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an晶体的研究进展(英文)

Raman晶体的研究进展(英文)

光子晶体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光子晶体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光子晶体是一种介电常数不同的,是人工设计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介质材料排列的一维·二维或三维周期结构的晶体。一维光子晶体已得到实际应用,三维光子晶体仍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由于光子晶体有带隙和慢光等优良特性,所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光子晶体物理基础材料制备应用 1、物理基础 (1)1987年,E.Y allonovitch 和S.John在研究抑制自发辐射和光子局域时提出光子这概念。概念提出后,其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一维、二维到三维的过程,并将带隙不断向短波方向推进。微波波段的逞隙常称为电磁带隙(ElectromagneticBand-Gap,简称为EBG),光子晶体的引入为微波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光子晶体完全依靠自身结构就可实现带阻滤波,且结构比较简单,在微波电路、微波天线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而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从事光子晶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Gap,简称为PBG)特性的人造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有时也称为PBG结构。所谓的光子带隙是指某一频率范围的波不能在此周期性结构中传播,即这种结构本身存在“禁带”。这一概念最初是在光学领域提出的,现在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微波与声波波段。由于这种结构的周期尺寸与“禁带”的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可比拟,所以这种结构在微波波段比在光波波段更容易实现。相比一维二维光子晶体只能产生方向禁带,三维光子晶体能产生全方向的禁带,具有更普遍的实用性。 2、光子晶体的原理 (1)什么是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带隙的周期性介电结构材料,所谓光子带隙是由于介电常数不同的材料在空间周期性排列导致介电常数的空间周期性,使得光折射率产生周期性分布,光在其中传播时产生能带结构,在带隙中的光子频率被禁止传播,因此称光子禁带,具有光子禁带特征的材料称光子晶体。 (2)光子晶体的特性 根据固体物理的理论知识,在电子晶体中,由原子排布的晶格结构产生的周期性势场会对其中的运动电子形成调制。类似于电子晶体的一些特性,光子晶体中由于介电常数的空间周期分布带来的调制作用,所以也会形成光波的的带状分布,出现不连续的光子能带,能带的间隙称为光子禁带。禁带中对应频率的光波不能被传播。 光子禁带是光子晶体的两个重要特征之一,它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光子局域。按照形成光子晶体结构的介电材料的空间周期性,可将其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光子晶体。对于一维的光子晶体来说,由于介电材料只在一个空间方向上周期排列,所以只能在这一方向上产生光子禁带。对于二维光子晶体来说,由于介电常数在两个空间方向上均具有周期分布,所以产生的光子禁带位于这两个方向或这两个波矢交面上。三维光子晶体具有全方位的周期结构,可在所有方向上产生光子禁带。产生的光子禁带又分完全带隙和不完全带隙。在具有完全带隙的光子晶体中,落在光子禁带中的光在任何方向都不能传播,而在具有不完全带隙的光子晶体中,光波只是在某些方向上被禁止。

综述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

光子晶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学号:SA12231016 姓名:陈飞虎) 摘要: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是在1987年由S.john[1]和E.Yablonovitch[2]分别独立提出,是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人工微结构。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当中,光子晶体已在光通信技术、材料科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文阐述了光子晶体在各方面所取得的相应进展,并探讨光子晶体在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状况。 关键词:光子晶体研究进展 1 引言 自光子晶体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它就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材料又称为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 gap,PBG)材料,指介电常数(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材料。电子在固态晶体的周期性势垒下能形成电子带隙,光子晶体的周期性晶格对光的布拉格散射可以形成光子带隙, 频率处在光子带隙中的光被禁止进入光子晶体。若光子晶体中某个地方不满足周期性,即引入了缺陷,禁带中就会出现缺陷态,缺陷态具有很高的光子态密度。采用各种材料,设计不同的光子晶体结构和引入不同的缺陷类型以及缺陷组合,可以制作出功能和特性各异的微纳光子器件。因光子晶体具有光子带隙和光子局域两大优越特点,所以它在发光二极管、多功能传感器、光通讯、光开关、光子晶体激光器等现代高新技术领

