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管理心理学总结

朱永新 管理心理学总结
朱永新 管理心理学总结

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关系、起源、趋势)5

行为科学是研究和探索人们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以人为研究对象,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为目的。行为科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1949年,芝加哥大学举行了一次跨学科会议上首次采用“行为科学”这一概念,1953年由福特基金会正式定名,1956年《行为科学月刊》出版。行为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

行为科学在企业中的应用称为“组织行为学”,它综合运用了上述学科的知识,研究组织中人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规律。可见,它与管理心理学的人力管理部分有交叉联系。管理心理学不但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里与行为,也讨论目标、信息、实践、环境等因素。

案例研究法12

案例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查阅记录、访谈、发调查问卷和观察等方式搜集关于某个特定的人或群体的详尽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在新情境中发现问题。

为了使案例研究收到较好的效果,应注意:

第一,研究者对新事物要有敏锐的觉察力;

第二,搜集的资料要详尽,要有驾驭众多资料的能力。

案例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问题,但不适合探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其它有一个较大的缺陷就是外部效度较低,研究的结果很难外推。

中庸之道P27

在管理中,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折中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它,而应该正确理解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在哲理。中庸之道在管理中的运用大致包括一下几个方面观念:

凡事要适度;中庸之道反对处事走极端,主张任何时都要遵循一个适当的度。由此变得出处事物的方法:无过无不及。过与不及两者都是不提倡的,管理中应提倡的是“中行”,凡事都要适中和适度。

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管理中经常要面对如何把握好矛盾双方的问题。从事物对立的两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即所谓的“执两用中”。这样就能统一考虑到矛盾中对立的两级,不至于出现偏颇,在对立面的互补中取得一种整合效应。

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

中庸之道的“中”在管理中还要求遵循灵活多变的原则。这里说明了中庸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能衡量事物的情势相应的变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它的要领。中庸之道正是以这种灵活多变而见长。

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对矛盾对立面之间有原则的调和与渗透的追求。

无为而治(遵循规律)28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是无为而治,这是由到家提倡并产生广泛影响的管理原则,“无为”时道或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并非无所作为。就管理者而言,“无为”是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和过程。具体来说,“无为而治”在管理实践中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无为”可以减少管理所遇到的心里阻力,避免引起反感。在管理中不认为破坏自然规则,顺其自然,就能够防止下属出现抵触心理,时下属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管理要求,实施有效管理。

第二,“无为”可以减少冲突。管理者,“清心寡欲”,即不过分注重利益,就会有利于管理。

第三,“无为”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组织中一旦建立起稳定的组织结构,明确的份工职责,就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假设(主要观点、区别)49

“经纪人”假设;(rational-economic man)直译为“理性—经纪人”又称“实利人”。

“经纪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打算做的一切都是扩大他们在未来将获得的利益;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企业家作为“经纪人”

而追求尽可能多的利润,工人作为“经纪人”则要得到尽可能多的工资;一般人生性延误工作,并且设法逃避;因此,大多数人必须强施威压、严格管理才能促使他们努力完成工作目标;大多数人都乐于为人所督导,回避责任,未具雄心,企求安全。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1)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的逃避工作;

2)由于大多数人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必须对其施以强迫、控制、指挥的措施,甚至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

其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3)大多数人天生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风险与责任,没有雄心,企求安稳,并甘愿受人领导,接受指挥。

4)人生下来就习惯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安全看的高于一切;

5)人缺乏理性,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

“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大的人际关系,

社会地位和成就等;

2)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工作合理化的结果,许多工作本身原有的意义已不存在,因此,人们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

去寻找乐趣和意义。

3)人在所处群体的社会力量中所受到的影响,比管理中的激励和控制对他的影响更大。

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社会人与经纪人相比,更强调人们的社会性需求,突出了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与“社会人”相应的管理实践有如下五个特点:

1)管理者除了应该注意工作、完成生产任务外,更应该主要以关心人,满足任在从事某项工作中的各种社会需

要。

2)管理者不应只注意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而应更重视员工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他们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管理者应重视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和团体的奖惩制度,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4)管理者的职能不应局限于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自上而下的活动方面,而应该在上级和下级之间起联络

员的作用。

5)让员工参与管理,满足其社会性需要,使得对员工的外来控制转变为员工的自我控制,员工是为了达到企业

目标而努力工作。

成就人理论认为,社会人的观点虽然比经纪人的观点提高了人的需要境界,但也只是涉及到第三和第四个层次,而忽视了工人们常常最关心、最重视的问题即成就的需要——对工作的胜任感,其他人对自己工作成就的承认和赞赏。

