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产业发展与现状

中国制药产业发展与现状
中国制药产业发展与现状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全球制药市场销售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国制药产业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全球制药产业良好稳步发展的态势,推进中国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另外,经联合国调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到2050年,全世界老龄人口将从6. 24亿攀升到19. 96亿。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 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71%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 5倍。这样一来,对药品的市场需求将会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而研究中国制药产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对中国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对制药产业的研究处于局部讨论阶段,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深入探讨。现有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制药产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准入等领域,对影响制药产业国际化成长的其他重要因素研究涉及不多。

(2)目前,对中国制药产业研究几乎都集中在个案研究和产业动态分析上。对制药产业的研究一般都只从某一子行业入手,比如说中药行业、生物制药业等。缺少对于制药产业整体的分析研究,描述性的研究居多,基础理论的极为少见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制药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制药业具有高投入、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的产业特征。世界人口快速

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医疗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制药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从世界范围来看,制药产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比如美、欧、英、法、德、日等;第二层次是具有很强仿制能力的国家,包括中国、巴西、印度、韩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第三层次是化学制药能力不强、以制剂为主,即把化学原料药做成片剂和注射剂的国家,比如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等;第四层次的国家没有什么自主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如部分非洲国家。

我国当前大致位于第二层次的前沿,属于以仿制药为主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药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医药经济年均增长18%左右,成为国内高速增长的行业,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的发展速度。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制药产业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

我国制药产业产品结构分析

从产品性质角度,药品包括西药及中药两大类别。其中,西药包括化学原料药、西成药、生化药;中药则包括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

截止到 2008 年,我国已能生产 24 大类的 1350 多个化学原料药和 3500 多种制剂以及 4000 余种中成药,产品结构较为完善。其中,生化药生产规模发展迅速惊人,2007 年,我国拥有生物技术企业 200 多家,已取得生产基因工程药物试产或生产批文的企业有 40 多家;而生化药产值高达 104 亿元,主要以仿制为主。其中包括重组干扰素、乙肝疫苗、红细胞生成素等 18 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目前,在以干细胞技术与功能基因组SNP 研究为主的生物技术药品领域,我国的研究水平已基本达到与世界同等水平,特别是在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方面,目前,我国化学原料药有 300 多个品种,已经成为国际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但是,化学原料药生产中 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对药物制剂技术开发研究不够,制剂水平低,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研发能力低下。截止到 2006 年底,我国只有青蒿素、百赛诺双环醇片、神经生长因子制剂三种国际公认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除此以外,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807 种。其中,药用植物 11146 种,药用动物 1581 种,药用矿物 80 种。仅对 320 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 850 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 580 万亩,药材生产基地 600 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 200 余种。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共有企业 1300 多家,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有 1160

家,占总数的 94%,中小型企业多达 1018 家,占 96.1%,能达到 GMP标准的不足 10 家。因此,我国中药制剂技术虽然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是仍然拥有种植生产上的技术优势。从我国制药产业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制药产业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在化学制药产业方面,我国起步较晚,处于弱势地位;在中药产业方面,由于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巨大的资源存量。

第一,虽然我国制药产业的产品结构较为完善,但是,由于生产能力的过度分散,导致缺乏强有力的主导产品;

第二、从行业结构来看,由于过度注重持续总量增长,产生了大量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中国医药市场分散、集中程度不高且管理十分不规范等问题;

第三、虽然中国制药业进出口规模总量不断增长,但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出口主要以附加值低的化学原料药、中药材等为主;由于中国缺乏具有自主产权的品种,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药品则只能大量通过进口方式获取;

第四、中国制药产业利用外资规模偏小,不同经济类型的制药企业利用外资规模差异巨大;

第五、受“强化生产和营销体系,忽视研发投入”的理念影响,我国制药产业药品技术含量低、内在质量不高,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目前,我国制药产业仍然停留在传统药剂生产及改良

上,并未有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综上所述,从生产和流通企业数量和原料、制剂生产能力上看,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制药大国。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我国制药产业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制药业水平,离“制药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由于新药研发的强大推力,生物工程药品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转化及发酵工程的应用,新型植物药的开发及现代化生产己日趋成熟。目前,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新药已经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创新行为,来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药己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麻黄素、紫杉醇等已经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线药物。并且在如今的全球药品市场中,天然来源的药物制剂已占 30%的份额。

摘抄自《中国制药产业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向筠

根据《中国医药统计年报》的数据,2004 年医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88.39 亿元,共实现销售收入 3476 亿元,实现利

