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泸州仁怀酒文化比较——以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

宜宾泸州仁怀酒文化比较——以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
宜宾泸州仁怀酒文化比较——以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

四川宜宾泸州贵州仁怀酒文化比较

——以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

周山荣1

(贵州省仁怀市酿酒工业协会,贵州遵义 564500)

[摘要]贵州究竟是否应当加入“中国白酒金三角”?四川宜宾、泸州与贵州仁怀,地理上,川黔三地毗邻,酒文化生成环境十分独特;政治上,仁怀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前隶属于四川,有着广泛的历史渊源;经济上,黔北凭依川渝,川酒对黔酒的辐射影响十分明显;文化上,巴蜀对黔北地区酒文化的发展注入更新生命力;特别是白酒酿造工艺上,酱香型“茅台酒”脱胎于浓香型“茅台酒”,川黔酿酒工艺同宗同源。因此,以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来思考,摒弃门户之见,加强区域合作,构建一个超越省际合作概念的区域,既有历史基础,更是现实需要。

[摘要]“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比较研究

2009年,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力求通过区域品牌建设和推广,将“中国白酒金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与法国波尔多、德国莱茵河畔等齐名的世界级白酒产区。对此,贵州至今态度不甚明朗,究竟是否应当主动加入“中国白酒金三角”?人们在思考、在议论。

四川宜宾、泸州与贵州仁怀,地理上,川黔三地毗邻,酒文化生成环境十分独特;政治上,仁怀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前隶属于四川,有着广泛的历史渊源;经济上,黔北凭依川渝,川酒对黔酒的辐射影响十分明显;文化上,巴蜀对黔北地区酒文化的发展注入更新生命力;特别是白酒酿造工艺上,酱香型“茅台酒”脱胎于浓香型“茅台酒”,川黔酿酒工艺同宗同源。因此,从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来思考,摒弃门户之见,加强区域合作,构建一个超越省际合作概念的区域,既有历史基础,更是现实需要。

一、地理上,川黔三地毗邻,酒文化生成环境十分独特。

川南黔北地区酒文化生成环境十分独特。这一区域同处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良好,土壤为侏罗、白垩系紫色土壤,酸碱适度,丘陵、河滩土壤保水性良好。由于长年暖湿,温差不大,适于酿酒微生物繁衍,这一区域制作的大曲,皮薄,菌丝分布均匀,有益微生物种类极多、曲香浓郁,可为酿制优质酒提供充足“动力”。此外,该区域自古发达的农业生产为酿酒业提供了丰富酿酒原辅料①。

四川宜宾、泸州与贵州仁怀三地或者说“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堪称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中国最著名的美酒聚集区。核心区位于北纬2750′-29°16′,东经103°36′-105°20′最佳酿酒纬度带,长江、岷江、赤水河流域川黔两省酒业集中发展区,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地域性资源。

在地图上把川酒“六朵金花”和茅台连接起来:从北向南剑南春、沱牌曲酒、全兴大曲、泸州老窖、五粮液、郎酒、茅台形成一个高脚酒杯。这是对我国传统的川南黔北酿酒带的一个象形化注解,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区域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域优势。

二、政治上,仁怀原隶四川,川黔三地历史渊源广泛久远。

“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只是产业地域划分,并不涉及行政区划。或者说是超越了行政

作者简介:周山荣(1981.7—)男,贵州仁怀人,贵州省仁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仁怀市酿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酒文化、地方文史。

区划概念的产业集群。

但是,三地都以白酒为核心产业,必然存在竞争,行政壁垒是需要突破的一大难题。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要依靠行政力量来启动和推进这一构想。然而,即使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仁怀乃至遵义与四川,也有着广泛的历史渊源。

战国后期,今宜宾市境已属蜀郡。秦汉时僰道设县后,今宜宾市境大部已纳入其范围,属犍为郡②。今贵州仁怀汉代亦属犍为郡符县。隋唐五代时期为泸州郡合江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仁怀随遵义府由四川划归贵州管辖,至今不足300年③。

夜郎文化在汉代以后即已消解。黔北在明清政区整合以前一直缺乏较有影响力的文化中心。黔北大部包括今仁怀市境历史上长期隶属于四川,川南黔北交汇融合并非始自今日。元代全国普遍实行酒禁,仍以“川蜀地多岚瘅”而“弛酒禁”。因此,川南黔北地区历代酒业政策较为宽松。

川南黔北同宗同源产生的直接影响,直接地体现在川黔文化的融合和认同上。川黔三地合力构建一个超越省际合作概念的产业集群,减少彼此内耗,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特色进行统筹,有利于中国白酒产业提升,有利于川黔各自经济发展。

三、经济上,黔北凭依川渝,川酒对黔酒的辐射影响十分明显。

清乾隆元年(1736年)开始的“川盐入黔”,促进了赤水河沿岸特别是今仁怀地区酒业的发展。清代诗人“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的诗句,把两者之间发展的密切关系,形象地勾勒出来。因为有了“盐登赤虺河”的牢固基础,才托起了“酒冠黔人国”的摩天大厦④。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遵义、仁怀在经济、文化上对四川、重庆仍然高度依赖。尤其是白酒产业方面,黔酒长期抄袭、模仿、借鉴川酒产品理念、市场方法。川南虽以浓香见长,但其人才、技术等对黔北以酱香为主导的白酒产业的辐射影响,也十分明显。

上世纪90年代,黔北的执政者曾提出“背靠贵阳,面向重庆”、“背靠遵义贵阳,面向重庆长江”的发展思路,遭到一些人诟病,后不了了之。2010年以来,这样的思路再次进入执政者视野,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战略框架。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与“背靠贵阳,面向重庆”、“背靠遵义贵阳,面向重庆长江”的战略框架,可谓兼容并包、并行不悖。

