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

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
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

目录

1 项目可行性研究……………………………………………………………………1

1。1 编写的目的……………………………………………………………………

1

1。 2 编写的背景 (1)

1. 3 参考资料 (1)

1. 4 结论 (2)

2 项目开发计划………………………………………………………………………2

2.1项目的概述 (2)

2.2 实施计划 (2)

3 数据需求说明 (4)

3。1 数据的逻辑说明 (4)

3.2 数据的采集 (4)

4 功能需求分析 (4)

4.1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 (4)

4.2 数据流分析 (5)

5 项目需求分析………………………………………………………………………6

5。1 任务的概述……………………………………………………………………6

5.2 需求规定 (6)

5.3 需求环境规定…………………………………………………………………7

6 总结 (8)

?1项目可行性研究

本次课程设计的项目为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分析本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可预见的各方面的问题,以帮助小组对项目开发的决策,最终达到帮助开发人员做出更好、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本报告的预期使用者是该项目的需求人员,开发组人员,支持本项目的指导老师和软件测试人员。1。1 编写的目的

课程设计编写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本系统主要完成对教师信息和工作量的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确认,打印信息以用户管理等七个方面。系统可以完成对各类信息的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确认等功能。系统的核心是教师工作量统计和排课之间的联系,当完成添加或删除操作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一时间段内的教师工作量.查询功能也是系统的核心之一。此外,系统有完整的用户添加、删除和密码修改功能,并具备报表打印功能。

1。2编写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在工作量管理管理中同样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对于工作量管理最基层的管理之一工作量管理来说,利用计算机实现工作量管理等日常工作来提高办事效率,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推动工作量管理管理领域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不同地方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工作量管理管理制度,这也决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工作量管理制度,对于我们学校来说目前就是这个情况,面对实际,迫切需要开发出一个新系统来适应这些工作。

本系统是结合了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采用了功能强大的PB编程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开发出的工作量信息管理系统。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完成从用户信息录入,删除,修改到用户信息查询的操作,经过实践证明本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这个方面的需要。

1.3 参考资料

[1] 刘韬,骆娟,何旭洪编著.《PB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北京:人民

邮电出版社.2003

[2] 王姗,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 [3] 柯建勋.PowerBuilder 9。0 进阶开发篇(实例与技巧篇作).清华大学。PB编程俱乐部

[4]oger S.Pressman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可下载) [5] Watts S.Humphrey。软件工程规范. 清华大学出版社

1.4 结论

开发工具PB支持强大的数据库开发,再加上Windows XP稳定的运行环境的支持和开发人员的技术,从功能和性能上完全都满足系统的要求,因此从技术方面讲开发此工作量管理系统是可行的。

由于开发此工作量管理系统所需的硬件(计算机及相关硬件)和软件环境(PB和SQLSERVER)价格低廉,在市场上都容易购买到,因此开发此系统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此系统经济可行,应积极开发.

此工作量管理系统具备良好的界面、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被用户接受,用户只需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对此系统使用做简单的了解即可方便使用,而且使用此系统可以减速少大量录入工作,大大减少工作量管理管理人员的负担,从使用方面是此系统的开发是可行的。

此工作量管理系统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法律可行的。

2项目开发计划

2.1 项目的概述

2.1.1 工作内容

在本项目的开发中首先需要进行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描述此研究的目的、背景资料、参考资料等。当确定其的可行性时编写此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分析用户的需求。然后进行程序的编码等具体设计工作,在此同时不断与用户交流来完善软件,最后进行软件的测试与维护工作。

2.1.2 主要参加人员

表1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及其工作表

姓名学号班级分工

系统需求人员成员韩克玲信息0802

系统设计人员

2.1.3 产品

2.1.3.1 程序

程序名称: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

所用的编程语言:C#

所采用的数据库:SQL数据库

2.1.3。2文件

需移交给用户的文件的名称:

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报告

2.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报告

2。2实施计划

2。2.1 进度安排

表2 项目进度安排表

2.2.2 关键问题

数据库设计和具体实现以及相关的连接是整体项目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

功能模块的合理分配和各子界面之间的调度以及界面设计的合理性,决定着整体项目的运行效果。

3数据要求说明

3。1数据的逻辑描述

对数据进行逻辑描述时可把数据分为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

3.1.1静态数据

所有作为控制或参考用的静态数据元素:教师个人基本信息、课程信息3。1。2输入动态数据

教师查询工作量:教师编号

教务处查询教师工作量:教师编号

3.2数据的采集

采集的数据是教师的教师编号,通过输入教师编号,系统显示出该教师的一些信息,包括教师姓名、教师系别、开课任务等,并显示教师的工作量。

数据采集的承担者为开发者,数据统一采用界面输入,接受者都是电脑,根据“提交”、“确认"、“删除”三个按钮,进入到数据库采用统一的处理。

采集的数据为整形数据,通信媒体为光缆,输入数据时间为1分钟内是有效信息。

4 功能需求分析

4。1 系统主要模块及其功能

本课题主要是解决工作量管理管理中的日常中涉及到的问题,目标是使工作量在管理上做到数据的信息化、快速化。

系统在实现上应至少具有如下功能:

(1)教师信息管理

该模块包括教师信息和教学任务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

(2)工作量系数管理

该模块是对教学工作量计算系数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

(3)教学日志管理

教学日志是对教师上课的日常记录,反应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学日志管理模块就是实现教学日志的添加、修改和查询,根据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同,将教师教学日志记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

(4)工作量计算处理

工作量计算处理是系统的核心模块然后将教师教学日志按照课程进行汇总,根据计算方法计算工作量.

(5)工作量统计报表

该模块实现各类统计分析报表的生成、查询和打印,包括系部教师和全校教师的工作量汇总表,按职称或课程性质统计的分析报表等。

(6)教师工作量的确认

教师通过系统最终显示的工作量,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最终确认自己的工作量,教务处根据教师确认的工作量进行教学安排。

4。2 数据流分析

工作量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新用户注册后,系统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登记,把用户的基本信息和那个工作量的情况等的信息登记到工作量管理部,并保存到数据库中,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一般用户和管理员都可以通过信息查询模块来查询已经注册了的用户的一些基本信息,使用本软件可以通过输入用户名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查询。当然,管理员除了可以对信息进行查询外,还可以通过输入正确的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数据进行维护,对该工作量进行数据维护,把该用户的信息添加到工作量信息表中,并通过修改信息及时地进行更新,同时,也应该对该用户离开的工作量进行数据维护,删除他在该工作量的信息,并把修改过后的信息提交给该用户所在工作量号和工作量信息,及时地提交给数据库,以便信息及时地维护。系统数据流图如下:

5 项目需求说明

5.1 任务的概述

5.1。1系统最终实现目标

(1)本系统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给教师和教导处安排教学活动带来便利;(2)减少人力与管理费用;

(3)提高信息准确度;

(4)改进管理和服务;

(5)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和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利用率;

(6)系统设计优良,界面设计精美、友好、快捷,人性化设计,后台管理功能强大、效率高;

(7)更简便、信息化程度更高.

5。1。2用户的特点

本软件的最终用户是面向教师、教务处人员,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比较熟练操作计算机。教师和教务处人员都是经常性用户。

系统维护人员为计算机专业人员,熟悉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维护工作。维护人员为间隔性用户.

5.2 需求规定

5.2.1 时间特性的要求

输入教师编号后等待信息显示的时间小于5秒钟。

5。2.2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能有效及时记录教师信息,更新教师开课的信息。

定时整理数据:系统管理员根据实际的开课情况时整理系统数据库,对教师的授课(本科生、研究生)、指导实验、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实验室建设工作,及时整理并归档。

查询教师工作量:能随时教师的工作量,以便准确、及时、方便地安排教师工作,管理权限由系统管理员掌握和分配.

5.2.3 故障处理要求

a。内部故障处理:在开发阶段可以随时修改数据库里的相应内容.

b。外部故障处理:对编辑的程序进行重装载时,第一次装载认为错,修改.第二次运行,在需求调用时出错,有错误提示,重试。

c.本软件可能产生的错误为数据库的错误信息,应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为了确保系统恢复的能力,数据库管理员要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5.2.4其他专门要求

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图书馆各项数据信息必须保证安全性和完整性.网络系统设有通信、程序、网络

三级权限和口令管理,确保系统安全.

