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及题型示例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及题型示例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及题型示例

3、由于网上消息有限;以下组题仅供参考;各大题的分值暂时并没有确切消息。

2019年高考语文科题型示例

全国课标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

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峡谷

阿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黏汗。峡口处;倒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着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在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地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工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结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又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4.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描写峡谷;着力突出了它的“险”、“奇”、“静”;对四脚蛇的描写;更是以动衬静;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这些特点。

B.肥汉“梦一样呆着”;是被骑手喝酒吃肉时的气概;以及酒后不同寻常的动作和表情所震撼;“呆”突出了肥汉的性格特征。

C.小说文字简洁;注重细节描写。“布旗上有个藏文字”、“藏靴上一层细土”;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巧妙地暗示出人物的身份。

D.小说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经常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与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E.小说以“我”的耳闻目睹为线索;描写神奇的峡谷与质朴的边民;观察细致;笔法老练;用语奇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5.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3分)

6.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8. 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4分)

9.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

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

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已然离世;所以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只能无以留存人间。

15.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屈原《离骚》)

(4);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

③;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21.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黄浦区2019年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黄浦区2019年高三语文试卷 2019年1月 (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完卷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执手相看泪眼,。(柳永《》) (2),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3)杜甫在《月夜》中,“,”两句描写了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小李怕失败,做事怕尝试,朋友劝说万事开头难,要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道理。 B.国家存亡关头,大家终于本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捐弃前嫌,携起手来。 C.对待批评的态度,我们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意见也许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D.不要只羡慕人家成绩好,“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自己也应该要实践并努力。 (2)以下选项中推理的有效性和例句一致 ..的一项是()。(3分) 例句:人不应该成为“利”的奴隶,重利会成为“利”的奴隶,所以人不应该重利。 A.团员都是青年,中学生都是青年,所以,中学生都是团员。 B.所有的狗都是动物,没有猫是狗的,所以,没有猫是动物。 C.班长应当起模范作用,我不是班长,所以,我不应该起模范作用。 D.没有英雄是胆小鬼,有的士兵是胆小鬼,所以,有的士兵不是英雄。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 ①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大象,那会是什么情景? ②首先,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多出了一只甩来甩去的、仅有两根指头的手。这条手又肿又难看,却能推倒一堵墙或捡起一颗樱桃。你也可以用这只手“闻”到数英里外的水源和脚下的野花。这只手还可以带给你五种讯息:。 ③你脚下踩着的土地已经被污染所侵袭。随着卡车和出租车驶过,地面嗡嗡地震动着。这种震动轻搔着你脚上环层的触觉小体,让你不由得抬起脚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脚听到声音,你的股骨会变成扩音器。在你走十英里去寻找早餐的过程中,将会用跨越10个八度的声音和朋友们聊天。这会吵得附近的人类感觉自己像被敲响的鼓,因为次声波会不断震动着他们的胸口。

2019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析)

2019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 析)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美妙的结局 (俄)契诃夫 列车长斯特奇金有一天不当班,在他家里坐着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一个四十岁上下、相貌端庄、身体壮实的女人。她专事说媒。斯特奇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抽着雪茄,说:“认识您非常愉快。我吧,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已经五十二岁了,也就是说,在我这样的年龄,本该子女成群了。我的职业是稳定的。财产虽说不多,但要养活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完全不成问题。我私下里告诉您,除了薪水,我在银行里还有存款,这些钱是按我的生活方式节省下来的。我为人正派,滴酒不沾,过着严谨而合理的生活。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生活的伴侣,我像个到处漂泊的匈牙利人,居无定所,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人可以商量,一旦生病,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等等,等等。我这人受过教育,又有钱。因此,我十分希望徐门①能来牵线——也就是说,跟一位般配的女士缔结合法婚姻。” “这不成问题,”她又说,“那么您,尼古拉·尼古拉伊奇,想找个什么样的新娘呢?” “我吗?那就随缘吧。” “讲到缘分,当然也对。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人喜欢黑头发的,有人却喜欢金发女郎。” “您知道吗,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斯特奇金庄重地叹息道,“我为人正派,性格刚强。美貌以及一般的外表在我看来是次要的,因为,您也知道,脸蛋不能当水喝,娶个漂亮老婆要操心的

