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检测点资格审批申请表

艾滋病检测点资格审批申请表
艾滋病检测点资格审批申请表

艾滋病检测点资格审批申请表申请单位:华坪博爱医院

地址:华坪县中心镇华兴路

邮编:

电话:、

年月日填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八年制

一、检测点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

二、检测点实验仪器、设备情况:

注:、仪器、设备表格不够可另附页

、运转状况可按运转正常、需小修、需大修才能运转三档填写

(工作规范)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及资质认定工作规范

1 目的 为规范我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明确资质认定的范围和形式;保证资质认定工作规范及评审结果客观、公正和准确,提高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可供全省各级验收工作组相关工作人员和评审员使用。也可供各类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在申请资质认定准备工作和日常管理中参考。 3引用文件及技术资料 1)《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2)《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实施办法》 3)《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 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 5)《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2:2006/ISO 15189:2007)》 7)《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发<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相关操 作规程及检测工作记录(试行)>的通知》 4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类型:分为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和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两类,后者包括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和艾滋病检测点三种。

5 组织管理 5.1湖北省卫生厅是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资质认定的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和发证工作。 5.2各级验收工作组 5.2.1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省验收工作组”)设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技术管理办公室,负责受理全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市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筛查中心实验室的申请、资料审核和安排初审,对已完成初审的初筛实验室安排现场评审。 5.2.2市、州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市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市级验收工作组”)负责受理本辖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申请、资料审核和安排初审,对已完成初审的艾滋病检测点安排现场评审。 5.2.3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县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县级验收工作组”),负责受理辖区内艾滋病检测点的申请、资料审核和安排初审。 5.3 评审组 5.3.1 评审员管理 5.3.1 评审员的基本条件:从事艾滋病相关管理人员;从事与艾滋病检测相关的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热爱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工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经培训考核合格者。 5.3.2 评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5.3.2.1 熟悉《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省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实验室生物安

艾滋病检测质量控制试题

艾滋病检测质量控制试题 (总分:100分)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30分, 每空2分) 1、常规HIV抗体检测分为与。 2、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窗口期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呈 ,这段时期 已具有 ,时间一般为。 3、WHO推荐,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就是血液还就是体液,也不论它们 就是阳性还就是阴性,都应当采取原则。 4、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处理原则包 括、、 与。 5、HIV检测实验室污物处理的推荐消毒方法 为:。 6、质量管理包 括、、 。 二、判断题:(27分,每题3分)

1、HIV抗体快速检测结果阳性即表示受检者已感染HIV。( ) 2、HIV抗体快速检测结果阴性一定表示受检者未感染HIV。( ) 3、HIV确证结果为阳性,表明受检者感染了HIV。( ) 4、对HIV抗体不确定样本应进行追踪检测。( ) 5、艾滋病检测点经现场验收并在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可开展检测工作。( ) 6、艾滋病检测点的技术人员需要有相关的检验或医学知识、经过县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部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 7、快速检测中,只要检测带出现阳性反应,就可以判断为阳性结果。( ) 8、艾滋病检测点必须与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建立密切的联系,并接受筛查实验室的技术指导与督导。( ) 9、艾滋病检测点发现的艾滋病抗体筛查阳性反应样品必须及时送艾滋病 筛查实验室或确证实验室,不得擅自处理。( ) 三、问答题:(43分) 1、简述快速检测试剂使用要求。(7分)

2、艾滋病检测点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8分) 3、简述HIV抗体快速检测的原理。(8分)

4、简述艾滋病快速检测点的检测程序。(8分) 5、请分别阐述HIV职业暴露的预防及暴露后的处理原则。(12分)

HIV申请表

江西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江西省艾滋病实验室管理,规范艾滋病检测点的设置和验收,进一步提高全省艾滋病检测能力,确保艾滋病检测质量,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和《江西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艾滋病检测点的检测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艾滋病检测点承担职责范围内艾滋病抗体快速检测的日常工作,并接受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业务指导,定期参加质量考核工作。 第二章艾滋病检测点的设置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内艾滋病流行情况及实验室条件,确定承担艾滋病抗体快速检测工作的检测点。 第五条检测点可设在符合设置要求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计生服务站(所)、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以及其他需要开展艾滋病快速检测的单位。 第三章艾滋病检测点的验收 第六条开展艾滋病抗体快速检测工作的检测点必须经过技术和条件的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检测点不得开展相应工作。 第七条申请检测点的机构或单位按验收要求(附件1)进行筹建