域[3-4]有着广泛应用。当前所制备的光子晶体大多不可调,但对于可调制光子晶体的带隙可以调控,电介质的折射率和光子晶体的晶格常数决定了光子带隙的宽度和位置,故改变外部环境,如加电场、磁场、压力或温度等,均能对光子禁带进行调制。因此可调控的光子晶体成为各个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2 光通信技术方向的研究进展 传统波导利用的是全内反射原理,当波导弯曲较大时,电磁波在其中的传播不再符合全反射原理,以至于弯曲损耗较大。而光子晶体波导采用的是不同方向缺陷模共振匹配原理,因而光子晶体波导不受转角限制,有着极小的弯曲损耗。理论上,当波导弯曲 90°时,传统波导会有 30%的损失,而光子晶体波导的损耗只有 2%[5]。另外,光子晶体波导的尺度可以做得很小,达到波长量级;因此,光子晶体波导不仅在光通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在未来大规模光电集成、光子集成中也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光子晶体光纤(PCF) 由于它的包层中二维光子晶体结构能够以从前没有的特殊方式控制纤芯中的光波,使其具有诸多优异的光学特性,如无截止单模传输特性、可调节的色散特性、高双折射特性、大模面积和高非线性特性等,因此PCF的研究一直是光通信和光电子领域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目前,世界各国对PCF的研究如火如荼,在PCF的色散、带隙、非线性特性及应用方面均有了长足进展。PCF的

光子晶体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题目光子晶体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成绩 专业 课程名称、代码 年级姓名 学号时间2016年12月 任课教师

子晶体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 摘要: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光子带隙的新型材料,通过设计可以人为调控经典波的传输。由 于光子晶体具有很多新颖的特性,使其成为微纳光子学和量子光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微加工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光子晶体在信息光学以及多功能传感器等多个学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光子晶体及其特征,概述了光子晶体器件的设计方法和加工制作流程,论述现阶段发展的几种光子晶体器件,并对光子晶体器件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子晶体的应用;发展趋势 Research progress of photonic crystals and devices Abstract:Photonic crystal is a new material with photonic band gap, which can regulate the transmission of classical wave artificially. Because it has many novel properties of photonic crystal, which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of micro nano Photonics and quantum optics. With the progress of micro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photonic cryst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information optics and multifunction senso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hotonic crystal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the design method and process of the photonic crystal devic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iscusses several kinds of photonic crystal devices at this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hotonic crystal devices is prospected. Key words:Photonic crystal; application of photonic crystal; 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随着人们对电子在物质尤其是半导体中运动规律的研究,使得对电子控制能力的增加,从而产生了各种微电子器件以及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推动了电子工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半导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半导体技术正向着高速化和高集成化方向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当信息处理的频率和信号带宽越来越高时,通过金属线传输电子会带来难以克服的发热问题和带宽限制;而线宽减小到深纳米尺度时,相邻导线的量子隧穿效应成为电子器件发展的重要瓶颈。这迫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光信息处理技术,并尝试用光器件来替代部分传统电子器件,以突破上述瓶颈限制。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光子器件尺寸降低至微纳米量级,并能与微电子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三种:纳米线波导,表面等离子体和光子晶体。其中,光子晶体具有体积小、损耗低和功能丰富等多种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光子集成材料,称为光子半导体[1],它是1987年才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材料。这种材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可以如人所愿地控制光子的运动。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光子晶体可以制作全新原理或以前所不能制作的高性能光学器件,在光通讯上也有重要的用途,如用光子晶体器件来替代传统的电子器件,信息通讯的速度快得

浅析磁场在晶体生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浅析磁场在晶体生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磁场对晶体生长影响的两种机制和磁场的类型,然后分析了磁场在蛋白质晶体生长中的应用和磁场在氧化物晶体生长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磁场在半导体晶体生长中的应用。 关键词:磁场;晶体生长;应用 从熔体中生长晶体,由于对流,尤其是湍流的存在而产生宏观及微观的生长条纹,影响到晶体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均匀性。克服对流的方法主要有微重力环境和磁场,而前者的实验费用昂贵,实验次数少,可用于基础性的研究,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在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 磁场用于抑制晶体生长中的湍流以减少条纹的方法是在1966年由Utech和Fleming及Chedzey和Hurlel分别独立提出的,然而这一发现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70年代末,人们发现磁场对Si单晶生长中引入晶体的氧浓度影响很大。由于氧浓度对Si基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影响很大,才开始大规模研究磁场对晶体生长行为的影响。 1磁场对晶体生长影响的两种机制 磁场影响晶体生长的机制有两种:Lorentz力与熔体中对流的互作用和对生长物质的磁化。前一种机制是对熔融态导电的物质而言的。磁场条件下熔体的流动必然引起感应电流的存在,而磁场又对这种感应电流有LorentZ力的作用,因此可以抑制熔体中的对流。如果用B、E、V分别表示磁场强度、感生电动势和熔体流速,那么熔体中的感生电动势E为:E=-B×V 熔体中的感生电动势是非均匀的,因此有电流J存在,这样抑制熔体运动的力F为:F=J×B 另外一种机制则是对于非导电的物质,如蛋白质而言。它们在磁场作用下分子受到磁化,其受到的力 其中x为该物质的磁化率,H为磁场强度,V为物质体积。 2磁场的类型 目前,磁场在晶体生长中的应用一般分为两大类:稳恒磁场和非稳恒磁场。其中稳恒磁场又可分为横向(水平)磁场、垂直(轴向、纵向)磁场、会切(勾形)磁场;非稳恒磁场又分为旋转磁场、行波磁场、交变磁场和电磁场。 3磁场在蛋白质晶体生长中的应用

