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鸭蛋的吃法大全有哪些

咸鸭蛋的吃法大全有哪些

咸鸭蛋的吃法大全有哪些

咸鸭蛋的做法是有很多的,而且还可以给身体带来很多的益处,经常的食用咸鸭蛋还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不同地区的咸鸭蛋做法也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在家都想通过自己动手来对咸鸭蛋进行制作,这样就需要掌握咸鸭蛋的吃法,盲目的进行制作就容易影响到咸鸭蛋的口味,那么咸鸭蛋的吃法大全有哪些?

第一,咸鸭蛋的吃法大全有哪些?南瓜丝炒咸鸭蛋的做法:将咸鸭蛋切成碎;南瓜用刮子刮成丝;将大蒜切成片;香葱切成末。锅内放入橄榄油,7成热后放入蒜片、咸蛋碎,炒香。然后倒入南瓜丝,加入少量开水,炒至2分钟左右,南瓜丝变软即可。加入香葱和盐,起锅即可。南瓜丝炒咸鸭蛋这道菜炒出来的成品颜色很漂亮,就像秋季的金黄的枫叶,南瓜的清甜和咸蛋的鲜香结合在一起,很好吃,手脚麻利的同学,5分钟也可以完成,新手也能在10分钟内搞定。

第二,牛肉咸鸭蛋的做法。牛肉洗净,剁成牛肉末,放入碗中加少许料酒和盐抓匀腌制约5-10分钟备用。.腌制好后倒入少许老抽抓匀,再加少许鸡精拌匀。咸鸭蛋洗净去壳敲入牛肉糜中,蛋白尽量和牛肉拌匀,放入蒸锅蒸约15分钟出锅,撒少许葱花即可。

咸鸭蛋的吃法大全有哪些?咸鸭蛋冬瓜汤的做法:准备熟咸鸭蛋2个,海带泡好(我用的是出口韩国的小海带,据说这个在韩国很受欢迎,被称为“月子菜”);冬瓜切1公分厚薄的片。电饭煲

烧水,放入冬瓜和姜片煮开锅。放入剥皮的咸鸭蛋和熟的“马集”烧鸡块炖煮(这烧鸡滋味很浓的)。我又多加了几粒红枣,炖煮至冬瓜软烂。最后放入泡好的海带和枸杞子,加盐和香油调味即可。盛盘撒入香菜即可。

学习路径图资料大全(朱春雷)

学习路径图系列 朱春雷

目录 学习路径图系列之一:建设培训体系的基石 (3) 学习路径图系列之二:组织学习的规划与实施 (9) 学习路径图系列之三:学习的乘方法则与归零培训 (20) 学习路径图系列之四:寻找能力的稳定点 (23) 学习路径图系列之五:能力培养过程的精益化 (26) 学习路径图系列之六:从能力模型到任务模型 (32) 学习路径图之七:培训效果评估 (38) 学习路径图之八:“用以致学” (42)

学习路径图系列之一:建设培训体系的基石没有培训,学习会发生吗?当然会,因为学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们随时随地都在接受新的信息和知识。有了培训,就一定能够达成学习的目标吗?不一定,因为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有顺序的学习,有效的学习,才能达成许多在没有培训管理的情况下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成的目标。学习路径图,就是我们用来描述和展现学习目标,次序和方法的系统性工具,是我们规划和建设培训体系的蓝图和基石。 学习路径图的概念 学习路径图,是指以职业技能发展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路径的直接体现。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即包括传统的课堂培训,又包括其它诸多的学习方式,如岗位实践,接受教练与辅导,分享及担任内部讲师等。 通过学习地图,一名新员工可以找到自己从进入企业开始,直至成为公司内部专家的学习发展路径。在企业中,根据专业分工的不同,可以设立不同的学习路径图,如销售人员学习路径图、生产人员学习路径图等;根据岗位任务的不同,员工可以只跟随一个专业的学习路径图、也可以同时跟随多个专业的学习路径图;管理岗位上的员工在跟随管理能力学习路径图的同时,也可以跟随一条以上的专业学习路径图。 学习路径图的三大功能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这句广告词可以经典地诠释学习路径图的主要功能。 高度:看到天边的彩虹

