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说明书

新农村规划说明书
新农村规划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现状概述 (1)

一、镇域情况 (1)

二、村内基本情况 (1)

三、人口与经济情况 (1)

四、村庄建设情况 (1)

第二章规划依据、期限和原则 (2)

一、规划依据 (2)

二、规划期限 (2)

三、规划原则 (2)

第三章村庄发展分析 (3)

第四章村庄性质与规模 (3)

一、村庄性质 (3)

二、村庄规模 (3)

第五章村庄总体布局规划 (4)

一、规划用地布局结构 (4)

二、用地布局规划 (4)

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 (6)

一、道路交通规划 (6)

二、竖向规划 (6)

三、给水排水工程设施规划 (7)

四、电力工程设施规划 (8)

五、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9)

六、村庄防灾设施规划 (9)

七、景观环境规划 (9)

八、环卫设施规划 (9)

第七章村容整治建设规划 (10)

村容整治 (10)

基础资料汇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村建设规划图纸目录

01区位分析图

02土地利用现状图

03 建筑质量评价图

04 土地利用规划图

05 总平面图

06 道路交通规划图

07 竖向规划图

08景观环境规划图

09给水工程规划图

10 排水工程规划图

11 电力电讯工程规划图

12环卫工程规划图

13 防灾减灾规划图

14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图

15科教文化设施规划图

16 典型住宅方案设计推荐图下程村建设规划图纸目录

02土地利用现状图

03 建筑质量评价图

04 土地利用规划图

05 总平面图

06 道路交通规划图

07 竖向规划图

08 景观环境规划图

09 给水工程规划图

10 排水工程规划图

11电力电讯工程规划图

12 环卫工程规划图

13 防灾减灾规划图

14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图

15 科教文化设施规划图

长营村建设规划图纸目录

02 土地利用现状图

03 建筑质量评价图

04 土地利用规划图

05 总平面图

06 道路交通规划图

07 竖向规划图

08景观环境规划图

09给水工程规划图

10 排水工程规划图

11 电力电讯工程规划图

12 环卫工程规划图

13 防灾减灾规划图

14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图

15 科教文化设施规划图

柳堰王村建设规划图纸目录

02土地利用现状图

03 建筑质量评价图

04 土地利用规划图

05 总平面图

06 道路交通规划图

07 竖向规划图

08 景观环境规划图

09 给水工程规划图

10 排水工程规划图

11电力电讯工程规划图

12 环卫工程规划图

13 防灾减灾规划图

14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图

15 科教文化设施规划图

第一章现状概述

一、镇域情况

---镇位于---市西南25公里,地处豫、鄂两省三市交界处,南于湖北省的襄樊市、老河口市接壤,东接构林镇,西连林扒镇,北邻陶营乡。

---镇域南北长14公里,东西长13公里,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村位于---市南部的---镇南侧。

二、村内基本情况

---镇的发展带动了---的发展,并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村村通”工程设计基本涉及到各个村庄,

---村总面积17.80公顷,村庄建设用地10.67公顷,其中居住用地8.65公顷,道路用地0.62公顷,公共建筑用地1.40公顷.非建设用地7.13公顷。下程村村域总面积19.54公顷,村庄建设用地4.58公顷,其中居住用地4.11公顷,道路用地0.47公顷,非建设用地14.96公顷。长营村村域总面积25.45公顷,村庄建设用地4.23公顷,居住用地3.55公顷,道路用地0.68公顷,非建设用地21.22公顷。柳堰王村村域总面积8.28公顷,村庄建设用地2.84公顷,居住用地2.37公顷,道路用地0.47公顷,非建设用地5.44公顷。

三、人口与经济情况

---村辖---中心村和下程、长营、柳堰王三个自然村。

目前,---村包括---村、下程村、长营村、柳堰王村四部分,共有4385人,其中---村1637人、下程村760人、长营998人、柳堰王990人。老年人占10%,青壮年占70%,妇女和小孩占20%。外出务工人员占11.4%。出生率11‰,死亡率7‰。

本村主要经济来源是依靠农业及外出务工。2009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约13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本村共有劳动力3070人左右,其中有430左右外出务工。

四、村庄建设情况

1.村庄建筑情况

---村村村民的居住布局基本上是以组为单位组织的,因此整体上分布比较凌乱。村民住宅大多是自主设计的民居,建筑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特色,住宅组群布局缺乏对交通、卫生、日照的考虑,宅基地较大,且占用耕地建设,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低。住宅建筑结构主要分为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20世纪90年代前建设的基本上属于砖木结构,90年代后建设的建筑基本上属于砖混结构。目前,村中砖木结构房屋一般为一层,建筑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只能基本满足居住功能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建筑已成为待改造的危房。砖混结构的民居建筑相对较好,一般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但建筑技术还比较欠缺,部分房屋建筑结构不合理。

