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将每个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转化为巩固经营成果的安全防护墙;最终保证业务经营的健康持续发展。 团队的真正意义在于找到一群人,他们技能互补、目标相同、工作表现指标一致、具有协调的认知、彼此为对方负责。而我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更要为这个团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价值,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奋斗。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 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例增加,简单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可行。 6)希望对工人行为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提高管理水平。 霍桑试验的结果: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霍桑试验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和他周围人的关系。 满意的员工是高效的员工。 3.人群关系理论(行为学派时代)p5 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 主要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 主要理论: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霍桑实验与社会人假设、Y理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行为科学理论、超Y理论与复杂人假设(权变的观点) 人权关系理论——人力资源学派——组织行为学兴起 4.积极组织行为学: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概念:它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相关性。 积极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P17 研究对象: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环境p16 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p19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p12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一、个体的知觉与认识过程

组织行为学学习感想

学习《组织行为学》后。结合各种资料、实例,就其中的激励机制与行为影响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它是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以组织系统及其群体、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学科。 学习组织行为学后,对于管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一、对激励机制的概述 《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激励原理。所产生的激励机制是领导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公司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方法)。所谓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表扬制度、奖金制度等等激励措施的总和。也包括使用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及绩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二、激励机制在团体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国内外许多著名公司、团体无一例外地都拥有非常成熟的激励机制。我就本人搜集的几个具体例子对此进行阐述。 这是国外和国内两个比较著名的公司所运用的激励机制。它们很好地体现了激励机制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在学习《组织行为学》之前,我是一向不去注意这些例子的。但现在通过这两个例子,更加使我了解到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机制的要点。 第一个是GE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GE公司对员工有着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评制度。公司CEO韦尔奇随身都会携带一本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图表,每个部门都有相关的图表,反映每个员工的情况)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一类占10%,他们是顶尖人才;次一些的是第二类,占15%;第三类是中等水平的员工,占50%,他们的变动弹性最大;接下来是占15%的第四类,需要对他们敲响警钟,督促他们上进;第五类是最差的,占10%,我们只能辞退他们。根

组织行为学自考知识点最新版

组织行为学 自考知识点 最新版 绪论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单选、简答]对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我们需要把握的几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多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权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 [单选、多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即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可细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和领导行为四大块的研究。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多选]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型的行为科学,它是在多门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它有主要贡献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

[单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个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单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2)调查法。调查法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3)个案分析法。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称为个案分析法。 (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5)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方法。 (6)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具有针对性、客观性、预测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特征,因而信度和效度较高。 第一篇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第一节人性假设 [单选]亚当·斯密是资本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于1776年发表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 [单选、简答]亚当·斯密的贡献。 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即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其他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利益,进而形成总体社会利益。 [简答]X理论的基本观点。 (1)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最新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组织行为学1、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 3、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3、组织模型: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系统水平。 4、因变量: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自变量:个体水平变量、群体水平变量、组织系统水平变量。 5、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或者其他成员的利益的主动行为 7、组织行为学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回应经济压力、回应全球化、管理劳动力多元化、改善顾客服务、改善人际技能、激发创新和变革、应对“临时性”、在网络化组织中工作、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中的冲突、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改善道德行为 组织多元化1、多元化分层:表面层次多元化,深层次多元化 2、能力: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智力能力,体质能力,情绪能力 态度1、态度: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2、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3、认知失调:个体可以察觉到的两个或更多态度之间或者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一致 4、态度方面最有力的调节变量:态度的重要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可提取性、是否存在社会压力以及个体对于这种态度是否具有直接经验 5、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组织承诺(三个维度: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感知到的组织支持,员工敬业度,工作态度间的差异。 6、测量工作满意度方法:单一整体评估法,工作要素综合评价法 7、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工作本身,薪酬,晋升机会,主管,同事,人格 8、满意和不满意的员工反应:退出,建议,忠诚,怠工。 情绪1、情感:一种统称,包括人们体验的所有感情。包括情绪和心境两个部分。

