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与成形模拟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与成形模拟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与成形模拟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

与成形模拟

作者姓名:

导师及职称:

导师所在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与成形模拟

摘要

本课题把汽车覆盖件车门内板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常见的板料成形分析软件Dynaform作为工具对拉延成形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本课题设计的意义是拉延成形CAE 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冲压产品的缺陷,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对拉延成形工艺进行优化,以减少反复试模修模的次数,缩短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周期。完成的主要工作有通过UG对汽车车门进行拉延模具的设计,再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制定合理的成形工序,采用Dynaform软件对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查看模拟结果中的板料流入量,根据经验和反复对试验结果的验证与分析后,重新设定相关系数,找到最合适的参数设置。

通过Dynaform软件的模拟仿真结果的分析,板料的厚度,拉延筋的设计,压边力的大小,成形的尺寸设计,冲压的次数与力度等对板料的成形结果都有很大影响,要想获得最理想的仿真结果,只有通过经验和不断地实验才能找出最佳方案。

本毕业设计的有用结论主要是用Dynaform软件可以模拟板料成形的真实过程,从而避免生产过程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试验,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CAE数值分析仿真结果也十分准确,在中国仿真率达到97%,在国外达到100%,它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拉延成形;CAE分析;Dynaform软件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Mold design and Forming Simulation of the Drawing of Car Door

Abstract

This topic do research on forming process parameters with the car door inner panel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common sheet metal forming analysis software Dynaform as a tool studied. Design of this projec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drawing forming CAE analysis can predict in advance stamping product defects, helping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on the drawing form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to reduce repair mode repeatedly tryout times, shorten product design and production cycle. The main work completed through the car door for UG drawing di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 forming process to develop a reasonable, using software Dynaform deep drawing process is simulated view simulation results sheet inflows based on experience and repeated validation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re-se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parameter setti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ynaform software simulation results, we can conclude that sheet thickness, drawing beads design, BHF size, the size of the design forming, stamping the number and intensity of such result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heet metal forming. Only through experience and constantly experiments can we find out the best solution and get the best simulation results.

The main useful conclusions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at the real process of sheet metal forming can be simulated by Dynaform software, in order to avoid labor-intensive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test and to save the cost largely. CAE Numer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lso very accurate simulation in China reached 97% to 100% in a foreign country, its application will be more widely

Keywords: drawing forming; CAE analysis; Dynaform Software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引言 (1)

第1章绪论 (2)

1.1冲压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2冲压模具CAE数值模拟分析的目的 (2)

1.3A UTOFORM软件简介 (3)

1.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

1.5课题的研究方案 (6)

1.6本章小结: (6)

第2章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理论 (7)

2.1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有限元仿真理论概述 (7)

2.2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数值模拟有限元理论 (8)

2.2.1 几何非线性 (8)

2.2.2 Barlat屈服准则 (9)

2.2.3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单元模型 (11)

2.2.4 有限元控制方程的求解 (16)

2.5本章小结 (18)

第3章基于DYNAFORM模面前处理与参数设置 (19)

3.1模面前处理 (19)

3.1.1 Dynaform初步处理 (19)

3.1.2创建DIE (19)

3.1.3 创建PUNCH零件层 (22)

3.1.4 创建BINDER零件层 (23)

3.1.5创建BLANK零件层 (25)

3.1.6 板料成形设置 (26)

3.1.7 凸凹模、压边圈定位 (28)

3.2参数设置 (29)

3.2.1 设置工序、控制参数 (29)

3.2.2 动画预览 (30)

3.2.3 Dynaform求解器计算 (30)

3.3 本章小节 (32)

第4章 CAE分析数值模拟仿真结果 (33)

4.1读入结果文件到ETA/POST (33)

4.2绘制变形过程 (33)

4.3成型极限图FLD (34)

4.4厚度变化情况 (36)

4.5录制AVI成形过程 (37)

4.6本章小结 (38)

第5章拉延模结构设计 (39)

5.1拉延模工作部分计算 (39)

5.1.1 凸模圆角半径 (39)

5.1.2凹模圆角半径 (39)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5.1.3 凹模工作深度计算 (40)

5.1.4 凹凸模间隙 (40)

5.1.5 凹凸模横向尺寸及公差 (41)

5.2其他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42)

5.3拉延模比和高度的计算 (42)

5.4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 (42)

5.4.1 凸模部分: (42)

5.4.2 凹模部分: (43)

5.4.3 压边圈部分 (44)

5.4.4 装配部分 (44)

5.5本章小结 (45)

第6章结论与展望 (46)

附录B 英文文献及翻译 (49)

附录C 主要参考文献的题录及摘要 (57)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插图清单

图1-1 汽车门内板零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图1-2 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数值模拟技术路线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图2-1 应变的度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图2-2 BT单元局部共转坐标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图3-1 车门IGES曲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图3-2 显示选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图3-3 当前零件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图3-4 网格划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图3-5 单元选项框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图3-6 曲面网格划分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图3-7 网格检查后的缺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图3-8 模型修补工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图3-9 创建单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图3-10 零件层显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图3-11 DIE复制到PUNC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图3-12 添加到选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图3-13 选择单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图3-14 分离出的BINDER零件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图3-15 分离出的PUNC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图3-16 毛坯生成器选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图3-17 定义毛坯选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图3-18 材料选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图3-19 薄壳单元选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图3-20 BELYTSCHKO-TSAY属性卡选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图3-21 材料属性(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图3-22 材料属性(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图3-23 材料属性(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图3-24 板料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图3-25 DIE、BINDER、PUNCH的定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图3-26 工序参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图3-27 参数设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图3-28 动画预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图3-29 dyn文件导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图3-30 dyn文件导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图3-31 eta/LS-DYNA jobs Submitter窗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图3-32 dyn文件计算窗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图4-1 后处理选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图4-2 文件导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图4-3 Frame选项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图4-4 FLD对话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图4-5 等值线数值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图4-6 毛坯成形结果的FLD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图4-7 局部拉裂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图4-8 边框起皱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图4-9 板料成形的厚薄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图4-10 局部厚度参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图4-11 局部相对减薄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图4-12 A VI电影录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图4-13 压缩程序对话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图5-1 工件尺寸标注在外侧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图5-2 工件尺寸标注在内侧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图5-3 凸模(俯视)三维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图5-3 凸模(仰视)三维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图5-4 凸模座三维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图5-5 凹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图5-6 压边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图5-7 总装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列表清单

表5-1 凹模圆角半径与凹模深度(m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表5-2 间隙系数n[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引言

发展汽车,模具先行[1]。汽车覆盖件95%以上为冲压冲压产品,只有少量的是注塑产品,因此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技术是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车身产品质量和整车的开发进程。

汽车覆盖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汽车车身的主要组成部分[2][3]。汽车覆盖件的特点是:材料薄、尺寸大、形状复杂、表面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等。随着汽车产业的井喷式发展,传统覆盖件模具的制造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严重阻碍汽车产业新的发展模式。

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仿真软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0世纪70年代末,冲压成形CAE 仿真软件开始了商业化之旅,如Autoform、Dynaform等。这些软件对板料成形过程中产生的起皱和开裂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4-6]。

目前,CAE分析的准确性已得到实践的验证,板料成形CAE软件在企业中得到了深入广泛的运用,已经成为板料成形不可或缺的前期预测工具。通过CAE分析可以预知板料的开裂位置、起皱高度、回弹量以及冲击线和滑移线的位置等等,这为前期优化模具工艺和模具结构提供了可靠依据,对保证模具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钳工工作量和生产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CAE分析时参数设置不合理,板料就会出现起皱、开裂和超过可接受范围的回弹,这些缺陷的存在说明生产现场极大的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果不给予解决,模具生产制造将面临较大的工作量、较低的效率、和较大的投入等问题。如何快速准确的利用CAE分析软件寻找到相对最合理的参数,达到合理分析板料成形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提出切实可靠的工艺方案,已成为各汽车模具公司应用和研究中直接面对的问题。

