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暖通空调新技术地源热泵

浅析暖通空调新技术地源热泵
浅析暖通空调新技术地源热泵

关于地源热泵技术的开题报告

关于地源热泵技术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依据: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热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已成为现代学校居住必备。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热泵供热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地源热泵供热机组的快速发展。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供热产品和技术,现在利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并和太阳能结合更注意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2.意义: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可供应

生活用水,可谓一举三得,是一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据热泵的热源(heat source)和热汇(heat 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 空气源热泵系统( air-source heat pump) ashp 水源热泵系统(water- source heat pump) wshp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 source heat pump)gshp 平时还有人把热泵系统按照一次和二次介质的不同,分别叫做:空气---水热泵系统 水--- 空气热泵系统 水--- 水热泵系统 空气---空气热泵系统 这些都是把热源、热汇以及空调系统的传递介质也包括进来分类形成的。 为了和国际标准接轨,我们还是应该依照国际惯例来命名。在1997年由美国的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统一了标准术语,无论是wshp、gshp都叫做gshp--地源热泵系统。 另外,为了让我们在学习和讨论中更方便,介绍一些地源热泵室外能量交换系统的概念: 土壤埋管系统----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竖直埋管) 地下水系统 地表水系统 这些都是地源热泵的热源或热汇形式。(具体参见下图)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的运用刘冬青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的运用刘冬青 发表时间:2018-07-26T10:31:26.4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作者:刘冬青[导读]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暖通空调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刘冬青 天润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暖通空调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对此,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顺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在保证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和影响,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的应用。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地源热泵;应用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暖通空调设计也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在未来,地缘热泵技术是暖通空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这种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舒适程度,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同时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1.1 系统稳定性好 北方地区温度较低,使用暖通空调的频率比较高,由于低温天气的影响,暴露在建筑外部的保温系统很容易损伤,但是地源热泵却是深埋在地下的,因此受到低温天气的影响较小,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也比较强,同时,深埋在地下的地源热泵也不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性。 1.2 节能环保 地源热泵的热能主要依靠大地,通过热交换来调节建筑的内部温度,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暖通空调设计中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一方面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1.3 能源的利用率高 大地具有储存热能和冷能的功能,与其他环境介质相比,大地的温度变化是比较小的,因此在夏季,大地可以将热能存储在大地中供冬季使用,在冬季时,又可以将冷能量存储在大地中供夏季使用。地源热泵充分利用了大地的这个功能,通过与大地进行热交换来调节室内温度,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的应用 2.1 大地耦合热泵 它的热源、热汇是以地表浅层土壤为主,对比传统空气热泵具有如下优点:①与地表水与空气而言,土壤深入地下时,全年的温度波动相对较小,土壤影响地表的空气、温度,具有衰减、延迟作用。所以,多数条件下,热源、热汇宜作为热泵装置,确保系统高效率、稳定运行;②土壤作为热泵的热汇、热源,可取代传统空调的锅炉、冷却塔,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环境热污染;③同空气热泵比较,大地耦合热泵无除霜问题,无需风机回收土壤热量,可降低系统噪声等级;④土壤自身属于蓄冷体和蓄热体,所以,大地耦合热泵能结合太阳能集热装置,利用土壤放热功能、蓄热共鞥,获取最佳制冷效果、供热效果;⑤土壤传热性能较差,需提供较大传热面积,所需占地面积过大;⑥埋设地下管道时,其成本较高,运行故障检修难度较大;⑦当土壤干燥,降低其导热性能,在夏季时,向外排热难度大,呈不可逆运行状态。 2.2 地表水热泵 地表水热泵系统和地下水热泵技术的原理大致相同,区别之处是,地表水热泵系统是由地表水面下方的塑料管道构成的,塑料管道通过多重并联的形式,把地表水运行过程当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进行交换,这样地表水热泵系统就可以在一定情况下代替土壤热能源交换系统。 2.3 地下水热泵 地下水热泵技术是地源热泵技术的重点研究对象。地下水热泵技术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应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地下水热泵技术具有占地的面积小,并且布局严谨的特点。地下水热泵技术对于水井的占地面积要求不是很高,因此,抽取上来的地下水和地下水的回灌不会受到水井所占面积大小的影响。另外,较为严谨的水井系统布局也促进了地下水在抽取和回灌上的效率。第二,地下水热泵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地下水热泵系统所需单位容量的成本非常低,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只需要有一口流量很高的井就能实现运行。第三,地下水热泵技术具有系统维护成本低和对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地下水热泵循环系统的设计当中合理有效的地下水热泵循环系统设计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系统的运行而且还可以忽略对地下水热泵系统的日常维护,从而节约大量的维护成本,与此同时,在地下水的回灌下,地层的含水量基本不会发生变动,这就保证了地下水热泵循环系统在运行当中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2.4 污水源热泵 污水源热泵,主要是从工业污水、城市污水中提取低品位热源热量,将其转化为高品质能源,直接向住宅用户提供热、冷负荷的热泵系统。使用污水源热泵,是指利用水质稳定、温度变化小的特点,以污水作为热源进行制冷、制热循环的一种空洞装置。它具有如下优点:①污水源热泵是利用污水处理厂出水量大,水质稳定,常年温度在13~25℃等特点,以污水作为热源进行制冷、制热循环的一种空调装置。污水源热泵具有热量输出稳定、COP 值高、换热效果好、机组结构紧凑等优点,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②污水源热泵比燃煤锅炉环保,污染物的排放比空气源热泵减少40%以上,比电供热减少70%以上。它节省能源,比电锅炉加热节省2/3 以上的电能,比燃煤锅炉节省1/2 以上的燃料。由于污水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其制冷、制热系数比传统的空气源热泵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仅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缺陷,污垢还常常使流道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引起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的增加,这必然要引起整个换热器的流动阻力压降增大,故泵消耗的功率增加。所以在污水源热泵系统中换热器的设计、使用中,如何防垢、抑垢、除垢是非常重要的。 3 地源热泵应用的注意事项