四、文化上,川黔同属一家,巴蜀对黔北酒文化发展注入更新生命力。

虽然川南黔北酿酒技艺表现形式多样,但从酿酒工艺学角度看,这一地区特别是黔北是我国传统固态、半固态蒸馏酒酿制技艺的宝库,在这个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荟萃中国所有传统大曲酒、小曲酒工艺作法。当地饮食口味丰富,饮食口味的多样化使居民在饮酒的口感取向也呈多样化趋势。同时,酒俗表现形式多样,川南黔北酒文化传承也较为稳定。

在四川宜宾、泸州等地,“一年四季,不论春耕秋收,建房娶亲,无不以酒待客”;除夕夜喝“团年酒”,正月里喝“春酒”,插秧时喝“栽秧酒”,夏收时喝“开镰酒”,农事既毕,要喝“丰收酒”,建房要喝“上梁酒”⑤。在仁怀特别是中枢、茅台等地农村,这方面的酒文化习俗至今得到了完整的保留,与宜宾、泸州毫无二致。可见,巴蜀文化对黔北地区酒文化的发展注入更新生命力。仁怀移民较集中的时间在明万历至清乾隆年间,其中尤以“川盐入黔”促进的“川人入黔”为最。

这些四川人移民黔北后,可能将老家的酿酒工艺带到了仁怀。仁怀毗邻茅台一带农村酿制玉米酒,当地百姓均称“手艺是祖上从四川带过来的”。这种传承关系还有待考证,但就酒文化进行对比,川南黔北显然一脉相承。

五、工艺上,茅台脱胎浓香,川黔酿酒工艺同宗同源。

据《田居蚕室录》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前茅台村的酿酒工艺是“煮料,和曲,即纳地窖中,弥月出窖烤之”,没有酱香型白酒特有的“地面堆积发酵”和“多次重复发酵和蒸馏取酒”等“回沙”工艺。“弥月出窖烤之”是指发酵期为一个月,这是生产以已酸乙酯为特色的浓香型白酒的必备条件,非酱香型白酒的必备条件。

实践证明,酒的发酵期加长后(20天以上),酒体中的酯、酸类物质增多,使其酒质“芳香浓郁”,人们称它为“生香反应”。

浓香型白酒的主体已酸乙酯,决定着浓香型白酒诱人的主体香型。酱香型白酒则不然,因为产生酱香的决定性因素是“多次加曲、重复发酵和蒸馏的回沙工艺”⑥。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茅台村酿酒工艺是一次性发酵蒸馏而成,因有足够的发酵时间(弥月),故酒体中的酯、酸含量达到饱和,产生诱人的了“浓香”。

咸丰四年(1854年)吴振棫所著《黔语》称:“……名茅台春,极清冽。”显然,“极清冽”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风格口感。而所谓“用杂粮者……”,也与浓香型白酒的用料一致。民国初年,《近泉居杂录》中描述茅台酒的酿造工艺为“既熇而复酿,必经数四,然后成”,酱香型白酒特有的回沙工艺已经基本形成。

将仁怀早期的浓香型“茅台酒”酿造工艺与后期的酱香型“茅台酒”酿造工艺作一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酱香型“茅台酒”脱胎于浓香型“茅台酒”。后期的酱香型白酒,显然原原本本地继承了早期浓香型茅台酒“用高粱为原料”和“用小麦制曲”、“发酵期一个月”等三道工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工艺上,仁怀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与四川宜宾、泸州可谓一脉相承。同时,这也有力地驳斥了茅台酒与千里之外清香型白酒“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六、川黔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助推构建超越省际合作的产业集群。

因不同区域或板块上白酒企业数量的多寡、强弱等因素都会影响板块的发展、变化,近年白酒板块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起、有落。

白酒产业是四川省的优势产业,全省白酒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1/3,原酒产量占全国50%左右,四川拥有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一批知名企业。黔酒板块产量不大,且除茅台酒一枝独秀外,其他品牌白酒量小力弱,品牌竞争力不强。因此,有人据此认为,贵州加入“中国白酒金三角”可能弱化国酒茅台及仁怀市其他白酒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不容否认,“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对贵州白酒产业健康发展会有一定积极影响。

首先,该构想如能获得国家支持,获得长江上海名酒经济带内陆保税区,能出台对该地区名优酒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对贵州白酒发展极为有利。其次,如能塑造一个不分省际的“区域品牌”,将“中国白酒金三角”打造成世界最大的顶级白酒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具特色的浓香型、酱香型高端白酒生产基地,有利于贵州白酒特别是仁怀二三线白酒企业加快发展。再次,打造“名酒—名镇—名企”、推进现代名镇建设、实现“三化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有利于贵州加快推进茅台镇周边环境整治和城镇规划建设,以及企业自身建设工作。

2011年6月,有消息称贵州或将积极响应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在《关于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情况及对我省白酒产业发展的影响》的评估报告中也指出,“四川省提出的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对我省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此消息至今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通过以上分析,从操作层面看,川黔合作面临诸多观念、机制等障碍。但是,川黔三地一家,合作有基础。站在超越川黔利益格局的层面看,如能将“中国白酒金三角”构建成为超越省际合作概念的区域,贵州必能抛却门户之见,加入“中国白酒金三角”。从黔酒整体格局和产业利益出发,贵州也应响应“中国白酒金三角”,积极推动以仁怀为主参与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合作。

(本文承蒙四川宜宾凌受勋、山东烟台张吉山、贵州仁怀刘一鸣的指导与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冯健、赵微.川南黔北名酒区的历史成因和特征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2]宜宾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宜宾市志[M].四川宜宾:新华出版社,1992.8

