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安装技术交底

玻璃幕墙安装技术交底
玻璃幕墙安装技术交底

玻璃幕墙安装技术交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玻璃幕墙安装技术交底

一、后置埋件施工工艺

按照设计分格确定后置预埋件安装位置,埋件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设计设置±10mm;埋件安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20mm。后置埋件膨胀螺栓的安装孔深不应小于100mm,化学锚栓的安装孔深不应小于110mm。(一)、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

2、材料准备

a) 后补埋板材质、规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b) 化学锚栓药水、螺杆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施工机具是否齐全

a) 测量放线工具;经纬仪、水平仪、钢尺、线锤、墨斗等

b) 钻孔设备;电锤、

c) 清理工具;吹风机、毛刷等

d) 电箱;检查电箱是否完好,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

(二)、施工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测量放线,钻孔及清孔,安装化学锚栓,后置埋板螺母及垫片安装紧固。

1、熟悉图纸: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a)对图纸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

b)找出幕墙立面设计的主导尺寸(分格),不可调整尺寸和可调节尺寸;

c)明确转角及异形处的处理方法;

2、测量放线:

按照设计图纸在底层确定幕墙定位线和分格线;用经纬仪将幕墙的阳角和阴角引上,并用固定在钢支架上的钢丝线做标志控制线,确定好每个立面的中线;测量时应控制分配测量误差,不能积累误差;放线定位后要对控制线定时校核,确保幕墙的垂直。

a) 找出定位轴线:将图纸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

b) 找出定位点:根据在现场查找的准确定位轴线,根据图纸中提供的有关内容。

c) 确定定位点:定位点数量不得少于两点,确定定位点时要反复测量一定要保证定位准确无误。

d) 抄平(打水平):用水准仪,对两个定位点确定水平位置,水准仪要按规范使用(使用方法略),水准仪定位时要考虑安全,定位间距离大致相同,水准仪要摆正放稳,不能出现移动、错位等现象,要注意正确使用和保管好水准仪。

e) 拉水平线:在找出定位点位置抄平后,在定位点间拉水平线,水平线可选用细钢丝线,同时用紧线器收紧,保证钢丝线的水平度。

f) 测量误差:在水平线拉好后,对所在工作面进行测量,主要进行水平方向的测量,同时检查各轴线(定位轴线)间的误差。通过测量出的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核对有关规范(施工)对误差允许值的要求,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的,可消化误差,超过误差范围应与土建方或甲方协商解决。

g) 调整误差:对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误差进行调整时,要求每一定位轴线间的误差,在本定位轴线间消化,误差在每个分格间分摊小于2mm。

3、钻孔及清理

a) 找出定位轴线、定位点后,对安装点定位打孔;

b) 用电锤钻出锚栓孔,膨胀螺栓孔深为100mm,化学锚栓孔深为110mm

c) 用专用毛刷掏清钻孔时产生的混凝土碎块;

d) 用专用吹风机把钻孔内的混凝土屑吹干净;

e) 打孔时尽量避开混凝土钢筋,实在避免不了,该孔不放锚栓,采取在埋板旁边加固措施。

4、安放化学锚栓及后置埋板

a) 取出化学药剂检查是否破坏;

b) 小心推进到清理干净的钻孔内,圆头朝里;

c) 取出螺栓固定在钻头上;

d) 将螺栓旋转插入到钻孔内使化学药剂玻璃管破碎;螺栓在钻孔内旋转3~5秒使化学药剂搅拌均匀,打入到刻度线位置,化学药剂固化时间达到要求后方可安装埋板;

e) 待螺杆达到指定深度后,对后置埋板进行安装,在后置埋板的安装过程中,在螺杆未完全固化前及时调整螺杆的方向,终凝时间后方可拧紧;

f) 后置埋板安装时,应根据图纸的尺寸要求,对埋板的三维方向尺寸进行复核,在复核无误后,螺杆套上垫片及螺母用扳手拧紧固定。

(三)质量标准

a) 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厚度、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b) 化学锚栓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且应有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

c) 施工过程中层层质量控制,施工完成后进行检验,要求后置埋件标高偏差不大于±10㎜,与幕墙垂直方向前后距离偏差不大于±10㎜,水平方向的左右偏差不大于±10㎜;

d) 埋件安装要端正,尽量不要有歪斜,两个化学螺杆深度要统一,方垫片也要放端正,螺帽要拧紧;

e) 严格控制化学螺杆的植入深度,打入混凝土深度不少于110mm长;锚固深度不包括混凝土的饰面层或抹灰层;垂直度要求不大于2%。

f) 埋板放置之前一定要凿除结构面的饰面层或抹灰层,同时保证埋板放置平整。

二、玻璃幕墙工程施工工艺

1、施工安装前,构件应按规格堆放在架子或垫木上。在室外堆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构件安装前均应进行检验与校正。构件应平直、规范,不得有变形和刮痕。不合格的构件不得安装。构件进行钻孔、安装连接附件等辅助加工时,其加工位置、尺寸应准确。

2、技术人员对主体结构进行详细的复核后,进行幕墙的测量放线。幕墙的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测量放线相配合。水平标高要逐层从地面引上,以免误差累积。同时测量应每天定时进行,测量时风力不应大于四级。应沿楼板外沿弹出墨线定出幕墙平面基准线,从基准线处返一定距离为幕墙平面。以此线

为基准确定立柱的前后位置,从而确定幕墙的位置。在放线前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由总包提供1米标高控制线,然后进行工程的放线。

3、幕墙立柱的安装

立柱先与连接件、预埋件联接,进行前后位置调整。对立柱的垂直度进行控制,位置调整准确后将连接件焊在预埋件上。立柱安装误差要求: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大于2mm,左右偏差不大于3mm。相邻两立柱标高偏差不大于3mm,间距≯2mm。立柱的接头按图纸要求,采用套管法进行连接。立柱与连接件之间必须放置绝缘垫片。在安装过程中具体操作如下:

先将立柱与连接件进行初步连接,连接件和预埋件连接时先用点焊,然后使用经纬仪进行主龙骨的垂直度调整,调整完成后对连接件和预埋件进行焊接焊死,对焊接部位要清除焊渣,不允许有漏焊和焊漏洞,检验合格后方可上防锈漆。

4、幕墙横料的安装

4.1对照施工图检查框架主龙骨尺寸及加工孔位是否正确。

4.2有次龙骨的部位将次龙骨固定在主龙骨上。

4.3调整支座连接螺栓,以确保横梁安装水平度及垂直度,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1mm,同层横梁标高差(当一幅幕墙宽度≤35m时)≯5mm,(当一幅幕墙宽度>35m时)≯7mm。同一层横梁安装应由下而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此部分进行完毕后,需进行防火层安装,安装完毕后需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经过监理及质检部门检查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操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