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油量计算方法

储罐油量计算方法
储罐油量计算方法

储罐油量计算方法

1 油品算量操作

1.1 术语和定义(国标GB/T 19779-2005) 1.1.1 游离水(FW )

在油品中独立分层并主要存在于油品下面的水。FW V 表示游离水的扣除量,其中包括底部沉淀物。

1.1.2 沉淀物和水(SW )

油品中的悬浮沉淀物、溶解水和悬浮水总称为沉淀物和水。其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体积和质量分别用SW %、SW V 和SW m 表示。 1.1.3 沉淀物和水的修正系数(CSW )

为扣除油品中的沉淀物和水(SW )将毛标准体积修正到净标准体积或将毛质量修正到净质量的修正系数。

1.1.4 体积修正系数(VCF )

将油品从计量温度下的体积修正到标准体积的修正系数。用标准温度下的体积与其在非标准温度下的体积之比表示。等同于液体温度修正系数(CTL ) 1.1.5 罐壁温度修正系数(CTSh )

将油罐从标准温度下的标定容积(即油罐容积表示值)修正到使用温度下实际容积的修正系数。

1.1.6 总计量体积(to V )

在计量温度下,所有油品、沉淀物和水以及游离水的总测量体积。 1.1.7 毛计量体积(go V )

在计量温度下,已扣除游离水的所有油品以及沉淀物和水的总测量体积。 1.1.8 毛标准体积(gs V )

在标准温度下,已扣除游离水的所有油品及沉淀物和水的总体积。通过计量温度和标准密度所对应的体积修正系数修正毛计量体积可得到毛标准体积。 1.1.9 净标准体积(ns V )

在标准温度下,已扣除游离水及沉淀物和水的所有油品的总体积。从毛标准体积中扣除沉淀物和水可得到净标准体积。 1.1.10 表观质量(m )

有别于未进行空气浮力影响修正的真空中的质量,表观质量是油品在空气中称重所获得的数值,也习惯称为商业质量或重量。通过空气浮力影响的修正也可以由油品体积计算出油品在空气中的表观质量。

1.1.11 表观质量换算系数(WCF )

将油品从标准体积换算为空气中的表观质量的系数。该系数等于标准密度减去空气浮力

修正值。取空气浮力修正值为1.1kg/m3或0.0011g/cm3。

m)

1.1.12毛表观质量(

g

V)对应的表观质量。

与毛标准体积(

gs

m)

1.1.13净表观质量(

n

V)对应的表观质量。

与净标准体积(

ns

V)

1.1.14总计算体积(

tc

标准温度下的所有油品及沉淀物和水与计量温度下的游离水的总体积。即毛标准体积与游离水体积之和。

1.1.15液位高度(H)

H)

1.1.16底水高度(

w

T)

1.1.17油品温度(

o

T)

1.1.18大气温度(

a

1.1.19API

1.2数值修约

数值修约方法应符合GB/T 8170。在没有其他限制因素的情况下,应依照下表规定的小数位数进行修约。在检验计算方法与GB/T 19779的一致性时,显示和打印硬件应具有至

1.3基础数据的准备和获取

为获得油罐内油品库存及输转量的准确结果,应首先保证计算油量的基础数据(如液位、油温、密度和水分等)是按规定标准方法同时获得的。

1.3.1容积表

油罐已按相应标准标定,并具备符合标准要求的容积表。

1.3.2油品高度

按GB/T 13894或其他满足精度要求的自动测量方法准确测量和记录油品的实高或空高,同时也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使用状态下的检尺口总高和容积表上注明的检尺口总高进行测量和记录。如果容器底部存在游离水和沉淀物,则应测量和记录游离水和底部沉淀物的高度。

1.3.3计量温度

油品计量温度按GB/T 8927或其他满足精度要求的自动测量方法测量和记录,并最终取得罐内油品的平均计量温度。

1.3.4取样

为确定罐内或输转油品的密度以及沉淀物和水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应根据实际计量需要,按GB/T 4756或ISO 3171的要求取样,以进行实验分析。

1.3.5标准密度

按GB/T 1884、GB/T 13377或SH/T 0604测定1.7.3.4款采集样品的标准密度,以最终获得能代表罐内油品的标准密度。

1.3.6沉淀物和水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SW%)

根据油品类别和贸易协议,按GB/T 260或GB/T 8929测定水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按GB/T 6521测定沉淀物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将二者相加作为沉淀物和水的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此外按照GB/T 6533也可一次测出原油中水和沉淀物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1.3.7环境空气温度

对于非保温罐,罐壁温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当计算温度对罐壁影响的修正系数时,除了液体温度以外,还必须考虑环境气体温度。油罐周围的环境气体温度总是一个随机且广泛变动的量,尤其应注意选择最佳的测量位置。建议采用如下方法测量环境气体温度:

1.3.7.1用移动式测温装置在油罐区的背光位置测量一次或多次温度,取平均值作为环境气体温度;

1.3.7.2 永久安装在油罐区背光位置的表面温度计; 1.3.7.3 采用本地气象站提供的数据。

注:目前我们采用百叶箱的温度计测量环境空气温度。

1.4 总计量体积

用测量的油品高度查油罐容积表得到对应高度下的标定容积,即油品的总计量体积。当油罐容积表按空罐容积和液体静压膨胀容积分别编制时,总计量体积(to V )应按下式计算: c w

c c to V V V ρρ??+=

式中:

c V ——由油品高度查油罐容积表得到的对应高度下的空罐容积;

c V ?——由油品高度查液体静压力容积修正表得到的油罐在标定液静压力作用下的容积膨胀值;

c ρ——编制油罐静压力容积修正表时采用的标定液密度,通常为水的密度; w ρ——油罐运行时工作液体的计量密度,可用标准密度(20ρ)乘以计量温度下的体积修正系数(VCF )求得。

注:用量油尺测量液位高度时,如果测量时量油尺的温度不同于其检定温度(我国通常为标准温度20℃),量油尺发生膨胀或收缩,则应将量油尺的观察读数修正到其检定温度,以计算出实际液位高度。其修正系数F 按下式计算: ()201-+=d t F α

式中:α——量油尺材质的线膨胀系数(低碳钢取000012.0=α),℃-1

d t ——测量时量油尺的温度,℃。

用量油尺直接测量油品实高时,将量油尺测量的油品实高的观察读数乘以修正系数F ,计算出实际的油品实高。

用量油尺测量油品空高时,用检尺口总高减去观测空高,再乘以修正系数F ,计算出实际的油品实高。

1.5 扣除游离水(FW )和罐底沉淀物

在油品转移前后,应测定游离水和罐底沉淀物的数量,以对毛计量体积作出适当修正。用游离水和沉淀物的深度查油罐容积表可确定它们应扣除的体积(fw V )。 1.6 罐壁温度对标定容积的影响(CTSh )

