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保过滤设备研发现状

浅谈环保过滤设备研发现状

摘要:介绍近年国内外研发的过滤设备并分析各自特点,结合矿业资源“贫、细、难、杂”特点和生物化工行业飞速发展的趋势,提出今后研发趋势,以达到缩短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目标,获得较佳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过滤;压滤;滤饼水份;设备

1前言

过滤作业利用过滤介质将物料中固液分开、充分回收目的矿物、过滤设备与物料性质+工艺条件、输送路线及装备水平密切相关、精矿水份过高、在输送途中既污染环境又增加动力消耗,同时造成下道工艺(冶炼、化工)备料成本高,因此有效降低精矿水份和选矿成本,成为矿物加工工程重要议题之一,为使滤后精矿水份达到下道工艺要求,大部分冶炼(化工)厂增加干燥作业。干燥法能耗大、成本高,一般尽可能不用。相对而言,过滤是较经济的脱水方法,可降低运输费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耗,具有较大经济潜力。

2 过滤设备简介

过滤设备总体分为真空和加压两类,真空类常用的有转筒、圆盘、水平带型等,加压类常用的有压滤、压力容器、压榨、动态过滤和旋转型等。随着能源短缺、资源贫化、水资源和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化工材料的迅速崛起,出现了复合力场过(压)滤机。

3 真空过滤机

3.1转筒过滤机

(1)折带外滤圆筒真空过滤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折带外滤圆筒真空过滤机为该类代表,主要部件有筒体、分配头、矿浆槽、搅拌器、滤液缸及传动机构等,其利用真空泵抽真空产生的负压作为过滤推动力,负压极限为—101kPa。筒体转动使滤室相继经过过滤、脱水、卸饼和滤布清洗区,全过程包括吸滤和吸干,吸滤只吸出矿浆中水份,吸干不仅吸出滤饼中水份且抽吸大量空气空气置换滤饼中水份,滤液经滤缸重力排液装置排出,因滤液的排出是利用滤液缸中水柱的静压力克服大气压的原理使滤液自流排出,滤液缸分离隔板下端与水封箱水面高差须保持在10米左右。

(2)生产实践

产能主要取决于过滤介质和真空装置,滤饼在被吸干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形成无数裂缝,大量空气从裂缝中通过产生“短路”现象,造成能耗高、生产成本高和效率低,。

3.2圆盘过滤机

3.2.1滤布圆盘真空过滤机

该类机主要由分配头、主轴、给矿与卸料、搅拌、传动、真空和自动润滑等装置组成,工作原理与转筒过滤机相似,圆盘依次通过过渡区、调节区、过滤区、干

燥区、过渡区、吹落区,在反吹风作用下,滤饼自动卸落,真空度0.038~0.082Mpa。比转筒过滤机占地面积小、滤布耗量低、工作可靠;采用变频等无级调速装置,传动效率高,可方便调整滤盘转速而达到调整产能目的,扇形板与传动轴为刚性连接,连接强度增加且可单独换扇形板。

该类机过滤区角度(0

100~0

112)和脱水干燥区角度(112°~172°)是影响水份主要参数,成饼过滤区与转筒过滤机接近,但有最大脱水干燥区,成饼过滤区/脱水干燥区比值为

μ占90%、浓度60%的铁精矿,滤饼水0.6~1.0,比值越小滤饼水份越低。处理-74m

份11.6%产能226kg/2

m?h。

3.2.2陶瓷圆盘过滤机

(1)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该类机应用微孔陶瓷板作过滤介质,过滤机理有新突破,根据不同矿性,陶瓷盘微孔可在0.3~0.8间调整,不但有毛细管作用(一是把水吸入管内;二是保持管内的水,阻止空气通过微孔),而且不让空气透过,使用周期2—年。滤盘把空气吸入滤饼置换其中水份,真空泵抽出水而没有空气#,整机能耗是传统过滤机的10%。主要构件有矿浆槽、搅拌器、滚筒、陶瓷片、超声波发生器、酸洗装置、刮刀、真空泵和PLC组件等"。工作周期依次为滤饼形成、干燥、刮卸和陶瓷片冲洗四个阶段,干燥的滤饼到达卸饼刮刀位置(0.5~1.0mm)被强行卸落。

陶瓷片在开始下一循环前,被高位水池的滤液水反冲洗(3~5s),反冲洗水(0.5-0.8Pa)经过滤、减压和恒压系统达到恒压,再经分配阀进入陶瓷板内,#经毛细管向外流动,#以清除残留的滤饼和疏通微孔。运行一段时间,陶瓷板面和内部会积聚一定反冲洗水难以清洗固体物,必须启动清洗系统(酸洗和超声波清洗,#通常两者同步进行)。放空槽内矿浆,注满水同时加入草酸或硝酸,酸液通过微孔到达陶瓷板面,#清除微孔内不溶性氟化物和其它矿物;为高效、快捷清洗并节约化学药剂,弥补化学清洗不足,#超声波清洗系统可进一步清除陶瓷板面顽固附着物。(2)生产实践

通常,该类机滤饼水份≤12%,产能≥450kg/2

m?h。陶瓷板随给矿浓度增大,产能增大,水份升高,#浓度≥57%,产能增幅明显。滤饼水份显著低于传统真空过滤机,滤液含固量≤5ppm,减少了超细颗粒在脱水流程中循环量,利于提高回水利用率和优化粒级组成。其具有分离速率高,(过滤速度快,产能高)、分离精度高(滤液含固低、滤饼水份低)、运行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连续性、节能)的特点。

3.3 水平带式真空过滤机

该类机以循环移动的环形滤带为过滤介质而连续过滤,利用真空负压和重力作用使固液分离。近年因材料、真空技术获得突破,得以迅速发展,最高带速40m/min, 带宽0.5~3.4m。

(1)常用水平带式过滤机

常用的有真空盒移动室和真空盒固定室两种,前者真空盒随滤带移动,过滤时真空盒移到一定位置卸掉真空,迅速返回原位,重复下一循环;后者真空盒不动,滤布随胶带在真空盒上移动,盒与带间密封。近年研制出间歇移动带式过滤机(固定盘真空撑带式)、连续移动盘带式过滤机和压榨带装置机型。间歇移动式无需电机

