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组织分析(碳钢的非平衡组织及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

金相组织分析(碳钢的非平衡组织及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
金相组织分析(碳钢的非平衡组织及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三碳钢的非平衡组织及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目的概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报告思

考题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碳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2. 熟悉碳钢几种典型热处理组织——M、T、S、M回火、T回火、S回火等组织的形态及特征。

3. 熟悉铸铁和几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

4. 了解上述材料的组织特征、性能特点及其主要应用。

TOP

二、概述

1.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碳钢经退火、正火可得到平衡或接近平衡组织,经淬火得到的是不平衡组织。因此,研究热处理后的组织时,不仅要参考铁碳相图,而且更主要的是参考钢的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

为了简便起见,用C曲线来分析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的组织及性能(见表3-1)。在缓慢冷时(相当于炉冷,见图2-3中的V1)应得到100%的珠光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2。时(相当于空冷),得到的是较细的珠光体,即索氏体或屈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3时(相当于油冷),得到的为屈氏体和马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至V4、V5,(相当于水冷),很大的过冷度使奥氏体骤冷到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后,瞬时转变成马氏体。其中与C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V4)称为淬火的临界冷却速度。

转变类型组织名称形成温度范围/℃显微组织特征硬度(HRC)

珠光体型相

变珠光体

(P)

>650

在400~500X金相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铁索体和渗碳体的片层状组织

~20

(HBl80~200)索氏体

(S)

600~650

在800一]000X以上的显微镜下才能分

清片层状特征,在低倍下片层模糊不清

25~35

屈氏体

(T)

550~600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呈黑色团状组织,

只有在电子显徽镜(5000~15000X)下

才能看出片层状

35—40

贝氏体型相

变上贝氏体

(B上)

350~550

在金相显微镜下呈暗灰色的羽毛状特

40—48

下贝氏体

(BT)

230~350在金相显微镜下呈黑色针叶状特征48~58

马氏体型相

变马氏体

(M)

<230

在正常淬火温度下呈细针状马氏体(隐

晶马氏体),过热淬火时则呈粗大片状

马氏体

60~65

亚共析钢的C曲线与共析钢相比,只是在其上部多了一条铁素体先析出线,当奥氏体缓慢冷却时(相当于炉冷,如图2-3中V1:),转变产物接近平衡组织,即珠光体和铁素体。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即V3>V2>V,时,奥氏体的过冷度逐渐增大,析出的铁素体越来越少,而珠光体的量逐渐增加,组织变得更细,此时析出的少量铁素体多分布在晶粒的边界上。因此,V1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V2的组织为铁素体+索氏体;V3,的组织为铁素体+屈氏体。当冷却速度为V4,时,析出很少量的网状铁素体和屈氏体(有时可见到少量贝氏体),奥氏体则主要转变为马氏体和屈氏体(如图3-3);当冷却速度V5,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时,钢全部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如图3-6,3-7)。

过共析钢的转变与亚共析钢相似,不同之处是后者先析出的是铁素体,而前者先析出的是渗碳体。

① 珠光体(P)珠光体的组织形态主要有两种:片状珠光体和颗粒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由一片片相互交错排列的铁素体和渗碳体所组成形成珠光体的先行条件是事先形成均匀的奥氏体,而后缓慢冷却在A1以下附近温度形成。片状珠光体似手指纹的层状结构,它是一层铁素体和一层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见图3-1)。颗粒状珠光体是在铁素体的基体上分布着细小颗粒状的渗碳体的球化组织(见图3-2)。

图3-1片状珠光体500×4%硝酸酒精图3-2 颗粒状珠光体500×4%硝酸酒精

② 索氏体(s) 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其片层比珠光体更细密,在高倍(700倍以上)显微放大时才能分辨(见图3-3)。

③ 屈氏体(T) 也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比索氏体还细密,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也无法分辨,只能看到如墨菊状的黑色形态。当其少量析出时,沿晶界分布,呈黑色网状,包围着马氏体;当析出量较多时,呈大块黑色团状,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其中的片层(见图3-4)。

图3-3 索氏体500×4%硝酸酒精图3-4 屈氏体+马氏体500×4%硝酸酒精

④ 贝氏体(B) 为奥氏体的中温转变产物,它也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在显微形态上,主要有三种形态;

a. 上贝氏体是由成束平行排列的条状铁素体和条间断续分布的渗碳体所组成的非层状

组织。当转变量不多时,在光学显微镜下为成束的铁素体条向奥氏体晶内伸展,具有羽毛状特征。在电镜下,铁素体以几度到十几度的小位向差相互平行,渗碳体则沿条的长轴方向排列成行,(如图3-5)。

b. 下贝氏体是在片状铁素体内部沉淀有碳化物的两相混合物组织。它比淬火马氏体易受

浸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见图3-6)。在电镜下可以见到,在片状铁素体基体中分布有很细的碳化物片,它们大致与铁素体片的长轴成55~60°的角度。

c. 粒状贝氏体是最近十几年才被确认的组织。在低、中碳合金钢中,特别是连续冷却时

(如正火、热轧空冷或焊接热影响区)往往容易出现,在等温冷却时也可能形成。它的形成温度范围大致在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的上部,由铁素体和它所包围的小岛状组织所组成。

图3-5上贝氏体+马氏体500×图3-6 下贝氏体500×4%硝酸酒

⑤ 马氏体(M) 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的形态按含碳量主要分两种,即板条状和针状(见图3-7、3-8所示);

a. 板条状马氏体一般为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的淬火组织。其组织形态是由尺寸大致相同

的细马氏体条定向平行排列组成马氏体束或马氏体领域。在马氏体束之间位向差较大,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可形成几个不同的马氏体领域。板条马氏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较好的韧性。

b. 针状马氏体是含碳量较高的钢淬火后得到的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它呈竹叶状或针

状,针与针之间成一定的角度。最先形成的马氏体较粗大,往往横穿整个奥氏体晶粒,将奥氏体晶粒加以分割,使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此,针状马氏体的大小不一。同时有些马氏体有一条中脊线,并在马氏体周围有残留奥氏体。针状马氏体的硬度高而韧性差。

图3-7 板条状马氏体500×图3-8 针状马氏体1600×

⑤ 残余奥氏体(A残) 是含碳量大于0.5%的奥氏体淬火时被保留到室温不转变的那部

分奥氏体。它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的浸蚀,在显微镜下呈白亮色,分布在马氏体之间,无固定形态。

2. 回火组织与性能

① 回火马氏体。是低温回火(150~250℃)组织。它仍保留了原马氏体形态特征。针状马氏体回火析出了极细的碳化物,容易受到浸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低温回火后马氏体针变黑,而残余奥氏体不变仍呈白亮色(如图3-10所示)。低温回火后可以部分消除淬火钢的内应力,增加韧性,同时仍能保持钢的高硬度。

② 回火屈氏体。是中温回火(350—500℃)组织。回火屈氏体是铁素体与粒状渗碳体组成的极细混合物。铁素体基体基本上保持了原马氏体的形态(条状或针状),第二相渗碳体则析出在其中,呈极细颗粒状,用光学显微镜极难分辨(如图3-11所示)。中温回火后有很好的弹性和一定的韧性。

图3-10 回火马氏体(黑色针状)+残余奥氏体图3-11 回火屈氏体1000×

(白色区域)

500×

③ 回火索氏体;是高温回火(500~650℃)组织。回火索氏体是铁素体与较粗的粒状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碳钢回火索氏体中的铁素体已经通过再结晶,呈等轴细晶粒状。经充分回火的索氏体已没有针的形态。在大于500倍的光镜下,可以看到渗碳体微粒(如图3-12所示)。回火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应当指出,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是淬火马氏体回火时的产物,它们的渗碳体是颗粒状的,且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而淬火索氏体和淬火屈氏体是奥氏体过冷时直接形成的,其渗碳体是呈片状。回火组织较淬火组织在相同的硬度下具有较高的塑性与韧性。

