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教学设计参考201803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教学设计参考201803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教学设计参考201803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科

“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活动教学设计

(说明:此设计仅供学校参考,不准外传,如果学校有特色主题的也可以以学校特色主题开展。设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情况确定安排多1或2个课时)

一、活动背景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趋扩大,人口日益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不断地增加。据《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北京市日产垃圾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吨的卡车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同时北京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长。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广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达万吨……日益增长的垃圾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理,随之带来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就会无声的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为此,全社会都要倡导垃圾减量、分类处理,使垃圾的总量降下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

2011年4月1日,《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按照计划,垃圾分类率力争达50%,资源回收率达16%,资源化处理率达90%,末端处理率达75%,无害化处理率达85%。经过两年的实施,在一些试点区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要在全市范围内有效推进,仍需要每一个广州市民的共同努力。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活动,了解目前我国以及社区、家庭垃圾分类及其处理的现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等;知道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减少生活垃圾的一些常用的方法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身边垃圾处理现象的观察,发现与提出与垃圾处理有关的问题,形成相关的活动主题;掌握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初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收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形成小论文、观察报告、调查报告、设计与制作的作品等活动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情意目标

通过该活动认识到垃圾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活动规划

1.活动内容

以“生活垃圾分类”为研究对象,围绕生活垃圾的产生,周边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影响,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处理,可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等,合理设计主题活动,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

2.活动方式

专题探究:按照实践性、价值性、可行性原则,围绕“生活垃圾”话题选择子课题,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参观考察:根据主题活动性质及需要,组织参观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分类试点社区等。

社区服务:在家庭、学校、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服务等实践活动。

设计与制作:对废弃物品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拆分或重组,释放它们潜在的使用价值,创造出有一定价值性、观察性、技术性的物品。

3.活动阶段

选题阶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确定活动主题。

方案设计阶段:围绕活动主题,设计小组活动(研究)方案。

活动实施阶段:通过专题研究、参观考察、社区服务、设计与制作等学习方式,围绕主题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活动总结阶段:总结活动过程,反思活动成效与得失,完善活动成果,深化活动内涵,合理多元评价个体表现。

第一阶段选题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指导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同学、关注校园、关注社区、关注

社会,从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出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探究课题。有价值的、可行的探究课题是学生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获得能力发展的前提。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垃圾分类的一般知识,激发参与垃圾分类探究的热情。

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关垃圾分类的探究问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要找什么资料——如何去找——找到后如何处理”的过程,知道文献查阅的方法,为垃圾分类的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2.通过“问题导入——生成主题——分解主题——小组交流——拓展延伸”的过程,学习主题生成和分解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归纳、讨论、图示等方法。

(三)情意目标

1.激发探究垃圾分类的兴趣,初步形成“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的责任感,逐步产生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

2.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现象,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及现状。具体包括:

(1)引导学生自主地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垃圾分类”现象,尤其关注身边的垃圾分类情况。如家庭生活垃圾、社区生活垃圾的分类现状。

(2)通过查阅文件、文献等相关资料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政策。

(3)关注垃圾分类推进的情况,如推进的现状、策略、办法,关注人的意识、行为,关注社区的办法、政府的配套措施、国外的相关做法等。

(4)关注垃圾分类的设备、设施,如何改良现有的垃圾分类用品等。

2.指导学生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选择子课题,确定班级各小组的探究主题。

三、课型设计

本阶段适用的课型是文献查阅课和选题课。通过文献查阅课为选题课提供相关背景知识。通过选题课完成综合实践活动选题。

1.第一课时“生活垃圾分类探究”文献查阅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课件展示外国成功的垃圾分类做法,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究身边垃圾分类的状况。

2、文献法的概念。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3、要做好文献收集,步骤是:

第一,浏览——确定有关题目、部分(篇、章、节、段),这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精读——确定有关内容,这是一种“下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三,记录——对那些有价值的文献篇、章、节或段就应做好记录工作,以备后用。

二、明确查阅文献的种类

指导学生围绕生活垃圾分类需要查阅哪些文献资料,包括:

1、生活垃圾分类的一般常识

2、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3、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政策文件等。

