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成期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南美白对虾养成期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南美白对虾养成期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南美白对虾养成期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范围广,因此其养殖在我国各地得以迅速推广,笔者通过几年的养成实践,就南美白对虾在养成过程中的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滞壳病(蜕壳困难症)

1.1 病症

在蜕壳时,病虾头胸甲无法脱落,粘滞在步足基部,死亡率可达100%。在淡水养殖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体长6.0cm以上的南美白对虾易发生此病。在室外池塘养殖过程中不易被发现,故危害性很大。

1.2病因

换水条件差,池水浑浊,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旺盛,特别是天气持续高温,养殖密度大,体长6.0cm以上时最易发生。

1.3 防治条件

①用生石灰7~10×10-6半水泼洒,每天2次,连续2天。②投喂优质饵料,最好投喂鲜红饵料。③养殖水体用二溴海因消毒,用量为0.2×10-6

2 红体病

2.1病症

主要是附肢、大触角、尾扇呈红色,尾尖充血肿胀,严重时整个虾体呈暗红色,在水中游动十分缓慢,反应迟钝。部分病虾有摄食行为,能拖便。

2.2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淤,保持水质清洁。②合理放养,定期撒生石灰,清洁池底。③每100kg饵料中加入红体消150g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天。投喂药饵的同时,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10-6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④罗红霉素按1‰比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天。

3白斑病

3.1病症

对虾头胸甲的触角区出现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3.2病因

主要是白斑杆状病毒(WSBV)所致。导致发病的主要因素有:①虾池老化,底质差;②放养密度过高;③滥投饵料,由于不少杂鱼、篮蛤、卤虫等带有该病原体,使病原体直接摄食进入虾体;④持续高温。

3.3防治方法

①改善虾池环境条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②发现虾病后及时清除死虾,防止交叉感染。③投喂优质配合饵料,适量投喂鲜活活贝类,增加体质。④施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消灭水体中病原体,用量为0.2×10-6。⑤用盐酸恩诺沙星按1‰的比例配制药饵,连续投喂3天,以后可以间隔3~4天,在连续喂2天。

4 黑鳃病

4.1病症

早期鳃丝呈橘黄色或鲜褐色,后渐变黑,鳃丝腐烂坏死,直至窒息死亡。

4.2病因

底质污染或真菌引起。多发生在高温期,尤其是养殖密度偏高,清池不彻底,水体富营养化的虾池易发此病。

4.3防治方法

①若为池底污染所致,要积极清除池底有机沉淀物和残饵,加强换水,定期泼洒生石灰7~10×10-6。②若为真菌引起,可施用呋喃唑酮2~3×10-6,结合施用生石灰8×10-6有一定疗效。③用二溴海因0.2×10-6水体消毒。④用盐酸恩诺沙星按1‰比例配制药饵,连续投喂3天。

5 肌肉白浊病

5.1病症

腹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呈白浊色,常在水面下漫游,呈现不安状态。

5.2病因

主要是在高温、低氧的情况下,虾受惊跳动,肌肉损伤而引起的病变。若改善环境条件,虾病可继续存活,否则会大量死亡。对虾饵料营养不全,也会引起肌肉白浊,工厂化养殖特别明显。

5.3防治方法

①保持良好的水质,加高水位,在烈日下避免惊动虾。②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饵料,工厂化养殖必须定期投喂鲜活饵料。

6 黄鳃病

6.1病症

鳃部随病情由轻到重也由浅黄、橙黄至土黄色,病情重时行动呆

滞,摄食量减少,造成生长缓慢。

6.2病因

病原体是外共生性纤毛虫的壳吸管虫和缘毛虫。它们与裸甲藻、夜光藻一起附着于虾的鳃部,因虫体黄色,故病虾鳃组织呈黄色。病原体附着鳃部后,引起虾呼吸困难,体质下降,造成细菌二次感染。

6.3防治方法

①加强水质管理,将池水透明度控制在水深的1/2。②福尔马林25×10-6药浴1天,然后换水。③在饲料中按2‰拌土霉素,连续投喂3天。④用漂白粉2×10-6或生石灰30~40×10-6混水全池泼洒。

