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要求,我县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经过有关部门与规划修编技术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已经编制完成,并依法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浙政函〔2010〕22号)。为了增强全社会依法依规划用地意识,提高全社会对保护土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现将规划公告,请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

平阳县国土资源局

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文本(送审稿)

平阳县人民政府二○一○年十二月

前言

平阳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位于飞云江与鳌江之间地带,辖区土地总面积1042.26平方千米。目前,平阳县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形势日趋严峻,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特别艰巨。从长远和全局看,建设“浙南、闽北的重要工贸旅游城市、港口城市,温州副中心城市龙鳌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总体目标,必须从县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合理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合理调控各类用地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

?规划?本着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原则,全面分析了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明了全县土地利用战略构想和总体目标,制订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是规划期内平阳县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城乡建设用地行为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相关规划,必须符合?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要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性作用,严

格依据?规划?,从严审查各类建设规划中的用地行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落实?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温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关于平阳县的土地利用任务,适应土地管理新形势,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障合理发展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管理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0)?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11)?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2)?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

2、政策文件

(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2)?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3)?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6)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8)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号);

(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10)?关于下达全省各市、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浙政土审[2009]12号);

(11)?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1号);

(12)?关于印发?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式(试行)、?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式(试行)、?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审定办法?的通知?(浙土资办[2009]96号);

(13)?浙江省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

(14)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审查意见的函?(浙土资厅函[2009]219号),等。

3、相关规划

(1)?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

(3)?温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4)?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5)?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年)?;(6)?浙江省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7)?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规划?;(8)?温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9)?温州市海洋功能区划?;

(10)?温州市滩涂围垦规划?;

(11)?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12)?平阳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

(13)?平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4)?平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年)?;(15)?平阳生态县建设规划(2004-2020)?;

(16)?平阳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17)?平阳县海洋功能区划?;

(18)?平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9)?平阳县交通规划?;

(20)?平阳县小流域治理规划?;

(21)?平阳县平原河道治理规划?;

(22)?平阳县“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

(23)?平阳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控制范围

1、县域规划控制范围

平阳县行政管辖范围内土地,总面积1042.26平方千米。包括昆阳、鳌江、水头、萧江、钱仓、腾蛟、麻步、万全、宋埠、榆垟、顺溪、山门、南雁、鹤溪、凤卧、南麂等16个镇,西湾、梅溪、梅源、凤巢、龙尾、南湖、朝阳、闹村、晓坑、怀溪、青街、维新、吴垟等13个乡。

2、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包括昆阳镇和鳌江镇,土地总面积176.27平方千米。

第四条规划期限

以2005年为基期年,近期为2006~2010年,中远期为2011~2020年。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五条土地利用现状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04225.93公顷,土地利用结构如下:农用地82480.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14%,建设用地8392.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5%,未利用土地(含河流湖泊)13352.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81%。

农用地中,耕地33483.85公顷,占农用地的40.59%,园地2170.18公顷,占农用地的2.63%,林地41726.33公顷,占农用地的50.59%,其他农用地5099.91公顷,占农用地的6.18%。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等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其中城乡建设用地7328.3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87.32%,包括建制镇用地3093.80公顷,集镇199.26公顷,村庄4006.66公顷,采矿地28.62公顷。交通水利设施用地849.8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0.12%。交通用地中,铁路用地159.38公顷,公路用地507.76公顷,港口码头用地105.60公顷。水利设施用地中,水库水面46.39公顷,水工建筑用地30.69公顷。其他建设用地214.5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56%,包括风景名胜用地85.90公顷,特殊用地128.68公顷。

未利用地13353.08公顷,其中水域3345.31公顷,滩涂沼泽8991.17公顷,自然保留地1016.43公顷。

第六条土地利用特点

1、光温水肥条件较好,土地的生产潜力比较高

平阳县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种植二季农作物没有问题,种植三季则略为偏紧,土地的生产潜力比较高。由于平阳光温充足,降水充沣,土壤的物理和生化作用强烈,淋溶作用明显,使得土壤比较肥沃,土层深厚,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

2、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高

全县地形地貌齐全,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岛屿、海洋皆有,使得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类型比较齐全,空间分布分散且复杂。土地利用类型中以林地和耕地比重最高,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9%和30%,土地利用的生态基础较好。

3、东西部土地资源条件差异大,开发利用的不平衡性明显

东部地势平坦,万全水网平原和鳌江中下游平原都分布在东部,使得耕地和城镇村均向东部集中,是全县的重点开发区块,也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重心。西部地势崎岖不平,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林地比重高,生态环境好,但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4、城镇与产业空间发育依托交通轴线生长