三、实地查阅文献资料

1、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查阅相关资料。

2、该环节可在课内进行,也可安排学生在课外完成。

四、处理文献资料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获取有用的资料。

五、交流分享

在全班交流分享搜集、整理的资料。

2.第二课时“生活垃圾分类探究”选题课

选题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它强调主题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本次活动主题是“垃圾分类”。据2011广州市环保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垃圾正以惊人的数量淹没着我们美丽的城市。“垃圾围城”已经成为广州市政府急需解决的政要问题。伴随着4月1日正式施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现在广州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活动,学校、社区、家庭都已进入垃圾分类正在进行时,大家都认为垃圾分类是件好事,但如何推广垃圾分类,培养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在垃圾分类的实施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作为小学生我们围绕垃圾分类可以探究什么呢于是开展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

1.建议本阶段的教学用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为4课时,文献查阅2课时,选题课2课时。

2.建议选题课生成的子课题如下:

(1)家庭生活垃圾数量及分类情况调查

(2)校园生活垃圾数量及分类情况调查

(3)社区生活垃圾数量及分类情况调查

(4)社区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见调查

(5)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及策略探究

3.在选题课中还可以生成适用全班开展的子课题,如:生活垃圾分类广告宣传画的设计与制作;生活垃圾变废为宝DIY;生活垃圾分类用品的改装与设计等。

4.教师可结合区域、学校资源,学生兴趣生成其他有价值的子课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好处。

2、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2、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形成主人翁意识。

3、热爱环境,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身边环境,积极投入到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中。

难点: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导入图片:亚运后的广州,高楼矗立,珠水如镜,奔流入海的江水打开了一座城市最包容的胸怀!亚运后的广州,白云山、小蛮腰、科学城······让人们流连忘返!这美丽的城市,成为全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大家在享受这美好环境的同时,你又知道吗我们每天的生活将产生不少垃圾,越来越多的垃圾给城市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出示数据和图片)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

2、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有两种:填埋和焚烧。下面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引出:垃圾必须要解决,可这两种方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又看看国外的垃圾处理的方法。从图片中,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结:垃圾是可以再循环利用的。而且可以减轻地球妈妈的负担。(出示第一个大课题)

4、同学们,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广州市政府在4月1日正式实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垃圾分类是我们广州人共同的义务。(看视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6797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 开展“探寻动画片的奥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因为儿童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从选题“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起点,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选题以可行性,可操作性为关键”的标准来看,这是一个很适合学生探究的课题。反思这节“探寻动画片的奥秘”主题生成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活动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始终是兴致勃勃,他们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当活动总结谈收获体会时,学生一个个喜笑颜开,他们得意地说着自己所得所感,学生主动、合作、自主,从生成主题——分解主题——选择主题(分组)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体验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所以整节主题生成课中,学生积极、气氛热烈。 2、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传统的结论式学习为过程性学习,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探寻动画片的奥秘”的课题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生成的,学生对这主题充满兴趣,学生在活动中是主动的。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强调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在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和要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活动的乐趣 3、凸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在主题生成课上,所有老师一系列活动的功能指向是为学生

