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中级财务会计》第二、三章课堂笔记

东财《中级财务会计》第二、三章课堂笔记
东财《中级财务会计》第二、三章课堂笔记

东财《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章货币资金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了解现金及银行存款的管理要求,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掌握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日常核算方式,其他货币资金的主要内容及核算方式。

重点掌握现金清查的核算,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知识点整理

一、库存现金(掌握)

(一)现金的管理:

1、现金的使用范围:①职工工资、津贴;

②个人劳动报酬;

③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④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⑤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⑥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⑦零星支出;

⑧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2、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的最高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距离银行远近等情况核定。

一般为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的现金数额。

特殊情况可以按不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数额核定。

3、现金收支的管理:企业收入的现金,应及时送存开户银行;需要支付现金时,可以从库从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支付,但不得随意从收入的现金中坐支。

企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批,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

4、现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1)实行印鉴分管制度;

(2)出纳人员不得监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账簿的登记工作以及会计稽核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3)建立收据和发票的用领制度;

(4)现金收付交易必须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收付款凭证,并在原始凭证和收付款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印章;

(5)出纳人员对库存现金要做到日清月结,由财务主观人员进行抽查和稽核。对发现的现金溢缺必须查明原因,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6)出纳人员应定期更换,不得一人长期从事出纳工作。

(二)现金的日常核算:

1、现金的序时核算

(1)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现金的序时核算

(2)应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

(3)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

通过现金日记账的记录,企业可以随时掌握现金的动态,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

2、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1)设置“库存现金”总账科目

(2)现金总账科目可以根据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付款凭证直接登记,也可以采用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等形式,定期或月份终了汇总登记。

收入现金:

借:库存现金

贷:有关科目

借:有关科目

贷:库存现金

(3)月末,现金日记账余额应与现金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三)现金清查

1、现金短缺:

(1)发现现金短缺,先将现金账面余额调减至实有数,并暂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2)查明原因,作如下会计处理:

1)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部分,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2)无法查明原因,报批处理后,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2、现金溢余:

(1)发现现金溢余,先将现金账面余额调减至实有数,并暂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2)查明原因,作如下会计处理:

1)应付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2)无法查明原因,报批处理后,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银行存款(掌握)

(一)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与使用

1、银行存款账户的种类: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

2、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1)票据结算方式

1)支票:现金支票、转账支票

2)银行本票:定额本票、不定额本票

3)银行汇票

4)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

(2)其他结算方式: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信用证

3、银行结算纪律

(1)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

(2)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

(3)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是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其他资金;

(4)不准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

(二)银行存款的日常核算

1、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1)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2)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并结出余额;

(3)月末,结出本月银行存款收入、支出合计数及结存数。

通过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企业可以随时掌握银行存款的动态,监督银行存款的使用情况。

2、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1)设置“银行存款”总账科目;

(2)银行存款总账科目可以根据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直接登记,也可以采用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等形式,定期或月份终了汇总登记。

收入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有关科目

支出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3)月末,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与银行存款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三)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未达账项的种类

(1)银行已收款记账而企业尚未收款记账的款项;

(2)银行已付款记账而企业尚未付款记账的款项;

(3)企业已收款记账而银行尚未收款记账的款项;

(4)企业已付款记账而银行尚未付款记账的款项。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1)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款项=调节后存款余额(2)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款项=调节后存款余额

调节后的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应当能够核对相符。如果不相符,则说明企业或银行的账目一方或双方存在差错,应进一步查明原因,予以更正。

三、其他货币资金(了解)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存出投资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

1、交存款项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等

贷:银行存款

2、支付款项

借:材料采购等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等

3、余款转回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等

东财《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章应收款项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了解应收账款的种类,其他应收款的主要内容。

掌握应收票据贴现与转让的会计处理,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的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预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的会计处理。

重点掌握应收票据取得与到期收回的会计处理,一般应收账款发生与收回的会计处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知识点整理

一、应收票据(掌握)

(一)票据的概念与种类:票据是由出票人签发、载明债务人于规定日期向债权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款项的书面证明,包括支票、本票和汇票。

支票、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都是即期票据,不通过应收票据进行核算,应收票据的核算对象目前只有商业汇票一种。设置“应收票据”科目

(二)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1、应收票据的确认与计量:

(1)企业在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对应收票据计价入账。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2)商业汇票到期时,如果票据持有人如数收回票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果因债务人无力支付票款而发生退票,应将应收票据转为对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3)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待票据到期,将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后,再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2、应收票据贴现:

商业汇票:是一种远期票据,在规定的票据到期日之前,持票人无权要求付款人付款。如果持票人在此期间急需资金,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商业汇票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交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息,将余款付给贴现企业的一种特殊信贷方式。

(1)不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如果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时,申请贴现的企业不负有任何还款责任,表明与应收票据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了转移,申请贴现企业应将票据贴现作为出售债权处理。

(2)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如果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时,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表明与应收票据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发生转移,申请贴现企业应将票据贴现作为以票据为质押取得借款处理。

3、应收票据转让:应收票据转让是指商业汇票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转让给供货单位,以取得所需材料物资的一种商业信用方式。

二、应收账款(掌握)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回

1、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2、企业应于确认有关销售商品收入或提供劳务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并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

3、企业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也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二)坏账损失

1、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

(1)直接转销法:直接转销法是指在特定应收款项被证明确实无法收回时,将坏账直接确认为该期损失,并相应转销应收款项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影响赊销收入和相应费用的正确配比;一定程度上虚计应收款项的价值。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核算坏账损失。

(2)备抵法:备抵法是指在每一会计期末对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合理估计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待某一特定款项被确认为坏账时,再通过坏账准备予以转销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优点:将坏账损失作为获取赊销收入的一项正常费用,与相应的赊销收入相配比;避免虚计资产价值。更符合谨慎性会计原则的要求

缺点:不如直接转销法简便。

2、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指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一种方法。

当期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计提坏账准备的百分比-坏账准备科目原有贷方余额期末,计提坏账准备后,“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如下:

“坏账准备”科目原有贷方余额+当期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应收款项期末余额×计提坏账准备的百分比

1)如果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无余额,应按本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乘以计提坏账准备百分比计算确定的减值金额计提坏账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2)如果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应按本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乘以计提坏账准备百分比计算确定的减值金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原有贷方余额的差额补提坏账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3)按本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乘以计提坏账准备百分比计算确定的减值金额小于“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的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4)本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乘以计提坏账准备百分比计算确定的减值金额等于“坏账准备”科目原有贷方余额,不计提坏账准备;

5)如果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已有借方余额,应按本期应收款项期末余额乘以计提坏账准备百分比计算确定的减值金额加上“坏账准备”科目原有借方余额计提坏账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2)账龄分析法:是指对应收账款按账龄分类并分别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百分比,据以计算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一种方法。

1)对应收款项按账龄的长短进行分类;

2)分别确定各类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百分比;

3)计算各类应收款项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4)加总求得全部应收账款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3)坏账收回:是指已确认为坏账并予以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部分或全部收回。

三、其他应收及预付款项(了解)

(一)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为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材料物资等而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预付账款代表的是企业在将来从供应单位取得材料物资等的权利,虽然与应收账款同属于企业的债权,但预付账款产生于企业的购货业务,二者收回债权的形式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应当分别核算预付账款和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也应作为两个独立的短期债券项目分别予以列示。

企业预付的款项,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受到所购货物,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二)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主要包括:

(1)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如应由保险公司、运输部门及其他过失人赔偿的财产损失、违约罚款、罚息等;

(2)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

(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房租费、水电费等;

(4)备用金,指向企业各职能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

(5)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6)预付账款转入;

(7)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如附属企业暂借款、职工借支款等。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对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后,作为坏账予以转销,并重建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章 C语言基础 课堂笔记

页眉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章C语言基础课堂笔记 §3.1 基本字符集、关键字和标识符 一.基本字符集 字符是C的基本元素,C语言允许使用的基本字符集: 1.26个大写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26个小写子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10个阿拉伯数字0 1 2 3 4 5 6 7 8 9 4.其他字符!"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5.空格字符以及制表符合换行符等控制字符 二.关键字(P375,附录II) C中具有固定意义的字符串。 (1) C中的关键字共32个,必须用小写字母 (2) 关键字不可用于变量名、函数名等。 auto break case char const continue default do double else enum extern float for goto if int long register return short signed sizeof static struct switch typedef union unsigned void volatile while 三.标识符 标识符用于命名变量、类型、函数和其他各种用户定义的对象,是由字母、下划线和数字三种字符组成。 (1) 第一个字符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 (2) C对标识符的长度规定为任意,Turbo C区分32 个字符 (3) C区分大小写 (4) 不允许关键字作为标识符 §3.2 C数据类型

