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战略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战略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战略的基本内涵

前言

任何企业当它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时,必然会受到文化上的挑战,从内部而言存在企业凝集力的挑战,从外部而言,它会受到多元化价值观念的挑战。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具有凝集功能,对外具有文化传播和文化引领功能,这种对外功能将为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以及多元文化冲突会对大型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不仅是对内构建企业凝集力的重要条件,对外也是丰富品牌内涵获得市场价值的经营方法,是保持企业长久发展优势,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事实上,企业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创造利润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品牌和文化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品牌即文化)。然而品牌价值的创造和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同于产品本身(及相关的服务)的价值创造,它需要专业的策划和专业化咨询。小作坊做产品,大企业做品牌,当企业发展到超大规模的时候,企业文化对经营者来说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人们对企业文化还处于炒作概念阶段,企业文化能不能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如何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如何完善企业文化的执行体系,如何进行企业运行系统和企业文化专题诊断等问题还存在诸多疑问。为了做好企业营运的系统诊断,为了把

企业文化执行体系等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并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在此希望与企业、与教学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共同组建企业文化战略部。以下就相关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作出初步的阐述

企业文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和合作构想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化是创造力的对象化,那么企业文化也就理所当然地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创造能力和创造力特征。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并且需要通过这些方方面面的工作和事件具体地表现,因此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在广义上也是企业经营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在导入和导出两种意义上理解企业文化。所谓导入是指我们以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在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下设计出理想化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按照我们设计的模式运作和运行。所谓导出,指的是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特征,通过提炼和总结而产生出来的企业文化。前者具有主动性,后者具有被动性,在此我们是在主动导入的意义上建立我们之间关于企业文化战略合作意向的。一般而言,企业文化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A、愿景文化

愿景文化主要由企业愿景和员工愿景两部分内容组成。企业愿景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和发展规划问题;员工愿景的主要内容是员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实现及其与企业愿

景的统一性问题。愿景文化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和员工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目标在时间上分当前目标、中期目标、远景目标、终极目标。在内容上分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目标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执行,目标越明确,方法就越具体,那么执行力度就越大。愿景文化不仅要对企业的各项目标进行战略设计和合理化论证,而且需要对员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实现形成文化熏陶,使之达到企业愿景文化在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统一。愿景文化一旦形成并深入人心,就会对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产生强大的自律作用。

愿景文化的设计方法【社会调查、公司征集、分类整理,合理性论证,我将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作为我们合作的具体内容。】

愿景文化的论证方法【价值思维方法论证:合社会性、合必然性、合主体性】

B、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指的是企业在制度建设、制度的执行、制度的自律精神方面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质。不断完善的制度建设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度执行的到位程度以及自律精神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反映一个企业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的晴雨表。良好的制度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企业系统的整体运行得以优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战略表现在制度文化上的主要内容是:

目标体系的建设――制度建设具有它本身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它不仅在发展上表现为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调到丰富的过程,在结构上还表现为层次关系和主次关系,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出台都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并且这些表现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主次关系上的目标必须保持整体上的一致,由此形成了制度文化的目标体系。目标体系的内外统一性与协调性程度是反映一个企业制度文化健康状况的基本内容之一,也真实地反映着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利用战略分析方法即可以发现目标体系在过程上的统一性状况;利用系统诊断方法即可以发现目标体系在结构上的协调性状况】

执行体系的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制度文化的执行体系建设主要是构建科学的运作机制和培养出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和专业素质。【通过岗位设置、岗位培训、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分析、策划、设计即可以达到执行体系的建设目标】

自律精神的培育――培养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精神,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是企业文化战略的关键性内容之一。自律精神是企业创造力特征的集中表现,它是员工的价值观念、员工对企业发展信心、企业经营状况和系统运行状况作用与反作用的综合反映和心理投射。自律精神一旦形成,将会使企业发挥极大的创造

力。企业自律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通过理念教育的方法来实现,还必须进行客观必然性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理顺各种关系,使之产生良好的心理投射。关于这一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划、设计和系统诊断技术大纲》提供了宏观分析方法。