图3-12 回火索氏体500×

3. 铸铁

铸铁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铸造金属材料,它是以Fe-C-Si为主的多元铁基合金,其含碳量大于2.11%。铸铁的熔点比较低,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通过采用冶金控制能够得到比较高的强度,和某些其它合金不易得到的特殊性能。按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石墨化程度不同,可分为白口铸铁(其组织具有莱氏体特征而没有游离的石墨,即全部碳均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于铸铁中)、灰口铸铁(碳全部或大部以片状石墨的形式存在于铸铁中)和麻口铸铁(其组织特征介于白口铸铁与灰口铸铁之间),即表面为白口铸铁,中心为灰口铸铁;白口铸铁和麻口铸铁由于有莱氏体组织存在,因而有较大的脆性,在工业上很少应用。

根据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情况不同,铸铁分为灰口铸铁(石墨呈片状)、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和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

根据石墨化第三阶段发展程度不同,铸铁的基体可有三种,即珠光体、珠光体加铁素体、铁素体,而珠光体基体的铸铁强度最高。石墨的强度和塑性几乎为零,所以通常把铸铁看成是布满裂纹和空洞的钢。因而铸铁的强度和塑性比较低,并且石墨的数量愈多,尺寸愈大、分布愈不均匀,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愈大,铸铁的性能也愈差。

① 灰口铸铁根据基体组织的不同,灰口铸铁可分为:铁素体灰口铸铁,铁索体十珠光体灰口铸铁,珠光体灰口铸铁。图3-13所示,为铁素体灰口铸铁的显微组织,其中石墨呈灰色条片状分布在亮白色的铁素体基体上。图3-14所示,为铁素体十珠光体灰口铸铁的显微组织,其中除灰色条片状石墨外,暗黑色团块为珠光体,亮白色部分为铁素体。图3-15所示,为珠光体灰口铸铁的显微组织,其中石墨呈灰色条片状,基体为珠光体。

图3-13 铁素体十粗大石墨片图500×3-14 铁素体十珠光体+粗大石墨片500×

图3-15 珠光体十粗片状石墨500×图3-16 铁素体十球状石墨500×

图3-17铁素体+珠光体+球状石墨500×图3-18珠光体+球状石墨500×

② 球墨铸铁球墨铸铁是一种铸态下呈现球状石墨的铸铁。当向铸态中加入球化剂(纯镁、稀土镁等合金)和孕育剂(硅铁或硅钙合金),则可改变铸铁的共晶特性。一般灰铁在共晶转变时,液相既与奥氏体又与石墨接触,所以石墨呈片状生成。加镁铸铁在共晶转变时,它只与奥氏体接触,在石墨周围形成奥氏体外壳,当铸件凝固后碳是通过周围的奥氏体外壳向石墨堆集,使石墨均匀生长成球状。由于石墨

呈球状对基体的削弱作用最小,使球墨铸铁的金属基体强度利用率高达70%~90%(灰口铸铁只达30%左右),因而其机械性能远远优于普通灰口铸铁和可锻铸铁。图3-16所示,为铁素体基体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其中亮白色晶粒为铁索体基体,灰色球状为石墨。图3-17所示,为铁素体十珠光体基体球墨铸铁显微组织,其中呈暗黑色块状为珠光体,分布在球状石墨周围的亮白色基体是铁素体。图3-18为珠光体基体的球墨铸铁-显微组织,其中呈暗黑色块状为珠光体,灰色球状为石墨。

如上所述,铸铁的基体既然是铁素体和珠光体所组成,很显然和钢一样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变基体组织,从而改善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球墨铸铁常常通过正火、调质和等温淬火来提高其机械性能。球铁正火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基体中珠光体数量,从而提高球铁的强度和耐磨性。球铁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从而有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球铁经等温淬火后的组织为下贝氏体,部分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这种组织不仅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内应力也小。

③ 可缎铸铁可锻铸又称展性铸铁,马铁、玛钢。是凝固为白口铸铁的生坯经过固态石墨化-高温退火处理,使共晶渗碳体分解而形成团絮状石墨的一种铸铁。团絮状石墨减弱了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因而使可锻铸铁的力学性能比灰口铸铁有明显的提高,并具有良好的韧性,其耐磨性和减振性优于普通碳素钢,铸造性能略低于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实际上并不可锻,仅说明它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塑性,在使用中能承受一定的变形,适用于大量生产薄壁中小型铸件,如各种管接头、汽车后桥外壳、低压阀门等。白口铸铁中的渗碳体在退火过程中充分进行石墨化,析出团絮状石墨,基体为铁素体。如果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石墨化后,采用较快的冷却速度,使共析渗碳体来不及分解,冷却后得到以珠光体为基体的可锻铸铁可锻铸铁。图3-19所示为铁素体基体可锻铸铁的显微组织,其中石墨呈暗灰色团絮状,亮白色晶粒为基体。图3-20所示为珠光体可缎铸铁的显微组织,在珠光体基体上分布着黑色的团絮状石墨。

图3-19 铁索休基体十团絮状石墨500×图3-20 珠光体+团絮状石墨500×

4. 有色金属及合金

① 铝合金铝合金质轻、且由于密度小(2.65~2.9),具有高的比强度,因铝是面心立方结构故具有很高的塑性,易于加工,可制成各种形材、板材抗腐蚀性能好导电性能仅次于铜。因而广泛用于机械工业特别是航空工业。

铸造铝合金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铸造铝合金,俗称硅铝明。典型的牌号有ZLl02,含硅10%~13%,由Al-Si合金相图可知,硅铝明合金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组织为粗大针状的硅晶体和α固溶体组成的共晶体,以及少量呈多面体形的初生硅晶体,如图3-21所示。这种粗大的针状硅晶体严重降低合金的塑性。

为了提高硅铝明的力学性能,通常进行变质处理,即在浇注以前向合金熔体中加入占合金重量2%~3%的变质剂(常用2/3NaF+1/3NaCl)。处理后使合金的共晶点从11.6%Si右移,得到亚共晶组织,其组织为初生α相固溶体枝晶(白亮)及细小的共晶体(α十Si)(黑底)。由于共晶中的硅呈细小点状颗粒,因而使合金的强度与塑性提高。如图3-22所示。

图3-21 灰色方块初生硅晶体十共晶体图3-22 树枝状的初生α固溶体十共晶体

(针状Si晶体+白色基体。α固溶体) (基体)450× 500×

② 铜合金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铜合金是黄铜和青铜,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元素的Cu-Zn合金。

a. α单相黄铜含锌在39%以下的黄铜属单相α固溶体,典型牌号为H70(即三七黄铜)。其塑性和耐腐蚀性尚好。其金相组织特征是:铸态α固溶体呈树枝状,铸态冷却较快时,α枝晶间可能出现β相(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后,枝晶主轴富铜,呈亮白色,而枝间富锌呈暗色),经变形和再结晶退火其组织为多边形α晶粒,有退火孪晶特征。由于各个晶粒方位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颜色。退火处理后的。黄铜能承受极大的塑性变形,可以进行深冲变形。单相黄铜的显微组织如图3-23所示。

图3-23 α单相黄铜(其上有退火孪晶)500×图3-24 α十β两相黄铜500×

b. α+β′两相黄铜含锌量为39%~45%的黄铜为α+β′两相黄铜,典型牌号有H62(即四六黄铜)。在室温下β′相较α相硬得多,因而可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β′是CuZn为基的有序固溶体,在低温下较硬且脆,但在高温下转变成β相,具有较好的塑性,所以两相黄铜可在600℃以上进行热加工。α+β两相黄铜显微组织:白亮色为α相,暗黑色为β相。α相的形态及分布与合金的成分及冷却速度有关。快冷时α相呈拉长形态,有时呈针状,缓冷时则得均匀的α晶粒。细针状分布的α相较之粗针、块状、及网状分布的α相强度要高。如图3-24所示。

③ 轴承合金轴承合金又称巴氏合金。巴氏合金是应用较多的轴承合金,常用来制造滑动轴承的轴瓦和内衬,轴瓦材料要求同时兼有硬和软的两种性能,因此轴承合金的组织往往是软、硬两相组成的混合物。例如,在软基体上分布着硬质点,铅基或铴基轴承合金就具有这种组织特点。铴基巴氏合金中,基本组元为Sn83%、Sbll%及Cu6%。其牌号为ZChSnSbll-6,它的显微组织如图3-25所示。其中暗黑色部分为软基体α相(Sb在Sn中形成的固溶体);白色方块为硬质点β′(以SnSb为基的有序固溶体);而白色枝状析出物为Cu3Sn或Cu6Sn5化合物(η相),作为阻碍β′上浮,减少偏析的作用。如图3-25所示这种既硬又软的混合物,保证了轴承合金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塑性的配合从而使轴承合金有良好的减摩性及抗振性。