拖动,靠撑带气缸往复运动拖动滤带向前移动;连续移动式将整体式真空滤盘改为很多可以分合的小滤盘,小滤盘联结成一环形带,随同滤盘向前移动,不必使用真空切换阀。

(2)特点

①采用多级溢流洗涤,用很少洗涤液可获得高质量滤饼,洗涤回收率达99.80%;

②采用水平过滤面和上部加料,因重力作用大颗粒物料优先下沉,在滤布表面形成助滤层,减少滤布阻塞和降低过滤阻力,改善过滤效果;③占地面积比真空过滤机大,适用于物料粒级较粗物料,滤饼水份和产能同圆盘过滤机相当。

4 压滤机

4.1板框、箱式压滤机

板框压滤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厢式压滤机一般为卧式。卧式自动板框或厢式压滤机主要由主机(头板、尾板、滤板、主梁、拉板装置、压紧装置)、滤布振打装置、液压、滤液收集槽、管路控制等装置组成。主滤布吊挂于横架上,横架用弹簧挂在滤布支杆上,矿浆通过尾板进料口输入,所有滤室充满后压滤过程开始,滤液经滤布沿泄水沟流出,滤饼留在滤室内继续进浆,达到设定厚度时停止进浆,根据物料性质和工艺配置对滤饼可选择进行洗涤和吹风干燥。处理灰分10.5%、质量分μ的精煤,滤饼水份20.54%、脱水率91.12%。

数17%、90%-74m

隔膜自动厢式压滤机存在橡胶隔膜滤板与普通滤板交替排列,两者闭合形成滤室,滤室厚度可随意改变和选取适当时机中止进料,进行压榨过滤,滤饼厚度可随意选取,工作过程与自动厢式压滤机相近,过滤、洗涤结束后,将0.5~0.6MPa压缩空气充入隔膜内,隔膜膨胀并挤压滤饼,而后卸料。此机最大特点:①可实现

最佳化过滤;②滤板采用网形组合结构和隔膜加压装置,滤板双拉开。

4.2 自动压滤机

自动压滤机是在板框压滤机上发展起来的压滤板框上下叠加者为立式压滤机,压滤板框左右叠加者为卧式压滤机,除机器结构差距较大外过滤原理和工艺配置相同。

4.2.1立式自动压滤机

立式自动压滤机是在综合传统压滤机和带式过滤机优点及克服常规压滤机缺点基础上研制的压滤设备,用加压泵把矿浆压入滤室,使滤室产生高于大气压的正压差作为过滤推动力,通常为300~600kPa,是传统真空过滤机负压5~30倍。

(1)压滤机工作原理

立式短程序控制的全自动压滤机,板框间通过开闭机构使之相互靠紧,其间形成45-66mm高的滤室,滤布穿梭于其间,其功能包括从矿浆输入到滤饼卸落的过

滤、压滤、吹干和卸饼四个阶段。压滤结束,压缩空气通过矿浆管(此时给矿的气动加紧阀关闭)及软管进入各滤室,一是向上撑起橡胶隔膜;二是在压缩空气作用下,滤饼进一步脱水。吹干结束,压滤板框开启!随着滤布拉紧、运行,滤饼在板框前后两端卸落到滤饼输送设备上。

(2)生产实践

μ占95.5%的精矿,矿浆压力0.325~0.8Mpa、加压水供给浓度66.8%和-74m

0.5~0.7Mpa、空气压力0.35~0.65Mpa,滤饼水份9.78%、滤饼厚19.27mm、产能

257kg/2m?h。

最初的立式压滤机,一是故障率高、泄露点多,导致能耗高、工作环境差和维修量大;二是部分备件和材料国产化水平低,依赖于进口,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三是随着时间推移,设备大修周期变短和维修费用剧增,设备工艺性能下降,严重制约设备作业率和产能的进一步提高及生产成本的降低。

4.2.2卧式自动压滤机

(1)构造及工作原理

该机主要由主机、传动与压紧、自控和辅助、阀、泵、空压机、储气罐)等系统组成,对于不同腐蚀性物料,压滤机所有与之接触机构采用不同材质,以满足物料和工艺的需求,生产参数显示在自控系统终端,供生产和维修人员分析和指导生产。

工作原理:①压紧电机正转,滤板合拢压紧,滤板间形成密闭滤室(隔膜与滤布间)和压榨室(隔膜与滤板隔板间)。②料浆被泵入滤室,液相透过滤布形成滤液,固相被滤布截流形成滤渣,滤渣增至适当厚度,给料自动停止。③压缩介质进入压榨室并推动隔膜压缩滤饼,进一步使滤渣中液相透过滤布,滤渣被压榨成密

实滤饼。④压缩空气进入滤室,透过滤饼和滤布吹干滤饼。⑤压紧电机反转,滤板等间距X开,滤饼因重力自动卸落。⑥滤板X开到最大位置后,卸料机构振动将粘

附在滤布上的滤饼清除,随后清洗阀门自动打开并冲洗滤布,随后进入下一循环。

μ的锌精矿,滤饼厚30mm、水份6%~8%、产能450~550kg/2m?h。

处理70%-74m

(2)特点

①易操作、运转率高、生产成本低;②辅助作业时间短,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小;

③占地面积大,板框易变形。

4.3 罐式加压压滤机

针对间断式压滤机不利于生产率提高而研制的罐式加压压滤机将加压压滤、过滤、压榨、吹干、自动卸料等作业集于一体,最大过滤面积1442

m。该类机由加压压滤、排料、自控和辅助等系统组成。加压压滤系统由加压舱、压滤机构、舱内

刮板运输机、反吹风包、冲洗装置、主空压机、液压润滑系统、泵和阀门等组成。排料系统是该机关键技术,由上部储料仓、料位计、上闸门、排料仓、下闸门、闸门充气密封圈、排料仓充气阀、放气阀等组成。冲洗装置主要向液位计、轴封、过滤介质和观察窗提供加压水。所有组成部分均由控制系统操纵并自动完成压滤功能,进浆和滤饼卸落都是自动进行。