后,填写统一格式的申请表(附件2,一式伍份),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表后3个工作日向决定受理的申报单位出具书面初审通知单,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当地卫生系统的3名专家,组成初审小组,指定组长,完成现场初审工作(附件3)。经批准后报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复审。 第九条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复审要求的3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出具书面复审通知单,并在15个工作日内,从市级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验收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人,组成复审专家组,指定组长,完成现场复审工作(附件3)。 第十条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复审结果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合格的决定,对合格的机构或单位以正式批文的形式公布,不合格者整改后按程序重新申报。

HIV初筛实验室相关工作制度样本

HIV初筛实验室工作制度 1、本实验操作人员必要经省艾滋病初检技术培训学习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严格遵守样本采集、保存制度;样品运送解决制度;遵守实验室操作、检 验成果报告解决和保密、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以及工作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制度。 3、积极参加上级实验室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 4、必要参加省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5、未尽事宜按科室实验室按科室工作制度和有关管理条例执行。

HIV抗体检测程序及其流程 1、血液标本验收合格后,用初筛试剂进行检测,如呈阴性反映,则作HIV抗体阴性报告; 2、初筛检测成果呈阳性反映标本,须进行重复检测。复检时用两种不同初筛检测试剂复测; 3、如两种试剂复检成果均呈阴性反映,则作HIV抗体阴性报告;如均呈阳性反映,或有一份阳性,该标本需送上级实验室加以进一步证明。送检时应将重新采集该受检者血液标本和原有血液标本一并送检。 4、检测成果鉴定和解决 对HIV抗体阳性者应做好征询、保密和报告工作。对HIV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行为如性乱史、吸毒史、受血史,或有急性流感样症状等状况,为排除窗口期也许,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持续2次。对HIV抗体可疑对象要做好征询和随访工作。5、、反馈与报告程序 (一)初筛检测中发现HIV抗体阳性反映标本,应尽快(城区普通规定在48小时内,农村规定在96小时内)将血样连同原始实验资料(涉及厂家批号、试剂种类、有效期,如ELISA实验应附上阴性、阳性对照值,Cut off值及样品OD值)和送检化验单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初筛中心实验室,再转送确认实验室,或直接送至HIV抗体确认实验室。送检化验单必要由初筛实验室一名直接实验操作人员和一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负责人员签名。初筛实验室不得向受检者宣布初检阳性反映成果; (二)做好标本收集与检测登记工作,每月5日按统一表格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HIV抗体初筛中心实验室报告检测状况,如无HIV抗体中心实验室,则直接向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报告。

艾滋病检测点各项管理制度

1、实验室检测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 2、质量方针:公正、科学、准确、有效。 3、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批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等工作。 4、质量负责人负责检查实验室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组织实验室内部质量审核等工作。 5、实验室检测结果不受行政及任何外来因素影响。 6、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前业务培训后持证上岗。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性病管理办法》、《艾滋病管理条例》。 二、对按规定和要求检测的对象进行登记和HIV抗体初筛检测。 三、做好初筛标本的收集和检测工作,及时按要求将检测出的阳性标本送上级有关实验室复检。 四、检测出的阴性标本血清存留1年,不得擅自处理。 五、实验室实行保密制度,未经许可不得向无关人员及单位提供任何检测情况。

1、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2、非实验室工作员工不得进入实验室。 3、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掌握各项安全防护知识。 4、检测人员皮肤受损、患病,不得进行操作。 5、检测人员进入实验室不得佩戴首饰。 6、检测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穿隔离衣、戴手套及其它防护用具。 7、检测人员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 8、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 9、对所有带入实验室的物品应事先进行安全检查。 1 0、污染或可能造成污染的物品在带进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 1 1、H I V测试样品转送其它实验室时应防止对人和环境的污染。 1 2、实验室的空气、物表、器具应定期进行消毒。 1 3、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办法。

艾滋病检测点标准操作规程(胶体金法)