图3-25 铸态ZChSnSbll-6 轴承合金500×

5. 几种常用合金钢的显微组织

合金钢依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合金元素总量<5%的称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为5%~10%的称为中合金钢,合金元素>10%的称为高合金钢。

一般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都是低合金钢。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使铁碳相图发生一些变化,但其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与碳钢没有本质的区别。低合金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碳钢没有根本的不同,差别只在于合金元素加入后,使C曲线右移(除Co以外),即以较低的冷却速度也可获得马氏体组织。合金钢种类繁多,本实验仅选择几种常用的典型钢号进行观察和分析。

① 合金结构钢

a. 渗碳钢当零件承受复杂的交变负荷的同时还承受着冲击、磨损时,仅用一种钢材单一的热处理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只有通过一定的化学热处理后,促使零件的表面层化学成份发生变化,从而获得高的疲劳强度、硬度、防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心部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渗碳处理是最早和用途最广的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它是将碳元素渗入钢的表面,使零件表面含碳量增加,随后通过淬火使表层得到高的硬度(HRC60以上)的高碳马氏体,而心部得到硬度较低但具有良好强韧性的低碳马氏体组织。20Cr 钢是典型的渗碳用钢,用于制造要求较高强度和韧性的零件。其退火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经表面渗碳后其组织见图3-26,心部铁素体+珠光体,中间为珠光体,表层为珠光体+网状渗碳体。

心部次心部

次表面表面

图3-26心部铁素体+珠光体中间为珠光体,表层为珠光体+网状渗碳体450×

b. 调质钢所谓的调质就是先将钢淬火,然后高温回火,以获得均匀的索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钢获得一定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故一般受到负荷的机械零件都必须经过调质处理后才能使用。40Cr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调质钢种。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用于制造曲轴、汽车后桥半轴等。退火状态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图3-27),调质后其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如图3-28所示。

图3-27铁素体+珠光体450×图3-28 回火索氏体500×

c. 弹簧钢弹簧是一种常用的机械零件,它由于结构特点和材料本身的弹性,在受到允许范围内的作用时产生弹性形变,而外力消除则能恢复原形。因此弹簧材料应具有高的抗拉强度极限、屈服极限、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同时要求具有高的冲击韧性和塑性。65Mn是常用的锰弹簧钢,其淬透性比碳素弹簧钢高,脱碳倾向较小。经淬火+中温回火处理后其组织为回火屈氏体(见图3-29),有很好的弹性、强度和硬度。多用于制造小尺寸圆、扁弹簧,离合器弹片等。

图3-29 回火屈氏体1000× 图3-30回火马氏体和未溶解的碳化物颗粒500×

d. 轴承钢常用钢号为GCrl5。经淬油后低温回火为回火马氏体和未溶解的碳化物颗粒

及少量的残留奥氏体。如图3-30所示。

② 高速钢高速钢是一种常用的高合金工具钢,例如W18Cr4V。因为它含有大量合金元素,使铁碳相图中的E点大大左移,虽然只含有0.7%~0.8%的碳,仍可获得莱氏体组织,所以又称为莱氏体钢。

图3-31 莱氏体+屈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图3-32索氏体+碳化物

图3-33 隐晶马氏体+未溶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图3-34 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少

量残余奥氏体高速钢在铸造状态下与亚共晶白口铸铁的组织相似。其中莱氏体由合金碳化物、马氏体屈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组成。如图3-31所示。显然高速钢在铸态下的组织存在严重的成分和组织不均匀性,从而影响其性能,为此随后必须经过锻造和轧制,破碎莱氏体网络,促使其碳化物均匀分布。

高速钢锻造退火组织,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为索氏体+碳化物。其中粗大的亮色晶

粒为初生共晶碳化物,较细小的为次生碳化物以及索氏体基体中的极细共析碳化物,退火后的硬度为HB207~255,见图3-32所示。

高速钢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1060~1080℃,高温加热的目的是使较多的碳化物溶解于奥氏体中,淬火后马氏体中合金元素含量高,回火后钢的红硬性高且耐磨性好。淬火采用油冷或空冷,其显微组织为马氏体+未溶碳化物十残余奥氏体(尚有20%~30%)。马氏体呈隐针状,其针形很难显示出来,但可看出明显的奥氏体晶界及分布于晶粒内的未溶碳化物,淬火后的硬度约为HRC61~62,见图3-33所示。

高速钢淬火后需经三次回火,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约2%~3%)。回火后硬度为HRC63~65,见图3-34所示。

③不锈钢不锈钢是在大气、海水及其它浸蚀性介质条件下能稳定工作的钢种,大都属于高合金钢。例如应用较广的1Crl8Ni9,其含碳量较低,因为碳不利于耐蚀性;高的含铬量是保证耐蚀性的主要元素;镍除了进一步提高耐蚀能力以外,主要是为了获得奥氏体组织。这种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是奥氏体+铁素体十铬的碳化物(Cr23C6)。这种组织是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为了提高耐蚀性以及其它性能,必须进行固溶处理。将钢加热到1050~350℃,使碳化物等全部溶解,然后水冷,室温下即可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如图3-35所示。

图3-35 奥氏体(晶内有孪晶) 500X

TOP

三、实验内容

1. 观察、分析下列碳钢非平衡组织、铸铁、有色金属、合金钢的显微组织,(见表3-2)。试样编号名称热处理工艺观察目的

Ⅰ-03Ⅱ-03Ⅱ-0445钢

45钢

45钢

退火

正火

油淬

比较45钢不同热处理状态的

组织

Ⅱ-08Ⅱ-09T8400℃

T8300℃

等温

等温

比较上贝氏体、下贝氏体

Ⅱ-12Ⅱ-02T12

20钢

高温淬火

淬火

比较高碳马氏体、低碳马氏体

Ⅱ-13Ⅲ-02Ⅱ-06T12高温

65Mn

45钢

淬火+低温回火

淬火+中温回火

淬火+高温回火

比较不同温度的回火组织

Ⅳ-01Ⅳ-02Ⅳ-03灰口铸铁(P基体)

灰口铸铁(P+F基体)

灰口铸铁(F基体)

正火

铸态

退火

比较不同基体的灰口铸铁

Ⅳ-06Ⅳ-07Ⅳ-08球墨铸铁(P基体)

球墨铸铁(P+F基体)球

墨铸铁(F基体)

正火

铸态

退火

比较不同基体的球墨铸铁

Ⅳ-09Ⅳ-10可锻铸铁(P基体)

可锻铸铁(F基体)

退火

退火

比较不同基体的可锻铸铁

Ⅴ-01Ⅴ-02ZL102(未变质)

ZL102( (变质)

铸态

铸态

比较ZL102变质前、后的组织

Ⅴ-03Ⅴ-04H70α黄铜

H62(α+β)黄铜

退火

退火

比较单、双相黄铜的组织

Ⅴ-05ZchSnSb11-6轴承合金铸态观察典型轴承合金的组织

Ⅰ-02Ⅱ-1420钢退火

20钢渗碳

退火

渗碳退火

比较低碳钢渗碳前后的组织

Ⅲ-081Cr18Ni9Ti 固溶处理观察典型不锈钢组织

Ⅲ-04Ⅲ-05Ⅲ-06Ⅲ-07 W18Gr4V钢

W18Gr4V钢

W18Gr4V钢

W18Gr4V钢

铸态

锻造退火

淬火

回火

比较典型高速钢不同热处理状

态的组织

TOP

四、实验方法

1. 每个同学轮流对每个试样进行观察;

2. 比较珠光体型(珠光体、屈氏体、索氏体)、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马氏体(低碳马氏体、高碳马氏体)组织的特征;

3. 比较碳钢回火组织特征;

4. 比较观察几种铸铁中石墨的形状、基本特征;

5. 比较单相与两相黄铜的显微组织特征;

6. 比较变质与未变质的硅铝明的显微组织;

7. 观察渗碳钢、调质钢、轴承钢、弹簧钢使用状态的组织特征;

8. 观察不锈钢固溶处理组织特征;

9. 观察高速钢不同热处理状态的组织特征;

10.绘制指定试样的金相组织示意图。

TOP

五、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2. 画出铸铁及有色合金显微组织示意图;

3. 实验结果讨论。

① 比较直接冷却得到的M、S、T和淬火得到的M回火、S回火、T回火组织形态和性能差异;

② 将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同碳钢进行比较;

③ 分析变质处理对硅铝明合金的作用;

④ 简述巴氏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特点。

TOP

六、思考题

1. 何为热处理?其主要环节是什么?

