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评价内得指导教师评定(总分40分)

容分

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面广度深,能独立地分析解决90%以上的问题。

设计(论文)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面广度较深,能独立地分析解决80%以上的问题。

过程中分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面广度一般,能独立地分析解决70%以上的问题,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析、解决问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方面欠缺,能独立地分析解决60%以上的问题,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实用题能力的表价值方面多处有明显不足。

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方面明显不足,在指导教师的多次指导下,独立地分析解决的问题低于60%,实现(占5分)

用价值多处不符合要求。

设计方案9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具有实用价值。设计方案的

设计方案8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实用价值方面有不足之处。合理性、新设计方案7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颖性设计方案6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明显不足。

设计方案满足规范比例在60%以下,并经过多次修改仍不能达到要求,实用价值多处不符合要求。 (占5分)

能独立地提出90%设计方案

设计过程中能独立地提出80%以上设计方案

的独立性、

能独立地提出70%以上设计方案创造性

能独立地提出60%以上设计方案 (占10分)

在指导教师的多次指导下,还提不出方案或提出方案低于60%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9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8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设计结果的

准确性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7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占10分)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6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比例占60%以下。

工作严谨、学习努力、尊敬老师。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达90%以上。整个设计过工作较严谨、学习较努力、尊敬老师。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达80%以上。程中工作态工作较严谨,学习较努力、尊敬老师。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达70%以上。度(以指导

工作不太严谨、学习不太努力、尊敬老师。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达60%以教师记录为

上。准)

工作不严谨、学习不努力、不尊敬老师,无理取闹。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占10分)

达60%以下。

综合评分合计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评价内得评阅教师评语(总分20分)

容分

设计方案9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8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实用价值方面有不足之处。

工艺条件论设计方案7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证

设计方案6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明显不足。 (占5分) 设计方案满足规范比例在60%以下,实用价值多处不符合要求。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9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计算的准确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8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性、图纸质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7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量、数量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6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占5分)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比例占60%以下。

设计方案合理、具有全局创新性。

设计方案合理、具有较大创新性。设计合理、

有创新设计方案合理、具有一定创新性。 (占5分) 设计方案合理、创新性不明显。

设计方案不合理。

设计工作量、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完全符合要求;论文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设计说明书

设计工作量、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基本符合要求;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较好。的结构、文

字表达及书设计工作量、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有某一方面在符合要求方面欠缺;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一般。写情况设计工作量、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在符合要求方面均欠缺;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较差。 (占5分) 设计工作量、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明显不符合要求;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明显不足。

综合评分合计

评阅教师签名: 日期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答辩小组)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评价内得答辩小组评语(总分40分)

容分

简洁,流利,清楚,重点突出,能准确陈述研究设计结果。

个人对课题简洁,流利,清楚,重点突出,能较好陈述研究设计结果。

工作的总体简洁,流利,清楚,重点不突出,能基本陈述研究设计结果。介绍表述不流畅、重点不突出,经提示能基本陈述研究设计结果。

(占10分) 思路不清晰,讲解不明确。多次提示仍不能陈述设计。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9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8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较好。毕业设计的

质量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7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一般。 (占10分)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60%以上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较差。

设计结果(计算书和图纸)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比例占60%以下。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明显不足。

回答问题全部正确

答辩中回答能正确回答大部分问题(90%以上)

问题的正确经提示,能正确回答大部分问题(90%以上) 程度

经提示,基本回答主要问题(70%以上) (占20分)

经提示,仍不能回答大部分问题(70%以下)

综合评分合计

答辩小组教师签名: 日期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评价内得指导教师评定(总分40分)

容分

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面广度深,能独立地分析解决90%以上的问题。

设计(论文)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面广度较深,能独立地分析解决80%以上的问题。

过程中分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面广度一般,能独立地分析解决70%以上的问题,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析、解决问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方面欠缺,能独立地分析解决60%以上的问题,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实用题能力的表价值方面多处有明显不足。