组织行为学总结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得基本知识 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个体、群体、组织 组织行为学发展得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得代表人物、主要研究内容与观点: 1、以泰勒为代表得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 2、以霍桑实验开始得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得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 3、以权变态度与方法来瞧待人及其管理心理与行为得现阶段(1965—2000) 4、积极组织行为学阶段(2000—现在)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知觉特征: 1.整体性:根据知觉对象得特点将其知觉为一定结构得整体形象 2.理解性:以过去得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3.相对性:根据事物之间得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4.恒常性:条件发生变化时,直觉影像仍保持不变,包括对知觉对象得亮度、形体、大小等 颜色方面得恒常性。 内涵:指得就是个体为自己所在得环境赋予意义并解释感觉印象得过程。一个人就是活在知觉中得。 人们得行为就是以她们对现实得知觉为基础得,而不就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这个世界就是人们知觉到得世界,这对行为十分重要 知觉防卫机制得内涵: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得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得知觉与反应得倾向。 错觉:错觉就是指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得知觉。 类型:常见错觉、图形错觉:缪勒-莱伊尔错觉、波跟道夫错觉 社会知觉得集中表现形式: 1.对她人得知觉:表情、性格 2.人际知觉 3.角色知觉 4.自我知觉: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社会知觉偏见: 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投射 归因:人们对自己或别人得行为进行分析,进而解释与推测其原因与动机得过程 归因得参照点: 一致性、一贯性、特殊性 海德得归因理论:内因与外因 (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得人;(2)归因于行为者得对手;(3)归因于行为产生得情境 为难得归因理论: 个人决策当中不确定判断得三种启发: (1)代表性启发式就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就是否能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得概率,对于代表性越高得样本,就判断其出现得概率越高。 (2)可得性启发式就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得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得或容易回想起得客体或事件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3)锚定与调整启发式就是指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得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人们会以最初得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得估计。