2. 试在C曲线上绘制T8钢欲得到下列组织时的连续冷却曲线。①珠光体、②索氏体、③马氏体+屈氏体+残余奥氏体、④马氏体+残余奥氏体。连续冷却能否得到上贝氏体、下贝氏体?

3. 为什么马氏体具有高硬度和强度?其数值上是否与含碳量有关?为什么?

4. 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在加热时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度?

组织金相图谱大汇总

Cr12MoV 热处理淬火以后共晶碳化物内裂纹 Cr12MoV 原材料莱氏体共晶碳化物角状化 ; 碳化物拖尾及链状 GCr15 材料低倍组织检验Ф165mm 原材料(图1-4 )发现在切片横截面上近中心区域呈现

金相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目录 一、实验步骤及原理 1 (一)磨样1方式 1 工序 1 磨制方法 2 (二)抛光2机械抛光2 1. 原理 2 2.分类 3 3.操作 3 (三)腐蚀 4 1.概述 4 2.目的 4 3.化学侵蚀法的原理 4 4.进一步腐蚀的方法 5 5.操作步骤 5 (四)拍照5 二、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 5 1、原理 5 2、构造 6 3、使用 6 (五)硬度测试 7 1.硬度 7 2.洛氏硬度 7 3.布氏硬度 8 4.显微硬度 8 三.实验结果 9 (一)金相照片 9 (二)硬度值 9 四.参考资料来源 10 一、实验步骤及原理 磨样---抛光---腐蚀---拍照---分 析 观察宏观硬度HB,HRC 观察显微硬度 (一)磨样

●方式: 手工磨和机械磨 ●工序: 粗磨和细磨 粗磨—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 细磨—消除磨痕 A:粗磨 粗磨的目的是为了整平试样,并磨成合适的外形。粗磨一般在砂轮机上进图1. 试样磨痕示意图(1) 行。对很软的材料,可用锉刀锉平。使用砂轮机粗磨时,必须注意接触压力不可过大,若压力过大,可能使砂轮碎裂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同时极易使磨面温度升高引起组织变化,并且使磨痕加深,金属扰乱层增厚,给细磨抛光带来困难。粗磨时需冷却试样,防止受热而引起组织变化。粗磨后需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将粗砂粒带到细磨用的砂纸上,造成难以消除的深磨痕。 B:常规细磨方法 细磨的目的是消除粗磨时留下的较深的磨痕,为下一个工序——抛光做准备。常规的细磨有手工磨光和机械磨光两种方法。手工磨光是用手握持试样,在金相砂纸上单方向推移磨制,拉回时提起试样,使之脱离砂纸。细磨时可以用水作为润滑剂。我国金相砂纸按粗细分为01号、02号、03号、04号、05号等几种(表2-2)。细磨时,依次从粗到细研磨,即从01号磨至05号;每次换下一道砂纸之前,必须先用水洗去样品和手上的砂粒,以免把粗砂粒带到下一级的细砂纸上去。同时要将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即本道磨制方向与上一道磨痕方向垂直,以便观察上一道磨痕是否全部消除。 图2. 磨样操作图(1)为加快磨制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可在转盘上贴有水砂纸的预磨机上进行机械磨光。水砂纸按粗细有200号、300号、400号—900号等。磨制时由200号开始,逐次磨到900号砂纸,磨制时要不断加水冷却。每换一道砂纸,必须用水将试样冲洗干净,并将磨制方向调 换90°。 ●磨制方法 ●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

金相试样得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得 1、了解金相显微镜得基本原理、构造,初步掌握显微镜得正确使用。? 2、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得制备过程与基本方法。 3、了解浸蚀得基本原理,并熟悉其基本操作 4、学习利用金相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观察.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得金相显微组织初步分析材料类型以及材料可能具备得机械性能等。 二、实验设备与用品 1、金相显微镜 2、不同粗细得金相砂纸一套、玻璃板、侵蚀剂(4%硝酸酒精) 3、抛光机 4、待制备得金相试样 三、金相显微镜得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 1、显微镜得放大倍数 利用透镜可将物体得象放大,但单个透镜或一组透镜得放大倍数就是有限得,为此,要考虑用另一组透镜将第一次放大得象再行放大,以得到更高放大倍数得象。金相显微镜就就是基于这一要求设计得。显微镜中装有两组放大透镜,靠近物体得一组透镜为物镜,靠近观 察得一组透镜为目镜. 金相显微镜得光学原理图1如图所示。 物体AB置于物镜得一倍焦距F1与二倍焦距 之间,它得一次象在物镜得另一侧二倍焦距 以外,形成一个倒立、放大得实象A′B′;当 实象A′B′位于目镜得前一倍焦距F2以内时 则目镜复又使映象A′B′放大,而在目镜得前 二倍焦距 2 F2以外,得到A′B′得正立虚象 A″B″。因此最后得映象A″B″就是经过物镜、 目镜两次放大后所得到得。其放大倍数应为 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得乘积。 物体AB经物镜第一次放大得倍数: M物=A′B′/ AB=(Δ+f1′)/ f1 式中f1、f1′—-物镜前焦距与后焦距 Δ—-显微镜得光学镜筒长 与Δ相比,物镜得焦距f1′很短,可略, 所以M物≈Δ/ f1 象A′B′经目镜第二次放大得倍数: M目= A″B″/A′B′≈D/ f2 式中f2——目镜得前焦距 D——人眼明视距离,D≈图1 显微镜光学原理图 250㎜。 所以显微镜得放大倍数应为: M=M物·M目=(Δ/ f1)·(D/ f2) 当显微镜得机械镜筒长度等于光学镜筒长度时,M= M物·M目;而当这二者不等时,M= M物·M目·C,C就是与机械镜筒长、光学镜筒长有关得系数,一般为1,有时为0、63,其C

光学金相组织观察方法

光学金相组织观察方法 目的 1.了解光学金相组织观察方法及步逐; 2.了解光学金相显微镜的结构,熟悉其使用的基本方法; 3.了解光学金相样品的制备过程,体会制过程对观察组织的影响。光学金相显微镜的结构 为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必须借助显微镜,大家可能用过生物显微镜,知道其大致结构有:物镜、目镜、粗调、微调等,生物样品是透明的,可用自然光。 工程材料,如金属材料,是不透明的,成像利用的是反射光,因此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中,结构上明显特点是有一套照明设备,现用显微镜的照明设备包括:电源、变压器、灯泡、透镜组——得到平行光,经过孔径光栏、滤色片、视场光栏,再经过物镜照射到试样上。经过试样的反射光进入物镜经过一次放大,再经过目镜的再次放大,我们看到的是经过二次放大的虚像。因为最后看到的像和各人的视力的影响,不同人观察时对显微镜要进行微调。

显微组织成像原理 如图所示,从透镜内垂直照射 到试样上的平行光,将发生反射 和吸收。如果试样是镜面,光线 全部原路返回,最后成像为亮点; 如果试样有不平的沟槽,部分光线反射后不能进入物镜,这样这些地方成像为暗区。有明有暗就构成了表面的图象,就是我们观察到的组织形貌。 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取样:从材料或零件上截取准备观察的样品,要求组织要有代表 性,大小要适合制样和观察,尺寸过小的还要进行镶嵌。 打平:让观察面宏观为平面,用砂轮、锉刀或其它方法来实现。 磨光:用不同粒度的金相砂纸,从粗到细依次细磨,让其粗糙度 不断减小。细磨的方法有干磨和湿磨,可用手工细磨和机械