综合运用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方面明显不足,在指导教师的多次指导下,独立地分析解决的问题低于60%,实现(占5分)

用价值多处不符合要求。

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大量的背景和数据,技术路线新颖,依托现有技术条件能够实现,具有实用价值。论文方案的

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技术路线有一定的创造性,具有实用价值。合理性、新持论有据,技术路线明确,研究成果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颖性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技术路线较明确,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明显不足。

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基本不具有实用价值。 (占5分)

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性较强,创新点有3处以上。

设计过程中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创新点有2处以上。

的独立性、

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点有1处以上。创造性

能够完成论文的主要工作,无明显的个人见解。 (占10分)

结论观点有错误。

完成任务书的总体要求(90%以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水平,得出创造性结论,在某些领域获得初步进展。

同行阅读论文后能感到作者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用价值,体现出很好水平。

完成任务书的大多数要求(90%以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水平,结论合理,但具体思路尚有待完善或有考虑研究成果总

不周之处。体评价完成任务书的部分要求(80%以上),结论基本合理。

(占10分)

完成任务书的部分要求(70%以上),部分结论有偏差

完成任务书的部分要求(70%以下),结论有原则性错误。

工作严谨、学习努力、尊敬老师。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达90%以上。整个设计过工作较严谨、学习较努力、尊敬老师。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达80%以上。程中工作态工作较严谨,学习较努力、尊敬老师。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达70%以上。度(以指导

工作不太严谨、学习不太努力、尊敬老师。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达60%以教师记录为

上。准)

工作不严谨、学习不努力、不尊敬老师,无理取闹。资料提交、工作进度、参加辅导在设计全周期内准时比例(占10分)

达60%以下。

综合评分合计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评价内得

评阅教师评语(总分20分) 容分

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大量的背景和数据,技术路线新颖,依托现有技术条件能够实现,具有实用价值。研究方案、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技术路线有一定的创造性,具有实用价值。工艺条件论持论有据,技术路线明确,研究成果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

证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技术路线较明确,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明显不足。

(占5分) 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基本不具有实用价值。

完成任务书的总体要求(90%以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水平,得出创造性结论,在某些领域获得初步进展。

同行阅读论文后能感到作者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用价值,体现出很好水平。

完成任务书的大多数要求(90%以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水平,结论合理,但具体思路尚有待完善或有考虑研究成果总

不周之处。体评价

完成任务书的部分要求(80%以上),结论基本合理。

(占5分)

完成任务书的部分要求(70%以上),部分结论有偏差

完成任务书的部分要求(70%以下),结论有原则性错误。

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性较强,创新点有3处以上。

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创新点有2处以上。设计合理、

有创新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点有1处以上。 (占5分) 能够完成论文的主要工作,无明显的个人见解。

结论观点有错误。

论文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论文结构、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较好。

文字表达及

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一般。书写情况

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较差。 (占5分)

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明显不足。

综合评分合计

评阅教师签名: 日期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答辩小组)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评价内得答辩小组评语(总分40分)

容分

简洁,流利,清楚,重点突出,不经提示能准确陈述研究结果。

个人对课题简洁,流利,清楚,重点突出,不经提示能较好陈述研究结果。

工作的总体简洁,流利,清楚,重点不突出,少量提示能基本陈述研究结果。介绍表述不流畅、重点不突出,经多次提示能基本陈述研究结果。

(占10分) 思路不清晰,讲解不明确。多次提示仍不能陈述研究成果。

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大量的背景和数据,技术路线新颖,依托现有技术条件能够实现,具有实用价值。

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水平,得出创造性结论,在某些领域获得初步进展。论文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技术路线有一定的创造性,具有实用价值。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水

平,结论合理,但具体思路尚有待完善或有考虑不周之处。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较好。毕业论文的

持论有据,技术路线明确,研究成果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不足,结论基本合理。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质量一般。

(占10分)