事大多。我这么认为:一个女人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里,也就是说,她要心地善良,各方面的品性都好。……不用说,如果老婆长得富态,看着当然舒服,不过,这对双方的幸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可是老实说吧,其实女人也用不着智慧,因为有了智慧她就会自命不凡,就会想入非非。最主要的是,她得敬重我,她得明白,是我给了她幸福。” “那当然。” “好吧,现在来谈谈名词②问题……富贵人家的千金我不要。我不能作践自己,居然为了金钱去结婚,我希望我不至于吃女人的面包,而是要她吃我的面包,还要让她心里明白这一点。可是穷苦人家的姑娘我也不能要。我这人虽说有点钱财,虽说我结婚不是出于贪财,而是出于爱情,但是,我也不能娶个穷女人,因为,您也知道,现在物价昂贵,再说日后还要生儿育女。” “可以找个有陪嫁的。”媒婆说。 列车长考虑一下,说: “不,谢谢您。承您好心关照,我心领了。现在容我问一下:您给人张罗一个新娘要收多少钱?” “要得不多。您按老规矩给个二十五卢布外加一件衣料,我就多谢了……至于找有陪嫁的女人,那就是另一个价码了。” 斯特奇金在胸前交叉抱着胳膊,开始沉思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叹口气说: “这价太贵了……” “一点儿也不算贵,尼古拉·尼古拉伊奇!从前吧,做成的婚事多,收费也就便宜些,如今这年头,我们能挣几个钱呀?要是在不持斋的月份③,能挣上两张二十五卢布,那就得谢天谢地了,老实告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该节目 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 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 了大量粉丝。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妮妮道来B.演绎C.而是D.喜闻乐见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B.近年来,《战狼》《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同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文学类(小说、散文)及答案详解汇编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 文学类(小说、散文)及答案详解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最新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

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 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 和宋代诗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 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 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正是 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 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 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 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 息息相关。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 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 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 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朱子的治《诗》 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 是多闻阙疑。

【精品】20 15-2019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分题型汇编★★小说环境

【精品】20 15-2019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分题型汇编★★ 小说环境题汇总 (19年2卷)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侧重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环境的渲染、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暗示等角度考虑,但题干中要求分析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指向性特别明显,解答此题,重点分析环境与情节的作用即可。自然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常常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推动。本文开篇就对卢森堡公园的环境进行描写,公园里幽静宜人,而我“不太喜欢喧闹”,到公园散步“是我最喜爱的享受”,如此美好休闲画面自然为我和老人相遇提供了可能,同时又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背景;我和老人从相遇到了解再到感悟人生都是在苗圃这个特定的环境展开,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消失了的旧时代的芳华,“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这里不仅仅是一座苗圃,还是一个已逝时代的展现,所以苗圃自然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也展现了老人的一生,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我和老人的相失也是因为苗圃被铲平,留白式结尾“他们怎么样了”韵味无穷,容易引起读者思考。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步骤: 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 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和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19年3卷)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8.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也就是交代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象征暗示作用;揭示或者深化作品主题;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等。本文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本身就是去梨花屯的沿途风景,也是故事开展的自然背景;而“三只白鹤高高飞过……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路旁出现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等处景物描写还烘托表现了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小说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作为背景,包谷、布谷、白鹤、流水、水