特点:①采用行星回转方式,过滤元件呈星型配置,既能自转又能绕中心轴转。

②压滤系统装在压力容器内,保证在一定压力下卸料,单独的密闭排料装置。③滤布或滤网损坏时常发生,每次换布或过滤元件必须打开气压罐;罐内空间有限,维护困难。④比真空过滤机速度快、水份低、产能高。

4.5旋转压滤机

该机分圆筒形外壳(螺旋螺距逐渐减小)和圆锥形外壳(螺旋直径逐渐减小)两类,其过滤、压榨和筛分运输全由一个安装在多孔机壳内的螺旋完成,因螺旋和机壳间不等距,物料被挤压,有效体积不断收缩。矿浆给入绕在螺旋外侧长方形槽中,槽壁即是旋转过滤单元,螺旋压缩和输送滤饼。必要时可在卸料端安装一喷嘴,喷入

高压气体进行再次压榨。

5复合力场过滤机

5.1卧螺离心机

离心力和磁力复合作用的该机主要由圆筒转鼓、螺旋输送器、差速器等组成。转鼓上装有使悬浮液磁性粒子受吸引力的磁性装置,用少量顺磁物质作磁种,在强磁场中可发生异相凝聚且絮团聚有顺磁性,在高梯度磁场中可被分离出来。磁性粒子受重力和磁力复合作用,加速沉降在转鼓内壁,固相由螺旋输送到排渣口,从而使固液分离,特适用于含极细磁性粒子的分离。

5.2电场压滤机

因各种料浆极限脱水率相近,但电导率相差较大,将电导率引入过滤作业,在压滤机上加电场,颗粒在电场作用下的电泳和液相在电场作用的电渗及电流使料

浆温度上升,导致粘度降低,滤饼浓度可提高20%。缺点是电耗过大。

5.3离心过滤机

该类机充分利用重力和离心力场,分间断上悬式、自动短循环间断式和连续输

μ,上悬式用帆布、金属丝加强布或金属丝网过滤;自动送式,最小截流粒级10m

式用细金属筛网;连续式通常是钵体自身窄缝壁过滤,水份比压滤机低。

μ固相,国产转速20000r/min,离心机成功用于微管式离心过滤机可过滤0.5m

米和纳米级料浆的过滤,工作可靠,滤饼浓度95%~99%,滤液接近纯净水。对于该类机强化隔音和密封,以防止微细颗粒弥散特重要。

6纤维转盘过滤器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过滤设备采用砂层过滤,甚至个别企业采用微滤机。砂虑的缺点是占地大、跑滤料、维护管理困难;微滤的缺点是不能去除浊度、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纤维过滤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过滤设备,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小、不跑料、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是水处理的理想设备。

7 膜过滤技术

由于被脱水料浆粒级越来越细,加上纳米材料高速发展,膜过滤技术因此蓬勃发展。膜过滤技术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及离子交换等,矿业领域目前只涉及到微滤和超滤,常见的有混合纤维素酯、再生纤维素、聚氯乙烯、聚酰胺、聚砜、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微孔膜,膜组件有平板式、卷式、中空式、折叠式和管式等。除微滤膜外,还有各种滤芯、烧结微孔和复合膜微孔过滤介质。

离子交换膜是具有选择性透过的膜状高分子电解质,将阴阳膜交替排列在电极间进行电渗析,实现矿浆的浓缩或过滤。该法在氯碱和钨冶金业获得成功应用,充分显示出节能、降耗、高效、低污染和工艺简单等优越性,引起生物、矿业和环保行业的高度重视。离子交换膜占地面积小,运用灵活,易于实现自控。

一因膜孔太小,二因膜滤中的浓度极化,膜滤孔极易堵塞,因此横流动态过滤技

术随膜滤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近年出现了十字流过滤技术。

8研制趋势

近年来,过滤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固液分离粒级越来越细,总趋势是要求滤液高澄清度和滤饼低含湿量、降低固液分离成本,进而促使固液分离工艺与设备围绕这个技术问题展开。今后在研发、生产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进一步挖掘过滤设备潜力和提高效率,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目的。

8.1研发高效过滤介质

(1)滤布

早期的转筒真空过滤机普遍使用复丝滤布,因其经,纬线由复丝加捻而成,工作时会有部分固体颗粒镶嵌在细丝间。选择适合的滤布能大大改善过滤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根据生产经验,所选滤布要满足如下条件:质量好、经纬度均匀致密;耐腐蚀,有较强抗酸、碱性能;滤布伸缩性好、遇水变形小,厚薄适当且均匀,以4-9mm 为宜;滤布吸附性小,物料易脱落,以防粘性造成滤孔堵塞。研发过滤速度快、产能大的滤布,将进一步提高过滤设备产能和指标。

(2)陶瓷过滤介质

该介质只让液体通过而气体不能透过,整个板面被分为若干过滤单元,其表面滤饼收缩不产生裂隙,压差保持不变。微孔陶瓷材料由于具有孔隙率高、透气阻力小、可控孔径、清洗再生方便以及耐高温、高压、耐化学介质腐蚀等特点,在许多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市场。以微孔陶瓷材料做过滤介质的陶瓷微过滤技术及陶瓷过滤装置不仅解决了高温、高压、强酸碱和化学溶剂介质等难过滤问题,而且由于本身具有的过滤精度高、洁净状态好以及容易清洗、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此,目前已在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环保和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对不同矿性、粒级组成和工作温度的单位,一定要考虑该介质的微孔匹配性。通过对陶瓷片透水性试验发现使用过的微孔被微细粒级精矿堵塞,是影响陶瓷片透水性及精矿过滤效果的关键。对于该类介质微孔堵塞一是加强酸洗和超声波的联合清洗,适当提高酸洗浓度和延长酸洗时间;二是采用草酸或次氯酸进行不定期清洗;三是多种不同方式的联合清洗。