2.公共设施情况

村内现有一个村部和一所小学。

3.基础设施情况

1)道路

---村道路交通较欠发达,主要依靠一条村级道路与外界联系,村内道路

主要还是土路,村中间贯穿有一条水泥路,路况较好,目前这条道路宽度为4.2m,是---村的主要交通路线。下程村目前有一条西南到东北的乡镇级道路贯穿全村,与外界联系较为方便,但道路布局与建筑布局不协调,且没有形成路网。柳堰王和长营村有条南北向的乡道贯穿全村,路况较好。

2)能源

村内每家每户都是以秸秆、煤炭和电力作为主要能源,部分村民使用沼气、燃气等作为辅助能源。

3)电力

---村现有4台变压器,电力管线基本完善,大部分沿路架设。---村和下程村、柳堰王、长营分别有一台变压器。

4)通讯电讯

---村约有30%的村民拥有手机,目前暂无邮政、电信网点,电视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70%。

5)水利

水利设施:---村和下程村村内水塘较多,水利资源丰富。

目前村民还没有用上自来水,饮用水来自于井水;目前村民生活污水就近自由排入水体,没有统一的排放系统。

第二章规划依据、期限和原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

2.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村镇规划标准》

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

5.《河南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

6.《河南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2005年试行)

7.《---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8.---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实施意见

9.《---镇总体规划》(2009—2030)

10.该村现状基础资料和村委关于村庄规划的设想和意见

二、规划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结合村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

近期:2009-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203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三、规划原则

1.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实际建设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力求实效,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2.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要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

3.坚持布局紧凑,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落实“四节”原则。在进行村庄规划时,既要满足实用要求,又互不干扰,功能明确;既考虑建筑密度、房屋间

距、道路宽度的要求,又不扩大建设用地。贯彻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四节”方针。

4.农村建设要以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规划过程中应十分注意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减少的浪费。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从交通和土地利用强度两方面入手,制定土地发展规划与供应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与保护资源的冲突,减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冲击。

5. 坚持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

要结合本村地形地貌和原有建筑的实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尽量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村庄景观风貌。塑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空间环境。

第三章村庄发展分析

一.现状存在问题

1)本村地势平坦,但部分村级道路尚未实现硬化处理,同时道路较为狭窄,给车辆和行人带来不便。村内交通设施差仍然是阻碍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村内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生活污水处理流入附近坑塘,影响村内的环境和卫生。

3)村中没有集中的停车设施和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绿地和广场,不利于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

4)村中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少,缺少幼儿园、敬老院、文化站等科普宣传和文化娱乐作用的场所设施。村内的卫生室,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医疗设备也较差。

5)村内没有垃圾箱,生活垃圾自由处理,污染环境,影响村民们的身体健康。

6)家庭使用都是旱厕,没有处理消毒设施,影响家庭卫生。

7)---村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二.发展优势分析

---村地势平缓,交通便利,有较好地用地发展条件。村内水利设施完备,水源丰富,有助于农业生产。

第四章村庄性质与规模

一、村庄性质

根据---村目前的产业情况和今后的发展需要,以及---镇全乡发展的需要,把---村定为一个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整改提高型新农村。

二、村庄规模

根据自然村情况和方便生产生活原则出发,小西罗、东罗、刘家、张桥、石营、陈营自然村迁并---中心村,李营自然村迁并柳堰王基层村、下程、长营自然村发展为下程、长营基层村。

1.人口规模

根据调研---行政村近年来人口变动情况,村庄年平均出生率约12‰,死亡率约8‰,按人口计算公式:Q=Q。(1+K)N+P

式中Q—预测总人口数(人)

Q。—现状总人口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人口机械增长数=迁入人数-迁出人数

N—规划期限(年)

测算出至2030年,中心村---人口增长将从现有人口1673人发展到1771人,下程自然村人口增长将从现有760人发展到830人。长营自然村从现在的998人发展到1087人。柳堰王自然村从现在的990人发展到1072人。

2.建设用地规模

---村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1.38公顷,下程村规划建设用地7.47公顷,长营村规划建设用地9.71公顷,柳堰王村规划建设用地9.65公顷。

第五章村庄总体布局规划

村庄布局规划需遵循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有利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方便农民生活,适度集聚,节约用地,尊重地方习俗,满足农民小康和现代生活的需要。通过对规模小、布局散、建设乱,设施差的村庄进行撤并、重组、整合,从而达到改善村庄风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村庄人居环境质量的目标。

一、规划用地布局结构

为了适应---今后的发展并考虑到镇区的发展,规划---村的用地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一轴、多组团”。