2019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 陆邵明 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那么,“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政策法规是守住底线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通过技术导则来管控。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读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读 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将迎来首次新高考。11月30日-12月3日,山东省举行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模拟考试) 命题变化 一、现代文阅读由原来的“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变成了“现代文阅读Ⅰ和现代文阅读Ⅱ,文本和题型都有所变化。 现代文阅读Ⅰ共5个小题,19分。 先说命题材料。现代文阅读Ⅰ以科幻小说为命题背景,设置了三则材料,分别为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第一则材料为文学评论,是对刘慈欣的科幻作品的评论,500多字。第二则材料为论述类文本,是关于科幻小说为何缺少文学性的讨论,1000来字;第三则材料为也是文学评论,是对科幻文学风格的评论,400多字。三则材料共2000字左右。 再说题型。现代文阅读Ⅰ一共创制了三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1~3小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第4小题4分,第5小题6分。第1小题属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第2个小题是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断,第三个小题属于对材料外论据的分析。这三个题目与历年来论述类文本的题型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第1、2小题是对原来论述类文本第1、3 小题的继承,而第3小题是对原来论述类文本第2小题的发展,原来是对材料中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实际上还是属于对信息的筛选和提炼,而这个小题的选项均为阅读材料外的论据,要求选择”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完全是在看学生是否真正看懂了文章没有。两个问答题中,第一个问”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这样的设问在之前的考试中几乎没有遇到过,相信学生看后,会感觉不知如何下手,可能会怪老师怎么从未教过论证方式的特点呢,估计语文老师会成为背锅侠;第二个问”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完全是开放性试题,你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否“,关键得自圆其说,有根有据,并非从材料中选择信息组合答案即可。 现代文阅读Ⅱ共4个小题,16分。 现代文阅读Ⅱ的命题材料让绝大多数数的语文老师大跌眼镜,相信考场上山东的考生看到后也会一脸懵逼:竟然拿了一首现代诗歌当作的命题材料,原来我们大量备考的散文和小说都白备考了!命题材料为辛笛的《刈禾女之歌》,估计学生和大多数老师听都没有听说过。 题目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6、7小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第8小题4分,第9小题6分。首先,这个题的命题难度非常大,能在一首短短的现代诗歌中命制出两个选择题和两个问答题,且能保证各题之间不重复,不交叉,的确是一种非常高超的艺术。第6小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第7小题考查对艺术特色的理解,第8小题考查炼字,第9小题考查人称,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二、古代诗文阅读基本上延续了2019年高考题的风格,只是文言文阅读多了一道问答题,名篇名句默写落实了教育部下发的《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 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为《史记·萧相国世家》的节选,共5小小题,20分。三个四选一的单选题(10~12小题)分别考查断句、文化知识、概括分析,均为每小题3分,这跟2019年全国卷是一致的。第13小题为翻译题,也是两个句子,这跟2019年全国卷是一致的,但分值调整成了8分,而2019年全国卷为10分。第14小题为问答题,以”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为设问内容,分值为3分。这就是不光选一下答案这么简单的事了,需要读懂材料,从文中找出信息,再用自己的话进行加工才能正确作答。 古代诗歌的材料为陈文龙的《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明显是一首宋诗,字里行间

最新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 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 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 ...的一项是(3分)(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 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最新2018-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小说专题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小说专题 一、【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嚣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 ”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II卷)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握,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

最新江苏省2018-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卷

小说阅读专题卷(一) (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2016·无锡模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分) 【导学号:76934067】 凤凰眼 田双伶 ①茶人老陆,经营茶叶多年。他不像别的茶商忙着谈生意,而是每天端着紫砂壶,乐呵呵地和人品茶对弈,颇具陆羽遗风。 ②可做生意毕竟不是品茶,这不,命运偏偏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老陆的仓库里囤积了一百多吨的普洱茶,说是囤积,其实是阴差阳错留下的。原来他通过茶城右邻老江的介绍,一时冲动,用本来准备买房子的钱从一家破产的茶厂买了整个仓库的陈茶。 ③就是那次买茶的冲动,让他这几年的日子艰难起来。他的店里绿茶、花茶销路都不错,普洱却无人问津,他只好用卖绿茶的钱养亏损的普洱。老江眼瞅着老陆的生意冷清,心里惭愧得很,见着老陆就自责,而老陆却冲他摆手,连声赞叹杯里泡的凤凰沱:你看看,色泽褐红汤色明亮,你尝尝,香气馥郁回味尤甘,好茶啊。别愁,总会有懂茶的人来的。 ④一天,在茶城闲转悠了半天的那个人进了他的茶店。那人说是台湾来的,用浓重的闽南口音和老陆聊普洱经,又品了几种陈年的普洱,临走时老陆连卖带送地给了他两块印有“1975”的凤凰沱茶。 ⑤过了没几天,老陆接到一个电话,那个买凤凰沱的台湾人说,你那里还有多少这种茶?老陆笑着说,几十吨呢,够你要的。第二天那人就签单订货,而且还拉起了长线。 ⑥谁也没想到普洱开始热销,价格扶摇直上,老陆专销普洱自然占了风头。茶城的人都知道老陆发了财,但不见暴发的样子,他背个包跑到山里的茶场,对着满目的青绿,悠哉地晒太阳或是摆兵布垒和人下棋去了。 ⑦春末的一天,忽然有人来茶城搜集凤凰沱茶。那人看来是个行家,说,看这种茶主要是看包装上凤凰的眼睛,双眼皮的是上品。几家茶商忙回去翻仓库,