5.3 运行环境规定

5。3。1设备

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Windows系统,至少512M内存、外存容量为2G、脱机

5。3.2 支持软件

数据库服务器端:

(1)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 XP

(2)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数据库,配置TCP/IP协议

Web服务器端:

(1)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2)Internet 信息服务(IIS)6。0管理器

(3) Visual Studio.NET 2008,配置TCP/IP协议

客户端:

(1)操作系统:Windows XP

(2) Web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5.0以上,配置TCP/IP协议

5。3.3 接口

采用ODBC接口实现数据库的调用,采用ADO接口调用。

硬件接口:考虑到大量数据的备份等要求,需要保持与磁带机和光盘刻录机的接口,这较易实现。

软件接口:这里,主要考虑软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接口,以及局域网和互联网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考虑到文档处理时有可能需要较常用的办公软件。例如Microsoft的Office系列,所以应尽量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格式的自动转换.

5.3.4控制

本软件是以中文版Windows XP及其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来控制软件运行。

6.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的项目为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这份报告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分析本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可预见的各方面的问题,以帮助小组对项目开发的决策,最终达到帮助开发人员做出更好、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

项目计划主要是整个项目的工作内容、参加人员、实施计划。主要是使整个项目准确的、及时的按照计划完成。

数据的说明主要是对数据的逻辑描述和数据采集的一些要求。因为老师的工作量最后是要跟工资奖金挂钩的,所以要务必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项目的功能需求分析主要介绍了本系统可以实现的具体功能,为下一步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项目的需求说明主要说明了本系统的优点、用户的特点以及所需要的运行环境等。

本报告的预期使用者是该项目的需求人员,开发组人员,支持本项目的指导老师和软件测试人员。

桑杭小学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桑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工作量,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桑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和规范管理的原则。 2、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公平合理的原则。 3、结合实际,适用和可操作的原则。 二、教师岗位设置及工作量标准 A、教师岗位设置 教师岗位包括管理岗位、教师教学、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等岗位。 教师教学:指学校中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管理岗位:我校校长(负责全面工作的指导)、教导主任(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师生读书及教师考勤、文件收发布置、党建、学籍管理等)、总务主任(负责后勤管理及卫生、安全、家长学校等)、教科研主任(负责教研培训及文体活动等)大队辅导员(负责少先队工作、学生节日读书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办公室主任(兼教研组长、各科组长等)、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管理及早自习、卫生、劳动、绿化、午餐、午休等)。 教学辅助人员:指学校中目前兼职从事校级社团活动指导、图书阅览管理、仪器试验管理、音乐器材及教室管理、美术器材及教室管理等。 工勤人员:指学校中兼职从事后勤服务的会计(兼固定资产管理及物资管理)、现金保管(兼食堂管理)、物资保管(兼维修)、昼夜值班、协管(兼报刊收发)、导护、冬季取暖(办公室及教室)、

班级助理等职位的人员

等。 学校依据编制人数及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把教学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制定岗位职责、任职条件、任期工作目标。 B、教师周岗位工作量标准 根据平教体发【2014】17号《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关于确认教职工基本工作量的通知》要求制定学校教师岗位工作量标准:课时工作量:指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任务,含计划制定、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组织检测等。 (一)教学人员周工作量考核办法: 教师周工作量按周标准课时量计算。教学工作量=实际上课时数×学科类别系数。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40分钟/节)授课,教师实际每上 一节课,计算1课时标准工作量,若需合堂则按标准工作量的1.3倍计算。 学科类别系数=备课系数+批改作业系数+…,指对各学科的调整 系数。 具体标准如下: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一、课程设计时间 2010~11第2学期第1周,即3月7日~3月11日,共计1周,20学时。 二、课程设计内容 用C语言编写软件完成以下任务: 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插入教师授课信息。 (3)教师工作量计算: ①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②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等于所有单 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4)完整的教师信息显示。 三、课程设计要求 程序质量: 1.贯彻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2.用户界面友好,功能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加以其它功能或修饰。 3.用户界面中的菜单至少应包括“输入教师信息”、“插入授课信息”、“工作量计算与显示”、“退出”4项。 4.代码应适当缩进,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结束后,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 容参见提供的模板。 四、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________ 学生签名:________ 五、成绩 六、教师评语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 二、设计分析 (2) 三、主要界面截图 (4) 四、技术要点 (6) 五、个人总结 (10) 六、参考文献 (12) 七、源程序 (12)