7 痉挛病

7.1病症

腹部向背面弯曲,僵硬呈弓形,严重者尾部弯在腹面,不能拉直。

7.2防治方法

提高水位,改善水质,勤换水,高温季节尽量部进行捕捞操作,以避免虾受惊后发生痉挛。

8肠炎

8.1 病症

对虾肠道呈红色,肿胀粗大。

8.2病因

主要是摄食不良饵料或蓝藻引起。

8.3防治方法

①投喂按1‰配制的乙酰甲喹药饵,效果显著。②用1‰大蒜素

配制药饵,连续投喂3天。③用1‰盐酸恩诺沙星配制药饵,连续投喂5天。

9 附着生物病

9.1病症

虾农称“发毛”,常见有聚缩虫、累枝虫等附生于虾鳃,严重使体表、附肢、眼部都呈绒毛状,淡黄色。虾常伏于池边或在水面打转。

9.2病因

换水量不足,水色长期为浓绿色或浓蓝色。投饵过多,池水有机丰富,比重降低。

9.3 防治方法

①大换水,改善水质条件,投喂优质新鲜饵料,促使对虾蜕壳。

②用5~10×10-6高锰酸钾结合0.5×10-6新洁尔灭对水体消毒,用药后需大量换水。

10 黑斑病

10.1病症

虾体甲壳上有黑色溃性斑点,黑斑中部凹下,严重者溃深达甲壳平层组织,附肢断掉,继而层黑色。

10.2病因

机械损伤,能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乘机侵入引起。

10.3防治方法

①用茶籽饼20~25×10-6刺激蜕壳。②用1‰氯霉素或2~3‰土霉素或0.5‰氟哌酸配制药饵,连服3~5天。③用1.5~2×10-6氯

霉素,或土霉素3×10-6,或0.5~1×10-6氟哌酸全池泼洒,连施3~5天。

11畸形病

11.1病症

虾体弯曲、畸形。

11.2病因

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高,水质污染严重,水质富营养化。。

11.3防治方法

①用EDTA5~10×10-6处理水。②适时进行换水。

狗狗的14大常见疾病

狗狗的14大常见疾病 根据宁波江东丑丑宠物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5f16275037.html,)的医生介绍说,狗狗的病变有 很多种,其中常见的为15种,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罗列出来的! 1.传染性肝炎 病原:传染性肝炎是由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症状:潜伏期短,人工感染约2-6天发病,易感犬与病犬自然接触后通常在6--9 天后表现症状。精神差,食欲下降,渴欲增高,体温升高达40℃以上,持续1--6天。有时呕吐,常常腹泻,粪便有时带血。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剑状软骨部位的腹痛。很少 出现黄疸。在急性症状消失后7--10天,约有25%的康复犬的一眼或双眼出现暂时性 角膜混浊(眼色素层炎),颜色发蓝。病犬粘膜苍白,有时乳齿周围出血和产生自发 性血肿。扁桃体常急性发炎并肿大,心搏动增强,呼吸加快。病犬血凝时间延长,如 果发生出血,往往流血不止。病程较犬瘟热短得多,大约在2周内恢复或死亡。 预防:目前市面上的疫苗多是与犬瘟热等制成的联苗。一般在第9周龄时进行第 一次免疫接种,然后在第15-周龄时再接种一次。成年犬需每年接种一次。 2.狂犬病 病原:狂犬病主要是感染了狂犬病毒所致,狂犬病毒含5种主要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膜蛋白(M)等。糖蛋白能与 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能刺激抗体产生保护性免疫性反应。N 蛋白导致的抗体不具中和力,可用检测浆内包涵体有助临床诊断。。 症状:潜伏期长短变化很大,一般为20~60天,最短8天,也有长达十几年的。症状有两种类型,即狂暴型和麻痹型。 狂暴型的病犬在初期精神差,有时烦躁,常躲在暗处不愿出来,爱吃异物。吞咽 时伸颈,瞳孔散大,唾液增多。经过半天到两天,此时兴奋狂暴往往与沉郁交替出现,兴奋狂暴时,常攻击主人,之后病犬疲劳,卧地不动,但不久又起,出现特殊的斜视 和惶恐,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出现一次新的发作。疯狂地攻击人、畜,自咬四

几种猪常见疾病防治

几种猪常见疾病防治 文章作者:绿叶公司点击次数:1078 录入时间:2008-9-22 18:30:10 来源:中国畜牧兽 医报 关键字:猪病 猪瘟 猪瘟又名烂肠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猪瘟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分猪种、年龄、性别都可感染本病。本病大多由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症状本病的一般症状患病猪表现为发烧,体温达40.5~41℃,精神萎顿,被毛粗乱,畏寒打抖,食欲减退,喜喝脏水,常钻垫草。皮肤有红色出血点.揩压时不褪色。患病猪先便秘,后下痢,恶臭,带有粘液和脓血;有脓性眼屎;有的猪出现神经症状。 防治猪瘟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发病初期可对患病猪注射抗猪瘟血清。预防此病最重要的措施是注射猪瘟冻卡苗。 猪丹毒 猪丹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呈高度发热的败血症,夏秋两季发生较多,一般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急性死亡率高。本病多由消化道感染。 症状本病一般潜伏期为3~5天,4~9月龄的猪发病多。发病突然,患病猪体温急剧升高至42℃以上,精神沉郁,呕吐,怕冷,不食,先便秘后腹泻。发病不久在

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的红斑,逐渐变为暗红色,指压时褪色,放开手指后即复原。 防治每年春、秋季注射"三联苗",或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未注射的猪可随时补注射进行预防。发生猪丹毒后,立即报告当地兽医站,并隔离病猪。治疗猪丹毒以青霉素疗效为最好,1~2万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直至猪体温恢复正常后1~3天;或用链霉素10~15毫克/千克体重,20%磺胺嘧啶钠液0.1~0.2 克/千克体重,用法同青霉素。 猪肺疫 猪肺疫又称锁喉风,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中、小猪容易感染,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本病多经呼吸道感染。 症状患病猪体温在41℃以上,不吃食,被毛粗乱,呼吸困难,张嘴喘气,呈犬坐姿势。皮肤出现暗红色斑块,手指按压时不能完全褪色。眼结膜紫绀(呈紫蓝色)。急性猪肺病若治疗不及时,往往窒息(闭气)而死亡。 防治每年春、秋季注射"三联苗。或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未注射的猪可随时补注射进行预防。治疗猪肺疫可肌肉注射青霉素20~100万单位,链霉素50~100万单位,每日2次或20%磺胺嘧啶钠液O.1~0.2克/千克体重或内服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克。