中国功能晶体研究进展

185 https://www.360docs.net/doc/5f17518298.html, Volume 1 · Issue 2 · June 2015 Engineering 中国功能晶体研究进展 王继扬1*,于浩海1,吴以成2,Robert Boughton3 摘要:功能晶体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在当前 信息时代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若干功能晶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中国功能晶体的现状及重大成就和重要应 用,讨论了功能晶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功能材料,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闪烁晶体,弛豫型铁电晶体,半导体 1?引言 晶体是具有长程有序的固体材料,功能晶体是力、热、电、磁、光、声等各种能量形式转化的媒介,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例如,众所周知的宝石——金刚石晶体由于其极高的硬度、优越的热学和电导性能,掺杂后还有半导体性质,是一种优秀的功能晶体;单晶硅是集成电路的基础,推动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功能晶体的人工制备始于1900年法国科研工作者生长人工红宝石 (刚玉) 晶体用于制造手表轴承。人工晶体是针对特定需求而专门生长的高纯度和高度完整性单晶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人工晶体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主要效应和应用,功能晶体可分成: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电光晶体、压电晶体、热释电晶体和闪烁晶体等。此外,大多数半导体晶也具有功能效应,属于功能晶体。目前,功能晶体在众多先进光电子和微电子设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激光是20世纪四大发明之一,激光晶体是其核心和物质基础,标志着激光器的发展历程。1960年,Maiman 以红宝石晶体 (Cr 3+:Al 2O 3) 为激光介质,发明了首台激光器,标志着激光的产生[1];20世纪70年代,掺钕钇铝石榴石 (Nd:Y AG) 激光晶体首次实现激光输出,推动了中高功率激光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钛宝石 (Ti:Al 2O 3) 激光晶体的发展奠定了可调谐激光器 (范围为660~1100 nm) 和超快、超强激光器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晚期,激光二极管的商业化促进了全固态激光器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掺钕钒酸钇 (Nd:YVO 4) 晶体生长瓶颈的克服,促进了高效、紧凑全固态激光器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常情况下,一种激光器仅发射一种或数种具有特定波长的激光,不同的应用和需求需要不同波长的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可通过非线性光学效应产生不同波长激光。非线性光学效应是指当激光通过非线性光学介质时,会诱发非线性光学介质的非线性极化,从而产生非线性谐波,如倍频、差频、和频、光参量振荡和光参量产生等。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晶体称为非线性光学晶体。 本文概述了中国功能晶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涉及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 (包括深紫外、可见、红外以及太赫兹波段等) 、闪烁晶体、弛豫铁电体和宽禁带半导体晶体等,并讨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2?功能晶体现状 2.1?激光晶体 激光晶体是可以通过电泵浦或者光泵浦实现激光输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stal Material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2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3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Bowling Green, OH 43403-0001, USA * Correspondence author. E-mail: jy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5f17518298.html, Received 22 June 2015;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8 June 2015; accepted 30 June 2015 ? The Author(s) 2015. Published by Engineering Sciences Press.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 license (https://www.360docs.net/doc/5f17518298.html,/licenses/by/4.0/)英文原文:Engineering 2015, 1(2): 192–210 引用本文:Jiyang Wang, Haohai Yu, Yicheng Wu, Robert Bought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unctional Crystals in China. Engineering , DOI 10.15302/J-ENG-2015053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Review Research