活动提供支架,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帮助。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兴趣,以老师为导,学生为主,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小组合作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生成主题、提出问题、分类问题、归纳小主题、选主题分小组、选组长定组名编口号等一系列的活动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点、让学生喜欢说、喜欢问、喜欢想、喜欢选、喜欢编,这让学生深深地感到他们是综合实践的小主人,参与实践,他们作主,老师只作指导。 4、教师得到锻炼。作为教师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综合实践课程的选题很重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抓住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选择探究课题。活动时,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实际情况适当分组,引导他们在学会分工协作,共同努力,这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但是,在课程执行的过程中,我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和难度。教师要设计整体的活动计划,在活动方案中要对学习内容、目标要求、组织方式和时间分配等做出安排;在组织实施活动课程过程中要提供意见指导。要把握研究进度,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该课程的实施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课后思考: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提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对动画片的综合实践主题都很感兴趣,但是话题一出,个别学生就在旁边说他自己的动画片,没有注意参与到老师的引导中;学生对于如何提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动画对小学生的影响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当今动画片制作飞速发展,制作精美、情节精彩、语言有魅力、音乐有感召力、动感效果强的动画片特别吸引小学生,小学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很多学生对很多动画片耳熟能详,对很多动画角色崇拜至极,为什么小学生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因为这是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也正是一个很好的综合实践课题。 我们准备这样来引导学生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在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先播放很多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片段给学生看,然后问学生你们喜欢吗?你们还喜欢那些动画片?为什么?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思考。然后建议:我们以《小学生与动画片?》为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好吗?探究动画片为什么这样吸引我们,它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设计理念: 1.体现学生个性化的特点。这次主题的选择,完全是学生喜欢的,在活动中,让学生们自己去收集,自己去表演,自己去展现。由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喜好不同,性别不同,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多方位的展现自己的风采。 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研究主体的原则展开,如一开始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目标和讨论确定探究的方向和方法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进了学生与探究主题的距离。 3.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辨别是非的能力,合作进取的能力,社会交际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的目标 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小学四年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小学四年级)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小学四年级) 姓名:陈祎 班级:571班学号:09557126 1、 活动选题:水果忍者 人们热爱大自然,大自然也给了人类丰厚的回报——在绚丽迷人的四季中,各种各样的水果纷纷显露身姿,他们以可爱的外形、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学生的家庭日常生活中,水果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它为人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还能美容,虽然大家与水果打交道很多,既熟悉水果,但又缺乏水果知识。而在我们学校附近有许多果农种植水果,在水果市场也有许多品种售卖,资源丰富。针对这一现象,我决定以“水果忍者”为活动主题,走进水果大观园进行研究与调查。 2、 活动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次实践的各项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 (1)调查采访。初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语言能力。 (2)小组合作。初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观念和领导能力,使学生在小组里各展所长。 (3)资料搜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了解水果的营养成份、食用疗效及科学合理的食用方法。了解水果的生长环境等。 3.初步掌握本次活动调查要运用的基本技能。 (1)了解撰写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2)会写活动日志与心得; (3)初步掌握文档编辑、摄影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运用调查法、访问法等,能了解水果的营养成份、食用疗效及科学合理的食用方法。懂得有效利用水果皮,健康低碳生活,了解水果的生长环境等。 2.通过采访专家、上网查找资料等,研究科学正确食用水果、水果皮的妙用等,制作出水果食谱及生活小妙招等等。 3.能用图形加文字说明的方式,设计水果作品的图案,可以是对水果外形进行改造,也可以是水果拼盘或果汁各色营养、健康、美味的作品等等,并能尝试与家长共同完成创意水果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课程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学科课程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已日益被人们清晰认识。义务教育的活动课程设置有晨(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等六类。 可是,人们对于活动课程的认识远不如对学科课程的认识来得深刻。特别是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实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有名无实,时有时无;综合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得不到根本的保证,有时间就搞一次活动,时间紧张就给语数学科让路;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不固定,可以根据学校工作随时变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可以根据老师兴趣随意进行安排,等等。因此,我们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使活动课程真正与学科课程一样成为学校整体中强有力的另一翼,决定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一、课题的目标 (1)通过研究,解决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和推行的规范问题,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与学科有关的直接经验,促进创新意识和实贼能力的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和谐发展。 (2)借鉴外地经验,探索出一条城区小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方法和途径,逐步形成具有城区特色的活动课程的实践模式。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任何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都不是凭空获得的,无一例外的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摘取的。