复杂人假设因为人是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

文化人假设人的行为及价值选择,是由所处的文化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的行为。企业文化就是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香味的总和。管理的要点就是要建立一种适合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力,以改变人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获得较高的管理效果和效率。就是要用正确的企业文化引导人、约束人、凝聚人、塑造人。

“经纪人”与“社会人”共同点:

1)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的逻辑统一性。

2)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的逻辑统一

3)“利润率的最大化”与“价值率的最大化”的逻辑统一

目标的心理功能(简答)65

1)定向功能

目标的定向功能是指目标能使人们的行为按照一定的指向进行。个人或组织行为活动的方向性总是受人们既定的追求目标制约的。

2)控制功能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总体目标对各个子目标的制约作用来实现的,二是管理的主要阶段是实现目标的过程,这种过程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同,主要是依靠组织成员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

3)激励功能

巨大的动力源于远大的目标。

4)凝聚功能

共同的目标是群体动力的源泉,产生组织内向心力。另外,目标的凝聚功能还表现在目标能够使人们在工作中自觉的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结合起来。

5)反馈功能

组织或个人使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开展来实施其总体目标的,这一系列活动的结果与总体目标是否统一、是否匹配,就是管理反馈环节的主要内容,也是管理者进行更有效管理活动策划或进行目标修订的重要依据。

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83

第一阶段:制定目标

1)对参加者做好动员工作,包括提供情报和予以适当的鼓励;

2)有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组织目标和战略目标;

3)由各级管理人员制定试探性的策略目标;

4)上级和下级之间相互影响:A.修改目标对各种建议做出反应 B.抛弃不现实目标;

5)对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

第二阶段:实现目标

6)在一般监督之下,为实现目标进行过程管理

第三阶段:对成果的检查和评价

7)对达到的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8)把经验用于新的目标管理周期;

人员招聘的一般程序99

1)制定招聘政策

2)确定招聘的渠道、方法、标准

3)发布招聘信息

4)对申请人员进行甄选

5)体检

6)录用决策(着重考虑候选人的工作能力、工作动机并选择最合适的人)

7)对录用人员的聘用、培训和安置

8)对招聘结果进行检查评估并撰写总结报告

情景模拟的概念和方法103

情景模拟就是编制一套与某职务实际情况相类似的测试题目,将受试者安排在模拟的、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受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受试者各个方面的能力做现场考核,用以确定受试者的潜能。

情景模拟主要包括公文处理、与人谈话、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即席发言等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与个人共同制定,基于个人和组织两方面的需要,通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而制定出的人在一生的事业发展战略与实施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逐步开展的过程。(概念)1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评价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后一个较高级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比它低级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具体而言:

1)当一种需要被满足之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下降。

2)需要体系对于多数人而言是很复杂的,因为多种需要同时影响着个体行为。

3)一般而言,只有党低层需要被满足之后,更高一层的需要才会被激活并影响个体的行为。

4)满足高层次需要比满足低层次需要的途径更多

5)未满足的需要将支配意识并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去获得满足。

需要层次理论评价

(1)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第一,他对人的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符合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特点。

第二,他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第三,他指出每个时期有一个主导的需要出现,表明人在一定的时间内,他的行动受这个主导需要的调节支配,这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2)局限性:

第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要使人人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而这种自我实现在他看来完全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可以脱离社会生活条件,只需要个人改善其认知,认识到自我的内在价值,就可以实现。他的自我实现是脱离社会实践的。

第二,他的需要层次发展的模式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认为低级需要满足才能产生高级需要。

★简述公平理与归因理论131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于1967年提出。该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

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论人的活动的因果关系的理论。有人将归因理论称作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认知来达到改变人的目的。从最后目标来看,归因理论也是一种行为改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归因方式不同人们的行为反应也会不同

1)由于能力是自己无法直接控制的稳定的内因,如果行为者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则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程度。

因为他认为再努力也起不了作用。

2)假若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由于努力程度是相对不稳定的但又是可控制的内因,这样的归因可能增强

今后的努力程度。

3)假若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因,如果偶然生病或者意外事故等,或者运气不好,没有机会,这就不一定会

降低人的行为积极性,行为者仍能保持较高的努力程度。

4)假若把行为失败归因于任务重难度大等,由于这些因素是稳定性的外因,这很有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和

行为的努力程度。

影响人际吸引力的因素143

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相似的因素、需要、性格、气质的互补作用、个性特征、能力与特长、仪表的吸引力。

心理挫折的克服154

1)正确对待失败与逆境

2)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3)接受自己,接受别人

4)精神宣泄法

5)改变环境

职业倦怠是一种综合症状,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是一种生理、情感耗尽的严重状态,个体感觉自己毫无生机、疲惫不堪,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158