超全的地参吃法大全

超全的地参吃法大全: 油炸地参、地参粥、焖地参、地参汁等多种地参吃法极其功效。特别介绍宫廷食疗秘方地参乌鸡汤。利九窍、通血脉、和气养血、补精固气、治虚弱、补中气消水疗白带,对女子虚弱面白有特效。 1、地参粥原料:地参200g,枸杞、冰糖少量、粳米100g 做法:将地参洗净切生长条状。同时放入砂锅,慢火文煮。 成效:此粥晶莹剔透、口感细腻圆润。适用于气血双虚,肉体疲惫、四肢无力、食欲减退、脾胃虚弱、贫血头晕。尤适妇女产后食可和血养阴治瘀血不尽,心腹疼痛;衄血、吐血。常食桃面盈腰、精气神旺。 2、. 焖地参:地参30~60g,斜切成块,在炒锅内将食油煎沸,并加少许食盐后,放入锅中煸炒,再加水适量,以水火焖熟。分作2次食。源于《日华诸家本草》。本品能活血瘀而止痛,原书用于“产后心腹痛”,并谓“产妇可作蔬菜食,甚佳”。 3.地参汁:鲜地参30~60g,地参与洗净捣烂,绞取汁液服。日2次。 功用止血、活血化淤。适用于衄血、吐血等。见《食疗本草学》 4. 龙虾地参主料:地参,大虾 配料:洋葱1/4个,大辣椒1/4个,黄辣椒1/3个,色拉油一大匙,酱油11/2大匙,糖稀1/2大匙,精盐少许。制法:地参洗净后切成丝。

大虾放盐水里洗净,去皮、去头后切丁。洋葱和大辣椒恰当切块。炒锅置火上,待热后放色拉油,开锅放洋葱、大辣椒炒一会,放地参和酱油、糖稀炒熟。大虾和地参营养丰厚,此菜为滋补佳品。 5.麻仁地参 主料:地参 调料:辣椒粉、白芝麻、杏仁、蜂蜜、色拉油 制法:(1)将地参截成5厘米长段或选择5厘米左右粗细平均的整参,清洗洁净。锅预热不放油,用小火将白芝麻炒香后备用。(2)在同一锅内参加色拉油,烧至五分热,放入地参,转中火,将地参炸至体积收缩约1倍、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干。(3)将调料放入锅内,炒至完整融匀后,将地参放入,撒上白芝麻、杏仁,翻炒拌匀即可。 6.拔丝地参 地参创新菜肴,地参可促进机体抗体的构成,能进步大脑的机能。采用拔丝烹调办法烹制的地参,其菜肴色泽金黄,滋味甜香,食之可强身健体,具有较强的保健功用。 用料:鲜地参、熟芝麻、青红丝、白糖、淀粉、面粉、鸡蛋 制法:将地参切生长方条,用面粉蘸匀;把淀粉、鸡蛋调和成糊。勺内放入清油,烧至成熟时,将挂好糊的地参逐条放入油勺内,炸至金黄色

食疗养生

食疗养生 食疗养生法简称“食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养生方法。俗话也就是通过吃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 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养生之道。很多适合养生的食品也随之被推广,常见的有养生杂粮粉,杂粮粥,药膳等等。 中文名 食疗养生 简称 食养 意义 通过吃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 延伸 养生杂粮粉,杂粮粥,药膳 目录 .1原理

.2食疗作用 .?中医食疗 .?四季食疗 .3方法 .?养生杂粮粉 .?养生法 .4养生食物 .?莲藕 .?燕麦 .?核桃 .?黑芝麻 .?白木耳 .?莲子 .?空心菜 .?白萝卜 .?甘蔗 .?鱼 .?大米 .5养生食谱 .?蔬果 .?油酱毛蟹 .?海米炝竹笋 .?甘蔗粥 .6养生抗衰老 .?基本介绍 .?蔬果 .?纤维素 .?胶质 原理 编辑 中国传统膳食讲究平衡,提出了“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的膳食原则。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来源的生物多样性,以谷类食物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要摄入足够的豆类及其制品;鱼、禽、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要适量。 中国的传统膳食结构是非常合理的,但我国民众的饮食结构却越来越西化。资料显