暖通空调新技术大纲

河南工程学院 专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暖通空调新技术 课程编码: 080367 适用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学制:三年 所属系部:土木工程系 制订日期: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日

河南工程学院 专科《暖通空调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英文名称:暖通空调新技术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HVAC 课程编码:080367 课程性质:限选课 适用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 学时数: 24 ;其中:讲课学时: 24 ;实验学时: 0 ;学分数: 2 ; 编写人:陈爱东;审定人:段焕林;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了解本行业技术发展前沿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暖通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使学生了解置换通风、电锅炉、冰蓄冷、地源热泵技术、分户热计量、辐射采暖、CFD技术的应用、空调自控、节能及CO2热泵技术等暖通行业发展的新的研究课题及其应用现状,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眼界、使学生树立对新事物不断探索的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置换通风的工作原理、系统的组成及与稀释性通风相比较的特点。掌握电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及性能优劣;了解电锅炉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掌握冰蓄冷系统工作原理、运行方式,了解冰蓄冷系统设计方法;低温空调系统组成和特点。掌握水源热泵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了解其发展趋势及应用中存在问题;了解CFD技术的应用;了解CO2作为制冷剂的历史及其性质,CO2热泵系统的原理、优势、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了解分户热计量现状、系统安装形式,了解热计量方式、热费的收取等。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空调制冷技术》、《建筑给排水》、《空气调节》、《热源与供热工程》、《通风工程》 2、后续课程:《综合设计》、《毕业设计》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地源热泵技术简单介绍.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的利用是国土资源部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环保、节能技术,具有再生、清洁、安全、高效的特点。 地源热泵系统的利用分地埋管地热源系统、地下水地热源系统和地表水地热源系统。 量转移到建筑物内 , 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 . 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形式。但对于该项技术的使用,受限制较多(需要当地土地资源部门对当地土地资源的评估、批准 ,而且其初步的投资较高。 2. 地表水地热源系统,即污水源热源系统。城市污水来源广泛,汇流面积大,污水原水流量具有小时变化规律明确、日流量相对稳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利用污水热泵空调系统不仅可以使污水资源化,更是改善我国供暖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的有效途径。城市污水有三种形式:原生污水、二级再生水和中水。原生污水是指未经过任何物理手段处理的污水。运用原生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相比于二级再生水和中水热泵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城市污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与环境温度相比,表现为冬暖夏凉,污水温度在冬季通常为13℃ ~17℃,在夏季为 22℃ ~25℃与河水及空气相比较,城市污水在温度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全年波动最小。污水的温度在城市可以利用的热能中是最多的。而且在能量消费密度越高的城市中其蕴藏的热量也越大。虽然污水的热赋存量很大,却不适用于产生动力,仅适用于 50℃一下的低温用户。