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新考点 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新题型 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 原因。 新要求 1.语言文字运用(1)词语辨析①考查范围扩大。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 ②考查位置改变。全国卷Ⅱ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2)补写句子渗透逻辑推断能力。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 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3)新闻压缩旧题型重新包装。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三道试 题都选取真实新闻报道。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文言文阅读材料来源更靠前。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3.论述类文本阅读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全国卷Ⅰ第3题的C项,考查了文本内容与课外说法的相通性。 4.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范围扩大。全国卷Ⅰ选择了科普说明文文段。 5.文学类文本阅读渗透整本书阅读要求。全国卷Ⅰ的第9题,从鲁迅整本书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 解能力。 6.写作应用文体全面呈现。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 的一个方面。 二、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2020高考大纲和说明 (除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外的其他所有省份,也包括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 湖北、福建、重庆8省市的2020届考生) 1.高考大纲(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上述考纲既是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命题的参考,也 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复习备考的参考。 其中,“文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文)、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七科;“理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理)、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七科。 2.考试大纲的说明(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是“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配套图书。两本考 试说明可供2020年全部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卷(全国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使用,也可 供自主命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

2020年新高考语文热点04 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版)

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语言文字运用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或稳中有变,或变中有新,一些多年未考的考点有时候会冷不丁地跃上高考的考卷,从而倒逼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方面着手,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刚刚过去的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中,语言文字运用题既有新题型,也有对2019年全国卷题型的继承,共20分。具体分析如下: 第18~20题为语段材料综合题,命题材料为老舍的《济南的秋天》,为散文,2019年的命题材料或为新闻,或为科技类文章。而变化最大的是,与2019年全国卷考查词语(或标点)、病句、语句复位的三个四选一的选择题有所不同,第18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定,四选一,共3分。这已经是多年未曾考查的题型。第19题考查的是长短句的变换效果,共4分,这也是多年未曾考过的题型,第20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共补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2分。 第21题考的是一段话中语言表达的问题,这可能涉及病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种考点,非常灵活,共4分。命题材料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问题。 第22题是对2019年全国卷第21题的继承,考查的是压缩语段。共5分。命题材料为上海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满分技巧】 1、备考热门考点,不能松懈。高考近几年常考的辨析词语(成语)、辨析并修改语病等题目,依然要加强练习,尤其要关注新题型。 2、备考冷门考点,不能忽视。冷门考点也会有变热的时候,比如修辞手法,《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生需要明确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限时检测】 一、(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Ⅲ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 C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C项“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分析错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性”。故选C。 2.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没有对“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因为二者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都不是保护。故选C。 3. D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使其‘雅化’)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对能否获得成功,并未有明确的说明。B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缺少根据,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并非所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这样“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故选D。 4. A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A项,“最终成就自己”无中生有。原文说“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但没有说最终成就自己;再根据材料二“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等内容可知,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本质上是奉献的,强调社会意义。故选A。 5. C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C项,“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的建立”错误。原文表述为“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行为客观上维护了共享秩序的建立,这是结果,而不是他们的目的。文中也说“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出现。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