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规范表格汇总55091

混凝土规范表格汇总55091
混凝土规范表格汇总55091

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2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

4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0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

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

2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梁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

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

为0.3mm;

4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预应力混

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

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

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

求;

6 对于烟筒、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注: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的规定

2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两个等级;

3素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25kg/m3;

4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5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处于一类和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

6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

4.1.4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C

4.1.5 混凝土受压或受拉的弹性模量E C

4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3d,但作受压钢筋时可不做弯钩;带肋钢筋系指HRB335、HRB400、RRB400级热轧钢筋及热处理钢筋。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计算的锚固长度应进行修正:

1.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 mm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

系数1.1;

2.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

3.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

4.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锚固长度可乘以修正系数0.8;

5.除构造需要的锚固长度外,当纵向受力钢筋的实际配筋面积大于其设计计算面积时,锚固长度可乘以配筋余量修正系数。其数值为设计计算面积与实际配筋面积的比值。抗震设计的结构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不得考虑上述修正;

6.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在考虑上述修正后不应小于前述公式计算锚固长度la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 mm.

7.当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应取前述公式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机械锚固形式有三种。

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在锚固长度范围内的箍筋不应少于三个;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锚固钢筋直径的0.25倍;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锚固钢筋直径的5倍。当锚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5倍时,可不考虑上述箍筋配置的要求。

8.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前式计算规定受拉锚固长度的0.7倍。机械锚固措施不得用于受压钢筋的锚固。

2.每格内上排数为1.0la值,下排数为0.7la值。

2.每格内上排数为1.0la值,下排数为0.7la值。

3.当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表内数值已乘修正系数1.1;

4.本表没有考虑钢筋锚固说明中2、3、4、5的情况。

2.每格内上排数为1.0la值,下排数为0.7la值。

3.当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表内数值已乘修正系数1.1;

4.本表没有考虑钢筋锚固说明中2、3、4、5的情况。

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300mm。

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

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4.当钢筋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9.5.2 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2框架-核心筒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

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架和落地剪力墙组成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4甲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确定房屋最大高度,9度设防烈度时应专门研究;乙、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确定房屋最大高度;

5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结构,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框架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量mm2(抗震等级三

增加0.02取用,且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5%;

3 当剪跨比λ≤2时,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2%;9度设防烈度时,不应小于1.5%。

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表11.3.6-2采用;当梁端

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数值减

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

表11.4.12-2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注: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c 面积A 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乘积之比值;对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矩形、多边形、圆形箍筋或拉筋组成的箍筋;連续复合矩形螺旋箍指全部螺旋箍为同一根钢筋加工成的箍筋; 2 在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筋率时,其中非螺旋箍筋的体积应乘以换算系数0.8; 3 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

于0.8%、0.6%、0.4%和0.4%;

4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箍筋宜采用复合箍、复合螺旋箍或連续复合矩形

螺旋箍;当轴压比不大于0.6时,其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宜按表中数值增加0.02;当轴压比大于0.6时,宜按表中数值增加0.03。

2 对其他部位,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转角处宜设置箍筋;

3 当端柱承受集中荷载时,应满足框架柱配筋要求。

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工作,提高校园的环境质量,特制订我校校园绿化与养护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标 1、搞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和花卉树木的养护管理,把学校建设成红花绿地,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景色怡人的花园式单位。 2、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努力提高绿化水平,实现园林校园绿化,力求遵循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尽量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创设浓郁的美化与文化氛围,寓教于景,起到既美化环境,又培养人才的作用。 3、校园绿化要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高大落叶乔木与草坪,攀援植物相结合,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使其既美化环境又能起到降温、滞尘、减噪、增加空气湿度等作用。 4、树木、花卉、草坪定期修剪,适时养护,做到花草繁茂,树木旺盛。 二、管理办法 1、学校建立美化、绿化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校园美化、绿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2、学校与专业绿化养护单位签订合同,具体负责校园的绿化与养护工作。 3、学校校园的绿化要按照统一的规划和布局设计,不得随意变