MBA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学习OB的意义 ?提升人际技能能力 ?知其所以然: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逻辑 ?用系统的研究结论代替直觉 ?一些行为结论判断 ?最有效的工作群体是没有冲突的群体 ?一个民主的上司是个绩效好的上司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为群众办实事多的领导通常得不到高层领导的提拔 ?提高解释行为和预测行为的准确性 第一章概述 管理者做什么? ?they make decision ?做决策 ?Allocate resources ?分配资源 ?Direct the activities of others to attain goals ?指挥他人的行动实现目标 腾讯的四大层级 ?战略决策层 ?前瞻、推动做出战略决策、获取战略资源 ?战略管理层 ?大家永远不理解的副总——心累 ?根据战略决策确定任务优先级 ?配置资源 ?任务执行层 ?把任务和指标拆解成动作,由不同的人组合完成 ?动作执行层 ?品质要求、完成动作、优化效率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 ?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 ?影响人的能力 ?信息传递角色 ?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 ?沟通能力 ?决策角色 ?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技术、战略能力 管理者的技能 成功与有效的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 ?主要的管理活动 ?传统管理:决策、计划、控制 ?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 ?人力资源: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 ?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 组织行为学是什么? ?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及人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 ?组织中人的行为——组织绩效 OB的起源和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 ?群体动态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泰勒:科学管理,“劳动定额”、“记件工资”、“工作流程” ?法约尔:管理的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4项管理原则 ?韦伯:“层峰结构”,组织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 确的金字塔形的结构 ?内隐逻辑:人是机器 行为科学理论 ?霍桑实验(1924-1933) ●梅奥等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 实验。希望研究工作环境与工人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共进行 了6次研究,每次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结论 ●工作环境与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员工的情感和参与意识能够减少他们对变革的抵抗 ●工作场合是一个社会系统,而不单是生产系统,工作场所 中的社会关系是影响生产率的另一因素 ●“人群关系”理论 评价 ?霍桑研究者是最先步入工业领域的行为科学家。是组织行 为学的先驱性研究 ?重要的贡献 ?打破了科学管理的界限,对物理性工作环境不是影响 工人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这一问题的认识,使研究者 将他们的注目点从对个体的分析,转向对影响工作环 境的系列相关因素的分析 ?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访谈,系统地研究问题 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 ?代表人: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是第一个将组织结 构特征与人类行为特征结合起来研究组织理论的学者 ?主要观点 ?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 ?权力接受理论 ?诱因和贡献平衡论 ?诱因:不仅包含物质、金钱,还包括社会的因素,权 力、参与管理、威望等 ?构成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信息交流是连接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合作意愿的 桥梁 ?信息交流的原则 ?信息交流要使每个成员都明确了解,并明确规定每个 人的权力和责任。公开宣布每个人所处的地位 ?每个成员要有一个正式的信息联系渠道 ?信息渠道要直接而便捷,要经常进行信息交流,以免 误解 ?经理是信息联系的中心 ?组织执行职责时信息不能中断 群体动态理论 ?代表人:勒温(德国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 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求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的张力,而周围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需求层次理论 中国OB 研究的发展 研究对象 ?研究在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的规律 ?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工作组织对成员工作行为的影响 OB 的理论体系 ?OB 的层次 ?individual 个体层面 ?Group 群体层面 ?Organization system 组织系统 对OB有贡献的学科 ?心理学 ?个体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 ?研究社会系统,与同伴相关联的人 ?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人类学 ?研究文化和环境 ?政治学 ?政治环境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 OB的研究方法 ?模型 因变量 ?劳动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满意度 自变量 ?个体:个性、价值观、能力、知觉、激励 ?群体: 群体、团队、沟通、冲突、领导 ?组织:结构、文化、战略 ?行为变量的测量 量表 ?具体方法 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 实验法测验法大数据 挑战与机遇 ?组织目标——个人目标 ?如何协调 ?创新 管理创新激发员工创新产品创新 ?员工忠诚度降低 ?重新界定忠诚 ?为员工创造一种健康道德的氛围 ?道德与绩效 ?财务管理中强调掌控资金与商业道德 ?多元化 ?员工的多元化管理 全球化与文化差异 ?重视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能够解释员工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将近50%的差异 ?文化差异的分析方法 ?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 ?霍夫斯塔德的构架 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的价值维度 Hofstede(霍夫斯塔德的构架) ?Individual VS Collectivism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程度与国家的富裕程度密切相关 ?Power distance 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大的社会,权力的作用极大 ?Uncertainty avoidance 不确定性规避 ?对风险的态度和行为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男性化与女性化 ?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 ?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 ?Long-term and Short-term 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 ?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 ?长期取向的价值观注重节约与坚定; ?短期取向的价值观尊重传统,履行社会责任,并爱‘面子’ 文化与行为 中国人的特点 讲究礼仪勤劳本分小农意识保守窝里斗中庸 中国文化的特点 文化冲击 ?文化冲击:个体到一个与旧环境不同的新文化中,都会产 生一定程度的迷茫、不知所措的情绪波动 ?阶段1:新来者兴奋、好奇、心境高(第1月) ?阶段2:与原有习惯等的差异叫人情绪低落(第2-3月) ?阶段3:强烈感觉到挫折感、消极(第3-6月) ?阶段4:找到新感觉(第6月) ?管理意义 自己是新来者管理新来者 一、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对成功的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未来的 成功的管理者既不是单纯的技术专家,也不只是精通领导艺术的专家。他 们不仅要胜任旧有成效的管理工作,还要有力地领导自己的团队在同心协 力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未来成功的管理者应具 备的十种关键素质是: 1.战地指挥家。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企业需要的是能控制局面的领军人 物——能够像装甲坦克一般用低沉的语调镇住整个会议室、不论有多大困 难和障碍都能达到目的的人。做生意就像是打仗,而作为职业经理,最好 是战地指挥家。 2.胸怀坦荡。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能谅人之短,补人之过。善于倾听不 同的意见,集思广益。