开裂、起皱和回弹等是在板料成形过程中常见的三种质量缺陷,也是金属板材拉延成形最关心的问题[7][8]。主要表现为拉伸失稳材料的撕裂、压缩失稳余料的堆积和压力卸载后应力释放产生的回弹,它们直接影响到板料的成形质量和尺寸精度,尤其是拉延工序,其对后序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能否生产出合格的零件至关重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提高,质量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汽车主机厂的公差要求都在两丝以内,不允许有开裂现象,起皱高度保持在料厚的2%以内,回弹量必须控制在许用公差以内,而且要保证冲压成形后板料的刚度,对与汽车覆盖件而言,这无疑增加了冲压模具成形精度要求。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第1章绪论

1.1冲压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非线性力学理论、有限元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冲压数值模拟技术逐步形成商品化的CAE仿真软件[9]。随着CAD/CAE/CAM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及其工艺设计近乎全线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思路[10]。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以超过20%的增幅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模具水平的提升,CAE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较好成果[11-12]。目前,人们对冲压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丰硕成果[13-17]。数值模拟冲压技术经过五十年的迅速发展,主要功能有:

1)拉延数模的快速造型

拉延是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首序,客户发来的数模一般是产品造型,需要进一步的添加零件的工艺补充方能实现零件的加工,即需要进一步造型。在常用的UG、Catia 等三维软件里建立其工艺数模速度慢、工艺合理性很难保证,在Autoform、Dynaform 等板料成形仿真软件有几何构型模块,具有快速生成较合理的工艺补充面功能,可以迅速造出凸模、凹模、压边圈、余肉等[8]。该系列软件通常采用参数驱动的模式,可以针对数模中不合理部位局部快速进行修正。

2)全工序数值模拟冲压过程

汽车覆盖件产品成形需要一般需要三到四个工序,常见的主要成形工序有:拉延、修边、整形、冲孔等四种工序[12]。在冲压数值模拟成形CAE软件中均可对各工序进行模拟仿真,此外还可以对任意一序的回弹量进行仿真及做回弹补偿。此外,目前不但可以进行冷冲压数值模拟,而且冲压热成形技术也逐步走向成熟,在国内一些知名模具公司已经开始探索性应用。

3)板料成形缺陷的预测和消除

板料成形质量缺陷主要有开裂、起皱、回弹、冲击线、滑移线、刚度不足等,其中开裂、起皱、回弹和刚度不足缺陷均可在数值模拟后处理云图中进行测量,同时由云图的色彩直观的表示出来[13-16]。冲击线和滑移线可以通过在后处理中添加基准线,计算机可在短时间内计算出其值的方向,同时可以测出各个部位对应的各种质量缺陷的数值大小[7]。预知这些缺陷,可以在工艺数模下发之前从工艺上或结构上针对性的对数模进行优化,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加速汽车开发进程。

4)板料成形性能的评价

金属板料成形性能是评价汽车覆盖件冲压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成形质量涉及冲压成形板料是否有开裂,起皱高度是否在公差许用范围内,回弹量和刚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其中,冲压后板料刚度与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流入量多少直接相关,以往是凭靠经验值来调节板料流入模具型腔的量,人工无法准确确定冲压件的刚度大小,数值模拟中板料流入量可以准确测量出来,且在后处理的成形性能图中可以直观清晰的看到各个部位刚度的好与差[5]。

1.2 冲压模具CAE数值模拟分析的目的

金属板料冲压成形是一个大挠度、大变形的塑性变形过程,涉及金属板料在拉深和拉延的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流动、塑性强化,以及其引起的起皱、开裂和回弹等问题。同时,冲压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体接触力学分析问题,其具有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状态非线性等较强的非线性[9]。因此单凭经验很难预先估计成形质量合格与否,往往要等到模具加工后试模时才能暴露出来,给模具调试造成极大困难,甚至导致模具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报废。

CAE参数设置不合理,板料就会出现起皱、开裂和超过可接受范围的回弹,这些缺陷的存在说明生产现场极大的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果不给予解决,模具生产制造将面临较大的工作量、较低的效率、和较大的投入的问题。通过CAE分析优化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设计,改善冲压成形技术,进而其控制成形过程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也是板料成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16][20]。

目前,国内冲压模具CAE数值模拟分析,还主要依赖与经验进行设置,然后用试错法进行调试,机时耗费较长,而且参数设置合理性很难保证;由于CAE分析准确度不足,导致一套模具都需要三到四轮的整改,而每轮整改的费用高达上万元,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设置CAE分析参数是汽车覆盖件模具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此已展开了大量的研究[20-23]。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就是如何找到合理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通过优化CAE数值模拟分析参数,从而达到减少现场整改次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推动整车的开发进程。

1.3 Autoform软件简介

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不断提高,CAE系统的功能和计算精度都有很大提高,各种基于产品数字建模的CAE系统应运而生,并已成为PXX车型侧围外板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工具,它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模拟预测分析,一定程度上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使其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其中Autoform软件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现代汽车和现代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都表明,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制造离不开有效的板成形模拟软件。世界上大的汽车集团,其车身开发与模具制造都要借助于一种或几种板成形模拟软件来提高其成功率和确保模具制造周期,国际上的软件主要有美国eta 公司的D,法国ESI集团的PAM系列软件,德国Autoform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Autoform,国内有吉林金网格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的KMAS软件,北航的SheetForm,华中科技大学的Vform等。本文着重探讨Autoform及其应用。

Autoform的特点:一、它提供从产品的概念设计直至最后的模具设计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其主要模块有User-Interface(用户界面)、Automesher(自动网格划分)、Onestep(一步成形)、DieDesigner(模面设计)、Incremental(增量求解)、Trim(切边)、Hydro(液压成形),支持Windows和Unix操作系统。二、特别适合于复杂的深拉延和拉伸成形模的设计,冲压工艺和模面设计的验证,成形参数的优化,材料与润滑剂消耗的最小化,新板料(如拼焊板、复合板)的评估和优化。三、快速易用、有效、鲁棒(robust)和可靠:最新的隐式增量有限元迭代求解技术不需人工加速模拟过程,与显式算法相比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得出结果;其增量算法比反向算法有更加精确的结果,且使在FLC-失效分析里非常重要的非线性应变路径变得可行。即使是大型复杂制件,经工业实践证实是可行和可靠的。四、Autoform带来的竞争优势:因能更快完成求解、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易于上手、对复杂的工程应用也有可靠的结果等,Autoform能直接由设计师来完成模拟,不需要大的硬件投资及资深模拟分析专家,其高质量的结果亦能很快用来评估,在缩短产品和模具的开发验证时间、降低产品开发和模具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上效果显著,对冲压成形的评估提供了量的概念,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机遇。

在本次设计中,通过应用CAE中Autoform软件对PXX车型侧围外板进行工艺分析和模拟,建立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工艺性分析,最后根据模型与设计要求,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进行判定并设计合理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运用CAE技术,可以增加设计功能,借助计算机分析计算,确保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减少设计成本; 缩短设计和分析的循环周期; CAE分析起到的“虚拟样机”作用在很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设计中资源消耗极大的“物理样机验证设计”过程,虚拟样机作用能预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 采用优化设计,找出产品设计最佳方案,降低材料的消耗或成本; 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 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以Dynaform作为试验工具,以某新款车型汽车覆盖件车门内板作为试验的研究对象,某车型汽车门内板CAD模型如图1-1所示,材质是DC06,料厚0.7mm。旨在通过软件模拟该款车门内板拉延工序的过程,在冲压模具图纸设计阶段,找出模具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前给予解决,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首先在Dynaform中进行造型,同时生成必要的工艺补充,设置拉延成形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拉延成形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分别对汽车车门内板各个单一评价指标最大变薄率、最大起皱高度和回弹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加权评分对拉延成形进行评价,建立目标函数,对实验结果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拉延工序影响成形质量的一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最后实验与实际对比验证,找出零件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图1-1 汽车门内板零件