HIV抗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 1、目的: 为了规范本卫生院艾滋病检测点的正常运行,保证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准确,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卫生院艾滋病抗体检测从标本的采集、处理、检测到报告的全过程。 3、职责: 各检测工作人员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本院艾滋病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检测活动全过程及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标准操作程序: 4.1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4.1.1样品的采集: 4.1.1.1血清样品采集:用真空采血管抽取5mL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小时,待血清凝固和血块收缩后在用4000rmp离心15min,吸出血清备用。 4.1.1.2抗凝血样品采集: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管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反复轻摇,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备用。 4.1.1.3采样注意事项: 4.1.1.3.1采集样品应按临床采血技术规范及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4.1.1.3.2采集标本时应注意安全,直接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血液和体液的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4.1.2样品的保存: 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与-20℃以下,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 4.1.3样品的运送: 4.1.3.1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或血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运送全血。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采样时间。

4.1.3.2将试管放入专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在试管的周围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 4.1.4样品的接收: 4.1.4.1含有感染性样品的包裹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打开,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 4.1.4.2核对标本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及遗漏。如发现遗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还要报告有关领导和专家。 4.2检验方法和步骤 4.2.2快速检测法(胶体金法) 4.2.2.1原理 采用胶体金免疫技术和层析原理,定性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IV1+2抗体。 4.2.2.2操作步骤 4.2.2.2.1将标本平衡至室温。 4.2.2.2.2将所需数量的测试卡从包装盒中拿出平衡至室温,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并编号(与样本编号相对应)。 4.2.2.2.3用微量加样器取试剂说明书规定的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测试卡的加样处。 4.2.2.2.4在试剂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观察结果。 4.2.2.3结果判定: 4.2.2.3.1阳性:在检测区和对照区位置出现两条紫红色条带。如果检测区的条带隐约可见,建议对该样本重复试验,并使用其他厂家的试剂确认。 4.2.2.3.2阴性:只在对照区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4.2.2.3.3无效:对照区未出现紫红色条带。 4.2.2.3.4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论测试区内的色带颜色深浅与否均应判为阳性。 4.3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4.3.1设立常用仪器的维护制度,以保证正常运转;根据使用情况更换必要的部件: 4.3.2冰箱 定期检查温度并作好记录,必须每天检查和记录冷冻和冷藏室的温度。 4.3.3定期检查其他仪器设备。 4.4 HIV抗体筛查结果的记录、解释与报告 4.4.1筛查试验呈阴性反应出具HIV抗体阴性报告。 4.4.2筛查试验呈阳性反应,可出具“HIV抗体待复检”报告,不能出阳性报告。同时应尽快进行以下处理: 4.4.2.1填写HIV抗体筛查报告,经检测者、复核者和签发者审核签字。 4.4.2.2尽可能重新采集受检者的血样。

【hiv初筛实验室培训】HIV初筛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初筛实验室培训】HIV初筛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初筛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初筛实验室管理制度 1.目的为加强本实验室艾滋病初筛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检测工作,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特指定本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2.范围适用于HiV初筛实验室。 3.人员组成:本实验室由三名参加过省疾病控制中心HiV初筛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人员均具有2年以上从事病毒性疾病血清学检测工作经验。人员承担负责人为一名具有中级卫生技术职称人员并获得了省疾病控制中心HiV初筛检测技术培训的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4.HiV初筛实验室为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省批的二级生物实验室。 5.管理制度 5.1,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卫生人员服务守则与工作原则; 5.2,坚持不歧视原则,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关心他人; 5.3,做好合格和规范的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宣传工作; 5.4,严格执行《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遵照本实验室的相关SoP文件工作;

5.5,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5.6,不得在实验室内喝饮料,抽烟,吃食物和化装等,不得在实验室会客; 5.7,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作其他用途;不可将私人用品和无关用品带入实验室; 5.8,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服,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 5.9,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5.10,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制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品; 5.11,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执行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控制程序规则;做好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工作;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5.12,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洁后要干燥20分钟以上;操作时要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整洁; 5.13,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5.14,遇到以外事故,应立即处理并报告上级,妥善即使处。 6.相关文件 6.1,样本的采集,接收登记和处理

