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无答难)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无答难)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无答难)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

典型试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交迁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黄河口地区陆速车之快世所少见,但在淤进造陆的同时,三角洲也受到海洋动力的侵蚀作用。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滨海混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暖温带地区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材料二: 1987-1992年黄河口地区海岸线演变图

材料三:1950~2000年黄河利津站(黄河入海口附近)水沙统计图

(1)结合材料三,简述1990-2000年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自然原因。

(2)分析1987-1992年图中虚线框内黄河口海岸线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3)分析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对鸟类生存的意义。

典型例题二:(14分)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的一部分劳动力指向性和原料指向性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慢。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3分)

(2)河口地带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河口却没有形成大城市,试分析原因。(3分)

(3)简要叙述两个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分)

(4)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6分)

典型例题三: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下表为M城市各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1)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湿地广布的原因。(6分)

(2)说出多瑙河在M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3)简析在多瑙河铁门建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并分析其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10分)

(4)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没有形成重要港口城市的原因。(6分)

典型例题四: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典型例题五:阅读图文资料,回答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河口地带地壳沉降,涌潮明显,常形成1.5~2.44米高的大潮。下图为亚马孙河流域示意图。

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10分)

典型例题六:阅读图文资料,回答

材料一: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大部分位于孟加拉国,小部分位于印度。这里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是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下图为恒河三角洲的位置及孟加拉国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面两幅为恒河三角洲某民居在不同季节景观图。

(1)分析恒河三角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的原因。

(2)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你认为恒河三角洲的面积将会扩大还是缩小?说明理由。(3)简述恒河三角洲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4)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推测该房屋采用“吊脚式”建筑的原因。

典型例题七:下图为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3)据表1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5)长江三角洲属于哪种地域文化区?分析该文化区典型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典型例题八:(24分)读某河口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图(图甲)和该河口东南某群岛示意图(图乙),回答问题。

(1)比较河口两侧海岸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推断沙坝推移速度的变化及其原因。(4分)

(3)分别说出A、B两岛形成的地质作用和地势特征,并绘制A岛的0米等高线。(6分)

(4)针对图乙群岛的发展规划,有人建议发展以大宗物资为主的现代港口物流业,还有人建议发展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现代航空物流业,你认为哪一种建议更为合理,试阐述理由。(8分)

典型例题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材料二: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明确地说:“上海未来20年海平面将上升10至16厘米。”陈吉余表示,“10至16厘米”是多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海岸线变迁的综合结果。

材料三:2016年,正好100周岁的美国波音公司终于迈出海外生产业务第一步,其首个海外工厂最终落户舟山。其舟山工厂除了复杂的零部件组装外,还有一个交付试飞中心。波音737大飞机约有40多万个零部件——所谓先进制造,由此可见一斑。2016年10月27日,西子航空与波音正式签署了B737飞机机头内饰件项目合同。是波音在中国复合材料零部件的首家民营供应商。

(1)(4分)简析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演变特点及原因。

(2)(4分)简述影响近年上海海岸线变迁的因素。

(3)(4分)分析波音大飞机项目最终落户舟山的原因。

(4)(3分)说明波音大飞机项目落户舟山对浙江工业的影响。

典型例题十: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典型例题十一:(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米。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17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的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指出纳木错沿岸河流的分布特点。(3分)

(2)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5分)

(3)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6分)

典型例题十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最后一个沿海三角洲,被业内人士称为“最具开发潜力的三角洲”。

材料二:山东经济东强西弱,呈现东、中、西三个地域特征,发展水平整体上自东向西逐步递减。山东西部内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33.5%,人均国内行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5.9%。从总体上看,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47.3%。从目前形势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仍有扩大之势。

材料三:2006年山东省东、中、西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分布统计图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分析其成因。(2)山东省东部地区要突出发挥____________(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而全国三大经济带中则要突出 ____________(城市)的辐射作用,以促进长三角地区,