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

收稿日期:2009-03-26 *基金项目:2007年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生态市法律保障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2718。作者简介:李丽红(1967-),女,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 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 * 李丽红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天津300222) 摘 要:目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中,很多情形下的公众参与都是在政府推动和倡导下进行的,而不是有关组织和公民的自觉行动,因此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是我国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但是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这种形式使政府和公众身处困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府对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抉择的困境;二是公众实质参与权缺失的困境。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的困境有着深刻的法律根源,当然也有解决此困境的法律途径。 关键词: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困境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9)08-0079-04 A bstract :A 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s eco lo gy urban planning ,under many situatio n 's public pa rticipatio n is car -ries on under the go ver nment impetus and the initia tive ,but is no t the related o rga nizatio n and citizen 's aw are mo -tion .Ther efore ,the go ver nment leading public pa rticipatio n is the main for m w hich our country public pa rticipa -tion .But this fo rm causes the go ver nment and the public places the difficult position ,manifests in tw o aspects ;fir st ,go ver nment to ow n benefit and public interest choice difficult po sition ;Second ,public e ssence participa tion rig ht flaw difficult position .T he gov ernment leading public pa rticipation the difficult po sitio n has the profo und legal roo t ,cer tainly also has solv es this difficult po sitio n legal way . Key Words :Go vernment Leading ;Public P articipa tion ;Ecolog y U r ban P lanning ;Difficult P ositio n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是指公民有 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生态城市开发、建设相关的活动。公众参与是生态城市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基本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程序性权利。它旨在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解决和处理环境问题,实现对环境问题的全过程及全方位管理。公众参与制度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法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民主法律制度。实践证明,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入研究公众参与制度,对于保护生态城市的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国家城市规划 理论中公众参与的层次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已成为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此后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西 方国家有关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中,“市民参与阶梯”理论是一个重要论题。该理论把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层次比作梯子上不同的横档,描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三个层次,并根据公众参与的程度,对各个层次进行了解构。 第一层次,即“公众完全被动”的层次。在这一层次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因为,首先其“执行操作”即规划已经由政府制定好了,所谓公众参与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规划;其次是“教育后执行”,即通过调教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从而使公众接受规划。第二层次,即“受约束的尝试”层次,较之第一层次有了很大进步。首先是政府“提供信息”,即市民被告知规划的相关信息及具有的权利和责任;其次是政府“征询意见”,即市民可以直接向决策者反映诉求;然后是政府通过自己强大的行政能力去主导公众参与。第三层次,即“公众受引导的互助合作”层次,这一层次标志着公众参与达到成熟的程度。首先是“合作”,即通过某种形式的谈判使决策权利得以再分配;其次是“权利代表”,即市民团体作 2009年第8期第29卷(总第235期)现代财经 MODERN FIN ANCE &ECONOM ICS No .8,2009 Vo 8.29G ene ral N o .235

8-生态环境教育

第八章生态环境教育 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的迅猛提高,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构成全球性危机,直接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其未来。由此,生态环境问题,已受到科学家、广大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强烈关注和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性课题。 在教育领域中,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以及对生态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界的共识。生态环境教育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被各国人士普遍接受,这在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 第一节生态环境教育发展概况 一、国际生态环境教育发展概况 国际环境教育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伴随全球性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出现严重危机机,人类必需扭转这一趋势的紧迫的社会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一项新的教育内容。环境教育学家王民(1996)把它分为自发阶段、推动阶段和全面开展三个时期: (一)自发阶段(1950-1970年) 本世纪中叶开始,造成上百乃至数千人中毒或死亡的环境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如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造成几千人发病,60人死亡;日本"水俣事件"(1953),造成180人病,50多人死亡;日本咪糠油事件"(1968),造成10000多人中毒,16人死亡等等,被人们称为八大公害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强烈关注。由于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大工业日益发展的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环境问题也随之发展且逐步恶化,50年代形成了第一次环境问题的高潮。 (二)推动阶段(1970-1990年) 科技领域揭示出地球生物圈所发生的宏观危机,到了70年代,已引起世界各国政治家的严重关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了一系列环境教育会议,对推动各国加强环境教育起了积极作用。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中,提出:应该建立国际环境教育项目,环境教育的进行应采用跨学科途径,在校内和校外都需要进行,在各教育层次都需要进行。环境教育主要是针对公众,特别是普通公民。要教育他们采用力所能及的步骤来管理和调控他们的环境。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环境教育就从此逐渐开展起来。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国际环境教育项目(IEEP)。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各国政府和国家的、地区的、国际的机构将环境教育纳入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系统中,使受教育者: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学案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下面我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节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以及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教材从城市大小等级的划分到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差异,再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本节教材的编写中除“阅读”和“活动”两个栏目外,每一节还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增加了“案例”“读图思考”两个栏目,一方面这些栏目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另一方面栏目内容力求联系社会实际,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2)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3)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以及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实例让学生分析什么是不同等级的城市以及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标准。 (2)利用学生生活的林东镇理解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以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 (3)利用案例如上海、石家庄、大庆的发展变化分析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4)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对我们的启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会考科目对本节知识的考点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城市等级与城市的功能、服务范围、数目、距离之间的关系。 难点: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初中的地理学习后,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因此,针对本节课涉及到的读图分析、案例分析等,大部