8.2开发多功能一体化元器件,增强密封性

无论哪类过滤设备,都与抽真空或加压有关,因此过滤设备的密封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机械、电器行业制造技术的“高、尖、精、细”化,原来由两个或更多元件组成的部件,可考虑开发功能更多且集于一体的元器件,既解决了密封性和安装的方便,又降低了制造和生产成本。

8.3发展复合型与节能型过滤技术

随着真空、空压技术的日益精细化,过滤设备的研发应充分利用多门尖精技术,将真空过滤、压滤等技术集于一台过滤设备,设备既可过滤也可发挥压滤功能,利于脱水工艺流程配置,减少工艺管道、电机和辅助设施的配置,方便生产组织,降

最新中国环保产业五力模型分析资料

2014年中国环保产业五力模型分析 一、供给方 主要原材料钢铁、有色等市场供应充足,供给方议价能力相对较弱。环保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等国内市场供应充足,而且部分原料产品这几年存在产能过剩局面,供给方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二、需求方 作为环保产业主要的需求方,政府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且限于政策压力的领域,环保行业公司则显示较强的议价能力。环境基础设施领域:我国环保投资仍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付以及污染企业为控制排放而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被动投入,而这两者均可以归结为政府主导下的投资行为。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环保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指出:与西方发达国家污染治理投资的

50%-70%由私营部门直接实现,我国环保产业投资的市场化水平还比较低。作为环保产业的需求主体,政府同时也是环保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发展推动者,拥有很强的购买力和议价能力。 市场化程度较高领域:对于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环境治理领域,国家环保标准、目标约束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强,使得这些行业内短期对环保治理的需求大增,此时环保公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三、潜在进入者 资金、技术、业绩经验等壁垒,增加了环保行业进入的难度。 技术壁垒:环保行业,包括各子行业所开展的环保工程,工程设计和实施的非标准化程度高,相应地对总承包方的设计能力和工程经验要求也就高。随着排放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治理技术正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不具备深厚技术基础和技术发展潜力的企业,将难以在市场上拥有竞争力。 资金壁垒:近年来环保工程项目的业务模式逐渐采用工程总承包EPC的方式。环保公司在开展具体总承包业务时,需向业主开具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同时在设备采购及施工环节还需垫付资金。另一方面,环保公司所涉及的污染治理工程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电力、钢铁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这些行业企业对环保公司的实力往往有着非常苛刻要求,这也就决定了能够承揽到业务的环保公司在资本实力上要达到相当的标准。此外,如果环保工程要求采用BOT或BOOM等业务模式,环保公司需要对工程进行投资,则对其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一大考验。 资质壁垒:对于从事总承包业务的环保公司,需要取得工程设计资质证书;而对于从事环保设施运营的,环保公司也同样必须按国家相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运营资质。国家在资质方面的相关要求,对潜在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资质壁垒。 业绩壁垒:环保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及改造项目,业主在项目招标过程往往要求客户有类似工程的成功实施经验。在环保政策趋严,执法监督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为保证所建污染治理能稳定运行、成功达标,业主将逐步倾向于选择具有资质、口碑好、技术水平高、项目经验丰富的环保公司。因此,经验和业绩要求也会成为新进入者的一大壁垒。 四、行业内部竞争 各子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集中度不同,竞争强度各异。 大气治理行业:我国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主要源自工业,而其中火电、钢铁等行业又是最主要的排放源。火电行业烟气脱硫市场目前处于供求平衡状态。

液压系统过滤器的选型与应用

液压系统过滤器的选型与应用 在冶金、石化等机械设备中,使用了大量的液压系统,而各种液压系统在设计时,为了控制液压系统元件的污染磨损和防止污染物引起系统的故障,需考虑在各个油管路中增加各种类型的过滤器。 过滤器根据其使用场合和具体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吸油管路过滤器、压力管路过滤器、回油管路过滤器;根据其工作压力的不同,可分为:高压过滤器和低压过滤器。不同位置和用途的过滤器对系统中油液污染控制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选择过滤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使用目的(用途)选择过滤器的种类,根据安装位置情况选择 过滤器的安装形式; 2、过滤器应具有足够大的通油能力,并且压力损失要小; 3、过滤精度应满足液压系统或元件所需清洁度要求; 4、滤芯使用的滤材应满足所使用工作介质的要求,并且有足够强度; 5、过滤器的强度和压力损失是选择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安装过滤 器后会对系统造成局部压降或产生背压; 6、滤芯的更换及清洗应方便; 7、应根据系统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滤芯保护附件(如带旁通阀的定压 开启装置及滤芯污染情况指示器或型号器等)。 所以,在设计液压系统的时候要确定在那些位置需要布置什么样的过滤器。一、吸油管路过滤器: 在一般的液压系统中,首先要通过油泵将液压油或润滑油从油箱注入到系统中,泵在将油液吸入系统时,也将邮箱中的各种污染物带入系统中,为了防止污染物进到系统中,可在油泵吸油口处安装吸油管路过滤器,用以保护油泵及其他液压元件,有效地控制液压系统污染,调液压系统的清洁度。 泵前吸油过滤器的精度要求比较低,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滤除大颗粒的污染物,防止污染物进入泵组,影响泵组工作,加快泵的磨损、堵塞或损坏,特别是精密进口泵、叶片泵、柱塞泵以及齿轮泵等这类泵前一定要安装吸油管路过滤器。

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19991207 【文献出处】经济研究参考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99文献)(7766字) 【副标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岳颂东 【正文】 环境保护产业是以防治城乡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至今发展仅仅20年,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完善环保产业振兴的政策体系,将使我国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1月--6月为期半年的调查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除西藏、宁夏、海南以及台、港、澳地区,以下同)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9090个(企业单位7617个,事业单位1473个),其中专业单位5995个,占单位总数的66%,兼业单位3095个,占单位总数的34%。职工总数169.9万人,其中企业单位148.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7.4%,事业单位21.4万人,占12.6%。环保产业拥有固定资产720.1亿元,其中企业单位620.9亿元,占86.2%,事业单位99.2亿元,占13.8%。环保产业年产值521.7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59.2亿元,占总产值的88%,当年实现利润58.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2.6%。调查显示,从1989年到1997年8年间,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产业纵向与自身相比,发展是不慢的;但是横向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发展则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1.产业的总量规模依然不大,发展潜力十分看好。 1997年环保产业年总产值为521.7亿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十分严重的我国来说,确实不是很大。另外,在全国7617家企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90%左右,大中型企业占10%左右,即便在总量规模不大