一、需求分析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课程设计内容”和“课程设计要求”作如下的需求分析。 该系统主要适用于学校教务处的工作人员统计教师的课程量,系统首先应功能齐全,操作简便,还应该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 1. 安全性分析 系统管理的数据涉及到学院的所有教师,数据量较大且是一种基础性数据,能够为其它方面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所以要通过设置密码等手段确保数据不能被随意的删减和修改。 2. 稳定性分析 指系统比较健壮,只要是用户的合理操作,系统都应给出合理正确的回应,而不是出现令用户感到意外的系统错误或系统崩溃。 3. 主要功能分析 (1)数据输入:在使用系统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系统提示,按要求输入教师的个人信息以及教师的授课信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 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采取“课时”加“系数”的方法计算。每位教师全年一般应完成320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每一标准课时相当于4工作小时。同时,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课程难易程度,规定不同的课程系数,按系数计算标准课时课酬。 1、标准课时和标准班级。除少数课程外,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确定的每1节课堂理论课为1个标准课时;授课班级以35-40人为一个标准班,其中,艺术和外语专业以25-30人为一个标准班。计算标准课时,其授课人数以标准班为基数;非教师原因造成授课班级人数低于标准班人数下限的,其标准课时按标准班计算。 2、合班或大班上课。以标准班人数上限(40人)为基数1,授课班实际人数在41-80人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2;授课班实际人数81人以上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1;授课班人数增加不足10人的,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算系数。 3、“双语”课。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50%以上用外语讲授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2,双语课不实行合班上课。在同类重复班讲双语课,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1.5。 4、普通公共课:体育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指导学生素描、绘画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计算机上机操作指导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外语听力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 5、实验实训课。纳入教学任务书的课堂实验实训课(不包括校外组织实施),按标准课时×0.8计算。该课程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指导、批改实验实训报告和考核等教学环节。对未设专职实验员、由任课教师自己承担实验准备工作的工科类实验课,每1课时即为1个标准课时。 6、选修课。正常教学时间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计算,在晚上18:00以后和双休日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1.2计算。 7、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量计算由教务处另行制订。毕业实习指导应包括联络实习单位、跑点指导、组织实习小结、论文指导及论文答辩等工作环节。8、体锻课。辅导学生体锻(包括早锻炼)、举办运动会等工作量,按1标准课时=核准的工作时间(小时)÷4计算;经批准成立的学院体育运动队,按训练计划和实际执行的指导运动队的工作周数,折算为标准课时。 9、指导青年教师(包括制订指导计划、实施带教、组织考核小结等),每指导带教1位青年教师,按平均每年20标准课时计算,其中,第一年为30课时、第二年为20课时,第三年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doc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三、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一)学校实验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省重点高中24个班以下(含24个班)的平均6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9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2.普通高中28个班以下的平均7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8个班以上超过28个班部分平均10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3.乡镇初中24个班以下的平均9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4.城镇小学及乡镇完小按平均18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12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 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委员会 2005-9-8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一、课程设计时间 2010~11第2学期第1周,即3月7日~3月11日,共计1周,20学时。 二、课程设计内容 用C语言编写软件完成以下任务: 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插入教师授课信息。 (3)教师工作量计算: ①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②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等于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4)完整的教师信息显示。 三、课程设计要求 程序质量: 1.贯彻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2.用户界面友好,功能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加以其它功能或修饰。 3.用户界面中的菜单至少应包括“输入教师信息”、“插入授课信息”、“工作量计算与显示”、“退出”4项。 4.代码应适当缩进,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结束后,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参见提供的模板。 四、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________ 学生签名:________ 五、成绩 六、教师评语

目录 一、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界面截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个人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源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黑东院教发〔2011〕17号 关于印发《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部、处、办、中心、图书馆: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试行)业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T 主题词:教师工作虽计算办法通知 黑龙江东方学院院长办公室2011年3月22日印发