细磨。 抛光:消除细磨留下的最后磨痕,使观察面成为光滑无痕的镜面。 抛光方法有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 组织显示:抛光后的试样直接观察,只能分辨吸收光线不同的区域,如非金属夹杂、铸铁中的石墨形状或裂纹。用化学试剂 进行浸蚀,组织中不同结构浸蚀程度不同,如晶界就浸蚀成 沟槽,就可分辨各种组织。 实验内容 每人制备一个金相试样,并利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 磨样:试样已经过打平,用金相砂纸进行磨光。砂纸下用玻璃板,一只手按住砂纸,另一只手拿试样平稳来回磨削,磨面受压均匀,前推用力,拖回放松。磨痕全部一致,换下一号砂纸,转90度再磨光。 抛光:在呢布上加水和抛光粉,手拿稳轻抛。得到镜面。 浸蚀:用4%的硝酸酒精擦抹试样到镜面光泽刚消失。 清洗、吸水、吹干试样。 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使用显微镜电源要经过变压器,不要用手摸镜头,注意脚下身后的电线,粗调到位即可见组织再用微调,移动视场轻动载物台。 试样中常见的制样缺陷: 划痕:未磨去(粗大量少)或未抛光好(较细)而留下砂纸磨痕。 麻点、曳尾:抛光过度造成。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篇一:金相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报告 报告题目: 金相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机械111 姓名:邓永明 学号: 1107XX14 组别:第六组 指导老师:胡一丹 完成日期: XX.10.18 一. 热处理工艺分析 1. 正火 (1)工艺内容:正火(英文名称:normalizing),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A 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一般是 从727℃到912℃之间)或Acm(A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 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 )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 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

理工艺。 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根本目的是去 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为接下来的加工做准备。 (2)工艺特点:正火主要用于钢铁工件。一般钢铁正火与退火相似,但冷却速 度稍大,组织较细。有些临界冷却速度很小的钢,在空气中冷 却就可以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种处理不属于正火性质, 而称为空冷淬火。与此相反,一些用临界冷却速度较大的钢制 作的大截面工件,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马氏体,淬火的 效果接近正火。钢正火后的硬度比退火高。正火时不必像退火 那样使工件随炉冷却,占用炉子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所以在 生产中一般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对于含碳量低于0.25%的 低碳钢,正火后达到的硬度适中,比退火更便于切削加

工,一 般均采用正火为切削加工作准备。对含碳量为0.25~0.5%的中 碳钢,正火后也可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对于用这类钢制作 的轻载荷零件,正火还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高碳工具钢和轴 承钢正火是为了消除组织中的网状碳 化物,为球化退火作组织 准备。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 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 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 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对于形状复杂的重要锻件, 在正火后还需进行高温回火(550-650℃)高温回火的目的在于 消除正火冷却时产生的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 正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钢为F+S,共析钢为S,过共析钢为S+

金相组织观察报告

实验二金相常识简介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一、目地要求 1 、了解试样制备过程、金相显微镜基本构造和原理等金相常识。 2 、研究和了解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3 、分析成分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内容:将制好的样品放在显微镜上观察,注意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并分析样品制备的质量好坏,初步认识显微镜下的组织特征并分析成分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三、实验设备:金相显微镜,抛光机易耗品:吹风器、样品、不同号数的砂纸、玻璃板,抛光粉悬浮液、4%的硝酸酒精溶液、酒精、棉花等 四、实验步骤: 1.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 2、样品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即浸蚀)。

实验结论: 1画组织示意图 (1)画出下列试样的组织示意图 1)亚共析纲 2)过共析钢 3)亚共晶白口铸铁 4)过共晶白口铸铁 (2)画图方法要求如下 1)应画岩石记录表中的30—50直径的圆内,注明:材料名称、含碳量、 腐蚀剂和放大倍数。并将组织组成物用细线引出标明。如下图: 2.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所画组织的形成原因。

(2)分析碳钢(任选一种成分)或白口铸铁(任选一种成分)凝固过程。

教学及实验方法: 1 、教师讲述和演示阶段: 用 1 5 分钟时间讲解试样制备、显微镜结构、反射原理和黑白成像等金相常识,用 2 0 分钟时间联系铁碳平衡图讲解、分析本次实验的 7 种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用电视显微镜向全体学生展示所有显微组织,用 5 分钟时间讲解绘制显微 组织的有关技巧。 2 、学生动手实验阶段: 学生用 5 0 分钟时间对 7 种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建立成分和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绘出所观察到的显微组织图,用箭头标明各显微组织,并在相应图下标出成分,确立组织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金相显微分析技术

金相显微分析技术 作业指导书 一、前言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其组织形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除化学成份(材料配比)、晶体结构(固有特性)外,材料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可获得不同的组织,并对其在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表现的理化、机械性能,均可产生明显的影响。显微分析是研究金属内部组织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而金相显微镜是用于观察金属内部组织结构的重要光学仪器;因此,有必要通过金相显微分析手段来揭示材料的组织状态,并据此为材料的开发和加工提供参照。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金相室的管理。 三、职责 1.工程技术中心负责金相室的管理; 2.工程技术中心负责金相室内设备、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四、操作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教育或经过培训后达到规定技能的专业人才。 2.初次操作前心须熟悉、了解各仪器的结构、性能;认真仔细阅读说明书,掌握其正确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五、操作规范 (一)试样的制备及观察、成像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研究金属内部组织,包括四个步骤:1)制备试样;2)采用适当的腐蚀手段显示试样表面的组织;3)用显微镜观察和研究试样表面的组织;4)截取有代表性的区域成像、保存。 1.试样的制备 1.1试样的截取:金相试样截取部位取决于检验的目的与要求,本公司所涉及到的试样有横向和纵向截取两种;横向试样垂直丝线轴线方向,主要研究表层

缺陷及夹杂(偏析);纵向试样平行于丝线轴线方向截取,主要研究夹杂的类型 以及晶粒拉长的长度; 1.2试样的镶嵌:尺寸过于细薄和软的试样需进行镶嵌; 1.3磨光与抛光:试样须经磨光、抛光呈镜面才能进行腐蚀; 2.试样的腐蚀 2.1腐蚀剂:抛光好的金相试样,要得到有关显微组织的信息,必须经过组织的显示,即腐蚀;不同材料采用的腐蚀剂不尽相同,本公司目前材料所用腐蚀 剂如表一; 表一金相腐蚀剂 代号配比浸蚀条件适用范围 TL-01 蒸馏水 100ml 盐酸 2~5ml 几秒~几分钟Sn Sn-Cd Sn-Fe Sn-Pb Sn-Sb-Cu TL-02 蒸馏水 100ml 盐酸 2~5ml 三氯化铁 10g 10s~30s 富锡轴承合金 Sn-Cu Sn-Bi TL-03 氢氟酸 5ml 硝酸 25ml 盐酸 75ml 3~15min 纯铝晶粒 TL-04 蒸馏水 100ml 氧化铬 20g 硫酸钠 1.5g 2~3min 大多数锌合金 TL-05 蒸馏水 78ml 氧化铬 18g 硫酸 4g ~60s 铸造Zn-Al-Cu合金 TL-06 蒸馏水 100ml 氢氧化钠 10g 1~5s 纯Zn Zn-Co Zn-Cu 低合金Zn TL-07 蒸馏水 80ml 硝酸 20ml 冰醋酸 15ml 40℃,13~14min(新配制) 铅焊料 Pb-Sn合金 2.2腐蚀方法:浸入法、擦拭法; 2.3腐蚀时间:腐蚀的合适时间是以试样的抛光面颜色的变化来判断,腐蚀 时光亮的表面失去光泽变成银灰色或灰黑色即可; 3.观察和分析: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对试样进行观察和分析; 4.成像: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成像保存。 (二)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各个主要部件的效用。 2.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操作及维护方法。 3.观察几种式样的金相组织 二、实验概述 (一)金相显微镜的知识及正确使用 1.显微镜放大原理: 利用透镜将物体的像放大,单个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一般在20倍以下),因此要考虑用另一透镜组将第一次放大的像再行放大,以得到更高更清晰放大倍数的像,显微镜就是根据这一需求设计的。显微镜中装有两组放大透镜,靠近物体的一组为物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称为目镜,但实际上显微镜采用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复杂的透镜组组成。图1-1为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图1-1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若将试样AB 置于物镜之前距其一倍焦距(F1)略远一些的位置,由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物镜折射后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在目镜上观察时,经物镜放大的倒立实像A′B′落在目镜焦距F2内( 在设计时安排好使目镜的焦点位置在F2以内) ,目镜又将A′B′再次放大,人眼在(250mm)的明视距离处,看到一个经两次放大的倒立的虚像A″B″就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的物象。总的放大倍数 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M总=M 物×M 目 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主要由三大系统构成:既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下面简单分述其主要构件的功能与特性。 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镜的质量,它的性能包括数值孔径和分辨率,有效放大倍数及像差校正程度。 A:数值孔径:物镜的数值孔径(N.A)表示物镜的收集光线的能力,增强物镜的聚光能力可使成像的质量提高,它的大小通常以进入物镜的光线锥所张开的角度,既孔径角的大小,公式表示为: N.A=n.sinθ 式中n—物镜与观察物之间介质的折射率 θ—为物镜的孔径半角 因此提高数值孔径有两个途径: a.增大透镜的直径或减小物镜的焦距。实际上sinθ的最大值只能0.9左右,

金相试样制备试验报告.