小学生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一、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 1.近视 近视是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过度紧张而逐渐形成近视眼。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 2.龋齿 龋病及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病患病尤为突出。所以,我们要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升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3.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 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当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4.贫血 贫血是青少年最常见疾病之一,它不但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学生的智力行为及免疫功能等有很大的危害,是学生常见病中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青少年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属营养性贫血,所以防治工作的重点是饮食调整膳食结构和合理营养。 5.蛔虫感染 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6.脊柱弯曲异常 脊柱弯曲异常是学生中容易发生的姿势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龄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坐姿不准确、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的。 二、传染疾病的预防方法 1.近视防治方法 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要”。 五要是: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要是: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不要近距离看书、写字。 药物治疗和配戴眼镜。 2.龋齿防治方法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常见猪病防治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 猪病的种类繁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及产科病等,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病(含代谢障碍病),这些病如果预防不好,会给猪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实行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要控制猪病的发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饲养管理 (1)实行分群饲养; (2)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加强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2.自繁自养; 3.引进种猪时,要做好检疫; 4.制订合理的防疫制度; 5.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6.认真按免疫接种方案做好免疫工作; 7.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一、猪瘟 病原:病原体为该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全身和体液中,其中淋巴结、脾和血液中含毒量最多。病毒对不利因素作用的抵抗力弱,在干燥环境和一些消毒药作用下易于死亡。发病猪舍及污染的环境在干燥和较高温度下,经1~3周即失去传染性。2%~3%火碱经30分钟可使病毒失去活性,5%漂白粉经营1小时可将病毒杀灭。 流行病学: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野猪也易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传染源,通过粪、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门户是扁桃体,后进入血液循环。此病具高度传染性,发病无季节性。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10天。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症状急剧,体温升高到42度,精神极度沉郁,卧地不起,病猪皮肤粘膜紫绀,出血。急性型:本型最多见,突然发病,病程1~2周,少食或不食,体温持续高热在40~42 度,病猪寒战,鸣叫,喜喝冷水,结膜潮红发炎,有些病猪有神经症状,震颤、痉挛抽搐,病程初期粪便呈干球状,后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急性和慢性型:病程较缓和,病程可达20~30天以上,妊娠母猪感染后可能不表现症状,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畸形、胎儿木乃伊化,或产下的仔猪体质虚弱,出现震颤,最后死亡。 病理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紫色,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会厌软骨和喉头粘膜、膀胱粘膜、心外膜、肺膜、肠浆膜、腹膜及皮下等处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血斑;肾呈土黄色,表面散有小红点,脾有梗死灶,慢性猪瘟大肠粘膜有出血和坏死,在回音瓣附近和盲肠、结肠粘膜上,可见大小不一的扣状溃疡,突出于粘膜表面。 防治:无特效药物,加强预防工作,严格执行疫苗接种程序。 二、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其特征:猪细小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猪群,易感猪在怀孕早期感染猪细小病毒时可导致胎儿死亡、胚胎重吸收和胎儿木乃伊化,偶有流产,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流行病学:几乎所有猪群都感染此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都易感,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传染源是带毒的公猪和母猪,流产和死胎、活胎及子宫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而带毒猪所产的活猪可能带毒排毒时间很长甚至终生。本病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在被污染的猪舍生存数月之久,易造成长期连续传播。 临床症状:猪群爆发此病时,时常与木乃伊、窝仔数减少、母猪难产和重复配种等临床表现有关。 在怀孕早期30~50天感染,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使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 怀孕中期50~60天感染,胎儿死亡之后,形成木乃伊,怀孕后期60~70天以上的胎儿有自免疫能力,能够抵抗病毒感染,则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下来,但可长期带毒。 防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在污染的猪场应用疫苗接种或采取自然感染结合,推迟初配日龄的方法。疫苗接种:目前有两种疫苗,一种是疡毒苗,适用于未怀孕的初产母猪;另一种是灭活油乳苗,适用于各种猪。灭活油乳苗在配种前2个月左右注射。 三、猪乙型脑炎 病因:1948~1950年日本学者先后从猪流产胎儿和母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日本脑炎病毒,并用病毒感染怀孕母猪引起死亡和流产。 临床病状:猪突然发病,发烧40~41度,呈稽留热,持续几天或十几天以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粪便干燥呈球形,表面常附有灰白色粘液,有的呈关节炎状。 妊娠母猪主要症状是流产或早产,胎儿多是死胎,大小不等或为木乃伊胎。 公猪睾丸肿胀,多是一侧性。病猪精神食欲无大变化,一般转归良好。 预防:在疫区或疫场曾试用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疫苗,于流行期前一个月免疫,4日龄以上至2岁的后备母猪都可注射,免疫后一个月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防止妊娠后的流产或公猪患睾丸炎而造成的生精机能障碍。

常见羊病及其防治方法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1、口蹄疫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1)流行情况:该病侵害多种动物(羊、牛、猪、骆驼等)和人。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郏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3)防治方法 (一)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的扑杀销毁疫点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二)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三)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胞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现为愿行走,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一)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子苗每年一次。 (二)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三)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四)治疗: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边用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