4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定稿及评分细则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管理方案(试行)》的通知(豫卫艾防〔2011〕21号)精神,规范全省艾滋病检测点的管理工作,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完善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评审专家组制定了《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卫生厅关于《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管理方案(试行)》的通知(豫卫艾防〔2011〕21号)精神,规范全省艾滋病抗体筛查工作,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根据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对艾滋病检测点要求,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我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一、艾滋病检测点的设置和要求 (一)根据当地艾滋病流行情况,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有检测的需要、但不具备建立筛查实验室条件的地方可设置艾滋病检测点。包括农村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社区服务中心和艾滋病自愿咨询点等; (二)必须符合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人员、试验台、设备基本条件和豫卫艾防〔2011〕21号文件艾滋病检测点条件的要求; (三)必须达到《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现场考核评分细则》(详见附件1)规定的合格标准。 二、艾滋病检测点的申请和验收

(一)申请单位应填写“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资质审批申请表”(附件2)一式两份,向当地县(区)级(含省直管试点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上报材料进行现场审核,同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表报省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二)省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省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市级艾滋病实验室评审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进行现场验收。专家组每次进行考核工作时不得少于3人,专家组按照评分细则对申请单位下发考核血清,进行技术操作水平考核,同时下发试卷对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基础理论考核,考核结束后由专家组签署考核验收意见。 为了更好地开展艾滋病检测点工作,市级专家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以保障检测点考核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三)专家组将考核合格单位的申请表、评分结果、考核血清结果和理论考试结果一并提交至省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核,省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合格后颁发合格证书。

2017年艾滋病培训总结

艾滋病培训总结 做好卫生人员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工作,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大力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的的宣传,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计划和县防治艾滋病会议精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的前题。为了有效的预防和遏制艾滋病在我镇传播,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把我镇防治艾滋病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17年3月25日我院在卫生人员中举办了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班,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 根据镇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年初计划和市防艾办通知精神,我院在2017年3月25日举办了医疗卫生人员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班。经我院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镇医疗卫生人员都参与了培训。并使全镇卫生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熟练掌握了艾滋病和防治艾滋病知识,使我镇全体卫生人员成为了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主力军。 二、培训内容

根据县防艾办通知要求和结合我镇防艾工作需要,我院在全镇医疗卫生人员中集中培训了艾滋病、艾滋病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健康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计划、《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计划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手册》上相关知识。 三、培训评估 我院在每次培训结束后,都组织了统一考试,4月份全镇参加培训的医疗卫生人员49人,参与考试的有49人,最高分96分,最低分74分,平均分达86分;3月25日组织了全镇46名医疗卫生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手册》上相关知识培训,并实行培训前评估考试,平均分是64分;培训结束后做了结业考试,平均分达到了92分。 独树镇卫生院 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五日

艾滋病检测点制度(参考Word)

三十六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1、在安排工作人员的进入实验室区域时,要根据其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试剂,对实验室环境做好安全检查。 2、进入HIV或其他生物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必要时带防护眼镜,以防污染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不用带手套的手触摸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 3、实验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禁止非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 4、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禁止做与操作无关的事。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感染性材料之后,脱去手套洗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6、实验室内不许进食、喝水、抽烟、擦拭眼睛、化妆和储藏食物。 7、如接触物传人性危险大,可戴双层手套(两副)以增加保护。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 8、实验室的柜厨或冰箱内不允许储藏食物。 9、严禁用嘴吸加样或取样,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 10、利器处理需严格按照利器处理规范进行。

11、实验操作中,有感染性物质溅出后,对工作面必须及时消毒。对大量溅出的浓度高的传染物在清洁之前应用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净。 12、对用于病原体消毒的消毒剂需要有标记。 13、感染性废弃物在移出实验室(或一次性处理)之前,必须高压灭菌消毒(121℃,15磅,30分钟)。 14、每次检测工作完毕,要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工作台面应当用0.1%~0.2%次氯酸或含氯消毒溶液消毒。用消毒液消毒后要干燥20min以上。 15、需要在实验室以外消毒的材料必须放在坚固的、不渗透的密闭容器进行转运。做好实验室内部的防鼠防虫工作。 三十七 HIV实验室安全防护 (一)、个人防护及保健 1、防护服 (1)艾滋病实验室应为每个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服,包括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平时应将清洁的防护服置于实验室清洁区内专用存放处。 (2)离开实验室是,应脱去防护服。每次穿过的污染的防护服应及时放入污衣袋中,待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 (3)当含有HIV的液体(样品或病毒培养液)及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应使用防渗透(如塑料)围裙。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及检测点申报表