油罐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体积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油罐容积表给出的通常是在标准温度下的容积,实际计量时的罐壁温度通常不同于标准温度,对此应对标定容积作出相应修正。对于立式圆筒油罐,罐壁温度对体积影响的修正系数可以用对横截面积影响的修正系数表示,因此罐壁温度修正系数(CTSh )可以按下式计算:

()2021-+=s T CTSh α 非保温罐

()2031-+=s T CTSh α 保温罐

式中:

α——罐壁材质的线膨胀系数(低碳钢取000012.0=α),℃-1

s T ——油罐计量时的罐壁温度,℃

罐壁温度通常受罐内油品温度和罐外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在计算罐壁温度对标定容积的影响时,均应给予考虑。对于保温罐,可以将罐内油品的平均温度近似作为罐壁温度,即

0T T s =。对于非保温罐,罐壁温度按下式计算:

()[]870a s T T T +?= 式中:

0T ——罐内油品的平均温度,℃ a T ——油罐周围的环境空气温度,℃。 1.7 计算毛计量体积(go V )

(){}

frd fw to go V CTSh V V V -?-=

从总计量体积(to V )中减去所有游离水(fw V ),再将结果乘以罐壁温度修正系数(CTSh ),得到毛计量体积(go V )。对于浮顶罐,应从中扣除浮顶的排液体积(frd V )。 注:我国通常以质量作为散装油品的结算依据,因此也按质量扣除浮顶排液量,即省略上式中的最后减项,但此时的go V 中包含浮顶的排液体积,不具有油品体积的实际意义,仅作为油量计算的中间变量。 1.8 浮顶修正

由于罐内油品密度会经常发生变化,与油品密度有关的浮顶的排液体积也随之变化,因此通常不把浮顶修正直接编入油罐容积表中,而是在油量计算中再扣除。 1.8.1 按体积扣除

在油量计算时,如果浮顶排液量在计算毛计量体积时扣除,则浮顶的排液体积(frd V )按下式计算:

()VCF WCF m V fr frd ?= 式中:

fr m ——浮顶的表观质量。

注:WCF 的单位应与浮顶表观质量的单位相互对应。 1.8.2 按质量扣除

由于我国散装油品主要按油品的质量结算,因此在计算带有浮顶的立式圆筒形油罐内的毛计量体积时,可以不扣除浮顶排液体积,而是在计算油品毛表观质量时再扣除浮顶的表观质量。

注:如果液位降落在浮顶最低点至起浮点区间时,浮顶修正不准确,对应数据不适合作计量交接使用。此外,上述浮顶修正不适用于浮顶最低点以下的油量计算。 1.9 计算毛标准体积 1.9.1 体积修正系数

根据GB/T 1885,由油品的计量温度和标准密度查对应油品的体积修正系数表得到将毛计量体积修正到毛标准体积的体积修正系数(VCF )

油品体积修正系数表共有三个:原油体积修正系数表、产品体积修正系数表、润滑油体积修正系数表。其中我部有用的有二个:原油体积修正系数表、产品体积修正系数表。具体查表方法如下:

1.9.1.1 根据油品类别选择相应油品的体积修正系数表(原油或产品)?; 1.9.1.2 确定标准密度在体积修正系数表中的密度区间;?

1.9.1.3 在标准密度栏中找到已知的标准密度值,在温度栏中找到油品的计量温度值,二者的交叉数即为该油品由计量温度修正到标准温度的体积修正系数。如果标准密度介于标准密度行中两相邻标准密度之间,则采用内插法计算体积修正系数;温度不用内插,仅以较接近的温度值查表(VCF 计算结果保留五位小数,第六位四舍五入)。 1.9.1.4 二甲苯VCF 按下述方法计算: ()2000099.01--=t VCF 式中:t 为油罐内实测的油品温度 1.9.2 毛标准体积

将毛计量体积(go V )乘以体积修正系数(VCF ),就得到毛标准体积(gs V )。 VCF V V go gs ?= 1.10 沉淀物和水

原油和某些石油产品中含有沉淀物和水(SW ),其修正值(CSW )按下式计算: %1SW CSW -=

除非是贸易需要或有其他特殊要求,石油产品通常不进行沉淀物和水的修正,此时的净标准体积等于毛标准体积。

注:沉淀物和水(SW )的含量(%SW )有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两种确定方式,应根据油量计算是基于体积还是基于质量来选择使用。 1.11 计算净标准体积

用毛标准体积(gs V )乘以沉淀物和水的修正值(CSW ),即得到净标准体积(ns V )。 CSW V V gs ns ?=

ns gs sw V V V -=

注:如果最终需要的只是油品的表观质量,则也可以由毛标准体积(gs V )直接计算毛表观质量(g m ),从毛表观质量中按质量分数扣除沉淀物和水得到净表观质量(n m ),本步计算可以省去。 1.12 计算表观质量

用gs V 或ns V 乘以表观质量换算系数(WCF )可以计算出油品的毛表观质量(g m )或净表观质量(n m )。

1.1

2.1 浮顶排液量及沉淀物和水(SW )已按体积扣除 WCF V m ns n ?= 1.12.2 按质量修正浮顶排液量及沉淀物和水

将毛标准体积(gs V )乘以表观质量换算系数(WCF ),减去浮顶的表观质量(fr m )(对于浮顶罐)得到油品的毛表观质量(g m ),将其乘以沉淀物和水的修正系数(CSW )计算出油品的净表观质量(n m ):

fr gs g m WCF V m -?= CSW m m g n ?= n g sw m m m -= 1.13 基于质量的计算步骤

1.13.1 由油水总高查油罐容积表,得到总计量体积(to V )。 c w

c c to V V V ρρ?

?+=

1.13.2 用游离水高度(水尺)查油罐容积表得到的游离水体积(fw V )。 1.13.3 应用罐壁温度影响的修正系数CTSh ,得到毛计量体积(go V )。 ()

CTSh V V V fw to go ?-=

1.13.4 将毛计量体积(go V )修正到标准温度,得到毛标准体积(gs V )。 VCF V V go gs ?=

1.13.5 用毛标准体积(gs V )乘以表观质量换算系数(WCF ),再减去浮顶的表观质量(fr m )得到油品的毛表观质量(g m ) fr gs g m WCF V m -?=

1.13.6 用沉淀物和水(SW )的修正值(CSW )修正油品的毛表观质量(g m ),可得到油品的净表观质量(n m )。

CSW m m g n ?=

注:在基于表观质量的计算步骤中,由于浮顶的排液量在计算油品毛表观质量时扣除,1.13.3和1.14.4涉及的毛计量体积和毛标准体积包含了浮顶的排液体积。将净表观质量(n m )除以表观质量换算系数(WCF )可间接计算出净标准体积(ns V )。 1.14 油量计算公式汇总 ()[]

{}fr fw to

g m WCF VCF CTSh V V

m -???-=

CSW m m g n ?= 2 油品算量(混合密度法)

2.1 收油前按油罐检尺数据及罐内密度计算油量(计算方法同国标)。

2.2 收油后按检尺数据、混合密度、船舱水份计算油量,并在最前收油罐中扣除商检测得船舱明水量。

2.3 混合密度计算:收油结束后,按罐底密度与船舱密度理论加权计算满罐混合密度。 2.