虾苗生病应该是病原、机体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例如如果环境较好,机体的抵抗力也较强,那么即使有病原危害,很有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机体处于不是很健康的状态,例如有机械损伤,那么病原就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有生物性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之分 生物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病、原生动物性疾病、真菌病、病毒病、其它疾病。 非生物性疾病则包括营养不良、水体环境异常等引起的疾病。 第一类、病毒类 一、对虾杆状病毒病 1、病原:对虾杆状病毒,是一种A型杆状病毒,据囊膜,核酸是双链DNA,病毒粒子棒状,大小约为74nm*270nm,病毒在肝胰腺以及前中上皮细胞内增殖,包涵体是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形。 2、症状和病理变化:病虾的摄食和生长率降低,体表和鳃上有外部共栖生物和污物附着,病理组织切片,在肝胰脏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角锥形的包涵体。包涵体从锥底至锥顶的高度为0.5~20um,一般垂直高度为8~10um,该病引起显著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受感染的对虾肝胰脏的小管和前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至几个角锥形包涵体。核仁被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成环状排列。被感染的上皮细胞受损伤或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并往往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3、流行情况:对虾杆状病毒主要发生在美国的桃红对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和墨吉对虾等的成虾、幼体和仔虾。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偶尔发生。在对虾孵化场中,该病是万氏对虾幼体的严重疾病。 4、诊断方法:取患病对虾的肝胰脏和中肠切片,在相差显微镜或者明视野显微镜下看到角锥形包涵体,基本就可诊断。 5、防治方法:没有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是对新近亲虾和幼体要严格检疫,已感染对虾要销毁并对池严格消毒。 二、桃拉综合病毒病 1、病原:对虾桃拉病是由Taura综合症病毒引起的,TSV为一个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的粒子,直径31~32nm,为单股DNA,属小DNA病毒科。病毒主要感染南美虾的上皮细胞,引起对虾的大量死亡。 2、症状及病理变化:TSV病主要是发生在虾的蜕皮期,病虾不吃食或减少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死亡。在特急期到急性期,幼虾身体虚弱,外壳柔软,空胃,在附足上会有红色的色素沉着,尤其是尾足、尾节、腹肢,有时整个虾体体表都变成红色。在虾蜕皮前后表现的比较典型。患了严重的急性TSV病的虾,死于蜕皮期,个别幸存者进入慢性期,并出现恢复迹象。在这个时期的虾将会出现多样的、分布不定的无规则的斑点、坏死灶,体表的损伤部位开始变黑,虾体要经历发炎、再生和康复的过程。据试验证明,恢复期对TSV 有一定的抵抗力。 3、流行情况 南美虾幼体对TSV高度易感,累计死亡率超过95%,感染后,仍存活的个体终生带毒。传播途径主要是水平传播。大部分虾池在进水换水后出现感染。 4、诊断方法:桃拉病毒病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急性期、慢性期和过渡期,各个阶段的症状不同,处于急性期濒死对虾有大量的红色色素出现,使感染虾全身呈暗淡的红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10倍放大镜观察细小腹肢,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皮坏死。

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王剑 西南大学水产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目前如东县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存在苗种的选择、养殖技术、病害危害水产药物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对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如东县;如东养殖业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地处长江入海口,两面临海,毗陵上海,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咸淡水资源。长期以来,如东的水产品都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决定了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0年开始规模化温棚养殖一举获得成功,从而带动了如东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 1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 如东县在2009年开始有人养殖对虾,那时候的养殖规模甚小,自2010年开始,开始对规模化的温棚养殖研究,并取得重大的突破,从而促使了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如东县南美白对虾产业经过5年多巩固发展,实现了从粗放养殖到高密度、工厂化、集约化养殖的飞跃。目前全县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达到12.4万余亩,其中大棚养殖面积6.1万余亩,露天外塘养殖面积6.4万余亩,南美白对虾一代苗育苗场50多家,育苗总面积65000㎡,年培育虾苗120多亿尾,年产南美白对虾8.8万余吨,年产值近40多亿元,可实现利润15多亿元。从事南美白对虾育、养、加、销、储人数3.2余万人,形成南美白对虾育、养、加、销、储一体化的产业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郑州、合肥、青岛等四十多个城市,使之成如了远近闻名的白对虾集散中心,开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另外为了做大做强做优南美白对虾产业,在南通市及如东县两级海洋与渔业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如东县于2013年1月注册成立了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协会。协会现有理事28人,会员单位31家,会员248人,其中党员40人,带动5000多位养殖户共同致富。协会成立以来,在渔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全面加强,党员创富带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会以服务会员为宗旨,为会

宠物常见疾病的防治

宠物常见疾病的防治 疾病诊疗的一般性原则 防重于治是动物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对宠物也完全适用,尤其是对于一些饲养历史比较短、人们不常见的宠物(如爬行类、两栖类以及节肢动物类),防病、消毒十分重要,因为对这些动物疾病的研究缺乏,也没有专门的疫苗接种,动物一旦患病就难以治疗,造成极高的死亡率。对于一些珍稀物种来讲,死亡甚至会影响到该物种的存亡,这也是目前饲养珍稀另类宠物需要经过国家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目前挂靠在国家和各级林业部门)批准的重要原因。 宠物疾病防治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宠物饲养前的准备 当饲养宠物的类型和对象确定以后,要根据饲养对象的实际进行必要的准备:(1)查阅相关的材料(书籍、网络),了解饲养对象的基本信息(体型大小、生物习性(尤其是另类宠物,食性特点与常见的传统宠物差异较大,本地的饲料资源能否满足饲养的需要是必须事先考虑的问题)、品种和产地的气候特点、适应能力;结合居住地的情况,决定购买宠物的时间、运输的方式。 (2)场地和器具的准备,根据饲养目的、饲养对象的大小、类型(水生还是陆生)准备适宜的场地和笼具。 (3)场地和器具的清洗、消毒,如果属于专用的圈舍,因该在宠物入驻前消毒3次,最后一次可采用熏蒸消毒,然后将圈舍密闭24小时以上。 二、宠物的选购和引进 对于第一次饲养宠物的新手而言,选购宠物非常关键。通常可以请教具有一定经验的朋友或熟人,或者是挑选规模比较大、信誉好的商家,也有直接到养殖场进行挑选的。不论通过什麽渠道购买,饲养者对将要饲养的宠物在心中也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和要求标准(如品种、毛色、成年后的大小、宠物的神经类型等等)。 选购宠物时,对宠物的外观、健康状况、生长发育等情况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宠物的外型要符合品种特征,对于狗、猫等哺乳动物一般在断奶后选购,可以减少哺育的压力和损失。选购时,不仅要对拟选购的个体仔细检查,还要对其父母或同窝的其他个体做适当观察和了解。 对于幼龄宠物,头颈、四肢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是检查的重点。此外就是生长发育情况、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以及毛色和被毛的类型,动物的运动是否协调、敏捷,步态是否正常。 如果是选购用于繁殖的种畜,建议在动物接近性成熟的年龄进行选购,这时,除了可以对宠物的体形外貌、生长发育、行为习性有更加准确的了解以外,还可以对种畜的生殖系统的发育有一定的了解(如公畜阴囊、睾丸的完整性和发育状况,母畜的乳房数量、排列以及外阴的发育等等。 宠物选购时的检查步骤: 1、看(借助视觉器官对宠物的外型进行观察,形成总体的认识和印象):重点是总体的发育情况(品种特征是否明显、体躯各部是否协调,与同窝个体相比,选择个体有没有比较突出的特点或者优缺点 有条件时,还应该查阅其繁育记录资料,对其血统传承有更深入的了解,必要时将相关资料进行复印。 2、摸(用手对动物躯体的主要部位进行触摸,了解各部位的结构和特征) 头颈、躯干、四肢都要进行适当的触摸,尤其是头颈部,眼、耳、口、鼻的结构、形态,不同器官间的协调性。背腰是否平直,绝对不能有明显的凸起或者凹陷,背腰长短适中,尾部着生的位置符合品种特点。四肢发育良好,步态正常、运动协调。