ZnO单晶生长技术的研究进展

Z nO单晶生长技术的研究进展 祝振奇周建刘桂珍任志国 摘要:ZnO是近期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性能优异,有望成为下一代光电子材料。因此,对ZnO单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生长ZnO单晶的方法有助熔剂法、水热法、气相法、熔体法,但单晶的尺寸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本文从晶体生长理论和工艺出发,对4种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和分析,预测了ZnO体单晶的生长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氧化锌;晶体生长;单晶 近年来,基于紫外激光器的实现, ZnO已成为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比SiC, GaN等其他宽带隙材料而言,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稳定性好。ZnO单晶是一种具有半导体、发光、压电、电光、闪烁等性能的多功能晶体,即将成为下一代光电子材料,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1]。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研究氧化锌的半导体性能,也必须合成高质量的氧化锌体单晶。但是,由于其熔点高达1975℃,在高温下(1400℃以上)升华现象严重[2],还具有强烈的极性析晶特性,所以该晶体生长极为困难。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关注ZnO单晶的生长,尽管尝试了很多种生长工艺,但所得晶体尺寸都很小,一般在毫米量级,没有实用价值。鉴于体单晶生长存在很大的困难,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于ZnO薄膜的生长研究,曾一度冷落了对体单晶生长工艺的探索。最近,随着GaN, SiC等新型光电材料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质量、大尺寸的ZnO单晶基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ZnO体单晶的生长研究才重新引起科学家的重视。本文从晶体生长理论和工艺出发,对4种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和分析,预测了ZnO体单晶的生长的研究方向。 1ZnO晶体生长研究进展与分析 目前生长氧化锌体单晶的方法主要有助熔剂法、水热法、气相法、熔体法。 1. 1助熔剂法 助熔剂法是利用助熔剂使晶体形成温度较低的饱和熔体,通过缓慢冷却或在恒定温度下通过蒸发熔剂,使熔体过饱和而结晶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 (1)适用性很强,几乎所有的材料都能找 到合适的助熔剂; (2)生长的温度低,特别适合高熔点晶体的生长。该方法的缺点有: (1)由于生长机制的原因,要避免晶体生长中不出现助熔剂的包裹体,生长必须比熔体生长慢得多的速度下进

关于培养晶体一些理论

1 对于分子量比较大的物质(比如说普通配体),一般用极性相 差较大的,比如三氯甲烷和乙醇;对于分子量较大的如杯芳烃,一般用极性相差较小的,比如三氯甲烷和甲苯 2 选择的比例一般是惰性溶剂:良性溶剂=2:1 晶体是在物相转变的情况下形成的。物相有三种,即气相、液相和固相。只有晶体才是真正的固体。由气相、液相转变成固相时形成晶体,固相之间也可以直接产生转变。 晶体生成的一般过程是先生成晶核,而后再逐渐长大。一般认为晶体从液相或气相中的生长有三个阶段:①介质达到过饱和、过冷却阶段; ②成核阶段;②生长阶段。 在某种介质体系中,过饱和、过冷却状态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整个体系的同时结晶。体系内各处首先出现瞬时的微细结晶粒子。这时由于温度或浓度的局部变化,外部撞击,或一些杂质粒子的影响,都会导致体系中出现局部过饱和度、过冷却度较高的区域,使结晶粒子的大小达到临界值以上。这种形成结晶微粒子的作用称之为成核作用介质体系内的质点同时进入不稳定状态形成新相,称为均匀成核作 用。在体系内的某些局部小区首先形成新相的核,称为不均匀成核作用。均匀成核是指在一个体系内,各处的成核几宰相等,这要克服相当大的表面能位垒,即需要相当大的过冷却度才能成核。非

均匀成核过程是由于体系中已经存在某种不均匀性,例如悬浮的杂质微粒,容器壁上凹凸不平等,它们都有效地降低了表面能成核时的位垒,优先在这些具有不均匀性的地点形成晶核。因之在过冷却度很小时亦能局部地成核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所形成的核的数目称成核速度。它决定于物质的过饱和度或过冷却度。过饱和度和过冷却度越高,成核速度越大。成核速度还与介质的粘度有关,轮度大会阻碍物质的扩散,降低成核速度晶核形成后,将进一步成长。下面介绍关于晶体生长的两种主要的理论。 一、层生长理论 科塞尔(Kossel,1927)首先提出,后经斯特兰斯基(Stranski)加以发展的晶体的层生长理论亦称为科塞尔—斯特兰斯基理论。 它是论述在晶核的光滑表面上生长一层原子面时,质点在界面上进入晶格"座位"的最佳位臵是具有三面凹入角的位臵。质点在此位臵上与晶核结合成键放出的能量最大。因为每一个来自环境相的新质点在环境相与新相界面的晶格上就位时,最可能结合的位臵是能量上最有利的位臵,即结合成键时应该是成键数目最多,释放出能量最大的位臵。质点在生长中的晶体表面上所可能有的各种生长位臵: k为曲折面,具有三面凹人角,是最有利的生长位臵;其次是S阶梯面,具有二面凹入角的位臵;最不利的生长位臵是A。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晶体在理想情况下生长时,先长一条行列,然后长相邻的行列。在长满一层面网后,再开始长第二层面网。晶面(最外的