更,花卉树木确需变更的需经领导小组研究批准。 4、校园内的树木、花卉任何人不得随便砍伐和损坏,砍伐或者增植新的花卉树木都必须经过领导小组批准,损坏花卉树木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重新补栽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三、管理要求 1、花草、树木要定期修剪,科学养护,做到花草繁茂,树木旺盛。 2、花草树木要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喷洒农药、防虫、治虫,病害危害程度控制在5%以下,无药害发生。确保成活率和生长茂盛。 3、草坪要生长旺盛,平整、无杂草,高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无裸露地面,无叶片枯黄。 4、绿地内保持无杂草,无污物,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严禁乱写乱画和乱丢杂物。 5、花卉、苗木要无死枝、枯枝,无人为损害花草树木现象。 6、各种花草树木要明确其科属和生长习性,以便科学管理。 一、社区和责任区民警要定期入户访查,把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和暂住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要求外来流动人口办好暂住登记和暂住证。 二、掌握暂住人口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搞好外来流动人口循环簿登记工作。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根据沪建研[2004]第261号修正《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规定》,对金鹿公司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做如下规定: 一、标准养护室的房屋要求保温隔热,养护室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 二、养护室应配置冷暖空调、电热棒等恒温装置和喷淋头,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范围,湿度大于95%。 三、在养护室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应放在架上,彼此间隔10—20mm,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淋。 四、对大型工程应配置喷淋装置,使湿度大于95%。对中、小型工程,混凝土试块可放在养护室的静水池中养护,养护水温度控制在20±2℃,与养护池相邻应砌一个与养护池体积相仿的预养水池(或水桶),作为置换水用,水温与室温相同。每两周更换—次养护池水。 五、养护室应设立水泥混合砂浆试块立柜,立柜内宜衬海绵等保湿材料,以控制湿度在60%~80%。 六、养护室中应配置温度计、湿度计,温、湿度由专人每天记录二次(上、下午各一次),并同时记下养护池的水温。 七、施工现场的标准养护室应有专人管理。 八、本制度根据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制订。

九、本规定经审议批准,发文之日执行。 附: 1、标准养护室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2、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表; 3、砼早期拆模试块成型及送样记录表; 4、600℃同条件砼试块每天平均温度(累计)记录表; 5、砼/600℃同条件砼试块成型及送样记录表; 6、砂浆试块成型及送样记录表。 上海金鹿建筑实业有限公司质量部 2008年9月4日

附: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布置图及说明 图中1:喷淋头。当室内湿度偏低时,可打开喷淋,用以保证养护室的湿度。 图中2:冷暖空调。当标养室面积在5~8平方米时,可选用功率1匹的空调;当标养室面积在8~12平方米时可选用功率l.5匹的空调。现场标养室面积最小不少于5平方米。 图中3:干湿温度计。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定合格证书。 图中4:预养水池。用以备用和更换养护池内用水,养护池水预养池蓄水量约为养护池用水量的2/3。 图中5:砂浆试块养护箱。箱的大小和层数根据试块多少设计制作。 图中6:箱内干湿温度计。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定合格证书。

混凝土路面设计

混凝土路面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 设计资料 公路自然区划为V 区,四级公路。 交通年增长率为% 路基土为低液限黏土,路床顶距底下水位2m ,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设计标准轴重BZZ100KN ,最重轴重P m =1.50KN (1) 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水泥混 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N s = ∑δi n i=1N i ( P i 100 )10 (2) 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由表 t=10年 gr=% η取0.55 N e =N s [(1+gr )t ?1]×365 gr N e = 320.405[(1+7.5%)10?1]×3657.5%=90.995×104 中交通荷载等级。 (3) 初拟路面结构 施工变异水平取中级,属于中交通等级荷载。 由规范表4-3初拟混凝土面层厚度为h c =0.21m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设计车速取20KM/h 单向路幅宽度为。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纵缝为设拉杆平缝。 横缝为设传立杆平缝。 (4) 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由表,面层混凝土的弯拉应力取 砾石粗集料的热膨胀系数αc =11×10?6/℃ 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与泊松比为29GPa 低液限黏土的回弹模量取80MPa 低液限黏土距底下水位2m 的