办公室白领最常见的5大职业病

办公室白领最常见的5大职业病 标签:办公室白领职业病复制本文链接邀请好友来看2011/11/17 百度 导语:说到安全生产,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们一般都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在办公室工作也存在着隐患:在电脑前工作时间长了感觉颈、肩部酸痛、视觉模糊、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犯晕……另外,在办公室长时间工作出现肌骨骼疾病的情况逐渐普遍。实际上,这些都是办公室“职业病”的具体表现,目前,虽没有将其列入“职业病”范畴,但已经到了不可不防的程度,办公室工作的人们的“安全生产”就更有赖于自我防范了。现将办公室“职业病”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归纳,以期能引起办公室工作人员重视,加以防范。 颈椎病、腰椎痛、厌食症……等等,越多越多的电脑族有以上的问题,其实这全部是由久坐的原因引起的。为了健康,千万不要“坐”以待毙! 1、颈椎病 颈椎病 颈椎病原因: 现在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电脑普及率也很高,上班族长期在电脑面前坐着。由于长期坐姿的不正确,肌肉、软组织产生疲劳,导致颈椎超负荷的承重。长期的,反复的劳损,刺激他,产生疼痛。除了颈椎疼痛外,如果出现骨质增生、韧带的肥厚,可以导致椎孔的狭窄、椎间盘的退变,产生椎间盘突出,那就不仅仅是一个劳损的问题。还会出现神经的刺激,如手、肩部等的麻等等。 对策: 操作电脑时要保持正确坐姿: 请确保坐着时整个脚掌着地。使用让您的脚部平稳着地的可调节工作台、椅子,或者使用脚垫。 如果使用脚垫,请确保脚垫宽度足够使腿可以在工作区内自由活动。 经常伸展腿部并改变腿的姿势。 要经常站起来离开工作台稍微走动和经常改变腿部的位置,使人整个放松一下。 注意不要将箱子或其他物品放置在桌下,这样会限制腿部的活动空间。 2、腰椎病

预防常见疾病的具体措施

预防常见疾病的具体措施 汕尾市城区逸夫中学

一、近视 1.什么是近视眼?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会使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 2.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近视眼是一种隐性遗传的疾病。其实纯属先天性的近视眼较少,多数是后天造成的。 (2)作业负担过重或采光照明不足。 说明:假性近视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内肌肉不能放松造成的。假性近视可以恢复正常。 (3)不良的用眼习惯。如读写姿势不正确,走路、乘车时看书,连续长时间看书等。 (4)营养因素。好吃零食、甜食,龋齿及近视的发生率高。因为食品配搭不当,导致体质异常而引起眼的屈光异常。 3.近视眼的预防: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大力开展体育活动。 (2)注意阅读书写卫生。 (3)做好眼保健操,做到穴位准确,力度适当,并持之以恒。 (4)定期检查视力。早期发现视力下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 (5)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座位与电视机的距离,最好是荧

光屏对角线的4-6倍。 4.近视眼的纠正方法: (1)药物疗法。滴双星明眼药水或遵医嘱用其他药物治疗。 (2)物理疗法:眼保健操、按摩远眺疗法等等。 (3)配镜矫正。 通过眼的结构、视觉的形成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视力,做到学习好、身体健康、视力正常。 二、肥胖与节食 (一)肥胖的概念: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就是肥胖。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米)是20—30,大于24等于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肥胖其实是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是由于营养过剩而造成的。我们知道合理的营养是每天摄入的食物热能应与每天身体消耗的热能相同。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餐桌上的食物丰富起来,加上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宠爱,要吃什么买什么,奶油蛋糕、巧克力等零食不断又不干活,这样吃得多,消耗得少,使摄入的热能超过身体消耗的热能,多下来的热能在体内转变为脂肪,日积月累使脂肪的含量越来越多,就造成肥胖。但也有的同学吃得并不多也长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胖子喝水也长胖”这是不可能的,只喝水不会长胖,而引起肥胖有许多因素,饮食过量