1.“一带”:指的是以村庄对外交通为依托的商业带。

2.“两心”:指以村南部的村部和小学等共建为主的公共活动中心和村北部以公园绿地为主的休闲中心。

3.“多组团”:指村内主干路将---分为的多个居住组团。

二、用地布局规划

1.居住用地规划

本规划主要布置四个居民点,分别是---、下程、长营、柳堰王,下程、长营、柳堰王是自然村,附属于---,---的规划规模较大,沿路并且结合原有建筑布置。总体上采用集中安置的模式,对居民点内部建设采用高标准,高起点,结合考虑当地特色和村民居住习惯,为村民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的高质量居住生活区。

2.公共设施规划

为了合理利用原有建筑,保留条件较好村委会和小学,增加了养老院、幼

儿园、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同时布置广场绿地,沿街布置商业,方便居民生活需求,形成生活、商业、娱乐相结合的多功能空间结构。

3.经济技术指标

---村村庄建设规划平衡表1

下程村村庄建设规划平衡表2

柳堰王村村庄建设规划平衡表3

长营村村庄建设规划平衡表4

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

一、道路交通规划

本村道路分村庄对外交通道路、村庄主要道路以及支路三个等级,共同构成村庄的骨架网络。

(1)村庄对外交通道路红线控制12米,建筑退让3米;村庄主要道路,红线控制8米,建筑退让3米;支路宽6米,建筑退让1米。

(2)规划红线宽度和断面形式

规划道路分村庄主要道路、村庄次要道路以及支路道路三个等级。道路红线控制12米、8米、6米等三个红线宽度。(各规划道路控制宽度详见“道路交通规划图”)

村庄主要道路断面形式:2+8+2米

村庄次要道路断面图形式:1+6+1米

支路或宅前道路断面形式:6米。

二、竖向规划

(1)规划原则

A、方便人们生活,节省投资,尽可能减少土石方量。

B、有利于地面排水。

C、满足各项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

(2)竖向规划

根据现状地形,在减少土方量、满足道路排水要求的前提下,道路纵坡控制约在0.2—1.0%之间。

道路转弯半径根据不同道路宽度而定。

三、给水排水工程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

1)用水量预测

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范》(GB50282—98),用水量标准取:人均生活用水量按照160升/人·日计算,规划区内---村总人口4760人,公建用水按生活用水量20%计,未预见用水量按上述两项用水量10%计,则:居民生活用水量

Q1=160(升/人·日)*4760(人)=761600(升·日)

公建用水量

Q2=Q1*20%=580800(升·日)*20%=152320(升·日)

未预见用水量

Q3=(Q1+Q2)*10%=(761600+152320)*10%=91392(升·日)

故:总用水量Q总=Q1+Q2+Q3=1005312(升·日)

消防用水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其宅外消防用水量为10升/秒,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计,Q4=10*1*3600=36吨。

2)给水水源

水源采用地下水,规划在---中心村的西边,并建有给水净化站,规模为1100吨/日,处理工艺可采用“原水—接触过滤—消毒”的方式。

3)给水管网

管道计算时,时变系数1取k2=2.0,管材采用PVC管材,在支路上均预留接水口,管道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

规划在主要道路上布置消防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2.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

规划村内采用雨污分流制,建议近期采用雨污合流。

2)污水量预测

规划村内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规划村内污水量为880吨/日。

3)雨水量预测

根据水文及气象资料,暴雨强度公式为:

i=(3.591+3.9701gTm)/(t+3.434)3.416

q=167·i升/秒·公顷

雨水量计算公式:Q=Ψ·F·q

其中径流系数Ψ=0.5—0.6,F为汇水面积(公顷),Tm为设计重现期,按照1.0—1.5年选用。

4)排水管网布置

排水管材采用刚劲混凝土圆管,污水管管径300mm,雨水管主管管径600mm

次管径400mm,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管道采用管顶平接。

四、电力工程设施规划

确定用电标准,预测总用电负荷,选择供电方式,确定电力线缆敷设方式。

①村民生活用电量预测

Q=Q0(1+K)N

Q—规划期末(2030年)人均生活用电量 KWh

Q0—现状(2010年)人均生活用电量 92KWh

K--人均生活用电量年平均增长率,取8%

N—村庄规划年限,20年

计算得2030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428KWh。结合规划末期人口,预测2030年---村生活用电量为203.73万KWh。

②负荷预测

根据《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变压器容量应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对平稳负荷供电的单台变压器,负荷率一般取85%左右。

即:β=S/Se

式中:S———计算负荷容量(kVA),S=用电负荷(KW)*0.35;

Se———变压器容量(kVA);

β———负荷率(通常取80%~90%)

