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22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22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22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选择题

1.(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三模文综)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2.(2011年广东东莞五校第二次联考)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但其中部分观点备受指责。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

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不堪重负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大萧条及其影响

4.(2012届广东河源龙川实验中学高三模拟)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仍超8%,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历史上采取类似举措促进本国经济恢复的是( ) A.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俄的赫鲁晓夫改革

6.(2010年上海单科)下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7.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8.(2011年河南焦作二模文综)当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这里的“独裁者”,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根除了大萧条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危险和隐患

B.突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C.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9.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①出现了“混合经济”②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③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④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1.“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末,中、俄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这表明(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市场经济体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B.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

C.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

D.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

12.“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相同之处是( )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②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③削减社会福利开支④推行社会福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1929年10月,一场破坏力极大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前所未有的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口剧增,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资本主义制度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材料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求解困之道。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调整了19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经济政治,尝试发挥国家在经济与社会中的调整作用。”与此同时,意、日、德三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体制,走上了对内独裁与对外扩张之路。人类社会面临战争威胁。

材料三2008年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过去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正以高于预期的速度降温。银行倒闭、股市暴跌、油价跳水、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下各自“噩耗”纷至沓来,让人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在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各国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据人民网相关信息整理

请回答:

(1)1929年经济大危机有很强的破坏力,它导致了哪些矛盾的激化?

(2)据材料一、材料三,两次危机都具有较大的破坏力,此外,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特征?这种特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二、材料三,面对两次经济危机,世界各国应对的措施有何明显的不同?试分析当前世界各国应对措施产生的社会根源。

(4)请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对当前经济危机的认识,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的基础上,对内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危机的危害?

14.(2011年山东泰安期中)某高中组织高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王刚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体制创新和调整”,做了几张知识卡片。

卡片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卡片二

罗斯福1938年在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卡片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17万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4万亿元,年均增长11.4%;2007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跃上了10万亿元的新台阶,居世界第三位。纵观当今世界60多亿人口中,主要工业国人口约为7亿,所占比例不足12%。而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创造了13亿人同时迈入工业化的伟大奇迹,中国工业化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迈向工业大国:30年工业改革和发展回顾》

请回答: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材料?还可以搜集哪些类型的材料?各列两种。

(2)依据卡片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指什么?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列宁采取了什么政策?

(3)卡片二中“新政”被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开始”体现在哪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4)卡片三所展示的巨大成就无疑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提出了很多创见。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除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之外还有哪些?

(5)上述卡片所反映的改革在实质和手段上有何相同点?

第22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D 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缘于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形成一个整体。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②③两项显然不符合史实。

3.D 解析: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各国大打贸易战,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军备战,使整个世界处于紧张和不安之中,故本题选D 项。

4.D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斯大林模式”、自由放任政策均在其实施前期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逐渐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5.C 解析:罗斯福新政中的兴建公共工程与之类似。

6.C 解析:本题的解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注意理解题肢的含义,二是注意题图的解读,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清晰看到图中的曲线应该是代表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7.C 解析:危机的主要表现是生产相对过剩。生产过剩,物价就会下跌。“购买并屠宰大量牲畜”是为了解决生产过剩,稳定物价。故正确答案为C项。

8.C 解析:罗斯福新政重要特点就是放弃了过去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9.B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具体表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其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故②项错。“二战”后,科技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故④项错。

10.A 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1973~1975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物价膨胀的局面,即所谓“滞胀”,面对这种情况,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减少政府开支和福利开支,故①③④三项正确。为了解决“滞胀”局面,西方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②项错误。

11.B 解析:正如邓小平所说: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互相借鉴。目前,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

12.B 解析:“二战”后各国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由此可排除③项。

13.(1)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的激化。(任答两点即可)

(2)相同特征:由一国波及多国,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原因:世界市场形成。

(3)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着力于寻求各自的出路;当前世界各国寻求全球合作来应对危机。原因:国际贸易日趋制度化、规范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增强。

(4)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指导;采取得力措施拉动内需。(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4.(1)途径:上网搜索、去图书馆查询、向专家学者请教等;类型:实物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 (言之成理即可)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新”体现在: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的宏观调控和干预;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管理者、各种经济法规的制订者和执行者;普遍建立了福利制度;社会阶级关系的调整和中间阶层的壮大;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新经济出现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创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5)实质都是对现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手段都是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