领导者的角色知觉167

角色认知、角色期望、角色行为、角色评价、角色意识、角色确认

★法定性权利和威望性权利(概念,关系)171

法定性权利来源于领导者的职位,也就是说一个担任了某职位,他(她)就掌握了这个职位所提供的法定权利。法定性权利的获得不是由于领导者本人的现实努力争取,而是靠外界赋予的,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职务和本人资历因素的作用。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权威性权利主要由领导者的品格、能力、知识和情感等个性因素构成。一个领导者如果在这四种因素方面都过硬的话,下属会对他产生敬爱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切感。领导者获得的权利也是一种心悦诚服的自然性的影响力。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

变革型领导理论(名词解释变革、交易型领导)198

变革型领导:变革型领导指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相互融合,并建立一种联系,唤醒领导者和下属员工的各种动机和道德意识。此种类型的领导者关心员工的需要和动机,并尽力帮助下属完全发挥他们的潜能。

交易型领导: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相互满足的交易过程,即领导者藉由明确的任务及角色的需求来引导与激励下属完成目标。

团队形成的四个阶段及其表现209

1)形成期:依赖、依靠。在形成期,一些相互了解不深的成员为了一个目标走在一起。

2)风暴期:冲突产生一方面,团队成员对达成团队目标后个人能得到什么好处产生置疑,甚至有人散

布负面消息;另一方面,团队成员间在工作开展思路上也会产生分歧,对目标的达成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团队冲突较多,团队精神较差。

3)规范期:凝聚力形成团队成员对目标达成的方法和思路有了共识,每个人对自己分担的工作有了清

晰的认识和了解,团队成员的归属感较强,团队内部比较民主,成员间相互信任,有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团队合作精神强,工作绩效直线上升。

4)绩效期: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靠。团队精神和团队绩效达到高峰,团队成员间的协作也达到了默契

的程度,团队内部的管理机制自动起了作用,成员工作效率很高,成员间摩擦很少。

被领导者的成熟素质212

1)适应上级维护上级

2)敬业守职,热忱工作

3)博学多才,乐观自信

4)勇担责任,独当一面

5)原则坚定,方法灵活

6)求真务实,积极开拓

7)谦虚谨慎,善于沟通

8)胜败如常,锲而不舍

9)多予少取,清名正利

10)能识大体,自主沉浮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名解)230

正式沟通是组织内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沟通方式。

非正式沟通是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进行的沟通。(组织的构成方式往往决定着谁将与谁沟通,以及谁不与谁沟通。)

信息沟通中存在的障碍236

信息过滤、选择性知觉、情绪影响、语言障碍、空间距离、组织结构、文化障碍、媒介障碍。

时间管理的原则(简答)259

1)积极主动原则——管理者能够主动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选择积极的生存发

展方式,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能动的对待客观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2)贡献目标的原则——贡献目标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选择其生命价值或人生价值后,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集中

在自己的优势上,集中在能做什么的影响圈内。

3)计划控制的原则——把首要的事情放在首位,统筹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根据个人或组

织的目标和使命,确立优先顺序,合理分配时间,并在实施过程中,排除各种干扰,能动应对各种变化,确保计划的圆满完成。

4)实践发展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或管理者根据外在环境、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根据自身角色的发展变化,

不断学习新的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创造、完善。

民族心理:就是以民族群体规范和民族价值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构成物。(每个民族的每个世代都从传统中接受认知图式,即在前人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新的实践,在前人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思维。)303

组织结构的含义:组织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312

韦伯的官僚制度317

1)明确的职责范围

2)规定明确的权威等级制度

3)高度的规范化

4)雇员升迁以德才为标准

5)工作事物与个人事物严格分开

6)摒弃个人感情的内部关系

7)法令、决定和规则以书面形式加以规定和记载

组织设计的趋势——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柔性化、组织界限模糊化、组织管理知识化、组织运营信息化。322

工作再设计: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促进组织的发展,对不能满足当前组织环境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工作关系进行重新设计。324

组织创新:组织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适应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326

组织创新的障碍327

1)组织的惯性——随着组织的成长,组织往往具有保持其稳定性的倾向,这使它倾向于反对组织变革,于是组

织就产生了惯性。

2)组织的保守倾向——与组织的惯性很相似的另一个制约组织创新的因素。

3)既得利益者的恐惧——变革会威胁到人们为取得现状所作的投资。

4)创新风险——组织创新将使已有的东西变得模糊不清并具有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的一定风险。