湿度调整系数可取(查表) 路床顶综合回弹模量取为E 0==64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弹性模量取2000MPa ,泊松比取 板底地基回弹综合模量 E x = ∑?i 2 n i=1E i ∑?i 2n i=1? =3000MPa ?x =∑?i =0.2m n i=1 α=0.26ln (?x )+0.86 =0.26ln (0.2)+0.86=0.442 E t =(E x E 0 )α E 0 =(200064) 0.442 ×80 =366.28MPa 板底地基综合回弹模量E t 取365MPa 混凝土面板的弯曲刚度D c D C =( E C ?3 c 12(1?V c 2))= 29000×0.21312(1?0.162) =22.968MN .m 半刚性基层的弯曲刚度D C D b =( E b ?3 b 12(1?V b 2))= 2000×0.2312(1?0.212) =1.39MN .M 路面结构总相对刚度半径 r g =1.21( D C + D b E t ) 13 =1.21(22.968+1.39 366.28t ) 1 3 =0.490m (5) 荷载应力 设计轴载和极限荷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 σps =1.45×10?31+D b D C ?r g 0.65?c ?2P s 0.94= σps = 1.45×10?31+1.3922.968?0.4900.65×0.21?2×1000.94=1.492MPa

混凝土试块养护检测管理制度

混凝土试块养护检测管理制度

中建股份哈佳铁路HJZQ-5标二工区 混凝土试块养护、检测 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日期:二0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总则 (1) 二、混凝土试块养护制度 (1) 1、标准养护试件养护制度 (1) 2、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2) 3、同条件养护试件养护制度 (3) 三、混凝土试块检测制度 (3) 四、混凝土试块养护、检测分工 (5)

混凝土试块养护、检测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深入贯彻执行哈佳哈牡公司对混凝土试块养护和检测标准,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包括混凝土试块的养护和检测等要求。 3、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各种有关的技术规范,加强混凝土试块的养护和检查工作。 二、混凝土试块养护制度 1、标准养护试件养护制度 1.1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1.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1.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汽养护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标准养护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它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试验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

验龄期为56d。力学性能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2、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2.1标准养护室安装自动控温控湿设备,保持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2.2标养室内加湿装置必须保证喷出的水是雾化状态,不能用水直接淋刷试件。每周一次清理蓄水池,保证喷淋水的清洁。 2.3标养室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记录,当发现温度、湿度超差时,应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满足标养条件的要求。 2.4标养试块注明试件编号、强度等级、制作日期,制作不规范或编号不符合要求的试件不能收入标养室。 2.5标养室的试件必须按制模日期放置放在架子上。 2.6进入标养室的人员应注意安全,出入关好养护室的门,以保持标养室的温湿度。 2.7要经常检查标准养护室的仪表、设备、温湿度计、喷淋管、排水设施及电路等,以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如发现温度,湿度失控,应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室内正常的温度、湿度。 2.8遇停电、节假日应有专人值班负责记录。 2.9要定期打扫卫生,扫除各种残渣。保持室内环境良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

第六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设计资料 新建永州至蓝山高速位于自然区划Ⅳ区,采用普通混凝路面设计,双向四车道,路面宽26m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8.0% 2.交通分析 2.1使用初期设计车道每日通过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根据昼夜双向交通量统计,有 使用初期设计车道日标准轴载换算 (小于40KN 的单轴和小于80KN 的双轴略去不计,方向分配系数为a=0.5,车道分 s N