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 回顾知识,提问: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学生回答:三个特点,来势猛,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然后设问:最早开始经济危机的美国,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是什么样的处境? 学生回答: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b.企业破产c.农产品价格猛跌d.失业人数激增 教师总结: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国政局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出现了政治危机。绝望的阴云笼罩着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导入新课: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各国纷纷找出路。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通过对外扩张来摆脱危机,而民主传统深厚的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不仅摆脱了危机,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环节一:1932年美国新一轮大选,人民将更多的选票投给了胡佛的对手—罗斯福。下面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看可以看出,罗斯福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获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读材料:一种令人感动的精神,谈谈你的收获。 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些优秀品质成就了罗斯福的丰功伟业。 教育学生:谈谈你的收获.好学习中更需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送给大家语句名言共勉: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他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继续学习:“危”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强调信念的崩溃、信心的丧失才是才是社会最大的危机。 环节二罗斯福会用什么办法帮助美国人重新过上好日子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录,结合表格提示,完成下列内容。时间3分钟。 罗斯福之所以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它拥有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智囊团”,假设在座同学是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你会怎样为罗斯福出谋划策,摆脱面临的困境呢。我们分为四个组来探讨这个问题:从北往南分别是:金融、工业、农业、福利。 讨论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每前后排两桌四人为一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展开讨论,二是讨论时一定要结合教材和学案上的材料展开,不必拘泥课本;三由各小组安排代表发言,发言时采取自主回答。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师总结)有人说危机是危险和机遇的结合,是灾难和契机结合。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突破传统的经济政策,果断地实施新政,对美国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新政缓和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给美国人民重新带来了自信和繁荣,“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新政关注民生,注重协调发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可以说挽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这些就是罗斯福总统及其新政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 课后巩固练习 1.(2012·山东泰安质检·1题)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 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 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2012·山东潍坊质检·16题)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3.(2012·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33题)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在之后的新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B.实行通货紧缩

图一 1930年的美国失业者图二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亲 图三罗斯福与煤矿工人在一起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教师寄语: 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 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的一个人。 ——恩格斯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

成中的作用。与其前后知识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因而本课内容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四、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法学法 教法: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交流---落实重点---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引导分析---突破难点---学以致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 学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其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经济危机破坏性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新闻图片,电影片段等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兴趣自愿结合成几个小组广泛查阅、收集有关经济危机资料,了解有关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模拟罗斯福的智囊团,为新政出谋划策。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2006年,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憾及了整个中国的灵魂。然而,就在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时,07年出现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界的地震,使世界经济进入了天寒地冻的冬天。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被称为“八十年不遇的经济大衰退”。八十年前爆发了一场什么样的经济危机?它又是怎样解决的?它可以为我们现在度过危机提供哪些有利借鉴?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老师要求同学们要边看边思考:这段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完美版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性质、特点和影响,了解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及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形成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史有一个客观、全面地了解,以提高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大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不同,但其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罗斯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意志,认识到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的必要性,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可以积极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重点: 经济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内容 难点: 经济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评价 教学方法: ppt课件,小组合作,启发式讲授,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更被许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面对繁荣,资产阶级得意忘形。被冲昏了头脑的美国总统胡佛踌躇满志地向美国人民许诺:“揭开锅,两只鸡;家家户户小汽车。”就在人们陶醉于永久繁荣的幻想时,一场恶梦悄然降临。 播放视频《经济危机的表现》 1、经济危机的原因: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与反思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与反思 【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凯恩斯主义。 【教学方法】 1.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讲述罗斯福新政时,可结合课前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突出他战胜疾病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意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3.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 (二)经济危机的特点 (三)经济危机的影响 1.破坏经济 2.社会危机 3.国际关系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经济危机 2.罗斯福当选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1.金融业 2.工业 3.农业 4.社会救济 (三)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教师语言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更被许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面对繁荣,资产阶级得意忘形。被冲昏了头脑的美国总统胡佛踌躇满志地向美国人民许诺:“揭开锅,两只鸡;家家户户小汽车。”就在人们陶醉于永久繁荣的幻想时,一场恶梦悄然降临。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价狂跌,股市崩溃,转眼间许多人倾家荡产。这一天在历史上被称作“黑色星期四”。“黑色星期四”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危机很快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更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场危机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各国又是怎样渡过危机的?危机过后,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讲授新课 一、经济危机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展示图片】 【投影材料】 材料1 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2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第4课_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第4课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梁园区水池铺乡二中乔传辉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学习本课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本校的校情和学情。 1、知识与能力: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和效果。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联系史实论证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罗斯福的生平,让学生学习他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2)、通过分析《国家工业复兴法》协调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解决危机的措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互让互惠、实现双赢”的价值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 (1)、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 (2)、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 1、插图、表格等教学资源的处理。 2、采取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二、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师作为为组织者、指挥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一)教法: 1、直观演示法:采取多媒体教学。 2、问题式教学法 (二)学法: 识图法、探究式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一美国矿工家中小女孩和妈妈的对白。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暂时繁荣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掌握经济危机的时间、特点和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等历史过程有较全面和辩证的认识。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让学生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和不畏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罗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的美国总统,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二、新课讲授 (一)经济大危机 1.教师讲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繁荣状态。如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现的“柯立芝繁荣”。当时美国的经济“繁荣”一时,但“繁荣”背后潜藏着许多矛盾。 2.材料展示:

材料一农业被称为美国最大的产业,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靠农业生存。然而,在20世 纪20年代,美国农民的收入在全国的份额却下降了一半,从1919年的16%降到1929年的8%。工业方面,生产力的提高也远远高于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五分 之三由2%的人所拥有。 材料二到1928年,股市越来越显现投机的意味。经过相当平静的冬天后股价不断大幅 度上扬,仅1928年下半年,股票交易量就上涨了42%。到1928年年末,这种上涨的趋势并没 有回转的迹象。1929年1—3月间,股票交易又上涨了27%,基本达到了顶点。股票交易每天 都在刷新纪录,即使是在股票交易不活跃的夏季。 教师提问:认真阅读材料,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找出哪些潜在的矛盾? 学生回答: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严重;出现股票投机现象。 3.教师讲解:20世纪20年代,自由放任思潮在美国盛行,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要 之间严重脱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机狂潮,由此引发了经济大危机。危机从爆发到达 到高潮整整历时三年半。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与欧洲互相影响,将危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4.教师提问: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时间长;波及范围大;破坏力强。 5.教师提问:经济大危机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矛盾,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又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发一连串的关税战、倾 销战和货币战。经济大危机还引起了德、意、日等国的政治危机,这些国家的法西斯势力迅速 膨胀,最终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二)罗斯福新政 1.教师讲解:面对这种情况,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医治病入膏肓的 美国。 教师提问: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 学生回答:时间:1933年。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2.师生归纳: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领域主要内容 工业采取恢复工业的措施,核心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复兴总署”,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工人每天工作的时数等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教案中华书局版1

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教学目标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2、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的历史背景。 3、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4、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不可能解决危机的根源。 2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性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难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些会议?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活动2【讲授】【预习导学】1(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请连线完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使产品出现了相对过剩 主要原因纽约股票交易所发生空前的股票大抛售 直接原因(导火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特点 具体表现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3、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有何影响? 4、面对灾难,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措施;分别是: 美国-------------------日本--------------------德国------------------------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1--------经济危机 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十六课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二、设计思想 就此课内容而言,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对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史实已比较熟悉,但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因此不能把握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故此课重点为以引导学生以对具体史实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与分析,把握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体会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世界的重大意义。本课教学设计的主旨在于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具体、生动的情境或案例,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逐步探究与分析,使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比较抽象的理论分析,轻松愉快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并理解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对创设情境进行分析、探究,结合图片与文字资料,

加深学生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使其难以摆脱危机,但经过不断的调整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既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从中汲取可以借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四、教学重点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五、教学难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六、教学准备 主要包括对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方面图片和文字材料的的收集,以及结合本课内容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以启发学生思考,并制作成课件。 七、教学过程 导课: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二战后苏联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有辉煌也有挫败,可谓曲折坎坷。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致使整个世界为之振荡,而他们又是否能安然渡过危机,本节课我们就从美国人的探索中一起解读这段历史。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编稿:翟秀红审稿:陈敏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即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__①__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20年代银行信贷和分期付款造成市场虚假繁荣、股票投机过度、贫富差距拉大等原因造成的供需矛盾尖锐。 2、特点:__②__、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3、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__③__。游行示威、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 (2)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列强争夺、侵略别国,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3)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4)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出现。 4、“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美国胡佛政府,固守“__④__”政策,结果未能克服危机。 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