5)领导者担心以建立的权力系统受到威胁

6)对组织创新缺乏有效的保护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331

学习型组织指的是一个能够不断增强其创造力的组织,或者说是一个拥有知识并能对其进行管理和运用的组织,即能够“学习”知识的组织。

主要特征: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善于不断的学习、“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自主管理、组织的边界被重新界定、成员家庭与事业的平衡、领导者的新角色

组织文化:由组织成员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共同愿景所构成的认知体系。344

传播组织文化的工具353

标示(蕴含其特定内在含义的具体的物理形象)、传奇(折射组织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行话、仪式(承载组织基本价值观和承诺的赞歌)、规章制度。

车丽萍《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作业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 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 1. 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 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程。 A.组织 B. 领导者 C. 群体 D. 并与() 保持一致的过 2. 领导者的素质包括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 () A.管理素质 B. 综合素质 C. 心理素质 3. 领导的传统品质理论把领导者的个人品质条件与人格特征定义为 A.天生的 B. 学习的 C. 培养的 4.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把领导者行为分为面向生产与 ( A.面向发展 B. 面向效益 C. 面向组织 5. 日本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创建的 PM 领导行为类型中,把( 效率最差的领导行为。 A.PW 型 B.pm 型 C.P 型 D.M 6. 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称为 A.思维 B. 决策 C. 环境 四个方面。 D. ( D. 两个方面。 技术素质 ) ° 社会的 面向职工 类型的领导行为定义为 判断 D. 和精神文化 的总和。 社会文化 D. 分析 8. 冲突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潜在对立阶段、认知与个性化阶段、 阶段和结果阶段。 A.人际交往 B. 行为意向 C. 行为冲突 D. 行为矛盾 9. 勒温的参与改变态度理论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 A.信息 B. 价值 C. 人际关系 D. 情境 团队文化 () 阶段、行为 宁波九三进修学校行政 08班、工商行政091、092班 管理心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 目标管理:对组织(或个人)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它是管理者 以预定最优的最终效果为目标,并通过实施和评价等手段调动和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 性,使组织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动。 (第65页) 2、 管理人员良好思维品质的“四个学会 ”:一是指学会广泛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广度的 训练);二是指学会深入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深度的训练) ;三是指学会快速地思维(又称 思维速度的训练);四是学会有目的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目的的训练) 。(第71-72页) 3、 企业的三大资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物质资源;三是信息资源。 (第91页) 4、 心理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 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第152页) 5、 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指的是企业跨国经营。在这一领域中,企业经营哲 学与组织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第359页)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一:管理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记得老师说过管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以人为中心”。以前一直没有过对这门学科的了解,从选修这门课一直到上完,我有了不少收获,虽然对这么学科的学习和了解还是非常的少,但我仍对这么学科有了很好的认识,并且有兴趣和想法在将来继续在这门学科上学习下去。 管理心理学它是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根源和目的是探索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的动机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规律。主要研究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的心理活动。 管理的实质是“对人管理首先就要了解人”,了解所要管理的对象的性格特征,了解他的工作环境,了解他的工作能力。了解了才能很好的管理,才能很好的调动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 当领导管理自己的下属,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当老师的要管理自己的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这一切就是要领导者考虑的问题。在管理心理学中,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大师金克拉曾说:“你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必须掌握激励,生活就是这样,你把它放入自己所处的人际中,人们就记得你信任你,就像黑夜相信灯光一样。” 激励便是“激发鼓励”。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或者说,激励是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特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管理工作中,激励就是管理者对员工的激发和鼓励,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鼓励员工的工作干劲,通过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员工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发挥其才能,释放其潜能,最大限度地、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也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它是一名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必备能力。工商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

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二、心理学得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三、心理学得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四、心理学得前世今生 今日心理学得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五、心理得实质 △心理就是脑得机能,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能动得反映。 (一)、脑就是心理得器官,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1、(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得心理机能; 2、(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与脑得发展水平呈正比; 3、(个体生长发育)脑得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 (二)、客观现实就是心理活动得源泉与内容 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 2、人得心理活动得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得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得影响。 (三)、心理对客观现实得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 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 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 (四)、心理学在实践中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得发生与发展 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作业: 1、心理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得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得心理也研究人得心理,而以人得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与社会心理。 (2)人得个体心理现象得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 2、用事实说明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答案:(1)人得心理就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得,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得心理。(2)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得能动得反映,不同得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得反映。3、怎样理解人得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主观反映。 答案:人得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就是社会现实。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映象。人得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就是客观得;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就是主观得,就是对客观得主观映象。 4、实验法得优缺点各有哪些?