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 1、养殖概况 为了让诸位系统而明了的了解盐城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概况,下面本人通过表格的形式简要的向大家介绍江苏省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盐城市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盐城市内陆淡水和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占全省的比例情况、盐城市内陆淡水和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在全省的位次、盐城市主产区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产量及占全市的比例。(说明:以下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2008、2009、2010、2011) 表一:江苏省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面 积/公顷 淡水养殖产 量/吨 特水养殖面 积/公顷 特水养殖 产量/吨 南美白对虾面 积/公顷 南美白对虾 产量/吨 2007 543369 415677 812121 20374 77951 2008 543381 437408 916069 20469 91187 2009 552622 453367 20375 88694 2010 557653 470942 18218 89493 表二:盐城市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 面积/公顷 淡水养殖产 量/吨 特水养殖 面积/公顷 特水养殖 产量/吨 南美白对虾 面积/公顷 南美白对虾 产量/吨 2007 54555 432045 53294 165819 12302 52644 2008 57220 471543 53963 185093 12280 53879 2009 57553 525006 46905 208081 12660 54232 2010 58585 542049 53442 227236 10699 56576 表三:盐城市内陆淡水、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占全省的比例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 面积占比/% 淡水养殖 产量占比/% 特水养殖 面积占比/% 特水养殖 产量/% 南美白对虾养 殖面积/% 南美白对虾养 殖产量/% 2007 9.81 16.82 12.82 20.42 60.38 67.53 2008 9.93 17.62 12.34 20.21 59.99 59.09 2009 8.49 18.71 10.35 20.35 62.13 61.15 2010 9.58 18.64 11.35 21.18 58.73 63.22 表四:盐城市内陆淡水、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在全省的位次 年份内陆淡水特水南美白对虾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 2007 第四第一第三第一第一第一2008 第三第一第二第一第一第一2009 第三第一第三第一第一第一2010 第三第一第三第一第一第一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制 呼吸道疾病一直是困扰猪场的一类重要的病症,其病因复杂,病原多样,流行性广,防治困难,给猪场带来很大损失。影响猪呼吸道系统的主要病原有: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呼吸道疾病的控制应从猪场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和防疫,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方面综合控制。 1.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发病特点及诊断防治: 猪瘟病毒(CSFV): 猪瘟引起的疾病病症包括急性型,慢性型和迟发型。急性猪瘟病猪体温高至℃,呈稽留热,畏寒打堆,腹泻后便秘,病猪鼻端,耳尖,四肢内侧,腹下,外阴等处出现出血变化。母猪可见流产,产死胎等症状。慢性猪瘟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体温时高时低,生长发育不良,常常成为僵猪。猪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引起呼吸道的卡他性,纤维性和出血性炎症反应,引起免疫抑制并继发其它疾病感染。猪瘟病毒的血清型单一,绝大多数猪场进行了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使得典型的猪瘟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猪瘟主要表现出非典型性,温和性和散发性,使得猪瘟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由于各个猪场疾病控制手段存在差异,猪瘟免疫也存在免疫耐受,抗体整齐度和滴度的不一致等,猪瘟的防控仍然存在较大的压力。 猪瘟的主要病理解剖特点有:肾脏表面出血;脾脏边缘出现出血性梗死;回肠和盲肠粘膜上有纽扣状溃疡。确诊还须借助实验室诊断,包括:免疫荧光试验、ELISA、反向间接血凝等,RT-PCR是借助于分子诊断技术对病毒核酸进行

快速诊断的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目前猪瘟防控主要通过疫苗免疫,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通过检测各阶段猪群的抗体水平,对免疫程序做出相应的调整。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又名蓝耳病毒,传播迅速,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是目前造成猪场生产不稳定的重要病原,蓝耳病毒属于动脉炎科,是一种RNA病毒,由于病原核酸存在变异性并在不同的毒株间存在抗原漂移,使得本病的防控存在很大难度。PRRSV有两个基因型,欧洲型(LV)和美洲型(VR2332)。在我国主要流行美洲型毒株。PRRSV主要通过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内增殖而感染机体,引起各阶段猪群呼吸障碍,肌肉震颤,共济失调,腹式呼吸,耳部及四肢末端发紫等病症,并能引发严重的免疫抑制。在母猪引起怀孕后期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儿,或弱仔等。 本病的原发性感染只造成轻微的肺损害,而大部分呼吸症状和病变是由原发性感染后的继发感染所致。主要病理变化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卡他性肺炎区。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血清中和试验(SN);ELISA检测抗体;病毒分离鉴定;RT-PCR方法等。防制主要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定期消毒措施,对引进的种猪进行隔离,待检测结果表明不携带病毒时方可引入基础群。目前,国内外对控制PRRS也研制出了相应的疫苗,但灭活苗激起不了机体免疫应答,弱毒苗又存在的散毒的危险,并且有事实已证明,由于病毒本身的变异性使得疫苗在防控蓝耳病所起的作用上存在很多疑问,专家学者争论不已。但至少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是绝无坏处的。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常见疾病的防治原则(精)

常见疾病的防治原则 高脂血症:分型有胆固醇升高型,甘油三脂升高型,如果胆固醇、甘油三脂都高,就是综合型,高脂 血症是缓慢发生的,其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随着现代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大家吃得都很好,而且运动量也减少了,这样就容易引起高脂血症的发生, 另外高脂血症的发生是没有症状的,因此容易被忽视,可以说它是一个沉默的杀手。 如何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呢?45岁以上的人都应该定期检查血脂,如果血脂高,就需要进 行治疗,另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也应该定期进行检查,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吃过多 高脂肪的食物,也不要吃得过量,应该多吃含高纤维素的蔬菜,运动也非常重要,应该规 律地进行运动,而且婴幼儿也要注意避免肥胖的发生,以免引起高脂血症。患高脂血症后 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也应该规律,还应戒烟、戒酒,另外也可以服中或西药进行 治疗,西药治疗的药物有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胆固醇,贝特类药物,主要降低甘油三脂, 还有烟碱酸脂类药物和胆酸合剂类的药物,应该针对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 中医则根据个体化进行辨症论治,可以选择中成药治疗,如月见草油胶囊、血脂康等,较 重的或有家族史的高脂血症者可以先用西药进行治疗,再进行中药调理,这样综合治疗要 比单纯用药效果好。 甘油三脂升高:控制饮食。贝特类药物,如吉非洛齐。 胆固醇升高:控制饮食。他汀类药物,如普拉固、立普妥、舒降之等。 高粘血症:戒烟、多运动、多饮水。药物:阿斯匹林、玉川通、丹参。输液治疗。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冠心病的起因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有关系的。得了冠心病后即使 进行了内外科的治疗,对于这三种疾病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膳食(热量摄入不要过高,每天主食不要超过半斤、每天应喝一袋牛奶、多吃蔬 菜水果,不要吃油炸食物及动物内脏)、适量运动(心脏病患者可以慢跑、游泳、打 太极拳,活动心率应为最大量的60%,一般正常人的活动心率量应为170减年龄,有心 肌缺血的病人应先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活动心率应为最大心率量的60%)、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完美主义者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等) 治疗心肌缺血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工作,药物治疗分为:硝酸盐类:消心痛(持 续时间4-6小时)、硝酸甘油、长效心痛治(持续时间8小时左右)、鲁南新康;钙拮抗 剂:心痛定、合心爽、络活喜(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β-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 倍他乐克、康克;抗血栓制剂:肠溶阿斯匹林;降脂药:舒降之、力平脂。血运重建工 作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和开胸搭桥术。 高血压:戒烟、低盐低脂饮食、多运动、控制体重。 高血压药物包括六类、一百多种。这些药物包括:1、利尿剂,适用者通常是有高血压的 同时由于钠盐摄入过多造成浮肿的病人,通过利尿和降压起到治疗的作用。2、β受体阻 断剂,通常用于心率增快而且有冠心病的病人,用药后心率会减慢,冠心病能得到一定 的控制。3、钙离子拮抗剂,用于中、老年高压高、低压低的患者。4、ACEI即血管紧 张素转化酶抑制剂。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和5这两种药对器官的保护都是非 常好的,第5类药的副作用比第4类药要少得多。6、α受体阻断剂,用于老年性前列腺 肥大的患者,服用后可以降压并且改善症状。除此以外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还有复方制剂