3.1 实测数据

前尺油高(1H ),后尺油高(2H ); 前尺油温(1t ),后尺油温(2t );

罐底标准密度(1ρ),船舱标准密度(2ρ)。 2.3.2 混合密度计算方法:

2.3.2.1 根据1H 、1t 、1ρ计算前尺标准体积1V

2.3.2.2 如2121H H <时,按船舱密度2ρ、2H 、2t 计算后尺标准体积2V (注:不扣除明水体积)

2.3.2.3 如2121H H >时,按罐底密度1ρ、2H 、2t 计算后尺标准体积2V (注:不扣除

明水体积)

2.3.2.4 由1V 、2V 进行第一次混合密度计算 ()2

1

2120V V ρρρρ-+

=

2.3.2.5 按第一次计算混合密度0ρ再次计算后尺标准体积/

2V (注:不扣除明水体积) 2.3.2.6 由1V 、/

2V 进行第二次混合密度计算,求得该罐混合密度ρ ()/

21

212V V ρρρρ-+=

2.4 混合水份计算

根据前尺毛油量1g m 、前尺水份1SW 、后尺毛量2g m 、船舱水份2SW 计算混合SW

2.4 油量计算

2.4.1 根据ρ用内插法查《石油计量表》得体积修正系数VCF , ρ——标准密度,如收油后需按船舱、罐底密度加权计算而得; 2.4.2 油量具体计算过程参见1 油品算量操作(国标法)

3 油品计量美标法

3.1 与商检一起共同检油尺、水尺、测温t 。

3.2 把油温由t 摄氏度换算到T 华氏度公式:328.1+?=t T

3.3 由20ρ查GB1885 表E1得15ρ(用内插法),由15ρ查GB1885 表A1得API (用内插法),由T 和API 查ASTM D1250 TABLE 6A 得VCF 值(取靠近值)。 3.4 计算油品实际密度t ρ公式:()5.131/16.141364+?=API VCF t ρ 3.5 油品在t ℃下体积t V 的计算

3.5.1 根据所检来的油尺并修正后查油罐容积表,得到表载体积表V ; 3.5.2 根据所检来的水尺并修正后查油罐容积表,得到罐底明水体积水V ;

3.5.3 由所检来的油尺并修正后查油罐静压力修正表,得到水的静压力修正值水ρV ?,根

据实际密度t ρ计算静压力修正值p V ?,公式:t p V V ρρ??=?水 3.5.4 油品在计量温度t ℃下的体积t V 按下式计算:

()()

[]{}207000024.01-+??+?-?+=a p p t T T V V V V 水表 非保温罐

()[

]{}20

000036.01-?+?-?+=p p t T V V V V 水表 保温罐

式中:p T ——罐内油品平均温度,℃;a T ——油罐四周平均气温,℃。 3.6 根据API 查ASTM D1250 TABLE 11内插计算重量修正系数WCF 。 3.7 计算浮顶排开体积f V ,浮顶重量G ,公式:01605.1WCF G V f = 3.8 计算华氏60度下的标准体积60@V (标准桶,1立方米=6.2898桶) 浮顶未起浮:VCF V V t ??=2898.660@ 浮顶起浮后:f t V VCF V V -??=2898.660@ 3.9 毛油量计算公式:01605.160@??=WCF V mc

3.10 计算净油量:

3.11 美标法中的各算式的下标,除已特别注明的外,其它与国标法相应各下标同义。

4 球罐计量

4.1 通过液位计读得液位高度H (准确到毫米),通过温度计读得罐内温度t (准确到0.1℃),通过压力表读取收付作业前后的压力P (准确到0.1Mpa )。

4.2 由H 查罐表得容积V (米3

),注毫米数不为零时,采用内插法计算。 4.3 液相质量=查表体积(V)×体积修正系数×(ρ15-0.0011),体积修正系数通过ρ15

和液

相温度查体积修正系数表可得。 4.4 气相体积=总罐容-液相体积。

4.5 温度修正系数I=273/(273+气相温度)。

4.6 压力修正系数J=(1.033+气相压力×10.2)/1.033。 4.7 分子量修正系数K=分子量/22.4,分子量通过ρ15

查分子量表可得。

4.8 密度换算系数L=(15ρ-0.0011)/15ρ。 4.9 气相质量=气相体积×I ×J ×K ×L ×0.001。 4.10 总质量=液相质量+气相质量。

附件一

储罐拱顶面积计算之欧阳家百创编

钢制常压立式圆柱形储罐是炼油化工企业不可缺少的设备,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数量众多,并且,储存的介质都为易燃、易爆、高温、有毒、有害的液体或气体,危险性极大。 欧阳家百(2021.03.07) 储罐按储存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原油罐、中间产品罐、产品罐、含硫污水罐和气柜五大类。其中,原油罐是指储存原油的各类储罐;中间产品罐是指储存石脑油、粗汽油、粗柴油、蜡油、渣油、加氢裂化原料等各类中间产品的储罐;产品罐是指储存汽油、煤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各类成品油的储罐;含硫污水罐是指储存各类含酸、碱、污油及各类硫化物的污水罐;气柜是指储存未脱硫瓦斯的湿式和干式气柜。 储罐按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顶罐、浮顶罐、内浮顶罐。固定顶罐又分为自支承拱顶罐、自支承锥顶罐、柱支承锥顶罐。

随着装置高含硫原油加工量的不断增加,储罐的腐蚀日益加重,具体表现在:每一次储罐清罐检修时,在罐体、罐底或罐顶经常可以发现麻点、凹坑,甚至被腐蚀穿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调研,集团公司内部其他企业也普遍反映储罐腐蚀越来越严重,日益威胁石化企业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为了延长金属储罐的使用寿命,现在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储罐的罐体、罐底以及罐顶进行油漆、防腐,工程量非常大。 储罐清罐检修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要根据《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编制检修工程结算书,计取工程费用。在工程量的计算中,关键是拱顶面积的计算。 目前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拱顶面积为罐底面积的1.25倍,部分施工单位按1.2倍或1.3倍计算。 1 按照专业文献,计算储罐拱顶面积 (1)潘家华先生所著《圆柱形金属油罐设计》[1]一书的介绍:拱顶是一种自支承式的罐顶,形状近似球面,靠拱顶周边支承于焊