(2)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3)1933年3月,__⑤__就任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内容具体措施作用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 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恢复银行信用,刺激出口 复兴工业(核心)通过《_____⑥_____》,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 家监督之下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 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__⑦__”,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社会立法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等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 的政治地位 3 (1)特点: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2)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 (3)影响: 经济上: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政治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制度创新:开创了_____⑧_____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影响深远: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4)局限性:无法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 ①私人占有②范围广③社会危机④自由放任 ⑤罗斯福⑥全国工业复兴法⑦以工代赈⑧国家干预经济 要点精析 要点一:分析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为何很快波及全世界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决定了整个世界经济的普遍联系,所以一旦一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他国家一定会深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美国经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自然也就会对其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如英国、法国等。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其他国家就无法幸免。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波及整个世界。【典型例题】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某一重大经济现象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一经济现象演变成世界规模的主要原因是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育教学反思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作者:————————————————————————————————日期: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通过《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授课,得出一些认识: 其中优点有: 1、教学内容处理恰当。课文包括四目:“黑色星期四”、“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在这四目中,“黑色星期四”和“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讲的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凯恩斯主义”虽然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有很大影响,但“课程标准”并未列入要求。因此我将课文内容分成了两大部分:一为“大萧条”,一为“罗斯福新政”。用“大萧条”揽括第一和第二标题,以“罗斯福新政”揽括第三和第四标题(“凯恩斯主义”只穿插讲述)。这样处理有两个好处。第一,优化了课堂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条理分明。第二,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但又不完全脱离书本实际;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首要教学内容,又恰当地补充了某些书本没有而相对重要的知识。 2、教学理念把握适中。“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应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性作用。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十分明显。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爆发原因、特点和影响,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评价,再到罗斯福成功原因的探讨,都是由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或独立或互助完成的。而我在这堂课中,扮演的似乎只是冰糖葫芦上的那根小木棍,将某些重点、难点进行解析和概括,引导学生学习,循循善诱,将学生引入学海佳境。课堂上的颗颗“冰糖”,粒粒珍珠,都是学生探索的结果,思维的结晶。事实证明,学生完全可以主宰课堂;他们,做得比老师想象的还要好,还要出色。 3、教学环节紧凑,张弛有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难点解析”、“重点概括”、“七嘴八舌”、“重点归纳”、“论从史出”、“我看历史”等教学环节为中心,辅以“图说历史”、“双语课堂”、“漫画历史”、“人文历史”等趣味题材,将教学任务顺畅地完成了。在这些教学环节中,既有轻松愉快的“图说历史”、“漫画历史”,又有严谨深刻的“重点概括”、“难点解析”;既有“七嘴八舌”的发散式教学,又有“重点归纳”的收网式探讨;既有“我看历史”的辨证史观教育,又有“人文历史”的人文精神培养。教学方式多样又不失于“花耍”,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严谨性和趣味性,展现了历史教师应有的风貌。 4、教学设计巧妙,自有独到之处。 此有三:1在我的常规教学中,比较注意双语教学,尽管在此问题上,我还在尝试和学习阶段,收获无多。在这堂课中,我教会了学生“大萧条”和“新政”等专有名词;在课堂上还有小段英文段落的朗读;在“人文历史”环节中,我展示了罗斯福影响深远的一句名言“There is nothing to fear, but fear itself ”,并和学生一起翻译成中文。尽管这只是课堂教学中的微不足道的花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9(岳麓版必修2)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历史学科也应该在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有效的历史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成长、关注人的成长。历史学科是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认识科学,是一门观念学科,学生应该在对知识的了解、理解之后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修养——“让思想的光芒照耀历史课堂”。教学中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品质,从学生的知识需求出发,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最近区,使用史料探究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学生活动注重学生思维的活动、情感的共鸣、深邃的思考、及课后的探究与感悟。在建构主义理论下,通过史料探究、课堂探讨,注重学生观念认识到自然生成。 二、【教材理解】 30年代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灾难的事实说明了资本主义传统的自由经济体制遇到严重的挫折。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给美国带来希望,也给资本主义带来希望!他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及西奥多罗斯福的曾经实践,开辟出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新体制。这种体制仍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自由经济体制下“看不见的手”共同起作用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重新焕发了活力!罗斯福以人类的共同的价值观为指导,关注下层、关注民生,使政府的职能扩大,国家保证民众的经济自由和经济安全,从巩固了民主政治!而社会保障法也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较早的福利国家,使得资本主义内涵更加丰富,也能够容纳更多的生产力! 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黄金时期”奠定了基础。而罗斯福在整个新政过程中的执政作风和执政理念更是现代青年成长的重要精神财富。 三、【教学目标】 能够说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能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措施,能够通过对比的方法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能够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通过罗斯福上台之后的一系列做法体会他的人格魅力和执政才能;能够体验到创新对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作用;能够体会到关注人的政府及政治家必会得到人们的爱戴;能够认识到民主政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从而对现代责任政府有一些初步了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比自由经济体制和国家干预体制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使政府职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如何让学生来理解资本主义的领导人为什么会关注下层?如何理解罗斯福新政虽有重大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 五、【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史料探究法 学法:自主阅读法、对比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