润 306.38 亿元。2005 年全国共有医药工业企业 5053家,医

药工业从业人数 129.7 万人,医药工业产值4422.7 亿元;独

立核算医药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了 352.6 亿元,利润增长明

显高于产值增长。(具体见表 3-1)。

中国医药工业分行业当年价总产值单位:亿元化学药品制造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生物制品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1999 927.59 436.77 96.72 133.26 2000 1077.15 533.01 135.65 163.23 2001 1210.72 616.55 170.87 197.35 2002 1400.91 724.02 193.44 235.87 2003 1653.51 661.83 264.87 203.63 2004 1852 838.3 209.6 296.4 数据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04、2005

资料整理)

从整体上看,我国医药产业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品结构:在化学原料药工业方面:我国已成为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化学原料药一直是医药出口的支柱,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化学制剂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 1500 种,总产量43 万吨,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 个剂型 4000 余个品种,现在我国有 5 个品种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青霉素年产 2.8 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60%;维生素 C 年产 9.8 万吨,出口5.4 万吨,占世界市场 50%以上;土霉素年产 1 万吨,占世界市场 65%;盐酸强力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产品的产量也位居全球第一。2004 年化学制药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医药工业的 50%以上,而且依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05 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 1162.77 亿元;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 1258.94 亿元。

在中药业方面:我国中药业在医药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中药生产日益科学化、规范化,能生产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 40 多种,中成药产量已达 37 万吨,品种 8000 余种。2004 年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医药工业的 26.86%和

30.89%。2007 年 1-11 月,中国中成药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131,453,339 千元;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118,279,225 千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3,592,734 千元,中药

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 10 亿美元。截止2008 年初,中国中药企业已有近 1500 家,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在一些地区,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生物制药业方面:生物制药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国目前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 300 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 种,生产预防制品约 9 亿人份。2004 年的工业产值规模已经达到 209.6 亿元,虽然产业规模不大,但增速很快,1999-2004 年间,生物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 16.73%。其中基因和疫苗增长最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20%。

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医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保持了较快增长。改革开放近 30 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从 1984 年到 2004年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

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 4.4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近 30 年来 13.8%的平均发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90年代,制药产业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 20%左右。2004 年医药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比增长 16.9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7.44%;利润同比增长 11.74%。“十五”期间整个医药行业各项指标大大超过“十五”规划数,与“九五”期末相比,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利润总额翻了一番以上。

2000-2005 年年均递增 19.2%;根据《中国医药统计年报》的数据,1990 年到 2005 年,全国共有医药工业企业在 16 年间增长 1 倍多;医药工业产值从 1990 到 2005 年年均增长

18.1%;独立核算医药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 1990 年到 2005 年,年均增长19.94%,利润增长明显高于产值增长。

效益

从利润来看,2005 年化学原料药工业为 67.81 亿元,同比增长 27.50%;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为 107.92 亿元,同比增长15.27%,整个行业发展较快。2006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 1288.81 亿元,同比增长 16.7%;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 1501.34 亿元,同比增长 14.31%。产品销售收入方面,化学原料药工业为 1258.50 亿元,同比增长 13.41%;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为 1382.54 亿元,同比增长14.78%。

目前我国医药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约为4000 家,其中大中型企业487家,只占总数的 12.29%。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且布局分散。企业规模的偏小使得其缺乏技术创新的实力,只能从事普药的生产。结果使得普药市场份额超过 90%,而在国际医药制造业中,专利药却占到超过七成的份额。国内医药制造业集中度低,2003

年国内有制药企业 5000 多家,而且原料药生产能力明显过剩,低水平重复竞争激烈,资源浪费惊人。大型企业只有 300 余家,其中 20 强的国内市场集中度只有 39.4%,而同年世界医药市场上 10 强已经占到了 60%的市场份额。另外还有 1000 多家企业仍在亏损中挣扎。实 GMP 强制认证后,2005 年我国制药企业已缩减到 3700 余家,但医药生产企业 90%为中小企业,市场集中度低,仍存在生产企业众多,企业规模过小,产品低水平重复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行业组织结构松散等问题。使得我国医药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医药企业规模大、生产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总之,我国企业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面造成了企业缺乏规模经济、抵御风险能力低、利润率低、管理不规范、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

3、企业研发投入少,新药创新能力弱

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据统计,在我国生产的 800 多种西药中,超过 97%为仿制药,几乎所有先进的制药技术都来自国外,新药市场基本为外资公司控制,整个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非常高。2001 年我国投入医药制造业新产品研发经费仅为 14.1 亿人民币,而国外平均