各种常见油罐储油量的计算方法

各种常见油罐储油量的计算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形状的储油罐油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每种形状的储油罐容积的计算公式和整个推导过程,供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和分享。 现实生活中,尽管储油罐的形状各式各样,仔细分析无非存在以下两种结构:卧式结构和立式结构。无论是卧式结构还是立式结构,都有可能存在半椭圆形封头、平面封头、半圆形封头、圆锥形封头等。笔者在计算储油罐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简要做一介绍。 一、椭圆封头卧式椭圆形油罐 这种油罐的形状一般是两端封头为半椭球形,中间为截面积是椭圆形的椭圆柱体,如图1-1、图1-2所示。 计算时,可以把这种油罐的容积看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椭球体(把两端的封头看作是一个椭球),另一部分为平面封头中间截面为椭圆形的椭圆柱体,见图1-3、图1-4所示,然后,采用微积分计算任一液面高度时油罐内的容积。 我们建立如图1-3、图1-4所示的坐标系,设油罐除封头以外的长度为L ,其截面长半轴为 A ,短半轴为 B 。椭球部分的长半轴为B ,短半轴 为C ,则在图1-3、图1-4所示的坐标系中,分别得到椭圆的方程为: 在某一液面高度H 时,油罐内油的容积为: 由(1)得: L C B A y 图1-2:椭圆封头卧式椭圆形油罐结构图 图1-1:椭圆封头卧式椭圆形油罐实体图 H (0,2b) a Δy - a (0,b) 0 x y 图1-3:椭圆柱体剖面图 L H (0,2b) C Δy - C (0,b) 0 z 图1-4:封头椭球体剖面图 dy x z x L 2V H ?π+=)(2 y By 2B A x -= 2y By 2B C Z -= (3) (4) (5) ??π+=H 0 H x zdy x dy L 21B B y A x 2 222=-+) ((1) (2) 1C z B B y 2 2 22=+-)(

1000立方米拱顶油罐(...)

1000立方米拱顶油罐(...)

*******学院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 题目 ************ 系部 **** 专业 **** 班级 ****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2018年6月**日

培黎石油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此次课程设计的是拱顶罐,包括罐体材料的选择、罐壁的计算、加强圈的选择、开孔补强、罐底基础设计、罐顶的设计、油罐附件的选择。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课程设计的要求有以下四点: 1.了解拱顶油罐的基本结构和局部构件; 2.根据给定油罐大小,查阅相关标准确定相应构件的规格尺寸; 3.学会使用AUTOCAD制图; 4.相关技术要求参考有关规范。 设计原始数据: 设计压力正压负压设计温度雪载荷 抗震设防烈度储液密度腐蚀裕量焊接接头系数 8度0.9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1000拱顶油罐装配图一张;

2.1000拱顶油罐罐体图一张; 3.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序号设计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日期 1 拱顶罐相关资料查阅图书馆 6.4-6.5 2 课程设计大纲及各类数据的计算图书馆 6.6-6.8 3 数据的校核与检查图书馆 6.11-6.13 4 拱顶罐装配图图书馆 6.14 5 拱顶罐罐体图教室 6.15 6 课程设计初稿修订教室 6.19 7 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办公室 6.20 8 课程设计答辩教室 6.22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潘家华,郭光臣,高锡祺等.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2] 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王立业.《罐体开口补强设计》[M]GB150-1998.116-118. [4] 郭光臣. 油库设计与管理[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0. 指导教师:年月日 系部主任:年月日 教学院长:年月日

储罐盘梯施工项方案

编号:14HJ-AZFB-TJFA- # 孚宝渤海石化(天津)仓储有限公司 临港石化产品储罐区一期项目 储罐盘梯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安全会签: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孚宝项目经理部 目录

1.编制说明 (3) 编制说明 (3) 编制依据 (3) 采用规范、标准 (3) 2.施工部署 (4) 施工总体情况 (4) 施工工艺流程 (5) 3.施工进度 (7) 盘梯支承三角架的焊接 (7) 盘梯的预制进度 (8) 盘梯的吊装安装进度 (8) 4、质量检查验收 (9) 验收程序及阶段 (9) 验收执行规范和合格标准 (10) 5、HSE管理通用措施及本工程JSA分析 (10) HSE管理措施 (10) HSE技术措施 (11) 文明施工管理 (12) 应急预案 (13) 本工程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18) 6、相关表格 (20) 储罐盘梯零部件预制质量检查确认表 (20) 储罐钢梯平台安装检查记录 (20) 盘梯安装作业票(吊装许可证) (20)

1.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孚宝渤海石化(天津)仓储有限公司临港石化产品储罐区一期项目罐区盘梯安装工程即将开始施工。由于盘梯安装存在高空作业,特编制此安全专项方案,以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指导施工,确保安全。 编制依据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孚宝渤海石化(天津)仓储有限公司临港石化罐区一期工程盘梯施工图纸。 我公司编制的《孚宝渤海石化(天津)仓储有限公司临港石化罐区一期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我公司编制并已经监理、业主方批准的《储罐施工方案》、《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孚宝项目经理部HSE管理程序文件》、《孚宝(天津)项目应急预案》。 我公司编制的项目总体网络进度计划。 我公司现行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采用规范、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99。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盘梯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盘梯 整体安装法的探索及应用 【摘要】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是油田地面产能建设项目的主要部分。在储罐制造时,盘梯的制作又是关键内容之一。采用盘梯整体安装法克服了以往分段安装法的诸多缺点,提高了工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关键词】 储罐 盘梯 整体安装法 一、 前言 我公司承揽的各类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一般情况下都是工作量大,甲方规定的工期短,特别紧张,而我们的人员、设备是有限的,这就对我们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工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针对以往储罐盘梯分段制作安装存在效率低、质量差、危险性高的缺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最终创造出了盘梯整体安装法。 二、 储罐盘梯整体安装法施工流程 三、 分析计算、整体安装 施工流程中前三项与以往施工基本相同,这里不再叙述,我着重研究了后面两项。在盘梯预制过程中又分为盘梯内外侧板下料、 盘梯内外侧板上踏步间距样板制作、放线、踏步板安装。 (一) 盘梯内外侧板下料 1. 计算盘梯内、外侧板长度 材料验收

t 外=2×π×(R+δ+a+δ/2)×α/360 L 内=22h t +内 L 外=22h t +外

以5000m 3罐上盘梯为例计算该盘梯内、外侧板长度。已知盘梯各项参数如下:(单位 mm ) α=31° h=6500 R=12012 δ=8 a=650 b=160 则:t 内=2×π×(12012+8/2)×31/360=6501.3 t 外=2×π×(12012+8+650+8/2)×31/360=6857.3 L 内=2265003.6501+=9193 L 外=2265003.6857+=9448 2. 下料 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划线,气割下料。 (二) 盘梯内外侧板上踏步间距样板制作 1. L 1=c/sin θ L 2=b/sin θ θ=arctg (h/t 内) 以5000m 3罐上盘梯为例计算该盘梯内侧板上的踏步间距样板各边长度尺寸。已知c=250mm ,b=160mm ,h=6500mm ,t 内由前面计算其值为t 内=6501.3mm 。 θ= arctg (h/t 内)= arctg (6500/6501.3)≈45° L 1=c/sin θ=250/sin45=353.6mm L 2=b/sin θ=160/sin45=226.3mm 2. 计算外侧板上的踏步间距样板各边长度尺寸