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人发展是否全面、充分与受教育的面、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的书本知识(主要由学科课程来完成);二是以获取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为主的各类实践活动。这两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学生才能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并列开设各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而且相辅相承,可以优化小学课程结构,增强整体育人功能。通过加强和规范活动课程教学。构建活动课程的内容体系、操作体系和管理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和时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全面、主动的发展。 三、实施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安全在我心中 一、课题的提出: 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焦点。安全重于泰山,教育首先在前,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更是不能忽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安全牵动着每一位教师和家长的心。近年来,儿童意外死亡人数占儿童死亡数的1/3。当意外伤害来临之时,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必须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而顺利地生存下去。有关部门曾对7—10岁的学龄儿童进行专项调查,其中80%的孩子回答不上:“什么叫生存”,当问及“如果你遇到洪水或者地震时,大人又不在身边怎么办”时,“拼命跑”、“喊救命”是孩子们普遍的回答……由此可见,生存教育的缺失。很多专家认为,目前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低下,主要是广大家庭、学校还没有意识到该方面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我们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安全“自护小能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 1、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今年来全国小学生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要不断提高学生返券防范意识,做到自我保护! 2、加强学生的主动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科目,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收实践能力! 三、活动的具体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上网、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在活动中观察身边的安全隐患,制订防治措施,了解安全常识,学会自救自护。 2、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安全隐患的采访调查,对一起起安全事故的了解分析,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 3、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掌握研究方法,培养合作及创新等综合能力。 四、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及方法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六(2)班学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1、主题的确定阶段;2、活动体验阶段;3、活动总结,展示交流,汇报成果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师应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跟踪指导。 (一)主题确定阶段 首先映示近日公安局下发张贴的犯罪嫌疑人模拟画像及协查公告,请同学们谈一谈看到这则协查公告的感受。由此,学生安全的话题引起了全班学生的思考和重视。教师趁热打铁,多媒体映示事先搜集整理的学生安全事故材料,确定了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安全自护小能手”。 1、讨论确定研究内容 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后,大致形成以下研究内容: ⑴校园安全 ⑵居家安全(水、电、火等) ⑶饮食安全 ⑷网络安全 ⑸交通安全 ⑹校外治安 …… 2、学生根据兴趣、家庭住处等不同,自由组合组成研究小组,结合本小组感兴趣的研究子课题,设计富有小组特色的组名。 (二)活动实施阶段 1、集中学习,探索积累 ⑴上网查阅学生安全事故的有关数据与案例,从而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⑵和学生一起调查学生校园活动以及放学路上的活动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 ⑶邀请校外辅导员——派出所警官来校作报告,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Comprehensive Practice Program For Primar y School Students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前言: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对每个步骤的详细分析研究,以确定活动的顺利,圆满进行。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篇章2:2020年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章1: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我对零花钱的体验 一、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钱越来越来成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而,家长给学生零花钱也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养成了看不起小钱;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让孩子们形成了不正确的的价值观,也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以及会养成孩子们相互攀比的坏习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挣钱很辛苦,及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我想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培养良好的金钱观,更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我对零花钱的体验 2、活动目标: ⑴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⑵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通过活动纠正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引导学生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3、活动形式 ⑴、组织形式 ①个人、小组、班级活动相结合②邀请家长 ⑵、实践形式 ④规划、表达、反思③小组合作交流②研究、设计和劳动①调查访问 4、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深入实际调查、访问,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体验赚钱,体会赚钱的艰辛。 第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说说和花以前父母给的钱有何不同。 三、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制定活动计划 1、课题的确定 最近发现一种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学校商店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争着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我心中产生了疑问:“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零花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可不可以把这个现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于是,我就把这情景拍下来,再组织大家谈论。实践活动课上,我让同学们看这情景,发现同学们也都有同样的疑问,因此我决定以此开展《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实践活动。 2、分组制定计划 课题确定后,与全班同学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决定分为两组。一组用问卷调查、采访的形式对全校学生的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进行调查;二组用问卷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精选范本