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就达 8 亿美元。由于国内企业医药研发投

入不足,研发基础薄弱,使我国企业利润较低,医药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低下。

我国医药产业虽然整体上规模庞大、企业繁多,但从市场竞争能力看,还是不折不扣的“幼小产业”(Infant industries)。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很难取得优势地位。

摘抄自《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罗增永

世界医药市场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事业”。1970年全球医药产值为217亿美元,到2002年,已猛增至4110亿美元,且仍以每年7%的幅度递增,预计2005年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

反观我国的医药产业,虽然近年产值每年增长幅度达到18%,但仅有3%属自主研制;我国出口的中药材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20%,且大都为原药材或粗加工产品出口。由于国外专利药品的保护期一般为20年,而且通常跨国大公司药品开发是成系列的,第一代产品专利保护到期,第二、三代产品必然投产上市,再加上加入WTO后面临取消关税保护的问题,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堪忧。

1、研发投入少。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研发占销售的比例约为10% 15%,而我国仅为1%。由于投入研发的经费少,企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1985 1996年间,我国共批准新药1218个,其中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只有52个。

2、企业规模小、能力低。1998年我国共有制药企业7500家,2002年仍有6600家。虽然数量众多,但其销售额的总和仅与国外一家大型制药企业持平。

3、药品质量差。制药企业数量多、能力低导致产品质量差,假药、劣药屡禁不止,药害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正在进行GMP达标认证工作,到2004年凡是未能通过GMP达标的药厂都不能再生产药品。

4、执业药师少且分布不平衡。目前我国执业药师集中在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单位,而在最需要执业药师监督的药品零售企业,距离每家零售药店配备一名执业药师的要求相差甚远;此外,大部分执业药师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显得稀缺。

5、市场混乱。目前我国医药市场存在虚高定价、压价促销、高额折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了市场的混乱现象。

6、不合理用药问题严重。当前临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十分突出。此外,由于许多国产药的药品说明书存在问题较多,也容易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行业现状--中国保健品发展现状(DOC 22页)

中国保健品发展现状 从2000年开始,保健品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品消费一路走低。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保健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只有2000年的一半,约250亿元,而2002年,保健品 销售额再度下降至200亿元左右。但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极大,近20年来,中国保健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为15%~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率,1999年全国保健品消费额为400亿元,仅占当年社会总体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7%,人均支出仅为31元/年,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在目前4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中,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在4000多种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加剧。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国内保健品企业面临整体信誉危机。?与此同时,外资纷纷涌入中国保健品行业。到2001年底,已有近400个进口保健食品获准陆续登陆我国保健品市场。安利、宝洁、美国全球健康联盟、杜邦等一批保健品跨国公司或在中国设厂、或在中国推出产品,吹响了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号角。据统计,近5年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以平均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作为全球营养保健品巨头的安利公司,自1999年推出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以来,已连续3年位居中国保健食品销量第一名,而在2002

年中国保健食品业193亿的总销售收入中,安利(中国)保健食品的销售就占了近1/6,高达30亿元,而这些产品还只是安利向中国推出的少数营养保健品。 据美国著名的NPD市场调查公司统计,在100个购买保健品的中国人中,大约有15人购买洋保健品。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里还将继续上升。?今年6月28日,当SARS的阴影刚刚从中国的上空散去,安利全球董事会主席史提夫.温安洛就飞抵广州,和中国签订了1.2亿美元的增资计划,其中8000万美元将用于追加生产投资和新一期的工厂扩建。包括安利(中国)的多位高层人员都表示中国是安利全球市场的一个策略重点,也是它海外的最大市场。而今年的SARS事件不仅显示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巨大需求空间,也促使安利加快了生产本地化的步伐。 中国保健品史上的九大品牌 一、辉煌不再? 1.太阳神:盲目多元化 企业名称:中国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领军人物:怀汉新(现名骆辉),太阳神创始人、生物健技术持有人。?王哲,哈佛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1997年接替怀汉新出任太阳神集团总裁。 出生地:广东?企业发展的“重武器”:高达26亿元的太阳神品牌、有“商业黄埔军校”美誉的人才储备、中国第一个导入CI的企业。产品宣传的“火力网”:利用新闻、广告和获奖效应推动产品的销售。 旗帜产品:太阳神生物健口服液、猴头菇口服液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市场调查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市场调查 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花卉生产仍以城市绿化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农业部发布的关于2000年全国花卉生产的有关资料,绿化专用花木的生产面积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积用于切花、切叶和种球的生产。但随着近年居民花卉消费的迅速增长,鲜切花、盆花生产占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花卉生产种类仍以传统名花、绿化苗木为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变化,花卉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出口花卉产品中优质花卉较少,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竞争为主。 在花卉进口贸易方面则表现为进口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速,进口时间由季节性变成近2年的周年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起步晚,花卉生产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国际花卉生产格局的基本形成,为满足近几年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巨大需求,花卉生产所需的大部分优质种苗、种球、种子及园林园艺机械都依赖进口。 总的来看,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大,但生产效益差,出口花卉种类单调且数量少,出口增长慢,花卉进出口贸易逆差很大,花卉生产缺乏特色。 随着国内外花卉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花卉生产和消费具有巨大潜力,花卉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由于我国花卉产业起步晚,目前在花卉生产、销售、流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政策法规不健全,科技较滞后,限制了我国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随着花卉贸易国际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加速,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当前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1、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据有关机构预测,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但其中的大中型企业不到20%。总体上来说,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