2-3-2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2-3-2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不完整式选择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影响。这场经济危机使农产品价格暴跌,排除A 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恶化,D项错。各国生产下降,失业剧增,政治危机严重,C项错。B项符合史实。 2.据可靠统计,在1929年,1548707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帐户。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有100万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投机者。这种情况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A.股价被大幅度哄抬,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B.使很多美国人一夜暴富,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C.全民皆股,造就了美国人拥有丰厚的经济学知识 D.使美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答案】A 【解析】“投机者”众多,这显然会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3.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

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它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是在() A.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B.肯定了罗斯福新政挽救美国经济 C.称赞林肯做出伟大贡献 D.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时间1933年底,此时罗斯福上台采取措施遏制经济危机的危害,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加强国家干预,材料的含义既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4.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以金融危机为大背景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能够拉动生产资料的投资,新工程的开工建设能提供就业岗位,工人就业后能够有能力进行消费,故①②③都正确,④和题干无关。 5.(2011·浙江联考)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练习卷-word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练习卷 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1930年2月17日,日内瓦关税休战会议召开,会议拟定的两个休战文件,因各国利益冲突,未能得到一致批准,会议以失效告终。这给世界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世界贸易体系遭冲击 B.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C.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D.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下图是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的统计情况。据图和史实分析,经济危机 A.导致美国人对婚姻缺乏信心 B.降低了美国人口增长率 C.使美国的离婚率先增后减 D.强化了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4.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5.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这表明胡佛政府 A.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寄希望于“邻居互助计划”克服危机 D.认为扩大就业是其解决危机的唯一措施 6.1930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 A.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B.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 C.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D.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 7.1932年末,胡佛在最后的一次竞选演中说:“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们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这一论断 A.客观地评价新政的负面影响 B.与新政实施情况完全相符 C.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 8.罗斯福政府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同时“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大力兴建公共工程。这些举措 A.表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加剧了美国中下层社会的矛盾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具有抑制与救济相结合的特点 9.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时所设立的“公共事业振兴署”的海报。海报中间的WORK PROGRAM意为“工作计划(或程序)”。据此海报中的信息可知,此机构旨在 A.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B.压缩政府财政开支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0.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第22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22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选择题 1.(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三模文综)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2.(2011年广东东莞五校第二次联考)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但其中部分观点备受指责。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 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不堪重负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大萧条及其影响 4.(2012届广东河源龙川实验中学高三模拟)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经济大危机(包括“黑色星期四”和“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两目)、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的背景之一,高中教材不是简单重复初中教材的内容,而是从全新的视角对经济危机的原因进行了阐述,突出了消费和需求的矛盾,为后面学习罗斯福新政和理解凯恩斯主义作了铺垫。罗斯福新政是本课的中心内容,教材特别说明了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总统面临严峻的形势,推行新政的突出特点就是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其形成的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开辟了资本主义新的发展道路,所以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教材进一步通过凯恩斯主义来探讨理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机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学生分析 通过对初中教材的学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初中教学要求相对较低,学生对于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 课堂上,创设新情景、新意念,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充分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理解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特点和影响;了解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分析,培养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探究,史料分析等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及协调发展等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

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优秀教案

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 罗斯福新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景象。教师引言:自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锃亮的汽车、充裕的电器产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一时间,乐观主义情绪弥漫着整个美国社会。 二、讲授新课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概念和表现 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又被称为什么? 学生:大萧条 师: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企业纷纷倒闭,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阅读课文说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学生: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多媒体展示经济危机时美国的种种现象,进一步引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表现。 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有:波及范围广(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世界以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农业、金融、商业、工业等危机同时爆发)、持续时间长(长达4年)、破坏性大(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1933年比1929年下降44﹪,国际贸易额下降60﹪以上)多媒体展示各国的钢产量以及完全失业者的人数。展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讨论: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师:①当时社会制度决定过剩产品不可能无偿分配给劳动人民;②产品过剩只是相对的; ③资本家为追求高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压低工人工资,劳动人民购买力低下。 2.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 师: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多媒体展示胡佛和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的态度,从而引出罗斯福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师:罗斯福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而他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他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富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 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①胡佛总统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总统。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人民希望他能改变萧条的局面。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布将陆续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重新开业。 2.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 多媒体展示《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