南美白对虾养殖历史回顾

南美白对虾养殖历史回顾(2001年以前) 在20世纪80年代,对虾养殖业发展 曾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写下辉煌的一 笔,极大地带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 展,并带动了沿海地区育苗、饵料生 产、冷藏加工等相关产业链的同步发展,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可是,进入90年代,特别从92年起,由于对虾病毒病在全国各地的蔓延,水产工作者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对策,导致对虾养殖业大伤元气,经济效益一落千丈。因此,水产工作者们一方面刻苦钻研对虾病毒病,另一方面探索对虾养殖业新的替代品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浮出水面。 南美白对虾(L.vannamei),学名凡纳对虾,是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原来分布在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外形似中国对虾,正常体色为浅灰色,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出肉率高达65%以上,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X 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养殖虾类。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在我国不论是海水,还是低盐度海水及淡水中养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取代罗氏当虾养殖的趋势。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热点。要使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生产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配制优质的饲料及获得健康的虾苗是关键。 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政府出资由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负责承担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虾苗研究和生产,1991年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开始提供SPF南美白对虾苗和亲虾,至1994年尽管提供的SPF虾苗不多,但是其成虾养殖却取得了高产,SPF虾苗养殖产量比非SPF虾苗产量高出30%以上。生产SPF虾苗必须做到以下5个项目:(1)放养高度健康的虾苗管理方法防止病原进入养殖区,包括营养、水质、环境和管理方面;(4)持续监测虾的健康状态;(5)一旦发现疾病,立刻采取措施。SPF虾苗的生产必须是在非常严格的隔离下进行的,按照SPF生产程序要求,1996年美国SPF虾苗生产的成功率只有1.66。最近美又提出,运用人工育种的方法,筛选出高品质、高产量、生长快、抗病力强的种苗,即SPR(specific pathogen resistance)种苗,预计将此技术运用到对虾养殖生产上,大约只需要15年时间。 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辽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宠物常见疾病诊断思路

一.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1.口腔、咽、食道疾病的诊断 (1)口腔疾病大量流涎、采食障碍和咀嚼障碍等表现,口腔检查有红、肿、热、痛表现。 (2)咽部疾病吞咽障碍,头颈伸直,运动不灵活,并见咽部隆起,采食时有水和食物从口、鼻中喷出,触诊局部明显肿胀,局部增温,并有热痛和咳嗽反应。 (3)食管疾病多有咽下障碍,多次吞咽动作后,食物和水从口鼻反流。 食道阻塞:局部膨胀,可摸到阻塞物,导管探查也可触及阻塞物; 食管炎:发炎部位敏感、疼痛,胃管插入时表现不安; 食管痉挛:在食管沟处能看到食管痉挛性收缩的波动,发作时,胃管不能插入; 食管麻痹:胃管插入缺乏阻力,有空虚感。 2.胃肠疾病的诊断 (1)胃部疾病腹部胀大、呕吐、疼痛; 胃扩张:可在两侧肋下部摸到胀满、坚实的胃; 胃扭转:腹部触诊可摸到1个紧张的球状囊袋; 胃炎:疼痛、消化不良; 胃内异物:胃部触诊疼痛反应明显,有时在肋下部可摸到胃内异物,通过X线检查可看到异物; (2)肠管疾病呕吐、腹泻、便秘、腹痛、肠音增强; 胃肠炎:呕吐、腹泻、腹痛、肠音增强、迅速脱水; 肠便秘:反复怒责,屡呈排粪状,仅有少量血液或粘液,触摸肠管内有串珠状坚实或坚硬粪团; 肠梗阻:腹痛、腹胀、呻吟,排粪停止,触诊肠管内有坚实的异物团块,前端肠管胀气,X线造影可 见造影剂完全停滞于梗阻的前方; 肠套叠:呕吐、腹泻、血便,触诊时摸到肠管有腊肠样、弹性增强的圆柱状肠段; (3)肝脏、胰腺疾病

