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广州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广州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广州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将更大的促进二者的综合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对构建智能化、集约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源主要依附于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规划设置,对电力来源没有特殊要求。这些电力需求可以由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为可再生能源创造更多的消纳空间,同时相互作用产生更多高效的应用形式。

该新能源汽车项目计划总投资17744.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819.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24%;流动资金4925.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76%。

达产年营业收入337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199.09万元,税金及附加331.91万元,利润总额7595.91万元,利税总额8975.53万元,税后净利润5696.9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278.6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81%,投资利税率50.58%,投资回报率32.11%,全部投资回收期4.61年,提供就业职位643个。

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设施主要是充电桩网络正在日益优化,并形成了叫稳定的初步市场机制。目前国内充电网络建设在稳步推进,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的覆盖率大幅度提升,截止2017年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1.4万个,同比增长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新用户私人充电桩安装率超过80%。

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项目承办单位

第三章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第四章市场调研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分析

第六章选址规划

第七章项目建设设计方案

第八章工艺技术说明

第九章环境保护概况

第十章项目安全保护

第十一章风险应对评价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节能评价

第十三章计划安排

第十四章项目投资情况

第十五章经济评价

第十六章总结评价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新能源汽车涉及的产业链较长,包括上游锂、钴资源,中游电池及材料、设备、电机电控等零部件的制造端;下游为整车及充电桩领域。

汽车工业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同时影响着能源需求与应用的走势。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正在改变着这一产业领域,用电力取代石油等一次能源消费,扭转污染性高耗能需求,使得能源发展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不断演变。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多个技术领域的联动和综合应用,使能源、技术、产业以及交通领域实现多维度高度融合。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和产业提升,不仅能够推进能源加速转型,并有望进一步成为新兴的强劲增长点,助推整个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广州新能源汽车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产业基地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743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49.1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30.59万人,城镇化率86.46%。广州地处中国南部、珠江下游、濒临南海,是中国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从公元三世纪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也是世界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广州被全球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每年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700多家,总量居全国前三,集结了全省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员,在校大学生总量居全国第一。广州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前三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位。广州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第一位,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居中国第三位。福布斯201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居第二位;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居第三位。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

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项目建设区

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

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

区有较方便的联系。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

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1545.76平方米(折合约77.28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6.08%,建筑容积率1.5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5.88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51545.7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4061.44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81442.3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7938.06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6203.67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43台(套),设备购置费5137.16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157919.55千瓦时,折合142.31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8331.54立方米,折合1.57吨标准煤。

3、“广州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157919.55千

瓦时,年总用水量18331.54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

143.88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58.7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

率22.61%,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符合某产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

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7744.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819.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24%;流动资金4925.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76%。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37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199.09万元,税

金及附加331.91万元,利润总额7595.91万元,利税总额8975.53万元,

税后净利润5696.9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278.6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42.81%,投资利税率50.58%,投资回报率32.11%,全部投资回收期

4.61年,提供就业职位643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组建一个投资控制小组,负责各期投资目标管理跟踪,

各阶段实际投资与计划对比,进行投资计划调整,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

保该项目建设目标如期完成。将整个项目分期、分段建设,进行项目分解、工期目标分解,按项目的适应性安排施工,各主体工程的施工期叉开实施。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产业基地

及某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

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

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广州新能源汽车

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产业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

提供就业职位643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278.60万元,可以促进某产业基

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81%,投资利税率50.58%,全部投资回

报率32.11%,全部投资回收期4.61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61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支撑增长、促进就业、扩大创新、增加税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方

式和发展模式粗放,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落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先

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不够广泛,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缺乏,难以适

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

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

情也澎湃如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智能制造工程,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

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

模式开展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产业智能升级。支

持民营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开展

标准试验验证。加快传统行业民营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

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提振民营经济、激发民间投资已被列入重要清单。

民营经济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大区域经济、安排劳动

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

课题。

“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3%,累计实施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1.7万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

占33.7%。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共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2家、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27家,超过60%的大中型