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Dynaform软件的简介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课题是的研究方案;

第二章、论述了某款新型汽车覆盖件车门内板冲压模具拉延成形数值模拟技术的有限元理论;

第三章、用Dynaform进行前处理,导入Dynaform选拉延类型和接触方式,再进行有限网格划分,划分后再网格检查与修复确保网格合理无误,接下来定义成形工具(凹模、凸模、压边圈等)和材料属性,选择材料模型及单元公式,预估毛坯外形,划分毛坯网格,设置成形参数;并提交求解器进行仿真计算;

第四章、用Dynaform进行后处理,进行应力应变、厚度分析,出成形极限图FLD,最后坯料与工具间距离,录制变形过程、厚度、应力应变过程的录像。

第五章、拉延模工作部分计算、拉延模比和高度的计算、模具主要零部件(凸模、凹模、压边圈与总装图)设计,最后阐述模具材料的选用及其他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第六章、总结本课题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论及展望。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图1-2 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数值模拟技术路线图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1.5 课题的研究方案

本课题采用拉延成形CAE技术针对某新款车型汽车门内板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对影响其拉延成形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获得其最佳工艺参数组合。(1)用3D软件(如UG、PRO/E等)建立零件并导出iges文件;

(2)打开Dynaform进行前处理,导入Dynaform选拉延类型和接触方式,再进行有限网格划分,划分后再网格检查与修复确保网格合理无误,接下来定义成形工具(凹模、凸模、压边圈等)和材料属性,选择材料模型及单元公式,预估毛坯外形,划分毛坯网格,设置成形参数;

(3)提交求解器进行仿真计算

(4)打开Dynaform进行后处理,进行应力应变、厚度分析,出成形极限图FLD,最后坯料与工具间距离;

(5)查看结果是否满意,如不满意找出现场与CAE分析的不符之处,并将其反馈给CAE,改进方案进一步指导现场模具的调试,直到调出合格的拉延模具。

在课题中所选用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工艺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

1.6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冲压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其中包含拉延数模的快速造型、全工序数值模拟冲压过程、板料成形缺陷的预测和消除、板料成形性能的评价。然后对冲压模具CAE数值模拟分析的目的及意义和Autoform软件做了简短的介绍。最后概况一下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课题的研究方案。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理论

2.1 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有限元仿真理论概述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克拉夫教授发表“有限元法分析平面应力”著名论文,在该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有限元”一词[24]。随后,库兰特、阿吉里斯、特纳、克拉夫、钦科维奇等五人的五组论文奠定了早期有限元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有限元法诞生的标识。

在有限元法产生初期,只能进行分析处理弹性力学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马萨尔教授和王首次提出了弹性有限元的格式,后来日本学者山田嘉昭推导出了材料小变形问题的弹塑性矩阵的显示表达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比特、马萨尔和赖斯成功建立了T.L.格式的板料大位移、大变形的弹塑性有限元法。麦克米金和赖斯建立了更新的U.L.格式的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法,奥登和班达里等人完成了热粘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方法的建立,使得应用于冲压板料成形大变形问题分析的弹塑性有限元理论体系建立起来。

小林和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次提出了刚塑性有限元法,其数模特征是材料在屈服发生前呈刚性,屈服发生后的材料流动看作是不可压缩的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钦科维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提出了粘塑性有限元法,用不可压非牛顿流体的材料力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金属材料的塑性流动情况,同时他还第一次用有限元方法来进行数值模拟冲压成形仿真过程。1977年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举行的关于板料冲压成形力学分析讨论会上,由小林和王共同提交的关于冲压板料成形有限元分析论理论的发展,开创了现代冲压成形有限元仿真研究的先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王与布迪安斯基采用T.L.格式研究、分析了任意几何形状冲压模具的板料成形问题,第一次提出考虑板料在冲压模具与板料接触面和粘着效应作用下的板料和模具接触时的摩擦状态。小林和基姆采用轴对称理论,运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正交各向异性材质的胀形问题。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陆续研究了任意形状材质的拉深、非对称冲压模具的冲压成形等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韩廉和小林使用壳单元理论,首次运用刚性有限元法分析了方形盒的拉深过程,标识着有限元冲压成形三维数值模拟仿真的开始。

冲压模具金属板料的成形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板料的变形过程是一个集空间域与时间域的复杂函数[2]。有限元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将连续空间的求解区域离散成许多小单元,然后将这些小单元按一定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进而近似模拟仿真整个求解域内的变化情况。

通常情况下,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示来建立有限元函数式:第一种方式是所有的动力学、静力学和运动学变量总是以初始构形为参考基准,即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所有的参考构型始终保持一致,不发生改变,这种方式称为完全Lagrangian格式(即常说的T.L.格式);另一种方式是全部的动力学、静力学和运动学变量都是以每一载荷或时间步长开始时的构形,即在分析过程中参考构形是不断改变更新的,这种方式称为更新的Lagrangian格式(即常说的U.L.格式)[9]。针对大位移、大转动、小应变的非线性问题的分析常常采用T. L.格式相对比较合适;而对于大位移、大转动、大变形的非线性问题,运用U.L.格式则是一种公认合理的选择。因此,对于冲压板料成形这样的拥有大应变、多重非线性的问题,采用U.L.格式来建立有限元列式则更为合理。

目前,有限元理论已经开发成比较成熟的商业用软件,被广大企业所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为金属板料冲压的模具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板料成形缺陷由凭靠经验进行判断的不可预知变成了可提前预测。这一变革不但大大减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极大的提高了冲压板件的质量,有效的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数值模拟技术的出现被公认为冲压产业的标识性里程碑。

2.2 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数值模拟有限元理论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拉延过程是金属板料成形的主要工序,金属板料成形原理是凸模成形。金属板料在模具施加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大的挠度、大变形的塑性变形[9]。该过程不但使得金属板料在拉深和拉延的复杂应力作用下发生塑性流动、塑性强化,而且会引起金属板料的起皱、开裂和回弹等问题[9]。冲压模具拉延成形过程是金属板料成形过程中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边界条件非线性等多重非线性的复杂多体接触力学问题。

针对非线性问题的求解,常见的方法有增量法、迭代法和混合法三种[9]。对冲压板

材在拉延成形过程中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时,为了保证计算精度、求解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增量法进行分析。增量法实质上是用一系列线性问题去近似模拟非线性问题,即采用分段线性的折线来代替非线性变化的曲线。

当冲压板料的材料应力超过屈服极限时,其将呈现弹塑性的性质,这种弹塑性的产生与加载力的大小、应变速率、材料性能等因素相关。尽管可以采用全量理论或增量理论对冲压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进行近似分析,但采用增量理论更能够反映模具结构加载过程,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考虑卸载情况,所以在冲压板料拉延成形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材料非线性问题的时候,通常都采用增量法进行求解。

2.2.1 几何非线性

在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过程中,由于冲压用板料在模具力的作用下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同时产生了较大的应变和应力,因此需要对大变形中应力和应变进行定义,进而建立非线性的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在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中,为了方便描述金属板材任意一个质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状况,本课题选择了两个固定重合的坐标系。其中一个用大写字母i X )3,2,1(=i 来表示参考构形V 的坐标系,另一个用小写字母)3,2,1(=i x i 来表示现时构形v 的坐标系,如图2-1所示。板料中任一质点P 在参考构形中的坐标向量是