附件1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申请表 申请单位:涡阳中医院 地址: 邮编:233600 电话:055 开展的业务项目:HIV检测 拟申请的实验室名称: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

2012年9 月13 日填一、实验室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设施、仪器设备情况:

注:1、设施、仪器设备表格不够可另附页 2、运转状况可按运转正常、需小修、需大修三档填写 三、申请理由: 艾滋病病毒检测

单位(盖章)___2012__年___9__月 __13___日 四、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初审意见 单位(盖章)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五、筛查实验室审评专家组意见: 组长(签字) 专家(签字)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六、省(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附件2 艾滋病抗体检测点申请表 申请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展的业务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申请的实验室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一、实验室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

{工作规范制度}某某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及资质认定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制度}某某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及资质认定工作规范

1) 2) 3) 4) 5) 6) 7) 5组织管理 5.1湖北省卫生厅是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资质认定的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和发证工作。 5.2各级验收工作组 5.2.1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省验收工作组”)设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技术管理办公室,负责受理全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市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筛查中心实验室的申请、资料审核和安排初审,对已完成初审的初筛实验室安排现场评审。

5.2.2市、州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市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市级验收工作组”)负责受理本辖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申请、资料审核和安排初审,对已完成初审的艾滋病检测点安排现场评审。 5.2.3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县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县级验收工作组”),负责受理辖区内艾滋病检测点的申请、资料审核和安排初审。 5.3评审组 5.3.1评审员管理 5.3.1评审员的基本条件:从事艾滋病相关管理人员;从事与艾滋病检测相关的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热爱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工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经培训考核合格者。 5.3.2评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5.3.2.1熟悉《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省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2:2006/ISO15189:2003)》; 5.3.2.2掌握《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标准》; 5.3.2.3有较强的责任心,坚持原则,保证评审的客观、公正; 5.3.2.4有合作精神,有口头交流和沟通协调能力; 5.3.2.5有时间参加评审工作。 5.3.3评审组长的要求:评审组长除满足评审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要求

乡镇卫生院防治艾滋病培训工作总结

乡镇卫生院防治艾滋病培训工作总结 做好卫生人员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工作,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大力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的的宣传,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计划(20XX—20XX)》和市防治艾滋病会议精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的前题。为了有效的预防和遏制艾滋病在我镇传播,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把我镇防治艾滋病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二00七年我院在卫生人员中举办了两期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班,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 根据镇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年初计划和市防艾办通知精神,我院在20XX年4月和11月分别举办了二期医疗卫生人员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班。经我院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镇医疗卫生人员都参与了培训。并使全镇卫生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熟练掌握了艾滋病和防治艾滋病知识,使我镇全体卫生人员成为了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主力军。 二、培训内容 根据市防艾办通知要求和结合我镇防艾工作需要,我院在全镇医疗卫生人员中集中培训了艾滋病、艾滋病防治、《中

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健康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计划(20XX—20XX)》、《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计划(20XX —20XX)》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手册》上相关知识。 三、培训评估 我院在每次培训结束后,都组织了统一考试,4月份全镇参加培训的医疗卫生人员49人,参与考试的有49人,最高分96分,最低分74分,平均分达86分;11月组织了全镇46名医疗卫生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手册》上相关知识培训,并实行培训前评估考试,平均分是64分;培训结束后做了结业考试,平均分达到了92分。

HIV实验室安全防护程序

HIV实验室安全防护程序 1.目的:为HIV实验室各技术人员规范实验安全操作程序, 保证检测技术人员人身生物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HIV实验室技术人员。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年5月31日颁布,2004年6月1日起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2-12-03发布,2003-08-01实施。 4 实验室安全防护 4.1 个人防护及保健 艾滋病实验室所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4.1.1 防护服 4.1.1.1 艾滋病实验室应为每个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服,包括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平时应将清洁的防护服置于实验室清洁区内专用存放处。 4.1.1.2 离开实验室时,应脱去防护服。每次穿过的污染