由于城市污水具有比较稳定的流量和适宜的温度, 污水源热泵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 可使夏季室温保持在 21℃ ~26℃, 冬季可达 18℃ ~24℃ . 城市污水热源泵,容易安装。一套设备可以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热,设备利用率高,总投资额为传统空调的 60%。 该技术已在北京、秦皇岛、哈尔滨等地开始运用。 下面是污水热源泵系统原理图: 但该项技术对于污水的需求量非常大,受水资源的限制。 3. 地下水热源系统(水源热泵常常被人们赞誉为“绿色空调” 。水源热泵就是以地下水作为冷热 " 源体 " ,在冬季利用热泵吸收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在夏季热泵将吸收到的热量向其排放、实现对建筑物供冷。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需要很多辅助系统或设备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暖通空调功能,如冷却塔。而水源热泵系统只是通过与地下水的热交换来完成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只应用一个硬件系统, 通过在不同季节进行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转换,就可以完成制冷与制热功能的转换。该向技术已在我市部分楼盘开始使用。

关于地源热泵技术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地源热泵技术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依据: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 热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已成为现代学校居住必备。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热泵供热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 了地源热泵供热机组的快速发展。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进行了一 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供热产品和技术,现在利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并和太阳能结合更注意 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 发展的主题。 2.意义: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 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 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 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 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 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可供应生活用水,可谓一举三得,是一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据热泵的热源(heatsource)和热汇(heat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空气源热泵系统(air-sourceheatpump)ashp 水源热泵系统(water-sourceheatpump)wshp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heatpump)gshp 平时还有人把热泵系统按照一次和二次介质的不同,分别叫做: 空气---水热泵系统 水---空气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技术原理及其优缺点

地源热泵技术介绍 一、什么是热泵 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经过电力做功,输出可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设备,可以把消耗的高品位电能转换为3倍甚至3倍以上的热能,是一种高效供能技术。热泵技术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以及地源热泵三类。由于热泵是提取自然界中能量,效率高,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是当今最清洁、经济的能源方式。在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作为人类利用低温热能的最先进方式,热泵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什么是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也称地热泵)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和地下水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或地下水,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与建筑物完成热交换的一种技术。 三、地源热泵的结构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水源热泵机组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型机组或水-空气型机组。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四、地源热泵的基础原理 地源热泵原理是: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浅层水体或岩土体)中吸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夏季,热泵机组从室内吸收热量并转移释放到地源中,实现建筑物空调制冷。根据地热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1、地源热泵制热原理 地源热泵系统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

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循环水路将冷媒中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通过室外地能换热系统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在室内热量通过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外地能换热系统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风机盘管),以13℃以下的冷风的形式为房供冷。 2、地源热泵制冷原理 地源热泵系统在制热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四通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由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空气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向室内供暖。