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试样制备原理,熟悉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金相试样制备 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和浸蚀五个步骤。 1.取样 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选择必须根据分析要求而定。截取方法有多种,对于软材料可以用锯、车、刨等方法;对于硬材料可以用砂轮切片机或线切割机等切割的方法,对于硬而脆的材料可以用锤击的方法。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尽量避免和减轻因塑性变形或受热引起的组织失真现象。试样的尺寸并无统一规定,从便于握持和磨制角度考虑,一般直径或边长为15~20mm,高为12~18mm比较适宜。对那些尺寸过小、形状不规则和需要保护边缘的试样,可以采取镶嵌或机械夹持的办法。 金相试样的镶嵌,是利用热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热凝性塑料(如胶木粉)以及冷凝性塑料(如环氧树脂+固化剂)作为填料进行的。前两种属于热镶填料,热镶必须在专用设备一镶嵌机上进行。第三种属于冷镶填料,冷镶方法不需要专用设备,只将适宜尺寸(约φl5~20mm)

的钢管、塑料管或纸壳管放在平滑的塑料(或玻璃)板上,试样置于管内待磨面朝下倒入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凝固硬化即可。 2.粗磨 粗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修整有些试样,例如用锤击法敲下来的试样,形状很不规则,必须经过粗磨,修整为规则形状的试样; 2)磨平无论用什么方法取样,切口往往不十分平滑,为了将观察面磨平,同时去掉切割时产生的变形层,必须进行粗磨; 3)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黑色金属材料的粗磨在砂轮机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试样牢牢地捏住,用砂轮的侧面磨制。在试样与砂轮接触的一瞬间,尽量使磨面与砂轮面平行,用力不可过大。由于磨削力的作用往往出现试样磨面的上半部分磨削量偏大,故需人为地进行调整,尽量加大试样下半部分的压力,以求整个磨面均匀受力。另外在磨制过程中,试样必须沿砂轮的径向往复缓慢移动,防止砂轮表面形成凹沟。必须指出的是,磨削过程会使试样表面温度骤然升高,只有不断地将试样浸水冷却,才能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砂轮机转速比较快,一般2850r/min,工作者不应站在砂轮的正前方,以防被飞出物击伤。操作时严禁戴手套,以免手被卷入砂轮机。 3.细磨 粗磨后的试样,磨面上仍有较粗较深的磨痕,为了消除这些磨痕必须进行细磨。细磨,可分为手工磨和机械磨两种。 (1)手工磨 手工磨是将砂纸铺在玻璃板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在砂纸上作单向推磨。金相砂纸由粗到细分许多种,其规格可参考表2-1。 表2-1 常用金相砂纸的规格

焊缝接头组织的金相观察与分析

焊缝接头组织的金相观察与分析 一、实验说明 焊接是工业生产中用来连接金属材料的重要加工方法。根据工艺特点不同,焊接方法又分为许多种,其中熔化焊应用得最广泛。 熔化焊的实质就是利用能量高度集中的热源,将被焊金属和填充材料快速熔化,热后冷却结晶而形成牢固接头。 由于熔化焊过程的这一特点,不仅焊缝区的金属组织与母材组织不一样,而且靠近焊缝区的母材组织也要发生变化。这部分靠近焊缝且组织发生了变化的金属称为热影响区。热影响区内,和焊缝距离不一样的金属由于在焊接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和冷却速度不一样,相当于经受了不同规范的热处理,因而最终组织也不一样。 以低碳钢为例,根据热影响区内各区段在焊接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范围,依次分为熔合区(固相线一液相线),过热区(1100℃——固相线);完全正火区(AC3——1100℃);不完全旺火区(AC1~AC3)。对易淬火钢而言,还会出现淬火组织。 焊接结构的服役能力和工作可靠性,既取决于焊缝区的组织和质量,也取决于热影响区的组织和宽窄。因此对焊接接头组织进行金相观察与分析已成为焊接生产与科研中用以评判焊接质量优劣,寻找焊接结构的失效原因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实验采用焊接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低碳钢为母材,用手工电弧施焊,然后对焊接接头进行磨样观察。 二、实验目的 1、学会正确截取焊接接头试样。 2、认识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各区段的组织特征。 3。深刻领会熔化焊焊接过程特点。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 1、施焊设备及器材(手弧焊机、结422焊条,面罩)。 2、200×100×8mmA3钢板一块。施焊前用牛头刨床沿其长度方向中心线刨一条深2mm,宽4~5mm的弧形槽。 3、砂轮切割机一台。 4、钳工工具一套。 5,制备金相试样的全部器材。 6、金相显微镜若干台。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钢板上沿刨槽用F4mm结422焊条一根施焊。焊接电流取140~150A。 2、待钢板冷至室温后,用砂轮切割机截取试样。截取部位如下图所示,切割时须用水冷却。以防止组织发生变化(图中虚线为砂轮切割线,两端30mm长焊缝舍弃不用)。 焊接接头金相试样取样位置示意图 3、依照实验一步骤3所述方法截下的焊缝接头制备成金相试样。注意磨制面应选择与焊缝走向垂直的横截面。 4、在金相显微镜上观察制备好的焊接接头试样。光用低倍镜镜头(放大150倍)观察焊缝区及热影响区全貌,再用高倍镜镜头(450倍)逐区进行观察,注意识别各区的金相组织特征, 并画出草图。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明确实验目的。

金相实验报告(成分组织观察分析)

金相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碳钢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综合分析实验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材料11(1) 指导老师:席生岐高圆 小组组长: 仇程希 小组成员:齐慧媛李敏朱婧王艳姿闫士琪陈长龙黄忠鹤郭晓波丁江蒋经国庞小通林乐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碳钢热处理工艺操作; 2.学会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 3.利用数码显微镜获取金相组织图像,掌握热处理后钢的金相组织分析方法; 4.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T12钢的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影响; 5.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相关专业知识,体会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之间关系。 二、实验内容 1.进行45和T12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规范参考相关资料; 2.用洛氏硬度计测定试样热处理试样前后的硬度; 3.制备所给表中样品的金相试样,观察并获取其显微组织图像; 4.对照金相图谱,分析探讨本次实验可能得到的典型组织:片状珠光体、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的金相特征。三、实验原理 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钢的性能,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经一定时间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从而达到改变钢的性能的目的。研究非平衡热处理组织,主要是根据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来确定。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的一系列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一)碳钢热处理工艺 1.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 1+30-50℃(淬火)或Acm+50-100℃(正火)。 淬火后回火温度有三种,即: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

材料课件实验一光学金相组织观察方法

材料课件实验一光学金相 组织观察方法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实验一光学金相组织观察方法 目的 1.了解光学金相组织观察方法及步逐; 2.了解光学金相显微镜的结构,熟悉其使用的基本方法; 3.了解光学金相样品的制备过程,体会制过程对观察组织的影响。光学金相显微镜的结构 为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必须借助显微镜,大家可能用过生物显微镜,知道其大致结构有:物镜、目镜、粗调、微调等,生物样品是透明的,可用自然光。 工程材料,如金属材料,是不透明的,成像利用的是反射光,因此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中,结构上明显特点是有一套照明设备,现用显微镜的照明设备包括:电源、变压器、灯泡、透镜组——得到平行光,经过孔径光栏、滤色片、视场光栏,再经过物镜照射到试样上。经过试样的反射光进入物镜经过一次放大,再经过目镜的再次放大,我们看到的是经过二次放大的虚像。因为最后看到的像和各人的视力的影响,不同人观察时对显微镜要进行微调。