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技术路线较明确,实用价值方面多处有明显不足。部分结论有偏差。论文

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较差。

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基本不具有实用价值,结论观点有错误。论文格式规范性条理性层次性明显不

足。

回答问题全部正确。

答辩中回答能正确回答大部分问题(90%以上)。

问题的正确

经提示,能正确回答大部分问题(90%以上)。程度

经提示,基本回答主要问题(70%以上)。 (占20分)

经提示,仍不能回答大部分问题(70%以下)。

综合评分合计

答辩小组教师签名: 日期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方法研究

1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问题分析 1.1选题与建筑发展脱节。当前,随着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方法、建筑材料层出不穷,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的主体工程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多数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毕设选题依旧以混凝土结构为主。选题与建筑发展脱节,这就对学生将来适应土木工程类的岗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学生所选择的毕设题目,基本都是由教师提前确定好的,所以学生在选题方面还是缺乏主动性的。1.2资料更新缓慢。由于建筑技术发展过快,所以与之相对应的各种设计、施工与工程验收规范等数不胜数。就高校图书馆建设而言,虽然其中有较多的规范与建筑图以供学生参考,但是因为图书馆建设比不上建筑技术的发展速度,所以资料更新缓慢,这就使得学生可查阅的先进规范与建筑图不多,从而导致学生毕设缺乏与当前建筑发展相一致的内容。1.3学生缺乏独立性思考。在完成毕设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分析、验证自己的设计的合理性。但从现阶段土木专业学生毕设完成情况来看,仍旧有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性思考,直接摹仿书本、文献资料中的设计案例,不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具体的问题,也不会对自己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校核与论证。此外,对于结构设计部分的内容,教师在指导时涉及较少,而学生又接触不多,所以学生只能依赖教师。此外,由于各类计算分析软件兴盛,学生在结构计算时过多使用计算分析软件,而并未对自己得到的结果以及所做的图纸做深入研究。1.4计算机负面影响严重。计算机在毕设中的应用给教师及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例

如,土木工程毕设需要用到设计图纸,相当一部分学生直接利用计算机复制他人所做图纸,而不对其做丝毫变化。再如,工程软件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学生只需掌握其中部分功能就能快速获取到设计结果,而多数学生并不会对工程软件的计算结果做深入分析,这就使得答辩时对工程基本知识与设计原理回答不清的现象时有发生。1.5管理模式落后。当前,高校毕业设计基本都是使用指导教师负责的管理模式。虽然教师所带学生数量不多,但由于学生同时又面临就业、工作实习的问题,所以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这就使得毕设考勤以及问题解答等都成为形式,也导致了学生毕设质量不高问题的出现。 2改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有效措施讨论 2.1完善土木工程资料库建设。学习资料不足是影响学生毕设进度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可在学校毕设网站中建立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数据资源库,以供学生学习与参考。资源库中不一定非得全是有关建筑主体结构设计方法的书籍、文献资料,也可以包含现行各种建筑设计规范以及建筑结构与构筑物图集等。在学生完成毕设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资源库查阅资料,从而将传统教学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索。2.2拓展毕设选题深度与广度。高校应当要求教师选题具备足够的合理性,且符合当前建筑的发展。教师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建筑中使用各种新型建筑方法、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基于此,为学生选择包含钢结构单层厂房、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绿色建材机制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等级和标准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等级和标准 第十七条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以答辩成绩为最终成绩。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要对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成绩、评阅教师意见及建议成绩、论文水平和质量、学生答辩情况等进行充分讨论,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评定成绩。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及计算办法。答辩小组成员按百分制评分,5分为一个分差,加和平均后为答辩成绩。学生答辩成绩即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答辩成绩按照标准折合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入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一览表。 第十九条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1、优(90-100分) (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工作刻苦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 (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并有一定创新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4)论文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5)论文中使用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 (6)具有较强的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并运用的能力,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7)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准确、深入,有自己的见解,有应变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良(80-89分) (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工作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良好。 (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方案实用,结论正确。 (4)论文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5)论文中使用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能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化较好。 (6)具有一定的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并运用的能力,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果准确。 (7)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回答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范文