的防护服应及时放入污衣袋中,待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 4.1.1.3 当含有HIV的液体(样品或病毒培养液)及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应使用防渗透性的(如塑料)隔离衣。 4.1.1.4 当发现防护服已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4.1.2 艾滋病实验室应配备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安全防护眼镜及冲洗眼睛的装置。 4.1.3 艾滋病实验室应配备实验室专用的工作鞋,鞋面覆盖足背,鞋底防滑。 4.1.4 个人保健 4.1.4.1 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任何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4.1.4.2 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4.1.4.3 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 4.1.4.4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 4.1.4.5 严禁在艾滋病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 4.2 实验室管理要求 4.2.1 建立安全制度 4.2.1.1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建筑和设施的安全性应符合

2019-乡镇卫生院开展防治艾滋病培训工作总结-word范文模板 (1页)

2019-乡镇卫生院开展防治艾滋病培训工作总结-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乡镇卫生院开展防治艾滋病培训工作总结 做好卫生人员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工作,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大力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的的宣传,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计划(20**—20**)》和市防治艾滋病会议精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的前题。为了有效的预防和遏制艾滋病在我镇传播,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把我镇防治艾滋病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二00七年我院在卫生人员中举办了两期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班,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 根据镇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年初计划和市防艾办通知精神,我院在201X年4月和11月分别举办了二期医疗卫生人员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班。经我院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镇医疗卫生人员都参与了培训。并使全镇卫生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熟练掌握了艾滋病和防治艾滋病知识,使我镇全体卫生人员成为了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主力军。 二、培训内容 根据市防艾办通知要求和结合我镇防艾工作需要,我院在全镇医疗卫生人员中集中培训了艾滋病、艾滋病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健康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 ****计划(20**—20**)》、《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计划(20**— 20**)》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手册》上相关知识。 三、培训评估 我院在每次培训结束后,都组织了统一考试,4月份全镇参加培训的医疗卫生人员49人,参与考试的有49人,最高分96分,最低分74分,平均分达86分;11月组织了全镇46名医疗卫生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手册》上相关知识培训,并实行培训前评估考试,平均分是64分;培训结束后做了结业考试,平均分达到了92分。

HIV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

HIV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制度 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努力学习政治,刻苦钻研业务,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对病人如亲人,态度和蔼,有问必答。 3、热爱本职工作,服从分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私自干私活。 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及时做好各项检验结果记录,自觉抵制不良之风。 5、识大体,顾大局,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不背后议论,搬弄是非。 6、讲究文明礼貌、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美化环境,保持医院科室整洁,安静、大方。 7、HIV筛查实验室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各项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二、岗位责任制 1、岗位责任制是保证工作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分工职责明确,事事有人负责,立足本职,团结互助,相互协调,保证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 2、HIV筛查实验室由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 3、牢固树立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在工作中必须加强检查和复查制度,以保证血液质量及医疗安全。 4、交接工作必须认真负责,须核对实物和记录,对工作一般情况、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应进行具体交待,否则,发生问题由交班人负责。 5、职工临时因故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将工作委托给能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员,否则,发生问题由原担任该项工作者负责。

6、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在未熟悉和掌握工作前不能独立工作不能顶岗位,在确能掌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 7、建立HIV筛查实验室专用的精密仪器和重要设备专责岗位制,其他人不得任意使用。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擅自乱改设置。 8、凡是一物多人使用的,除共同负责外,应指定一人为该岗位责任制负责人,负责指导正确操纵,定期安全检查,经常维护保养,保持正常运转,该负责人有权制止任何违章操作和有害设备安全的行为。 9、人员职责分工: 每日正班人员负责样品的采集,接收,执行检验任务,做好检验记录,填报检验数据,签发报告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副班人员负责协助正班人员做好实验室的所有日常工作,并负责对检验工作质量的监督,检验报告的复核、发放,结果的解释,实验室室内消毒以及每日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处理。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检验资料的归档保管(计算机)工作。 三、标本管理制度 (一)、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艾滋病检测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唾液或尿液有时也可作为测试样品。常用的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如下: 1、血清样品采集和处理 (1)、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定量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 2h,待血液 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备用。 (2)、如用滤纸片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严格按常规进行消毒,在刺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片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它物体表面造成污染。采血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 2、抗凝血样品采集和处理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