小直径储罐盘梯弯曲半径的计算

小直径储罐盘梯弯曲半径的计算一 小直径储罐盘梯弯曲半径的计算 口李红林 钢制立式圆筒形储罐是石油化工常见容器,为了上下罐 的安全和方便,近年不少小直径储罐(直径D<I1000ram) 也开始由以前的直梯改为盘梯,设计图纸中给出了盘梯的详图以及内外侧板的下料尺寸,盘梯的水平包角,但却没有盘 梯弯曲半径,而传统放样法求盘梯弯曲半径很复杂,为此本 文通过简化推导出盘梯弯曲半径的计算公式. 盘梯模型的建立 罐体由罐底,罐壁,罐顶三部分组成.从理论上讲盘 梯为螺旋线结构,由于罐体半径较小,若把盘梯近似为圆 弧结构,实践证明计算出的值在盘梯安装时会出现较大误差,而手工放样又很复杂繁琐.因此可以建模用计算法计 算盘梯弯曲半径. 根据设计原理,具有内外侧板的盘梯,实际上可将其看 成是焊接于储罐圆柱壁上的空间螺旋面,升角45.,50. (通常取45.).其数学模型图如图1.根据螺旋面的形成原理,其计算公式为: ,=『==(D—) } 2~r(r+h)I

式中:L一外螺旋线实长1一内螺旋线实长h一 螺旋面高度r一内螺旋线展开内圆半径C一切口弦长 e一切缺角R一外螺旋线展开外圆半径 —— \, >一 图1盘梯模型图 CHINAPE 中TROL锸C和ALIN化DUs芏48 公式推导 对于储罐盘梯可以将其内侧板作为内螺旋线,外侧板 作为外螺旋线,盘梯宽度(内外侧板中心距)为螺旋面高度. 由于内外侧板的展开长度,盘梯的宽度,通常由图纸给 出,因此只要根据公式: 向 ,. r=一 一 ,一nr, R:r+向戥一R一L 即可计算出内外侧板所在螺旋线的展开内外圆半径. r一盘梯内侧板弯曲半径,L一外侧板展开长度,l一内侧 板展开长度,h一盘梯的宽度 而大直径储罐(D?1lO00mm)盘梯内侧板弯曲半径 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瓦92而i+

空气储罐容积的计算方法

问:公司新增9台排气量27.1m3/min的空压机,需要配置储气罐,不知要选用多大容量的储气罐为好? 答1:这个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1.当空压机或外部管网突然停止供气时,气动设备需要工作一定时间的话,则气罐容积的计算公式为: V≥PaQmaxT/60(P1-P2) (L) 2.若空压机的吸入流量是按气动系统的平均耗气量选定的,当气动系统在最大耗气量下工作时,则 气罐容积的计算公式为: V≥(Qmax-Qs a) Pa /P*T’/60 (L) 其中: P1:停止供气时的压力, MPa P2:气动系统允许的最低工作压力,MPa Pa:大气压力,Pa=0.1MPa Qmax:气动系统的最大耗气量,L/min(标准状态) T:停止供气后应维持气动系统正常工作的时间,s Qsa:气动系统的平均耗气量,L/min(标准状态) P:气动系统的使用压力,MPa(绝对压力),Pa=0.1MPa T’:气动系统在最大耗气量下的工作时间,s 对于第二点另有意见,如下: 这个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1.当空压机或外部管网突然停止供气时,气动设备需要工作一定时间的话,则气罐容积的计算公式 为: V≥PaQmaxT/(60(P1-P2))(L) 2.若空压机的吸入流量是按气动系统的平均耗气量选定的,当气动系统在最大耗气量下工作时,则 气罐容积的计算公式为: V1=(Qmax-Qsa) Pa /P*(T'/60) (L) (1) V=P*V1 /(P1-P2) (2) 由(1)、(2)得: V=(Qmax-Qsa)Pa*T/(60(P3-P2)) 其中: P1:停止供气时的压力, MPa P2:气动系统允许的最低工作压力,MPa P3:储气罐最高工作压力,MPa Pa:大气压力,Pa=0.1MPa Qmax:气动系统的最大耗气量,L/min(标准状态) T:停止供气后应维持气动系统正常工作的时间,s Qsa:气动系统的平均耗气量,L/min(标准状态) P:气动系统的使用压力,MPa(绝对压力),Pa=0.1MPa T’:气动系统在最大耗气量下的工作时间,s V1:储气罐有效储气容积

油罐容积计算

油罐储油量的校核 油罐容积与储油量在设计资料中,立式油罐和卧式油罐均只有最大容积数据,但没有容积与油罐内储油高度的对应关系;因此,油库的储油量经常估算不准,误差很大,不利于锅炉燃油消耗的分析、核算和监督。 为了建立油罐高度与储油量的数学模式,实测了卧式油罐的直径(内径2.52m)、长度、两端球面封头等数据。同时,查找、核实了立式油罐的设计数据,经过精确、认真地计算(油位精确到0.01m),得到了油罐的高度与储油量的对应数据,并实测了#0轻柴油的密度(~m3),按m3的密度计算,建立了油罐罐容表,经过一个月的实际检验,其误差在%左右。 50m3卧式油罐储油量的计算 卧式油罐的储油量与其罐内储油高度的数学关系,是非线性函数。 经查找资料和现场核实,建立了卧式油罐储油量与其油位的数学模式。该模式同样适用于类似容器容积的计算。 卧式油罐主体简图 卧式油罐主体外形见图,已知油罐圆柱体半径为R=1.26m,长度为L1=9.6m,油罐两端凸型封头最大长度均为L2=0.5m; 一、油罐圆柱体部分容积V1的计算 设油罐圆柱体油面宽度为2B,油面距罐顶高度为H;则油位为:2R-H; 油罐横截面积为:m=πR2,设未储油部分的弓形截面积为m1, 则储油部分的截面积为S=m-m1;储油体积为:V1=SL1 1.弓形截面积m1的计算: 扇形面积S1=RL/2=θR2/2,而θ=2{(π/2)-ArcSin[(R-H)/R]} 故:S1={(π/2)-ArcSin[(R-H)/R]}R2 三角面积S2=2B(R-H)/2= B(R-H) 由相交弦定律知:B2=H[(R-H) +R]= H(2R-H) 得:B=[ H(2R-H)]1/2,则S2=(R-H) [ H(2R-H)]1/2 故:m1= S1-S2={(π/2)-ArcSin[(R-H)/R]}R2-(R-H) [ H(2R-H)]1/2 2.油罐圆柱体部分的储油体积