第一部分设计基本资料 §1.l 初步设计资料 一. 工程名称:乌海市区某政府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二. 工程概况:建筑总高为23.1m,主体为六层,局部为五层,室内外 高差0.45m. 三.基本风压:0.5KN㎡. 四. 雨雪条件:基本雪压0.25 KN㎡。 五. 水文资料:地下水位在-4.5米处。 六. 地质条件: 1. 地震烈度: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场地类型:Ⅱ类。 2. 地质资料: 表1-1 地质资料 岩土名称土层厚度(m)质量密度ρ (gcm3) 地基土静荷载标准值 (Kpa) 粉土 2.48 1.963 160 粉砂 1.02 1.98 150 粉砂- 1.98 160 砾沙 4.01 - 220 粉细沙- - 180 七. 材料使用: 1. 混凝土:梁柱板均使用C30混凝土。 2. 钢筋:梁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400,箍筋HRB335,基础用HPB300

3. 墙体: a. 外纵墙采用3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11.8KNm 3),一侧墙体为水刷石墙面(0.5KN ㎡),一侧为20㎜厚抹灰(17KN ㎡); b. 内隔墙采用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砼砌块(5.5KNm 3),两侧均为20mm 厚抹灰(17KN ㎡)。 4. 窗:均为钢框玻璃窗(0.45KNm 2) 5. 门:除大门为玻璃门(0.45KNm 2),办公室均为木门(0.2KNm 2). §1.2 结构选型 一. 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二.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肋型屋盖,屋面板厚100mm 。 三. 楼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肋型屋盖,板厚100mm 。 四. 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 第二部分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2.1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 §2.1.1梁柱截面尺寸初选 主体结构共6层,局部5层,底层高4.2m ,其他层高均为3.6m 。内墙做法: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做法:3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门窗详见门窗表,楼层屋盖均为现浇钢筋砼结构。 板厚取100 mm : 80~903600)45 ~40(100=?>=l l h mm 一.梁截面尺寸的估算: (1)主梁:L=6000㎜ 1 17505008 12h L mm mm ?? == ??? ,取600㎜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精选5篇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精选5篇 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 本工程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预期工期,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合格标准。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达到文明施工工地的标准。现场整洁,排放有控,保护周边,环保作业;合理消耗资源,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小。 项目部全面履行合同,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有计划的组织、指挥、管理和控制。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安全,文明,卫生管理措施及项目季节性施工措施。在设计中主要运用了AutoCAD、MATLAB等软件运用,同时还对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进行编制。 本次毕业设计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但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熟悉了图纸,熟悉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更加了解以后工作的方向。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 通过这段时间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樊长林老师及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后期的计算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熟练。 紧张的毕业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回想起过去这段时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办公楼设计范本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济南大学一号办公楼设计 姓名:王洋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2008级4班 学号:20082385 指导教师:潘东芳 2012年 5 月30 日