+

图2-1 应变的度量

[]321X X X X = (2-1)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其对应的现时构形中坐标向量是

[]321x x x x = (2-2)

因此体构形的变化可采用方程(2-3)来描述

),(t X x x a i i = )3,2,1,(=a t (2-3)

式(2-3)是单值、连续和可微的,且雅克比行列式不等于零,即

[]0d e t ≠=F J (2-4)

式中

[]????????????????????????????????????=33231332221

231211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2-5)

因此(2-3)式表示的变换具有唯一的单值、连续性,同时拥有可微的逆变换

),(t x X X i a a = (2-6)

同时有

[]0d e t ≠=f j (2-7)

[]????????????????????????????????????=33231332221

231211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2-8)

其中[]F 和[]f 分别称为在参考构形和现时构形中度量的变形梯度张量。

2.2.2 Barlat 屈服准则

判断板料屈服的准则有很多种,人们常用的屈服准则有Tresca 屈服准则、Hill 屈服准则、von Mises 屈服准则和Barlat 屈服准则等等。其中Barlat 屈服函数可以较好的对正交异性材料的各向异性塑性状态进行描述,且其屈服函数所反映的应力/应变响应与多晶体塑性力学中的结果是相符的,因此Barlat 屈服准则的精度比其它屈服准则的精度更高一些。

考虑平面应力条件下材料面内各向异性,Barlat 等人建立了对应的屈服函数表达式:

n n n n K c K K a K K a f σ222

2121=+-++= (2-9)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上式中:

21y

X h K σσ-=, 2222)2(xy y

X P h K σσσ+-= (2-10)

上式中y x ,分别表示板料的扎制方向和横向;σ表示的是沿扎制方向的等效应力;m 表示的是与金属板材晶体形状相关的指数,对于体心立方材料8=m ,对于面心立方材料6=m ;p h c a ,,,分别是描述塑性各向异性的材料参数,由各向异性系数

90450,,r r r 确定:

9090

001122r r r r a ++-=,a c -=2,90900011r r r r h ++= (2-11)

p 值无法由显式给出,必须进行隐式求解方能获得。Barlat 和Lian 提出与扎制方向成θ角度的材料厚向异性的计算公式是

θθσσσσ)(2y

x n

f f n r ??+??= (2-12)

令045=θ,进而定义函数: 451)(2)(r f f n p g y x n

--??+??=θσσσσ (2-13)

参数p 可以由(2-13)式进行迭代求解出。由于Barlat 屈服准则模型仅仅限于平面应力状态,因此弹性本构矩阵可以简化为:

[]???????????

?--=2100010112ννννE D e (2-14) 将式(2-14)和(2-9)代入弹塑性矩阵的一般式(2-8),整理可得出相应的弹塑性矩阵表达式为:

[]??????????--????????????--=00000)1(2100010114

3212222A A A A n E E D ep

νσνννν (2-15)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上式中:

221211)(---=n K K K K a H 221212)(-++=n K K K K a H

23421K h H y x σσ--=

24421K h H y x σσ-+= (2-16) 1252-=n n cK H

264K h H y

x σσ-=

2272K p H xy

σ=

[]21ν-=E D e

)(165423126

542311H H H H H H m E H H H H H H H A x ++-+'++=νσσ

375122751222)(1)(A H H H H m E H H H H H A xy =+--+'+-=νσνσν (2-17)

)(1)

(65324126532414H H H H H H mh E H H H H H H H h A y +--++-=

νσσ 式(2-15)表示材料在平面各向异性屈服准则下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矩阵[42]

2.2.3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单元模型

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行业实际工程应用中,常见的单元模型是壳单元和膜单元,壳单元对起皱的计算比膜单元更准确,但是计算速度没有膜单元快。

汽车覆盖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冲压成形有限元仿真的较优选择是壳单元,其拥有令人比较满意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基于这一点,作者[43]对几类基于梅德林(Mindlin )理论的0

C 型壳单元的综合性能进行了比较,认为BT 壳单元是最适合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金属板料拉延成形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的。

(1)共转坐标系的定义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BT 单元采用共转局部坐标系,它通过固定在单元中面内的与单元自身共同变形来建立应变速度和节点速度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相当适合速率型本构关系匹配[44]。图2-2为共转坐标系的定义的示意图,图2-2中1、2、3、4表示面上的BT 壳单元4个节

点。3?e 表示共转轴坐标系z

?轴的单位向量,其表达式如下:

图2-2 BT 单元局部共转坐标系

33

3?s s e = (2-18)

42313r r s ?= (2-19)

233

2322313s s s s ++= (2-20) 定义单位向量1?e

为x ?轴的单位向量 11

1?s s e = (2-21)

3321211?)?(e e r r s ?-= (2-22)

定义y

?轴的单位向量为2?e 132???e e e ?= (2-23)

在共转坐标系下,全局坐标和单元局部坐标之间的变换关系矩阵是由

)?,?,?(321e e e

这个三元向量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分量构成。假设全局坐标下的某一向量为

[]T z y x A A A A =,则与之对应的局部坐标系的向量为[]T

z y x A A A A ????=,则坐标变换为

第四章-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习题题目练习(附答案)

第四章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拉深是是利用拉深模将平板毛坯压制成开口空心件或将开口空心件进一步变形的冲压工艺。 2.拉深凸模和凹模与冲裁模不同之处在于,拉深凸、凹模都有一定的圆角而不是锋利的刃口,其间隙 一般稍大于板料的厚度。 3.拉深系数m是拉深后的工件直径和拉深前的毛坯直径的比值,m越小,则变形程度越大。 4.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是坯料的凸缘部分。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 向压缩和径向伸长的变形。 5.对于直壁类轴对称的拉深件,其主要变形特点有:(1)变形区为凸缘部分;(2)坯料变形区在切 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与径向的伸长,即一向受压、一向收拉的变形;(3)极限变形程度主要受传力区承载能力的限制。 6.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是拉深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7.拉深中,产生起皱的现象是因为该区域内受较大的压应力的作用,导致材料失稳_而引起。 8.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确定依据是面积相等的原则。 9.拉深件的壁厚不均匀。下部壁厚略有减薄,上部却有所增厚。 10.在拉深过程中,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不均匀的。即使在凸缘变形区也是这样,愈靠近外缘,变 形程度愈大,板料增厚也愈大。 11.板料的相对厚度t/D越小,则抵抗失稳能力越愈弱,越容易起皱。 12.因材料性能和模具几何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拉深件口部不齐,尤其是经过多次拉深的拉深件, 起口部质量更差。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加大加大工序件高度或凸缘直径的方法,拉深后再经过切边工序以保证零件质量。 13.拉深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筒壁传力区最大拉应力小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 14.正方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是圆形;矩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 15.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坯料尺寸不是绝对准确,因此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通常是先做好拉深模, 以理论分析方法初步确定的坯料进行试模,经反复试模,直到得到符合要求的冲件时,在将符合要求的坯料形状和尺寸作为制造落料模的依据。 16.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板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条件等。 17.一般地说,材料组织均匀、屈强比小、塑性好、板平面方向性小、板厚方向系数大、硬化指数大的 板料,极限拉深系数较小。 18.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太小,会增大拉应力,降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因而会引起拉深件拉裂,降低 极限变形。 19.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大,允许的极限拉深系数可减小,但过大的圆角半径会使板料悬空面积增大,容 易产生失稳起皱。