2016年中国三轮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战略前景分析

2016年中国三轮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战略前景分析庞大的中国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摩托车企业的梦想,作为一衣带水的日系三大品牌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庞大体系,由此也带动了中国摩托车市场曾经的辉煌。不可否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轮摩托车都扮演着市场最抢眼的角色。然而今日市场变幻莫测,在两轮车市场渐趋萎缩、风头日下的时候,国产三轮摩托车和电动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风靡大江南北,众多的成长型三轮车企业在市场的搏击中勇立潮头,渐入佳境。 一、对待三轮的态度:谨慎的乐观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却也有了更多的彷徨!应该说,目前的三轮车经销商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两轮车领域拓展过来的。两轮车时代,经销商对品牌的选择有着“跟风式”、“粗放式”和“短期宏利期望”的特点,而作为两轮车的“延续品”和“补充替代品”,三轮车虽然大行其道,但在经营上很大程度都要依赖两轮车的思路和渠道模式。在今天,但凡有长期经营打算的经销商对品牌的选择更多的是“谨慎的乐观”。纵观中国三轮车行业,成长型潜力企业无疑是经销商最好的追寻目标。 二、行业下滑,不影响优秀企业的逆势增长 优秀三轮车品牌有一个共性:产品创新和升级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就避免了过度依赖常规畅销产品的弊病,研发上本着互补开发的原则,规避了电三产品影响油三销量的问题,坚持了理性成长。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持“谨慎的乐观”的态度,燃油三轮车走了两轮车的路子,“窗口成长期”成为过去,经销商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开始变得谨慎。同时“马太效应”的影响带来了行业的洗牌,市场给了专注做燃油车的准入企业很好的成长机会,如整车出口形势向好,这给专业准入的摩企开辟了保增长的另一条路子。 三、三轮车品牌的打造,让产品自己“宣传” 三轮品牌打造,首先还是保证三轮产品品质的一致性,让三轮产品为品牌代言,做精做优产品永远是三轮品牌追求的第一要务。打造品牌首先要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下功夫,要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次是技术创新,创新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活力之源,也是品牌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驱动器;第三是宣传推广,广告和公关是品牌的左膀右臂,像火箭的两个推进器,带动品牌冉冉上升;第四是售后服务,服务是三轮车产品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三轮车品牌打造的强大后援团。对经销商而言,卖品牌可以直接拉动销量;对企业而言,品牌会让一个企业走得更远,路也变得更宽。 四、寻找替代品,保持三轮企业继续发展 随着行业的发展,汽油三轮的销量趋稳并逐渐下滑已成定式,而电动三轮车的超常规发展也已开始回归理性。以前摩托车企业对电动三轮车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电动三轮车是小厂家做的事情。直到电动三轮车开始在燃油车的老年车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击的情况下,摩三企业开始意识到电三的发展前景,过度依赖老年车的摩三企业开始被逼转型升级。由此,有