济南大学1号办公楼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王洋 指导教师潘东芳 摘要:本设计是济南大学一号办公楼由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组成。本办公楼的建筑面积为3300m2,层数5层,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办公楼形状采用的是比较常用的矩形形状,在平面布置时采用的是内走廊。建筑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和剖面设计;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及计算简图确定,计算简图选取一榀框架进行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框架梁、柱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楼板和屋面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等。 关键词:办公楼、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Design of No.1 Office Building of Jinan University Student majo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wang yang Tutor Name Pan Dongfang Abstract:Design of No.1 0ffice building of Jinan university was designed by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two parts. Construction area of this office building was 3300m2 and layers was five layers, Structure system was frame structure. The office building shape is relatively commonly used the rectangular shape, in layout when used is the internal corridor. Architecture design inclu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lways explain, building the plane design, the vertical design and profile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includes structure layout and calculation diagram sure, calculation diagram investigated. one selecting a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beam and column section design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floor and the roof design, stair design, basic design, etc. Key words: Office building, Framework,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目录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土木工程专业(函授) 毕业设计指导书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专门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中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概念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二、毕业设计的组成部分 建筑工程毕业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三个方面,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中从事与施工相关的工作比例有上升趋势,在毕业设计中包括施工组织设计部分是适宜的,但当时间较少时,也可不安排施工组织设计。 三、毕业设计的几个阶段 毕业设计过程包括设计准备、正式设计、毕业答辩三个阶段。设计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明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收集有关资料,拟定设计计划。 正式设计阶段需完成建筑方案设计;结构手算和电算及对比分析;这一阶段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等不同阶段,具体阶段之间有严格的时间制约关系,由不同的教师指导。 毕业答辩阶段是总结毕业设计过程和成果,让学生清晰准确地反映所作工作,并结合自己的设计深化对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的认识。 四.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1.题目布置、初步方案设计、修改方案、确定方案、画出平、立剖方案图(2周); 2.结构布置、结构计算、上机计算、绘制结构草图(6周); 3.绘制建筑施工图(2周); 4.整理计算书,绘制结构施工图(2周)。 五、毕业设计各阶段的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部分 1. 建筑设计的前期准备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目录及摘要

延安市政府办公楼 摘要 本工程为政府办公楼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主体为六层,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近震,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主导风向为西南,基本风压0.40KN/M,基本雪压0.25 KN/M。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根据结构与建筑的总体与细部的关系。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第12轴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对楼板进行了配筋计算,本设计采用桩基础,对基础承台和桩进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 整个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的科学性考虑。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设计合理可行的建筑结构方案是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计算配筋

Luoyang City West office building ABSTRACT This works for the city of Luoyang West office building, a framework structure for a six-storey main, in the region earthquake intensity of 8 degrees near Lan site classification as Class II venues. Led to the southwest direction, the basic Pressure 0.40 KN / M, basic snow pre ssure 0.25KN/M. Floor roof were using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practical, security, economic, aesthetic," the design principles. With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ign serious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various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and architectural detail and the overall relationship.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horizontal framework 12-axis seismic design. In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framework, the first layer of repr esentative value of the load, Then use vertex from the displacement method for earthquake cycle, and then at the bottom of shear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calculation under size, then calculated the level of load under the Internal Forces (bending moment, sh ear and axial force). Then calculate vertical load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Internal Forces. Identify the most disadvantaged group or an internal force several combinations. Select the best safety results of the reinforcement and Mapping.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indoor staircase design. Completion of the platform boards, boards of the ladder, platform beam component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internal forces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mapping. On the floor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the use of pile foundation design,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作者:贾莉莉,陈道政,江小燕主编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1 内容简介 一书自2007年3月初版以来,承蒙学术届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厚爱,已有多家高校采用此书为土木工程类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教材,使本书的发行量迅速增加。虽然如此,本书出版使用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它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保证本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再版时,根据读者及编写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要求,对本书第一版内容做了适当调整,重点是结构部分,增补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常用楼面的荷载值、《建筑结构构造手册》一些常见结构构件的构造措施,便于使用者直接查找;增加了桩基的设计步骤与构造,并对建筑结构的荷载取用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叙述和讲解。 本书虽然经我们认真的修订、补充和校正,但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知识的深广度的限制,本书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真诚希望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指教和帮助。 目录 第1章建筑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1.1 建筑设计的前期准备 1.1.1 编制设计任务书 1.1.2 收集设计资料 1.2 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2.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部分 1.2.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部分 1.2.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部分 1.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部分 1.2.5 建筑面积计算方法 1.3 建筑设计的几个阶段 1.3.1 方案设计 1.3.2 定稿图绘制 1.3.3 施工图设计 1.4 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设计 1.4.1 办公建筑设计 1.4.2 学校建筑设计 1.4.3 旅馆建筑设计