晶体学和晶体材料研究的进展

晶体学和晶体材料研究的进展 作者:王皖燕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走进了崭新的光电子时代;而实现这一巨大变化的物质基础不是别的,正是硅单晶和激光晶体。可以断言,晶体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谱写出人类科技文明的新篇章。 一、人类对晶体的认识过程及有关晶体的概念 1.人类对晶体的认识过程 什么是晶体?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这个问题。早在石器时代,人们便发现了各种外形规则的石头,并把它们做成工具,从而揭开了探求晶体本质的序幕。之后,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晶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规则的外形。 1669年,意大利科学家斯丹诺(Nicolaus Steno)发现了晶面角守恒定律,指出在同一物质的晶体中,相应晶面之间的夹角是恒定不变的。接着,法国科学家阿羽依(Rene Just Hauy)于1784年提出了著名的晶胞学说,使人类对晶体的认识迈出了一大步。根据这一学说,晶胞是构成晶体的最小单位,晶体是由大量晶胞堆积而成的。 1885年,这一学说被该国科学家布喇菲(A.Bravais)发展成空间点阵学说,认为组成晶体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的,这种排列形成一定形式的空间点阵结构。1912年,德国科学家劳厄(Max van Lane)对晶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实验,首次证实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2.晶体的概念 具有空间点阵结构的物体就是晶体,空间点阵结构共有14种。例如,食盐的主要成份氯化钠(NaCl)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晶体。此外,许多金属(如钨、钼、钠、常温下的铁等)都具有体心立方结构,因而都属于晶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晶体中,晶莹透明的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就不是晶体。这是因为,组成玻璃的质点只是在一个原子附近的范围内作有规则的排列,而在整个玻璃中并没有形成空间点阵结构。 3.天然晶体与人工晶体 晶体分成天然晶体和人工晶体。千百年来,自然界中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晶体,如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这些晶体叫做天然晶体。

光子晶体应用于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光子晶体应用于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段廷蕊 李海华 孟子晖3 刘烽 都明君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1) 摘 要 光子晶体是由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折光指数的材料在空间按照一定的周期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有序结构材料,它具有尺度为光波长量级的重复结构单元,通过对这些结构单元的合理设计,可以调控光子晶体 的光学性质。近年来,光子晶体不仅在药物释放、光学开关、金属探针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也为化学及生 物传感器领域提供了新的检测原理和手段。本文概述了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及近年来该技术在化学及生物 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光子晶体 水凝胶 化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分子识别 Application of Photonic Crystals in Chemical and Bio2sensors Duan T ingrui,Li Haihua,Meng Z ihui3,Liu Feng,Du Mingjun (School of Chemical&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Beijing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Beijing100081) Abstract Photonic crystals are periodical materials which are made by periodically arrangement of m ore than tw o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reflective index.Photonic crystals have periodical and repeated unit structure with nanometer scale, and its optical properties can be tuned by reas onably designing of the structure units.Photonic crystals have been applied not only in clinical diagnosis,drug delivery,optical s witches,ion probe,but als o in biosens ors and chemical sens ors.Here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n sens ors field of photonic crystals are summarized. K eyw ords Photonic crystals,Hydrogel,Chemical sens or,Biosens ors,M olecular recognition 1 光子晶体的概念及其结构特性 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是1987年Y ablonovitch和John等在研究自辐射和光子局域化时分别提出的。光子晶体是由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折光指数的材料在空间按照一定的周期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有序结构材料。电磁波在这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材料中传播时会受到由电介质构成的周期势场的调制,从而形成类似于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光子能带(photonic band)。光子能带之间可能会出现带隙,即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gap,简称P BG)。具有P BG的周期性介电结构即光子晶体,或称作光子带隙材料,也有人把它叫做电磁晶体。 光子晶体中,周期性排列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尺度是光波长量级,根据重复结构循环的维数,可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光子晶体(图1)。就像半导体中原子点阵可以控制电子传播一样,光子晶体中不同折光指数的周期性排列结构可以控制一定频率的光的传播。光子带隙或禁带是指一个频率范围,频率在此范围的电磁波不能在光子晶体里传播,而频率位于导带的电磁波则能在光子晶体里几乎无损地传播。带隙的宽度和位置与光子晶体的折光指数、周期排列的结构尺寸及排列规则都有关系。但与电子相比,光子具有更多的信息容量、更高的效率、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低的能量损耗。光子晶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导材料,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1~5],王玉莲、顾忠泽等[6~8]发表过相关的综述和文章,宋延林等[9,10]近年来报道的具有荧光特性的光子晶体在光学器件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75007)和863计划项目(2007AA10Z433)资助 2008206230收稿,2008209229接受