在水陆交通为主的时期,主要城镇均分布在鳌江、瑞平塘河两侧。在以公路交通为主导时期,城镇发育沿滨海交通轴线生长,主要城镇分布在甬台温(温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和57省道沿线。随着区域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也将发生向陆运型的转变,但鳌江的港口功能将不断加强。

第七条土地利用问题

1、非农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快,占用耕地过多。随着人口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农业用地和非农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2、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农业比较效益低,对农业土地资源存在重用轻养的现象,耕地抛荒较多。农业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低产林多,而园地面积偏少,经济林面积也偏小,有待调整优化。

3、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平阳县整体城乡面貌较差,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因财政资金紧张,基础设施历史欠帐较多,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和较高端或深加工的产业。

4、工业用地分散。工业用地仍处于“低、小、散”的状态,布局不够集中,工业功能发挥不充分,吸引和集聚企业的能力偏弱,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龙头企业依然偏少。

5、局部地区土地生态质量不佳。鳌江水头以下的水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措施改善,局部山区仍存在陡坡耕作的现象。

第八条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1、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至2005年底,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均超过上轮规划发展预期,因此,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提前实现,在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中,通过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较好地保证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耕地保有量指标的实现。具体各项指标详见附表。

2、上一轮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一是以规划为依据,以用途管制为手段,土地利用管理的力度大大加强。

二是耕地保护体系初步健全,改变了耕地只占不补的局面,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推进了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耕地的质量。

三是建设用地规模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有力地保障了大型基础设施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合理用地需求。

四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产出综合效益得到提高。

3、上一轮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划弹性不足,规划布局与客观实际需求出现较大偏差,尤其是交通等线状工程用地规划布局很难有效实施。

二是规划实施的权威性还不够,规划的空间引导和总体控制作用发挥不充分。与有关规划的衔接有待完善。

第九条发展条件

1、产业特色优势。块状经济逐步壮大,产业特色日趋鲜明,已荣获“中国皮都”、“中国塑编城”、“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和“中国马蹄笋之乡”等四张国家级金名片,此外服装服饰、汽摩配、花边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

2、交通区位优势。随着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甬台温高速及复线、温福高速、金丽温高速、温州绕城高速等重大工程的陆续建设

和完工,平阳县原本偏处一隅的区位条件将实现根本改变,与温州大都市、长三角经济圈以及闽北、浙西的联系更为便捷。

3、港口口岸优势。鳌江港是浙南闽北重要物资集散地和水陆交通枢纽,又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二类港口,口岸查验和服务机构较齐全,国家“十一五”口岸规划已将其列为温州海港一类口岸。在温州建设东南沿海大商港背景下,平阳县港口和口岸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4、山海资源优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具有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和“儒、佛、道”三教荟萃等特色。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十大海岛之一,列入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全球环境资助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和鱼、贝、藻、虾、蟹等海洋渔业资源。

第十条发展制约因素

要清醒地认识到,平阳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实质性转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心城镇集聚辐射功能较弱,城市品位不高,农村基层建设有待加强,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压力加大,要素制约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财政集聚有限,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保持社会稳定压力增大。这些薄弱环节和领域,需要平阳县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完善和加强。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第十一条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指导方针,妥善处理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经济发展合理用地需求、规范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等重大关系,以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土地生态环境和显著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十二条规划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原则。要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推进耕地保护由重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全面管护转变。

2、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要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各业用地要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的发展道路,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4、土地利用分区与用途控制的原则。按照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农用地相统一的要求,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控制和引导建设用地的规模与布局,统筹安排各业用地,适度保障经济发展必需的用地。

5、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要求,统筹兼顾并合理安排各地区、各部门等多方面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需求,确定土地利用总体战略导向,划定土地利用分区,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政策,形成协调有序的区域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

6、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提高土地参与宏观调控能力的原则。在总结规划实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创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强化土地规划制度建设,落实规划实施共同责任,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第十三条县域定位

深入实施温州市委“沿海产业带发展战略、大都市区推进战略、生态环境战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战略”战略部署,以打造“浙南、闽北的重要工贸旅游城市、港口城市,温州市副中心龙鳌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目标,依托大交通拉开大框架,依托大生态做好大环境,依托大投资推动大发展,着力构筑“东西互动、南北并进”的发展格局。东部突出发展二三产业,西部着重发展旅游休闲业,严格保护南麂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南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区。

第十四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鳌江下游中心城市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更为完善,浙南闽北地区新兴增长极地位进一步加强,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协调推进,社会文明程度稳步提升。

2、经济发展目标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强县、文化名县和旅游大县的各项目标。

至2020年的目标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