最新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是过程型激励理论。 )是决策程序的起步。 )是内容型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 C 、期望效价论 D 、情报调研 A 、双因数理论 )是人的期望的心理基础。B 价值观 )是性格发展的环境因素中最基本的单元。A. 家庭 )对人的动机模式有决定影响作用的三大因素之一。A. 嗜好与兴趣 )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A 、古典管理理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 学家马斯洛提出的。A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 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好方法。 )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C 、孟子)主要包括人的气 质、性格和能力。B. 个性心理特征 挫折是一种()状态。C 、情绪状态 根据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又可分为() A 、内向性和外向性管理心理 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C 、问卷法 D. 权变理论学派 霍桑实验提出的(),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B 、人际关系理论经济人”假设 对应于()理论。B 、X 理论 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D 、内在动力 价值观是人的()心理基础。A 、期望科学管理理论中,有影响且在实践中成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D. 厄威克领导行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最重要的是()。B 、人群关系行为目标管理是()的激励理论。B 、过程型 目标管理是1954 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的。A 、德鲁克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1954 年提出的。C 德鲁克 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 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理论。D 期望能力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其中特殊能力包括()音乐能力、数学能力等。A 专业能力群体动力理论是()心理学家勒温D 、美国企业价值是()。C 、社会效益最优价值气质是人的()特征之一。A 、个性心理人的本质在于() D 、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C 挫折人的需要从性质上分有()需要。B. 心理和生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性观。A 、马克思素质是能 力发展的()基础。C. 自然 态度决定一切”系指态度影响个人的() A行为 性格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 D. 意志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B 情感 兴趣以()为基础。D 、需要 需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等。 D. 麦克利兰 预测研究是()过程的重要环节。B、决策 勇敢、顽强是性格的()特征。C意志 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 C 、稳定性 依赖成性的人,其价值观属于()的。 B 部落型 欲壑难填是指欲望的()A.无限性 提出()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积极成果。 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理论。D 、Z 理论 46.、美国心理学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理论D、期 望 A 、“社会人”理论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1500字3篇(完整版)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1500字3篇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1500字3篇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1500字范文1: 在《管理心理学》中,我学习了人的从众行为,我想既然人有从众行为,那么由人组成的企业同样也具有从众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非理性的企业从众性行为正破坏着我们并不富足的改革积累。为什么在中国的企业界、企业之中会有这种从众性现象?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很多方面制约的,但主要归纳来看一是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二是受自身思维的影响。就正如一个人的跑步行为,只有当他有了跑步这个想法,而且至少有一个能跑步的地方,他的才能实施跑步这个行为。如果他自己没有要跑步这个想法,就算有再好的跑道在面前,他也是不可能跑的。如果他在水中,就算他再想跑,他也是不能够跑,而只能够游。同理,一个企业的从众性行为也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利润空间比较大 如果有某种产品在市场上毫无利润可言,我想是不会有企业愿意生产的。正是有利可图,有暴利可图,才使众多的企业盲目地争相进入。先进入的企业由于获得了暴利而极速膨胀,这种模范的影响导致更多的企业急于进入,形成另一轮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说,高额的利润是产生从众性行为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进入壁垒比较低 进入壁垒包含两方面:

一是技术方面的壁垒,二是资金方面的壁垒。也就是说某个行业有从众性行为的发生那么该行业进入所需要的资金肯定不多,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一定不高。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必然要导致竞争的无序,而这种无序又会成为企业从众性行为的催化剂。大家都想乘乱捞一把,在里面的想多捞些,还没进去而看着眼红的拼命往里挤。市场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就像一群人,得了一种病,医生却不知道该怎么医治,传染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身体特好的熬过来了,熬不过的占大多数。 目前,我们的市场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强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很多企业没有该种产品的生产资格却上马生产,市场对这种无证上岗的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制约,这样就会造成很多企业没有完备的生产手续也能生产,为从众性行为的发生开了方便之门。 四、领导素质比较低 一个企业的行为是由这个企业的领导者作出的,领导者所作出的决定能反映其素质的高低。通过对众多的失败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共同之处。首先,企业领导者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这种意识是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作为参考标准。企业家往往无意于追究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道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企业家们的功利意识。追求功利,就是要求高额的利润,从而又归结到从众性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上来了。其次,企业领导者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我们的许多企业领导者缺乏对游戏规则的遵守,许多人以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为标榜。本来,不按牌理出牌,出奇招制胜是很好的经营手法,但是由于领导者自身素质偏低,