东财《基础会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 A: 报告企业财务状况信息 B: 报告企业经营成果信息 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答案: D 【2】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体现的是()。A: 相关性原则 B: 及时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明晰性原则 答案: B 【3】查找错账的差数法所说的“差数”指的是()。 A: “试算平衡表”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B: 某一账户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 C: 一项经济业务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D: 多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答案: A 【4】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货币资金形态就会转化为()。 A: 储备资金形态 B: 固定资金形态 C: 生产资金形态 D: 成品资金形态 答案: A 【5】下列各种方法中,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专门方法是()。 A: 设置账户 B: 复式记账 C: 登记账簿 D: 成本计算 答案: A 【6】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的是()。 A: 客观性原则 B: 相关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谨慎性原则 答案: D 【7】下列内容中,应属于"应付职工 薪酬"账户核算的内容是()。 A: 工资 B: 销售费用 C: 财务费用 D: 制造费用 答案: A 【8】会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要求被称为()。 A: 会计对象 B: 会计职能 C: 会计目标 D: 会计含义 答案: C 【9】下列各种方法中,归集一定计 算对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的专门方法 是()。 A: 设置账户 B: 成本计算 C: 财产清查 D: 登记账簿 答案: B 【10】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一般适用 于登记()。 A: 只进行价值量核算的经济业务内 容 B: 费用或收入增减业务内容 C: 只进行实物量核算的经济业务内 容 D: 材料物资类增减业务内容 答案: A 【11】在以下各项内容中,不属于企 业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是()。 A: 实收资本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库存现金 答案: D 【12】企业对发出材料进行汇总并计 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主要依据是 ()。 A: 材料的名称 B: 材料的数量 C: 材料的用途 D: 材料的种类 答案: C 【13】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 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A: 仅为两个 B: 仅为三个 C: 两个或两个以上 D: 两个以上 答案: C 【14】账户登记时借项或贷项记录方 向记反,试算表上的借、贷方合计数 会()。 A: 完全相等 B: 肯定不相等 C: 在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 D: 在不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 答案: B 【15】记账人员在登记账簿时,应当 遵守的最基本规则是()。 A: 内容齐全准确 B: 书写适当留格 C: 依据凭证记账 D: 使用蓝黑墨水 答案: C 【16】在以下各项中,被称为利得的 是()。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营业外收入 D: 投资收益 答案: C 【17】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中的“有 借必有贷”指的是经济业务在账户中 的()。 A: 摘要登记 B: 余额登记 C: 登记方向 D: 登记金额 答案: C 【18】近代会计的显著标志是()。 A: 单式记账法的使用 B: 复式记账法的诞生 C: 会计机构的出现 D: 管理会计的产生 答案: B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

中级财务会计练习题及案例 练习一 【目的】练习货币资金业务的核算 【资料】甲公司2011年9月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9月1日,本单位王某因公出差预借差旅费5000元,以现金支付。 (2)9月2日,将款项交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40 000元,由采购员王强携往沈阳以办理材料采购事宜。 (3)9月5日,因临时材料采购的需要,将款项50 000元汇往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并开立采购专户,材料采购员李民同日前往上海。 (4)9月9日,为方便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事务,办理信用卡一张,金额12 000元。 (5)9月13日,采购员王强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企业,将有关材料采购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材料采购凭证注明,材料价款31 000元,应交增值税5 270元。(6)9月14日,会计人员到银行取回银行汇票余款划回通知,银行汇票余款已存入企业结算户。 (7)9月17日,开出转账支票上交增值税,款项金额150 000元。 (8)9月20日,收到银行收款通知,即应收丙公司的货款450 000元已收到,并存入银行。 (9)9月22日,企业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采购专户的余款已转回结算户。 (10)9月25日,行政管理部门小李用信用卡购买办公用品,支付款项3 200元。 (11) 9月27日,为购买股票,企业将款项200 000元存入某证券公司。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为甲公司编制会计分录。 练习二 【目的】练习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的会计处理