空调制冷技术结课论文

2013级暖通空调结课论文 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 与建筑节能 学生姓名:李刚 学号:201305104101 指导教师:李琼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呼和浩特市某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的多样化细节化,对于建筑物内的环境要求也日益增加,舒适和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趋势,伴随着建筑能耗的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重要比重。本文通过分析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针对当前在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对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环保节能,解决方案 HVAC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oder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eans of details, to the environment within a building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comfortable and high qu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become the trend, with the tot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rising year by year, and HVAC system i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ropor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VAC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composi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in the energy saving problems, HVAC control system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and methods. Keywords: HVA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Solution 1 引言

地源热泵技术文件

辛集市阳光壹号翡翠园住宅小区 建筑能耗监测 审查:XXX 校对:XXX 设计:XXX 2011年06月09日

1.设计依据 1.1《过程检测及控制流程图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GB2625-81 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2008 1.3《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管理的通知》(财建[2007]38号) 1.4《关于加快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验收评估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09]116号) 2.概述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常温土壤或地下水中的能量作为能源的高效节能、零污染、低运行成本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并能提供生活热水的新型热泵技术。热泵是一种从低温热源汲取能量,使其转换成有用热能的装置。 系统由水循环系统、热交换器、地源热泵机组和控制系统组成。冬季代替锅炉从土壤中取出热量,以30-40℃左右的热风向建筑物供暖,夏季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排热,以10—17℃左右的冷风形式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能供应生活热水。它的最大优点是节能、无污染和运行费用低、空气质量高。它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的理想的“绿色技术”。从能源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 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中已广泛使用,并发挥出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在系统控制过程中,通过对水泵、热泵、机组以及水流流量的控制和监测,使系统达到最大程度的高效和节能。 3.监控系统构成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工艺要求,监控系统设计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系统由中心监控计算机和现场控制分站组成,采用以太网及现场控制总线相结合的通讯网络。同时中心监控计算机预留与物业管理网络衔接的通讯接口。设置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内设置中央监控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 由可编程序控制器及自动化仪表组成检测控制系统---现场控制站,对各工艺过程进行分散控制;再由中央控制室,对全系统实行集中管理。分控站与中央控制室之间由以太网进行数据通信。

暖通空调管道设计论文

浅谈暖通空调管道设计 内容摘要 中央空调的管道设计要求合理、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和控制投资费用,空调管道的设计和选型是暖通空调工程重要一部分,本文根据暖通技术理论知识,结合实例简要谈谈暖通管道的分类、水力计算、系统选择和冷凝水排放。 关键词:暖通空调;管道设计;水力计算;系统选择; abstract: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pipeline design requirements, meet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control investment costs,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pi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vac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hvac technology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talk about the classification of hvac pipeline briefly,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ion and condensed water from the system. keywords: hvac; piping design;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ystem choic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建筑设计高度、环境舒适和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中央空调系统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设备设施