中国制药工业现状

中国制药工业现状 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由13亿人口治病医疗、保险康复、生育等必须的医药消费所带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6.6%左右,“八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2%,九五期间仍保持年平均增长率17%的发展速度。医药产业规模在2001年总值为2770亿元人民币,占大陆GDP的2.9%;2002年医药工业总值为33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2%左右,增幅达18.8%,高于全球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13%。 药品市场的销售总额2001年达到了1260亿元,1990~2001年间更是保持了年均21.7%的增长速度,后面的几年增长速度会更快。 就医药细分行业的增长率而言,高于医药产业平均水准的是制药机械(28%)、化学制剂(21%);低于平均的是中药(16%)、生物制药(16%)、卫生材料(15%)、及医疗器械(12%)。 根据2001年全国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统计,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 多家"三资"企业(世界跨国医药公司前20名都已在我国合资办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100家左右。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18.8%,而国有经济比重则从55%下降到36.1%。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

得到进一步调整,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 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 家左右。至2001年底,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 43万吨,位居世界第2;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 余个品种;还有我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 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另外,我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能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我国还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臵、磁共振装臵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从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品牌发展情况看,由于企业过度发展,数量众多,基本药物严重过剩,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且著名药品品牌多数为境外品牌,其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产品牌。从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来看,"三资"企业产品占25%,进口产品占12%,国产品占35%,而大城市的大医院购进的"三资" 企业药品和进口药品高达60%~70%。可见,外资产品对中国医药币场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省级中医院应用的药品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的比例为3:3:4,地市级的比例为2:3:5,县级比例为1.8:3:6.2。2001年。在我国药品币场中,西药、中成药、其它保健品和生物制品所占

医药行业市场调研我国医药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医药行业存在问题

医药行业市场调研:我国医药行业现状调查分析 及医药行业存在问题 药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20世纪70年代,世界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80年代为8.5%,90年代为7.5%,预计 2001年-2010年间仍可维持在7%左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6.6%左右,"八五"期间是发展最快的5年(年均增长率为22%),"九五"期间仍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率为17%)。我国医药制药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36个行业中排在18位~20位,属于中等水平。2001 年,我国医药工业总值为2770亿元,占我国GDP的2.9%; 2002年,我国医药工业总值为3300亿元,占我国GDP的 3.2%左右。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1、我国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根据2001年全国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统计,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 多家“三资”企业(世界跨国医药公司前20名都已在我国合资办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100家左右。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18.8%,而国有经济比重则

从55%下降到36.1%。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 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 家左右。至2001年底,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 43万吨,位居世界第2;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 余个品种;还有我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 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另外,我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能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我国还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从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品牌发展情况看,由于企业过度发展,数量众多,基本药物严重过剩,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且著名药品品牌多数为境外品牌,其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产品牌。从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来看,"三资"企业产品占25%,进口产品占12%,国产品占35%,而大城市的大医院购进的"三资企业药品和进口药品高达60%~70%。可见,外资产品对中国医药币场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省级中医院应用的药品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的比例为3:3:4,地市级的比例为2:3:5,县级比例为1.8:3:6.2。2001年。在我国药品币场中,西药、中成药、其它保健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作者:??? 中国花卉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我们每年都关注它的产值、面积以及行业动态,却很少关注企业的整体状况。本文试图从数量、构成、投资及盈利等方面对企业这个群体进行一些分析。文中数据主要引自每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花卉统计数据,由于没有更多的具体统计数据,许多情况只能根据笔者对花卉产业的有限了解作粗浅描述。 花卉企业成长历程 中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拥有一大批传统名花,形成了不少集中产地,发展出了丰富的花文化,例如洛阳、菏泽的牡丹,长江流域的梅花,江浙的山茶,等等。明清时代北京花乡逐渐成为专门为宫廷服务的花卉生产基地,广东等地的农户也在那个时期开始生产“年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销售,是我国本土花卉商品化的发源。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园林残破,花卉栽培受到很大影响。建国后,花卉生产逐渐得以恢复,国家也建立了不少国有苗圃为城市建设提供花卉、苗木。文革期间,花卉被视为“封资修”、“资本主义尾巴”,花卉栽培遭受空前重创。改革开放以后,百业兴旺,传统花卉栽培全面恢复,与此同时国外花卉也开始进入中国,带来了现代的栽培模式、经营理念,真正意义上的花卉产业开始形成。花卉企业群体的形成也始于该阶段,传统花卉产区的一批有经营头脑的花卉爱好者和农户开始建立苗圃,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企业。紧接着又有大量外资、港台商人陆续进入大陆,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扶持花卉业的发展,许多其它行业的投资者纷纷涌入,花卉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 花卉企业当前状况 基本情况据农业部公布的花卉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花卉企业数量从狭义上说也就是6.7万家(含花卉市场)。花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一般没有在工商注册,但有些生产规模和产值不低于花卉企业。从概念上讲,他们类似于花卉发达国家的种植者(Grower)。发达国家都将种植者视同小企业,因此,从广义上说,中国花卉产业共有大小企业130余万家。 资金来源中国花卉企业资金来源比较复杂,有企业自身积累、政府扶持、其它行业投资等。靠自身积累的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企业(还有一些花农),那个时候从事花卉业是填补市场空白,积累迅速,凡生存到现在的,多数都已经实力雄厚。90年代,正逢花卉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期,许多港台花卉企业来大陆投资。政府增加投入,大力扶持花卉业发展,以及来自二三产业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90年代,包括规划建设各类花卉示范园区,引进温室,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生产设施较先进的花卉生产基地。总体来说,花卉企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靠自身积累、自己筹措。 企业家的“成分”上世纪80年代初白手起家的花卉企业家多数出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传统花卉苗木产区,家里有地,爱好花卉,掌握传统的栽培技术。90年代一些