规划期末居民用电负荷按2.5KW/户计算。

规划期末:---村居民共有443户,同时使用系数取0.35,则用电负荷为388KW,商店及道路照明等其它负荷按照村民用电负荷的20%考虑,总负荷为466KW,根据计算结果,规划期末---村应设置一台550KVA变压器;下程村居民共有208户,同时使用系数取0.35,则用电负荷为182KW,学校、商店、敬老院及道路照明等其它负荷按照村民用电负荷的20%考虑,总负荷为218KW,根据计算结果,规划期末下程村应设置一台320KVA变压器;长营村居民共有272户,同时使用系数取0.35,则用电负荷为238KW,学校、商店、敬老院及道路照明等其它负荷按照村民用电负荷的20%考虑,总负荷为286KW,根据计算结果,规划期末下程村应设置一台360KVA变压器;柳堰王村居民共有268户,同时使用系数取0.35,则用电负荷为234KW,学校、商店、敬老院及道路照明等其它负荷按照村民用电负荷的20%考虑,总负荷为280KW,根据计算结果,规划期末下程村应设置一台360KVA变压器。

③电网规划

规划期末从变电站引入的10KV---架空专线给---、下程、长营、柳堰王供电,中、低压线径可根据负荷增长情况加以改造。

村内供电线路的布置应适当进行调整,调整原则如下:

宜沿道路东侧、南侧架空布置;

宜采用中、低压同杆并架的架设方式;

线路走廊不应穿过村庄住宅、林地等地段;

应减少交叉、跨越、避免对弱电的干扰。

村内主要道路应设置路灯照明,平均照度为5LX,照度均匀度为0.3。电源线路可由就近变压器引出,宜埋地敷设。

五、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确定电信模块局、邮政所(邮政代办点)的布局及规模,提出电信工程建设目标。

1.用户预测

预测指标:电话普及率达到100%,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报刊杂志入户率达到90%以上,电脑普及率达到60%以上,宽带普及率达到60%以上。

依据---村村庄人口规模4760人,按每户4人计算,则预测---村固定电话1190户,移动电话2856人,有线电视用户1190户。

2.局所设置

结合村部设置邮政、电信等站点,不单独布置用地。

3.线路规划

规划电信、广播电视线路将从---镇引入,沿主要道路采用地下管道的方式敷设线路。

六、村庄防灾设施规划

1.水旱灾害

由于---村水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村中水渠以及大小坑塘较多,临近长营水库足以解决水旱灾害等问题;在防洪方面,规划防洪措施:疏通村内水渠,达到方便灌溉,利于泄洪的目的。

2.消防规划

1)积极组建民间义务消防队,以应付紧急火灾扑救和救灾工作;

2)村庄各组团的消防水源以给水管网、地下水和池塘水等水源为主,结合给水管道设置消防栓,间距不大于120米,并设置不小于4米的消防通道。

3)规划建筑周围的种植地、公共绿地和校园内的运动场为消防疏散场地。

4)村内的公路和主要干道作为疏散路线,以便于灾害发生时顺利疏散村民。

3.抗震规划

抗震标准按7度设防。村内建筑设计应符合7度设防标准。拆除危房,并按抗震设防烈度对不安全的农房进行加固,农田、公共绿地和校园内的运动场可作为为疏散场地。

七、景观环境规划

现状---村范围内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植被覆盖较好,整体生态环境优良,但公共绿地缺少,绿地系统不完善。建议结合村内部的水塘设置绿化景观,使绿化形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八、环卫设施规划

1.粪便处理

将粪便采取排放与抽运相结合的办法,通常常温发酵,达到处理标准,作为农用有机肥料。

2.垃圾处理

倡导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均要及时定点分类收集,密闭储存运输,最终由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70米左右,生活垃圾收集点可放置垃圾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间。垃圾收集点和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应做到防雨、防渗、防漏。

医疗垃圾等固体危险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

村庄垃圾填埋场原则上由城镇统一规划设置。

3.公共厕所的布置

规划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为300米,结合绿地布置,村内布置公共厕所四个,---中心村两个,下程一个,长营一个,柳堰王一个。公共厕所全为水冲式,建筑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

4.居住环境整治

居住环境规划主要内容是对村民的厨房、厕所、牲口圈进行改造。

1.厨房改造:考虑用水泥加固和瓷砖贴面,既美观又干净;

2.厕所改造:改旱厕为水厕,方便冲洗,同时避免异味扩散;

3.牲口圈改造:做到人畜分离,同时做好排水措施,改善卫生状况,尽量避免疫情发生。

第七章村容整治建设规划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逐步调整与完善---村各项功能及基础设施水平。近期建设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项目定点定段,为今后村庄的发展建设奠定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村镇建设,形成合理布局。村容整治

---村近期整治项目为---中心村居民点整治,村级主干道、次干道路路面硬化,沿街现存可利用的商业建筑整治。

1.居民点:连通村级与组级道路,硬化路面,清除路障,保证居民点内道路畅通和出行便利。配套建设供水、排水、环卫、电讯等公共设施。加强环境改造和绿化建设,配套建设健身体育场所。