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分析

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08T16:10:08.7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庄海锋[导读] 摘要:由于全球气候问题的不断加剧,导致空气质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对于暖通空调便有了大量的需求。浙江长宁工贸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3 摘要:由于全球气候问题的不断加剧,导致空气质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对于暖通空调便有了大量的需求。本文主要内容为分析地源热泵技术与暖通空调的实用意义,探讨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中的有效运用,以期能够为暖通空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地源热泵;暖通空调;应用价值人们日常生活的水平在不断地提升,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而暖通空调便是建筑行业当中基础且重要的设施,其不但可以提供给人们舒适轻松地居住条件,还能够在极大范围中减少能源出现的浪费现象,有助于人们运用新型清洁能源替代电能。地源热泵是进行暖通空调有效改革的一项技术,能够提升暖通空调在节能方面的性能。 一、地源热泵的特点(一)污染性较低就地源热泵本身的实际运用现状来看,因为地源热泵主要的利用电能运转,因此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便能够在不使用其他能源的条件下运行,摆脱了燃烧等能源供应的传统生产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在工作过程当中产生一定的污染。地源热泵不仅具备节能环保的优势,与此同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时候,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就算是周围环境条件非常的恶劣,地源热泵同样可以应对自如,正常工作。例如处于极寒天气条件下的时候,地源热泵可以提供给相关设备机械充足稳定的能源。当处于炎热天气条件的时候,同样能够完成针对于地下能源的有效能源释放,从而确保地下温度始终处于可控的合理范围当中,防止工作由于外界各种变化因素变化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二)具备可再生性地源热泵与传统意义上的开采能源形式相比,前者对清洁能源的相关开采技术更为依赖,倘若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时候,工作人员科学合理的调整以及控制地源热泵,如此便可以让技术和清洁能源之间高度融合,促使地源热泵具备可再生新型能源的优势[1]。简而言之,即当开发地源热泵技术的时候,运用太阳能等一系列的清洁能源当做地源热泵技术的能源基础,太阳能等一系列的新型清洁能源是取之不尽以及用之不竭的,不但可以确保地源热泵能够正常的实现能源的供给,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三)维护成本较低通过地源热泵的实际利用以及开发过程能够看出,倘若设备器械使用了地源热泵技术,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维护的投入成本。主要原因是地源热泵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具备超强耐久性,同时技术设备处于工作状态的时候,内部的各个元件之间有较少的相互摩擦运动,以上的种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备与设备的磨损,因此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设备器械的使用寿命。一般而言,应用地源热泵的设备器械的主体是在地下的,这样就降低了设备和空气之间的接触概率,有效的防止空气内部水蒸气和其他气体造成的腐蚀问题。与此同时,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设备中各个元件的组合更为紧密系统化,因此设备运行的时候,能够达到无人操作,这就降低了人员的投入,减少了成本的投入。(四)地源热泵技术具备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优势当地源热泵应用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对于系统的监管以及管理工作均由计算机应用系统完成,因此便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地源热泵应用系统能够处于正常、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此外,地源热泵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地源热泵应用系统的主机实现远程控制以及监管作业,从而能够及时的找出系统工作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全部有效解决[2]。与此同时,地源热泵应用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不会因为环境因素变化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系统内热源温度是相对而言较为稳定的,能够有效地把温度控制于可控范围当中,而供热应用系统还有制冷应用系统同样可以处于可控的合理范围当中,因此,相比于传统型中央空调应用系统而言,地源热泵应用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都非常的优秀。 二、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一)大地耦合热泵普遍而言,大地耦合热泵也叫做是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也就是把地表上的浅层土壤当做热汇、热源,于耦合性交换地热器产生的作用条件下,在预设地沟当中呈水平放置状态,或是用U型管的方式放置于竖井当中,而且是和水环路的保护系统之间连接的。相比于传统热泵,大地耦合热泵具备三大优势,第一:因为地下土壤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而并且地表中空气变化幅度同样有所衰减和延迟,因此对于热汇和热源有所帮助,如此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大地耦合热泵可以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下;第二:用土壤当做是热汇和热源,那么就无需设计锅炉和冷却塔等装置,如此便能够降低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三:大地耦合热泵可以和太阳能集热设备有机融合,于土壤放热和蓄热作用条件下,完成制冷与供热的高效性。当应用大地耦合热泵的时候,首先应当重视地下土壤的转换器种类的选择,就现阶段大地耦合热泵的使用情况而言,其主要包括水平型与垂直型,实际运用的时候技术人员应当按照建筑实际情况有效选择,一般而言,垂直型被广泛的应用[3]。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地下的换热器所使用管材的选择。因为管材普遍在地下深埋,所以,考虑到系统需要稳定以及可靠运行,应当选取化学性能较好且耐腐蚀性较高的管材,同时管材还应当具备良好的韧度和强度。(二)地下水热泵地下水热泵也就是把地下水引入热泵系统的机组当中,高效地利用地下深井的实际水温多具备的稳定性优势,进而实现热量的有效交换。地下水热泵主要的特点是占地面积非常的小,并且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果设计过程科学合理,那么便不会产生各种故障问题,这样便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设备在维护时投入的成本,还有就是施工过程较为简单,相关技术同样非常的完善成熟。地下水热泵在的实际应用情况当中,当完成地下水的抽取作业的时候,首先应当完成相应的回灌操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相关作业对环境以及周围地理造成不良影响。(三)地表水热泵

