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宋【圣才出品】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宋【圣才出品】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宋【圣才出品】

第5章宋

5.1复习笔记

一、《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宋]梅尧臣

1.梅尧臣对诗歌发展方向的论述

(1)北宋西昆体的兴起,愈加讲究词藻,片面追求形式的华丽。直到梅尧臣、欧阳修出来,才扭转了这种倾向。

(2)《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就是从理论上提出的反西昆的宣言。

2.梅尧臣的“因事有所激,因物与以通”

(1)梅尧臣认为诗歌之作,是“因事有所激,因物与以通”。

(2)“因事有所激”,说明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因物兴以通”,已接触到文学形象性的特质。

3.梅尧臣在艺术风格上的见解及意义

(1)梅尧臣在艺术风格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里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2)“平淡”是以极其朴素的语言和高度的写作技术,表现出作品的内容。这种“平淡”风格的特点在于:意在言外,耐人寻绎。“惟造平淡难”,不仅在于炼词,也在于炼意。

(3)梅尧臣这种主张在唐代诗歌艺术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南宋大诗人陆游早年就受到他的影响。

二、《答吴充秀才书》[宋]欧阳修

宋代古文的复兴,到欧阳修才真正显出创作成绩,从《答吴充秀才书》,可以看出他的论文大旨。

1.欧阳修“重道以充文”的主张

(1)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欧阳修主张重道以充文。他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要想文章真正达到“工”的境地,就不得不和道联系起来。内容充实,自然发为光辉;反之,仅仅从文的本身着眼,则“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2)从这个意思来说,道是本,文是末;然而学道是为了充实文的内涵,其终极目的还在于文,则重道亦即重文。这和后来道学家轻文重道,甚至认为文能害道,把文和道对立起来,在提法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2.欧阳修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论述

(1)欧阳修认为学道而溺于文的文士学道而不能至,在于“弃百事不开于心”。他所说的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百事”。

(2)论文而推原于道,论学道而归之于关心现实生活中的“百事”,关心现实生活中的“百事”而道在其中,这就给文士指出了关心现实的态度,也说明了文学是不可脱离现实的。

3.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

(1)“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2)“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的关系。

(3)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三、《仲兄字文甫说》[宋]苏洵

1.苏洵的“风水相遭之说”

(1)苏洵《仲兄字文甫说》阐说了文学创作上天人凑泊的问题。他用风水相遭而成文作比喻,认为“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的作品,才是“天下之至文”。水,比喻创作的源泉和艺术修养;风,比喻创作冲动不能已于言的一种状态。

(2)苏洵这种强调神来的理论,和陆机《文赋》“感应之会,通塞之纪”一段的阐说,以及韩愈《答李翊书》“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等论述可以相互参证。

(3)文学的兴会与灵感,其主要来源还是生活。因此,风水相遭之说可以有唯物的解释,也可以有唯心的解释。

2.苏洵文论对苏轼的影响

苏轼自己的创作,所说的“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髓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它,虽吾亦不能知也。”这跟苏洵所说的“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的说法是一致的。

四、《上人书》[宋]王安石

王安石的《上人书》,讨论了文和辞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王安石对文和辞关系的论述

《上人书》把文和辞分开来讲,文指作文的本意,辞指篇章之美。作文的本意在于明道,而道,则是可以施之于实用的经世之学。文以实用为主,是王安石对文学的基本看法。

2.王安石对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论述

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王安石明确地指出必须重视内容。他认为文之有辞,“犹器之有刻镂绘画。”制器的本意在于用,至于刻镂绘画,不过作为一种容饰和美观。在重视内容的前提下,形式也是重要的,不过两者之间有主次的关系.

3.王安石对“文与道”的认识

(1)王安石认为古文家虽然夸谈文以明道,但其真实的心得,则在文而不在道。他也看到了道学家的矫枉过正,重道轻文,所以也不完全否认“巧且华”的作用。

(2)王安石的文章,峭折简劲,说理透辟,既不同于刻镂无用之文,也不同于语录朴质主体,既贯彻文“以适用为本”,又非常重视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特征。

五、《书黄子思诗集后》[宋]苏轼

1.苏诗艺术风格的特色

苏诗为宋诗中一大流派。作为苏诗艺术风格的特色,超迈豪横是主要的一面;但又有淡雅高远的另一面。晚年的《和陶》诗,就是属于后者,而诗评家也往往以《和陶》诗为苏诗的极诣。

2.苏拭的“发纤秾于简古”

(1)《书黄予思诗集后》说的“发纤秾于简古”,是把两种对立的艺术风格,看成是可以相互渗透、相反相成的关系,纤秾与简古相统一,才可以达到“寄至味于澹泊”的妙用。

(2)这种诗论,和司空图的《诗品》有渊源关系。《诗品·绮丽》“浓尽必枯,浅者屡深”,本文于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说,显示了文学批评工作的细致和深入。

(3)这种论点,仅从艺术上着眼,是值得商榷的。但这种论点之所以产生,是在学古风气之下,看到了古人的高格,不矜才,不使气,更不卖弄学问,于是觉得魏、晋以来的高风绝垄,不可企及,才有这种主张的。

3.苏轼的“随物赋形”说

苏轼文艺思想的一个突出方面是注意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

(1)就文而言,他要行文自然,反对务奇求深和雕琢经营。反映在具体的形象描写上便是“随物赋形”,就是说根据事物本身自然地描绘出其形状,强调主体创作时与对象的一种顺应自然的关系。

(2)就诗而言,推崇“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也是讲诗歌要自然天成,冥于造化。

4.苏轼的“远韵”说

(1)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明确提出“远韵”这一概念,“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

(2)苏轼引用司空图论诗之语:“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作为“远韵”的注脚。苏轼对“远韵”的追求受到了司空图的影响。

5.苏轼的“枯淡”说

在诗歌创作风格上,苏轼推崇枯淡,意指在平淡中包含有丰富的意味和理趣,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六、《答洪驹父书》[宋]黄庭坚

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黄庭坚,提出了一套化臭腐为神奇,“以故为新”的理论。

1.黄庭坚的“自作语最难”

《答洪驹父书》强调“自作语最难”。庭坚的说法,着重在诗歌语言的技巧方面。这种主张,是以借鉴代替创造,以因袭拼凑代替推陈出新,带有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

2.黄庭坚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论述

黄庭坚论诗,也有谈到思想内容的。如《胡宗元诗集序》中说:“其与托高速,则附于《国风》;其忿世疾邪,则附于《楚辞》。”《戏呈孔毅父}诗中说:“文章功用不济世,何异丝窠辍露珠。“但其全部理论的倾向,是重在形式技巧。

七、《论词》[宋]李清照

李清照的《论词》是是宋代词坛上有自己见解、有组织条理的第一篇词论,也是我国妇女作的文学批评第一篇专文。

1.《论词》对词的见解和要求

总括这篇论文对词的见解和要求,有下列几点:

(1)高雅;

(2)浑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