第2章结构设计的内容、方法和重点 2.1 结构设计准备 2.1.1 熟悉毕业设计任务书 2.1.2 明确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 2.1.3 明确建筑对结构设计的功能要求 2.1.4 掌握拟建场地的相关资料 2.1.5 熟悉结构设计的依据 2.2 结构方案确立及优选 2.2.1 结构方案设计的内容、优选原则及其重要意义2.2.2 建筑结构体系选型 2.2.3 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2.3 结构荷载作用和结构设计原则 第1章建筑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1.1 建筑设计的前期准备 1.1.1 编制设计任务书 1.1.2 收集设计资料 1.2 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2.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部分 1.2.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部分 1.2.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部分1.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部分 1.2.5 建筑面积计算方法 1.3 建筑设计的几个阶段 1.3.1 方案设计 1.3.2 定稿图绘制 1.3.3 施工图设计 1.4 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设计 1.4.1 办公建筑设计 1.4.2 学校建筑设计 1.4.3 旅馆建筑设计 第2章结构设计的内容、方法和重点 2.1 结构设计准备 2.1.1 熟悉毕业设计任务书 2.1.2 明确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 2.1.3 明确建筑对结构设计的功能要求 2.1.4 掌握拟建场地的相关资料 2.1.5 熟悉结构设计的依据 2.2 结构方案确立及优选 2.2.1 结构方案设计的内容、优选原则及其重要意义2.2.2 建筑结构体系选型 2.2.3 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2.3 结构荷载作用和结构设计原则 2.3.1 荷载效应组合 2.3.2 承载力计算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学生公寓 学院:应用技术学 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李唯一学号: 指导老师:陈金陵、唐亮、农金龙、罗舟 2014年 3 月10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结合毕 业设计(论文)课题情 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 资料,每人撰写2500 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 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 献资料。