乃至全国产业结构的升级。(3)试评价日韩产业的进入,对山东省区域发展的影响。(4)据材料可知,说明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分析该差异产生的原因。

典型例题十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从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埔、番禺、花都区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汽车配件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甲图为A河流三角洲略图,乙图为B河流三角洲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中信息判断,甲图中A河流是______,乙图中B河流是______。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甲图中的A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试分析该河流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2) (2)河口地带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甲图中的A河口地带却未形成大城市,试说明其原因。

(3)简要叙述甲、乙两河流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例题十四(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某区域图概况(图甲);根据遥感照片测算的1986~199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图乙)。材料2:土地盐碱化的发生过程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造成土地肥力下降。

(1)图中运河东800 mm等降水量线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在相同年份,图中A、B两地比较,何地盐碱化较严重?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6分)

(3)说明1990年后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的增减变化特点,并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地理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8分)

(4)河口地区一般都有大城市,如上海、广州,但黄河河口为什么没有大城市?(6分)

高考地理小专题——港珠澳大桥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造价昂贵的原因。(6分)(2)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不采用桥梁的原因。(4分)(3)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简述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市的主要影响。(4分) 典型例题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GDP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6%、0.5%、l 2 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

级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图6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 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动工,2016年9月27日全线贯通。 (1)简述粤港湾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8分) (2)根据深圳港湾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为其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8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困难。(6分) 典型例题四: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连接核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迺道,全长55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斥资七百多亿元,于2010年开始修建,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小时。港珠澳大桥预计使用寿命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普遍使用寿命长20年。 (1) 港珠澳大桥工程宏大,试分析该工程得以实施的社会经济原因。 (2) 说明影响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的因素。 典型例题五: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该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该大桥所在海城每天有上千艘轮船和数百架飞机经过。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列举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没有全部采用桥梁构造而是建造了6.7千米海底隧道的原因。

三角洲类型及沉积特征

三角洲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总结 【摘要】三角洲类型的分类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其具体的沉积特征也是各不相同。本文在结合教材和其他文章的基础下一定系统性的分别总结了三角洲类型和三角洲的具体沉积特征及对比。列出了三角洲的几种典型分类并从两个方向总结了几种典型三角洲分类中具体的沉积特征。 【关键词】三角洲沉积类型沉积特征 三角洲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湖泊)相互作用的结果,巴雷尔(1912)的现代三角洲定义中提出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出露水面的一种沉积物。由于河流和海洋(湖泊)作用强度不同以及沉积物粗细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三角洲沉积作用的自然因素十分复杂,因此三角洲的分类方案也各不相同。 一. 三角洲的类型 1.建设性与破坏性三角洲 斯考特和费希尔等(1969)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类型,提出了上述概念。建设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河流作用的控制,海洋作用很次要。支流河水不断地把沉积物带入海中,使海岸线向海方向推进,三角洲平原随之向前扩展。破坏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海洋作用控制,沉积物注入量相对于蓄水体能力来说比较适中,因而河流在携带入海的沉积物同时又被海水作用所改造,于是波浪作用和潮汐作用控制了沙体分布的几何形态。 2.河控,浪控及潮控三角洲 盖洛韦(1976)根据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的相对关系,提出了三角洲的三段元分类。这三个段元分别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河控三角洲(River-dominated delta):以河流作用为主,长形,分支流河道、河口坝与沼泽较发育,如密西西比(Mississippi delta of U S A )三角洲。浪控三角洲(Wave-dominated delta):尖形与弓形沙脊取代了河控三角洲的分之流河道,沙滩、沙丘和泻湖较发育,如圣弗郎西斯三角洲(San Francisco delta of Brazil)。潮控三角洲(Tide-dominated delta):以发育与岸线垂直的线状沙脊为特征,受潮汐作用影响的分支流河道和泽较发育,如Makaham delta of Indonesia.其中前者属建设性三角洲,后两者属破坏性三角洲。如图一。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世界的气候类型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世界的气候类型附答案 复习:世界的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北京B.洛杉矶C.巴西利亚D.开普敦 【解析】1、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可判断该气候类型位于南半球。其次,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即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可判断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解析】2、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属地中海气候。 【答案】C D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题。