【资料】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采用总价法,12月份发生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的经济业务如下: (1)12月1 日公司出纳员交来因上月工作错误,由本人赔偿的现金200元; (2)12月2日公司填制“银行本票申请书”申请不定额本票60,000元,银行收取手续费50元; (3)12月3日公司赊销给阳光公司商品一批80,000元,付款条件“2/10、n/30”; (4)12月4日公司以不定额本票购进原材料50,000元,支付增值税8,500元,余额由收款单位转账退回; (5)12月5日销售给玉泉公司商品一批价款100,000元,玉泉公司当即开出一张无息,期限为1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 (6)12月6日,一张出票日期为11月6日、月息为8‰,票面价值为150 000元,为期一个月的商业承兑票据到期,公司收到本金和利息; (7)12月7日阳光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未支付货款前退回不合格商品10 000元; (8)12月8日公司因急需资金,将一张11月28日签发的,为期2个月,年息为6%,面值180 000元的商品承兑汇票向银行贴现,银行的年贴现率为9%; (9)12月9日甲公司收到阳光公司支付合格品的货款; (10)12月l0日公司销售给福田公司商品一批,福田公司当即开出一张面值175,500元(其中:货款150,000元、增值税额25,500元),为期1个月的无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11)12月11日公司购进秦川公司原材料一批,价款150,000元、增值税额为25,500元,公司将持有的福田公司票据背书转让给秦川公司; (12)12月25日公司确认为坏账并已核销的科林公司的应收账款50,000元又收回;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12月份的会计分录。 练习三 【目的】练习应收账款信息的披露以及坏账准备的核算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大全1

1财务会计 2管理会计 3 财务会计目标 4 会计假设 5 权责发生制 6 现值 7可变现净值 8公允价值 9会计制度 10会计准则会计准则11财务会计规范 12及时性 13谨慎性 14重要性 15实质重于形式 16可比性 17相关性 18可理解性 19可靠性 20现值 22历史成本 21重置成本 23会计要素 25 .会计分期 24货币计量 26持续经营 27会计主体 28财务会计基本假设29财务会计目标 30应收票据贴现 31货币资产 32性资产交换 33周转材料 34结算方式 35应收款项 36净价法 37总价法 38商业折扣 39现金折扣 40带息商业汇票 41其他货币资金 42可变现净值 43存货跌价准备

44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45永续盘存制 46实地盘存制 47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48计划成本法 49零售价法 50毛利率法 51个别计价法 52周转材料 53权益法 54成本法 55重大影响 56共同控制 57对联营企业投资 58对合营企业投资 59 实际利率法 60实际利率 61长期股权投资 6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3持有至到期投资 64交易性金融资产 65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66 弃置费用 67无形资产 68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69研究阶段 70商誉 71投资性房地产 72长期待摊费用 73应付票据 74带息票据 75职工薪酬 76职工教育经 77非货币性福利 78 股份支付 79营业税 80营业额 81印花税 82短期借款 83预收账款 84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85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86借款费用 87借款利息

88折价或溢价摊销 89公司债券 90可转换公司债券 91债券面值 92债券利率 93债券的溢价摊销 94债券的折价摊销 95实际利率法 96实际利率 97长期应付款 98未确认融资费用 99专项应付款 100或有事项 101债务重组 10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103未分配利润 104股权登记日 105宣告日 106留存收益 107等待期 108授权资本制 109资本公 110实收资本 111所有者权益 112负债的计税基础 113资产的计税基础 11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1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16暂时性差 117表结法异 118账结法 119营业外支出 120营业外收入 12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22资产减值损失 123销售费用 124财务费用 126期间费用 125管理费用 127成本加成合同 128固定造价合同 129完工百分比法 130商品销售退回 131售后回购

八年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课堂笔记教学文稿

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叫温度。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 一、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液体种类:酒精,水银,煤油。 3.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Ps. 它们的量程不同,分度值也不同。 二、摄氏温度 1.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 2.规定: 0℃: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100℃:把在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1℃: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1个等份代表1℃。 三、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 1.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 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保证读数的正确。 使用时: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 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温度计 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 中液柱的液面(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四、体温计 1.用途:测量人体温度。

2.分度值:0.1℃,测量范围:35℃~42℃。 3.不同:液体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个缩口,在体 温计离开人体时液柱不会自动退回玻璃泡,可以离开人 体读数。 4.用法:每次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使玻璃管中的液体回到玻 璃泡中,以保证测量的准确。 5.体温计的种类:液体体温计、电子体温计、膜状液晶体温计、 非接触红外线体温计等。 三种不同用途温度计对比表

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级财务会计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企业存放在银行的银行本票存款,应通过的核算科目是( A ) A、其他货币资金 B、其他应收款 C、应收票据 D、库存现金 2、一般纳税人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的,其发生的 下列支出中,不应 ..计入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的是( C)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B、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C、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3、一般纳税人企业中的“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下,用于记录企业的 购进货物的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 ..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是 ( C ) A、进项税额 B、出口退税 C、进项税额转出 D、已交税金 4、企业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将该应付账款账面余额计入( B )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其他应付款 5、企业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如果不能如期支付,在票据到期且并未签发新的票据时,将应付票据账面余额转入的账户是( A ) A、应收账款 B、其他应收款 C、应付账款 D、其他应付款

