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线和纬度教学设计

纬线和纬度教学设计
纬线和纬度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纬线和纬度

一、教学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在要求,特设置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观察地球仪,知道纬线和纬度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地球仪及相关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纬线和纬度的判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地球仪,经纬仪。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仪上有一些重要的点和线,其中有经线,有纬线、那么什么是纬线?怎样区别纬线?

[播放课件]教材图1.7,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二)新课讲解

学生观察图分析回答。

[教师总结]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圈。纬线作为地球仪上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多特点。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思考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

①纬线呈什么形状?是一个圆还是半圆?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②地球仪上的所有纬线长度是否都相等?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③最长的纬线叫什么?最短的纬线分布在哪里?

④纬线可以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回答。

(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教师总结](可演示经纬仪)通过观察我们可知: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其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为一点;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可以找到许多条纬线,我们该怎样区分它们呢?

学生观察地球仪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不同的度数,叫做纬度。其中赤道就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

[播放课件]教材图1.9赤道纪念碑。

学生观察并在地球仪上找出基多市及所在国家厄瓜多尔的位置。

[播放课件]教材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

学生观察思考:

①纬度数值的大小排列有什么规律?

②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分布在什么地方?

③度数相同的纬线怎样区分?用什么符号表示?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地球仪及教材图1.11后讨论回答。

[师生总结]在地球仪上,纬度数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最大度数为90°即南北两极点,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北方”的英文“North”的开头字母“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叫南纬,习惯上用“南方”的英文“South”的开头字母“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0,北极点和南极点的纬度分别是90°N和90°S。

[教师提问]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纬度数的排列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师生总结]北纬的度数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南纬的度数由赤道向南逐渐增大。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每位同学在已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画出赤道300N、300S、600N、600S、900N、900S等纬线,并注明度数,同时告诉学生纬度的三个范围低纬度(00-300)中纬度(300-600)高纬度(600-900)

[教师活动]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这些重要的纬线。

[教师提问]若用一条纬线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最合适呢?

[播放课件]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师讲解]以赤道为界可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的是北半球,赤道以南的是南半球。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等地理名词,其实它们是几条比较特殊的纬线,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并观察它们分别经过了你的熟悉的哪些地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互相交流并给予鼓励。

[学生活动]在已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用虚线画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四)巩固练习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五:板书设计

三、纬线和纬度

1.纬线

2.纬度

六、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