[3]贵州省仁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仁怀县志[M].贵州仁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2

[4]周山荣.茅台酒文化笔记[M].贵州仁怀: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8.P13

[5]王少雄.“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背景和核心价值[Z].2010.8

[6]禹明先.茅台酒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解析[C].贵州省仁怀市:中共仁怀市委、仁怀市人民政府、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2011.9,P46-60

中国的十大名酒

中国十大名茶 1.西湖龙井 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鉴别方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2.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万个。外开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鉴别方法: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3.白毫银针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东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 4.君山银针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丛林立。很高的欣赏价值。 鉴别方法: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5.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鉴别方法: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

《宜宾市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总体规划纲要》简介

---------------------------------------------------------------最新资料推荐------------------------------------------------------ 《宜宾市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总体规划纲要》简 介 《宜宾市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总体规划纲要》简介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部署,编制了《宜宾市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宜宾总体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宜宾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强大的酒类产业基础、五粮液品牌的龙头地位、厚重的酿酒历史文化、雄厚的酿酒人才、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酒产业发展优势;面临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部署、宜宾被授予中国白酒之都称号、国家实施新一轮大开发战略、成渝经济区和川南城市群建设机遇;存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酒文化发展、城市形象、人才结构上不足和酒类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宜宾酒类产业带来的挑战。 二、酒都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宜宾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部署,围绕我市打造世界顶级白酒生产基地和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龙头的战略目标,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外延式扩张为辅,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品牌、营销、推介、文化、旅游为重要抓手,以五粮液集团公司为龙头,打造千亿酒类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宜宾酿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酒类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加快建成享誉全球的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 1 / 10

宜宾。 三、酒都建设的战略定位用 5-10 年的努力,把宜宾打造成享誉全球的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宜宾。 主要支撑是: 拥有知名度和美誉度极高的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宜宾区域品牌;中国酒类产品展示和交易的最大平台;中国最具特色的酒文化主题形象城市;世界白酒文化体验和酒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世界顶级白酒生产基地;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龙头。 四、酒都建设的主要目标到 2019 年,全市白酒企业实现产值 780 亿元,销售收入 900 亿元,实现利税 200 亿元。 十三五期间,生产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略有增长,产值税利进一步提升,到 2020 年,实现白酒企业产值 1350 亿元,实现利税 300 亿元。 五、酒都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打造和提升酒类品牌。 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战略,保护和提升五粮液龙头品牌,继续保持五粮液品牌价值稳居全国食品饮料第一品牌的地位。 全力打造区域品牌,加快培育和壮大品牌集群。 二是加强酒类产品营销推介。 巩固和扩大五粮液的国内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拓展宜宾酒区域市场;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建设酒类现代营销平台,加强整体营销;培育消费群体。 三是推进酒类产业优化升级。

泸州老窖酒文化

问:地 1问:中国泸州的地理坐标? 泸州位于北纬28度,坐落在长江岸边,是一个“处处因酒而生,人人为酒而忙”的小城市。 泸州是造物主眷顾的地方,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秦岭围成的襁褓里,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的滋润中,这里有白酒酿造应具备的一切微环境条件:气候、水质、微生物资源。 泸州属中国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地处海拔较低的四川盆地:冬暖,春早,夏热、秋雨、湿度大、空气温润,四季分明,在这里竟然生长着典型的岭南水果一一荔枝和桂圆。 2问:泸州从古至今的酒城典故? 开国元帅朱德曾在这里驻扎五年,赋泸州“酒城”之美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典故就诞生在这里;在这里,胡耀邦曾发出“风过泸州带酒香”的感慨;在这里,明代状元杨升庵曾写就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有史料记载,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就是从泸州出发,翻过秦岭,到达长安的。 3问:泸州为何是中国酿酒龙脉? 正是由于这些气候地理条件,在这个天赐的地方,诞生了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州老窖成为浓香鼻祖,而泸州又被誉为“中国酿酒龙脉”。 问:窖 1问:1573国宝窖池群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自公元1573年(明朝万历元年)起持续酿造至今,439年从未间断使用的1573国宝窖池群,是我国现存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更是公认的“活文物”,继承了几千年来酿酒工艺的悠久历史和奇妙的酿制技术,涵盖了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内容;繁衍出的不同窖龄微生物簇群,数量庞大、丰富多样,成为世界酿酒大师们研究中国白酒的极限数据样本。1996年11月,国务院(国发1996)47号文件,颁布1573国宝窖池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被誉为“国窖”;2006年,“1573国宝窖池”因其对人类文明的特殊贡献,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