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简易制作和安装方法

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简易制作和安装方法 发表时间:2019-04-25T11:26:08.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包东永 [导读] 摘要:立式圆筒形的储罐大多采用螺旋式的盘梯作为工作人员上下的通道,盘梯的制作对于尺寸的精度要求极高,所以在进行盘梯的制作时需要对图样的尺寸进行认真核实,在经过放样计算后计算出准确的尺寸,然后再下料制作,从而保证盘梯的顺利制作和安装。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建公司第七项目部黑龙江大庆市 163000 摘要:立式圆筒形的储罐大多采用螺旋式的盘梯作为工作人员上下的通道,盘梯的制作对于尺寸的精度要求极高,所以在进行盘梯的制作时需要对图样的尺寸进行认真核实,在经过放样计算后计算出准确的尺寸,然后再下料制作,从而保证盘梯的顺利制作和安装。本文介绍了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相关制作方法和安装方法。 关键词: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制作;安装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以及其他化工行业也在迅猛的发展,对于立式圆筒形储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在现阶段的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很多人由于对盘梯的制作和安装知之甚少,常常导致下料错误,从而导致材料的浪费和无法安装等问题的出现。下文对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制作方法和安装方法进行阐述。 图1 盘梯平面图 一、盘梯内外侧板的弧长及展开长度的计算 1.对图样的设计数据和尺寸进行验算 首先要对设计图纸中的尺寸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核实验算,通常情况下是对盘梯的旋转角度水平转角的弧长进行核算,一般采用的弧长计算公式为 L=nπr/180 计算公式中,L代表的是弧长的长度,n代表的是水平转角的度数,r代表的是盘梯内部侧板的内半径长度。 2.对内外部侧板展开长度进行计算 盘梯高程以及旋转的角度数的弧度是直角所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或者核实验算内外部侧板长度,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就是所求的侧板展开的长度。 二、盘梯的内外部侧板的升角计算 通常情况下,立式圆筒形储罐的盘梯内外部侧板所设计的升角大小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内外部侧板上踏板的旋转角度与侧板旋转角度一般都是不相同的,内部侧板的角度一般取45°,而外部侧板的旋转角度根据储罐罐体直径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外部侧板的旋转角度为30°~42°。而在实际的立式圆筒形储罐的盘梯制作和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常将内外部侧板的升角度数误认为都是45°,这往往会导致制作出的储罐盘梯踏板的外端产生倾斜,从而使得盘梯旋转的螺旋角度不够,会给储罐盘梯的安装带来很多的安装问题和很大的安装难度。如果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储罐盘梯内外部侧板的制作,使得侧板升角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盘梯的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更加简单方便的完成盘梯的吊装就位和安装工作 三、关于盘梯内外部侧板的升角样板的相关制作 在进行盘梯内外部侧板的踏步以及侧板升角的样板制作时,此时的度数对应的就是内外部侧板不同的升角度数。然后画出内外部侧板的升角样板,也就是储罐盘梯的踏步对于内外部侧板的夹角样板。对实用性与简化操作进行对比,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样板就可以了,这种方法比起传统方法中在两个踏步板中间取一个菱形样板的方式更加的简单方便。 四、盘梯踏步板的卷制方法 下面以50mm的踏步板翻边卷制为例来进行介绍。 现阶段,比较成熟的踏步板翻边的卷制方法是将胎具放在三轴卷板机之中辊上,把踏步板的花纹钢板中有花纹图样的那一面朝着卷板机放进胎具的预留空隙之中,然后启动卷板机,胎具就会在辊轴前进下一次将花纹图样钢板煨成90度的直角,制作方式十分的简单易行,立式圆筒形储罐的盘梯踏步板卷制如图2、图3所示。 图2 盘梯踏步板卷制图图3 盘梯踏步板卷制图 五、盘梯的组成对型 把已经确定好旋转方向,并且用样板进行划线的内外部侧板平整地放在平台上面,有划线的那一面朝上放置,将压制好的踏步板一一点焊到内测板上面,要注意将踏步板的翻边处朝向,然后旋转90°角,踏步板要水平放置,然后开始点焊盘梯的外侧板,在进行盘梯的组装对型工作时要注意,一定要使得外侧板划线能够与踏步板完全吻合才可以,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好盘梯的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在进行点焊工作时,一般应该先将中间部位的踏步板组对好,将内部侧板完全一定弧度,因为外部侧板长度比内部侧板长度要长,所以要把外侧板上的每条线与踏步板的划线组对好,然后再从中间位置开始向外边一一进行点焊工作。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一个焊工与两个铆工相互配合进行组装点焊工作,采用一把撬杠和一把手锤很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点焊工作。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doc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本章重点要讲解内容: (1)理解内压容器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容器内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许用应力、焊缝系数等)的意义及其确定原则; (2)掌握五种厚度(计算壁厚、设计壁厚、名义壁厚、有效壁厚、最小壁厚)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计算方法;能熟练地确定腐蚀裕度和钢板负偏差; (3)掌握内压圆筒的厚度设计; (4)掌握椭圆封头、锥形封头、半球形封头以及平板封头厚度的计算。 (5)熟悉内压容器强度校核的思路和过程。 第一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1、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我国现执行GB150-98 “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ASME标准思路相似。 2、容器直径(diameter of vessel) 考虑压制封头胎具的规格及标准件配套选用的需要,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直径都有规定。对于用钢板卷制的筒体,以内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表1 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mm) 如果筒体是使用无缝钢管直接截取的,规定使用钢管的外径作为筒体的公称直径。 表2 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mm)

3、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1)相关的基本概念(除了特殊注明的,压力均指表压力) ?工作压力P W: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①由于最大工作压力是容器顶部的压力,所以对于塔类直立容器,直立进行水压 试验的压力和卧置时不同; ②工作压力是根据工艺条件决定的,容器顶部的压力和底部可能不同,许多塔器顶 部的压力并不是其实际最高工作压力(the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③标准中的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概念相同。 ?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 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①对最大工作压力小于0.1Mpa 的内压容器,设计压力取为0.1Mpa; ②当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超压泄放装置”的计算方法规定。 ③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装置,在规定的充满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由工作条件下, 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确定。(详细内容,参考GB150-1998,附录B(标准的附 录),超压泄放装置。) ?计算压力P C是GB150-1998 新增加的内容,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 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静压力值小于5%的设计压力时,可略去 静压力。 ①注意与GB150-1989 对设计压力规定的区别; 《钢制压力容器》规定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壁计算厚度的压力,亦是标注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取略高或等于最高工作压力。当容器受静压力值大于5%设计压力时,应取设计压力与液柱静压力之和进行元件的厚度计算。 使许多设计人员误将设计压力和液柱静压力之和作为容器的设计压力。 ②一台设备的设计压力只有一个,但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在不同部位可能有所变化。 ③计算压力在压力容器总图的技术特性中不出现,只在计算书中出现。 4、设计温度(Design temperature)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度。主要用于确定受压元件的材料选用、强度计算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许用应力,以及热应力计算时设计到的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当设计温度在0℃以下时,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当容器在各部分工作状态下有不同温度时,可分别设定每一部分的设计温度; 5、许用应力(Maximum allowable stress values) 许用应力是以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适当的安全系数,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容器的强度,GB150-1998 对钢板、锻件、紧固件均规定了材料的许用应力。 表3 钢制压力容器中使用的钢材安全系数