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 状(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标准版) [摘要]本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绿色节能建筑在地域成功失败的原因以及决定因素,同时也简单介绍了五种较为普遍的绿色设计和高新科技在其中的应用,将关键定义在了环境的差异、经济的差距以及人文环境的差别等几个关键环节。通过研究分析找出了绿色节能建筑在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瓶颈,同时根据我国现有国情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促进和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解决方案 一、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实际情况 1.在普及应用方面的差异 (1)南北差异。建筑节能工作在20年前从北方采暖居住建筑启动,是由于当时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而居住建筑相对又

不很复杂。但是,时至今日,随着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改善建筑热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热天空调、冷天取暖用能正在高速增长,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这些地区的建筑制冷和采暖用能支出一开始就由居民负担,不存在北方早已形成的采暖“当然是公共福利”的习惯势力,因此,南方地区建筑节能的效益可以从个人经济利益上反映出来,因此南强北弱的经济形势造成建筑节能推进的速度在南方要比北方快得多。 同时南北在节能建筑设计方面在采光、保暖、气候考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建筑施工难度和投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2)农村与城市的差异。由于农村环境同城市的不同,加之经济实力和国家投入的差距,城市的节能手法比较多,但偏重于节能材料和智能化系统的使用,同时加入了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大力支持。而农村产业结构简单,人们的节能意识不高,只是采用多年来的经验减少浪费,而对于修建节能式建筑兴趣不大。由于用能密度低,输送成本高,常规商品能源的成本比城市高,因此农村能源应采取与城市完全

机遇与挑战:中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一)

机遇与挑战:中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一) 摘要:总结中国环保产业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术服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针对某个环保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方案,组织规模小。二是项目承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为环保项目提供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营等一揽子服务,组织成规模化发展。三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品牌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产品营销为核心,以企业品牌为依托,以项目融资、项目承接、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等为内容。这一阶段将是市场洗礼的结果,也是目前中国环保企业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环保产业现状分析未来发展 1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 1.1我国环保产业的定义范围 我国环保产业的概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前一两年,环保产业仪指专门从事环保没备生产和其它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企业单位。现在,随着国家对利,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环保产业还包括诸如国家各部委直属的研究院所和生态建设的企业单位等。 1.2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中国环保产业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术服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针对某个环保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方案,组织规模小。二是项目承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为环保项目提供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营等一揽子服务,组织成规模化发展。三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品牌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产品营销为核心,以企业品牌为依托,以项目融资、项目承接、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等为内容。这一阶段将是市场洗礼的结果,也是目前中国环保企业努力的方向。 1.3我国环保产业的特点 1.3.1进入门槛不高 十多年来,中国的环保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洗礼,现有一万家左右。由于环保产业相对于其他的行业而言,整体利润比较可观,而且进入壁垒并不是很高,因此,就不断有新企业加盟,且呈方兴未艾之势。 1.3.2企业分布的分散性 因为我国的环保产业广泛分布在各个产业部门,导致了环保产业管理上各自为阵、政出多门,使得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投入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监督协调,综合管理的力度不大。1.3.3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 据资料表明,大型环保企业只占全国环保企业总数的2.8%,近90%都是小型企业。到2000年底,全国已有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专营或兼营环保产业,职工总数180多万人,固定资产总值800亿元。2000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108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产品)产值300亿元,占27.8%: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约680亿元,占63%;环境服务产值100亿元,占9.2%。环保产业总产值已占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77%。 1.3.4中国的环保产业还很稚弱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环保产业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一方面,中国的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由来已久,因此,这种差距在环境污染治理设备、在线监测仪器的制造方面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中国环保企业在转化、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及在技术工艺的开发方面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的转化、引进、吸收程度和开发程度,当然就无法提供满足中国闩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的技术工艺和缺乏解决日益扩大的环境问题的综合实力。 1.4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4.1我国环保产业的主管缺位 我国环保产业没有主管、只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对环保产业进行规范和约束。由于我国环保产业协会对各地环保产业的指导缺乏行政上的监管,从而导致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缺乏