善用一种对员工包容和关怀的管理方式。对集体取 得的业绩看得比个人的荣誉和地位更重要。 3.团队组建、信念的传播能力。未来的企业更需要团队组建者和信念的传 播者——即能够与雇员建立良好关系,向员工灌输企业忠诚理念的人。 4.感染力和凝聚力。能用言传身教或已有的业绩,在领导层和员工中不断 增加感染力、凝聚力的人。这种人在组织决策中,把信任不是建立在地位 所带来的权威之上,而是靠自身的感染力来影响大家,坚定人们的信念。 5.“做大梦”的能力。能够对领导班子成员提出的众多议题,提出自己新 颖的思想、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不断培养自己带领 大家超越现实、想得更远。 6.同情心。在组织工作中,不能只靠行政命令去强制人们的意志,而要努 力去了解别人,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感情。选择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方式, 让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赢得众人的支持。 7.预知能力。技术和全球化要求人们在工作中拥有新技巧、新能力和新的 做事方式,以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这就需要成功的管理者有创新精神和 战略预知能力。 8.医治能力。对于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来说,当企业出现经济变革和重大变 故时,能像一位成熟的外科手术主治医师那样,及时医治自己的企业是非 常了不起的。 9.致力培养员工的成长。努力培养员工的成长,不只是让员工感受到上司 的器重,而更重要的是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内在价值,实现了个人、集体 同升共荣的价值观。 10.建立网络能力。只有建立“上挂、横连、下辐射”的公关营销网络,沟 通协调好社会各界关系,才能不断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和学习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 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 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对于提高工作 绩效,对于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高社会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 和谐发展 (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三、什么是气质?气质差异有何作用? 答:气质,被定义为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 提到的“脾气”、“秉性”有很相似的内容。对个体的行为类型进行分析的 工作,在人类社会早期就有记载。根据神经类型特点与心理动力性特点的 结合,人们确定典型的气质的类型包括以下四种:多血质;胆汁质;粘液 质;抑郁质。气质差异的应用的范围: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 此外,要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专业的人员,也必须运用气质差异,以提高 培训效果。应用的原则: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四、群体决策的有哪些方法? 答: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提喻法(哥顿法);方案 前提分析法;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 五、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人际交往? 答:人际交往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改善人 际关系的途径: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入手。 六、什么是工作压力?怎样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工作压力? 答:所谓压力,是指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 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它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内 部状态,是焦虑、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以及挫折等各种情感和反 应。压力在心理上产生的作用就是紧张。压力状态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 一个是威胁,也称“紧张刺激物”;另一个是由个体生理上可测量的变化和 个体行为组成的反应。 组织行为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工作压力,主要 取决于知觉、经历、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这是因为每 个人所具有这四个因素的情况不同,所以压力的体验完全是因人而异的。 压力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因人而异,受性别、文化背景、遗传、环境和 对付压力的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人们体验到压力之后,就会有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畏缩或者奋争。 这种反应影响到肌肉、眼睛、呼吸速度和心跳速度,使躯体作好临敌逃脱 或奋勇抵抗的准备。大脑向位于两肾上端的肾上腺发出指令,该指令迅速 得到辨认,人体便开始分泌肾上腺素。 一般来说,压力来源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 压力产生的后果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但通常更多的是表现在消极方面。 在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年由于与压力有关的疾病所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下 降的损失高达600 亿美元。压力的消极作用表现在生理、情绪和行为三个 方面。压力对生理的影响包括:血压升高、尿频、易怒、缺乏食欲等。压 力对情绪的影响包括:发怒、忧虑、意志消沉、影响自尊心、智力功能降 低、神经过敏、激动、对领导的愤慨、以及对工作不满等。压力对行为影 响包括:工作绩效降低、缺勤率高、工伤事故率高、有冲动性行为、以及 难于沟通等。 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但经受的压力感水平过 高,或中等水平压力感持续的时间过长,都会使员工绩效降低。这时就需 要管理人员采取行动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员 工个人可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增强抵消压力的本领。 七、试述如何评价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答:现代社会的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各种组织,各种组织只有顺应历史 潮流迎接挑战,不断调整与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 适应能力,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组织 行为的合理化,组织行为合理化就是组织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如何 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和合理,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创 造出更和谐的组织环境和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过程。组织行为合理化必 须有一定的标准,它是对组织活动全过程的反映,所以其评价准则和尺度 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指标体系。通常一个组织公道正 派的行为准则包括明确的长远理念、开创新的事业、兴和谐之道、立诚信 之本。结合组织对员工行为规范、员工行为准则、组织对内行为规范和对 外行为规范构成一个有机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组织的静态、动态和 心理要素等方面的评价准则和尺度。具体来讲它包括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组织运行要素的有效性、组织气氛的和谐性、组织成员行为的绩效等方面。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体会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组织行为学心得体会 对《组织行为学》一点浅薄的理解 李婧 通过陈英葵老师对《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的讲授,让我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陈老师的讲解风趣幽默,让我收获到了很多关于该门课程知识,深深的感受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针对组织行为学的特色,找出特定组织环境下的共性,作为工作环境在于学校的我们,获得了不少有益的启示。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让教师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自身作为管理者的领导水平,改进了较适合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进步和自身提高。现就本课程心得体会作如下陈述: 对于这么课程的学习,首先我明确了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的知