6、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 ) A、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 B、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C、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7、按规定计算代扣代交职工个人所得税,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 B ) A、银行存款 B、应交税费 C、其他应付款 D、应付职工薪酬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资产类的是( B )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应收票据 D、货币资金 9、一般纳税企业,不得 ..从增值税销项税额抵扣的业务是( B ) A、购买一般原材料 B、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 C、购买免税农产品 D、收购废旧物资 10、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这种会计计量属性称为( D ) A、公允价值 B、历史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重置成本 11、根据投资的性质,企业购买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属于( B ) A、长期股权投资 B、混合性投资 C、权益性投资 D、债权性投资

选修4化学第三章笔记

一位高三学生的化学选修4笔记. 也许我不能有老师讲的那么好,但我还是愿意分享学习经验!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应该是选修4的内容吧!Let me see...第三章! 这一章有四节,我现在从头说起: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是什么?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注意,是化合物! 这是我的笔记: 电解质:酸,碱,盐,H2O,熔融下的金属氧化物(强) 非电解质:大多有机物,SO3,CO2,NH3,SO2等 纯液态Hcl,浓H2SO4,不导电,为共价键,受范得华力. CO2为什么不是电解质呢?原因是它通入水后,导电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与水生成的碳酸导电.同理,SO3(硫酸的酸酐),SO2(亚硫酸的酸酐)等不是电解质也是这个道理. 首先强调水解和第二、三步电离是极微弱的过程,后面详谈。 这节内容应该是不难的,该注意的还有强电解质的电离不用可逆符号,弱电解质则要;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要知道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切忌一次就到最后一步!如 H3PO4的电离: 第一步电离K1:H3PO4<==>H2PO4- + H+ 第二步电离K2:H2PO4-<==>HPO42- + H+ 第三步电离K3:HPO42-<==>PO43- + H+ 还有要注意的是K1>>K2>>K3,是远大于. 因此计算多元弱酸溶液的C(H+)及比较弱酸酸性相对强弱时,通常只考虑第一步电离(书本原话). 补充一点,电离平衡常数如何写? 其实,对于任何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都是把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作分母,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则作分子(蜜汁鸡).切记!浓度这个概念是指溶液与气体的!纯净的液体与固体是无浓度可言的!当它们用于计算时,当1来使用(不写也可以). K越大,电离程度越大,K只与温度有关,只与温度有关!!! 规律:1\越热越电离(因电离的正方向是吸热反应) 2\越稀越电离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书上讲得还是挺清楚的,我就把一些需要注意的说出来吧.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K w=K电离 . C(H2O)=C(H+) . C(OH-),叫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要求记住室温下K w=1.0*10-14, 其中C(H+)=C(OH-)=1.0*10-7,100摄式度时K w=1.0*10-12,其中C(H+)=C(OH-)=1.0*10-6关于PH值,课本有句话: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电解质的水溶液.这句话可用两个式子表示:1、酸溶液K w=C酸(H+) . C水(OH-) 2、碱溶液K w=C碱(OH-) . C水(H+)