几种过滤设备介绍_secret

几种过滤设备介绍 ■ 过滤设备 任何水源如湖泊、库塘、河溪及井水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污物和杂质。因此对灌溉水源进行严格的净化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延长灌水器使用寿命和保证灌水质量的关键措施。 灌溉水中所含污物及杂质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物理污物及杂质是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的或无机颗粒。有机质主要包括死水藻、硅藻、鱼、其它植物种子碎片以及细菌等。无机杂质主要包括粘土和沙粒。化学污物及杂质主要指溶于水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物质会变成不可溶的固体沉淀物,造成系统和灌水器的堵塞。生物污物或杂质主要包括活的菌类、藻类等微生物和水生动物等,它们进入系统后可能繁殖生长而造成管道断面减小或使灌水器堵塞。 消除水中化学杂质和生物杂质的方法是在灌溉水中注入某些化学物质,称为化学处理法。最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氯化处理和加酸处理两种。氯化处理是将氯加入水中,当氯溶于水时起着很强的氧化剂的作用,可以杀死水中藻类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是解决由于微生物生长而引起的灌水器孔口堵塞问题的有效而经济的办法。加酸处理可以防止可溶物的沉淀,酸也可以防止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 滴灌系统中对物理杂质的处理设备和设施主要有:拦污栅(筛、网)、沉淀池、过滤器(离心式过滤器、砂石介质过滤器、筛网式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器等)。选择净化设备和设施时,要考虑灌溉水源的水质、水中污物种类、杂质含量,同时还要考虑系统所选用灌水器种类规格、抗堵塞性能等。 □ 拦污栅 拦污栅主要用于河流、库塘等含有大体积杂物的灌溉水源中,如拦截枯枝残叶、杂草和其它较大的漂浮物等,防止杂物进入沉淀池或蓄水池中。拦污栅构造简单,可以根据水源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和制作。初级拦污筛(网)是安装在水源中水泵进口处的一种网式拦污栅,一般也为初级净化处理设施,主要用于含有大量水草、杂物和藻类等水源。 □ 沉淀池 沉淀池是水质净化初级处理设施之一,可以去除一般灌溉水中的悬浮固体污物和水源中的含铁物质,主要用于对砂粒与淤泥等污物含量较高的浑浊地表水源进行净化处理,它是通过重力作用,使水中的悬浮固体在静止的水体中自然下沉于池底。沉淀池多为开敞式,难以彻底清除灌溉水中的污物与其它杂质,必须与其它过滤净化措施配合使用。 □ 离心式过滤器 离心式过滤器又叫水砂分离器。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圆柱形和圆锥形两种。它由进口、出口、旋涡室、分离室、储污室和排污口等部分组成。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钢材占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油气占1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外,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重度脆弱的占19.8%,极度脆弱的占9.7%。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我国“生态足迹”(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正在逐年扩大。可见,我国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根据经验计算,碳排放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2.5倍左右。按此推算,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50亿吨标煤,则碳排放量将达到125亿吨(2010年全球碳排放约为32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300-320亿吨以内)。应该清醒地看到,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其中,节能产业中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环保产业中包括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资源循环利用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产出与消耗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能耗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人们对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呈急剧上升趋势,因此建筑节能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建筑节能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建筑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且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的紧局面,减轻大气污染的程度,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建筑节能及其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也成为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满足建筑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对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其新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节能概述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和有效地利用能源,以便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能耗,达到提高建筑舒适性和节省能源的目标。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等面的节能。 建筑节能涉及的容广泛、工作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建筑技术看,建筑节能包括了众多技术,如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建筑遮阳技术、照明节能技术、新型供冷供热技术等。从建设程序看,建筑节能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都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从建筑材料看,建筑节能包含了节能型门窗、节能玻璃、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 2建筑节能现状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1996年中国建筑年消耗3.03亿t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24%,到2001年已达到3.76亿t,占能源消耗总量的27.6%,年增长比率为5%,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目前全国房屋数量有400亿m2左右,建筑节能面积2.3亿m2,在每年近20亿m2的房屋竣工面积中,只有3%是节能建筑,即97%是高能耗建筑,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任重而道远。 2.1建筑节能政策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较晚,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建筑节能事业已取得多面的发展。如加强了建筑节能的组织管理,制定了一批建筑节能及其相关的技术标准、规。从法律层面上,我国已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这些法律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依据,但法律条文难以对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建设做出详尽的规定,没有以法的形式明确确定建筑节能中各主体的法律地位,规政府、市场、企业、个人在建筑节能中的行为,制定节能建筑建设税收优惠政策,使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此外,由于建筑节能设计行业围广,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要建立行政审批责任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建立完整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保证建筑节能落到实处。 2.2建筑节能的法规与标准现状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与发达相比起步较晚,直到1986年我国才颁布了建筑节能的行业法规JGJ26-198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节能率要求30%。1995年颁布了第二个节能标准JGJ26-1995民用建

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从十三五规划可以看到,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将越 来越重要,不仅要求其自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还肩负供给侧改革的红线作用,对其它产业进行调控。 经过十二五的治理,四项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均实现了持续下降,完 成了十二五的减排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环保成果。2015 年:1)COD 的排放量为2224 万吨,且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下降;2)氨氮的排放量为230 万吨,且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下降;3)SO2 的排放量为1859 万吨,每年基本以4%左右的速度下降,而收关年2015 年下降速度高达5.84%;4)NOx 的排放量为1852 万吨,十二五刚开始治理,当前的下降速度还处于上升趋势,收关年2015 年下降速度高达10.89%。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量,呈 现上升趋势,2014 年达到9576 亿元;近年占GPD 的比重维持在1.5%左右,较2001 年提升约0.5 个百分点。发改委、环保部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 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目标,十三五绿色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远高于CDP 的增长目标,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城镇化的推进,为水务行业持续带来增量空间。1)我国城镇人口2015 年达到7.71 亿,近年城镇人口增速维持在3%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2015 年达到5.21 万平方公里,近年面积增速维持在4-5%。2)城市供水总量在2015 年达到561 亿立方米,同比增速为2.5%;县城的供水量达106.9 亿立方米,增速有所下降,仅为0.56%。3)城市供水管网长度在2015 年达到71.0 万公里,同比增速为4.87%;县城的供水管网长度为21.5 万公里,同比增速达5.39%;通过管网建设,