2.道路:在现有路基上进行连通、拓宽、硬化,安装路灯,基本满足近期村内生产、生活的交通需要。

3.商业建筑:对可保留利用的商业建筑进行修整,使其和新建筑形成一体。

4.整治利用和修建公共水面,保持水面清洁,改善堤岸亲水环境,公共水面结合自然水体设置保护原生植被。

5.在村庄出入口、村民集中的活动场所建设小游园。充分利用不宜建设的废弃场地和空闲地建设小绿地。

基础资料汇编

下程村现状用地情况汇总表3

下程村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4

长营村现状用地情况汇总表5

新农村设计说明

陇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 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1 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1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制定了“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要惠及十几亿人口,这主要是看绝大多数农民的变化,九亿农民的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第二章规划总则 2 .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陇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年2月14日建设部第36号发布); (6)《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7)《村镇规划卫生标准》(引用标准GB9981-88《农村住宅卫生标准》GB795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8)《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GJJ/T87-2000); (10)国家、省市其它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2 .2规划指导思想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 .3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注意水源、水面的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2、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可编辑版】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规划××村隶属于××市××区××镇,位于××市东北部近郊,距市中心12公里。全村现有总人口2890人,其中农业人口2750人;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06亩,山峦6000亩,村级道路20公里,其中7公里实现了油路化;有民营企业10户,年实现销售收入201X万元;农民主要从事果树、花卉、绒山羊等种养植业和汽车运输业,201X年农民纯收入达到4000元;村集体年收入可达到40万元。××村现有果园4000亩,年水果销售量20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300万元;有杜鹃花日光温室150栋,占地面积300亩,年销售量达到80万株,实现销售额400万元人民币。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村距边境口岸12公里,距××机场20公里,距港口35公里,距××火车站12公里,距××高速公路17公里,三维交通十分便利;距沿江景观路直线距离3公里,距虎山长城10公里,距河口渡假区50公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交通条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园艺型农业、示范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将是今后城市近郊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对××镇××村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发展现代近郊农业为重点,以建设和谐村镇为目的,以农业旅游观光为手段,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经综合分析,认真论证,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定××村新农村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

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确立今后五年发展思路为“三个牵动”,即: 以特色农业资源牵动我村农业结构调整便捷化;以生产专利产品的企业牵动我村工业生产集团化;以旅游业牵动我村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 二、目标安排及结构规划 (一)总体目标安排到201X年,要实现社会总产值一亿九千万元,营业收入二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元,村集体收入一百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八百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一亿六千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二千二百万元,五年总投入为二千万元。 (二)产业结构规划 1、总体规划充分利用我村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用足用活政策。经五年努力,使我村形成“ 二、四”的格局。即培育两大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两大园区”就是指培育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镇东山工业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就是做强新型建材、食用菌、果树、杜鹃花卉产业。 2、农业产业规划我村有耕地2206亩,山地6000亩,今后五年,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以“一园两带”为农业发展的中心。“一园”即建成××生态旅游观光园;“两带”指蔬菜、花卉、瓜果经济带、以艳红桃为主的林果经济带。 3、工业规划今后五年,我村工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两个推动、一提高”,即:

新农村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新农村建设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和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农民住房建设技术服务和管理的通知》及省、市、区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本实施方案所称农房是指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法律法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依法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和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的住房、生产用房和附属设施。 二、规划控制范围 以下规定区域,为农房禁止规划建设区域: 1、公路两侧。包括所有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其中省道从道路水沟外边缘线起15米,县道从道路水沟外边缘线起15米、乡道10米,村道5米;镇内金环线沿线10米内不得建房,涪环线沿线15米内不得建房,普通道路沿线5米内不得建房。 2、铁路两侧。从路基外侧起算各50米; 3、河道两岸。从防洪堤内上侧起算,河道两侧各20米,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4、水库。金星水库、大岭包水库,从水库正常水位线起外延伸100米。

5、天然气输气管线、高压线走廊两侧、有地质灾害的地方控制范围,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6、重要设施及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仓库规定的安全距离及隔离带内。 三、农房建设选址要求 1、每户人均30平方米的宅基地,每户超过5人的按5人计算。 2、建设用地必须符合***镇土地利用规划图,不得占用耕地(基本农田)建房,不得在禁止建设区域内建房。 3、新建农房的,需书面承诺自愿无偿拆除原宅基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附着物,否则不予办理建房审批手续。房屋完工后,应按承诺及时拆除旧房并复垦。 四、农房建设申报资料 (1)农村村民建房申请书、农村村民建设用地呈报审批表。 (2)户籍或身份证明。 (3)集体土地权属证明。 (4)地形图及拟建房屋平面图(标明拟建房屋座落的具体位置及临近建筑物、构造物和道路关系)。 (5)房屋布局总平面图。 五、农房建设报批程序 (1)本人申请。 (2)村民小组签署意见。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