塑胶模具注意事项

塑胶模具注意事项 一、开发模具的步骤: 1.画好3D图 2.分好模具 3.订模板尺寸 4.排顶针图 5.线割图 6.骨位要打铜工尺寸图 二、关于水口的定制 A.塑胶模具细水口说明: 1.400MM以上可以做细水口 2.细水口才到位精确度高 3.细水口漂亮 4.不过细水口要贵一些多了一块板与其配件 5.差一点的卑机也可以卑 B.塑胶模具大水口说明: 1.300MM以内可以做大水口 2.大水口才到位精确度不是很高 3.大水口不好看,还要修平。 4.不过细水口要低一些少了一块板与其配件 三、产品缩水率为0.005MM 1. 画产品一般厚度为周边 2.5-3MM不会缩水,柱位一盘为

1.5-1.8-2MM之间。 2. 画产品防止冷却水道,不要压到它,特别是有孔位的。 模具顶针设计需注意事项,模具顶出机构的顶针在设计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顶针设计时需尽可能排在成品垂直的壁厚的正下方,来获得较大的顶出力量。 二、如果在斜面或者曲面上配置顶针时,则需考虑沉头定位的问题和顶出时顶针先端是否会有顶滑的现象。 三、顶针配置时在允许范围内直径应尽量加大且为标准规格品,相对也需考虑顶针(异材质)散热问题否则将来成品表面会留痕迹。 四、每套模具顶针直径尺寸不宜太多种,否则加工时需频频换刀既浪费时间及易出错。 五、顶针孔配合公差模仁孔为(+0.02,+0.01) ,XY方向位置度±0.1,X.Y 方向位置度公差需在±0.02-- ±0.05内。 六、顶针在配置时需考虑顶出时力量分布,是否平均成品深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需考虑增方梢在侧面咬花或局部增加顶出。 七、在排气不好的场所可考虑加顶针以利排气。例如:十字肋下方。 八、在凸出模仁排布顶针需注意其模仁强度的限制。 (一)、模具设计前检讨: 1、检查成品与成品间相互配合之尺寸(例如前后盖之配合),确定模具尺寸之公差数。 2、成品图中是否有特别肉厚不平均之处,是否会造成缩水,建议客户修正。 3、PL线之确认,是否接受。 4、成品结构是否会造成模具强度脆弱,建议客户修正。 5、是否有填充不易处,建议客户修正。 6、入子接合线位置,顶针位置,客户是否接受。 7、如有加工困难、或无法加工者,需建议客户修正。 8、塑胶模具设计成品图中拔模斜度,尺寸之基准点确认。 9、塑胶材质、缩水率、模具材质、确定是否可以。 10、脱模斜度是否足够(特别是咬花面及擦破面)

我国汽车美容及装潢业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进普通百姓的家庭。特别是中国成功加入WTO后,汽车逐渐大幅度降价,更加刺激了我国的私家车的消费。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的汽车拥有量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随之而来的巨大的汽车售后市场——汽车装饰与美容,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产业,同时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已相当成熟。据专家统计,因汽车消费而产生的利润大致按以下百分比分配:整车销售占20%,配件销售占20%,售后服务占6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汽车消费过程中,利润产生比重最大的一块是汽车售后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汽车销售商热衷于搞“3S”、“4S”店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都不想失去汽车服务这块利润,由此可见,汽车售后服务将大有可为。而目前欧美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已逐渐分化为大型汽修厂(3S、4S 店)及美容快修两大块,欧美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第二章国内外汽车装饰与美容现状对比 2.1 国外汽车装饰与美容现状 “汽车美容及装饰”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普及性、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随着市场需求逐渐从汽车维修行业中分离出来。服务范围从过去的修修补补、汽车清洗等业务发展成独立的服务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汽车相当普及 ,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几乎占据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五分之一,其中轿车高达1.3亿辆 ,平均每1.3人拥有1辆。汽车后市场中 ,汽车美容行业已占到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百分之八十。汽车维修与美容行业已经成为美国仅次于餐饮业的第二大服务产业 ,并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在西方国家由于法律法规完善以及监管部门的得力监管下,消费市场极为稳定,极少发生欺诈、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其从业人员更是在有资质的专业培训院校进行过系统的理论以及实践,经过完善的考核体系才可以持证

国外汽车车身开发与制造技术(20201003181215)

国外汽车车身开发与制造技术 发布日期:[2005-3-9] 共阅[202]次 ? 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汪卫东 车身是一个品牌的标志和象征,它代表着汽车开发的水平,在汽车开发中占有主体地位。国外汽车企业在车身开发、制造方面广泛采用最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进行全新开发和超前开发,开发队伍及其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使得车身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创新的车型越来越多。 众所周知,国际大型汽车集团均以家用车辆(轿车和MPV )为绝对主导产品。由于车身总成占这些车型整车总质量和成本的一半左右,并代表了公司产品的品牌形象,加之对其投资的巨大,各集团公司均把车身开发放在整车开发的首要位置。车身开发周期的长短是决定整车竞争力的大小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国际领先汽车集团的车身开发周期在近10年来已大幅度缩短。20世纪90年代初期,车身开发周期为3?4年,近年已减为1.5?3年, 10年间缩短了近一半时间。分析其原因,开发和研究的方法、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的采用、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等方面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充分进行超前开发和研究 造型设计的超前开发 在近几届国内外汽车博览会上,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在未来 5 年、10 年甚至15 年拟推出产品 的概念样车,这种使用当今技术或许根本无法制造的造型,起到了引导用户心理、预测用户对新概念车的反应的作用,也给车身设计和制造技术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目标。 结构设计的超前开发 结构设计的超前开发一方面用于配合造型的超前开发,推出概念样车;另一方面可通过较长时间的超前开发,将其成果逐步移植在正在开发产品上,如翼式开启车门、组合式车身等均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超前开发。目前有关公司进行超前开发的低能耗(低风阻、质量轻)电动汽车车身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商业化应用,另外,结构的超前开发也为汽车满足日益严格的安全法规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技术的超前研究 在这方面,正、侧向安全气囊等应用技术都经历了10 年或更长时间的超前研究才得以广泛应用,整车浸锌技术、双面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大要点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大要点 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它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一、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二、脱模斜度 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三、产品壁厚 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四、加强筋 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五、圆角 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六、孔 1、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汽车行业类】汽车装潢标准

(汽车行业)汽车装潢标准

汽车美容装潢工职业标准(试行) 壹.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汽车美容装潢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专用设备及工具,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内、外部进行清洁、保养和装璜,且指导车主正确对车辆的非机械部分进行维护保养。 1.3职业资格等级 本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分别为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壹定的观察能力,有色觉感、四肢灵活、适应于长时间站立。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学历之上。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历教育: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 职业培训: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不少于250标准学时;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初级、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培训教师应具有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职业资格;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培训教师应具有车容护理高级工职业资格三年之上,或长期从事车容护理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士。 专业理论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之上专业职称。车容护理高级工培训的专业理论教师应具有本科之上学历;或高级之上职称,或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理论研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理论基础的人士。 1.7.3培训场所、设备 标准教室;汽车清洗场;室内装饰场;油漆烘干室;空压机;移动式清洗机;自动(半自动)洗车机;举升机;各种类型的缝纫机及磨、钻、锯设备;相关电子仪器。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汽车美容装潢工作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具有初中之上文化水平,身体健康; 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具有初中之上文化水平,持有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证书半年之上。 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具有高中之上文化水平,有C级之上驾驶执照,持有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证书壹年之上; 1.8.3采用知识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俩种方式。理论考核采用笔试,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考核。俩门考核均采用百分制,皆达60分为合格。 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可采用知识和技能壹体化的模块考核,同时仍须进行专业英语、计算机知识和论文答辩等项综合评审。