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升高; 胰腺炎:表现为上腹部右侧疼痛,采食或饮水时加剧,呈祈祷姿势,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血尿素氮增 多,B超检查,胰腺肿大增厚,X线检查上腹部密度增加。 二.呼吸系统疾病诊断 1.上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1)鼻部疾病(鼻液) 一侧鼻液:多为一侧鼻腔炎症; 双侧鼻液:多为喉以下器官发生病变的症状; 鼻液混有食物和唾液:咽和食管疾病症状,如咽炎、食道阻塞; 鼻液混有气泡:见于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 血液性鼻液:呼吸道粘膜损伤和肺出血; 铁锈色鼻液:见于大叶性肺炎; 透明水样鼻液:呼吸道急性炎症早期或感冒症状; 粘液性鼻液:急性炎症中期症状。 (2)喉部疾病喉部肿胀、咳嗽,触诊敏感。 2.支气管、肺、胸膜疾病的诊断 (1)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流鼻液,胸部听诊——支气管有啰音,肺部X线检查——有较粗纹理的支气管阴影。 (2)肺炎表现为咳嗽、流鼻液,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部听诊——有局限性或大片浊音区;X线检查——肺部广泛性阴影。 (3)胸膜炎病犬呈腹式呼吸,无鼻液,咳嗽少,胸壁触诊敏感,叩诊水平浊音,听诊出现摩擦音且肺泡音消失,胸腔穿刺有大量渗出液,其中富含纤维蛋白凝块。 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断

猪的常见疾病(最新整理)

1.猪瘟: 流行特点:猪瘟是一种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高度 传染性,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会发生。 症状:急性型,病猪高度沉郁,减食或拒食,怕冷挤卧,体温持续升高至 41℃左右。先便秘,粪干硬呈球状,带粘液或血液,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 两眼有多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步态不稳,后期发生后肢麻痹。常见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处皮肤常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并出现许多小出血点,指按不褪色。少数猪出现惊厥、痉挛等症状,病程10~20天死亡。慢性型病猪症状轻微,病性发展缓和,轻度发热、贫血、消瘦。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 发生。 防治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预防:20日龄60日龄时各免疫一次。当疫病流行时应及时封锁疫区,淘汰病猪,紧急预防,并对病猪舍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猪丹毒: 流行特点:是由红斑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主要通 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症状:(1)败血症型:急性性多见于初期,个别健康猪突然死亡。多数猪食欲减退,眼有分泌物,病初粪便干结,呈球状附着粘膜,随后下痢,耳、胸、颈、腹部皮肤出现指压易褪色红斑,多呈菱形或方性、病猪3—4天后死亡。 (2)疹块型:精神不振,皮肤出现方形或菱形、圆形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到发病后期逐渐形成痂皮脱落。 (3)慢性形: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来的。四肢关节肿胀,常呈犬坐势,行动困难。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呼吸短促增快,食欲不定,眼、鼻、口腔等处呈青 紫色。 防治:(1)预防:定期进行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2)治疗:青霉素每公斤 体重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到体温正常后再注射2—3次。(3)抗血清治疗;23公斤以下的猪5-10毫升,45公斤以上的猪20-40毫升。 3.猪肺疫 流行特点: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病。本病多发于春 初秋末季节。 症状:(1)最急性型:多见流行初期。俗称“锁喉风”食欲废绝,口鼻粘膜发紫、流出带血泡沫,耳根、颈部、腹部等处常会出现出血性红斑,有的初期便秘后 期拉稀,往往最后窒息而死。 (2)急性型:是常见的病型除了败血症还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皮肤出现血红紫斑。 (3)慢性型:多表现慢性肺炎和慢性肠炎。 防治:(1)预防:与45日龄接种一次疫苗,免疫期为半年。(2)肌肉注射 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单位,每日两次,(3)全群猪饲料加泰乐 菌素125克/吨料 4.猪流行性腹泻:

日常生活常见病预防小常识

四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内容提要:据世界卫生组织50多个国家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对各种疾病最好 的治疗还是预防。因为,很多病不从预防着手,到了晚期一点办法都没有。任何高科技都不可能使病人恢复到得病以前的状态。就像一件衣服破了一个口子,找世界上最好的裁缝来,还会留下疤痕一样。所以,最好的医生是不让病人得病的医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年四季中,应该注重一些常见疾病与预防。本文涉及四季中一些常见疾病与预防,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加强对疾病的预防。 关键字:季节、常见疾病、预防、 前言: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我国每年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4000多亿元,相当于每年消耗我国GDP总量的14%还多。 2004年初,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访华时曾说,大量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慢性疾病,已经对中国人构成巨大威胁。当今社会,提前衰老,提前得病,提前死亡成为普遍现象。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我的幸福十分之九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健康就是一切。”当一个人拥有财富的时候,他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来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当没有钱的时候,他更需要健康的身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他唯一的本钱。如今,很多健康意识较强的人都会去做定期体检。但是,目前各种医院的检查只能对已经产生的疾病进行诊断,一旦确认有病,往往又会因发现太晚而束手无策。 春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临床实践证实:温差较大的春季,是各类疾病多发的季节,急性病患者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 一、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天。春天和夏天由于气候炎热,各种细菌和霉菌繁殖迅速,食物如果储存不科学极易被细菌和微生物所侵蚀,将食物污染。人如果不注意误吃了这种食品,就会引发肠胃疾病,轻者会出现胃部不适和拉肚子,食欲减退,重者会出现脱水和高热。 发病特征:通常有潜伏期,1—2 天,根据人的体质和感染细菌的情况不同可把急性痢疾分为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三种。普通型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脓血。病程为6—8 天。轻型的主要症状是:基本不发热,有轻微的腹痛,便中的粘液、脓血不明显。病程3—5 天。中毒型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持续高热在39—41 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苍白,嗜睡烦躁,严重时出现昏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 其预防和治疗办法: 1、控制传染源。当发现痢疾病人时,应该及时的隔绝,对于病人曾经使用过的餐具和生活用品,及其经常接触的用品要彻底消毒。 2、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人要坚持饭前便后把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