打字:刘佳校对:杨玉顺共印50份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 计算办法(试行) 为了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调动专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虽,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特制订《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内容如下: 一、教学工作虽界定与教学工作虽内容 教学工作虽主要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直接面向学生所做的各项工作的劳动付出虽。教学工作虽主要包括授课(备课、课堂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课程考核、过程教学管理等)教学工作虽、指导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虽和兼职教学管理减免等。 二、教学工作虽的计虽单位及工作虽定额 1. 教学工作虽用“标准学时”作为计虽单位。教学工作虽统一用标准学时计酬。以理论课授课为例,一个实际授课学时乘以若干 调节系数等于标准学时工作虽。每学期按17周计算,每周12标准 学时,满工作虽为204标准学时。教师完成的所有各项教学工作都折算成标准学时计付课酬。 2、完成每周8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工资中的基础工资报酬,再完成每周4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满工作虽报酬。完成每周12标准学时工作虽以上的教师可获得超工作虽报酬。超工作H计酬办法详见下文。 三、教学工作虽的计算办法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一、周标准工作量 农村小学 16节农村初中14节 县城小学14节县城初中13节 二、周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1、工作量: 按公式 N1 =∑(XiKini/50 )计算。其中X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50初中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外语国学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 0.7 小学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国学外语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0.85 0.85 0.8 0.8 0.8 0.8 0.7 (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

例如:某校小学教师,上三年级一个班(60人)的语文,同时又上一个班(65人)的科学。按部颁课时计划,他的周工作量为:N1=(8×1×60/5 0)+(2××65/50)= 2、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 早读:按标准课时乘以计算 3、职务工作量(课时计/周): 职务工作量表职务 类别校级副校级中层正职中层副职会计出纳 小学 12 10 8 6 8 初中 10 8 6 4 6 4、教师周工作量:N=N1+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职务工作量 5、教师月工作量:A=4N 6、其它人员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师月平均工作量×(~)计算。 三、教师周标准工作量的使用 各校教师周工作量计算出后,与周标准工作量相比较,超出周标准工作量,计算超课时工作量,未超出周课时工作量,不计算超课时工作量。各校教师的周工作量应该在开学的时候,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排好课后,计算出全校周总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周工作量。最后根据人平周工作量安排教师工作。 几点说明: 1、本方案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C语言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第二章.总体设计 (5) 第三章.详细设计图 (6) 第四章.测试 (8) 第五章.总结 (8) 第六章.程序代码 (9) 第七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许出错。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量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工作量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高校教师工作量已成为目前的趋势,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数据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便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性和互动性。 (二)产品功能: (1)工作量信息录入:教师一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编号(不重复)、姓名、授课班级系数、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教学任务总课时。提供录入界面供用户输入数据,并以合理数据结构,诸如:结构数组或数据文件的形式加以保存。 (2)工作量计算:以教师为单位,计算出该教师一个学年的总工作量。计算公式如下: a. 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方法如下表: b. 一个学年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职称系数。其中:正教授系数=1.2;副教授系统=1.1;其他职称系数=1。 (3)查找:能查找一个教师年度工作量明细、查找某教师年度总作量。 (6)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界面应清晰直观,便于用户操作。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精品文档 老河口李河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工作,特制定《李河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 一、适应对象 本方案适应对象为小学(1?6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 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与依据 第1 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各岗位职能并重。即各学科教学工 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或缺性。岗位职能并重体 现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 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第3 条:工作量制定的依据。以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与相关的教育政策法 规,以及《老河口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作为教师工作量制定的依据。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4 条: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 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 算1 课时工作量。 第5 条:备课工作量。 (1 )各学科备课,按每周实际备课数,每备课1 节,计算1 课时工作 量。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三学科备课,每备课1 节,计算0.8 课时工作量。 任教平行班级的备课不重复计算工作量。 (2)跨学科备课,适当增计工作量。小学跨学科每周计0.5 课时工作 量,初中跨学科每周计0.6 课时工作量。 第6 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精品文档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分大、小班额两类制定。大班额指每班46人及其以上(简称大班,以下同),小班额指每班 45人及其以下(简称小班,以下同),超或不足均以满5人为一段 (2)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小学: 第7条:辅导工作量 (1)辅导课每节折合0.5课时 (2)早自习辅导、护导每节折合0.3课时,晚自习辅导每节折合0.4课时 第8条:班主任工作量。 大班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小班每周计3课时工作量;村小班主任每周计2.0课时工作量。 第9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学校部门负责人员包括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卫生专干(或卫生老师)等。(1)校级干部每周10课时工作量。 (2)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每周各计6课时工作量。 (3)年级组长、办公室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 (4)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小校每周计1.5?3.5课时工作量 精品文档