一、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 (一)白酒的起源、发展 白酒又名烧酒或火酒。有些少数民族则称其为阿剌吉酒,意为“再加工”之酒。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大酒种,它最早产生于酿造酒的再加工,因此要谈白酒的起源还得从酿造酒说起。 一般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过去有的酒厂还把杜康供作酿酒的祖师爷,连日本的清酒行业也把酿酒技师尊称为“杜氏”。这种传说的依据,可见于古书。如《事物纪原》载:“杜康始作酒”。但有的书如《世本》却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少康即杜康,他要比夏禹时的官吏仪狄晚得多。据此,似乎是仪狄先造的酒了。《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这里并没有说仪狄先造酒,只是说他能够酿出甜美的酒而已。其实,杜康、仪狄都只是掌握了一定技巧,善于酿酒罢了。正如大多数生产技术一样,酒的创造和发展,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自然现象,反复实践,经无数次改进而来的。一般说来,白酒的由来可分下述三个阶段。 1、自然界造酒 自然界中的含糖野果是猿的食物,它们在成熟之后掉落下来,积集于坑洼之处,或者被猿摘下,将没有吃完的野果放在石洼中,天长日久,这些野果被附在它们表皮的、空气雨水中的或土壤中的野生酵母发酵,变成了香气扑鼻、酸甜爽口的原始果酒。《篷栊夜话》中有一段类似的记载说到了这一自然过程:“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这种现象,推测在旧石器时代就被我们的祖先注意到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学会了原始的牧业生产,在存放剩余的兽乳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发酵而成的乳酒。在农耕时代前后,人类认识到野生植物的含淀粉种子(谷物等)可以充饥,便搜集贮藏,以备食用。由于当时的保藏方法原始,谷物在贮藏期间容易受潮或受雨淋而导致发芽长霉,这些发芽长霉的谷物若继续浸泡在水里,其中的淀粉便会受谷芽和野生霉菌、野生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糖化、发酵,变成原始的粮食酿造酒。另外,当有煮熟的谷物吃不完时,他们用树叶等包盖起来,或存放在树洞等中,过后这些熟粮因受根霉、酵母等野生微生物的作用变成了“酒酿”。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原始粮食酿造酒的发现。 这一阶段大概在7000至10000年前,由于自然界的作用造出酒来,逐步被人类所发现和认识。但人类还没有去模仿、去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来造福。

最受国人推崇的中国十大白酒品牌

最受国人推崇的中国十大白酒品牌 一、茅台酒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是酿造者以神奇的智慧,提高粱之精,取小麦之魂,采天地之灵气,捕捉特殊环境里不可替代的微生物发酵、揉合、升华而耸起的酒文化丰碑。茅台酒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公元前135年,古属地茅台镇就酿出了使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盛名于世。 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茅台镇周围地区或全国部分酱香型酒的厂家极力仿制茅台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茅台酒的传统制作方法,只有在茅台镇这块方圆不大的地方去做,才能造出这精美绝伦的好酒。 二、五粮液

万里长江第一城――酒都宜宾,是中国酒文化的缩影。这里雨热同季、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壤最适宜酿酒所需微生物的生长,有道是“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宜宾的酒文化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五粮液就是中国酒文化的提炼和结晶。 宜宾属南亚热带到暖湿带的立体气候,山水交错,地跨北纬27°50′-29°16',东经130°36′-105°20′,年平均气温在15℃-18.3℃间,全年降雨量高达1200毫米/年?平均,年平均相对湿度81-85%,年平均日照950-1180小时,常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小,湿度大,土壤丰富,有水稻土、新积土、紫色土等六大类优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糯、稻、玉米、小麦、高粱等作物,这些正是酿造五粮液配方中的主要原料。特别是宜宾紫色土上种植的高粱,属糯高粱种,所含淀粉大多为支链淀粉,是五粮液独有的酿酒原料。而五粮液筑窖和喷窖用的弱酸性黄粘土,粘性强,富含磷、铁、镍、钴等多种矿物质,尤其是镍、钴这两种矿物质只有五粮液培养泥中才有微弱量,其他酒厂的培养泥中都没有。这个生态环境非常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存。五粮液的生产需要150多种空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参与发酵,因此,必须要有能适应150多种微生物共生共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只有在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才能找到。如果缺了这些环境,五粮液的酒味就没有这么全面,可以说,自然的天成给予了五粮液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之美,这使得五粮液更具独有性。 三、西凤酒

酿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0913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e427177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09137←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2012年,我国酿酒行业经营状况依旧良好,但受到国际经济低迷和国内消费不振等影响,主要营业指标虽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增速较上年同期水平有所放缓。1~12月,酒的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7547.20亿元,同比增长19.6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2.74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54.93亿元,同比增长36.4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52个百分点。其中,4季度酒的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12.22%,累计增速19.65%,增速较前三季度下降0.4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17.88亿元,同比增长25%,累计增速较前三季度下降0.83个百分点。 步入“十二五”以来,由政府主导的产业整合为酿酒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如四川和贵州共同打造优势产区“白酒金三角”,实施“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战略;贵州重点打造黔北、黔中、黔南三大品牌基地;山东省《蓬莱市葡萄酒庄聚集区总体规划》布局一带三谷,重点打造葡萄酒业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共同开展了行业特色区域建设,包括中国(宜宾)白酒之都、广东佛山豉香型白酒产业基地等项目,也加速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地方政府对酿酒产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在实现酿酒产业空间聚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推动作用,也进一步刺激了行业产能的扩张。 近10年酿酒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业外资本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外部资金大量涌入,刺激了酒企的产能扩张。据测算,2011—2013年间,白酒行业资产总额增长70%,啤酒行业仅2013年新增产能就达到443万千升。如此大规模资本增长和产能扩张,在当