车丽萍著《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考试题型:一,解释与举例;二,简答;三,论述;四,案例分析;五,知识拓展:中国人的沟通、情商EQ与管理心理学结合考查 知识点一:霍桑试验P22-25 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谈话实验 结论:1),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2),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工效的决定性因素 1993年,梅奥出版《工业文明中的问题》,总结了霍桑试验的结果,得出以下新的理论观点:1,传统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霍桑试验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以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 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霍桑试验认为,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传统管理只注意“正式群体”问题,诸如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而霍桑试验还注意到存在着某种“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4,霍桑试验还提出了新型领导能力问题。他提出领导在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时,还需了解人们不合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知识点二:个性心理特征P84-86 个性的定义:人的个性就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质倾向的总和。一般包括两部分: 1。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2。个性品质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等。 ? 个性的特点:独特性(差异性);综合性;稳定性;可塑性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

————————————————————————————————作者:————————————————————————————————日期: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2009.6) 一、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名词辨析(9小题,每小题3分,判断1分,改错2分,共27分) 4、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5、案例分析题(1题,17分) 二、答题要求 1、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3、名词辨析要求对每个名词要理解,对名词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行纠错,在错误处底部 划线。 4、简答题要求回答要点,必要时作出适当解释,各要点标明小标题号,并独立书写成 行。 5、案例分析题首先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三、复习要求(主观题) (一)名词辨析 个案法管理心理学知觉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印象管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归因性格气质能力心理测验组织承诺态度工作满意需要社会惰化 群体规范服从冲突社会抑制沟通群体士气团队领导组织变革 (二)简答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经常采用个案法,请问个案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2、组织压力管理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3、有效团队的特征是什么? 4、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5、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有哪些影响?为什么? 6、个体决策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7、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8、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9、群体决策的优缺点是什么? 10、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些? 11、从个人角度出发应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12、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阶段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 1、造成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取得良好沟通效果的方式 2、公平理论 3、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4、工作压力的来源

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

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管理心理学》,让我学到不少的心理学知识,受益匪浅。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是企业主体,是人、财、物诸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因而也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心理学以分析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为重心。人是一切事业的基础,人是管理的基础,也是所以需要管理的原因及目的。现代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掌握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而管理心理学就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管理者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管理领域中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和活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互相联系的。2、联系性原则:人的心理现象与外部环境的刺激、主体的状况和反应活动紧密地联系着。3、发展性原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运动与发展之中,所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要贯彻发展性原则。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3、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4、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其中,我觉得在《管理心理学》中,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沟通:指在管理中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络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而人与人的沟通有着很多特殊性: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不仅限于信息的交流,而且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交流;交流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会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因此,不管是面对上司或下属,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事情进展顺利。以上是我学了《管理心理学》以后的一些肤浅的归纳和心得。深深体会到管理心理学的博大性和必要性,以后将更加注意将管理心理学在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地学习理解,使之更好的为工作带来成功。 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2): 总觉得心理学是一门玄奥的学问.这种想法主要源自于少年时代读书中的惊讶与崇拜,如诸葛孔明的空城计,赵子龙将军的偃旗息鼓, 诸如此类的等等.经过简单初步的管理心理学学习,还是有一点收获,算是揭开了玄奥的表皮.关于管理心理学,我觉得它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与分析,说明和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它能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自量,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中国古代就有.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武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原则.行军打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要有绝对的纪律素质.所以自古以来军队都有从大至小的建制,都有系统的监督和执法人员.但汉飞将军李广带的部队就没有,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他的才气在他带兵的奇特方略上表现的格外突出.他行军不按建制不成行列;驻扎不按建制,各随其便;夜间不打更巡逻;大帐很少使用文书.军队的战斗力