显微组织成像原理 如图所示,从透镜内垂直照射 到试样上的平行光,将发生反射和 吸收。如果试样是镜面,光线全部 原路返回,最后成像为亮点;如果 试样有不平的沟槽,部分光线反射后不能进入物镜,这样这些地方成像为暗区。有明有暗就构成了表面的图象,就是我们观察到的组织形貌。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取样:从材料或零件上截取准备观察的样品,要求组织要有代表性,大小要适合制样和观察,尺寸过小的还要进行镶嵌。 打平:让观察面宏观为平面,用砂轮、锉刀或其它方法来实现。 磨光:用不同粒度的金相砂纸,从粗到细依次细磨,让其粗糙度不断减小。细磨的方法有干磨和湿磨,可用手工细磨和机械细磨。

金相实验报告

实验五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特征。 2. 掌握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 实验器材 1、金相显微镜 2、金相标准试样 四.实验原理 铁碳合金室温下基本相和组织组成物的基本特征 1.铁素体(F ) 是碳溶入α-Fe 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晶格,具有良好的塑韧性,但强度硬度低,经4%硝酸酒精浸蚀呈白色多边形晶粒,在不同成分的碳钢中其形态为块状和断续网状。 2.渗碳体(Fe 3C ) 是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量为6.69%。 晶格为复杂的八面体结构,硬度高,脆性大,用4%的硝酸酒精浸蚀后呈白色,用碱性苦味酸钠热蚀后呈黑色,用此法可以区分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和铁素体。由铁碳相图知,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不同,渗碳体有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是由液态直接析出的渗碳体,呈白色长条状;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呈网状分布,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沿晶界呈小片状,共晶渗碳体在莱氏体中为连续基体,共析渗碳体是同铁素体交替形成呈交替片状。 3.珠光体(P ) 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在平衡状态下,铁素体和渗碳体是片层相间的层状组织。在高倍下观察时铁素体和渗碳体都呈白色,渗碳体周围有圈黑线包围着,在低倍下当物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厚度的时候,渗碳体就成为一条黑线。见图3-1。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a (15000×) b (400×) 图2-1 不同放大倍数下珠光体的显微组织

观察以下铁碳合金组织 在铁碳状态图上,根据碳的质量分数的不同,铁碳合金分为工业纯铁,碳钢及白口铸铁。 1.工业纯铁 碳的质量分数小于 0.0218%的铁碳合金称为工业纯铁。室温下的组织为单相的铁素体晶粒。用4%的硝酸酒精浸蚀后,铁素体呈白色。当碳的质量分数偏高时,在少数铁素体晶界上析出微量的三次渗碳体小薄片,见图 3-2。 2.碳钢 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2.11%范围内的铁碳合金称为碳钢,根据钢中含碳量的不同,其组织也不同,钢又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三种。 1)亚共析钢 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0.77%范围内,室温下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逐渐减少,珠光体数量增加。见图 3-3 。白色有晶界的为铁素体,黑色层片状的组织为珠光体。 在显微镜下,可根据珠光体所占面积的百分数估计出亚共析钢的碳的质量分数: Wc ≈Wp%×0.77% Wc –碳的质量分数 Wp –珠光体所占面积的百分数 2) 过共析钢 碳的质量分数在0.77~2.11%范围的碳钢为过共析钢。室温下的组织 为层片状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见图 3-4。 用4%硝酸酒精浸蚀,二次渗碳体呈白色网状分布在珠光体周围。用碱性苦味酸钠溶液热蚀后,渗碳体呈黑色。 图 3-2 工业纯铁显微组织 a 用4%硝酸酒精浸蚀 b 用碱性苦味酸钠热蚀 图 3-4 T12钢显微组织 20钢 45钢 70钢 图 3-3 亚共析钢的显微组织

铜及铜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

铜及铜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一)结晶过程的分析 结晶是以树枝状的方式生长,树枝状的结晶容易造成夹渣外,通常形成显微疏松。 取决于模壁的冷却速度外,还取决于合金成分、熔化与浇注温度等。 (二)宏观分析中常见缺陷 在浇注过程中往往产生缩孔、疏松、气孔、偏析等缺陷。 浇注温度和浇注方式的影响,铸锭、紫铜中容易出现气孔和皮下气孔。 由于合金元素的熔点、比重不一,熔炼工艺不当造成铸锭的成分偏析。 铸造时热应力可产生裂纹。 浇注工艺不当(浇注温度过低),浇注时金属液的中断会造成冷隔。 (三)微观分析 与铜相互作用的性质,杂质可分三类: 1. 溶解在固态铜中的元素(铝、铁、镍、锡、锌、银、金、呻、锑)。 2. 与铜形成脆性化合物的元素(硫、氧、磷等)。 3. 实际上不溶于固态铜中与铜形成易熔共晶的元素(铅、铋等)。 铋与铜形成共晶呈网状分布于铜的基体上,淡灰色。 铅含量很少时和铋一样呈网状分布于晶界,其颜色为黑色; 铅含量大时在铜的晶粒间界上呈单独的黑点。 暗场观察:铅点呈黑色,孔洞为亮点。 硫与氧的观察:均与铜形成化合物(Cu2S、Cu2O),又以共晶形式(Cu2S+ Cu、 Cu2O+ Cu)分布在铜的晶界上。 氯化高铁盐酸水溶液浸蚀:Cu2O变暗,Cu2S不浸蚀。 偏振光观察:Cu2O呈暗红色。 QJ 2337-92 铍青铜的金相试验方法 金相分析晶粒度检测金属显微组织分析,晶粒度分析,GB/T 6394-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ASTM E 112-96(200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YS/T 347-2004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13298-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3299-91 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ASTM E45-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方法 GB/T 224-87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 ASTM E407-07 金属及其合金的显微腐蚀标准方法 GB/T 226-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方法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5168-85 两相钛合金高低倍组织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ASTM A 247-06 铸件中石墨微结构评定试验方法 GB/T 7216-87 灰铸铁金相 EN ISO 945:1994 石墨显微结构 GB/T 13320-07 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CB 1196-88 船舶螺旋桨用铜合金相含量金相测定方法 JB/T 7946.1-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 铸造铝硅合金变质 JB/T 7946.2-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 铸造铝硅合金过烧 JB/T 7946.3-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 氧是铜中最常见的杂质,可产生氢脆。所以含氧量应严格规定。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 GB 6394-2002 自动评级【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金相组织分析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实验三碳钢的非平衡组织及常用金属材料 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目的概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报告思 考题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碳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2. 熟悉碳钢几种典型热处理组织——M、T、S、M回火、T回火、S回火等组织的形态及特征。 3. 熟悉铸铁和几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 4. 了解上述材料的组织特征、性能特点及其主要应用。 TOP 二、概述 1.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碳钢经退火、正火可得到平衡或接近平衡组织,经淬火得到的是不平衡组织。因此,研究热处理后的组织时,不仅要参考铁碳相图,而且更主要的是参考钢的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 为了简便起见,用C曲线来分析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的组织及性能(见表3-1)。在缓慢冷时(相当于炉冷,见图2-3中的V1)应得到100%的珠光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2。时(相当于空冷),得到的是较细的珠光体,即索氏体或屈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3时(相当于油冷),得到的为屈氏体和马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至V4、V5,(相当于水冷),很大的过冷度使奥氏体骤冷到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后,瞬时转变成马氏体。其中与C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V4)称为淬火的临界冷却速度。 转变类型组织名称形成温度范围/℃显微组织特征硬度(HRC) 珠光体型相 变珠光体 (P) >650 在400~500X金相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铁索体和渗碳体的片层状组织 ~20 (HBl80~200)索氏体 (S) 600~650 在800一]000X以上的显微镜下才能分 清片层状特征,在低倍下片层模糊不清 25~35 屈氏体 (T) 550~600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呈黑色团状组织, 只有在电子显徽镜(5000~15000X)下 才能看出片层状 35—40 贝氏体型相 变上贝氏体 (B上) 350~550 在金相显微镜下呈暗灰色的羽毛状特 征 40—48 下贝氏体 (BT) 230~350在金相显微镜下呈黑色针叶状特征48~58