过滤设备

一、过滤原理及分类 过滤是将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种工艺。其基本原理: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可渗性介质(过滤介质),固体颗粒为介质所截留,从而实现液体和固体的分离。 1)实现过滤具备的两个条件: ①具有实现分离过程所必需的设备; ②过滤介质两侧要保持一定的压力差(推动力)。 2)常用的过滤方法可分为重力过滤、真空过滤、加压过滤和离心过滤几种。重力压力差由料浆液柱高度形成;真空过滤的推动力为真空源。 3)过滤具有特点:从本质上看,过滤是多相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过程。 ①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属于极慢流动,即渗流流动。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宏观的流体力学因素,二是微观物理化学因素。 ②悬浮液中的固体粒五是连续不断地沉积在介质内部孔隙中或介质表面上的,因而在过滤过程中过滤阻力不断增加。 4)过滤的分类: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滤饼过滤应用表面过滤机,深层过滤时,固体粒子被截留于介质内部的孔隙中。 5)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 ①滤饼过滤通常浓度较高的悬浮液,其体积浓度常高于1%。如果在料浆中添加絮凝剂,一些低浓度的悬浮液也可采用滤饼过滤。 ②深层过滤多从很稀的悬浮液中分离出微细固体颗粒,故通常用于液体的净化。在效率相近的情况下,深层过滤器的起始压力一般比表面过滤机高,且随着所收集的颗粒增多其压力降会逐渐增高。 6)过滤的目的:在于回收有价值的固相,或为获得有价值的液相;或两者兼而收之或两者均作为废物丢弃。 1、不可压缩滤饼的过滤过程 (1)不可压缩滤饼的过滤过程 不可压缩滤饼:过滤时,流过滤饼的液体通过表面的运量传给固体颗粒的一个曳应力,该力通过点接触的颗粒向前传递并沿流动方向逐渐积累。若滤饼结构在此累积的曳应力的作用下颗粒不相互错动,滤饼的孔隙度不产生变化,则称这种滤饼为不可压缩滤饼。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 【文献出处】国际商报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1077字) 【副标题】一丁 【正文】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基本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预计“十五”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今后5年,我国环保产业将在现有基础上以不低于1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4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1.4%。其中环保产品500亿元,环境服务50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400亿元。 “十五”后,我国环保产业将以不低于1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其总产值将超过25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其中环保产品的总产值达到800亿元,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达到700亿元。 根据我国“九五”环境保护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从解决21世纪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出发,今后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城市污水治理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及各类监测设备,及其相应的高新技术开发及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环保服务市场和环保资本市场。 水污染治理方面,急需草浆造纸黑液全套治理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治理技术、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等。 空气污染治理方面,需要大型燃煤电站脱硫技术和中小型工业锅炉简易实用的脱硫技术和设备、袋式除尘和静电除尘高新技术、汽车机内净化及尾气净化的有效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城市垃圾需要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工业固体废弃物需要资源综合利用和有害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设施。 在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方面,需要生态技术、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 环保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环境监测仪器。将开发各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及数据传输系统,大的烟尘、烟气排放口,污水处理出水口和重要水质监测断面实现在线监测,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和通讯网络等。

浅析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摘要】建筑能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越来越受到我国领导的关注,目前,有关中国建筑节能以及相关的节能技术的发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为了对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并促进其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建筑节能的定义、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具体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等三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现状;节能门窗 0.前言 由于我国经济一直没有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中改变出来,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而且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耗的大部分,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将会以更快的增长方式变化。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节能的定义 建筑节能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建筑物正常使用期限内,为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使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的目的,从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并尽可能的使建筑设备的能效系数得到提高,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物外围结构的能量损失,在既保证建筑功能和要求的前提下,又能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广义的建筑节能指的是在从建筑材料的开采、生产、运输直到建筑寿命期终止这一过程中,保证每个环节上都能充分利用能源材料,并提高其利用率,从而既保证了建筑的功能和要求,又达到了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的目的。 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定义为在进行建筑物的建造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合理的使用能源,降低能耗,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还要提高建筑的舒适性,保证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同样,建筑能耗,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为在建筑正常使用期限内,所消耗的能耗均是为了维持建筑的正常功能。 2.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 2.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能源占有量偏低、国民生产总值能耗过高。近些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能耗增长速度急剧变快,其具体原因如下:首先,房屋建筑的数量不

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编号:AQ-Lw-07095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对策 Mai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in China

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 策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已有了近40年的历史,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道路。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关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环保产业问题 前言 我国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凭借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禀赋,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巨大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和人均收入的日益提高,环境状况的恶化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环保产业。正是在人们环保意识觉醒后,在

世界上众多国家兴起与发展起来的。本文以中国的环保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环保产业面临的问题,并就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政策建议。 概述 经济增长需要基本的能源作为动力。在煤与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的时代,经济发展消耗的大量能源,在带来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带来温室气体与硫氧化物等副产品,使全球变暖酸雨普降。大丁业的兴起,带来了人类史上极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大量的丁业三废污染。经济增长引起的人口增长,一方面为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一方面又增加了人口对粮食、土地、渔业资源、森林资源等的需求,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冲击。 工业先发国家的生态环境最先受到严重威胁,也最先做出积极反应。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发达国家针对造成公害的工业“三废”展开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产业正是在此背景下,从最初的污染治理、污染防治,发展到环境影

中国环保产业市场发展分析

中国环保产业市场发展分析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爱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刻分类】19991010 【文献出处】中国环保产业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市场进展分析('99文献)(6125字) 【副标题】中国环境爱护技术部易斌/燕中凯 【正文】 一、中国环保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1.市场进展概况通过20多年的进展,中国环保产业市场经历了从萌芽到快速进展两个时期,目前已差不多形成了与现实需求相适应的市场体系(见表1)。 由此可见,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环保产业市场进展的黄金时期,到1993年产业形成初步规模后,尽管整个产业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但总的进展速度有所减缓。具体表现为在固定资产、产值、利润稳步增长的同时,从业单位数增长幅度减缓,从业总人数下降了11%,利润率(按产值运算)降低了2个百分点;环保产业总产值占GNP的比例也下降了0.2个百分点。 表2为环保产业市场各领域产需供求情形。 由表2可知,中国环保产业及各领域均显现了产大于销的现象,即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而且这种过剩是在以销定产的前提下显现的。因此,这种过剩要紧集中在传统技术及产品方面,环境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尚未显现过剩,而且这种过剩也与当前国家经济宏观调整相关。以电除尘行业为例,中国电除尘器生产企业已多达200多家,相应的电源厂也有近40家,电除尘设备本体的关键生产线--极板轧制机,按目前市场规模,全国有10套轧机生产线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实际上已建成了39条生产线。 2.中国环保产业的市场特点70年代以来,OECD国家环保产业市场一直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增长;90年代以后,由于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差不多得到了操纵,公众的环境追求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开始发生变化,更加重视进展环境安全技术和生态技术产品、洁净技术与绿色产品(低公害产品)。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要紧任务仍旧是解决严峻的污染问题,与发达国家60--70年代相似。但环保产业的整体进展速度只高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4.5--6.5个百分点,远低于发达国家当时的增长速度,也不能满足污染治理市场的潜在要求。 表3为1993年世界环保技术市场份额的大致分布和到2000年市场增长率推测。 可见,中国环保产业市场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处于不同的进展时期。美国、西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 一是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具备大规模加快发展的条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常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已产业化,如节能领域的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纯烧高炉煤气发电、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环保领域的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干化发电等技术。 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从国内市场看,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含可再生能源)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GDP4.7%,带动就业2500万人。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煤,可带动上万亿元的节能投资。从国际市场看,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达1.3万亿美元/年,12年后将翻一番。英国政府认为全球低碳经济市场价值3万亿英镑/年(约占全球GDP的8%)。 三是已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措施。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陆续出台了推进节能环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和地方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为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是标准体系逐步颁布实施。关于节能环保的一批国家和地方标准陆续制定、修订出台,对规范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是成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热点。各主要国家对华合作都把节能环保作为重要内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民间团体各相关经济技术合作往来活跃。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国家战略给予宏观指导。节能环保尚未作为一个产业门类予以清晰界定和统筹考虑。如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务行业没有对外资设立准入标准,导致国内市场面临被跨国公司瓜分的风险。目前,外资水务企业已占有国内一线城市20%的份额,他们在高价收购水厂后,不断要求提高水价,直接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 二是缺少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的产业规划。由于没有国家战略指导,各政府部门、地方性的节能环保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不协调。节能环保项目在各地方、各行业自行其是,条块分割,分散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大削弱了国家有关规划的效果。