中国三大产业说明

(4)水果:苹果、梨、香蕉、西瓜、香瓜、榴莲、石榴、葡萄、桔子、橙子、菠萝、甘蔗、西瓜、哈密瓜、荔枝、龙眼、柚子、柿子、樱桃、猕猴桃··· (5)干果:核桃、开心果、榛子、腰果、榧子、花生、松子、栗子、莲子、白瓜子、葵花子、芝麻、胡桃、喀什巴丹木、扁桃、无花果··· (6)花:玫瑰花、火鹤、牡丹花、旋转玫瑰、罂粟花、郁金香、百合花、旋转铃、兜兰花、牵牛花、雪莲花、绣球花、康乃馨、德甘菊、迎春花、梅花、仙人掌花、荷花、睡莲、卡特兰、千日红、不老菊、长寿菊、向日葵、鱼尾菊、嘉宝菊、石榴花、粉菠萝、小菊花、大丽花、山茶花、非洲菊、蝴蝶兰、大花蕙兰、健康花、荷包花、牵牛花**、马蹄莲、大富贵、水仙花··· (7)其它:棉花、甘草、烟叶··· 2、畜牧业:猪、山羊、牛、马、猫、狗、骆驼、大象、老鼠、松鼠、老虎、狮子、熊猫、长颈鹿、袋鼠、河马、白兔、鸡、鸭、鹅··· 3、林业:梧桐树、杨树、松树、石榴树、苹果树、葡萄园··· 4、渔业:鲫鱼、鲢鱼、白条、火头、虾、乌龟 5、副业:编席子、采药 工业 1、矿石:煤矿——煤厂, 铁矿——铁厂(铁的器具用具、钢材), 矿石——水泥厂··· 2、钢铁:(机器制造业)飞机、轮船、汽车、轿车、自行车、摩托车、机器设备(水泵)··· 门厂——防盗门··· 3、石油:炼油厂——汽油柴油, 塑料厂——塑料的盆、袋、笔、牙刷, 燃气厂——煤气··· 4、木材:家具厂——沙发、桌子、椅子、凳子, 纸厂——印刷厂,铅笔厂··· 5、棉花:纺织厂(纺织业), 服装厂——提包皮包、上衣、裤子、帽子、袜子、毛巾、围巾、被子被单 6、皮革橡胶:动物皮——皮鞋, 橡树胶——胶盆、运动鞋、轮胎··· 7、化学工业:化肥厂,添加剂、色素,牙膏,洗头膏,啫(ze)喱水,奶粉厂 8、食品:油厂——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香油(大规模的称榨油厂),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罗三强工商管理 1046710 摘要:概述我国目前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政府应该如何和面对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药行业现状发展前景 医药产品(含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等)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医药产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医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在中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促进政府早日实现“人人都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都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在医药工业销售产值中,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完成1423.3亿元;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571.5亿元;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完成791.4亿元;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完成2604.4亿元。医药工业销售产值5644.1亿元,同比增长24.8%。 2010年1-9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8%,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在医药行业主要产品中,中成药产量152万吨,增长23.1%,当月增加值增长15.1%,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原药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19.9%。2010年1-8月,国内医药行业实现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32.8%,增幅同比加快16.6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主要产品中,中成药179万吨,增长23.4%;化学药品原药产量204万吨,增长20.1%,11月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从这也可以看出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推动了相关医药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还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进出口方面,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28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188.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16%,进口9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1%。2010年8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5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6.40%,其中出口3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4.87%,进口17.34亿美元,同比增长29.46。 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进出口额15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09%,出口值10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3%,进口值5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5.51%。2010年10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值为4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出口为30.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中国三大都市圈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三大都市圈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陈康幼 张杨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433) 内容提要:所谓都市圈是指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接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本文通过对三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现状分析,发现其发展中的问题并通过国外相似都市圈的经验对三大都市圈提出相应的对策。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三大都市圈未来的发展提供可以依据的方向,对全国其他正在发展起来的都市圈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都市圈 产业发展 中心城市 策略 一、引 言 都市圈是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群落。都市圈的发展源于城市功能的向外扩展,并且通常会逐步演化出庞大的城市化地带,以其独有的集聚优势对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挥巨大作用。本文综合了各学者的研究,认为都市圈(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是指: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接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 如今,在中国被公认的主要都市圈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作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主要有16个城市构成,包括:上海,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常州,湖州,苏州,无锡,杭州,南京,温州,嘉兴,绍兴,宁波和台州,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内含2个超大城市,1个特大城市,4个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和33个小城市。 中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本轮文主要研究狭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市区、惠阳市、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七个县(区)级市,共计14个市、县(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0.44%,人口为全国的1.77%。 京津冀都市圈也被称为“大北京地区都市圈”“首都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了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共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和5个县级市。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三大都市圈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发展中的问题并通过国外相似都市圈的经验对三大都市圈提出相应的对策。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都市圈必将日益增多,了解并总结现有都市圈的问题和经验必然对这些新兴都市圈有