金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范本

实验一 金属材料显微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 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观察,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了解并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概述: 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金相显微分析法: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 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 2.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为了能够在金相显微镜下真实地、清楚地观察到 金属内部的显微组织,需要精心地制备金相显微试样。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有: 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 3.观察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 分析各种相组分和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 相或组织: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 区分:铁素体与渗碳体、各种渗碳体

磨制方法 ●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 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接触,在轻微压力作用下向前推行磨制。 方式重复进行。

显微组织。 右图为单相组织和 双 相组织的显微组织图 实验概述: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金相分析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有: 光学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电吹风机等。 ?实验材料有: 低碳钢试样,工业纯铁、20钢、T8钢、亚共晶白口铸铁等显微组织样品,金相砂纸,抛光粉,硝酸酒精溶液(含4%HNO3),酒精,脱脂棉等。 实验一金属的显微分析法 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讲义的有关内容; ?听取实验指导教师讲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等内容,熟悉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操作规程; ?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过程,学生每人一块试样,进行试样制备全过程的操作,直至制成合格的金相试样;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所制备试样的显微组织特征,并用摄像机拍照存盘。

金相观察实验报告版

金相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特征。 2.掌握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 1、金相显微镜 2、金相标准试样 三、实验原理 铁碳合金室温下基本相和组织组成物的基本特征 1.铁素体(F)是碳溶入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晶格,具有良好的塑韧性,但强度硬度低,经4%硝酸酒精浸蚀呈白色多边形晶粒,在不同成分的碳钢中其形态为块状和断续网状。 C)是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量为6.69%。 2.渗碳体(Fe 3 晶格为复杂的八面体结构,硬度高,脆性大,用4%的硝酸酒精浸蚀后呈白色,用碱性苦味酸钠热蚀后呈黑色,用此法可以区分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和铁素体。由铁碳相图知,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不同,渗碳体有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是由液态直接析出的渗碳体,呈白色长条状;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

体,呈网状分布,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沿晶界呈小片状,共晶渗碳体在莱氏体中为连续基体,共析渗碳体是同铁素体交替形成呈交替片状。 3.珠光体(P)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在平衡状态下,铁素体和渗碳体是片层相间的层状组织。在高倍下观察时铁素体和渗碳体都呈白色,渗碳体周围有圈黑线包围着,在低倍下当物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厚度的时候,渗碳体就成为一条黑线。见图3-1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观察以下铁碳合金组织 在铁碳状态图上,根据碳的质量分数的不同,铁碳合金分为工业纯铁,碳钢及白口铸铁。 1.工业纯铁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0218%的铁碳合金称为工业纯铁。室温下的组织为单相的铁素体晶粒。用4%的硝酸酒精浸蚀后,铁素体呈白色。当碳的质量分数偏高时,在少数铁素体晶界上析出微量的三次渗碳体小薄片,见图 3-2。 2.碳钢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2.11%范围内的铁碳合金称为碳钢,根据钢

金相组织分析

实验三碳钢的非平衡组织及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目的概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报告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碳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2. 熟悉碳钢几种典型热处理组织——M、T、S、M回火、T回火、S回火等组织的形态及特征。 3. 熟悉铸铁和几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 4. 了解上述材料的组织特征、性能特点及其主要应用。 TOP 二、概述 1.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碳钢经退火、正火可得到平衡或接近平衡组织,经淬火得到的是不平衡组织。因此,研究热处理后的组织时,不仅要参考铁碳相图,而且更主要的是参考钢的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 为了简便起见,用C曲线来分析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的组织及性能(见表3-1)。 在缓慢冷时(相当于炉冷,见图2-3中的V 1)应得到100%的珠光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 2 。时(相当于空冷), 得到的是较细的珠光体,即索氏体或屈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3时(相当于油冷),得到的为屈氏体和马 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至V 4、V 5 ,(相当于水冷),很大的过冷度使奥氏体骤冷到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后, 瞬时转变成马氏体。其中与C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V 4 )称为淬火的临界冷却速度。

亚共析钢的C 曲线与共析钢相比,只是在其上部多了一条铁素体先析出线,当奥氏体缓慢冷却时(相当于炉冷,如图2-3中V 1:),转变产物接近平衡组织,即珠光体和铁素体。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即V 3>V 2>V ,时,奥氏体的过冷度逐渐增大,析出的铁素体越来越少,而珠光体的量逐渐增加,组织变得更细,此时析出的少量铁素体多分布在晶粒的边界上。因此,V 1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V 2的组织为铁素体+索氏体; V 3,的组织为铁素体+屈氏体。当冷却速度为V 4,时,析出很少量的网状铁素体和屈氏体(有时可见到少量贝氏体),奥氏体则主要转变为马氏体和屈氏体(如图3-3);当冷却速度V 5,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时,钢全部 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如图3-6,3-7)。 过共析钢的转变与亚共析钢相似,不同之处是后者先析出的是铁素体,而前者先析出的是渗碳体。 ① 珠光体(P )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主要有两种:片状珠光体和颗粒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由一片片相互交错排列的铁素体和渗碳体所组成形成珠光体的先行条件是事先形成均匀的奥氏体,而后缓慢冷却在A1以下附近温度形成。片状珠光体似手指纹的层状结构,它是一层铁素体和一层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见图3-1)。颗粒状珠光体是在铁素体的基体上分布着细小颗粒状的渗碳体的球化组织(见图3-2)。 图3-1片状珠光体500×4%硝酸酒精 图3-2 颗粒状珠光体500×4%硝酸酒精 ② 索氏体(s) 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其片层比珠光体更细密,在高倍(700倍以上)显微放大时才能分辨(见图3-3)。 ③ 屈氏体(T) 也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比索氏体还细密,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也无法分辨,只能看到如墨菊状的黑色形态。当其少量析出时,沿晶界分布,呈黑色网状,包围着马氏体;当析出量较多时,呈大块黑色团状,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其中的片层(见图3-4)。 图3-3 索氏体500×4%硝酸酒精 图3-4 屈氏体+马氏体500×4%硝酸酒精

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

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北京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模块(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 学号:08090206 姓名:左迎雪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铸造、固溶处理、轧制及时效处理4种加工条件对铝合金的组织特征的影响; ⒉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艺对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 深入了解材料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实验内容 1. 铝合金铸造、固溶处理、轧制及时效处理后金相组织的观察; 2. 不同工艺处理后铝合金静态拉伸实验; 3. 实验报告撰写。 三、实验过程 1. 制样 每一位同学根据名单选取相应工艺的样品,根据《光学技术实验平台》中对于金相样品制备的学习,按照金相样品制备的一般要求进行。磨光过程经历200、400、600、800等四种牌号的水砂纸,然后抛光、腐蚀。 制样的要点: A 缩短在砂纸上停留的时间(包括全过程及每次接触) B 挡水盘距离盘面1cm,请节约用水 C 样品抛光前必须在粗砂纸上修出倒角 D 抛光膏的使用原则是微量、多次;注水少量、恰当 E 抛光时,用力避免过大,应当适中,可以任意方向抛光 2. 组织观察

3. 结果分析 (1)请同学写出自己制备样品(铸造、固溶、轧制或轧制时效处理)的简要生产工艺过程; (2)观察图片,分析铸造、固溶处理、轧制、轧制时效工艺处理后,形成的组织的特点、原因(注意放大倍数的影响); (3)分析自己制备样品的质量。 图中所示为铝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α-Al固溶体 与晶界上和枝晶间的低熔点共晶组成。晶粒基本 呈等轴状,在晶界处和晶内均分布有大量的第二 相颗粒,并且在晶界上还能看到存在一些显微疏松组织,可能是由于铸造过程中的收缩或气体含量过高造成的。此外, 由于铸造过程中的过冷度很大,成分偏析十分严重,这种偏析在会在晶 界处富铸造组织50× 集,越靠近晶界附近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区域偏析越严重。晶粒细小。 图中所示为铝合金固溶处理组织,可以明显看出合 金晶粒粗化,再结晶组织增多,粗大的第二相组织 基本溶解。同时成分偏析得到一定消除,组织趋于 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