文献综述一、引言 建筑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形成发展的。由于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减少,现代建筑趋向于多高层建筑,而砌体结构存在自重大、砌筑工作相当繁重、抗拉抗弯性能低、粘土砖用量很大,往往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等缺点,现代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等结构体系。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1]。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而框架结构是多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有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而钢筋混凝土框架在教育建 筑中较为常用。框架结构内部可用轻型材料分隔,许多轻型、隔热、隔音材料不断出现,绿色建材不断涌现[2]。 我的毕业设计是做框架 结构,需要对该结构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该学生的建筑要求设计4000平米左右,五~六层。建筑设计要求建筑物功能分区合理,布置适宜,满足各项使用功能要求;结构设计要求结构布置合理,构件设计安全经济合理。 二、建筑设计[3] 1、学生宿舍建筑的功能要求 宿舍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学生睡眠、休息、学习、交往、研讨、储存及做饭用膳等多种要求。标准不同,则功能有所增减,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住宿、学习及社交三大功能。学生宿舍需要的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多层办公楼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精品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多层办公楼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案、情况、台阶、方法、条件、质量、增长、整体、平衡、基础、工程、作用、标准、结构、水平、分析、简化、满足、调整、方向、规范、核心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450mm. (2)墙身做法:采用加气混凝土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涂料两度。外墙采用贴面砖,1:3水泥砂浆底厚20mm。 (3)楼面作法:楼板顶面为水磨石地面,楼板底面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外加V型轻钢龙骨吊顶。 (4)屋面作法:现浇楼板上依次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300mm厚水泥珍珠制品隔热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和SDC120复合卷材,下面依次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和V型轻钢骨龙吊顶。 (5)基本风压:ωo=0.3KN/m2(地面粗糙度属C类)。 (6)基本雪压:S0=0.3KN/m2。 (7)抗震设防烈度:八度(0.2g)第二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地质条件: 全套CAD图纸,计算书,联系6 由上至下: 人工添土:厚度为1m 粉质粘土:厚度为7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 中风化基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6MPa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无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 活荷载:上人屋面活荷载2.0KN/m2,办公室楼面活荷载2.0KN/m2,走廊楼面活荷载2.5KN/m2,档案室楼面活荷载2.5KN/m2。 二、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主梁:取h=1/9l=1/9×7200=800mm,取h=800mm,取b=350mm, 次梁:取h=1 /16l=1/16×7200=450mm,取h=500mm,取b=250mm, 柱子:取柱截面均为b×h=600×600mm,现浇板厚为100mm。 取③轴线为计算单元,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7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中,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I=2I0(I0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梁柱均采用C30混凝土。由于后面梁的组合弯矩过大,相对受压区高度超过了界限受压区高度,所以改用C40混凝土,因为梁柱刚度成比例增加,不会引起后面分配系数的改变。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侧移将更小,一定符合要求。 框架刚度计算: 1.边跨框架梁线刚度: i b=2Ec×I。/l =2×3.0×104×350×8003/(12×7200) =12.44×1010N·mm 2.中间跨框架梁线刚度: i b=2Ec×I。/l =2×3.0×104×350×8003/(12×2400) =37.33×1010N·mm 3.二~五层框架柱线刚度: ic=Ec×I。/l =3.0×104×600×6003/(12×3600) =9.00×1010N·mm 4.首层框架柱线刚度: ic=Ec×I。/l =3.0×104×600×6003/(12×4700) =6.89×1010N·mm 在计算内力时,柱的线刚度取框架实际柱线刚度的0.9倍。 即:首层框架柱线刚度:ic=0.9×6.89×1010 =6.20×1010N·mm 二~五层框架柱线刚度:ic=0.9×9.00×1010 =8.10×1010N·mm 三、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SDC120复合卷材0.15KN/m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 KN/m2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论文)题目: 起迄日期: 设计(论文) 地点: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任务书下达日期: 任务书填写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经专业负责人审查、学院主管院长签字后生效。此任务书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周内填好并发给学生; 2.任务书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任务书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情况相一致; 4.任务书内有关“学院”、“专业”等名称的填写,应写中文全称,不能写数字代码。学生的“学号” 5.任务书内“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6.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21日”或“2004-03-21”。

结构布置图及配筋图(比例1:100);一品框架配筋图(比例1;50);楼梯配筋图(比例1:30--1:50);其它构件(如:雨蓬、挑梁、)配筋图(比例1:100); 4.主要参考文献: 可供参考的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资料 (1) 《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01) (2)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本 (4)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0)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三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1)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 《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12月 (13) 有关教科书 (15)外文参考资料 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优秀版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除考虑上述各种要求以外,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要求建筑师认真学习和贯彻建筑方针政策,正确学习掌握建筑标准,同时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 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部分。 1 ?设计任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上航国际酒店客房部分,客房属于居住类建筑。作为一个居住空间设计,要在平面规划中自始至终遵循实用、功能需求和人性化管理充分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中,既结合客房需求和酒店管理流程,科学合理的划分职能区域,。材料运用简洁,大方,耐磨,环保的现代材料,在照明采光上使用全局照明,能满足酒店客房功能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在满足各种客房需要的同时,又简洁,大方,美观,能充分体现出企业的形象与现代感. 2设计要求 建筑法规、规范和一些相应的建筑标准是对该行业行为和经验的不断总结,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一些强制性规范和标准,具有法定意义。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相关的建筑标准、规范等要求之外,原则上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内运作的可行性。 3气象条件 建设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例如:炎热地区的建筑应考虑隔热、通风、遮阳、建筑处理较为开敞;在确定建筑物间距及朝向时,应考虑当地日照情况及主要风向等因素。 4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 基地的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平面组织结构选型、建筑构造处理及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完整计算书