地参的保存及加工

地参的保存及加工 地参保存方法简单,一般分为袋藏法、沙藏法和低温冷藏法。 (1)袋藏法袋藏法是最为简单的贮藏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收获后剔除表面有损坏污点的地参,选用质地较厚的塑料保鲜袋类同与装化肥的内袋。每袋放入鲜参25公斤左右,扎口码放于室内阴凉处即可,冬季如遇降温注意保暖,如袋发热,通风即可。此方法简单,如做种苗可存放一年以上不会腐烂。商品参用此法存放对品质略有影响。 (2)沙藏法沙藏法是最为普遍的贮藏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在阴凉干燥处挖沙藏沟,沟内不能有积水,沟深、宽各1m长度则根据贮藏数量而定。沟底先铺上一层湿沙,沙子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后又能散开为准,而后将地参和湿沙分层加入,一层地参一层沙,参层80cm左右,最上层加厚湿沙并拍紧。为了通气和冷空气进入,在加厚湿沙时每隔1m要插一小捆玉米秆或稻草。贮藏期间要注意沙层水分,当水分不够时可在最上层沙土上浇少量水以保持沙层湿度。在没有湿沙的地方可用锯末代替湿沙,但要注意保持低温和湿度。 (3)低温冷藏法低温冷藏法管理方便,但成本相对较高,一般在经济条件较好,建有冷库的地方使用。具体方法为:将地才放入湿麻袋内进入冷库堆放,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2m,长、高、宽不超过5m,库温要求保持在2℃,相对湿度85%-90%,并注意通风,一般

情况下可通入潮湿的冷风,保证低温湿润的条件。各地在选择贮藏方法时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加工技术: (1)半成品加工:用0.5%的亚硫酸钠或5%的石灰水将新鲜的地参表面污点洗净,加少许明矾水煮20~30分钟,注意水不能循环用。煮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加工后的地参有光泽,半透明。 (2)干制:采收后清洗,蒸(煮),然后晒成干品,食用时将地参放入开水锅中煮两分钟再用油炸,地参更鲜亮、饱满。油炸地参为地参菜品之经典,干香酥脆,回味清香,深受消费者青睐

常见中草药别名大全

中草药别名大全 中药别名_根茎类 根茎类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商品规格:主根分60头、80头、120头、无数头。茎基称:剪口;支根称:筋条;更细的根称:绒根。 处方别名:三七、田七、参三七、汉三七、旱三七、田三七、田漆、滇七、山漆、金不换、文山七(产云南文山) 混淆品:菊三七:为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块根。菊三七、土三七、水三七。 竹节三七:为五加科大叶三七的根茎。竹三七、竹节三七竹节参 土三七:藤三七,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的块茎。土三七藤三七 血三七,为薯蓣科薯莨的块根。血三七朱砂七红孩儿 景天三七,为景天科多种景天的根。景天三七 枯萝卜: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老根。处方别名:枯萝卜、气萝卜、仙人骨、仙人头、地骷髅、地枯萝、空莱菔、老人头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处方别名:白附子、制白附、禹白附、盐附子、独角莲、白波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 混淆品: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处方别名:关白附、竹节白附天葵子:为毛茛科植物紫背天葵的块根。处方别名:天葵、天葵子、天去子、天葵根、紫背天葵子、夏无踪、两头尖、千年耗子屎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处方别名:粉防己、汉防己、防己、粉寸己、解离、石解、石蟾蜍 混淆品:广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根。广防己 汉中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的根。汉中防己 木防己:为防己科木防己的根。处方别名:木防己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处方别名:射干、寸干、扁竹、扁竹兰、鬼扇、老君扇、开口箭、乌蒲、黄远 混淆品:白射干:为鸢尾科植物白花射干的根。处方别名:白射干、土射干 穿山龙:为薯蓣科穿龙薯蓣的根茎。处方别名:穿山龙、穿地龙、川山龙 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根。处方别名:常山、鸡骨常山、蜀漆根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处方别名:何首乌、首乌、制首乌、地精、夜合、赤葛、赤敛、红内消、九贞藤、马肝石、山奴、山哥、山翁 白首乌:为萝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处方别名:白首乌、和尚乌、泰山首乌、泰山白首乌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旧时将该植物称“乌头”,只有独根、无子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材分析及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二、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建言献策范文大全