HIV抗体初筛实验室SOP文件 适用部门:检验科 目录 第一部分工作制度- 1 - 实验室工作制度- 1 - HIV标本采集与接收登记制度- 1 - 艾滋病实验室保密制度- 2 -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常规消毒清理工作制度- 2 - 差错事故处理制度- 3 - 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 3 - 设备管理制度- 4 - 试剂管理制度- 4 -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5 -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方案- 6 - 第二部分标准操作规程- 8 - 第二章样品采集与处理- 8 - 第二章标准操作程序- 9 - 一、北京金豪- 9 - 二、上海科华生物- 10 - 三、英科新创- 11 - 第三章结果报告与注意事项- 12 - 第三部分设备SOP文件- 14 - 一、多功能自动酶标仪RT-2100C- 14 - 二、KHB ST-36W洗板机- 16 - 三、电热恒温水箱- 18 - 第四部分流程图- 20 - 一、HIV抗体筛查流程图- 20 - 二、暴露级别的评估- 21 - 附件:血清加样表- 22 -

第一部分工作制度 实验室工作制度 1.室内应经常保持整洁,各种仪器设备要安装适当,器皿试剂摆放整齐,标志 清晰,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2.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时一律穿制服,保持衣帽整洁,试验过程中应专心致志、 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串岗、闲谈,保持实验室安静,下班离开实验室前要检查并关好水、电、门、窗等,注意实验室安全。 3.认真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仪器设备应定期保养,有温度记录,检测标 本的保存要求符合规范要求。 4.实验室不得放置与测试无关的物品,水、温、湿度、光照、防震、防尘、防 噪声等,环境必须符合实验室的工作要求。 5.实验和楼道内必须配置足够的安全防火措施,并定期检查保养。 6.对不同属性、品种和含量水平的试样,应有足够的试验区域,予以分离检验, 尤其是已知具有生物危害的试样必须分离检验。防止损害工作人员健康和污染环境。 7.与检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外单位人员联系工作,一律在办公室接待。 8.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和用品,对染菌带毒的器具废弃物应严格 进行消毒无菌处理。 9.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用餐和进食。 HIV标本采集与接收登记制度 1、采样前和接收标本时应核对病人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采血时应戴好手套、帽子、口罩。 3、HIV标本采集应建立详细的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送检单位、病人姓名、 门诊号、数量、种类(血清)、送样者、接收者或采集者。 4、采集后,应将HIV样本单独分装,勿与其它项目共用。

艾滋病检测点上岗培训考试题目

艾滋病检测点上岗培训考试题目 姓名:单位: 1、以下那些机构不能设置艾滋病检测点( D ) A.构村卫生所 B.乡镇卫生院 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D. 二级以上医疗机 2、以下那些不是艾滋病检测点的职能( D ) A.HIV抗体快速检测 B.快速检测阳性样品送上级实验室复检 C.接受上级实验室的管理 D.HIV抗体ELISA检测 3、艾滋病检测点人员要求是( C ) A.1-2名市级以上培训人员 B.1-2名市级以上培训并获得上岗证书人员 C.1-2名市级以上培训并获上岗证书医技人员 D.1-2名省级以上培训人员 4、艾滋病检测点非必备仪器设备是( ACD ) A.普通冰箱 B.生物安全柜 C.离心机 D.加样器(仪) 5、艾滋病检测点使用试剂应具备哪些要求( ABD ) A.高敏感性或特异性 B.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 C.批批检合格 D.在有效期内 6、以下那些机构不能设置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C ) A.县级人民医院 B.县级疾控中心 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D.医学科研教学单位 7、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人员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BC ) A.获得省级以上培训证书 B.从事血清血检测工作2年以上 C.其中中级职称人员一名 D.本科以上学历 8、免疫层析技术中常用的标记物有( BCD ) A.明胶颗粒 B.胶体金 C.胶体硒 D.A蛋白 9、常用的快速检测技术有(BCD ) 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B.免疫层析(硒标) C.免疫层析(金标) D.免疫渗滤 10、HIV快速检测中使用的抗原一般是( ABE ) A.GP160 B.GP120 C.GP41 D.P24 E GP36 11、免疫层析检测艾滋病抗体,可以使用的标本有(ABCD ) A.新鲜血浆 B.新鲜血清 C.抗凝全血 D.无抗凝处理全血 12、明胶颗粒试验检测艾滋抗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BC ) A.后带现象 B.前带现象