精品整理 设计说明

1.0 概述 为了加速地方公共交通发展步伐,振兴地方经济建设,洪泽县交通运输局决定在2016年对高良涧镇(共5.34km)、共和镇(共9.64km)、仁和镇(共21.13km)、万集镇(共3.44km)、岔河镇(共25.27km)、黄集镇(共0.50km) 及老子山镇(共0.46km)镇村公交道 路进行提升改造,主要改造道路20余条,总里程约75.78km。 洪泽县2019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明细表(岔河镇) 序号乡镇路线名称 路线长 度(km) 现状情况 改造后路面 宽(m) 改造后路基宽 (m) 1 共和镇余刘线 6.580 水泥砼 5.5 6.5 2 共和镇共新线 6.580 水泥砼 5.5 6.5 3 万集镇贝郭线 1.82 水泥砼 5.5 6.5 4 万集镇草沿线 2.59 水泥砼 5. 5 6.5 5 万集镇和仁线 1.87 水泥砼 5.5 6.5 6 万集镇朱共线0.43 水泥砼 5.5 6.5 7 万集镇草长线 3.74 水泥砼 5.5 6.5 8 万集镇董山线 3.79 水泥砼 5.5 6.5 9 万集镇丰收线 1.29 水泥砼 5.5 6.5 10 仁和镇黄仁线 6.34 水泥砼 6.0 7.0 11 仁和镇临堆线0.52 水泥砼 5.5 6.5 合计35.55 1.1 任务依据 1、洪泽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2016年度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表(洪泽县)》。 1.2 遵循、参照的规范、规定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0-04-2007)。 10、《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6)。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1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 14、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施工指导手册》。 15、《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苏交公【2013】14号)。 16、《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苏交公【2013】15号)。 17、《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010)。 1.3 设计标准 1、设计标准: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3、路基设计宽度:6.5m/7.5m; 4、设计洪水频率1/25。 1.4 工程概况及主要改造原则 本次设计为洪泽县仁和镇及共和镇提档升级的农村道路,共计3条,分别为黄仁线(6.34Km)、余刘线(6.58Km)、共新线(6.58Km)。黄仁线采用双侧拓宽,拓宽后路面为6m宽,路基宽度为7m,道路改造后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余刘线K0+000~ K4+070.138段为挖除新建,K4+070.138~ K6+580段为拓宽改造;共新线K0+000~ K4+213段为挖除新建,K4+213~ K6+580段为拓宽改造,余刘线及共新线改造后路面宽为5.5m,路基宽6.5m,路面为水泥混泥土路面。 1.5 测设经过 2015年11月上旬,我院进行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接受任务后,我院立即成立了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项目组,并制定详细的工作大纲,组织有关人员展开工作。项目组在google地图上对所涉及的路线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村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编制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本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

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XX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XX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村,把XX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XX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住宅规划

新农村建设理念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龙头。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生态、环境、农业、建筑、科技和管理等诸多领域,是一项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建立起十条理念。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务必要认真做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规划。为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清晰,特点要突出,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规划观念要新、起点要高、质量要严。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规划,确保农业现代化替代传统农业,确保农民增收,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稳定的工资性收入。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走适合国情的路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有害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四害”的防治,切实搞好农村和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广大农民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这是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确保农民增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而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在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中,各级政府应注意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逐步改变落后的面貌。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深入基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把规划切实做到具有足够的操作性和弹性,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好处,取信于民。在建设新农村中,切忌搞群众得不到实效的“形象工程”。一定要脚踏实地,抓紧解决农村中急需解决的就医、上学、提高文化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社会公共设施问题,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得到改善。只有取信于民,尊重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才能同心协力地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农村建设规划

2018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创收,缺少加工增值环节,农民增收困难。 2、村庄建设规模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目前全村有20个组,新农村建设就只有谭家咀一个示范点,规模相对较小,不具有普遍性。 3、精神文明建设匮乏,村民的物质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村民们的业余活动较少,主要还是观看电影和欣赏本镇的农家乐队为主,村民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体现“乐在其中”的创建思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作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目标,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先决条件,以全面整体推进双溪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为最终目的,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时间,实现全村组组都通自来水,硬化道路到每组,建设全村污水处理工程,创建农村劳动力工程,亦称全民信息化工程,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人均收入由3582元提高到6000元。 (三)基本原则 以构建“两型社会”为切入点,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和农田生产能力核定全村承载量和人口居住量。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原则。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原则。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并有条件实现的事情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逐项推进。坚持依靠农民、多方支持原则,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nextpage]三、规划建设主要内容