3、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4、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B.大气环流 C.地形D.纬度位置 解析:第3题,材料显示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夏季为6~8月。图中显示②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则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A项正确。第4题,图中显示①地年降水量明显小于②地,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图示地形可知,①地位于背风坡、②地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A .C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基地海拔约2 900 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 km。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据图完成题。 5、图中①地、②地、③地、④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特征要点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成因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考点透析】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 1.地带性气候类型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1 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毫米~150毫米。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浙江文综卷,3、4,8分)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⑴~⑵题。 ⑴下图为北纬 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高频考点一 气候(附答案和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高频考点一气候 类型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典例】 (2016·上海卷)(二十)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触类旁通】 (2017·山东青岛黄岛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示气候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形成该种气候的成因。 (2)A地区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其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3)若图示风带的风力减弱,分析对西部沿岸气候及渔业生产的影响。 类型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2016·新课标2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触类旁通】 (2017·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第四次联考)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澳大利亚东岸B、C、D三地气候与南美洲西岸A、C、D三地气候都呈现条带状分布,形成这种状况的共同因素是__________。 (2)B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3)比较二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4)简要比较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异同点。 类型三全球气候变化

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农业小专题

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农业小专题农业小专题: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 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

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加强"南南合作"; 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高考地理气候类例题解析

高考地理气候类例题解析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9—11题。 9.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10.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11. 丁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雨天多,云雾多 【解析】9. C 10. A 11. B 9、根据图示经纬度范围可知此地位于南美洲北部,乙地附近的河流为亚马逊河。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甲地为特殊的气候类型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主要为:1)纬度低,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第9题选C。 10、丙地位于20°S大陆西岸,东南信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区多晴朗天气,多裸地,空气稀薄,云量少。因此,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11、丁地位于安第斯山脉上,海拔高,气温低。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阶地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阶地 典型例题一:读河流阶地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见下图。 材料二: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下图a、b、c按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材料三: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6200年。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它高出河床9米,西距浐河有800米。见下图。

(1)读材料1判断,河流阶地属于何种地貌类型?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2)读材料2,按a、b、c三个阶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读材料3,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有何益处?(4)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阶地的形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分别指出来。 参考答案: (1)流水地貌(河流地貌、河谷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流水作用(2)a阶段,河流以侧蚀为主;b阶段,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c阶段,河流再一次转为以侧蚀为主 (3)这里既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 (4)相同:都受流水作用而形成;不同:长江三角洲主要受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河流阶地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上图.描述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永定河沿岸的耕地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下图)。阶地的形成首先是河流侧向侵蚀,使谷地展宽;汛期时,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在沿岸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最终经过地质作用使原有河漫滩形成阶地。 (2)说出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分析耕地多分布在河流阶地的自然原因。 近年来,雁翅镇着力发展“一沟一品”的特色林果经济,农业生产结构逐年调整。区域内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林果种植面价逐年增加,建成苹果、葡萄、香椿、蘑菇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10讲-气候类型(Word版,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10讲: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2019·深圳模拟)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回答1~3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2.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 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 3.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其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解析:第1题,中纬度风带为西风带,两侧风带、气压带分别是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纬度的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明显,说明西风增强,或起阻挡作用的风力(极地东风)减弱。第2题,高空云是近地面大气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而成的,其高度取决于大气上升的高度,夏季气温高而对流上升高度大,故夏季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由“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可知其气候效应是使气候变暖。第3题,由“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可知,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但同时会使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因中低纬度太阳高度大于高纬度,则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增加,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1.A 2.B 3.C (2019·阜宁中学月考)下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读图回答4~5题。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1~2小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北京 B.悉尼 C.罗马 D.开普敦 【试题解析】从资料上看一月高温少雨,七月温和多雨,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答案】1C 2 D 3.有一幅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最冷月气温都在0 ℃以上,降水总量大约为700~800毫米左右,这两地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4.以上两地降水季节分配情况可能是() A.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B.季节分配都集中在夏季 C.一为全年分配均匀,一为集中在夏季 D.一为集中于夏季,一为集中于冬季 【试题解析】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的温带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答案】3A 4C 5、读图1,A地和B地的气候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图1