薄膜高分子结晶形态及其生长机理研究进展

薄膜高分子结晶形态及其生长机理研究进展 任伊锦1,2*,马 禹1,章晓红2,胡文兵1 (1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南京 210093; 2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铜陵 244000) 摘要:由于高分子薄膜和超薄膜的空间效应和界面效应显著,其结晶行为与本体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高分子在薄膜和超薄膜中特殊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晶体取向与薄膜厚度的关系。随着膜厚的减小,界面吸附作用对侧立片晶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晶体取向由侧立转变为平躺。超薄膜中晶体生长受扩散机理控制,其形态不稳定,变为树枝状晶体。在超薄膜中晶体的生长速率随着膜厚的减小而减小,当膜厚小于片晶厚度时,减小的趋势变缓。 关键词:高分子薄膜;晶体取向;晶体形态不稳定性;扩散限制聚集;生长动力学 概述 近年来,结晶功能性高分子薄膜和超薄膜在电子和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1~3]。对于结晶的高分子薄膜来说,其晶体形态对薄膜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研究高分子薄膜的结晶行为,既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高分子结晶的本质,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调控晶体结构来优化高分子薄膜的性能[4,5]。 高分子结晶过程是分子链的自我排列规整化的过程。熔体中无序高分子链调整序列并吸附在初级核的侧表面上,由于动力学因素优先形成亚稳态折叠链片晶[6,7]。这些片晶通过连续分叉最终形成各向同性的球晶结构[8]。此过程的晶体生长动力学,一般认为是由Lauritzen和H offman提出的次级成核理论所控制,即表面成核动力学所决定[9,10],其中球晶半径随时间是线性变化关系,生长速率恒定[11~13]。 高分子本体的结晶过程较为简单,而高分子受限在纳米级的薄膜(厚度在100~1000nm)和超薄膜(厚度<100nm)中[14],薄膜与基板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即界面效应,以及尺寸受限的空间效应,导致了分子链运动方式的改变和运动能力的减弱,其结晶性能与本体截然不同。目前人们主要研究了结晶链段的排列取向、晶体形态和生长动力学,它们都强烈地依赖于薄膜厚度和结晶温度。人们也提出了一些受限晶体生长的控制机理。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高分子薄膜和超薄膜的结晶形态和晶体生长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希望对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1 高分子薄膜和超薄膜的结晶形态 高分子晶体的基本形态是折叠链片晶,但是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其堆砌方式可以差别很大,从本体中的球晶、轴晶和串晶,到稀溶液中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单晶,结晶形态结构丰富多彩[15]。而在高分子薄膜和超薄膜中,由于晶体生长空间受到限制以及界面作用的影响,多数只能得到片晶尺度的有序形态,且随着薄膜厚度的减小,片晶的取向和生长前沿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导致生成更加复杂的晶体形态。 1 1 晶体取向 高分子薄膜中片晶的取向一般以处于薄膜下表面的基板为参考方向,存在典型的侧立(edge on)片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20674036和20825415); 作者简介:任伊锦(1978-),女,博士后,主要从事高分子薄膜结晶行为的研究; *通讯作者,E mail:r eny ijin@https://www.360docs.net/doc/5f17518298.html,.