夯实新农村建设思路规划

夯实新农村建设思路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镇政府西北17公里,以北至总排干,以南至银五公路,以西至六排干,以东至河渠。我村有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8户,人口1570人,劳力700人,有可耕地10517亩。种养殖情况,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葵花、番茄、小菜籽,其中特色种植占总播面积的10%;全村现有牲畜4720头(只),其中羊4100只,奶牛5头,肉牛30头,猪400口,家禽50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30元。村集体收入(或积累)达到XX0元。乡村道路达到20.5公里,绿化3公里。村庄规划实现三打通7个社。上自来水4个社170户,通有线电视3个社110户,通电话7个社110户,砖木结构住房达到20%,建有标准化圈舍60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培育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根本,以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整治脏、乱、差、绿化村庄、美化家园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民生活城市化为目标,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总体思路及目标步骤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区、市、县三级有关会议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指导,以“三种模式”(基本改造型”、“普及推广型”、“示范引领型)为标准,以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依法治村为抓手,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预期目标:到年,建成“基本改造型”7个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四、“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建设内容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围绕“三为而种”和“五化组装配套”,依托龙头建基地,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以种植高产\高效特色番茄为主,以党员、村社干部为主。到年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30%以上,亩均收入1300元,使人均收入达到XX元。 2、壮大畜牧业。围绕“三、十、百、千”工程,发展规模化养殖业,主要以发展肉毛兼用型德美羊为主,争取帮扶资金,重点发展二、六社,让利于农户。到年羊的养殖规模达到XX0头(只),农民来自羊的收入达到XX元以上。 3、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结合我村实际,进一步加强农民用水协会“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权利。进一步完善番茄这个红个产业,从种植到购销全部过程中,村里将派专人进行监督。

新农村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前言 1.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可以概括为“六通、五改、两建设、一提高”。“六通”即通路、通水、通气(燃料)、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厨、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两建”即建公共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一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先解决包括道路、饮水安全、沼气(燃料)、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同时改造中小学校舍、改造卫生所,并帮助农民改厕所、改厨房、改圈舍;另外在农村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必须的垃圾处理场所。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福利所能带来的好处,做到幼有所托、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靠、闲有所乐。因此,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贫困救助、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主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培育新的支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人民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06]1号),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和村庄治理;登封市唐庄乡积极相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此委托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展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内容为登封市唐庄乡雪沟村的村庄建设规划。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xx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x乡x 村x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xx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张军 副组长:李明成员:王成刘宏谭红宝关小军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基本情况 (2) 二、存在的问题 (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4)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5) 五、规划目标 (5)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 (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5) 二、土地利用规划 (6) 三、产业发展规划 (6) 四、配套设施规划 (7) 五、农房建设规划 (7) 六、环境保护规划 (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9) XX县X乡X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村位于X县南部,X乡境内,东靠X,南邻X,西依X,北接X。 (二)地形地貌 X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49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了解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旧村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

了解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旧村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委积极深入乡镇、村庄切实有效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情况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办法。 按照省人大、市人大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法制支撑体系专题调研文件精神,我委积极深入乡镇、村庄切实有效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情况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办法。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我委参与了全县的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强制性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今年我们将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协助各乡镇人民政府将村庄规划编制好,实施好,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 2011年,我县除已委托省第一测绘院完成了全县22个乡镇(城关镇除外)政府所在地的1:2000地形图的补测工作以外,还委托建苑规划设计院、阜阳规划设计院和规划设计院、合肥规划设计院等完成了等11个镇的总体规划和张村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此外,我们还完成了90

个村庄建设规划。 2012年,按照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我委拟协助各相关乡镇编制完成11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228个村庄建设规划。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2012年3月上旬发布招标文件,4月上旬前完成这次规划的招标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完成。2、2012年9月底前完成这11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228个村庄建设规划的专家评审稿。3、2012年10月底前召开专家评审会。4、2012年12月底前完成这11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228个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存在的问题 1、村级规划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有的虽然有了规划,但过于简单,或是适用性不强,难以指导建设;或是有了规划不按规划建设,存在乱搭乱建、建设水平低、杂乱无章、重复建设现象,并且大多农民受封建迷信等陋习的影响,不靠科学规划,而是依靠风水先生选址定向,严重阻碍了村庄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也增加了农村管理的难度。 2、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民的环境自律意识差,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摊点乱摆、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是,由于在农业生产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说明