暖通空调节能措施

暖通空调节能措施 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物在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和热水供应等需求方面的能耗,而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又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构成部分,占30%~50%。因此,有效地较低暖通空调的能耗,对于节能环保具有重大意义。 一、围护结构 1、采用必要的遮阳、隔热措施 建筑物的屋顶、外墙与外窗传入室内的热量较多,建议多采用必要的遮阳措施,如选用遮阳板、双层玻璃等。屋顶宜采取隔热措施,如设置遮阳棚,屋顶花园等。 2、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减少冷热损失 建议围护结构加设外保温材料,采用气密性较好的门窗,加设密闭条提高门窗气密性。 二、空调室内参数设置 1、室内温度 建议降低室内温度的设置标准。在满足室内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夏季室内温度和降低冬季室内温度。室内制冷时温度宜设置在26℃以上,制热温度宜设置在20℃以下。 2、室内湿度 对于对室内相对湿度无严格要求的对象,建议降低室内相对湿度的设置标准。夏季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70%,冬季相对湿度不小于30%。 3、新风量 应合理地控制新风量。对于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的空调房间,新风量俞大,系统能耗愈大,在这种情况下,新风量宜控制到卫生要求的最小值。在过渡季节,宜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减少新风机组的运行时间。 在符合室内卫生条件的基础上,应利用有效手段对新风量进行控制。比如:缩减房间的换气频次;在新风入口加设旁通,设置双风机;在回风处安装CO2检测仪器,按照回风中气体的浓度自动调整新风风门的开启大小;尽量利用室外的天然新风;按照室内人员变化规律,确立新风风阀控制方式。 三、空调风系统 1、宜采用尽可能大的送风温度差,减少送风量,从而降低能耗。 2、应根据温湿度控制标准、控制精度、房间朝向、使用时间、洁净度等级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空调区域,从而避免过冷过热,减少冷热抵消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3、建议使用变风量系统代替定风量系统,对风量进行变频控制调节,能随负荷变化自动调节运行状况, 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建议选用变频风机,使风机的工作频率能够以实际需求情况为依据来选择,避免了一直处于全负荷的工作状态,以节省能耗。 5、空气处理设备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回风,新风量宜采用允许的最小新风量标准不要随意扩大。 6、对风管应进行必要的保温防潮处理,减少冷热损失。

暖通空调专业论文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值得借鉴。此处文字可以修改。 暖通空调专业论文 暖通空调专业简介 我所学专业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一开始对此专业毫不了解,通过对各种专业课的学习,逐渐了解了该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空调技术、制冷技术、供热工程、设备自动化、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工业通风、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电气、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燃气工程、建筑设备工程预算等。其中暖通方向是发展较为完备并且十分重要的区域。在北方,冬季需要供暖,涉及暖通。 暖通在学科分类中的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从功能上说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暖通的英文缩写HVAC(Heating,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暖通空调是分户的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它最大特点,是能够创造一种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家居一般的分体的空调,它只能解决冷暖问题,而解决不了空气处理过程。现在,有了暖通空调就不一样了。 现在这个空气处理过程它有以下这些过程:首先是空气进来以后,除了引进新风以外,可以把空气进行冷却处理,然后就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以后,增加了几大特点:第一就增加电子除尘器.,它主要可以捕捉非常小的颗粒的灰尘,一般来讲它可以捕捉一个微米的灰尘,而这个灰尘的范围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系别能源与动力学院班级建环本121/122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校内 任务下达时间: 2015年 12 月 24 日 起止日期:2016年 3 月1日起——至 2016年 6 月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一)题目来源:某市某综合楼建筑结构图 (二)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1)土建资料 详见建筑图纸。 (2) 气象参数:根据本市的气象资料确定; (3)建筑参数: 外墙体结构: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δ=370 m m红砖,内外抹灰20mm 屋面: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200mm厚混凝土板加12.5mm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 外窗: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标准玻璃的单层钢窗,全部挂淡色窗帘,(4)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温度t n=26℃; 湿度φn=60%; 风速不大于0.3 m/s。 (5)照明容量: 40W/m2 (6)房间人数:0.5人/m2,群集系数0.92 (三)设计主要技术关键 正确进行空调负荷和新风量的计算,确定出冷气方案,合理地布置管道,并进行水力计算,合理选择及布置设备,做好气流组织。 2、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调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空调方案,会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量和新风负荷量,能合理布置管道和设备,了解空调设备的型式及用途,会进行设备的选型,合理进行气流组织,会计算水管、风道的阻力,选取水泵、风机等。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空调系统的设计 (1)、由建筑物所在地区确定室内外气象参数; 夏季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室内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等参数。