C、专业文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通过相应的鼓励措施形成企业的良好学习氛围是企业文化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

D、道德文化――道德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道德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灌输一套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员工的品质修养。良好的道德文化能够丰富企业的品牌内涵,对内能够优化企业的文化环境,对外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道德文化一旦形成,必然会对企业的稳步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主要方法包括:编订一套完整的教材、建立督导机制。

企业文化战略的基本目标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想把企业文化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把企业文化战略落实到实处,而不是仅仅炒作概念或者仅仅满足与编写一套关于企业文化的文件。首先:必须进行企业文化的专题诊断;其次:必须制订一套完善的《企业文

化执行体系》(请参考我撰写的《中国移动企业文化执行体系纲要》);第三,在执行策略和资源配置上抓住重点和关键,以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和目标。四、以企业文化为润滑剂,优化整个企业的运行系统。

2、强化企业的凝集力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无疑具有很多方面的竞争优势,但是大公司往往会遇到凝集力方面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有利益多元化上的原因,也有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原因。把强化企业的凝集力建设作为企业文化战略的基本目标,是保持企业持久优势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文化战略通过愿景文化、制度文化、道德文化的建设,促使企业的凝集力不断加强。3、实施全球文化战略

倡导和完善一种积极、健康、充满奋斗精神的企业文化,并以这种文化引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超大型的企业而言,财力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决策者是否具有这样的前瞻性和魄力。承担这样的文化角色和文化义务不仅会为本企业在当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会为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规避风险。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时代,多元文化造成的冲突对于跨国经营的公司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实施全球文化战略的目的就是要有意识的创造和扶持一种文化,使之产生文化引领作用。

实施方法:1、在理念上,实施全球文化战略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它应该是企业终极目标的组成部分,不能急于求成。并且,企业文化必须与多元化统一的全球文化模式和谐统一;2、在方法上,制定全球文化战略,形成长期规划,与当地权威文化研究机构合作,对当代多元文化进行梳理,在多元化统一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文化主张;3、与社会机构合作,实施文化传播计划。为了帮助企业实施全球文化战略,最近我们在加紧撰写《智慧学八十一章》。坚持科学思维与价值思维的统一、思考力与执行力统一的智慧学八十一章,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思想精华的总结,她站在思维的制高点,整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成果,运用于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诊断和设计;目标、方法、组织一体化协调性诊断和设计;过程一体化协调性诊断和设计;主客体关系协调性诊断和设计……她的成功出版有望成为企业全球文化战略的教科书。

企业文化战略实施方法和操作程序

企业文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表现为结构体系上,而且表现为发展过程上。在实施方法上,我们首先需要对企业当前的文化现状进行描述,对它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诊断;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企业文化的内容和体系,把企业导入这种发展体系,然后必须制定完善的企业文化执

行体系,确定科学的组织方式;最后我们还要设计出系统信息反馈机制和问题诊断机制。只有把这些工作落实到了实处,企业文化才能够真正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具体说来,企业文化战略的操作程序如下:

第1步:双方沟通相关的基本知识

设:企业为甲方;我们组建的科研队伍为乙方;(以下分别简称甲方乙方)。

甲、乙双方代表举行会谈,甲方初步了解乙方的策划理念、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操作程序;乙方初步了解甲方的目标、基本意向、委托要求和关于本项目的资源配置计划。

第2步:乙方向甲方报送《工作计划书》

阐明乙方的策划思路和工作方案。甲方审阅《工作计划书》,在了解策划设计的基本思路后,与乙方议协商后确定工作细则。双方签定合同,预付定金。

第3步:乙方进行企业实态调研

A、设计企业文化调查表;发行;整理;分析;

B、综合应用望、闻、问、切的系统诊断方法展开企业调查;

C、分别对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描述,内容包括:企业文化的发生、发展、现状、未来走势作出分析描述;企业文化体系的分析描述;企业文化的矛盾关系分析描述,企业文化的联系方式分析描述;