模具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3.1缓冲装置 覆盖件的拉伸是在双动压力机上进行的,液压机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致模具韧始工作阶段材料变形不均匀,局部起皱,因而模具设计了图5所示的缓冲装置,在压料面以外加4—6块聚氨团橡胶,消除拉伸开始时产生的过大冲击力,以满足工作时的韧始拉伸变形,使拉伸件不出现皱裂。 3.2增加平衡块 由于覆盖件在拉伸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压力机精度、模具制造误差等,造成压料面间隙不均匀,各点的压力不均匀,导致拉伸开裂、起皱。增加平衡块的作用是调整压料面的间隙,稳定进料阻力,使材料流动均匀。平衡块数量一般为6个,用内六角螺钉分别安装于压料困与凹模上,其间隙调整为最大不产生皱纹,最小不低于制件料厚。 4起皱和开裂现象的解决方法 4.1零件起皱 拉伸件产生凸缘起皱和简壁起皱主要是由于拉伸时板料受压缩变形而引起的,通常采用提高板内径向拉应力来消除皱纹,其调整方法如下: 4.1.1调整压边力的大小 当皱纹在制件四周均匀产生时,应判断为压料力不足,逐渐加大压料力即可消除皱纹。当拉伸锥形件和半球形件时,拉伸开始时大部分材料处于悬空状态.容易产生侧壁起皱,故除增加压边力外,还应采用增加捡伸筋来增大板内径向拉应力,消除皱纹。 4.1.2调整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太大,会增大坯料悬空部位,减弱控制起皱的能力,调整时可适当减小凹模圆角半径。 4.1.3调整压料面的间隙 调整压料面间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采用里紧外松的原则。在凹模口直线弯曲变形区和伸长变形区应允许压料面稍有里紧外松现象,如图6所示,即里侧间隙应赂小于料厚t,外侧间隙应略大于料厚t。因为在此两类区域中,材料变形过程中料厚t或不变或变薄,这样就造成了压料间隙的变化。 图7所示为材料变形过程中不同区域材料受力情况,从图7可知,伸长类变形区在圆周方向径部均受拉应力作用,料厚变薄。随着材料的流动,料厚变薄,压料面间隙相对增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一填空 1、冲裁变形的三个阶段是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段裂阶 段。 2、简单模是在压力机一次次工作行程中只完成一种种工序。 3、复合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一个工位上完成几个工序的冲模。 4、压力机的压力必须大于计算的冲裁力。 5、板料的尺寸是由凹模决定的,冲裁件的尺寸是由凸模决定的。 6、拉伸模的结构主要由三大件组成:即上模、下模、脱料 颈。 7、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化焊、 固相焊和钎焊三类。 8、常用的熔焊热源有药引、气体火焰、激光和电流等。 9.涂装的目的是保护和装饰。 10、汽车涂装的涂层基本上由底漆、中层漆、面漆三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 1、焊接:金属焊接是指通过适当的手段,使两个分离的同种或异种金属物体产生原子或分子间结合而成为一体的连接方法。 2、压焊: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以完成焊接的方法。 3、弯曲:弯曲是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形成一定曲率、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冲压成形工序。 4、电泳涂装:电泳涂装是把工件和对应的电极放入水溶性涂料中,接上电源后,依靠电场所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使涂料中的树脂、颜填料在以被涂物为电极的表面上均匀析出沉积形成不溶于水的漆膜的一种涂装方法。 5、冲压成型工艺:冲压成形工艺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在室温下,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冲压件。 6、电阻焊:是将被焊金属工件压紧于两个电极之间,并通以电流,利用电流经过工件接触面及临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将局部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形成金属结合的一种连接方法。 7、拉深: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具将冲裁好的平板毛坯压制成各种开口的空心件,或将已制成的开口空心件加工成其他形状空心件的一种冲压加工方法。 三、判断 1、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具有防腐蚀的作用,因此焊前不能清理掉。(错) 2、异种金属焊接时,原则上希望融合比越小越好,所以一般开口小的坡口。(对) 3、斜Y行坡口对接裂纹试件中间的试验焊缝应根据板厚选择焊缝道数。(对) 4、由于铝及铝合金融解氢的能力强,因此焊接时容易产生热裂纹。(错) 5、电弧焊属于熔焊,而爆炸焊属于压焊。(对) 6、在焊接操作时,要注意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不需要自然通风。(对) 7、焊接操作时,必须使用有电焊防护玻璃的面罩。(对) 8、焊接热源所产生的热量全部用来加热和融化焊条、焊丝、及母材的。(错) 9、制定涂装质量标准时进行涂装生产施工的依据。(对) 10、涂料工业生产中的原料和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不易燃、不易爆和没毒的。(错) 四、看图回答问题,指出减少回弹的具体措施。

拉延模设计手册

拉延模设计手册 一、拉延模的分类 拉延模分双动拉延模与单动拉延模两类 1、双动拉延模是在专用的双动压力机上生产的拉延模,通常上模为凸模,下模为凹模,压边圈安装在压机的外滑块上,其结构如下图,此种结构拉延模压边力较为稳定,但由于需要专用的压机,安装较为烦琐,且结构尺寸较大,现在已经运用的越来越少。 2、单动拉延模是在单动压机上生产的拉延模,通常上模是凹模,下模是凸模,压边圈由下气垫或其它压力源(例于氮气弹簧)提供压料力,其结构如下图,由于模具通用性好,现大部分拉延模为此种结构。 工作台 下模 上模 压边圈 上模垫板 内滑块 外滑块 下模 上模 工作台 压边圈 上滑块

二、拉延模的主要零件(主要为单动拉延模) 拉延模一般有上模、下模、压边圈三大部件组成(根据结构的不同要求,可能增加一此部件,例于局部的小压料板),以及安装这三大部件上的其它功能零件,主要有以下零件: 1、导向零件:耐磨板、导向腿,导柱; 2、限位调压零件:平衡块、到底块; 3、坯料定位零件:定位具、气动定位具; 4、安全装置:卸料螺钉(等向套筒,也起锁付的作有)、安全护板; 5、拉延功能零件:到底印记、弹顶销、通气管、CH孔合件; 6、取送料辅助零件:辅助送出料杆、打料装置。 三、单动拉延模的设计 (一)模具中心的确认与顶杆的分布 模具中心的确认通常依据顶杆的布置的需要设定。一般在工艺设计时,会按钣件的中心确定一个数模中心。顶杆的分布需尽量靠近分模线,并均匀布,通常两根顶杆之间最多空一个顶杆位,顶杆数量要尽可能多。在模具设计时首先以数模中心与压机工作台中心重合,如顶杆分布满足上述要求,则以数模中心做为模具中心。如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侧在需要更改的方向上移动(最大1/2顶杆间距),确认一个最优化的方案,同时以工作台的中心做为模具的中心。 (注:在试模压力机与工作压力机顶杆孔不致时,需设置试模顶杆,并在优先保证生产顶杆的要求下,优化顶杆部置) 模具中心与数模中心重合

汽车美容行业现状分析

汽车美容行业现状分析 一、市场空间巨大增速快 交通部资料显示,2000年至今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近七倍,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已接近一个亿。汽车保有量过百万的城市比比皆是,个别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已接近500万辆,并正按每年25%-30%的增长率快速增长,个别城市已开始限制上牌来限堵,汽车后市场不可谓不大,据专家预估2011年度全国汽车后市场总额将达到1000亿,为GDP贡献1.25个百分点。 二、准入门槛低,无序恶性竞争 全国人民都看到汽车后市场蛋糕急剧膨胀、不断扩大,近几年纷纷扎堆投身汽车后市场淘金;再加上行业准入门槛近乎没有,于是乎数年间大江南北各种“夫妻店”、“家族作坊店”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纷纷林立于大街小巷,并凭借着低廉的成本,不断地冲击市场并打下自己的立足之地。君不见,虽然汽车后市场蛋糕正快速增长,但增速远远不及参与瓜分的刀叉增长的速度快。在新起商户的不断冲击下,为了不成为行业的先贤,先行一步的弄潮儿们纷纷积极参展,保护并抢夺市场份额。几年来,市场上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价格永远只有更低没有最低,市场上硝烟弥漫,随着而来的是产品以及服务品质良莠不齐、假冒伪劣、以次充优、偷工减料等等无序的恶性竞争,并隐约正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面对这种无序竞争,我们该怎样去选择?