《管理心理学》期末试题A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座位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卷A 参考答案 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核分人 题 分 复查人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 则和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过程的管理职能是(B )1-1-40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指挥职能 D .控制职能 2.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三种形态:激情、应激和(A )1-1-43 A .心境 B .心情 C .心态 D .心智 3.不要主观臆测和单凭内省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而应当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环境并找出人行为结果的真正心理原因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应坚持的(C )1-1-58 A .联系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具体性原则 4.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C )1-2-69 A .泰勒 B .法约尔 C .韦伯 D .古利克 5.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系: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 考室:_______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这一学期的《管理心理学》的学习,虽然我选择了自修区,虽然我承认有时候听课不怎么投入,但是一学期的学习下来我也是有些体会的,不是很深入却也是我自己的想法。第一堂课就被老师的规矩给折服,怎么说呢,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分法,那时侯就想到底是关于管理的课程。从这里我也明白大家应该要互相尊重,最后一堂课同一个评分标准我也很欣赏,我不明白那同学是怎么想,我是乐于接受这样的结果的,我还觉得老师是很尊重我们的呢。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自己,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对自己还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那点,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看到那么几条,我真觉得怎么那么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规划。人是社会性的,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人不能独立的生存,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团队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行为,同他在独自一个人时的行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规律。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交流意见,传递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有效的沟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我真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强大,我晚上回忆了一晚上,总觉得自己有很多想说,可是真的动手不知道怎么下笔,担心写杂了偏题,专业的东西我又不知道怎么写,也许是我太在乎了吧。我记得最多的是《士兵突击》,还有些例子影片,还有分析,然后是些零碎的片断了。这一学期的最大收获,让我知道的大家应该互相尊重,也明白了有些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这点是来自生日的那个打赌,还有也对我自己做了个小小的分析,知道什么我的第二象限是什么,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第九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第一节团体的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二、团体的特征 团体的主要特征是: ①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 ②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 ③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群体”的感受。 由个体构成团体的基本条件是: 1.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2.为了达到和实现团体目标,团体有公允的规范和规则。 3.团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 4.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5.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三、团体的种类 (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二)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 (三)固定性团体和临时性团体 (四)其他团体分类 四、团体的功能 (一)团体对组织的作用 团体能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来实现组织的总目标,这是正式团体对组织来说最主要的功能。团体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复杂的决策;团体在各部之

间起联络作用,有利于形成“一条龙”流水作业;它也是有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递快,沟通灵敏,管理者可以通过它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改进工作。不仅如此,某些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的工作任务也有积极作用,其对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也是有效的。 (二)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1.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自己和其它成员保持友谊和紧密联系,心理协调,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团体。 2.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 3.团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 4.团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激励。 5.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6.团体可能满足成员的其它心理需要。 (三)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4.从众行为倾向。 五、团体的结构 1.同质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同质结构。 2.异志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异质结构。 第二节团体的凝聚力、士气和高效率 一、团体的凝聚力 (一)什么是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的凝聚力即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高凝聚力的团体有以下特征:

管理心理学复习习题(含答案)

管理心理学 一、填空题 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智商=MA÷C.A×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人格) ,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为(从众)。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利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初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认知风格是否容易受外界影响可以划分为(理智)和(意志)两种型。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信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能力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2011年11月) 一、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名词辨析(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如果判定为“错”,请在错误处下方划线并改正) 案例分析题(1题,17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答题要求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名词辨析要求对每个名词要懂得,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对名词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行纠错,在错误处底部划线。 案例分析题第一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论述题不能只回答要点,须按题目要求展开分析。 三、复习要求(主观题) (一)名词辨析(见综合练习) (二)案例分析题 1、公平理论的内涵 2、工作压力的来源 3、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4、群体组合与群体活动效率的关系 5、个人压力治理的策略和组织压力治理的策略 (三)论述题 1、印象治理的策略 2、如何做到职员的能力与工作任务合理匹配 3、造成沟通障碍的要紧因素

4、个人压力治理的策略 5、有效沟通的途径 6、组织压力治理的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P9)1.谁首次以“治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 ( A ) A.莱坚持B.马斯洛 C.闵斯特伯格D.泰勒 (P13)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什么原因理论? ( B )A.群体动力B.人际关系C.需要层次D.科学治理 (P20)3.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操纵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A.测验法B.观看法C.个案法D.实验法 (P17)4.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 D )A.冯特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D.勒温 (P22)5.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关于组织内部咨询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关心的方法是 ( C )A.测验法B.观看法C.个案法D.实验法 (P11)6.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 C )A.莱坚持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D.泰勒 (P31)7.“鸡尾酒会效应”讲明知觉具有。

15春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 , 2015.07 <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管理的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两类 B.管理的传统职能包括了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发展与创新 C.激励,指从指挥职能独立出来的,激发动机与调动下属和员工积极性的职能 D.组织,指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与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 2.从态度的构成看,“我认为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绩效”这一判断属于(A )。 A.认知要素 B.情感要素 C.评价要素 D.意向要素 3. 神经类型属于强的、灵活性高的平衡型所对应的气质是(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被看作是行为直接原因的是(B ) A.需要 B.动机 C.激励 D.目的 5.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不顾被考核者的实际表现,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这种心态是( C )。 A.印象性偏差 B.对照效应偏差 C.从众效应偏差 D.情感偏差 6.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它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B.它是一门由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多层次性的边缘性学科。 C.它不属于行为科学 D.它除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规律之外,还强调包括其他如采购、生产、营销、财务、科研、行政、公关、危机干预及支持保障系统等管理活动的规律。 7.下列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工业革命前,劳动生产以工场手工业为主,工业革命后,劳动生产逐渐转变为信息工业。 B.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将产生经济优势。 C.罗伯特.欧文关心工业中的人的因素,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D.麦卡拉姆较早地提出并确立了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 8.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C ) A.社会心理学家凯利 B.心理学家维纳 C.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D.社会心理学家阿希 9.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的气质类型是(C )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0.从态度的构成看,“我认为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绩效”这一判断属于(A ) A.认知要素 B.情感要素 C.评价要素 D.意向要素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