2016年中国养生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6年中国养生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1、国际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他们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养生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讨论我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潜力时,有必要对国际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进行观察和分析。 以美国为例,在20年前健康产业并不存在,2002年的健康产业收益已达到2千亿元,相当于汽车行业的50%,到2010年增长到1万亿美元,几年时间增幅将达到500%。原因在于:过去的20年中,二战后出现的新生族主宰了经济的发展。这群新生族正是今天37-55岁的人。他们正值事业高峰,收入非常可观,消费力庞大。他们促使房地产增长,也是他们刺激了运动用品、汽车、个人电脑和互联 网的消费。此外,当前全球股票市值中,与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2、国内发展现状 养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改革开发30多年来,我国养生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上世纪80年代,养生行业主要以足疗养生的形式,到9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食疗养生方法,21世纪养生服务业已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态势。目前,我国养生企业至少在20万家以上,吸纳的就业人员3000多万,而且,市场规模扩大的空间依然很大。各地养生业的发展对繁荣地方经济、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养生行业在2002—2012年间发展十分迅猛,每年新增企业数量巨大。从经营情况看,根据相关机构对102家养生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从2003年到2012年养生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在营业额、利润和纳税上加大增长。特别是调查企业中前30名养生企业在行业中的作用突出,约占调查企业中营业额、利润额的绝大部分和纳税额的一半,带动行业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2011年,我国健康养生产业的产值占3.2万亿,大约占2011年GDP总值的13%。 2002年,中国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只有达到了1500亿元人民币,2011年增长到2000-4000亿人民币,九年间实现3-4倍以上的增长。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 二、健康养生行业前景分析 1、市场空间增加 国际上一致公认,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在1500美元之间时,健康养生产业就会迎来发展的高峰,中国近几年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准。在发达国家,人均用于健康投入的花费上面,发达国家占到了48%,在我国是8%,我国的健康产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7年“中国国际医药交易会暨医院与医药企业峰会”上指出:“我国健康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健康产业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动力”,中国健康产业未来的市场容量将是6000亿-8000亿元的大市场。美国《财富》杂志在对中国消费品市场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健康产业在未来五年将扩大10倍,中国养生市场每年蕴含高达15000亿元的市场份额。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健康养生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人均消费额度是中国的50-100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的健康养生产业在未来10-20年内会有50-100倍的发展空间。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5345.7亿元增长至2688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9.7%;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