基于visual C++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C/C++ 语言程序设计) 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摘要:本课程设计是一个实现对教师工作量数据库库进行一定基本操作的程序设计,本课程设计中,程序设计设计语言采用Visual C++,运用数组、指针、函数结构体和各种变量编写程序,程序通过调试运行,基本实现开发目标中管理员查找,修改,添加,删除等功能,经过部分完善后,可以应用在实际教师工作量管理中。 关键词:简易教师工作量管理程序功能需求分析(功能要求),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概要设计,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详细设计及系统功能实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总结。 1、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程序功能需求分析(功能要求): 采用文件和数组(或链表)等建立一个简单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程序。程序运行时下述班级成绩表格(或其部分内容)在内存中用数组(或链表)表示,假设一学期开设课程不超过10名。程序运行结束时将表格保存到文件中以便下次使用。 要求: A、教师信息处理 (1) 输入教师授课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认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 插入(修改)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3) 删除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4) 浏览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B、教师工作量数据处理:

(1) 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2) 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3) 教师数据查询: 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C、教师综合信息输出 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总分之后的列要用程序语句计算) 2、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程序概要设计: (1)系统模块层次结构图: (2)主模块算法流程: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执行。教师应完成的科研工作量为:助教不少于80小时/年,讲师不少于120小时/年,副教授160小时/年,正教授200小时/年。 2、教师完成科研计划并通过课题主管部门成果评审后,填写学院《科研成果申报备案表》向科研处登记,由科研处统一输入学院科研成果数据库后予以认定。凡未经科研处认定的,均不作科研工作量计算。 3、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其科研工作量可与教学工作量交叉计算,并以科研工作量顶补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为4小时科研工作量=1标准课时,但同年度教学工作量不得低于应完成量的70%(224标准课时)。 六、其他工作量计算范围 教师参加学院统一安排的活动和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各种工作,如政治业务学习、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或各类竞赛活动,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工作,纳入其他工作量统计范围。 七、其他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1、教师参加学期初、末坐班和每周二政治学习、教研活动等,均按实考勤,并以考勤记录的时间计算为其他工作量。

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计算

小学校工作量的计算方案 一、专任教师 (一)备课工作量:任教主学科按0.5时/节(同一主学科不同年级只计一主学科,其余按兼任计算),兼任学科按0.2时/节计算。 (二)上课工作量:①严格按课表,1时/节;②担任双班语文、数学、英语,除按1时/节计算外,数学另加:实际数学(数选)课时×20%,语文另加:实际语文(语选)课时×30%,英语另加:实际英语课时×10%。 (三)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量: 1. 过程性监测学科(中心校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中心校信息技术: 0.2时/节 2. 统考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按班级人数计 (1)50人以上:0.6时/节;(2)40-49人:0.5时/节; (3)30-39人:0.4时/节;(4)20-29人:0.3时/节; (5)20人以下:0.2时/节。 3. 除统考学科、中心校信息技术、中心校过程性监测学科外,其余学科不计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量。(区上不会对分校进行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过程性监测)(四)其它 1. 晨会:0.5时/节; 2. 课外体育锻炼:1时/次;(如与社团活动冲突,则不计) 3. 社团活动不纳入计算。(另有考核) 二、行政(含分校负责人):不计备课、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量。 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实际所上课时(最高不超过8节) 三、工勤人员:不计备课、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量。 1. 完全没有承担教学任务: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75%计算; 2. 每周上1节课: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85%计算; 3. 每周上2节课: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90%计算; 4. 每周上3节课: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95%计算; 5. 每周上4节课: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计算; 6. 每周上4节课以上: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实际所上课时-4计算。 四、特殊人员:教师因特殊病不能担任统考学科教学任务,得到学校认可并同意到校工作的特殊人员,每周至少担任4节及以上教学任务,按教师的平均总工作量的75%计算。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学院:理学院 专业:物理学 班级:1423701 学号:201420370141 姓名:李迪辉 指导老师:丁木华 2015年12月12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设计题目 (3) 二、课程设计要求 (3) 三、设计思路 (3) 四、流程图 (6) 五、 C语言源代码 (7) 六、执行效果 (11) 七、总结 (13)