配系数为b=0.8)。 =0.4×5274.11=2105.64 2.2使用年限内的累计标准轴次e N 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设计基准期为t =30a ,临界荷位处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取=η0.2,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g γ=8.0%,累计标准轴次(使用年限内的累计标准轴次): 71074.1365]1)1[(?=??-+= γ γη g g N N t s e 故此路属于重交通等级 3.初拟路面结构 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高速公路(重交通等级)安全等级为一级,变异水平为低级;按设计要求,根据路基的干湿类型,设计6种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 3.1干燥状态 方案一: (1) 初拟路面结构 初拟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h=25cm 。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h 1=15cm 。底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厚度h 2=20cm 。板平面尺寸选为宽3.75m ,长4.5m 。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2) 材料参数的确定 1、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与弯拉弹性模量 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重型交通:设计弯拉强度f r 0.5=Mpa ,对应的设计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E c =31Mpa 。 2、土基的回弹模量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路基土干燥状态 时,选用土基的回弹模量值:MPa E 450= 16 1) 100( ∑=??=n i i i s Pi N a b a N

标准养护室管理规定规范

标准养护室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管理,强化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根据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国家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实施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处于桩基及结构施工阶段的在建工程,在施工现场均必须按规定设置砼、砂浆试块的标准养护室。 第三条(管理部门) 建筑业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工作,市与区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监督检查。 第四条(实施单位) 标准养护室由桩基和结构施工单位负责建立和管理,建设、监理单位负责督促检查,质量监督站负责监督抽查。 第五条(标准养护室的技术要求) 标准养护室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一)房屋要求保温隔热,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确定标准养护室的面积,最小少于5平方米; (二)配置冷暖空调、电热棒等恒温装置,使室内温度控制在20±3℃范围; (三)条件的大型工程应配置喷淋装置,使室内湿度大于百分之九十。一般中小型工程可砌水池养护,但须设立体积相仿的另一预养水泥(或

水桶)作为置换水用。为节约面积,预养水池(或水桶)可设置在养护水池的上方,水温须与室温相同; (四)标准养护室室内应设立水泥混合砂浆块立柜,立柜内宜衬海绵等保湿材料,以控制温度为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 (五)标准养护室中须配置温度计、湿度计,温、湿度应由专人每天记录二次(上、下午各一次),同时必须建立标准养护室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六条(试块制作要求) 砂浆、砼试块应按规范标准制作,试块制作后应在终凝前用铁钉刻上制作日期、工程部位、设计强度等,不允许试块在终凝后用毛笔等书写。第七条(评选条件) 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标准养护室作为本市文明工地及标准化工地评选的必备条件。 第八条(审批规定) 个别特殊工程不宜在施工现场设立标准养护室的,由施工企业向工程质量监督站提出书面申请,应经质量监督站批准。

透水混凝土路面设计

透水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要求: 透水混凝土适用于轻荷载道路路面,不适用于严寒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盐渍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的路面。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应该考虑地质条件、荷载等级、景观要求、环境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 透水混凝土性能设计应符合以下表规定: 透水混凝土性能指标 注:耐磨性与抗冻性能检验可视各地具体情况及设计要求进行。 结构组合设计 1湿陷性黄土、盐渍土、沙性土不应使用全透水和半透水结构混凝土道路,使用基层不透水结构时应设置排水措施。 2城镇道路的路基应稳定、密室、均质,为轻荷载道路的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

3基层和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基层结构类型应根据道路的荷载不同按下表选用。 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结构 5基层全透水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形式如下图所示: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总厚度h2不小于150mm。 基层全透水结构形式

6基层半透水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形式如下图所示: 稳定土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和底基层总厚度h2不小于180mm。 基层半透水结构形式 透水混凝土面层 1透水混凝土面层结构设计,分单色层及双色组合层设计。采用双色组合层时,其表面层厚度应不低于30mm. 2根据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功能及地形地貌,选用强度等级及透水系数不同的透水混凝土。 3设计基层全透水结构时,其透水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20,厚度(h1)应不小于60mm;设计基层半透水结构和基层不透水结构时,其透水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30,厚度(h1)分别不小于100mm和150mm。如基层采用厚度大于150mm的混凝土结构时,可适当减小透水混凝土面层厚度(h1),但不应小于120mm。 4设计透水混凝土面层时,应设计纵向和横向接缝。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横向接缝的间距一般为4~6m;广场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面层板的长度比不宜超过1.30。基层有结构缝时,面层缩缝应与其相应结构缝位置一致,缝内应填嵌柔性

