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徽省合肥一中省级名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最新】安徽省合肥一中省级名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最新】安徽省合肥一中省级名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最新】安徽省合肥一中省级名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生

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的是

①上皮组织

②心脏

③神经元

④一片热带雨林

⑤核酸

⑥一只乌龟

⑦同一片森林里的所有大山雀

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

⑨呼吸系统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③①②⑨⑥⑦⑩④B.①③⑨②⑥⑦⑧⑩④

C.③①②⑨⑥⑦⑩④D.①②⑨⑧⑥⑦⑩④

2.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时如图所示,则实际流动情况为

A.B.C.D.

3.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不一定含有RNA和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5.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所组成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形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B.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单体分别是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C.单体间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生物大分子需要消耗能量

D.除了结构简单的病毒,所有生物体内都有生物大分子

6.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

B.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

C.碱基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7.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合理解释是A.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核仁合成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细胞中的核糖体主要分布在核仁D.核仁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原料

8.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

(①→②→③→④→⑤)。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与①→④过程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若④中的物质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该物质可能是胰蛋白酶

C.③→④→⑤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

D.④→⑤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以及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9.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B.制备细胞膜前,向猪血细胞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制成细胞稀释液

C.用健那绿给黑藻细胞染色观察蓝绿色的线粒体

D.用苏丹Ⅲ给花生子叶切片染色,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10.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它们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的浓度之比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对水和各种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的

B.不同的作物对离子的吸收具有差异

C.水稻和番茄都从培养液中吸收了Mg2+

D.植物对离子的吸收量取决于培养液的浓度

11.如图ATP分子中的哪个键水解后生成ADP并释放大量能量

A.a B.b C.c D.d

12.下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及结果: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生成量

C.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

D.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13.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

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新鲜姜汁可能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使牛奶凝固

B.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高温破坏了酶分子中的肽键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80℃不一定是使牛奶凝固的最适温度,可设置更多温度梯度测得最适温度14.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还原为(CH2O)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15.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

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16.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40片,抽去叶肉细胞间隙的气体,平均分为4组,分别不同处理,如图,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小圆形叶片上浮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最短的是

A.

B.

C.

D.

17.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 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溶胶④ADP

A.①和③B.②和④C.①和④D.②和③1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 和C0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厌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厌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19.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吸收矿物质所需能量来自1、3、4、5过程

B.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C.2过程需要消耗1、3过程产生的ATP

D.在植物根尖细胞中不发生1、2过程

二、非选择题

20.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溶酶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它不仅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形态大小不同,而且在同一类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也不相同。下图为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1)溶酶体是__________(细胞器)断裂产生的,内部含有多种__________。

(2)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__________。

(3)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说明这些生物膜的__________很相似,在

__________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21.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分别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中B代表生物膜的基本支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

(3)在此图中,判断细胞内、外侧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的外侧。([]内填字母,________上填写名称)

(4)在图中,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细胞识别”功能的主要物质分别是

_________(填字母)。

(5)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具体)做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然后经过离心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6)下列物质中必须依靠图中A协助才能穿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①Na+ ②葡萄糖③氨基酸④乙醇⑤H20

22.生物体内葡萄糖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①②③④表示反应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_,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

(2)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可在乳酸菌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

(3)①②③④中,能产生A TP的过程有____________,产生A TP最多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__。(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合成原料是____________,催化化学反应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①上皮组织属于组织层次;②心脏属于器官层次;③神经元属于细胞层次;④一片热带雨林属于生态系统;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⑥一只乌龟属于个体;⑦同一片森林里的所有大山雀属于种群层次;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不是种群层次,也不是群落层次;

⑨呼吸系统属于系统层次;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因此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③细胞①组织②器官⑨系统⑥个体⑦种群⑩群落④生态系统。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辨别能力,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识记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化合物和病毒均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并且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2.D

【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视野中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左侧,而实际上,细胞中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右侧;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视野中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细胞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原理、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重点考查显微镜的原理,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明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和左右都颠倒的像。本题的难点是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学生可以借助身边的白纸,在上面画上逆时针标记,再将白纸上下、左右都颠倒(即旋转180°即可),观察标记的流动方向即可。

3.B

【解析】

A、念珠藻细胞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染色质,A错误;

B、菠菜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有细胞壁和染色质,B正确;

C、猪为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因此没有染色质,C错误;

D、蛙受精卵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叶绿体,但是有染色质,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借助各种细胞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念珠藻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菠菜根尖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4.C

【解析】A.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 细胞核中既含有DNA又含RNA,B错误;

C.好氧细菌无线粒体,却能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

D.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唯一场所,D错误。

5.D

【解析】A. 生物分子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 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单体分别是单糖、氨基酸、核苷酸,B正确;

C. 单体间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生物大分子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病毒由蛋白质与核酸构成,其体内有生物大分子,D错误。

6.D

【解析】A.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以后才能够进入到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A错误;

B.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核提供DNA,B错误;

C. 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错误;

D. 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

7.B

【解析】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的行程与核仁有关,故选B。

8.C

【解析】

A.线粒体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只是提供能量,放射性不会出现在核糖体中,A错误;

B.酶仅具有催化功能,B错误;

C. ③→④→⑤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C正确;

D.胞吐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D错误。

9.D

【解析】A.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检测酒精时,应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A错误;