建言献策,读音是jiàn yán xiàn cè,汉语词语,意思是陈述主张或意见。以下是分享的建言献策范文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建言献策范文大全 一、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有着怎样的信念,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色彩。 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毕生追求。 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那是党对每一个学生党员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就更应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理论上保持正确性政治上才能慢慢成熟,信仰上才会更坚定,理想目标上才会更加执着,行动上才会更加不可动摇。 二、牢记党员身份,“思想上入党”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有的特殊的身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给我们带来光环和荣誉的身份,更是一个给我们带来监督和责任的身份。 党员的身份经常会带来其他同学审视、监督有时甚至是挑剔的目光,这就说明在群众心目中,党员就是应该与普通同学有所不同的,每一个党员都应该是一面代表先进的旗帜,这是身为党员的光荣,但也要求我们在行动、言语方面更加注意了,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党员的形象。 因此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无论在上课时或是休息时,在教室里或在寝室内,在校内或是校外,都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树立好每一面“旗帜”。 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单单是形式上的入党,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党。 学生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可能还不成熟,这就要求以党员的标准加强学习和锻炼,对自己提出更高更切实的要求,真正在思想上达到共产党员的思想境界,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思想上入党是一世的。 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生党员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党员,党员的先进性就集中表现于较高的综合素质。 作为学生党员,首先就必须搞好学习,学习是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才对得起学生党员的称号。 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文化知识,还应重视科技创新。

人权法复习

人权法复习(按照周yu老师给的重点做的,不知道行不行) 一、人权法基本原理和概念 1、(1)人权的概念:所谓人权,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 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 (2)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自由、平等作保证,人类就不能作为人来生存和发展,就谈不上符合人的尊严、本性的生存和发展,也就谈不上人权。另一方面,自由、平等是为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服务的。自由、平等的目的是人,是使人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获得有尊严的生存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一旦脱离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平等就必然会流于形式,变得空洞无物、失去意义。 (3)按享受权利的主体分,人权包括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两种。前者是指个 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权 利;后者是指作为个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如种族平等 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按照权利的内容来划分,人 权包括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两大类。前者是指一些涉及 个人的生命、财产、人身自由的权利以及个人作为国家成员自由、平等地参 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后者是指个人作为社会劳动者参与社会、经济、文 化生活方面的权利,如就业、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 权利。总之,人权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全面、有机的权利体系, 是人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权利的总称。它既是个人的权 利,也是集体的权利。 2、人权的权利主体:个人,社会群体,民族、一国人民、全人类。 人权的义务主体: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NGO),个人。 3、人权的三种存在形式: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 (1)应有权利:人应当具有的权利; (2)法定权利:应有权利的法定化和制度化; (3)实有权利:人实际享有的权利。 法定权利的前提必须是存在应有权利;应有权利的存在不以法定权利的存在为转移。 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 4、人权代际:指对人权及其性质和内容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一代人权形成于美国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是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革命类型相对应的概念,它确立的是个人的公民及政治权利。 第二代人权形成于另一种革命类型即俄国十月革命和墨西哥革命时期,这场反对剥削的社会革命确立了个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第三代人权是与二战后开始的非殖民化民族解放运动相对应的集体人权概念,包括自决权、发展权等。 第一代人权到第三代人权,是人权从消极权利到积极权利再到连带性权利的转变。 5、洛克:宪政民主的倡导者,《政府论》,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