三、大小品牌、经营项目、繁杂纷乱、乱花迷人眼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深入、各行业同仁纷纷在寻求一种差异化竞争途径,力求避免陷入恶性竞争、恶性循环。寻求有区域唯一性,品质优良,品质及服务稳定,客户美誉度、忠诚度高,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或者项目来经营,为自己的团队在市场竞争中添砖加瓦,持续加分。然而基于这种市场需求,近几年来,全国上下各种大小品牌林立繁杂纷乱,一千多元注册一个商标,也就以品牌自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11月为止,全国上下单是汽车太阳膜一项就有4600多个牌子,汽车香水有1000多个,各种各样的品牌连锁、项目加盟不能说是多如牛毛,但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定比虱子多。让人无所适从不知孰优孰劣,到底有没有一个项目品牌知名度、客户忠诚度、美誉度高、投资额适中、有一定专业性保护并能提供相关培训、回收周期合理、盈利能力强、并可持续性发展的好品牌? 四、美容连锁加盟市场好前景,车仆将汽车美容养护事业进行到底 目前,我国与东南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等国家比,汽车饰品的介入程度排在最后一位仅为22%,跟日本的73%比还剩余着巨大的空间有待广大同仁共同开发,我国的汽车饰品的介入程度虽低,但好在市场基数大,2010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刺激和国民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正以几何数字增长,今年有望突破300亿元市场总量。 据市场调查表明:目前我国60%以上的汽车车主有给汽车做美容养护的习惯;专家估算,一部价值10万元左右的车一般要用10年,按

拉伸模具设计说明书

前言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没有高水平的模具,也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因此模具技术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为模具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模具工业一直被提到很高的位置。 从起步到现在,我国模具工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从20 世纪以来,我国就开始重视模具行业的发展,提出政府要支持模具行业的发展,以带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有关专家表示,我国的加工成本相对较低,模具加工业日趋成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大幅提高,国内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各种有利因素使越来越多国外企业选择我国作为模具加工的基地。因为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价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它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模具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事实上,模具是属于边缘科学,它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塑性加工、铸造、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高分子材料、金属物理、凝固理论、粉末冶金、塑料、橡胶、玻璃等诸多学科、领域和行业。 据统计资料,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 ,即模具发展 1 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 亿元。通过模具加工产品,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和成本,保持产品高一致性等。如今,模具因其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并且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特别是在制造业中,它起着其它行业无可取替代的支撑作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辐射性的影响。

国内外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外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摘要:车身制造是汽车制造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同时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生产周期等特定要求。因此,及时了解国内外车身制造技术的现状,对于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技术为重点,对车身冲压、车身焊接、车身涂装、车身轻量化等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冲压成型;激光焊接;涂装;轻量化 Status Comprehensive Presentation On Automobile Body Manufacturing Tech At Home And Abroad Abstract:automobile body manufactur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technical feasibility cost and production cycle etc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imultaneously .Thus ,being well-informed of automobile body manufacturing tech at home and abroad timely is significant for companies to make sensible decision .The paper centered on automobile body manufacturing key tech describes comprehensively development status about stamping ,welding ,coating and light weight on body ,and then comes up to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our country automobile body manufacturing tech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punch forming; welding using laser; coating; light weight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对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 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技术迅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了高新技术的载体。我国将很快成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我国只是汽车大国而不是强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仍很低下。例如在轿车领域,目前合资企业占据75%的市场份额,并完全控制高端市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其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企业技术能力较弱、核心技术缺乏。为此,全面提升自主品牌汽车技术能力是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战略任务,也是民族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应该积极地了解和掌握世界范围内汽车技术发展动向,及时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信息,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众所周知,在汽车制造企业中,最为核心的生产流水线是车身生产流水线。历经上百年的发展,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积累、冲压、焊接和涂装等车身制造技术已基本成熟。本文主要比较了国内外车身制造关键技术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正文 车身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车身冲压技术 车身的金属件绝大部分为冲压件,这就决定了冲压成型技术在车身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为

拉伸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

拉深(又称拉延)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它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日用品、仪表、航空和航天等各种工业部门的产品生产中,不仅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加工盒形零件及其它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如图4.1.1所示。 a)轴对称旋转体拉深件b)盒形件c)不对称拉深件 图4.1.1拉深件类型 拉深可分为不变薄拉深和变薄拉深。前者拉深成形后的零件,其各部分的壁厚与拉深前的坯料相比基本不变;后者拉深成形后的零件,其壁厚与拉深前的坯料相比有明显的变薄,这种变薄是产品要求的,零件呈现是底厚、壁薄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不变薄拉深。本章重点介绍不变薄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拉深所使用的模具叫拉深模。拉深模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图4.1.2为有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的结构图,平板坯料放入定位板6内,当上模下行时,首先由压边圈5和凹模7将平板坯料压住,随后凸模10将坯料逐渐拉入凹模孔内形成直壁圆筒。成形后,当上模回升时,弹簧4恢复,利用压边圈5将拉深件从凸模10上卸下,为了便于成形和卸料,在凸模10上开设有通气孔。压边圈在这副模具中,既起压边作用,又起卸载作用。

图4.1.2拉深模结构图 1-模柄2-上模座3-凸模固定板4-弹簧5-压边圈 6-定位板7-凹模8-下模座9-卸料螺钉10-凸模 圆筒形件是最典型的拉深件。平板圆形坯料拉深成为圆筒形件的变形过程如图

图4.2.1拉深变形过程图4.2.2 拉深的网格试验

拉深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凸缘区起皱是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传力区的拉裂是由于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板料断裂。同时,拉深变形区板料有所增厚,而传力区板料有所变薄。这些现象表明,在拉深过程中,坯料内各区的应力、应变状态是不同的,因而出现的问题也不同。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拉深过程中坯料内各区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图4.2.3是拉深过程中某一瞬间坯料所处的状态。根据应力与应变状态不同,可将坯料划分为五个部分。

塑胶模具设计全套资料

塑胶模具设计 资料

常用塑胶性能 PA聚酰胺俗称尼龙常用的PA有PA6、PA66、PA12、PAST、防火PA,其收缩率分别 为0.8~1.5,2.25,0.3~1.5,0.8~1.8,0.9 性能参数:收缩率0.9,比重1.2g/cm(防火PA比重1.4g/cm),注射温度260~300, :拉伸力强,耐磨、耐热寒,自润性非常好,流动性好,收缩波动大,变形大,风扇叶、,胶蕊等内配件,不适合做有外观要求和形状要求的外壳件。 成型加工性能: 1.吸湿性较大,成型前必须干燥处理,否则在高温成型时易起泡、制品强度下降。 2.热稳定性差沾度低流动性好易溢边、流涎,溢边值0.02mm,因此模具必须选用最小间隙,宜采用自锁式喷嘴 3.收缩大,易发生缩孔、凹陷和变形等缺陷 4.易沾模 5.熔融前很硬易损伤模具、螺杆 模具设计时注意的事项: 1.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浇口,浇口与塑件相接处应圆滑过度。 流道和浇口截面尺寸大些较好,这样可以改善缩孔和凹陷等缺陷。 2.塑件壁厚不宜过厚并应均匀,脱模斜度不宜过小。 3.注意顶出机构 PC 聚碳酸酯俗称防弹胶 : 透明度高,绝缘性好,强韧性好,耐冲击,光亮,粘度高,适用高透明产品,如车灯,仪表成型加工性能: 1.吸湿性不大,但是成型前必须干燥 2.熔融沾度高须高温高压,不易出现溢料 3.收缩性不大,可以用来成型尺寸精度较高的产品 4.熔体冷却速度快,易应力裂痕 5.熔料较硬易损伤模具,故因提高模具的硬度或对模具进行镀铬处理 模具设计时注意的事项: 1.由于熔体粘度大,分流道内浇口阻力要小,因此模具的浇注系统要短而粗 2.聚碳酸酯具有缺口敏感性,制品设计时忌有尖角、缺口、厚薄变化大的区域