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_韩国志

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 韩国志1 孙立国2 (1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南京 210009; 2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哈尔滨 150080) 2008-07-02收稿,2008-09-24接受摘 要 反蛋白石晶体是一类重要的光子晶体,由于其制备材料的广泛性以及容易实现对光子禁带的 多重调制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目前反蛋白石晶体结构的主要制备技术和方法,详细阐述了反蛋白石 晶体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反蛋白石 光子晶体 胶体晶体 应用 Advance in Inverse Opal Photonic Structure Han Guozhi 1 Sun Liguo 2(1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Nanjing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Heilongjian g Univers ity ,Harbin 150080) A bstract Inverse opal crystals are an important structure for photonic crystal .Comparing with opal crystals ,it is advantageous in universality of materials for fabricating and easy to realize multi -tunablity of stop -band and structure function .In this paper ,current preparation and advance in application of inverse opal structures are reviewed . Keywords Inverse opal ,Photon ic crystal ,Colloidal crystal ,Application 图1 反蛋白石晶体的结构Fig .1 SEM image of invers e opal 蛋白石(opal )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在数百nm 尺度 上有规整排列的含水非晶质二氧化硅。它拥有色彩缤纷的外 观,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明,结晶蛋白石具有周期排列的六方 晶格,为面心立方结构。广义而言,蛋白石是一种三维光子晶 体,具备选择性布拉格反射,所以在不同的角度,显示不同的 颜色[1~4]。目前人工蛋白石主要采用胶体晶体自组装方法制 备。将表面带同种电荷的胶体颗粒(如非晶二氧化硅微球、聚 苯乙烯微球等)按一定的浓度分散于溶剂中,由于颗粒表面之 间的电荷相互作用,随着溶剂的蒸发,胶体粒子自动排列成六 方密堆积的胶体晶体,当胶体晶体中微球的直径与光波长相 当时,该晶体即可产生带隙,具有与蛋白石相似的光学特性。 反蛋白石晶体就是在蛋白石晶体的空隙中填充某种介 质,然后通过焙烧、溶解或化学腐蚀等方法除去蛋白石晶体的原材料后所形成的多孔结构,即空气小球以面心立方的形式分布于介质中,每个空气小球在之前胶体粒子接触点以小的圆柱形通道连接(图1)。如果介质折射率与空气不同,就产生布拉格反射,反射波长可由下式计算: λ=2(2 3)1 2d (n 2a -sin 2θ)1 2其中,λ表示反射波长,d 表示晶面间距,n a 表示材料平均折射率,θ表示入射光线与晶面的夹角。这种结构只要填充材料的折射率跟周边的介质(空气)的比值达到一定的数值(>2.8)时,就会出现完全光子带隙。 与蛋白石晶体相比,反蛋白石晶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制备材料的选择性广泛、材料折射率的差异容易

晶体生长机理研究综述

晶体生长机理研究综述 摘要 晶体生长机理是研究金属材料的基础,它本质上就是理解晶体内部结构、缺陷、生长条件和晶体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变生长条件来控制晶体内部缺陷的形成从而改善和提高晶体的质量和性能使材料的强度大大增强开发材料的使用潜能。本文主要介绍了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生长机理,晶体生长理论研究的技术和手段,控制晶体生长的途径以及控制晶体生长的途径。 关键词:晶体结构晶界晶须扩散成核 一、晶体生长基本过程 从宏观角度看,晶体生长过程是晶体-环境相、蒸气、溶液、熔体、界面向环境相中不断推移的过程,也就是由包含组成晶体单元的母相从低秩序相向高度有序晶相的转变从微观角度来看,晶体生长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基元过程,所谓基元是指结晶过程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从广义上说,基元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几何构型的原子分子聚集体所谓的基元过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基元的形成:在一定的生长条件下,环境相中物质相互作用,动态地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基元,这些基元不停地运动并相互转化,随时产生或消失(2)基元在生长界面的吸附:由于对流~热力学无规则的运动或原子间的吸引力,基元运动到界面上并被吸附 (3)基元在界面的运动:基元由于热力学的驱动,在界面上迁移运动 (4)基元在界面上结晶或脱附:在界面上依附的基元,经过一定的运动,可能在界面某一适当的位置结晶并长入固相,或者脱附而重新回到环境相中。 晶体内部结构、环境相状态及生长条件都将直接影响晶体生长的基元过程。环境相及生长条件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基元的形成过程之中;而不同结构的生长基元在不同晶面族上的吸附、运动、结晶或脱附过程主要与晶体内部结构相关联。不同结构的晶体具有不同的生长形态。对于同一晶体,不同的生长条件可能产生不同结构的生长基元,最终形成不同形态的晶体。同种晶体可能有多种结构的物相,即同质异相体,这也是由于生长条件不同基元过程不同而导致的结果,生长机理如下: 1.1扩散控制机理从溶液相中生长出晶体,首要的问题是溶质必须从过饱和溶液中运送到晶体表面,并按照晶体结构重排。若这种运送受速率控制,则扩散和对流将会起重要作用。当晶体粒度不大于1Oum时,在正常重力场或搅拌速率很低的情况下,晶体的生长机理为扩散控制机理。 1.2 成核控制机理在晶体生长过程中,成核控制远不如扩散控制那么常见但对于很小的晶体,可能不存在位错或其它缺陷。生长是由分子或离子一层一层