清肠排毒养生法

清肠排毒养生法 清肠排毒的食疗养生法 1、空腹喝蜂蜜 自古就是排毒养颜的佳品,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常吃蜂蜜在排出毒 素的同时,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等症也有一定效果。蜂蜜中所含的糖类比较丰富,可吸取体内水分留在肠腔里,利于清肠排毒。因为空腹进食肠道蠕动是最快的,需要提醒 大家的是,要用偏凉的温水冲服蜂蜜,因为,太热或太冷都会破坏其营养结构。 2、多吃黑木耳 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吸附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清洁 血液,经常食用还可以有效清除体内污染物质。黑木耳也是非常好的清肠排毒食物,而且 经过风干的食品遇水后膨胀,会给肠道带来更多水分。不过,对于排便困难者,藉由吃一 顿黑木耳通便是很困难的,除非加大量或者辅助运动方式。 3、空腹喝凉牛奶 空腹喝冰牛奶可通便,一是因为冷的刺激会加速肠道运动,二是牛奶中有大量乳糖, 而一半以上中国人都缺乏牛奶吸收所需的乳糖酶。所以喝牛奶后,乳糖没有消化就进入了 结肠被迅速排出体外。 4、每天一餐用水果代替正餐 假若平日你一直食用较多的米饭,那么一个月内每天一餐以水果代替正餐,月底时小 腹平坦得让你惊叹。因为水果的纤维素含量比较高,而且水果中还含有一些果胶,会使大 便变软,对排便有帮助。但是,对于那些肠道问题比较严重的人来说,靠水果清肠排毒效 果不会太明显。 5、每天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排毒 维C、维E都有排毒的效果。维C每天不要超过一克,否则会引胃酸过多,还会影响 生育。维E每天不能超过200毫克,否则副作用非常大,比如肌肉肌萎缩。 6、多吃番薯排毒 番薯又名红薯、地瓜。含丰富的维A和维C。维他命A能令眼睛更健康,维他命C有 健美作用,而钾除保持心率正常外,还可预防高血压。其较高的纤维素令肠道内的废气及 废物排出体外,有助预防大肠癌。中医指番薯性质平和而味甘,可通便、健脾、补中气和 增加产后妇女乳汁量。

数学《加法》教案设计

数学《加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23页例题及做一做27页练习三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3()5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加上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交流的意识]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教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设计说明:由直观图抽象出数的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认识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3.发散联想

高丽参吃法

高丽参吃法? ◆高丽参即朝鲜人参,是指朝鲜半岛出产的人参,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高丽参形态主根笔直单一,少有分叉,所以又有"别直参"之称。高丽参原产于朝鲜半岛的深山老林之中,而且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比较高,生长环境优适,因而十分稀少。完全成熟的高丽人参生长期在六年以上,是稀有的珍品。 ◆高丽参参体粗壮、边缘整齐、质坚且硬、表面有顺纹、支根多弯曲交叉、红参呈棕红色、白参呈黄白色、稍有香气,味甘微酸。高丽参功能调理中气、畅通血脉、治神经衰弱、明目益智、驱气散闷,行气活血。 ◆高丽参加工工艺复杂,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不同种类的高丽参。主要有:高丽红参、高丽白参、高丽野山参三种。高丽红参通常分为天字参、地字参、良字参、切参、尾参五个品级;高丽白参分为直参、半曲参、曲参、尾参、糖参等产品。以朝鲜江原道所产高丽红参为最佳。 ◆高丽参除含有60-70%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抗氧化性芳香族化合物;保护肝脏的Gomisin-N、--A和30种人参皂甙;其中:PD系19种、PT系10种、Oleanane系1种。 1、水参(鲜参)即未干燥的人参,因有效成份保存得纯粹,很受欢迎。但因水参含有70%的水份,很难保存。 2、红参人参不去皮,蒸熟后干燥制成的称为红参。商品红参外表一般为红棕色,呈长柱状,均压制成不规则的方柱形。质坚重,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红棕色,有光泽,呈角质,气香特异,味微苦后甘甜。红参分为天参、地参、良参、切参、尾参。每个等级中再按大、小分为不同的规格, *天参:红参中品质最好,内部组织致密,外形好。 *地参:次于天参。 *良参:次于地参。 *切参:次于良参,是将人参的参体(主根)截成两部分制成。 *尾参:由主根之外的支根、须根制成的红参,可进一步分为大尾、中尾、小尾。 3、白参(生晒参)人参未经蒸熟直接晒干的即为白参,分为直参、半曲参、曲参、尾参等 *直参:形态笔直 *半曲参:主根是笔直,但其它部位程弯曲状 *曲参:主根的一部分,及其它部位成弯曲状。