储罐盘梯施工专项方案样本

编号: 14HJ-AZFB-TJFA- # 孚宝渤海石化( 天津) 仓储有限公司 临港石化产品储罐区一期项目 储罐盘梯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安全会签: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孚宝项目经理部 .03.28

目录 1.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制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采用规范、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施工总体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施工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盘梯支承三角架的焊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盘梯的预制进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盘梯的吊装安装进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质量检查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验收程序及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验收执行规范和合格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HSE管理通用措施及本工程JSA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HSE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HSE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文明施工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应急预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本工程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盘梯

[专题]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盘梯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盘梯 整体安装法的探索及应用 【摘要】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是油田地面产能建设项目的主要部分。在储罐制造时,盘梯的制作又是关键内容之一。采用盘梯整体安装法克服了以往分段安装法的诸多缺点,提高了工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关键词】储罐盘梯整体安装法 一、前言 我公司承揽的各类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一般情况下都是工作量大,甲方规定的工期短,特别紧张,而我们的人员、设备是有限的,这就对我们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工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针对以往储罐盘梯分段制作安装存在效率低、质量差、危险性高的缺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最终创造出了盘梯整体安装法。 二、储罐盘梯整体安装法施工流程 材料验收构件预制盘梯三角架安装 盘梯整体安装盘梯预制三、分析计算、整体安装 施工流程中前三项与以往施工基本相同,这里不再叙述,我着重研究了后面两项。在盘梯预制过程中又分为盘梯内外侧板下料、盘梯内外侧板上踏步间距样板制作、放线、踏步板安装。 (一) 盘梯内外侧板下料 1. 计算盘梯内、外侧板长度 根据盘梯示意图及盘梯内、外侧板展开示意图,可得出如下计算公式 :

,α=H/R×180/ t=2×π×(R+δ/2)×α/360? 内 t=2×π×(R+δ+a+δ/2)×α/360 外 2222t,hL= L= t,h内外外内 3以5000m罐上盘梯为例计算该盘梯内、外侧板长度。已知盘梯各项参数如下:(单 位 mm) α=31? h=6500 R=12012 δ=8 a=650 b=160 则:t=2×π×(12012+8/2)×31/360=6501.3 内 t=2×π×(12012+8+650+8/2)×31/360=6857.3 外 22 L==9193 6501.3,6500内 22 L==9448 6857.3,6500外 2. 下料 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划线,气割下料。 (二) 盘梯内外侧板上踏步间距样板制作 1. 计算内侧板上的踏步间距样板各边长度尺寸 根据内侧板上踏步间距样板示意图可得出如下计算公式: L=c/sinθ L=b/sinθ θ=arctg(h/t) 内12 3以5000m罐上盘梯为例计算该盘梯内侧板上的踏步间距样板各边长度尺寸。已知c=250mm,b=160mm,h=6500mm,t由前面计算其值为t=6501.3mm。内内θ= arctg(h/t)= arctg(6500/6501.3)?45? 内 L=c/sinθ=250/sin45=353.6mm 1 L=b/sinθ=160/sin45=226.3mm 2 2. 计算外侧板上的踏步间距样板各边长度尺寸 根据外侧板上踏步间距样板示意图可得出如下计算公式:

油罐盘梯计算

油罐盘梯计算 1500m 3×12484×φ12600储罐盘梯 罐壁高度H 1=12484 mm 罐底到梯底的高度 H 3= H -n 1×220-50=135 油罐内径R 0=6300 mm 内侧板升角 α= 45° 内侧板半径R 1= R 0+ C=6300+150=6450 mm 球形拱顶外半径R= 1.1×12600=13860 mm 拱顶高度 h=R - 2 02) 15(--R R +δ =13860- 2 2 ) 156300(13860 --+6=1513 mm 1、平台高度 H=H 1+h 1=12484+241=12725 mm 平台上表面至罐壁包边角钢顶面的高度 h 1=h+ 2 02) (l R R ---R =1513+ 2 2 ) 5006300(13860 ---13860=241 2、踏步数n 1= 220 H = 220 12725= 57 (个) ( 100≤(H -220×n 1) < 350 ) 3、内侧板展开长度l 内=(220 n 1+50)×2=17805 mm 4、外侧板展开长度l 外=0.7071 l 内 2 ) 1 1(1R B + + =0.7071×17805× 2 ) 6450 7001(1+ + =18796 mm 5、三角架个数n 2= 3 1100 l H -= 1660 1100 12725-= 7 (个) 6、三角架在罐壁上的水平位置:

a n = (h n - b 1 2 )× 1 2R R a 1= (h 1×1- b 12 )×12R R =(1660-150 2 )× 6450 6310=1416 mm a 2= (h 1×2- b 12 )×12R R =(1660×2-1502 )×64506310=3040 mm a 3= (h 1×3-b 12)×12R R =(1660×3-1502 )×64506310=4664 mm a 4= (h 1×4-b 12)×12R R =(1660×4-1502 )×64506310=6288 mm a 5= (h 1×5-b 12)×12R R =(1660×5-1502 )×64506310=7912 mm a 6= (h 1×6-b 12)×12R R =(1660×6-1502 )×64506310=9536 mm a 7= (h 1×7-b 1 2)× 1 2R R =(1660×7-150 2 )× 6450 6310=11160 mm 7、盘梯包角α1 α1= 1 3 R H H -× π 180= 6450 135 12725-× π 180=111.84°

卧式储罐不同液位下的容积计算

椭圆形封头卧式储罐图 参数: l:椭圆封头曲面高度(m); l :椭圆封头直边长度(m); i L:卧罐圆柱体部分长度(m); r:卧式储罐半径(d/2,m); d:卧式储罐内径,(m) h:储液液位高度(m); V:卧式储罐总体积(m3); ρ:储液密度(kg/m3) V :对应h高度卧罐内储液体积(m3); h m :对应h高度卧罐内储液重量(kg); h 椭圆形封头卧式储罐由直段筒体及两侧封头组焊而成,去掉直段筒体,两侧封头可组成椭圆球体。简化模型图如下。