一、课程设计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二、课程设计要求: a)使用C语言编写。 b)能够正常运行,拥有系统界面。 c)能正常进行操作从开始到结束。 d)用户操作方便 三、设计思路: A. 系统介绍: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插入教师授课信息。 (3)教师工作量计算: ①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班级数目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2 1.5*(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3 2*(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4 2.5*(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②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等于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4)完整的教师信息显示。 B. 实现思路: 本程序主要由四个自定义函数和一个主函数组成,其中主函数以菜单的形式调用其它函数来实现要求的所有功能。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函数 在教师信息文件(student.dat)不存在的情况下,首先由程序创建一个新文件,并将录入的教师信息写入该文件当中;具体的程序段如下: {FILE *fp; int n,i; struct student stu[N]; if((fp=fopen("d:\\student.txt","w"))!=NULL) { printf("\n请输入要添加的教师信息数量,按回车键确认:"); scanf("%d",&n); for(i=1;i<=n;i++) { printf("\n\n请输入第%d个教师的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用空格分开,并按回车键确认:\n",i); scanf("%s%s%s%d%f%f",stu[i].num,stu[i].name,stu[i].kecheng,&stu[i].shumu,&stu[ i].lilun,&stu[i].shiyan); fprintf(fp,"\n%s %s %s %d %f %f",stu[i].num,stu[i].name,stu[i].kecheng,stu[i].shum

(完整word)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河北经贸大学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我校实行工作量办法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 第二条教师工作量包括:(1)教学工作量;(2)科研工作量;(3)其它工作量。教师工作量全年定额为1440小时,[每周4.5个工作日(扣除半天学习,党团活动时间)*全年40 周=1440小时],教学工作量全年定额为1200小时。 第三条教学工作量的内容及计算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内容包括:(1)讲课(含备课和讲授);(2)辅导答疑;(3)批改作业;(4)指导实习;(5)批改学年论文或实习报告;(6)指导毕业论文;(7)考试、考查(含命题、校对、监考、阅卷、登分等);(8)教学研究;(9)经批准编写校内用教学大纲、教材、讲义、习题集(指无稿酬者)等。 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一)讲课(含备课、讲课、课外辅导答疑工作量) 1、一般课程(指未在以下各项单独列出的课程) 首次班课:教授、副教授按讲授学时*5计算; 讲师按讲授学时*6计算; 助教按讲授学时*7计算。 开新课首次班(指新教师第一次开的课或老教师新开出第二门以上的课。重复课更换新教材或课程名称改变而讲授内容基本不改变的,不算开新课。下同。) 教授、副教授按讲授学时*6计算; 讲师按讲授学时*7计算; 助教按讲授学时*8计算; 重复班课(指在同一学期内为不同的班级讲授同一门课程):各级教师均按讲授学时*3*重复班数(不含首次班)计算。 合班课:两个班及其以上的合班课,按单班课工作量每增加一个班增加30%计算。如同时在两个以上合班任教,第二个以上的合班课应按重复班计算,并增加相应的百分比。 要求:(1)课外辅导每周一次。(2)有专任辅导老师的,讲课教师按每学期的教学周数*1减记教学工作量。(3)未完成规定次数的每缺一次扣减1 小时。 2、马列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革命史、资本论选读)、德育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形势政策课的首次班课按不同职级教师的相应系数分别加1计算; 重复班课按讲授学时*3.5*重复班数计算; 合班课的算法及要求同一般课程。 (2)讲授以上课程的教师必须采取不同方式深入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每学期必须写出3000字以上的做思想工作的书面总结,完不成此要求的讲课系数按"一般课程"对待; (3)马列教研部教师开出的上述以外的课程,按"一般课程"规定执行。 3、外语课 (1)精读课视同一般课程; (2)外文打字不分职级,按每学时*2执行; (3)其它外语课按一般课程相应的系数减1执行。要求事项同"一般课程"。 4、体育课、音乐课(不分职级) (1)讲授首次班课按讲授学时*4计算; (2)重复班课按讲授学时*3*重复班数计算; (3)辅导校文体代表队按辅导时数*1.5计算; (4)校外比赛指导按实际天数*8*1.5计算; (5)辅导群众文体活动(含组织校内文艺、单项体育比赛)按实际时数*1.5计算; (6)组织校田径运动会按筹备天数*6+运动会天数*20计算。 要求:登记(3)-(6)项时,注明各项目的类别、人数、具体时间,指导比赛天数不得超过一周,辅导活动天数不得超过4周,运动会筹备天数不得超过一周。 5、实验课(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 (1)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按40人一组计算(多于15人,少于40人,按40人计)不分职级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一、周标准工作量 农村小学 16节农村初中14节 县城小学14节县城初中13节 二、周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1、课堂教学工作量: 按公式 N1 =∑(XiKini/50 )计算。其中X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50初中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外语国学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 0.7 小学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国学外语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0.9 0.85 0.85 0.8 0.8 0.8 0.8 0.7 (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0.1。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 2、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 早读:按标准课时乘以0.3计算 3、职务工作量(课时计/周): 职务工作量表职务 类别校级副校级中层会计出纳 小学 12 10 8 8 初中 10 8 6 6 4、教师周工作量:N=N1+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职务工作量 5、教师月工作量:A=4N 6、其它人员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师月平均工作量×(0.7~1.0)计算。 三、教师周标准工作量的使用 各校教师周工作量计算出后,与周标准工作量相比较,超出周标准工作量,计算超课时工作量,未超出周课时工作量,不计算超课时工作量。各校教师的周工作量应该在开学的时候,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排好课后,计算出全校周总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周工作量。最后根据人平周工作量安排教师工作。 几点说明: 1、本方案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2、周课时应以国家颁布的课时计划为准。应该说凡是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必需的,都同等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工作量还是有差异的。 3、学校中特岗教师如实验员、搞远程教育的、学校办公平台等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参照有关人员(其它人员周工作量:按全校教师周平均工作量×(0.7~1.0)计算)的执行。 4、学校各个职务岗位,都有相应的具体管理工作,并不是只有上课才叫做事。管理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很重要。因此,各种关于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案,都对领导管理工作计一定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12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四、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一)学校实验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省重点高中24个班以下(含24个班)的平均6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9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2.普通高中28个班以下的平均7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8个班以上超过28个班部分平均10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3.乡镇初中24个班以下的平均9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12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4.城镇小学及乡镇完小按平均18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 5.初级小学由1名自然(科学)教师担任仪器管理员,计算0.1-0.2个工作量。 (二)学校电教人员和网管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凡装备了校园网和“班班通”设施、各项电教条件好,并建立学校网站及资源库的学校平均9-11个班配专职电教、网管员1名。 2、凡装备了校园网、各项电教条件较好,并建立学校网站和资源库的学校,24个班以下的平均14个班配专职电教、网管员1名,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20个班增配专职电教、网管员1名。 3、具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中心电教室、“二(三)机一幕”到班等电教条件,并建有学校