第四章 法的起源

第四章法的起源 法律的产生、发展和可能消亡的发展历史,是从纵向的视角对法律的进化进行研究。研究法律起源的意义在于:历史考察的方法始终是人类认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基本方法;同时,研究法律起源是为了准确把握法律概念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实现通过对法律溯源的认知转换为对社会实践中的法律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法的起源 一、法的起源的概念与理论 法的起源是指法的起始与本源。是法学的首要问题,是法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课题,包括法律究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哪个阶段孕育的?法律产生的根源与动因是什么?法律产生的过程如何?最初的法律的表现形式怎?世界各民族和国家法律产生有何差异?其共同规律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法理学有关法的起源的问题。由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早期生活只能以现在所占有的有限资料进行假设、猜测和推理,而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身又存在疑问,所以研究法律的起源问题带有一定猜测和推理。所以各种观点都在解释,但是难以让人十分确信。 有人认为法律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当然他们所讲的法律不是人所制定的,而是指“神”法或自然法等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上帝的法先于人法。在古代和中世纪流行君权神授、法自神意的观点。就是说,法起源于神、天或上帝的意志。 有人认为法律从来就有,与人类共始终,19世纪出现了“民族精神论”,认为法来自民族的精神或历史传统。直至现在,绝大多数西方法学家和人类学家仍然主张国家产生以前就有“原始法”。人的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则性,是人的本能,只不过那时的法律没有用现代人的文字或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所说的是广义的“法”,指各种行为规范等等。法律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而不仅仅是阶级社会的现象,那是表现为习惯法。 有人认为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原始社会时期没有法律,法律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法律是与生产力发展和国家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法作为与国家密不可分的社会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法律观,也是我们必须重点所掌握的基本观点。 那么,法是怎样产生的呢?原始社会到底有没有法?法是在什么

管理理念和方法

一、序 二、管理理念和方法 三、实现目标的过程 四、其它改进方法 一、序: 一个团队就象人一样,有出生、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二、管理理念 ——精益生产管理 精益生产是永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它致力于改进生产流程和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尽最大可能消除价值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劳动利用率,消灭浪费。精益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而不是最新的管理时尚。 精益生产方式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过多制造造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品质不良的浪费;等待造成的浪费;搬运造成的浪费;加工造成的浪费;动作造成的浪费) 管理方法:团队工作法、注重关键细节 团队工作法(Teamwork)努力营造一种“团队协作”的整体氛围。团队工作的基本氛围是信任,以一种长期的监督控制为主,而避免对每一步工作的稽核,提高工作效率。每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的顺利进行。团队成员要增强大局观念。当发生不协调时,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在工作中应发扬“有人负责我服从,无人负责我负责”的精神,但不主张盲目而越位负责,这将会严重影响管理的执行力。在团队当中,知识是一种共同的思维基础。在传统观念中,知识是个人私有的力量、权力,是不可以共享给别人的。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只有大家把知识经验共享出来,才更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每个员工的成功才有企业的成功。只有把团队成员的利益放在心上才有凝聚力。 注重关键细节: 小天鹅公式 海尔法则 三、实现目标的过程; 3.1 生产现状 品质不良状况; 管理人员主要精力处理事物,如生产异常?、品质异常? 员工是否劳动效率低? 原、辅料是否没有进行有效控制? 3.2 管理意识的更新 如何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 如何通过彻底消除各类损耗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如何通过建设优秀现场管理文化,创造环境整洁、设备完好、管理有序的工厂?如何开展5S活动,改善员工精神面貌,激活员工和员工团队精神? 3.3 改进生产活动 3.3.1 品质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

“能源概述”中几个问题的教学释疑(中地参)