识与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中,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组织行为学当中还囊括了很多学科的知识性和指导性,对于实际的运用,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其次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管理就是:提出问题、规划、决策、执行、检查,这是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用清晰的思维把握好的,是基础。是为管理者对一个问题或者活动做出决策、资源的分配、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便工作目标以高效的、合理的方式完成。在具体的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职能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通过周密、详细的方案设计,布局 承担任务的担当者,如何把任务进行分类,作出怎样的决策,都应该组织好,从而体现一个领导,特别是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能力,体现领导科学管理的决策水平。这一点,在运用到工作当中时,能是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人说《组织行为学》是一种文化,一种魅力,是一种激励机制的体现。但我认为《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不但是对于学科内容的学习,同时也是对之前知识的反思和从新认识。能够有效的改善之前固有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从而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要知识点大全

名词 1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发出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它是动机,行动,效果的统一. 2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3 科学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以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主一切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泰罗是美国的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4 官僚行政管理;以马克思*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为代表,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容。这样一种管理理论又称为行政管理理论。 5 工作专门化;就是进行劳动分工,使不同的人从事不同职位类型的工作。 6 指挥链;又称为命题链,是指一种不间断的权利路线,是层层指令所形成的链条。 7 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权威集中于总部或者某个高层管理者的组织。 8 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大部分权利被转移到下属部门的组织。 9 正规化;是指组织中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10 位:是指某人在组织层次中所处的位置 11 职权;是指由一盯的正 式程序所赋予的某个职位 的权利,是指导或指挥其他 人的权利。 12 职责:是指在组织结构 处于某一职位的某人因完 成某一任务,职能或者接受 委派而被赋予的责任。 13 职位界定;是确定组织 中职位类型与数目的活动, 是对组织中执行一定职务 的位置所进行的分析和设 计 14 正式组织;是指依照有 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 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 立的组织。 15 非正式组织:是指依照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等自发 建立的组织 16 机械式组织;是指设有 严格的等级层次,决策高度 程序化,权利高度集中化和 操作高度标准化的组织。这 样的一种组织有称为官僚 行政组织 17 有机式组织;是指一种 相对分散,分权化的,具有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组织。 18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 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 个体组合。 19 组织;一般是指为完成 特定目标。按照法定程序设 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和系统 性结构的群体。 20 正式群体:是根据目标 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 织决定成立的群体。 21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然 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 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 立的群体 22 群体动力;是指一个群 体的成员共同追求群体目 标的力量。它是决定群体功 能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个 人行为方向和强度受到个 人的部动力和所处的外在 环境的影响。 23 群体结构;是指一个群 体中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 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模式。群体结构是我们理解 群体性质的核心概念,研究 群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4地位;是指群体中成员所 在的等级层次,所占有的职 位. 25地位结构:指个体地位之 间的区别和相互影响,是指 个体之间的地位关系,是衡 量组织结构的第一维度 26正式地位;是指组织正式 给予个体的头衔或者某类 令人愉快的东西。 27非正式地位;又称为社会 地位,是指通过教育,年龄, 性别,技能,经验等特征而 非正式地获得的一种地位, 是其他组织的成员给予某 个体的地位。 28群体影响;也称为社会影 响,是指由于其他人到场的 影响,人们将从在独自一人 状态下本来想做的某种行 为中转变过来的一种现象。 29群体促进;也称为社会促 进,是指由于有其他人共同 参与做某项工作,往往比单 独一个人完成的更好,更快 和更有效的一种情形。 30群体规;正式群体或者是 非正式群体所期望的行为 模式,以及这些群体所制定 的信条,也称社会规。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早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 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 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 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 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 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 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 )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 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p8 3.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4.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与异同 组织行为学 厂个体行为 f 能力、知觉、性格 1工柞态度、价值观 激励 如何认识人 组织行为学< 群体行为 r 群体规范 J 群休压力 1 群 体决策 群体眾聚力 群体沟通 J 团队 卜如何协调人 领导行为 组织结构 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如何让组织更 利于人的发展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 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一一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一一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一一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 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一一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一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一一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

组织行为学要点(自行整理)

组织行为学要点目录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论------------------------------------P2 组织行为学中的几个重要理念 组织的要素与特点 管理者做什么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个人特征与工作行为------------------------------------P3、P4 能力与人格特征 价值系统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几种与工作有关的态度 工作满意度 第三章社会认知及其管理------------------------------------P5、P6 知觉及其重要性 影响知觉的因素 归因理论及对他人的判断 第四章判断与决策------------------------------------P7 人类的决策 个人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 --行为决策模型 重要的教训

决策的个体差异 第五章动机与激励------------------------------------P8、P9 员工绩效=f(能力×动机×机会) 动机定义与激励的逻辑 有关需求与人性的动机理论 其他几个重要的动机理论 内在报酬与外在报酬 第六章群体过程与行为------------------------------------P10、P11 群体及其发展 群体决策及其问题 群体思维及其危害 对阿比勒尼悖论的分析 影响群体过程的因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 第七章沟通与谈判------------------------------------P12 沟通与交流 -《摩托车零部件公司》案例分析 谈判与影响力 -《员工干私活怎么办》 第八章领导------------------------------------P13、P14 领导与管理 有关领导的研究 中国企业领袖的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