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攻克了大尺寸SiC单晶衬底产业化、大

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等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产品,浪潮集

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等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品牌带动效应明显,海尔、海信、潍柴、浪潮、青啤等一大批品牌企业和

名牌产品驰名中外,11个企业品牌列入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百强,居

全国第2位。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承办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简介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

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公司坚

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本公

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

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

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拟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同时,为公司后期产品的研制开发预留发展余地,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大幅度提升项目承办单位项目产品产业化水平,为新产品研发打下良好基础,有力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将带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发展,形成配套的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533.21万元,同比增长16.40%(3598.37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3087.4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0.42%。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884.4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20.93万元,增长率13.54%;实现净利润5163.3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33.22万元,增长率25.02%。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三章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项目背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设施主要是充电桩网络正在日益优化,并形成了

叫稳定的初步市场机制。目前国内充电网络建设在稳步推进,公共场所、

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的覆盖率大幅度提升,截止

2017年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1.4万个,同比增长了51%,保有量

居全球首位,新用户私人充电桩安装率超过80%。

动力系统和集成技术

进展迅速;驱动电机的关键部件和共性技术进一步突破;动力电池关键材料

技术进步加快,产能达到200G瓦时,基本能够满足产业化和市场需求,且

性能指标稳步提升;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密度超过2公斤/升,双极板的研发

和批量化也取得了技术进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智能汽车是产业技术的战略

制高点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布局的必争之地,一些

传统汽车巨头和新兴创新企业已率先开展了布局,形成了先发优势。

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研发制造水平存在差距,设计缺陷、电池续航能力、充电效率、组件损耗速度较快等问题突出,影响用户体验,一旦出现

极端负面事件将打击原本就不够牢固的用户购买意愿,影响产业形象。

汽车制造是技术密集型、管理密集型行业,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高一致性

和持续稳定的生产门槛相当高。新能源汽车现阶段产业链技术短板比较明

显,短期内很难有整体性突破。尤其是智能汽车研发制造领域,在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先

进水平尚存差距,技术成熟可靠的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大规模量产短期内

无法实现。此外,国内企业对燃料电池的技术储备相对缺失,还需要一定

时间来积累和成熟。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为3.5:1,随着新能源汽车车辆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显现,整

体规模仍显滞后。2020年规划建设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与同期新能源汽车500万辆目标的发展规模仍然不匹配。此外,目前公共充电桩的使

用率不到15%,凸显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另据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了解到,现阶段充电桩运营企业基本处于布局阶段,很难实现盈利。

二、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将更大的促进二者的综合环境效益

和经济效益提升,对构建智能化、集约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新

能源汽车电源主要依附于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规划设置,对电力来源没有特

殊要求。这些电力需求可以由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为可再生能源创造更

多的消纳空间,同时相互作用产生更多高效的应用形式。

新能源汽车补

贴退坡时间线已经明朗,企业需要加大投入在产品设计和运营上贴合用户

需求,以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双积分制度将很快落地执行,也抬高了进

入门槛。上述两项政策将影响近期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势。此外,不同形式

的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设置地方目录,消费者选择车型空间

被压缩,抑制了产业发展活力。

由于电池耐用性等因素的限制,在二手车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估值普遍低于初始售价相同的传统燃油汽车,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也存在空白。在售后服务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质保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电池以旧换新的政策不尽相同,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对培育消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目标,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截止2017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53万辆,以目前产销量增速计算,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政策方面,2020年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退出和已确定,双积分政策也将很快正式实施。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配额,开拓共享汽车新市场,完善充电设施建设措施等方面的措施还将继续推进。有关新能源汽车综合能力和排放的技术标准也将更加健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创新还将继续进行,预计将从碳交易制度、电价改革、商业模式创新、自动驾驶规划布局、多样化动力源等角度入手。

技术方面,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预计产业将进一步加大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力度,并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实施,发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平台,进而推动自动驾驶上路,最终逐步进入市场应用阶段。新能源汽车也将演变成移动的个人应用空间和交互终端,甚至是电力互联终端。