混凝土养护制度及表格

混凝土养护规定 一、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 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 二、混凝土养护的方法 混凝土的养护---自然养护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覆盖、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混凝土养护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浇水或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土工布、

水泥袋等进行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三、混凝土养护时间 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可按以下规定执行。 1.水工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在浇筑完成后,12h以内 应进行养护;; 2.混凝土养护宜采用淡水养护,砼强度未达到2.5Mpa不得在构件上 行走。 3.在任意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 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4.混凝土养护温控要求: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 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 烈变化。 5.大体积混凝土且相对湿度小于60%的养护时间不宜小于28d。 6.混凝土养护时间规定:白天1~2h一次,晚上4h晒水养护一次。 7.混凝土养护期间,设立专人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并认真填写养护 记录。 8.当环境气温低于5 0C时,禁止洒水养护要喷涂养护剂进行养护。 9.附后-混凝土浇筑记录表 中国水产广州建港工程公司 广西金鲤水泥有限公司专用码头工程项目部 2011-6-1

(完整版)水泥混凝土路面课程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标准轴载交通量分析 高速公路设计基准期为30 年,安全等级为一级,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以汽车轴重为100kN 的单轴荷载作为设计标准轴载,表示为BZZ —100。凡前、后轴载大于40KN (单轴)的轴数均应换算成标准轴数,换算公式为: 16 1 ( )100 n i s i i i p N N α== ∑ 式中: s N —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数的通行次数; i P — 各类轴—轮型;级轴载的总重(KN ); n —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N —各类轴—轮型i 级轴载的通行次i α—轴—轮型系数。 则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r r g 365]1)g 1[(η ??-+= t s e N N 式中: e N — 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日); t — 设计基准年限; r g —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由材料知,r g =0.05; η — 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如下(表1-2),取0.20。

表1-2 混凝土路面临界荷位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公路等级 纵缝边缘处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收费站 0.17~0.22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行车道宽>7m 0.34~0.39 0.54~0.62 行车道宽≤7m 161 ()100n i s i i i p N N α==∑=511.835 r r g 365]1)g 1[(η ??-+= t s e N N =e N 248× 104 因为交通量100×104<248×104<2000×104次,故可知交通属于重交通等级。 2拟定路面结构 由上述及表16-20知相应于安全等级一级的变异水平的等级为低级,根据高速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查表16-17得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大于240mm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4m ,长4.5m ,拟定各结构层厚:普通混凝土面层厚为250mm ;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粒料,厚为180mm ;二级自然区划及规范知垫层为150mm 的天然砂砾,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 ,路基回弹模量为30Mpa ;低剂量无机结合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去600Mpa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300Mpa 。 (表2-1) 表2-1 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回弹模量(MPa) 1 水泥稳定粒料 18 1300 2 天然砂砾 15 150 3 土基 - 30 2 2 2122 2121h h E h E h E x ++==222 215.018.015.060018.01300+?+?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规定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6年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中对混凝土养护时间的归纳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规定: 1、大体积混凝土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P114) 2、对于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P124) 3、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P124) 4、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P147)。 5、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混凝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4d的湿润养护。(P123)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P424)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 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表格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2 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不同根数钢筋计算截面面积(mm2)

板宽1000mm内各种钢筋间距时钢筋截面面积表(mm2) 每米箍筋实配面积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f)