以储罐底部为起点的液高 卧式储罐内储液总体积计算公式: ()()()? ???????? ? ?++??? ??+=2----arcsin 3212 222πr h r r r h r r h Lr L r V h 若密度为ρ,则卧式储罐内储液总重量为: h h V m ρ= 表1 卧式储罐不同液位下容积(重量)

该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如下 卧式储罐不同液位 下的容积简化计算公 椭圆形封头卧式储罐由直段筒体及两侧封头组焊而成,去掉直段筒体,两侧封头可组成椭圆球体。

以储罐中心为起点的液高 (1)椭圆球体部分 该椭圆球体符合椭圆球体公式: 2222221x y z a b c ++= 其中a=b=r ,则有222 221x y z a c ++= 垂直于y 轴分成无限小微元,任一微元面积为: 22()yi c S a y a π= - 当液面高度为h 时,椭圆球体内液氨容积为 V1=h yi a S dy -? 2 2 ()h a c a y dy a π-=-?33 2 2()33c h a a h a π=-+ (2)直段筒体部分: 筒体的纵断面方程为222x y a += 任一微元的面积为yj S = 则筒体部分容积为: 2h yj a V S -=?h a L -=?2 (arcsin )2 h La a π =+

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简易制作和安装方法

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简易制作和安装方法 摘要:立式圆筒形的储罐大多采用螺旋式的盘梯作为工作人员上下的通道,盘梯的制作对于尺寸的精度要求极高,所以在进行盘梯的制作时需要对图样的尺寸进行认真核实,在经过放样计算后计算出准确的尺寸,然后再下料制作,从而保证盘梯的顺利制作和安装。本文介绍了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相关制作方法和安装方法。 关键词: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制作;安装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以及其他化工行业也在迅猛的发展,对于立式圆筒形储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在现阶段的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很多人由于对盘梯的制作和安装知之甚少,常常导致下料错误,从而导致材料的浪费和无法安装等问题的出现。下文对立式圆筒形储罐盘梯的制作方法和安装方法进行阐述。 图1 盘梯平面图 一、盘梯内外侧板的弧长及展开长度的计算 1.对图样的设计数据和尺寸进行验算 首先要对设计图纸中的尺寸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核实验算,通常情况下是对盘梯的旋转角度水平转角的弧长进行核算,一般采用的弧长计算公式为L=nπr/180 计算公式中,L代表的是弧长的长度,n代表的是水平转角的度数,r代表的是盘梯内部侧板的内半径长度。 2.对内外部侧板展开长度进行计算 盘梯高程以及旋转的角度数的弧度是直角所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或者核实验算内外部侧板长度,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就是所求的侧板展开的长度。 二、盘梯的内外部侧板的升角计算 通常情况下,立式圆筒形储罐的盘梯内外部侧板所设计的升角大小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内外部侧板上踏板的旋转角度与侧板旋转角度一般都是不相同的,内部侧板的角度一般取45°,而外部侧板的旋转角度根据储罐罐体直径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外部侧板的旋转角度为30°~42°。而在实际的立式圆筒形储罐的盘梯制作和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常将内外部侧板的升角度数误认为都是45°,这往往会导致制作出的储罐盘梯踏板的外端产生倾斜,从而使得盘梯旋转的螺旋角度不够,会给储罐盘梯的安装带来很多的安装问题和很大的安装难度。如果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储罐盘梯内外部侧板的制作,使得侧板升角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盘梯的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更加简单方便的完成盘梯的吊装就位和安装工作 三、关于盘梯内外部侧板的升角样板的相关制作 在进行盘梯内外部侧板的踏步以及侧板升角的样板制作时,此时的度数对应的就是内外部侧板不同的升角度数。然后画出内外部侧板的升角样板,也就是储罐盘梯的踏步对于内外部侧板的夹角样板。对实用性与简化操作进行对比,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样板就可以了,这种方法比起传统方法中在两个踏步板中间取一个菱形样板的方式更加的简单方便。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第11章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本章重点要讲解内容: (1)理解内压容器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容器内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许用应力、焊缝系数等)的意义及其确定原则; (2)掌握五种厚度(计算壁厚、设计壁厚、名义壁厚、有效壁厚、最小壁厚)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计算方法;能熟练地确定腐蚀裕度和钢板负偏差; (3)掌握内压圆筒的厚度设计; (4)掌握椭圆封头、锥形封头、半球形封头以及平板封头厚度的计算。 (5)熟悉内压容器强度校核的思路和过程。 第一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1、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我国现执行GB150-98 “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ASME标准思路相似。 2、容器直径(diameter of vessel) 考虑压制封头胎具的规格及标准件配套选用的需要,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直径都有规定。对于用钢板卷制的筒体,以内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表1 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mm) 如果筒体是使用无缝钢管直接截取的,规定使用钢管的外径作为筒体的公称直径。 表2 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mm)

3、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1)相关的基本概念(除了特殊注明的,压力均指表压力) ?工作压力P W: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①由于最大工作压力是容器顶部的压力,所以对于塔类直立容器,直立进行水压 试验的压力和卧置时不同; ②工作压力是根据工艺条件决定的,容器顶部的压力和底部可能不同,许多塔器顶 部的压力并不是其实际最高工作压力(the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③标准中的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概念相同。 ?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 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①对最大工作压力小于0.1Mpa 的内压容器,设计压力取为0.1Mpa; ②当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超压泄放装置”的计算方法规定。 ③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装置,在规定的充满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由工作条件下, 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确定。(详细内容,参考GB150-1998,附录B(标准的附 录),超压泄放装置。) ?计算压力P C是GB150-1998 新增加的内容,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 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静压力值小于5%的设计压力时,可略去 静压力。 ①注意与GB150-1989 对设计压力规定的区别; 《钢制压力容器》规定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壁计算厚度的压力,亦是标注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取略高或等于最高工作压力。当容器受静压力值大于5%设计压力时,应取设计压力与液柱静压力之和进行元件的厚度计算。 使许多设计人员误将设计压力和液柱静压力之和作为容器的设计压力。 ②一台设备的设计压力只有一个,但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在不同部位可能有所变化。 ③计算压力在压力容器总图的技术特性中不出现,只在计算书中出现。 4、设计温度(Design temperature)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度。主要用于确定受压元件的材料选用、强度计算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许用应力,以及热应力计算时设计到的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当设计温度在0℃以下时,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当容器在各部分工作状态下有不同温度时,可分别设定每一部分的设计温度; 5、许用应力(Maximum allowable stress values) 许用应力是以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适当的安全系数,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容器的强度,GB150-1998 对钢板、锻件、紧固件均规定了材料的许用应力。 表3 钢制压力容器中使用的钢材安全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