x区x镇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设计说明

前言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为了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适应横港镇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全市关于开展新农村整村推进规划的要求,构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空间,建设文明、优美、和谐的新农村。 第一章规划的依据及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5.《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令); 6.《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住建部2013年12月17日); 7.《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8.《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11) 9.《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10.《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 11.甲方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 12.现状地形图及现状调研收集的村民意见。 1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二、指导思想 1. 规划依据现实情况,遵循农村经济高效、快速的发展模式,在有利于整个城乡空间形态发展的基础上,寻求村庄的长远发展策略。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农村人均生活水平为根本落脚点,加强本地区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3.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在贯彻村镇体系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村庄居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同时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地方本土特色,发展乡村绿色旅游产业,繁荣城乡经济。 4. 加强资源集约利用。根据农业规模经营的要求科学选址,确定合理规模,规划建设紧凑集约,少占耕地。 5. 处理好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对基本农田、水体等特殊区域的保护,本着有利于村庄长远发展的原则,合理引导村庄有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 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 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

刘集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

刘集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 1.现状概况 1.1地理位置 刘集集镇西邻刘园居民点,东与江溜村接壤,南靠沙北大堤,北与汪郢村相邻。大堤能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 1.2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刘集位于颍上县东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2.6米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该村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历年来最高气温41.6℃(1953年6月20日),历年来最低气温-20.0℃(1969年2月5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21天左右。年均降雨量[标记错误:920mm],年均蒸发量1650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静风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刘集村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20kpa。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度),本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 2.1规划依据 2.1.1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理》; 2.1.2《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建设管理条理》; 2.1.3建设部《村镇规划目标》; 2.1.4《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2.1.5《刘集乡总体规划》(2000-2020); 2.1.6《刘集乡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布图》(1997-2010); 2.1.7《安徽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要点》(暂行); 2.1.8中共阜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2.1.9阜阳市建委《阜阳市村庄规划工作实施意见》; 2.1.10《阜阳市新农村规划建设设计导则》;

2.1.1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2.2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基层村镇居民社会环境的更新与发展,力求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优美、合理、舒适、注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居住环境。 2.3规划原则 2.3.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村镇建设发展提供舒适繁荣环境,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3.2本着节约耕地的原则,村庄建设尽量少占耕地。 2.3.3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坚持村庄建设因地制宜,就地改造或邻近建设,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期实施的原则。 2.3.4实用美观的原则。符合居民正常生活的使用条件,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3新村建设规划 3.1用地概况 集镇建设总用地面积220公顷,其中沟塘面积46公顷。该地快地形平坦,现有1356户现状和在建的住房,1所小学,一所中学,有1条东西向的排涝大沟(刘集大沟),在规划区内原有6条宽为10米的街道。 3.2规划结构 规划结合该地快的地形特点,拓宽现状道路为10米宽的中心干道,形成若干个组团,由东西或南北主要道路相连接.在各组团中心布置活动中心、医疗室、小型超市、中心绿地和活动场地等设施,形成组团中心,方便周边居民。 3.3.1居住建筑用地 结合农村住宅的建设特点和居民的心理特征,规划采用行列式规整的布局方法,住宅以双拼式为主。每户住宅宅基面积2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0平方米左右,布局采用前院后宅和前后院形式,院内主要布置农用车停车及生活休闲设施。 居民建筑用地总面积134.2公顷,占总用地面积61%。 3.3.2公共设施用地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本文是关于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

新农村规划格式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建议格式) 第一章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评价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遗存 三、自然资源与保护利用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五、村庄建设现状与人居环境 第二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与作用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三、规划指导思想 四、规划基本原则 五、规划发展目标 (一)农村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四)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要求[耕地、林地、河湖、环境……]

(五)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人居环境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含四 化四改)、乡村特色的营造、农村居住建筑水平……] (六)村庄人口预测与建设用地控制 六、村庄规划的期限 七、村庄规划的约束行为 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农村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第二节农村社会发展规划 一、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社会事业发展与设施布局 第三节村域总体布局规划 一、居民点布局规划[含农村所属各个自然村的分布与搬迁情况] 二、各类用地布局[含空间组织结构、各类用地总布局、耕地林地保护] 三、各项用地指标规划[含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等村域各类用地汇总表(标准格式)] 第四节村庄空间管制规划 [村域各类空间管制划分与管制措施等]

第四章村庄建设布局规划 第一节村庄建设现状 一、现状建设特征 二、现状建设问题分析 第二节总体布局规划[远期规划] 一、总体布局结构[功能组织] 二、建设用地指标规划[指村庄内的各项建设用地分类与标准确定,用地结构调整,用地平衡表] 三、公共设施规划[含各类公共建筑、村庄公共中心、公共活动广场、公共设施项目与规模规划] 四、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片区划分、居住片区内设施配置、居住人口分布、宅基地布局、住宅建筑规划] 五、园林绿地规划 六、工业仓储设施规划 七、道路设施规划 八、其它用地规划 第三节住宅建设 一、住宅建设现状 二、住宅建设标准与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