受弯构件挠度限值 注:1 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 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 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注: 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 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 4 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 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6 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梁内钢筋排成一排时的钢筋最多根数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案例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案例 一、设计资料 某公路自然区划Ⅱ区拟新建一条二级公路,路基为粘性土,采用普通混凝土 路面,路面宽为9m ,经交通调查得知,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为2100次,试设计该路面厚度。 二、设计计算 (一)交通分析 二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查表10-17为20年,其可靠度设计标准的安全等级 查表10-17为三级,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查表10-7取0.39取交 通量年增长率为5%. 设计基限期内的设计车道标准荷载累计作用次数按式(10-3)计算: 6 2010885.939.005 .0365]1)05.01[(2100365]1)1[(?=??-+?=?-+?=ηr t r s e g g N N 由表10-8可知,该公路属于重交通等级。 (二)初拟路面结构 相应于安全等级为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根据二级公路、重交通等级 和中级变异水平,查表10-1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2m 。基层选用水泥 稳定粒料(水泥用量5%),厚度为0.18m 。垫层为0.15m 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 土。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4.5m ,长5m 。纵缝为设计拉杆平缝(见图10-8 (a )),横缝为设计传力杆的假缝(见图10-5(a ))。 (三)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查表10-11、表10-12,取重交通等级的普通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标准值为 5.0MPa ,相应弯拉弹性模量为31GPa 。 根据中湿路基路床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表10-10,取路基回弹模量 为30MPa ,根据垫层、基层材料当量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表10-9,取低剂量无 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为600MPa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为 1300MPs 。 按式(10-4)-(10-9),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101315.018.015.060018.01300222 222 2122 2121MPa h h E h E h E =+?+?=++ )(57.2)15 .0600118.013001(4)15.018.0(1215.060018.01300)11(4)(122123312 21122132311m MN h E h E h h h E h E Dx ?=?+?++?+?=++++=--

标养室规程

现场标养室管理制度 1、根据国家规范规定砂浆试块、混凝土试块应在标准条件下进行28天的养护,才能测定强度。 2、标准养护室安装自动控温控湿设备,保持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3、标养室内加湿装置必须保证喷出的水是雾化状态,不能用水直接淋刷试件。每周一次清理蓄水池,保证喷淋水的清洁。 4、标养室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记录,当发现温度、湿度超差时,应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满足标养条件的要求。 5、标养试块注明试件编号、强度等级、制作日期,制作不规范或编号不符合要求的试件不能收入标养室。 6、标养室的试件必须按制模日期放置放在架子上, 100×100×100mm砼试件间距为10-20mm, 150×150×150mm砼试件间距为30-50mm。 7、进入标养室的人员应注意安全,出入关好养护室的门,以保持标养室的温湿度。 8、要经常检查标准养护室的仪表、设备、温湿度计、喷淋管、排水设施及电路等,以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9、遇停电、节假日应有专人值班负责记录。

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 1. 在运转前应检查机器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应立即断开电源查找原因。 2. 振动台在振实过程中,混凝土试件必须紧固在振动台上。按规定将试模内砼震平至翻浆为止 3. 所需振实试件应相对称地放置在台面上,使负荷平衡。 4. 在每次用毕后,及时断开电源,随即将振动台上(台面及架台)的残留水泥清除干净。 5. 振动台轴承应经常检查,并定期拆洗,更换润滑油,使轴承保持良好的润滑,延长振动台的使用寿命。 6. 振动台应有可靠的接地线,确保安全。 7. 在搬移振动台时必须断开电源,切勿摔砸。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 4.4面层 4.4.1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 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 4.4.3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 ——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 ——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 ——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 4.4.7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 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上、下层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C.1和C.2计算。上、下层板的计算厚度应分别满足式(3.0.3)的要求。 具有沥青上面层的水泥混凝土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D.1和D.2计算。混凝土板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4.4.10路面表面构造应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构造深度在使用初期应满足表4.4.10的要求。 表 4.4.10 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mm)要求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表格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 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每米箍筋实配面积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

注:1 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 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 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注: 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 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 4 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 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6 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梁内钢筋排成一排时的钢筋最多根数

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终极版)