四川的酒与酒文化

四川的酒与酒文化——川酒史话. 明清时期四川的酒 南宋末年,长达半个世纪的宋元战争,加上蒙古贵族的掠夺,使四川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元代普遍实行禁酒,但因“川蜀地多岚瘴”,便对四川给以“弛禁酒”的优惠政策。元代四川酒课7590锭20两,占全国酒课的第五位。宋时的一些名酒如郫筒酒、鹅黄酒等在元代仍然享有盛名。元代川籍大文学家虞集在他的诗作《代祀西岳至成都作》中就留下了“赖 得郫筒酒易醉,夜深冲雨汉州城”的诗句。 明清时期是川酒发展的重要阶段,白酒生产工艺普遍推广,酿酒技术不断改进,川酒中 的众多名酒开始崭露头角。 明清时期,泸州酿酒业十分发达。著名的泸州老窖,建成于明代中叶。到清同治年间(1869年),温氏家族第九代传人温宣豫从泸州“舒聚源”酒坊买下十口陈年酒窖,随同后来陆续收购的“禄厚祥”、“富生荣”、“顺昌祥”,统称为“豫记永盛烧坊”,就酿制出了号称“三百年老窖”的曲酒。据《泸县志·食货志》载:清末泸州“以高梁酿制者曰白烧,以高梁、小麦合酿者曰大曲。清末白烧槽房六百余家,出口远销永宁及黔边各地……大曲槽房十余家,窖老者尤清冽,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远销川东北一带及省外。”1958年,国家轻工部委托四川省人民政府,组织来自全国的有关专家,对今日泸州曲酒厂一车间所在地——泸州南城营沟头整齐排列的陈年老窖窖龄进行考察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老窖建成的时间当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泸州老窖池是我国酒文化的珍宝,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文物,因而赢得了“国宝窖池”之美称。明代大诗人杨慎(升庵)对泸州美酒备加赞赏,曾写下了“玉壶美酒开华宴,团扇熏风坐午凉”、“江阳酒熟花如锦,别后何人共醉狂”等佳句。清乾隆年间,被称为“再世谪仙”的川籍著名诗人张问陶(船山)乘船出川路经泸州时,写下了不少吟咏泸州城、泸州人、泸州酒的诗 作,其中题为《泸州》的两首七绝曰: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江给客橙。 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 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 在我国名酒“五粮液”的产地宜宾,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酿酒的专业作坊——糟房。当时较有名的糟坊是位于宜宾城北门顺河街的“温德丰”和“德盛福”。“温德丰”生产的“杂粮酒”,是仿宋代名酒“荔枝绿”的酿制方法,以高梁、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混合酿制而成,成为酒中佳品。据考证,明代宜宾酿出的“杂粮酒”,即为今日“五粮液”的 前身,其最老的窖池,已有400多年历史。 赤水河畔的川南古镇古蔺县二郎镇,属先秦时代“夜郎”的疆域。2000年前,古夜郎人就已开始酿酒。二郎镇地处川黔交通要道,与贵州名酒产地茅台隔赤水河相望,相隔不过几十里。北宋年间,二郎镇一带酿出了优质大曲——“凤曲法酒”。明代赤水河畔出现了酿酒的“回沙工艺”。清代二郎镇已有大小酒坊、糟房20余家,酒师、酒工数以百计,除生产著名的“凤

四川省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四川省白酒行业分析 1、四川省白酒市场整体环境 2013年1月20日,“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启动仪式在四川省泸州市酒业集中发展区举办。而后,在“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指导下,四川白酒企业抓住这个机遇,启动多个项目的建设,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取得快速发展。 2013年,四川省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1056.81亿元,同比增长了33.09%,提前2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建设川酒千亿产业目标。2013年,1-9月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度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33.82亿元,同比增长37.2%,实现利润240.93亿元,同比增长43.9%。其中,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前10户龙头企业,其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等经济指标都实现了较大提升。 2、四川省白酒主流消费价位及品牌 本人根据走访情况和二手资料的整理发现,目前四川省的主流消费价位集中在50元至400元之间,多为自家招待客人及宴请时饮用,而价格在500以上的高端白酒,销量也相对不少,但多为送礼用,并不是消费主流。 在四川省市场上的众多白酒品牌中,目前销售得最好的还是经常在媒体露面的品牌白酒,如茅台、五粮液、剑南春、郎酒、

泸州老窖等大品牌。消费者购买白酒除了看价格,更多的还是看酒的品牌。 3、四川省白酒市场竞争格局 3.1 低端白酒市场区域品牌是竞争主力 四川省低端白酒市场地区性品牌集中,区域市场上各地本土品牌竞争非常激烈,外来品牌相对来说比较难以进入地方市场。现在市场上低端白酒虽然利润低下,但是市场容量相对来说是庞大的,不断吸引着大批企业在其中混战。 在四川省低端市场销量比较好的白酒有丰谷、江口醇、小角楼等有名品牌,还有各地本土品牌,如叙府酒、红楼梦、高洲等。 3.2 中端白酒市场群雄逐鹿无霸主 目前,四川省的中端白酒市场区域竞争激烈,本地产酒品牌割据。相对于低端白酒市场,中端市场上消费者饮用习惯不固定,消费品牌容易不断转换。现阶段,中端白酒销售促销现象显著,促销手段和方法对销量的增长作用明显。 中端白酒市场消费价格带在100元——400元之间,空间较大,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不固定给予了各种品牌进入市场的机会。四川省中端白酒市场上一片繁荣,各大名优白酒企业都十分重视提高中端白酒市场的开发力度,销量较好的白酒有郎酒的原浆系列、泸州老窖头曲系列、金潭玉液和丰谷酒等,一些地方优势品牌也纷纷力推自家的中端白酒产品。 四川中断白酒市场上的激战一触即发,谁将成为这场竞争中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白酒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开篇:中国白酒业正在大乱与大治中前行 2005年1-11月全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3224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05%。白酒生产集中度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同时规模小、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行业问题依然存在,随着WTO条款的实施、国外白酒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竞争日渐加剧,白酒企业普遍面临如何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独特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 目前,营销手段的变化和终端通路的竞争,成为白酒品牌生死攸关的决定性因素。 仔细分析白酒业发展路线图,不难发现在中国白酒业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其营销节奏的变化,各家白酒企业和白酒品牌的内涵都得到了鄣显。自从白酒生产销售放开之后,白酒业就进入了营销时代,从文化营销到广告营销、概念营销再到整合营销,仿佛一夜之间,白酒业的市场开发重点就转移到了市场终端的角逐。当终端操作从深化急速发展到恶化,几乎所有营销培训课都贯穿了“得终端者得天下”思想。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商家买断品牌行为的频繁上演和愈演愈烈,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于是,在终端竞争的硝烟战火里,市场开始了细分的步伐--强者愈强弱者不灭。这就像一场决斗中强者与弱者的对话--高端白酒拓展路线为:区域分割,高举高打,全力打造样板市场;区域性白酒则先求点胜,积点成面,尤其是部分传统名酒产地通过纷纷推出区域性强势品牌,坚守固有阵地,在市场运做中,营销手段、市场策略、整合力度各方面都不亚于全国性的品牌运做,加之品牌与当地的公共关系、地方支持,各自为王,称霸地方,其中,很多老名牌酒也被挤压