转载 如何整理课堂笔记

转载:小学生怎样记课堂笔记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有什么好处。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每一个班的学生都要求记课堂笔记,而且每堂课在我走进教室之前笔记本就是打开着的,省得一到让学生动笔的时候课堂就有一段时间显得特别混乱,转身掏书包找练习本、铅笔、橡皮掉在地上,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时间。 课堂笔记就是学生对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做书面记录,并把它作为今后复习和学习的重要资料,好处有很多,比如有助于知识的存储和记忆,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因为小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较短。再有就是回到家里复习或等到期末复习的时候课堂笔记就派上用场了。 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于每一个学生,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记笔记方法。 一、在书本上作“旁注”。 有的时候老师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学期下来,翻开学生的教科书时像新的一样,一个字也没有。这样的学生积累的东西一定特别少。认为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解重点例如一些词语的解释、重点的段落,或用画线、或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写一些简单的注解等标注出来。比方说重点的地方可以用直线画下来,比这个还重要的内容用波浪线现出来,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画一个问号,需要积累的词语可以用圆圈、方框圈起来。总之教科书不能空着,不能学过了还和新的一样!这不利于积累,复习时也没有依据。毕竟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一定会有精彩的部分,这些精彩有时是转瞬即逝的,可能课堂上你还记得很牢固,但你保证不了过一段时间不遗忘,如果你记笔记了,做标注了,复习时当你看到你的标注,课堂精彩处的镜头就会马上再现,可能一些知识点很快回到你的记忆当中。 二、准备一个专门的课堂笔记本。 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包括语文、数学、思品与社会、科学等等,这是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课堂笔记本不是要你把课堂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一般情况下以老师的板书为主,其次是抓住老师讲解的重点记录在本子上。每一个学科的记录方法也有不同,比方说数学科中的一些概念、法则,书本上都有,所以这些不必记,在书上画上重点号就可以,但一些老师对概念的理解,一些解题的技巧等一定要记下来,因为这些可能是老师用很长时间、甚至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总结出来的经验,你说这重不重要,值不值得记下来?语文课上一些课文的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背景、写作特点等书本上可能没有作注解,老师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根据教学要求,课堂上一定会对这些作出简要介绍,这也是老师通过查阅很多资料或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作笔记的重点。这样复习的时候效率才会高,积累的东西才会多。为什么说每一个学科要有一本专门的笔记本呢?因为不同的学科记笔记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且混用笔记本有的时候会很乱,复习起来不方便,找来找去的效率不会高。 三、学会在笔记中质疑。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有的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方法也掌握了,课听得认真、笔记记的详细,学习成绩本该提高得很快,可就有个别学生的成绩提高起来还很慢,成绩好的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得也不够好,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没后劲。什么原因?其一、写字速度慢,课堂只为记笔记而记笔记,有的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讲解。其二、学生不会思考!课堂只为了记而记,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或没有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所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要学会记重点,留下一些时间把自己的困惑写下来,然后留在课后思考、与人交流,这样才会有发展。记完课堂笔记后,一定要记得整理。因为课堂老师的讲解一定要快于学生动笔记录,所以没跟上的地方一定要和同学比较一下,把自己没跟上的抄到自己的笔记上,使笔记更趋于完整以免使一些知识点掌握有误,其实这个过程也是记忆和复习的过程,一定要趁热打铁,不要拖拉。

中级财务会计(一)

中级财务会计(一)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单选(20分)、 多选(15分)、 简答(10分)、 单项业务题(30分)、 计算题 综合题 一、简答题: 1.银行存款的含义及企业银行存款账户的类型 答: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 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业存款账户。 2.备用金的概念及其会计管理 答:备用金是指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和职能管理部门用于 日常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 备用金的管理实行定额管理与非定额管理两种模式。定额管理模式下,对使用备用金的部门事先核定备用金定额,使用部门填制借款单,一次从财会部门领出现金。开支后,凭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向财会部门报账,实际报销金 额由财会部门用现金补足。非定额管理是指根据业务需要逐笔领用、逐笔结清备用金。 3.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的区别 答: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而收到的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不同,可以分 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凡是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由于主要经营业务而发 生的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劳务款及从属费用,且未采取票据化表现形式的,均属于应收账款的范围。 4.权益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 答:权益法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应反映投资单位拥有的被投资企业的权益。权益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 投资单位能产生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5.证券投资的概念及其分类;(教材P95-97) 答:证券投资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的方式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按照品种分类包括股票投资、债 券投资、基金投资;按照管理意图分类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6.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区别(指导书P35-36) 答:【可从四方面归纳:交易对象不同;持有目的不同;性质不同;会计处理不同】 7.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及固定资产减值的含义;(期末复习指导P31——简答题8) 答: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 较高者。 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除了由于使用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磨损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外,还会因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称为固定资产减值。 期末(至少按年)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其 账面价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单项项目计提。