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0-19T16:31:34.2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作者:温文奕 [导读] 摘要: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源实现制冷和供暖的高效节能空调装置。本文主要概述了地源热泵技术,并探讨了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身份证号码:44040219870602xxxx) 摘要: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源实现制冷和供暖的高效节能空调装置。本文主要概述了地源热泵技术,并探讨了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源热泵;暖通;空调;应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品质方面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在暖通空调方面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并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最近发展起来的空调供暖方式,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特点,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1 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分析 1.1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一是节省建筑空间、便于运行管理地源热泵没有冷却塔和其它室外设备,省去了锅炉房、冷却塔及附属的煤场、渣场所占用的宝贵面积,节省了空间和地皮,产生附加经济效益,并改善了环境外部形象。热泵机组质量可靠,没有大型的集中机组,无需专人值守,大大减少维修、维护费用,可以实现机组独立计费,分户计量,方便业主对整个系统的管理。二是绿色、环保、无污染。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供暖时,不需要锅炉,无燃烧产物排放,可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既保护了环境,又可遵守《全球气候公约》。在夏季制冷时也是将热量转移到地下,没有任何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得到广泛应用将可以大大降低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三是低运行费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高效节能特点,决定了它的低运行费用。其维修量极少,使用寿命和建筑物同期,折旧费和维修费也都大大低于传统空调。由于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专业人员操控[1]。一般来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供暖和制冷费用只相当于普通空调系统供暖和制冷费用的30―70%。四是应用灵活、安全可靠、用途广泛。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灵活性强,―套地源热泵系统可以替换原有的供热锅炉、制冷空调和生活热水加热的三套装置或系统。可用于新建工程或扩建、改建工程,可逐步分期施工。热泵机组可灵活地安置在任何地方,节约空间。 1.2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势 一是地源热泵的社会效益。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依靠矿物燃料,特别是煤炭。矿物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是造成温室效益的主要原因。采取地源热泵能够有效减少常规供热和空调对大气的污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绿色工程。二是地源热泵的经济效益。地源热泵系统可实现对建筑物的供热和制冷,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2]。一套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加制冷机的两套装置或系统。系统紧凑,省去了锅炉房和冷却塔,节省建筑空间,也有利于建筑的美观。根据以往项目的经验,由于地源热泵运行费用低,增加的初投资可在5~10(年限有待考证)年内收回,地源热泵系统在整个服务周期内的平均费用将低于传统的空调系统。同时,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能源结构及价格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其经济性。 2 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2.1地埋管地源技术在暖通工程中的钻孔施工 地埋管地源技术在施工应用时要与其他工程相互配合,尤其是钻孔施工,要综合考虑到其他工程特点,避免钻孔施工对其他工程造成影响。实际施工时可采用的措施有:钻孔时注意建筑工程电缆施工,提前了解并掌握好电缆的分布路线,钻孔时避开电缆,以免出现电缆损坏问题[3]。钻孔时,钻孔孔数要按照施工面积的多少来确定,而钻孔的位置则要根据施工地面的特点来定位。正式钻孔时要尽量保证钻机和钻杆的垂直度,防止钻机钻杆发生倾斜,钻到其他地方,破坏其他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钻孔施工效益,要在钻孔和钻孔之间挖设一个泥浆池,目的是装载地面泥浆,防止泥浆窜流,污染施工场地,给施工带来麻烦。