该工程为某大学实验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8层,总建筑面积11305.82m2,宽度为39.95m,长度为60.56m ;底层层高4.2m ,其它层层高3.6m ,室内外高差0.6m 。 该工程的梁、柱、板、楼梯、基础均采用现浇,因考虑抗震的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宽度为130mm 。 1.1.1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 C o . 冻土深度25cm ,基本风压m2,基本雪压 kN/m2,以西北风为主导方向,年降水量1000mm 。 (2)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a f kPa 。 (3)地震烈度 7度。 (4)抗震设防 7度近震。 1.1.2材料 梁、柱、基础均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单向板和双向板均采用C30,受力筋和分布筋均为HPB235;楼梯采用C20,除平台梁中纵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采用HPB235。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8层,主体高度为29m 左右,为高层建筑。其特点在于: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于管理的投资;其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回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以结构受力特性来看,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分析和设计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结构分析,还是结构设计来说,其过程都比较复杂。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突变,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其缝的宽度视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防而定。 该工程的设计,根据工程地震勘探和所属地区的条件,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大的跨度,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简况和工程特点,特别对于高层建筑的优点和框架结构中高层建筑的布置原则作了详细阐述。 2 结构设计 框架设计 2.1.1 工程简况 该实验楼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1305.82m2,建筑平面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2015.12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某8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位于广州市。室外标高-0.200m ,第1层层高5.100m ,桩承台顶标高-1.000m ,其他层层高4.200m 。 外墙、分户墙及楼间墙及设备间墙厚为180,其他内墙均为120厚。水、电管道外接市政管道,户内管道暗埋。给排水、电器照明为配合设计,对建筑和结构未提出特别要求。 二、场地工程地质 □ 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① 稍密人工填土:人工填土多为稍密状,部分为松散状,遇水有湿陷现象。 ② 松软~稍密洪积土:主要属坡洪积成因和静水沼泽堆积成因。洪积土层是一种岩性不均匀的工程地质层,一般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③ 可塑残积土:主要是片麻岩风化土,次为花岗岩风化土,以含有铁质结核为特征。 ④ 硬塑残积土:包括片麻岩风化土和花岗岩风化土。 ⑤ 强风化岩:强风化岩一般呈半岩半上状,以土状为主,少数为碎石块状。 □ 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2m 左右,主要呈渗流形式,不存在管涌现象,对基坑或挖孔桩施工不会造成突水现象。据水质分析,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 根据地质资料,本场未发现有影响地基稳定性的断裂构造,地下也不存在岩溶、地下洞室等现象,本场地属基本稳定地区。 从工程地质层的角度看,稍密人工填土和松软~稍密洪积土不宜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可塑残积土可作为6层以下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而硬塑残积土和强风化岩为良好持力层,可满足低层至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要求。 由于残积土有遇水崩解软化的特点,采用桩基时,预制桩比灌注桩更为适宜;由于地下水不甚发育,亦适宜采用人工挖孔桩;由于基岩顶板起伏甚大,大部分基岩埋深大,因此本场地不适宜采用端承桩,而适宜采用摩擦桩。 □ 本场地宜采用桩基础,由于桩基主要持力层是吸水性强的残积土,因此预制桩(如预应力管桩,PHC ,C80,500x125)比灌注桩(如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更为适宜。 s q 、p 值 工程地质层 层 厚 ( 顶板 埋 k f 值 桩基参考建议值(kPa) 人工挖孔 桩 预应力管桩 沉管灌注桩

全套土木工程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含图纸)

毕业设计 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题目: XX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学楼设计 院系名称: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木工程******班 学生:学号:20*********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教授 20**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1 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建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平面设计 (5) 2.2立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建筑剖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其它部分详细做法和说明 (7) 3 截面尺寸初步估计 (8) 3.1柱截面设计 (8) 3.2梁的截面设计 (9) 4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横梁线刚度I 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 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柱线刚度I C 4.3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竖向荷载及其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竖向荷载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竖向荷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及荷载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水平荷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风荷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地震荷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7框架的力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梁柱的力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截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框架梁截面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框架柱截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