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190.2亿元增加至1699.9亿元,CAGR为27.6%,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行业首位。从中药饮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看,最近几年基本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68.23亿元,同比增长12.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速高于8类子行业利润增速。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分迅猛,而且这个发展势头还将持续。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随着产业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市场需求空间的不断扩大,中药饮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B、行业挑战产业升级空间几许 目前,中药饮片产业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中药饮片行业及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政策导向为中药饮片产业带来了升级空间,同时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 中药材价格上涨:防控生产盲目和种植过剩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 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 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 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 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 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 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 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 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 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药品质量管理的三个重要标准 质量是药品的生命,质量无法保证的药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毒品,不但不能治疗人体疾病,反而贻误治病时机,危及患者生命。要想做好药店里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查遗补缺,必须掌握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基础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就难以达到方便顾客,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目的。 1.购进验收标准。连锁药店的门店没有购进环节,只是接受总部的配送,按照来货跟踪单 和零售拨货单验收即可。而单体药店在购进药品时,应注意对供货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索取相关资料,包括供货单位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 gsp或gmp证书复印件,以上均须盖有供货单位的公章;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应索取身份 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另外还有双方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以上资料齐全,才可签订合同,实施采购行为。从资质审查上把好关,不能完全提供以上资料的单位一般资信较差,门店不应与这样的单位发生业务。 验收药品时,须逐批对照实货进行外观性状检查,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等内容进行检查,发现外观异常者,不能验收入店。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中国健康食品产业进展既有庞大成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尽管10年前规模专门小,通过多年快速进展,2005年全国销售额差不多达到1200亿元。那个产业进展面临的要紧挑战是规模小、质量差、寿命短,多头治理、监管滞后、执行不力,虚假宣传、炒作概念、市场信任度差。然而,中国健康食品产业的进展前景是光明的。依照专家推测,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治理更新的推动下,“十一五”期间中国健康食品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到2010年全国销售额将达到2380亿~2780亿元。 关键词:中国;健康食品;产业进展;展望 一、现状喜中有忧 目前,世界各国关于营养健康产业的含义不完全一致,有两种产业分类法比较有代表性。一种是以各国立法为依据的分类标准,把膳食补充剂和功能食品作为营养健康产业的组成部分。另一种分类是《营养商务杂志》(NBJ)提出的,即把营养健康产业看成是膳食补充剂、功能食品、天然/有机农产品和个人护理品四个行业的综合。我国的营养健康产业与第一种分类法比较接近,但有自己的特点,它包括营养补充剂产业、健康功能食品产业、强化食品产业、富营养食品产业。在营养健康产业中认同度最高

的是膳食补充剂和健康功能食品。从产业规模看,健康功能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总量最大,全世界年销售额都超过600亿美元。2005年,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估量销售额为1200多亿人民币,其中:营养素及营养素补充剂约为150亿元,健康功能食品约为350多亿元,强化食品约为220亿元,奶类及新型豆制品等富营养食品约为550亿元。 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起步晚、基数小、成长快,已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市场品牌的认同度有所提高。①健康功能食品产业通过几番周折逐步走上健康进展的道路。我国健康食品的进展历史,由20世纪80年代的“无知时期”(以三株、中华鳌精等产品为代表),到90年代的“过热时期”(以脑黄金、脑白金等产品为代表),随着对脑黄金等违法违禁产品的查处和打击,健康食品一度处于“低谷时期”。现在触底反弹,开始回升,正向着规范化的方向进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只有100多家企业,年产值16亿元,现在企业有2000多家,产值增长20多倍,产品也由第一、二代进入到第三代。②营养素及营养素补充剂进展迅速,其中维生素C、E、D3在世界上占有垄断优势。③营养强化食品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国民的关注。④牛奶和新型豆制品的营养健康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然而,从总体上看,中国的营养健康食品产业还存在许多的问题:①规模小,质量差,寿命短。以健康功能食品为例,出现典型的“一小”、“二多”、“三低”、“四短”的现象。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

中国花卉现状及趋势

观赏植物学论文 学校: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农管131 姓名:孙财政 学号:2013022411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对生活环境的改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 多的人开始关注花卉,中国花卉市场前景看好,未来新型花卉和特色花卉将会备受关注。我国已经是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流通网络初步建立,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花卉业30年来奠定的良好、坚实的基础,为产业应对危机提供了条件,国家拉动内需的些大的工程尤其是西部中小城市的建设、绿化、对绿化 苗木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要 关键词:中国、花卉、现状、发展、前景、趋势、经济 2008年中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53.6万hm2,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国内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花卉产业将迎来一个更快的发展阶段。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花卉产业在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尽快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挑战。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花卉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逐步成为中国的一个新兴产业。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花卉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家对农业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中国花卉年产值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在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花卉业迅猛崛起,成为我国种植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花卉作为商品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花卉业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部分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的温度差异,给树木花草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非常好的自然条件,许多珍奇名贵的花卉植物成为我国特有的品种,因此,中国被世 界公认为“园林之母”。面积产值继续增长据新华社北京2002年2月11日,目前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