市场方面,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租赁等新兴商业模式将出现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将从单一的提供汽车产品,逐渐地向

产品、服务、充电、运营等多个环节组合和新型商业模式转变。

设施方面,充电接口将进一步形成统一标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体

系中私人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领域将保持稳步增长、单位内部充电设施建

设步伐加快、区域车桩比将进一步优化、充电服务平台将整合发展,同时

智能化发展加速,与可再生能源微网等多种电源形式更加深入的融合互动。

第四章市场调研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新能源汽车涉及的产业链较长,包括上游锂、钴资源,中游电池及材料、设备、电机电控等零部件的制造端;下游为整车及充电桩领域。

不同阶段各细分领域具有不同的投资机会,例如,在2015年初至2018年,上游凭借自身定价权的优势,引领新能源车行业的投资机会。

总体而言,过去几年上游资源以及中游环节的产能增速要高于需求增速,行业性的供

过于求,致使价格下行。

就上游而言,短期较难企稳,碳酸锂从2014

年底约4万元/吨的价格上涨至2016年初的18万元/吨,然后高位横盘震

荡至2017年底,目前已回落至8万元/吨左右。在国内廉价的盐湖提锂的

影响下,未来碳酸锂仍有一定的降幅空间。

金属钴与之类似,从约20

万元/吨的低价上涨至约70万元/吨,到目前回落至40万元/吨的价格,仍

存在较高的盈利空间。因此,上游资源企稳或许需较长(1~2年)的时间。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产业链中的关键部件,也是整车成本中最敏感要素。动力电池的售价受补贴政策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但通过技术进步、规模化效应以及降低原材料成本等方式,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价格已大幅下降,2017、2018年的平均售价分别为1.80、1.25元/Wh,对应降幅为-23%、-31%,其主要原因为产能过剩叠加补贴大幅退坡影响。

目前电池的四大基础材料整体上处于下跌趋势,根据我们对行业的判断,多数细分领域明年将会企稳并形成拐点,迎来较好的布局时点。短期来看,电解液与负极价格有企稳迹象。

预期行业利润逐上台阶,5年CAGR为42%:基于目前人造石墨产品成本下降以及利润率较高,我们给予未来几年-5%的价格变化,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判断在2020年与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对石墨负极需求量分别为17.5万吨与100万吨,期间的CAGR为42%。

对应在2020年与2025年总营收分别为95亿元与419亿元,同期利润为15.2亿元与41.9亿元;给行业30倍PE,分别对应456亿元与1257亿元市值。以上数据仅对目前全球动力电池的测算,尚未包含3C与储能等其他领域。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预测

汽车工业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同时影响着能源需求与应用的走势。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正在改变着这一产业领域,用电力取代石油等一次能源消费,扭转污染性高耗能需求,使得能源发展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不断演变。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

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多个技术领域的联动和综合应用,使能源、技术、产业以及交通领域实现多维度高度融合。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和产业提升,不仅能够推进能源加速转型,并有望进一步成为新兴的强劲增长点,助推整个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预计,随着更多的运作模式和创新思路涌入,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将来得更快。这一趋势也将加速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洗牌,抓住这次转型痛点,迅速掌握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占领更加广阔的市场,而这样的企业将不再局限于大型跨国公司和老牌车企。

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处于发展初期,政策对产业导向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已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政策体系。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关键词主要包括:“规划”、“补贴”、“免税”、“政府采购”以及“双积分政策”等。

可以看出,目前新能源汽车政策已经逐步形成了全环节、中长期、可持续的扶持体系,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探索用户市场的激励措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政策也将陆续出台,为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保驾护航。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产业、研发、基础建设和政策创新方面已经呈现了明显的综合优势,具体发展现状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总量的50%左右,并成为世界产业发展风向标。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9.4万辆,销量为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表现突出,2017年销售的占比接近75%,个人购买新能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