hiv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

hiv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 HIV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制度 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努力学习政治,刻苦钻研业务,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对病人如亲人,态度和蔼,有问必答。 3、热爱本职工作,服从分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私自干私活。 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及时做好各项检验结果记录,自觉抵制不良之风。 5、识大体,顾大局,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不背后议论,搬弄是非。 6、讲究文明礼貌、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美化环境,保持医院科室整洁,安静、大方。 7、HIV筛查实验室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各项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二、岗位责任制 1、岗位责任制是保证工作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分工职责明确,事事有人负责,立足本职,团结互助,相互协调,保证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 2、HIV筛查实验室由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 3、牢固树立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在工作中必须加强检查和复查制度,以保证血液质量及医疗安全。 4、交接工作必须认真负责,须核对实物和记录,对工作一般情况、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应进行具体交待,否则,发生问题由交班人负责。

5、职工临时因故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将工作委托给能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员,否则,发生问题由原担任该项工作者负责。 6、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在未熟悉和掌握工作前不能独立工作不能顶岗位,在确能掌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 7、建立HIV筛查实验室专用的精密仪器和重要设备专责岗位制,其他人不得任意使用。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擅自乱改设置。 8、凡是一物多人使用的,除共同负责外,应指定一人为该岗位责任制负责人,负责指导正确操纵,定期安全检查,经常维护保养,保持正常运转,该负责人有权制止任何违章操作和有害设备安全的行为。 9、人员职责分工: 每日正班人员负责样品的采集,接收,执行检验任务,做好检验记录,填报检验数据,签发报告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副班人员负责协助正班人员做好实验室的所有日常工作,并负责对检验工作质量的监督,检验报告的复核、发放,结果的解释,实验室室内消毒以及每日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处理。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检验资料的归档保管(计算机)工作。 三、标本管理制度 (一)、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艾滋病检测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唾液或尿液有时也可作为测试样品。常用的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如下: 1、血清样品采集和处理 (1)、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定量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 2h,待血液 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备用。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基本标准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基本标准 (一)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及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1、人员条件 至少由3名医技人员组成,其中具有中级卫生技术职称人员至少1名。负责筛查试验的技术人员需具有2年以上从事病毒性疾病血清学检测工作经验,接受过省级以上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2、建筑条件:实验室或检测区域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 3、仪器设备条件 配备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所需设备,至少包括酶标读数仪、洗板机、普通冰箱、水浴箱(或温箱)、离心机、加样器(仪)、消毒与污物处理设备、实验室恒温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和生物安全柜。 (二)艾滋病检测点。 1、人员条件:至少由2名经过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的专业人员组成。 2、建筑条件:需有艾滋病检测区域或专用实验台,能开展简便、快速检测。 3、设备条件:需配备快速试验所必须的物品,包括普通冰箱、消毒与污物处理设备、一次性消耗品、安全防护用品。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职能 包括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和艾滋病检测点。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设在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和艾滋病检测点可设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 1、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职能。 (1)负责职责范围内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根据需要可开展其他艾滋病检测工作。 (2)负责将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 (3)定期汇总艾滋病检测资料,并上报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配合艾滋

病检测确证实验室做好个案调查、登记等随访工作。 (4)负责对职责范围内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技术指导;协助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和艾滋病检测点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2、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职能。 (1)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筛查试验,根据需要可开展其他艾滋病检测工作。 (2)负责将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送当地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或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 (3)定期汇总艾滋病检测资料,并上报当地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或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 (4)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艾滋病检测点职能。 (1)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筛查试验。 (2)负责将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送当地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或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 (3)定期汇总艾滋病检测资料,并上报当地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或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 (4)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及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资质认定评审标准 1 组织和管理 1.1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经省卫生厅批准设置,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2管理层应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维持及改进,包括: a)为所有人员提供履行其职责所需的适当的权力和资源; b)制定政策和程序,确保机密信息受到保护; c)明确组织和管理机构以及实验室及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d)规定所有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1.3有艾滋病检测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 1.4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更新体系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