目录 1课程设计题目 (1) 2课程设计目的 (1) 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 4路面厚度计算 (1) 4.1交通分析 (1) 4.2初拟路面结构 (3) 4.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4) 4.4 荷载疲劳应力 (6) 4.5温度疲劳应力 (7) 4.6验算初拟路面结构 (8) 5接缝设计 (8) 5.1纵向接缝 (8) 5.2横向接缝 (9) 6混凝土面板钢筋设计 (10) 6.1 边缘补强钢筋 (10) 6.2 角隅钢筋 (11) 7材料用量计算 (11) 7.1 面层 (11) 7.2 基层 (12) 7.3 垫层 (13) 8施工要求说明 (13) 参考资料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 1课程设计题目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公路自然区划Ⅱ区拟建一条一级公路,路基为粘质土,采用普通混凝土路面,双向四车道,经交通调查得知,设计车道使用初期轴载日作用次数为4500。试设计该路面结构。 2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掌握实际工程结构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知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为进行实际的工程设计奠定基础。要求学生课程设计之后对相关的设计规范、施工和试验规范等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综合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深入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掌握设计方法。 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结构组合设计; (2)材料组成设计; (3)混凝土板厚的确定; (4)板的平面尺寸确定; (5)接缝设计; (6)配筋设计; (7)材料用量计算; (8)施工要求说明。 (9)设计图纸为A3路面结构详图一张(手工绘图),要求整洁、规范,图幅和数量符合要求。 (10)附参考文献 4路面厚度计算 4.1交通分析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一94),不同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可靠度指标和目标可靠度如下表: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规定

2016年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中对混凝 土养护时间的归纳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规定: 1、大体积混凝土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P114) 2、对于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在混凝土浇 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P124) 3、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P124)4、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P147)。 5、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混凝土结构强 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4d的湿润养护。(P123)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 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P424)个人工作业务总结 本人于2009年7月进入新疆中正鑫磊地矿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前身为“西安中正矿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测量技术工作,至今已有三年。 在这宝贵的三年时间里,我边工作、边学习测绘相专业书籍,遇到不懂得问题积极的请教工程师们,在他们耐心的教授和指导下,我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到的提高,并在实地测量工 作中加以运用、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积极的参与技术培训学习,加速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测绘技术人员。 在这三年中,在公司各领导及同事的帮助带领下,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及工作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思想上积极向上,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 正,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在工作态度方面,勤奋敬业,热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能够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学习补充,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迅速的完成了职业角色的转变。 一、回顾这四年来的职业生涯,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参与了新疆库车县新疆库车县胡同布拉克石灰岩矿的野外测绘和放线工作、点之记的编写工作、1:2000地形地质图修测、1:1000勘探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提交成果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设置方案

标准养护室加湿及排水设置方案 一、编辑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全面管理,强化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关于建立现场标养室的通知》(建质安总[2011]51号)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关于建立现场标养室的通知》(建质安总[2011]51号)标准养护室需满足以下要求: 1.养护室应配备温湿度计,每天专人记录2次 2.养护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 3.室内环境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 4.现场设置的标养室,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确认符合相关规定,填写《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试件标养室验收备案表》(见附件一)后方可使用。 三、标准养护室技术要求 1.标准养护室的温度控制范围为20℃±2℃,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上

2.室内设有试块放置架,试块放在架子上的间隔为10-20mm 3.养护水必须雾化,不能用水直接淋刷试件 4.养护室面积不小于15㎡ 四、养护室具体设置方案 1、养护室结构、尺寸 我公司混凝土标准养护室:长度均为:563cm,宽度均为:362cm,高:240cm。用红砖砌墙,屋顶用混凝土浇筑的屋面。 2、养护室内部布置 标养室放置两条长架子长:650cm,宽:60cm,每层净空:30cm,共5层,架子脚高:3cm。两条短架子长:500cm,宽:60cm,每层净空:30cm,共5层,架子脚高:3cm。架子采用角钢焊制,架子焊制完成后刷两遍防锈漆防止生锈。 长的两条两边墙放置,短的架子放置在房子之间,考虑 到如果两个短架子完全靠在一起会影响的受湿不到的问题,我们采用两条短架子不完全靠一起,中间留了十公分的空间,保证受湿。在两个对称的架子上放置一个水箱和水雾化设备,用于喷雾加湿。墙壁上装了一台恒温空调及加热器用于降温升温。总控制箱装在室外。 五、排水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