D、提交关于企业文化现状的调查报告;并征求意见。

第4步:企业文化战略目标的分析论证

首先必须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文化背景在宏观上有一个基本认识,使企业文化的战略目标符合市场的现实状况;其次必须对企业的各项战略需要和价值诉求进行合理性反思,以谋求各项目标的协调统一,在目标体系相统一的前提下,然后合理地提出具体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及其体系。

其次是战略定位分析:1、对企业文化的各项战略目标进行明确的描述。2、对战略目标分别进行合理性分析(即运用价值思维方法展开合必然性、合社会性、合主体性分析)。3、经过分析调整后确定各项战略目标及其目标体系,形成明确的企业文化战略定位;4、以企业战略目标体系为指导,分别对企业的实施原则、主要途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进行整体分析和总体上的安排。

第5步:企业文化实施方法的确定

宏观层面上的企业文化战略目标必须通过微观层面上的具体方法来实现,必须以科学的分析态度寻找企业发展的着力点,然后分别对着力点展开微观层面上的客观必然性、主体合理性、方法可行性分析,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具体的实施途径,以便能够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把握关键、以点带面。

A、客观必然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1、列出影响企业文化战略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2、

通过分析比较,分别确定企业文化在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关键着力点。3、分别对着力点进行时空扫描,寻找它们影响战略目标的具体途径。4、分析着力点结构调整的方法,建立它们与战略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关系。

B、主体合理性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列出与着力点相关的所有利益相关者。2、着力点的结构调整对利益相关者的正负价值分析及主客体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分析。3、利益相关者的合理性分析(即运用价值思维方法论展开主客体之间合必然性、合社会性、合主体性的矛盾性及统一性分析)。

C、方法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实现企业文化战略目标的多种可能性途径。2、分析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的基本条件。3、分析满足基本条件的现实性和创造条件的可能性。4、对方法多样性作出分析和选择。

D、通过细致的分析之后,确定方法。形成《企业文化战略执行体系》

第6步:组织方式的确定

有了合理的战略目标和可行性方法还必须对它的组织方式进行一体化设计。合理的目标和科学的方法不会自动实现,必须依赖有效的组织保障。组织设计关系到组织结构分析、动力机制分析、控制机制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A 、组织结构分析思考的主要内容有:1、列出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详细组织结构图谱,分析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

主要和次要之间、目标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2、设置岗位,并对岗位职责进行分析,分析它的作用以及与人力资源状况的矛盾性及统一性关系。3、关于岗位培训计划的设计,培养适合岗位需要的人才。

B、关于动力机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1、动力机制的结构和机制的合理设计与分析。2、行为规范的合理设计与分析。3、动力机制与公平、效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统一性分析。

4、动力机制与发挥人的积极性的分析(包括如何有效建立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惩罚方法、学习培训等制度的分析)。

C、关于控制机制分析思考的主要内容有:1、信息反馈机制的思考与分析。

2、系统诊断机制分析。

3、监察机制及其快速反应机制的思考与分析。

D、在进行以上的分析和论证后,形成一套有效的企业文化战略组织方式。

第7步:达成共识后定稿

乙方将企业文化的诊断、策划、设计手册送达甲方审稿。甲方对手册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乙方根据甲方的建议进行修改,经双方研讨达成共识后定稿。甲方付清给乙方劳动报酬第8步:跟踪服务

企业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少新问题,因此要想保证企业的良性运行,并把企业文化战略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后续服务。后续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保证系统运行的协调性和执行力度和适度的稳定性。内容包括:

A、问题诊断:问题的描述、问题的原因、问题的作用与结果、克服问题的方法、力度和适度

B、系统诊断:系统识别、系统体制、系统机制、系统功能、系统紊乱、系统关系、系统适应

C、协调性诊断: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诊断;目标、方法、组织一体化协调性诊断、过程一体化协调性诊断、主客体关系协调性诊断、思考力和执行力协调性诊断。

为了该项目的顺利展开,我们成立了这样的组织方式:1、由我亲自带领一

支精干的业务队伍,组成事业发展部,与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广泛接触,了解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的需求,精心策划、量身打造;2、由张良(研究生导师)为召集人,负责联系中国北京大学、中国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其它著名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成立专家组,针对我们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进行研究、诊断、策划和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