《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实施方案 和美实验学校褚博一、活动主题提出的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祖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祖国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维度的目标 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风俗习惯、地方风土人情、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等知识内容合理恰当地融入整个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取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方法性知识的的获得与掌握。 2.能力维度的目标 学生在经历与体验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在研究小组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调查与访谈技巧,提高规划安排能力,学会整理与分析有效资源,运用创新思维探讨实施活动计划。 3.情感、态度维度的目标 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在深入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端正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态度,摒弃崇洋媚外的不正风气,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

河桥小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受到了众人的关注。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课程,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它既不是科学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更不是学科课程辅助和附庸,而是一类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新型课程。它的价值体现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前调学生亲历亲为,鼓励学生超越学科的逻辑体系,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自主选择探究课题,发现问题,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了解自然、关爱社会,形成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实现其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等。 为更好地把握课改精神、创办学特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我校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为宗旨,以课题研究为阵地,面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现状,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苏州市立项课题《开发利用生态园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该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我校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更为广阔的学习途径,强调学生在亲历实践中,掌握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 1、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实践互动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增强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

最新新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新版2013年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我和父母心连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让学生与家长“心连心”。 2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鼓励他们多与人交流,在交流中体会成长趣事。 3 、培养学生调查,访问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学会与人沟通,分享成长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1、探讨青春期如何与父母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与人沟通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儿童时代到青春期时代的变化,青春期怎样度过。 教学过程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1)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了? (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理解。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渐渐老了,我们需要加强沟通,互相体谅,才能保持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2)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我们应该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同时,我们也要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述: 这是一个六年级女生的日记,也是她的自我感受。学生的喜好,与同学交往的兴奋,不注意考虑家长的忧虑和感受,对于服装的偏爱,以及家长对男女生交往的戒备等,都是初中学生普遍遇到的现实中的问题,这些是基于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必然会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讲: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

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 从家长角度讲: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说明两代人之间有代沟。 设问:为什么两代人会出现隔阂产生代沟哪? 2、产生代沟的原因 相关链接:“我眼中的爸爸”(详见教材P20页) 想一想:“我眼中的爸爸”说明了什么?(学生谈谈看法后教师总结归纳)(说明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家长的看法是不同的:在人们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这多少带有规律性。) 做一做: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 教师小结:通过填表我们可以发现: 二、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 活动二: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想一想: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呢? 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非那样;你说这好,我非说那好;让我信这,我非信那。这些是青春期学生普遍性的反映。 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在你身上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 相关链接: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几种具体情景和心理原因。 ──独立意识受到阻碍。我们要独立,家长不让我们独立 ──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我们要做主,家长不让我们做主 ──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我们要出点儿圈,家长制止我们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汇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汇总 (包含《节历教育》,“乐于助人,从我做起”,《我和蔬菜交朋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节历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此时我根据学校大的主题“传承民族文化,颂扬民族精神“。捕捉了这个大家熟知的民族传统文化点,引导学生通过探寻,力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共同决定就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探寻”为活动主题。 活动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培养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亲自采访调查,触摸人们的实际生活,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及责任感。 5.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创造性的人格。 活动方式: 1. 查资料(上网,查书、报纸、杂志) 2. 调查、访问(例如: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3.比较法(南方人与北方人,汉族和少数民族过节的不同。) 4.收集图片和传统节日的装饰品…… 5.亲身体验,形成文册,总结交流。 准备阶段:

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明星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在当今这个社会,科技发展异常迅速,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电视、电脑、电影等都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孩子们对很多电影中的形象,念念不忘,成为一些忠实的影迷,歌迷。有“玉米”,“宏迷”的歌迷,也有“荣迷”,还有一些孩子比较迷恋“俞洪敏”,更有孩子是奥巴马的忠实粉丝。更有孩子觉得汶川地震中,行军礼的孩子是他们心目中的明星,奥运会上美丽的身姿,跳水皇后郭晶晶,也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所以孩子们的兴趣成了一个很好的话题,也正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我们准备这样来引导学生开展这个话题的研究,在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给学生看,然后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问问孩子们喜不喜欢?还喜欢哪些电影?喜欢它们什么?播发一些励志的视频,例如俞洪敏的访谈节目,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进一步的讨论、思考。然后提出建议:我们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明星》为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好吗?探究电影对孩子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怎样吸引我们? 二、设计理念 1.体现学生个性化的特点.这次主题的选择,完全是学生喜欢的,在活动中,让学生们自己去收集,自己去展现,自己去发现,由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喜好不同,性别不同,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多方位的展现自己的风采. 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研究主体的原则展开,如一开始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目标和讨论确定探究的方向和方法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进了学生与探究主题的距离. 3.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辨别是非的能力,合作进取的能力,社会交际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的目标 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协作,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能力目标 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培养查找,搜集并简单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知识目标 1.知道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人物,那类人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 2.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为什么这类人物会如此受小学生欢迎 3.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对小学生的影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欢欢喜喜过新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欢欢喜喜过新年 一、活动背景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人最期盼的日子。过年了,合家团聚是每一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刻。 在中国人的眼里,“年”里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在上千年的岁月中,人们又为“年”加上了许多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使“年”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为了让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使学生不仅爱过年更了解“年”,我们开展了“欢欢喜喜过新年”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人最期盼的日子。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认识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2. 能力目标: (1)明确本次活动所需要探究的主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春节知识探究的兴趣。 (2)能将探究的主题进行合理的划分,明确各组探究的专题,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规划本组的研究计划。 (3)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团队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彼此间的沟 1 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参与艺术。 3.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春节习俗,感受中华民俗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通过小组自主参与活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感受过年的热闹与快乐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继承与发扬意识。 三、活动对象 三年级全班学生。 四、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将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年”文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能将探究的主题进行合理的划分,明确各组探究的专题。 活动难点:进行调查访问,分析过年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向周围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活动准备 1. 搜集有关“年”来历,风俗习惯等的资料。 2. 搜集对联、窗花、门神等素材,并分类加以整理。 3. 在自己生活区做一次调查访问及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周围的人对年的看法。 4.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2 5. 学生总共分为五组,每组八个人。 6. 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小组活动方案 六、活动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视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视角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如《公益广告》、《诵古诗品古诗》、《走近屈原》、《我们的班级》等,学生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并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活动中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我都纳入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情系父母体验真情 一、活动主题:情系父母体验真情 二、活动课时:一周 三、活动地点:学校父母的工作地点家里父母的朋友和同 事家邻家 四、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体验自己去探索和思考问题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 趣。 3)通过这次活动后,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体谅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 4)能够通过向父母的学习,鼓励小朋友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父母的兴趣爱好 2)了解父母对家庭、社会和自己所做的贡献 3)从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 4)能客观说出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和父母深刻的谈话能够形成逆向思维的能力和为他人着 想的能力 2)通过和周围邻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谈话,增强社会交际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在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和处事方面搜集资料时,可以培养深 入思考、独立处理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5)通过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够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五、活动对象: 活动没有限制,适用于中小学的每一个学生。 六、活动实施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几个同学一组共同构思问题, 单独完成提问部分,再集体讨论得出总结) 1、准备阶段 1)由老师事先联系一个本班学生家长较多的单位 2)设计好向父母提问的问题 3)做多份问卷调查给邻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 4)构思好几个关于父母工作时的问题给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 2、活动阶段 1)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单位,近距离地观察父母工作,体会父母工作之辛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报告人:安丘市实验小学刘成伟 综合实践课的学习过程是:从课堂出发,到社会生活中进行探究,再回归到课堂。综合实践课将课堂与社会连接在了一起,为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积累生活经验搭建了活动平台。通过课程的实施,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三者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以及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步骤: 确立活动 主题 一、“主题”来源 评价活动方案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实施 活动总结提升 教材、教育部门 教师家委会 建议 讨论“主 题” 来源 学生?? 提议