管理心理学 一、单选题 )是人的期望的心理基础。 B 价值观 )是性格发展的环境因素中最基本的单元。 A. 家庭 )对人的动机模式有决定影响作用的三大因素之一。 A. 嗜好与兴趣 )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 A 、古典管理理论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A 、需要 层次理论 )认为,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好方法。 )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 C 、孟子 )主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B. 个性心理特征 挫折是一种( )状态。 C 、情绪状态 根据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又可分为 ( ) A 、内向性和外向性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 )。 C 、问卷法 霍桑实验提出的 ( ) ,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 B 、人际关系理论 经济人”假设对应于( )理论。 B 、X 理论 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 )。 D 、内在动力 价值观是人的( )心理基础。 A 、期望 科学管理理论中,有影响且在实践中成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 ) D. 厄威克 领导行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最重要的是( )。 B 、人群关系行为 目标管理是 ( ) 的激励理论。 B 、过程型 目标管理是 1954 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 )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的。 A 、德鲁克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 )1954 年提出的。 C 德鲁克 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1964 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 )理论。 D 期望 能力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其中特殊能力包括( )音乐能力、数学能力等。 A 专业能力 群体动力理论是( )心理学家勒温 D 、美国 企业价值是( )。 C 、社会效益最优价值 气质是人的( )特征之一。 A 、个性心理 人的本质在于 ( ) D 、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 ) C 挫折 人的需要从性质上分有( )需要。 B. 心理和生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 ( ) 人性观。 A 、马克思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基础。 C. 自然 提出( )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积极成果。 A 、“社会人”理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态度决定一切”系指态度影响个人的( ) A 行为 性格的( )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 D. 意志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 )过程和意志过程。 B 情感 兴趣以 ( ) 为基础。 D 、需要 需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 )等。 D. 麦克利兰 预测研究是( )过程的重要环节。 B 、 决策 勇敢、顽强是性格的( )特征。 C 意志 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 )。 C 、 稳定性 依赖成性的人,其价值观属于( )的。 B 部落型 欲壑难填是指欲望的( ) A. 无限性 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 )是过程型激励理论。 )是决策程序的起步。 C 、期望效价论 D 、情报调研 )是内容型激励理论。 A 、双因数理论 D. 权变理论学派 )理论。 D 、Z 理论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编号: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甲方: 乙方: 签订日期:年月日 X X公司

管理心理学是在管理学科与心理学科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以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为主的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心理学对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学习管理心理学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学习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节课,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于我而言,选择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的主要原因在于我认为无论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是在未来要加入社会,开始工作后,管理心理学都是应用最广泛,对我最有帮助的一门科目。“在21世纪,当社会变革、国际交流、信息技术、个性发展等诸多挑战与机遇降临到社会分工的每一位参与者面前时,无论我们是否身处领导者的职位,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具备某些领导力”,这是毋庸置疑的。管理心理学可以应用在我对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等这些方面,更能帮助我更好的与身边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相处。同时,当我们身处某一个团体时,管理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团队成员进行管理,更有效地挖掘每一个成员的价值,使团队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一、如何做好团体工作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想办法激发动机,强化动机,运用动机的机能,影响职工行为。把组织目标变成每个职工自己的需要,把企业的利益与满足职工个人的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职工积极地、自觉地努力工作。这就是激励在团体工作中的功能。 激励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大一时我加入了某院科协秘书部,我在这一年里的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科协在安排干事工作时没有能够统筹安排好各个人的具体工作,一有事情就是谁有空谁去做。结果每次做事的都是那几个人,有些人总是没空,但所有人得到的待遇都是一样的。而且在下一任部长的人员选择上,它过早地透露出了倾向,导致其他成员消极怠工,甚至辞职。在下学期就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退出了,造成人员缺乏,很多工作都无法及时完成。该院科协没有重视激励的作用,更没能充分利用激励的功能,导致日常工作的不顺利。然而怎样正确运用激励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首先我们看一个企业管理的案例。 日本富士xerox公司从1988年就开始实施”关于事业风险投资与挑战者的纲领计划”。如果公司员工的新事业构思被公司采纳,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