中级财务会计一试题及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分(一)和(二)两期开出,中级财务会计(一)的单项选择题主要参见复习指导和导学。 1.销售商品用商业汇票结算,此时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B )。 A .银行存款 B .应收票据C.其他货币资金 D .应收账款 2. 2009 年1月3日企业将一张带息应收票据送银行贴现。该票据面值1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已计提利息1 000元、尚未计提利息l 200元,银行贴现息为 900 元,则该票据贴现时应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为( D )。 A .借记财务费用2 300元B.借记财务费用 2 200元C.贷记财务费用1 000元D .贷记财务费用300元 3 .企业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 计提坏账准备。2007 年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为2 万元,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 万元;2008 年确认 坏账损失3 万元,收回以前年度已注销的坏账1 万元。2008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 万元,则当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C )。 A .4 万元 B .2 万元C.1 万元 D .0 4. 2007年12月31日A存货的账面余值25 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23 000元。2008年12月31日该存货的账面余值未变,预计可变现净值为 26 000 元。则2008 年末应冲减A 存货跌价准备(B ) 。 A.3 000元B.2 000元C.1 000元D.0 5.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存货的实存金额小于账面金额,原因待查。此时对该项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在调整存货账面价值的同时,应( D )。 A .增加营业外收入 B .增加存货跌价损失 C .增加管理费用 D .增加待处理财产损益 6.某商业公司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月初体育用品结存150 000元,本月购入400 000元;实现销售收入370 000元,另发生销售 退回与折让20 000 元。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5%,则本月末的库存商品成本为( C ) A.262 500元B.280 000元C.287 500元D.180 000元 7. 2009年12月30日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已交付生产使用,原价50 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2 000元。若按年数总和法计提 折旧,则第三年的折旧额为( B )。 A.6 400 元B.9 600 元C.10 000 元D.12 800 元 8 .企业对一大型设备进行改扩建。该设备原价 1 000 万元,已提折旧80 万元,发生改扩建支出共计140 万元,同时因处理废料发生变价收入5 万元。改扩建完成后,该设备新的原价应为( B )。 A .1 055 万元 B .1 135 万元C.1 140 万元D .1 145 万元 9.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净值,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应计入( C )。 A .其他业务成本B.财务费用 C .营业外支出 D .销售费用 10. 固定资产本期多提折旧,会使( A ) 。 A .期末固定资产净值减少B.期初资产净值增加C.期末负债增加 D .期初负债减少 11. 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其核算账户是( B )。 A .投资收益 B .资本公积C.营业外收入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企业自行研制一项专利技术。研究费用为200 000 元;开发过程中发生原材料费用100 000元、人员工资160 000元、管理费用70000元。在 申请专利的过程中,发生律师费15 000元,注册费5 000元。若企业已依法取得该项专利,则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该项专利的入账价值应为( C ) 。 A.550 000 元B.530 000 元C.350 000元D.20 000元 13. 2009年12月31日,A材料的账面余值(即成本)为34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280万元,预计销售发生的相关税费为10万元;用A材料 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2009 年末A 材料的账面价值应为(A )。 A.340 万元B.290 万元C.280 万元D.270 万元 14. 将一张已持有3个月、面值20 000元、票面利率6%、期限6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9qo。该汇票到期时,付款企业无力支付,此时贴现企业应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堂笔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及其化合物 (一)钠 Na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O2反应 常温下:4Na + O2=2Na2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2Na + O2==Na2O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②钠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总的方程式: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 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 、Ca 、Na 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④ 钠与酸反应:2Na +2HCl =2NaCl +H 2↑(反应剧烈) 离子方程式:2Na +2H + =2Na + +H 2↑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 :2NaCl(熔融) 2Na + Cl 2↑ 6、钠的用途:① 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 ② 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 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Na 2O Na 2O + H 2O == 2NaOH, Na 2O + CO 2 == Na 2CO 3, Na 2O + 2HCl == 2NaCl + H 2O . 另外:加热时,2Na 2O + O 2 == 2Na 2O 2 2、Na 2O 2:淡黄色固体是复杂氧化物,易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作供氧剂)。 因此Na 2O 2常做生氧剂,同时,Na 2O 2还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如实验:Na 2O 2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后又褪色。 (三)钠盐:Na 2CO 3与NaHCO 3的性质比较 通电 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东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学题汇及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学 题汇及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一章总论 一、复习思考题 1.应掌握的名词 (l)会计(2)会计职能 (3)会计的核算职能(4)会计的监督职能(5)事前监督(6)事中监督 (7)事后监督(8)会计的的对象 (9)会计的一般对象(10)资金的循环和周转(11)会计前提(12)会计主体 (13)持续经营(14)会计分期 (15)货币计量(16)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7)真实性原则(18)相关性原则 (19)可比性原则(20)一致性原则 (21)及时性原则(22)明晰性原则 (23)重要性原则(24)权责发生制原则(25)配比原则(26)谨慎原则 (27)实际成本计价原则(28)收益性支出(29)资本性支出(30)会计核算的方法(31)相关性原则(3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33)会计循环 2.会计核算的职能有哪些特点