A、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试题解析]从图中所给的经纬度和陆地形状,可判断A地为非洲南端,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为中美洲,气候类型为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分位于南北两半球,季节相反,高温不同期。A地气候冬季多雨(7月份),B地气候夏季多雨(7月份),所以两地多雨同期。[答案]D 6、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气候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试题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气候年变化较小。 [答案]B 7、下列各种气候类型,在一年中温度和温度变化不显著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试题解析]热带沙漠气候一年中温度变化不明显,终年干旱,温度是终年高温,但冬夏两季高温程度不同,夏季气候温明显高于冬季。温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年中温度、温度都有明显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温度、湿度变化不明显。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一年中温度、湿度变化都明显。 [答案]C 8、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无关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9、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乙地的气候成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变迁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变迁 长江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面积4万平方公里,为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其中江苏省境内约2.5万平方公里,地面高程2~5米。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的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现在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咀也同步延伸。北岸沙咀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南岸沙咀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咀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咀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4~6世纪东晋、南北朝和12~13世纪南宋两次大移民,以及10世纪以来的河网建设,三角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内河航运发达,沪宁、沪杭铁路相继建成,上海和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嘉兴等地先后发展为工业城市。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

2019年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中不断积累,下面是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19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19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

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19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详解(考试系列)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详解 一、热带雨林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草原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练习

高二地理气候专题 【基础过关】 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C.该层中的CO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读下图,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5.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越大 B.大气密度愈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 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 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 【能力提升】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7.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8.上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高考地理气温小专题

气温微专题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影响气温的首要因素 ②大气环流 天气状况,阴雨或晴朗; 冷空气降温;暖空气增温 ③海陆分布 ④地形地势高低、山脉走向、不同地形对气温都有影响 ⑤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⑥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影响气温 等温线分析: 1.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2.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温差)小。 3.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 4.同一区域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 5.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在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6.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 7.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 8.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9.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10.等值线闭合:局部温暖中心或低温中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中心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中心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例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甲地与乙地纬度仅差2度,但是气温差异却很大, 试分析甲地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例2: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 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 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 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 分析成因。(10分) 第二部分: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1)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2)高大的地形区成为温暖或寒冷气流的屏障。 (3)平原地区,气流畅通无阻,加剧冷热变化程度。(4)阳坡气温高于阴坡;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5)盆地地区一般是夏季的炎热中心。(6)高大的地形区成为局部的低温区。 (7)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8)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麓地区。 重点:山脉走向对气温的影响 一是当山脉的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垂直时可以阻挡冷空气的前行,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持续时间长,降温明显;而山体南侧冷空气受削弱,影响减弱,如我国的天山、阴山、秦岭、南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二是当山脉的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平行时可以形成冷空气的前行通道,形成峡谷效应,进而加剧冷空气的移动,降温明显。如太行山 例3: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例4: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019届高三地理微专题:三角洲的形成

微专题:三角洲的形成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河口地带地壳沉降,涌潮明显,常形成1.5~2.44米高的大潮。下图为亚马孙河流域示意图。

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10分)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 材料一: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大部分位于孟加拉国,小部分位于印度。这里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是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下图为恒河三角洲的位置及孟加拉国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面两幅为恒河三角洲某民居在不同季节景观图。

(1)分析恒河三角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的原因。 (2)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你认为恒河三角洲的面积将会扩大还是缩小?说明理由。(3)简述恒河三角洲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4)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推测该房屋采用“吊脚式”建筑的原因。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下图所示:

2.河流堆积地貌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水流速度放慢, 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 形成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最后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质由粗到细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废弃的河漫滩,连接成 河漫滩平原。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三角洲,若干个河口三角洲连成三角 洲平原。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 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提示 洪积扇发育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冲积扇发育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前。 1、亚马孙河口地带位于地壳沉降区域(2分);流域内(降水季 节分配均匀,)植被覆盖高,(水土流失较少,)河流含沙量小(2分);加上河流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泥沙中途沉积,河口输沙量小(2分);河口地带潮汐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2分);有暖流流经,泥沙被大量带走,沉积作用弱。(2分) 2、(1)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两条大河冲积而成,泥沙数量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带来泥沙多;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易沉积;孟加拉湾海潮势力强,海水对河水顶托能力强。 (2)扩大:全球变暖,河流上游(青藏高原)冰川融化,河流流量增大,带来泥沙增多;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大,降水增多,河流流量增大,带来泥沙增多;全球变暖,农业热量条件增加,人们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带来泥沙增多。[来源:学。科。网] 缩小:全球变暖,蒸发加大,降水减少,河流流量减小,带来泥沙减少;全球变暖,植被生长旺盛,水土流失减弱,带来泥沙减少;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三角洲。

【地理】高考地理:中国气候类型及特征(看图更容易)

【地理】高考地理:中国气候类型及特征(看图更容易) 一、气候 (一)冬季气温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①南暖北寒 ②南北温差大:漠河一月均温约–30℃.西沙群岛一月均温约22.9℃.南北温差50℃上. (2)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 ②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加剧寒冷。 (二)夏季气温

(1)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青藏高原相对低温 其它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影响因素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北方虽然比南方小.但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三)我国的温度带

二、降水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 特征: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 ①季节变化: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少雨。 ②年际变化: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最大。 (三)降水的时空分布取决于季风活动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与季风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东南地区距海近,受东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西北地区距海远,受东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夏季风的强弱,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都决定了降雨量的长短,以及降雨量的多少。此外,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也对降雨量分布有一定影响。 (四)干湿地区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旱地区,干旱地区。

三、我国气候 (一)我国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二)影响 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 东部较湿润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绵城市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绵城市 典型例题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Ⅰ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Ⅱ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环境污染小;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

(2)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减少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面径流污染。 (3)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典型例题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涝灾(内涝)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能够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 (1)分析说明雨水花园建设的主要作用。

高考地理(地形、气候、特征描述)

常见地理高考综合题 特征描述类设问专题 一、解题思路 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 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 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 ↓ 简洁、准确描述(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 二、地理环境要素特征描述 1.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带 海陆(经度)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部,太洋东西岸,临海、离海较近,深居大陆 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行政区相邻、隔海相望,位于某地什么方位 判断其自然环境特征; 相对位置(海峡、港口、交通枢纽、经济地域)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例(09年全国卷Ⅱ)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 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

练习:1.材料一 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 城;首都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 2.据图,比较荷兰和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2.地形特征描述 描述基本内容 呈现方式 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类型 平原、低山丘陵、山地、高原、盆地、谷地等 等高线地形图、河流 地形以XX 为主,地形分布; 地势xx 高,xx 低;地势起伏大小 地势起伏 地势高低及变化(向哪边倾斜) 其它:海岸线曲折与否,喀斯特地貌 例1.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300 ② 等高线 河 流 ① 30° 300 600 900 20°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完整版)

专题一:环境污染与防治 知识点梳理: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 ①北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重,导致自然降尘多 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 2.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 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③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3. 酸雨。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酸雨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 , ②使土壤酸化 , 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 , 毁坏森林 ④腐蚀材 , 钢材 , 造成建筑物损坏 4. 怎样防治酸雨 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 SO2污染控制区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⑤加强废气中 SO2的回收与利用

5.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二、水污染 1. 水体富营养化 :(1 、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2 、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 、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2. 海洋油污染 (1怎样清除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 2mm ,造成大气污染 3. 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4.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 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