这段回忆对吗? 问题探讨 初中地理第三册第三章第五节《地震、火山和泥石流》“读一读”: 下面是唐山大地震后,一位夜出急诊医生的回忆: “夜间三时半,我有急诊外出,刚迈出门坎,地震就来了。先是晃,天旋地转,晃得人站不住,又挪不开,再就是颠,脚底像过电似的。紧接着,房上的砖瓦就飞了下来。我心理发慌,那‘呜呜’的地声,使人毛骨悚然。四周一片漆黑,倒房坍屋的巨响和呛人的灰土味,使我跑了起来。可是才跑了三、四步,就觉得不对劲。一看,呀!我怎么已经上了房顶!” 这段话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地震到来时,一位医生的亲身感受。但他的回忆对吗?现分析如下: 地震是地球内部巨大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有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之分: 因此,发生地震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 地震波 概念 传播速度介质纵波 (P 波)  介质振动的 方向和波传播 的方向一致较快  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S 波)  介质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垂直 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紧接着传来的是横波,这时,人们会感到前后、左右摇晃。发生地震时,在海船上的人们只能感到上下颠簸,这是因为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以上分析,可以证明医生的回忆是有错误的,地震来时的感觉,不是“先晃后颠”,而是“先颠后晃”。 (任新明/山西大同矿务局第一中学) 《能源概述》中几个问题的教学释疑 □吴金财/深圳东方英文书院 在高中地理“能源概述”一节的教学中,经常有学 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本人认为有必要给予解释。下面就笔者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愿与同行商磋。 一、能源都是自然资源吗?教材中的“能源”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它是指“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的统称,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但只有一次能源具备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因此,只有一次能源才是自然资源,二次能源(如水电、汽油、蒸汽等)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二、核电是否可以再生? 按形成和来源分,核能属于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当前使用的核能主要由铀235等放射性矿产通过核反应生成。而铀矿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在短暂的人类历史时期内无法重新生成和恢复,因此,核能应属于非可再生能源。但是由于铀等放射性矿产所产生的能量密集而巨大,在一定时期内又不可能像煤、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一样很快被用完,因此,核能是一种可以持续使用的非可再生能源。 三、沼气是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 沼气是有机物质发酵后产生的可燃气体,自然界中有沼气,它是一次能源。但是自然界中的沼气难以(也极少)收集利用。通常所说的沼气应是指人工制取的沼气,所以,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沼气应归属于二次能源。 四、水电是否可以再生? 这里必须区别水能与水电是两种相关但不相同的能源。水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天然能源。即 水能是一次能源。而水电则由一次能源(水能)经过加 工和转换而生成的二次能源(电力),它被使用完后不能再生与恢复,因此,水电为非可再生能源。其它二次能源(如汽油、焦炭等)均属非可再生能源。 五、潮汐能和波浪能有什么区别? 潮汐能和波浪能,虽然都是由海水运动所产生的能量,但是引起海水运动的原因不同。潮汐能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引起海水涨落所产生的能量,故属于来自太阳、月球对地球引力所产生的能量。而波浪是由于空气运动(风)引起的海水运动,而空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波浪能和水能、风能一样,是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六、海洋能是一种什么样的能源? 海洋能是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能为人类利用的能量的总称,属于可再生能源。它包括海水动力能(如潮汐、洋流、波浪等机械能)、海水温差能(海洋热能)和海水盐差能。 七、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哪些?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太阳能、化学能、生物能、风能和水能。太阳能是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光和热。其它则属于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其中化学能和生物能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之间的能量(食物)关系由太阳能转化而形成的。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因为大气运动(风)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陆地上的水是通过水循环得以再生,而水循环中的海水蒸发和水汽输送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水能也是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 49?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8年第1~2期 ?高中地理?

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 式探索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文章以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理论依据,以“心理学研究方法”课为实践课程,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对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建设异质性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共同分+差异分”的评价模式,并对未来教学改革进行反思。 关键词: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心理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58-02 研究方法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类课程,而且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教师而言,这类课程比较难教;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方法类课程又比较难学。因此,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不仅能够指导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降低教师教学中的为难情绪,打破教学困境,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理论从教师的视角提供了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则从学生的视角为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 (一)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理论

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是指当个体拥有该知识点的结果知识后,就会不自觉地高估自己和他人能够正确反应的能力,继而影响后继行为,也就是事后诸葛亮[1]。庞爱莲和李晓东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听觉和视觉领域均存在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2]。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早在1976年,Goranson就指出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对师生交流有重要的影响。教师拥有所授知识点的正确答案,这使教师低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3]。为了避免教师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对教学的影响。庞爱莲等人认为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下策略降低教学中出现的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第一,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第二,分析学生在理解知识点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适当地降低难度。第三,增加讨论环节。心理学家指出,解题体验可以降低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因此,将教师置于解题情境中,增加教师的解题体验,继而使教师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授课质量。基于此,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同时面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降低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造成的影响,有效地进行教学。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 一般而言,各高校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的学习期限为一学期,大概只有18次课程的学习时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