3.会计监督的职能有哪些特点 4.会计的一般对象是什么 5.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有哪些 6.会计核算的原则有哪些 7.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 1.会计主要是以货币、实物和劳动量度作为计量单位。() 2.会计的对象就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3.会计是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主体是指企业法人。() 5.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6.会计的根本职能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7.权责发生制是以权益、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 () 8.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 价。() 9.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其主要工作程序是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 10.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出会计报表彼伏此起的过程,称会计循环。()

《中级财务会计》历年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金融、会计学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试题 2003年7月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接受捐赠是企业净资产增加的一个因素,企业对收到的捐赠资产应列作()。 C.资本公积 2.下列不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的税种是()。 B.印花税 3.下列各项中,应作为营业费用处理的是()。 D.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4.摊销开办费时,应借记的账户是()。 D.管理费用 5.企业购进货物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付账款若采用总价法核算,在折扣期内付款得到的现金折扣应作为()。 B.财务费用的减少 6.企业到期的商业汇票无法收回,则应将应收票据本息一起转入()。 D.应收账款 7.盈余公积的来源是()。 C.从税后利润中提取 8.出借包装物的摊余价值应列支的账户是()。 A.营业费用 9.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下列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是()。 D.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10.出资者缴付的出资额超过注册资本的差额,会计上应计入()。 D.资本公积 1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费用的是()。 B.展览费 12.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其弥补期是()。 D.5年 13.下列项目中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是()。 A.购买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14.下列项目中没有减少现金流量的是()。 B.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15.在存货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导致期末存货价值最大的存货计价方法是()。 A.先进先出法 1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存货的是()。 C.工程物资

中级财务会计一

企业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高,可能会引起(C ) 某企业2008年12月30日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并已交付使用。设备原价80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2000元,若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第3年的折旧额为(B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的是(D ) 企业为减少注册资本回购本公司股份,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应借记的账户是(D ) 2008年初A公司购入B公司10%的股票准备长期持有,2008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2008年度A公司对该项股权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D ) 企业年末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户有借方余额3000元,贷方余额10000元,则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预收账款项目的年末余额应为(C) 企业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的数额不得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B ) 下列各项,(C)不属于收入范畴。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的是(A )。 下列凭证中,不能用来登记总分类账的是(A ) 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应编制的记账凭证是(A ) 发出材料汇总表是一种(B ) 会计凭证按照(C )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C )。 某企业月末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全部账户的本月借方发生额合计为900000元,除“预收账款”外其他账户的本月贷方发生额合计为895000元,则预收账款账户( B)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时( A ) 下列不属于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是( D )。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区别是( D ) 一般情况下,不需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是( C ) 登账后发现,会计人员在分配工资费用时,将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计入了“管理费用”科目,此时采用的更正方法是(B ) 会计人员记账时,在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账时,误将98写成89,则会计人员在查找该项错账时,应采用的方法是(B ) 某会计人员记账时,将应计入“应收账款”科目借方的4500元误计入贷方,会计人员在查找该项错账时,在下列方法中,应采用的方法是( A) 用转账支票归还欠A公司货款50000元,会计人员编制的记账凭证为:借记应收账款5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50000元,审核并已登记入账,该记账凭证( C)。 下列不属于账账核对的内容的是( D)。 横线登记式明细账,不适用于登记(D )

课堂笔记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堂笔记】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 Na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O2反应 常温下:4Na + O2=2Na2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2Na + O2==Na2O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中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②钠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浮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 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总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④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 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结晶)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

第二章货币资金 2×11年光明公司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8月5日,采购员李民出差预借差旅费1000元,以现金支付 2.8月18日,采购员李民出差回来,按规定报销差旅费1060元 3.8月2日,将款项交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40 000元,由采购员王强携往沈阳以办理材料采购事宜 4.10月5日,因临时材料采购的需要,将款项50 000元汇往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并开立采购专户,材料采购员李民同日前往上海 5.10月13日,采购员王强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企业,将有关材料采购凭证交给会计部门。材料采购凭证注明,材料价款31 000元,应缴增值税5270元 6.10月14日,会计人员到银行取回银行汇票余款划回通知,银行汇票余款已存入结算户 8.10月20日,材料采购员李民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本市,当日将采购材料的有关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本次采购的材料价款40 000元,应缴增值税6 800元。 9.10月22日,企业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采购专户的余款已转会结算户 10.10月28日,因为购买股票,企业将款项200 000元存入海通证券公司。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其他货币资金列明二级科目 第三章存货 1.2×11年6月份,星海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 要求:分别编制下列不同情况下,星海公司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也已支付。 (2)款项已经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1)6月15日,支付款项。 2)6月20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 (3)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 1)6月25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