成区域性品牌,汾酒、四特、西凤、洋河、宋河、宝丰等都是典型例证。区域白酒营销的成功,使白酒市场前期比较成功的全国性强势品牌:小糊涂仙、金六福、浏阳河、金剑南等受到猛烈冲击,风光不再,利润降低。 乱局就是大局,乱局就是机会。 对未来3年白酒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国性强势品牌将很难出现,区域性品牌优势日渐明显,同时区域性品牌在同区域内受其他品牌冲击后,将不断更新、淘汰,向前发展,以扩大市场份额与领先优势。今后盲目发展全国性品牌的路子将很难走通,而原有强势品牌里推新品、深耕渠道则成为必然。 同时,白酒趋向“时尚化”,也是解救白酒业本身束缚的一剂良药。 现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都偏向于红酒或国际名酒,为什么没有考虑中国白酒?白酒文化虽然悠久,但不是每个酒都可以诉求“古”文化,酒文化的塑造关键是要结合自身资源与时俱进,比如从色泽、口感和包装上注重美感和艺术感的结合让白酒时尚起来可吸引最大的消费群——年轻人,同时使增长有限的白酒市场蛋糕变大。 中篇:白酒行业未来走势的“十四大猜想” 一:终端竞争将延续 在整合营销中:目标人群、公共关系、政治权力、市场细分、市场选择更加重要 全国性强势品牌很难出现,区域性品牌优势明显。并且区域品牌在同区域内受其他品牌冲击下,将不断更新、淘汰。 二:营销将会向深度营销进化,销售渠道毛细化,专业化 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水井坊、国窖1573为主,在重点县、

酒文化之论酒

论酒 摘要:酒,在人类历史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有几千年懂得历史了,如今酒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饮品了,因此它与人的身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饮品,千百年来为我国人民所钟爱,享有“玉液”“琼浆”之美誉。随着几千年的发展,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关键词:酒、酒文化、发展、健康、适量饮酒 1.酒的发展 酒的初创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当时的酒是用发酵的谷物来泡制出来的水酒;成长期为前2000年(夏)-公元前200(秦)提出了发酵阶段性理论并创造了“古遗六法”;成熟期为公元前200-100(北宋),其中黄酒、果酒、药酒、葡萄酒等都有了发展;酒的提高期1000-1840年(晚清),这是西域的蒸馏器的传入导致举世闻名的中国白酒的发明;1840年至今则是就得变革期,西方先进技术与中国传统酿造技术争放异彩,使我国酒苑百花争艳。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名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

中国名酒

中国名酒 中国十大名酒,是指: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特曲、西凤酒、汾酒、古井贡酒、董酒、洋河大曲等十大白酒品牌。中国名酒为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 国内曾先后五次进行白酒国际级评比,汾酒、茅台酒、五粮液(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评比出的中国的四大名白酒是: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等酒在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中国名酒。 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甘美之”的褒奖到1704年后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赞誉. 茅台酒系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酒度53度。陈毅有诗:“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天下三千年,五粮成玉液。五粮液酒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它集天、地、人之灵气,采用传统工艺,精选优质高粱、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酿制而成。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是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精品。 五粮液酒历次蝉联“国家名酒”金奖,九一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继1915年获巴拿马奖八十年之后,1995年又获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酒类唯一金奖。至此,五粮液酒共获国际金奖三十二枚。 洋河牌洋河大曲,已有400多年历史。该酒属浓香型大曲酒,系以优质高梁为原料,以小麦、大麦、豌豆制作的高温火曲为发酵剂,辅以闻名遐迩的“美人泉”水精工酿制而成。沿用传统工艺“老五甑续渣法”,同时采用“人工培养老窖,低温缓慢发酵”、“中途回沙,慢火蒸馏”、“分等贮存、精心勾兑”等新工艺和新技术,形成了“甜、绵、软、净、香” 的独特风格 泸州老窖特曲于1952年被国家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州老窖窖池于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誉为"国宝窖池"。泸州老窖国宝酒是经国宝窖池精心酿制而成,是当今最好的浓香型白酒。 山西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中国白酒排行榜2011

2011年度华樽杯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 时间:2011-9-20 3:31:21 核心提示:2011年度华樽杯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 2011年度华樽杯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 序号类别地区企业名称品牌价值(亿元) 1 白酒贵州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 595.28 茅台酒 2 白酒四川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584.0 3 五粮液 3 白酒江苏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210.89 洋河蓝色经典 4 白酒四川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152.06 泸州老窖 5 白酒四川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2.82 红花郎酒 6 白酒陕西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1.48 西凤酒 7 白酒湖北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140.71 稻花香 8 白酒安徽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0.68 古井贡酒 9 白酒北京华泽(金六福企业) 96.25 金六福 10 白酒山西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3.21 汾酒杏花村竹叶青 11 白酒湖南湖南浏阳河酒业有限公司 83.6 浏阳河 12 白酒湖北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82.08 枝江大曲 13 白酒四川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1.2 剑南春 14 白酒四川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 74.26 水井坊 15 白酒四川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69.36 丰谷 16 白酒湖北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 67.12 白云边 17 白酒安徽安徽金种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6.34 种子酒 18 白酒新疆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58.06 伊力特 19 白酒山东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 57.12 古贝春 20 白酒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 53.96 四特酒 21 白酒河南河南省张弓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52.64 张弓酒 22 白酒河南河南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51.96 宋河 23 白酒山东泰山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72 泰山酒五岳独尊 24 白酒河北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46.89 板城烧酒坊 25 白酒内蒙古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6.49 河套王 26 白酒湖南湖南酒鬼股份有限公司 45.48 酒鬼酒