汽车装饰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汽车装饰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进普通百姓的家庭。特别是中国成功加入WTO后,汽车逐渐大幅度降价,更加刺激了我国的私家车的消费。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的汽车拥有量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随之而来的巨大的汽车售后市场——汽车美容、养护、装饰、快修及至大修等,新车做个简单的装饰,是每个车主的选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车主被蒙、挨宰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消费者对汽车美容企业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如此这些抑制了汽车美容业的发展。 产品良莠不齐 汽车美容装饰的利润主要来自用料的差价以及工时费,有的商家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常常以次充好,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识别。有的消费者贴了劣质的防爆膜,甚至出现夜间看不到外面情况的现象,还有的消费者更换了大视野后视镜,行驶中看镜时感觉头晕目眩,远近距离判断不清,给行车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此这些导致消费者对汽车美容产品和汽车美容店缺少信任。 标准没有章法 由于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不同的商家之间汽车美容装饰服务报价相差悬殊。市场上汽车装饰的利润率一般会在40%~50%左右,个别商家的利润率可以达到120%~200%。以真皮座椅为例,卖到4000元的,可能成本不到1500元;成本不到100元的布座套,有的甚至卖到500元以上。业内人士认为,正是美容装饰行业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才导致服务报价悬殊,汽车美容市场成为暴利市场,服务质量难以衡量,长此下去,消费者将对美容装饰市场失去信心。 管理缺乏法规 据了解,目前国内汽车美容装饰行业之所以混乱,主要原因是没有全国性的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规范。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家用轿车越来越普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纷纷加入这一行业,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是必要的。这样既能减少和在一定程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 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拉深模具设计图纸:

目录 前言 (1) 1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2) 1.1材料选择 (2) 1.2工件结构形状 (2) 1.3尺寸精度 (2)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 3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4) 4.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4) 4.1模具类型的选择 (4) 4.2操作与定位方式 (4) 4.3部分零部件的设计 (4) 4.3.1凸凹模的设计 (4) 4.3.2卸料部分的设计 (6)

4.3.3推件装置的设计 (7) 4.3.4模架的设计 (8) 4.3.5模架的选用 (8) 4.3.6上、下模座的选用 (8) 4.4工作零件材料的选用 (9) 5模具工艺参数确定 (9) 5.1排样设计与计算 (9) 5.2搭边值的确定 (9) 5.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0) 5.4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1) 5.4.1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11) 5.4.2刃口尺寸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6计算冲压力与压力机的初选 .. (12) 7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4) 8冲压设备的选择 (15)

9模具零件图 (16) 10模具总装图 (18)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冲压加工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先进高效的加工方法之一。冲压加工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但能够加工金属材料,而且能够加工非金属材料。在现代制造业,比如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电机、电器、仪表、化工容器、玩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代汽车整车制造四大工艺过程

现代汽车整车制造四大工艺过程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a、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

汽车美容及装饰知识

汽车漆的种类 根据车漆的成分:风干漆、低温烤漆、原厂漆 1、风干漆:如ICI漆的硝基漆它属于单组份(1K)它不需要加固化剂只需要加稀释剂,它的特点是寿命 短易被腐蚀易褪色,不需要烤漆,在自然环境下(室温20摄氏度)30分钟左右即可固化,成本低现在已很少使用。 2、低温烤漆:(又叫修补漆)硬度为1H(以铅笔的H为标准),如德国的鹦鹉漆;美国的杜邦漆;荷兰的 新劲漆和德国的施得乐漆,这些漆都是在修理厂用,它要求在80°C以下(30分钟)一般都是60°C(45分钟)。在常温下(20摄氏度)12小时自然固化,固化顺序是由外到里。短波烤灯是由里向外干。一般从烤房出来4小时以后才能够抛光打腊。 3、原厂漆:它属于氨基烤漆,它的干燥温度是132度到168度,特点是硬度高可以达到4H(以铅笔的H 为标准)保持时间长,不易变色。 根据性质分漆有两种:可溶性漆、可溶性漆 1、可溶性漆;风干漆(改良丙烯酸),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稀料溶解。 2、可溶性漆;原厂漆,只要固化以后用任何溶剂都不可以溶解。 注:漆桶上标的2K为德语双组份的意思,就是在喷漆是需要同时加固化剂和稀释剂。 根据施工分有三种:单层涂装、两层涂装、三层涂装。 1、单层涂装:即为素色漆近几年来大部份为改良丙烯酸漆(2K)。 2、两层涂装:即为金属漆它由一层金属漆和一层镜面清漆构成。其中金属漆为1K,只加稀料(其中的金 属颗粒为铝粉);镜面清漆为2K其质量一般是按抗紫外线能力来区分,质量好的如PPG的清漆,长时间不会变色;质量差的一般半年左右就会变黄,使金属漆没有以前那么鲜艳。另外素色漆也可以两层涂装。 3、三层涂装:如凌志的珍珠漆,它第一层为色漆,第二层为珍珠漆,第三层为镜面清漆,其特点是视觉 效果好,在阳光下有动感。

拉伸模设计说明书

端盖拉伸模设计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 第二章毛坯尺寸展开计算 (3) 第三章拉深工序次数及拉深系数确定 (5) 第四章冲裁力与拉深力的计算 (11) 第五章凸、凹模的设计 (7) 1、落料凸、凹模尺寸计算 (7) 2、拉深凸、凹模尺寸计算 (8) 3、粗糙度的确定 (9) 第六章模具基本结构的确定 (13) 第七章模具主要零件的强度校核 (15) 第八章冲压设备的选择 (16) 1、初选设备 (16) 2、设备的校核 (18)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形状、尺寸及一般要求 该零件为厚度1mm,展开直径为φ135mm,中心孔直径为φ35mm,零件材料20钢,尺寸精度按图纸要求。 2、工艺方案的分析及确定 工件由落料、冲孔、拉深、三道工序成型,工件形状较简单。 本次主要设计其第三道工序。 第二章毛坯尺寸展开计算 1

旋转体零件采用圆形毛坯,在不变薄拉深中,材料厚度虽有变化,但其平均值与毛坯原始厚度十分接近。因此,其直径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计算,即毛坯面积与拉深件面积(加上修边余量)相等。 1、确定修边余量 在拉深的过程中,常因材料机械性能的方向性、模具间隙不均、板厚变化、摩擦阻力不等及定位不准等影响,而使拉深件口部周边不齐,必须进行修边,故在计算毛坯尺寸时应按加上修边余量后的零件尺寸进行展开计算。 修边余量的数值可查文献《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5-7. 由于工件凸缘的相对直径 d凸/d = 1.1013 查表可得修边余量δ=3.5mm。 2、毛坯尺寸计算 根据工件的形状,可将其分成F1-F8这几个部分。则可计算出各部分的展开面积如下: F1 =π/4[2π(4+t/2)(90.8-t)+4.56(4+t/2)2 =π/4[2π×5×88.8+4.56×52] =222π2+28.5π F2 =π(d-t)(h-r1-r2-t) =π(90.8-2)(34-4-2-2) =2308.8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