校园网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设计

题目基于校园网地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设计姓名钟强 学号 20108041 系部理工系 专业年级计算机2班 指导教师彭琛 2013年 11 月 10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文献综述 1.1、本题目研究地目地及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地发展,对教学质量地评价不仅表现在学生质量上,而且还反映在教职工队伍素质上;加强对教师绩效地考核,而绩效考核地主要指标是教师工作量地大小.因此需要做出一套及时有效地系统,帮助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工作量进行管理和查询;解决由人工操作带来地许多错误和诸多不便,减轻管理人员地劳动强度,达到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教师本人对工作量地查询及核实.在实际应用中,这套系统地必要性将得到充分地体现. 本系统将我大学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结合了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地便利性及其重要性.将教师信息录入系统中,便实现了教师工作量管理地正规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方便快捷地将原来分散地各院系教师地工作量信息进行有机地组织和管理,及时提供可靠数据,为学校对教职工地绩效考核及职称评定地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地依据. 1.2、国内外发展状况与研究地主攻方向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随着社会组织化程度以及企业生产地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经核材料、能源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地三大支柱之一.目前,开发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地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部门、企事业单位科学及技术与经济实力地重要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管理得到飞速地发展,这得益于经济地发展和市场地繁荣,也得益于国家地产业保护政策.我国已加入WTO,信息行业要与国际接轨,因此一个系统必须具有实践经济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和适应性;可用性,功能齐全,能够无安全满足业务需求;完全保密性. 1.3、本课题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 研究内容: 系统地总体设计图如下: 基于现有地条件以及各种已掌握地资料,本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地主要思路是: (1)可以通过该系统对本学院教师、学生、课程基本信息进行统一地增、删、查、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