B. 猪血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只能加等渗溶液,B错误;

C.黑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与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之间会有颜色干扰,影响观察,C错误;

D.苏丹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D正确。

10.D

【解析】A、实验前后,浓度变化不同,说明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不是等比例吸收的,A正确;

B、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中同种离子的浓度不同,说明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即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差异性,B正确;

C、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要元素,故水稻和番茄都从培养液中吸收了Mg2+,C正确;

D、水稻培养液中Si4+浓度小,Ca2+浓度大,说明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同时说明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量取决于植物细胞的需要,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D错误。

11.A

【解析】

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形成ADP和Pi,故选A。

12.D

【解析】

A、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A正确;

B、还原糖生成量是通过颜色深浅体现出来的,这与温度不同有关,是因变量,B正确;

C、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是因为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C正确;

D、②与①③组的温度相比,40℃时还原糖生成量最多,但实际上该纤维素酶最适温度可能低于或高于40℃,不能说明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D错误。

13.B

【详解】

新鲜姜汁可能含有某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A正确;100℃时牛奶未凝固,是因为酶因高温而丧失了活性,高温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并没有破坏肽键,B错误;

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防止因为温度不同而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

表格中60℃和80℃凝固效果最好,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需设置更多、更小的温度梯度测得最适温度,D正确。

14.C

【解析】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光反应阶段,水分解形成了②和还原氢,因此②是氧气,但氧气参与的是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B错误;

C、三碳化合物被还原形成有机物,C正确;

D、④是ATP,ATP形成于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D错误

15.D

【解析】A、分离色素的试剂是层析液,A正确;

B、将提取的色素提取液滴在a处,b处连接层析液,B正确;

C、结果能得到4个同心圆,从外向内分别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C正确;

D、叶绿素b溶解度最小,扩散速度最慢,则形成的圆最小,颜色是黄绿色,D错误。

点睛:

此实验装置是让培养皿中的层析液,通过灯芯扩散到定性滤纸上,在此过程中,让色素随层析液在定性滤纸上扩散,形成四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这样需要将滤液滴在距定性滤纸比较近的灯芯上,避免色素因扩散距离太远而造成色素带重叠

16.A

【解析】

A组温度适宜且有光照,故叶片光合作用最旺盛,叶片上浮所需时间最短,故选A。17.C

【分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丙酮酸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物是二氧化碳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产物是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

【详解】

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说明c层不含细胞质基质;再加入丙酮酸后,

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说明该层含有线粒体,ADP等成分。

综上所述,A、B、D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D

【解析】

A、a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没有有氧呼吸,A错误;

B、b浓度时,有3.25mol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有1mol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可见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B错误;

C、c浓度时,有3mol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有1.5mol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所以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2/3,C错误;

D、d浓度时,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量为0,所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D 正确

点睛:

分析表格: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由总反应可知,只有无氧呼吸时,产生CO2的量和产生酒精的量相等。a浓度时,产生CO2的量和产生酒精的量相等,表示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和c、d浓度时,产生CO2的量多于产生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9.D

【解析】A、1、3、4和5过程都能产生能量,但1阶段的能量只能用于暗反应,A错误;

B、1、3和4过程都能产生[H],其中1过程产生的[H]只能用于暗反应,只有3和4过程产生的[H]都与O2结合产生水,B错误;

C、2是暗反应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但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ATP,C错误;

D、植物根尖无叶绿体,故不会发生光合作用,D正确;。

20.高尔基体水解酶衰老、损伤病毒或病菌组成成分和结构结构和功能

【解析】试题分析:

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它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多种物质。溶酶体的功能有二: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重新组织的需要。溶酶体的主要作用是消化作用,

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细胞自溶,防御以及对某些物质的利用均与溶酶体的消化作用有关。解析:

(1)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的;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2)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自体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说明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溶酶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溶酶体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溶酶体的两个功能:一是与食物泡融合;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

21.磷脂双分子层abc [D] 糖蛋白A、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①②③

【解析】试题分析:

图中D是糖蛋白,只分布在膜的外表面(根据此特点可以判断物质是运进膜内还是运出膜外)。a表示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膜内,b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膜内,c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排到膜外,d表示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排到膜外。、

解析:

(1)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abc属于被动运输。

(3)糖蛋白D仅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

(4)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蛋白A有关,糖蛋白D具有识别功能。

(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适合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

(6)①Na+ 、②葡萄糖、③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到细胞内,④乙醇、⑤H2O以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入到细胞内。

点睛:

本题结合生物膜结构图,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及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22.②①③④①②④①④①②②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过程①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过程③是无氧呼吸(酒精发酵)的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④是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解析:

(1).反应①②③④中,有氧呼吸的二三两个阶段(②)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2).人体细胞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

(3).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 TP。产生A TP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点睛:

本题着重考查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细胞呼吸不同方式的各阶段的反应和发生的场所;能够识记不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并能够利用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式进行相关计算。

23.B 加快不变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

试题分析: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

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

解析:

(1)分析曲线图可知:在B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

(2)从曲线图来看,三个温度条件较适合的是40℃,而A组是2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故在时间t1之前,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3)C组为6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看图可知,在时间t2时,产物浓度不再改变,高温下酶已经失活,此时向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也不变。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起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活化能。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与图示对应的影响因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