近两年光子晶体研究的进展

近两年光子晶体研究的进展 许文贞 vincent.xu.chn@https://www.360docs.net/doc/5f17518298.html, 光子晶体以及光子能带结构等概念早在1987年分别由E. Yablonovitch和S. John分别独立地提出,并且在随后的1990年和1991年分别实现了理论预言和成功实验制备第一个有完整光子带隙的光子三维晶体,发展至今光子晶体在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是一种介电常数(或折射率)周期性排列的有序结构物质,也即一种在高折射率材料的某些位置周期性出现低折射率的材料。其最根本的特征是正由于那些周期性的折射率结构产生了光子禁带,因此频率处于禁带内的光子将无法传播,就像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在周期性势场作用下形成能带结构,因此光子晶体实现了对光子的控制。 光子晶体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它的两个基本特性:抑制自发辐射和光子局域态。正由于光子晶体的这两个优势,而且光子与电子相比具有更多的信息容量、更高的效率、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互连能力和并行能力、更大的存储量、更低的能量损耗,所以,在半导体器件的进一步小型化和在减小能耗下提高运行速度成为难题后,人们提出了用光子作为信息载体替代电子的设想。因此当今有关光子晶体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在零阈值激光器、光波导、发光二极管、偏振片、滤波器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发展至今,光子晶体这研究领域中比较热门的方向有三维光子晶体及薄膜的制备技术、可调光子晶体、光子晶体光纤、纳米光子晶体、磁性光子晶体等。本文主要集中在对三维光子晶体、光子晶体光纤两方面近两年来进展的介绍。 1. 三维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根据能隙空间分布的特点可分为一维(1D)光子晶体、二维(2D) 光子晶体和三维(3D) 光子晶体。光子晶体是一种人造晶体,自然界里几乎不存在。蛋白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天然光子晶体,它是属于三维光子晶体。而且三维光子晶体能产生全方向的完全禁带,相比一维、二维光子晶体仅能产生方向禁带,因此三维光子晶体具有更普遍的实用性,占据了光子晶体研究中很大的份额。 由于天然光子晶体的稀缺,因此在光子晶体的研究中光子晶体的制备是主要的,而且是最难的一方面。因为对于光子晶体来说,光在晶体中的传输就要求晶体的周期性晶格尺寸达到亚微米量级,因此这给了晶体制备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尤其是近红外到可见光波段的三维光子晶体的制备。目前,一般三维光子晶体的制备的一种简单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利用单分散的胶体颗粒悬浮液的自组装特性来制备胶体晶体。这种方法的制备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组装制备(4):重力场下的组装、垂直沉降法、离心力场下的组装、电场下的组装、模板法等。但是这种晶体生成方法主要还是生成简单媒质简单周期的光子晶体。经过多年的研究,光子晶体制备技术上以器件化为指导,逐步由简单媒质简单周期向复杂媒质复合周期结构方向发展,由胶体模板自组装等纯化学制备手段向物理化学方法相融合的多元技术扩展,而且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宽,由光电子器件、集成光路进一步拓展到光电对抗、光学探测、传感等。

晶体生长理论发展现状

晶体生长理论发展现状 人造晶体是一种重要的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合成手段不断的发展,晶体在精密光学仪器,激光武器,甚至日常生活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基础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和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晶体生长理论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手段、研究对象,还是研究层次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晶体生长理论在经历了Bravais法则、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模型等理论后日趋发展完善。但近些年来的研究,特别是对空心晶体的研究显示了晶体生长理论新的迹象。周午纵等提出的逆向晶体生长理论不仅完善了晶体生长的理论,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空心晶体,研究制备晶体提供了新的途径。传统晶体生长理论 传统晶体生长理论认为,晶体的形成是由晶体的成核和生长两个过程组成。完美的多面体外形是以晶核为中心逐渐长大形成的,经历基元的形成、基元在生长界面上的吸附、基元在界面的运动和基元在界面上结晶和脱附等过程。传统晶体生长理论自开始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1.晶体平衡形态理论:主要包括布拉维法则(Law of Bravais)、Curie-Wulff 生长定律、BFDH法则(或称为Donnay-Harker原理)以及Frank运动学理论等。晶体平衡形态理论从晶体内部结构、应用结晶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晶体的生长,注重于晶体的宏观和热力学条件。以晶体平衡形态理论解释晶体生长形态--晶面的发育。但它们共同的局限性是:没有考虑外部因素(环境相和生长条件)变化对晶体生长的影响,无法解释晶体生长形态的多样性。 2.界面生长理论:主要有完整光滑界面模型、非完整光滑界面模型、粗糙界面模型、弥散界面模型、粗糙化相变理论等理论或模型。界面生长理论重点讨论晶体与环境的界面形态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以界面生长理论解释晶核长大的动力学模型。现有的界面结构模型有以下局限性:晶体结构过于简单;没有考虑环境相(溶液、熔体或气体)的结构;在界面上吸附的基元限定为单个原子。 3.PBC(周期键链)理论:1952年,P.Hartman、W.G.Perdok提出,把晶体划分为三种界面:F面、K面和S面。BC理论主要考虑了晶体的内部结构——周期性键链,而没有考虑环境相对于晶体生长的影响。对于环境相结构效应的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