中国酒城 醉美泸州(1)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 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长江沱江交汇处。解放初为川南行署所在地,1983年设立省辖市,幅员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3区4县,人口505万。 泸州历史悠久,古称江阳,历来为川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 封苏嘉为江阳候在长江与沱江交汇(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置东江阳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 改泸州为泸川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 复置为泸州。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直隶四川行省,清嘉庆七年(1802年) 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置永宁道,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泸县解放,泸州先后为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 、泸州、泸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地级)、泸州专区专员公署(地级) ,泸州市(川南行署辖、地辖)所在地。1960年7月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 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将地辖泸州市改为省辖市。 泸州拥有两千多年的酿酒历史,是浓香型白酒发源地,以盛产国家级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驰名中外,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酒城”,有着“风过泸州带酒香”的美誉。清代诗人张船山被认为是泸州酒文化的代表,他的诗篇篇有酒,诗酒风流,他的《泸州》三首为泸州的酒文化作了最好的注解“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旃檀风过一船香,处处楼台架石梁。小李将军金壁画,零星摹出古江阳。”“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正所谓“不是江南,胜似江南。酒以城名,城以酒传”。 泸州旅游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拥有以名酒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四大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泸州名酒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拥有泸州老窖国宝窖池和郎酒天(地)宝洞两处著名的名酒文化旅游景点。国宝窖池是中国现存建造最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 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农林经济管理112班方晨亮 学号:201103010221 摘要 一位研究汉学的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文明史,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此话虽语失偏颇,但却言有所指.的确,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既似一首抒情的诗,有激奋也有悲沉,有欢歌亦不乏痛吟;又如一幅忘情挥洒的泼墨画,远近大小尽显,浓淡深浅自成。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酒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华夏文明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酒起源发展文化 前言 在中国,酒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我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在中国,酒与文化可以说是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影,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所以,便有了“酒能助兴,亦能乱性”这么一说。 饮酒思诗,赋诗念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都是酒中豪杰。东晋陶渊明视酒为“佳人”、“情人”;领一代风骚的曹操,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咏酒魄诗;生平萧索的庾信,有“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等饮酒诗14首,以酒寄情缠绵悱恻。 那么,为何众多的诗人唯独钟情于酒呢?为何酒能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呢?其实,文人不单单只是饮酒,酒固然味美,醇香,可是饮酒更是有一种意境。我们都知道,诗人的创作需要灵感,而酒恰恰能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打开他们心中久闭的大门。所以,与其说是饮酒,不如说是陶醉于酒带来的创作的灵感中。 有了古典文学的助兴,酒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种文

白酒的四大文化流派

白酒的四大文化流派 随着中国市场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大众对酒类消费价值的评定,已经从单一的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上升为对归属、尊重和地位等方面的情感追求。白酒已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它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身的产品性能,在消费者消费价值观念的支配下,已经变成了一种实现情感寄托和自我价值满足的消费载体。因此我们说,酒不但是物质的商品,更应该是情感的商品,实现情感价值的满足和升华反映到市场中,就是酒的文化内涵。纵观中国白酒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步入营销时代以来,就在不断地探索着一条长远的发展之路,从广告战、通路战、终端战,再到促销战、品牌战,演进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以产品和品牌文化内涵为核心,以整合营销理念为手段的全新市场竞争业态,文化已经成为白酒品牌的生命和灵魂。以人性原则为基础,以产品文化品位、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为诉求的营销时代已经到来。为了进一步探讨、研究白酒文化现状和发展,有人把现今市场中有代表性的品牌,按其文化诉求点的表现不同,做了几大派系的分类,希望能对读者在认识白酒文化、理解和运用文化上有所帮助。 1、历史性文化 白酒是中国的一大历史遗产,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在渊源的历史推进中,白酒沉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势能。历史文化是白酒品牌最有爆发力的能量,它可以使白酒品牌与生就具备一种历史神秘色彩,这种神秘色彩在市场中,形成的一种消费向往的激情,增强了产品的品位价值和品牌的信誉度,在丰富品牌内涵和提高品牌质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受白酒生产工艺的影响,“酒是陈的香”的消费观念,已经根深入消费者的思维中,在消费者看来,白酒的历史文化就代表着产品品质,代表着一种尊贵。因此,白酒产品的历史文化,是产品进入高档市场销售的核心基础,它将更长久的主导着白酒品牌的发展。像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传统白酒品牌,都是中国酒文化的典范,是历史文化给与了他们品牌的支点。另外,近几年风靡高档酒市场的水井坊,也是充分利用了其原产地域历史文化作为支点的结果,水井坊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中国白酒市场品牌发展的必然。 2、情感文化 现代人在一种高强度、快节奏的环境下生活,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精神情感的需求日趋强烈,为了摆脱或者适应这种环境,人们往往借助一种情感化的商品来实现情感的寄托。白酒产品通过寄托情感的宣扬,可以引起品牌理念和消费理念的共鸣,使产品和情感融为一体,在产品具备一定生命力的同时,也使品牌具备了自己的个性和品位,提高了产品的消费价值。“金六福”,通过“幸福的源泉”品牌理念渲染,形成了以“福运”为核心的福文化,依托福文化策略打动消费者的心,并且通过一系列信息的传播,使狭义的福文化走向广义的福文化,由个体的福,走向民族的福,最后定位世界人民共同的福,构建整个金六福的品牌金字塔;“孔府家”的成功,也是其“家”文化的运用成功;同时“贵州青酒”的友情文化在其市场操作中也启到了很大的情感传递作用。 3、个性文化 1998年“酒鬼酒”高举个性品牌文化的大旗,在市场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整个中

