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

第一阶段实施总结

我校《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自2009年开始启动到现在,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回顾一年来的研究,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对某些问题的困惑,为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够更有成效的开展,现对第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提供保障

为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地实施,课题组研究决定,本课题先以课改年级为试点,然后全面铺开。学校领导在我校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5000余元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提高课题实验教师的思想认识,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为此,课题组首先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使他们从内心接受和认同课题研究,为课题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共享资源,形成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形式确立后,我校课改年级的语、数老师全员参与,在网上备课、打印教案。组内成员齐心协力,发挥集体智慧,优化教育资源,把网络环境和集体备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初步建立了有效集体备课的新模式。

四、课堂实践,检验成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检验集体备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把主阵地放在课堂教学上。一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骨干教师示范课、一堂好课、优质课竞赛等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参与备课、听课、评课的全过程,加强教学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五、正视问题,迎难而上

通过一年来的研究活动,我们发现要使课题深入开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网络硬件设备的亟待加强,由于学校资金十分紧张,现学校只有两台电脑,面临着人多设备少的困难。二是教师的网络应用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网上备课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部分教师由于操作欠熟练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三是教师投入在集体备课上的精力不够,理论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