不管这些主题是活动方法指导、社区服务实践还是展示交流、技术实践等, 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的主题一定是学生和教师双方协商的结果。二、制定活 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设计应简明扼要,可用表格形式表达,也可用文本形式呈现。 三、评价活动方案 (一)综合运用诊断性等方法评价 对活动方案进行评价,其目的是诊断其是否成熟可行,从而对综合实践活 动方案作出鉴别与选择,为进一步修正方案提供信息,为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 作出前期的质量监督。活动方案是否可行,方案目标、方案内容(含课程资源)、过程与方法是关键。因此,这一评价为方案目标的进一步优化,为方案目标、 内容、过程与方法的改进提供了依据。活动方案的诊断性评价经常采用汇报、 报告、提问、辩明、调查、讨论等具体方法进行。 (二)引导学生反思整个设计过程 反思是重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回顾整个设计过程,使老 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愿望,为分析方案的成败得失,为今后更好设计活动方 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 系统回顾方案设计全过程。反思方案设计全过程。评价设计效果,对设计做出 评价。 (三)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为改进设计做好积累工作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江村沟垃圾处理问题 一.总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经历垃圾回收利用的活 动,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认识一些基本的回收标志;了解一些常见的 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2.带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 力、并身体力行。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 1.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多多了解有关西安市江村沟的垃圾处理问题,鼓励他 们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 2.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 生的自己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3.培养提高学生自己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 4.锻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和自己主动查找资料的乐趣。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资源意识。 二.活动准备: 课前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像带。老师可以实地考察,并且进行 拍照。 三.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一周>)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并且以“一封来自江村沟小朋友的求救信”引入目前社会所存在垃圾处理问题。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发现问题。 示例:1.西安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2.这些垃圾分为哪几类;3.产生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4垃圾处理问题出现的难处;5. .我们是否可以进行垃圾 的二次利用呢;6.如果垃圾处理不当会产生的危害;等等。 (二)第二阶段(发展阶段<第二周>)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主题,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江村沟实地考察。 (1)教给学生收集、记录信息的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课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节选) 芦淞区教育局课题研究组 一、研究的背景 “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眼光瞄准经济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瞄准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身体心理素质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这一重要渠道,用这种观点来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教育,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主要包括:重书本知识学习,轻实践教育活动;重分科课程学习,轻综合课程学习;重学校封闭式教学,轻社区开放式教育。 为了培养出符合21世纪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转变教育现状,我们早在2000年就提出在小学开发综合实践课的构想。2001年秋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从小学到中学必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此,综合实践活动正式以“课程”的身份进入了中小学校园。然而,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遇到了诸多的阻碍,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指导纲要”的精神也无法很好地落实。因此,为了探索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途径,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2000年立项时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发与研究”变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一套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课程管理体系。 2、探索出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3、探索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全区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习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练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课程目标目标是预先设定的意欲达到的状态。课程目标则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相应学龄段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确定的,学生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2. 总体目标是指3-12年级的中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 3. 学段目标是指某一学龄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在每一学龄段的具体体现。 4. 总括式表述所谓总括式表述就是指不分段落、只用一段话将活动主题具体目标表述出来。 5. 列点式表述所谓列点式表述就是指将活动主题所涉及的目标要点分列出来。 6.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7.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活动。 8. 人的身心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身体发展主要是指身高、体重、各种器官及其技能的发展。心理发展主要是指人的感知、想象、思维、创造力发展以及情感、意志等。发展特点是:顺序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 9.“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以及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它绝不可以追求系统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知识与能力目标并不仅仅作为结果性目标,它也具有过程性目标的性质。 10.“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它不仅强调学生亲历实践学习的过程,如进行观察、调查、实验、测量、分析、比较、评价等学习活动,而且还立足于现实社会的具体生活,强调让学生了解、掌握和应用各种发现及提出问题的方法,以及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应用的方法等。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更关注他们情感体验和态度养成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真正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促使学生获得丰富而完整的人生经验,从多方面满足学生需求,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12.“全员参与”指的是综合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参与的机会,从而得到发展。 13. 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体验具有很强的主动性、情感性和个别性,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内心感受与理解,内在省察与反思。(五章二节) 14. 总体规划是指具有整体性的时间比较长的一种计划。 15. 系统分析法综合实践活动规划的系统分析法就是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机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整体安排活动的相关要素而进行的活动构想或策划。16. “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存在着七种相互联系的智力,即语言的智力、逻辑的智力、视觉空间的智力、身体动觉的智力、音乐的智力、人际交往的智力以及自我反省的智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 为保证活动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活动的目的或者意义。那么你有了解过活动方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暑假生活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具有时间长、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多、适宜户外活动等特点,为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过一个文明、有益、健康、充实的暑假,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制定小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践育人、活动育人”为目标,以“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参与实践”为主题,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

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了解国情乡情,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奠基。 二、基本内容 紧扣“把暑假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暑假的主人”这一原则来组织暑假活动,体现参与、环保、节约、和谐、亲情、奥运、关注四川地震灾区等主题。因校制宜,结合学校特点和周边社会自然环境确定活动内容和主题。主要包括: (一)社会参观活动 通过社会参观活动旨在让学生充分融入社会,感知社会,了解社会。在教师指导下,确立研究课题,撰写调研报告,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社会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社会实践活动 1、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调查了解,从而感受社会的变化,自己得出结论,如通过调查身边人、身边事的环保节能意识,人们的奥运情怀等,比在课堂上硬性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在小学高年级因地、因人布置不同的’调查任务并写出调研报告。 2、体验类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