钻孔过程中要一边钻孔一边执行泥浆灌入,随时控制好钻孔质量,防止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塌孔现象。 2.2 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工程中的预组装施工 预组装施工中,管材经质量检验进入施工现场后,要重视管材的堆放工作,采取合理的堆放措施保证管材质量不会受到影响。正确的管材堆放方法为:清扫出干净的地面,保持地面平整,然后将管材成箱的堆放在地面;做好管材堆放高度的控制,堆放高度尽量不要超过2米;同时,避免挤压、外力负荷对管材的影响,避免在管材堆放堆上放置其他重物;做好管材的遮盖,避免阳光、雨露等自然现象对管材质量造成影响[4]。 在进行现场预组装的时候要注意hdpe管的热熔管头的清洁度,对于管径小于或等于de50的时候,对于管材的切割采用旋转切刀,对于管径大于de50的时候采用的是手工木工锯;当hdpe管在地面连接完成以后要对管道进行试压,只有在试压合格以后才可以埋管,等井回填完以后还要对管道进行再试压,等试压合格以后再进行水平干管的连接;水平干管连接完成以后再进行试压,试压合格以后进行回填土,在总管连接完成以后在进行系统的试压。 2.3 地下水热泵 地下水热泵是地源热泵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尤其常以地下深井水为热汇或热源实现供热制冷。因为地下深井水常是在深地层中,又因蓄热与隔热作用的影响,其水温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深水井的水温的稳定性更高,对热泵的运行相当有利。虽然整个水井系统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但是却能够抽取与回灌许多地下水[5]。如果地下水热泵循环设计的好,所需的维护费用就非常低。而且在地下水回灌到蓄水层之后,其实际地层的含水量仍不变,不会产生地面沉降等问题,运用技术较为成熟。 2.4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工程中的下管施工 下管施工技术高低关系着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效能能否充分发挥,所以必须保证下管施工质量。在进行地源热泵技术的下管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下管的及时性,要在钻孔完成以后立即进行下管,因为如果下管的时候越晚钻孔里面的积压越严重不利于管道的下放;为了达到良好的下管施工,一般采用的都是预制砼导头下井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在预制导头制作完成以后要进行相应的试压工作,导头的直径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解答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系别能源与动力学院班级建环本121/122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校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下达时间:2015 年12 月24 日 起止日期:2016年3月1日起——至2016年6月日止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批准 1、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一)题目来源:某市某综合楼建筑结构图 (二)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1)土建资料 详见建筑图纸。 (2 )气象参数:根据本市的气象资料确定; (3 )建筑参数: 外墙体结构: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S =370 m m红砖,内外抹灰20mm 屋面:根 据地区自行选定,如200mm 厚混凝土板加12.5mm 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 外窗: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标准玻璃的单层钢窗,全部挂淡色窗帘,(4)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温度t n=26C; 湿度? n=60% 风速不大于0.3 m/s 。 (5)照明容量:40W/m (6)房间人数:0.5人/m2,群集系数0.92 (三)设计主要技术关键 正确进行空调负荷和新风量的计算,确定出冷气方案,合理地布置管道,并进 行水力计算,合理选择及布置设备,做好气流组织。 2、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要求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调系统设计的主 要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空调方案,会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量和新风负荷量,能合理布置管道和设备,了解空调设备的型式及用途,会进行设备的选型,合理进行气流组织,会计算水管、风道的阻力,选取水泵、风机等。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空调系统的设计 1)、由建筑物所在地区确定室内外气象参数; 夏季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室内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等参数。 (2)、空调房间热湿负荷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