宜宾泸州仁怀酒文化比较——以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

四川宜宾泸州贵州仁怀酒文化比较 ——以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 周山荣1 (贵州省仁怀市酿酒工业协会,贵州遵义 564500) [摘要]贵州究竟是否应当加入“中国白酒金三角”?四川宜宾、泸州与贵州仁怀,地理上,川黔三地毗邻,酒文化生成环境十分独特;政治上,仁怀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前隶属于四川,有着广泛的历史渊源;经济上,黔北凭依川渝,川酒对黔酒的辐射影响十分明显;文化上,巴蜀对黔北地区酒文化的发展注入更新生命力;特别是白酒酿造工艺上,酱香型“茅台酒”脱胎于浓香型“茅台酒”,川黔酿酒工艺同宗同源。因此,以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来思考,摒弃门户之见,加强区域合作,构建一个超越省际合作概念的区域,既有历史基础,更是现实需要。 [摘要]“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比较研究 2009年,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力求通过区域品牌建设和推广,将“中国白酒金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与法国波尔多、德国莱茵河畔等齐名的世界级白酒产区。对此,贵州至今态度不甚明朗,究竟是否应当主动加入“中国白酒金三角”?人们在思考、在议论。 四川宜宾、泸州与贵州仁怀,地理上,川黔三地毗邻,酒文化生成环境十分独特;政治上,仁怀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前隶属于四川,有着广泛的历史渊源;经济上,黔北凭依川渝,川酒对黔酒的辐射影响十分明显;文化上,巴蜀对黔北地区酒文化的发展注入更新生命力;特别是白酒酿造工艺上,酱香型“茅台酒”脱胎于浓香型“茅台酒”,川黔酿酒工艺同宗同源。因此,从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视角来思考,摒弃门户之见,加强区域合作,构建一个超越省际合作概念的区域,既有历史基础,更是现实需要。 一、地理上,川黔三地毗邻,酒文化生成环境十分独特。 川南黔北地区酒文化生成环境十分独特。这一区域同处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良好,土壤为侏罗、白垩系紫色土壤,酸碱适度,丘陵、河滩土壤保水性良好。由于长年暖湿,温差不大,适于酿酒微生物繁衍,这一区域制作的大曲,皮薄,菌丝分布均匀,有益微生物种类极多、曲香浓郁,可为酿制优质酒提供充足“动力”。此外,该区域自古发达的农业生产为酿酒业提供了丰富酿酒原辅料①。 四川宜宾、泸州与贵州仁怀三地或者说“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堪称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中国最著名的美酒聚集区。核心区位于北纬2750′-29°16′,东经103°36′-105°20′最佳酿酒纬度带,长江、岷江、赤水河流域川黔两省酒业集中发展区,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地域性资源。 在地图上把川酒“六朵金花”和茅台连接起来:从北向南剑南春、沱牌曲酒、全兴大曲、泸州老窖、五粮液、郎酒、茅台形成一个高脚酒杯。这是对我国传统的川南黔北酿酒带的一个象形化注解,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区域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域优势。 二、政治上,仁怀原隶四川,川黔三地历史渊源广泛久远。 “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只是产业地域划分,并不涉及行政区划。或者说是超越了行政 作者简介:周山荣(1981.7—)男,贵州仁怀人,贵州省仁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仁怀市酿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酒文化、地方文史。

中国十大白酒品牌排名

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1. 中国十大白酒品牌之茅台酒茅台酒是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名优产品,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也是中国的国酒,拥有悠久的历史。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有“国家一级企业”的称号,是“中国驰名商标”,茅台酒同时也被誉为“中国国酒”。 2.中国十大白酒品牌之五粮液五粮液白酒是五粮液集团公司旗下产品,该集团系统研制开发了五粮春、五粮神、五粮醇、长三角、两湖春、现代人、金六福等许多品牌,五粮液酒曾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其商标“五粮液”1991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驰名商标”;1995,企业在第50届世界统计大会上,荣获“中国酒业大王”称号;2003年再度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是国内唯一两度荣获该奖的企业。 3.中国十大白酒品牌之泸州老窖泸州老窖产于泸州老窖集团,该集团是享誉海内外的百年老字号名酒企业,是在明清36家古老酿酒作坊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有大型骨干酿酒集团。泸州老窖特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国窖”牌商标在2006年获得白酒类唯一的国家“驰名商标”,“泸州老酒坊”牌商标,又于2008年获得国家“驰名商标”。自此,泸州老窖成为行业唯一拥有三枚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4.中国十大白酒品牌之汾酒汾酒产于山西汾酒集团。山西汾酒,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 5.中国十大白酒品牌之酒鬼酒酒鬼酒由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出产,该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吉首酒厂。自上市以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酒鬼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曾先后荣获“全国酒文化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轻工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集体”、“中国公众形象优秀企业”、“全国质量效益企业”、“全国酿酒行业优秀企业”、“全国酒文化优秀企业”、“中国公众形象优良企业”、“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等多项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