过滤设备的详细介绍3(1)

离心过滤是以离心力为推动力来分离悬浮液中固、液两相的过滤操作。固相颗粒在离心力场中为过滤介质所截留,并不断堆积在过滤介质上形成多孔性滤饼,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所形成的滤饼及过滤介质而实现固、液分离。 离心过滤均以滤饼过滤方式进行分离操作,形成的滤饼有固定层状态(如三足式离心机)和移动层状态(如活塞推料离心机、螺旋卸料离心机)两种类型。 离心过滤过程一般分为过滤阶段和洗涤、脱水阶段。 (1) 离心力场中滤饼固有渗透率的测定滤饼渗透率与滤饼孔隙率的三次方成比例,因此孔隙率稍有改变,就会使渗透率明显地变化。由于处于离心力场中的滤饼受到由离心力产生的相当大的压紧力,因此在真空实验条件下所测定的滤饼渗透率不能应用于离心过滤,必须在离心力场中测定滤饼的渗透率。 通常采用的在离心力场中测定滤饼渗透率的方法为蔡特施(K.Zeitsch)法,其实验装置的滤杯如图8-111所示。滤杯由透明材料制成,杯身刻有刻度,杯底有一多孔板, 上置金属丝网和滤布,滤杯置于实验用离心机内进行测定。 图8-111 测定固有渗透率用的滤杯装置 测定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将要过滤的悬浮液加入滤杯中,并使其在工业操作所要求的离心力下旋转,以得到与工业分离条件相同的压缩滤饼。悬浮液的加入量应适当,务使滤饼厚度超过20mm。②再将用真空过滤或其他方法所得的澄清滤液加满滤杯,并在与上述试验条件相同的离心力下旋转,同时用闪频观测仪观测液体表面,测量该液面从滤杯顶端刻度移至滤饼表面所需的时间,并根据下式来计算固有渗透率: (8-152) 式中k--固有渗透率 H0=r B-R--测量开始时滤布上方的液面高度 δc=r B-r s--滤饼厚度 R--滤液表面半径 r s--滤饼表面半径

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现状展望及建议

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现状展望及建议 2018年前后,中国环保产业大面积遭遇了投融资困境。分析当前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事业的发展态势,特别是2018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事业面临的问题,需要从整体的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出发,结合金融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内生逻辑,依托具体的客观情况进行系统研判。 内外因素造成2018环保产业投融资困境 在发展需求旺盛,政策空间和利好不断的客观条件下,2018年中国环保产业仍然遭遇了严重的投融资困境,其中包括债务问题严重、融资渠道萎缩、资金成本急升、信用风险剧增等困境。综合来看,2018年环保产业投融资困境的出现源于多重因素。 从2017年末开始,我国金融“去杠杆”的力度不断加大。随着“资管新规”和PPP清库等工作的实施,环保产业中此前由于早期大幅扩张导致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升高。与此同时,一些环保企业由于资金空转抬高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杠杆无序扩张,刚性兑付等问题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整体经营状况趋紧的情况下,部分环保企业的债务违约事件,对于资本市场信心造成了影响。2018年上半年间,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债务违约和东方园林发债失利等事件导致了资本市场信心的波动。与此同时,伴随着2018年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资本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减低,对于环保企业融资投放则更加紧缩。具体来看,2018年环保产业遭遇的投融资困境,主要源于和体现在长期积累的以下问题:股权质押风险高企;PPP项目慎贷甚至停贷;融资成本和期限错配问题严重;融资两极分化,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等。此外,如环保产业价税政策执行慢或执行不到位,地方政府的不科学执法等问题也对环保企业造成了较大影响。 对于未来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的展望和建议 (一)宏观政策环境长期利好,针对环保产业投融资政策目标更加清晰 从整体宏观政策的形势观察,环保产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护体,将在未来长期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19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针对环保产业政策利好仍将不断释放,针对环保产业投融资的总量仍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

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对比概要

文章编号:1671-6612(2008 04-134-04 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对比 郑文亨 (湖南工程学院湘潭 411104 【摘要】论述了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现状,并从建筑节能技术及政策等方面进行对比,指出了我国建筑节能 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节能应该依靠政府和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实现节能目的。 【关键词】建筑节能;政策;现状;对比中图分类号 TU201 文献标识码 A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trast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Zheng Wenheng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 Xiangtan, 411104 【 Abstrac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abroad, and carries out contrast from building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y and policy etc, pointing out present problem in our country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suggesting tha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ought to depend on the government and policy law and regulation. 【 Keywords 】 building energy-efficient; policy; current situation; contrast 作者简介:郑文亨(1976.7~ ,男,讲师。收稿日期:2007-11-25 0 引言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现状讲解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一、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 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其六大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 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 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环保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产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 投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近年来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苏州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 增长率在——之间,2010年节能环保产值规模已超过——元。 苏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6-2010年,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全市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到2011年,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共有3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我市正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升级。 2012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布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业总产值达到 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 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价格、财税、 土地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苏州市节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绿色产业”。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 十五章。首先介绍了环保产业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接着全面分析了国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