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一2020.5.21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荣昌初级中学雷莉2020.5.2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恰当地分析和使用教材,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一)对教材进行准确的分析把握。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小学获取数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数学能力的源泉。不过,教材并等于教师的讲稿。教师在授课之前,还必须深入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正确使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往往呈现一些生活、学习现象和事实,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学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而引发的。课的引入是学生能否产生学习兴趣,渴求新知,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活动性和创新性因素,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数学课的引入不但要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要选准新知识生长点,提供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三、设计活动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数学知识学生能否真

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取决于新知是教师的给予还是自身探求而获得。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提高学习活动效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有所发现,并能对自己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掌握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环境,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师生共同研讨等探索性活动,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水平。例如,讲概率时,我为学生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抽奖、摸球、涂色、抽签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

四、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可采取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4---6人一组为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别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间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摄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摄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

五、营造教学的和谐性,提高师生友好互动的有效性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都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为营造教学的和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

1.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

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教师在上课期间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好处和改进措施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好处和改进措施 用信息手段代替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管理教学、辅助教学,让学生进入新的领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变,也对教育教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有什么好处呢? 一、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信息服务可以广泛应用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对外宣传与联系、学籍管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寄宿生管理等;也广泛应用于校内课程教学、课外小组活动,以及校外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教师和专家相互联系提供讨论的平台,为教师提供课内外学习活动的网上备课环境和教学活动管理平台。信息技术还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学会了探索、实践,激发了联想、判断,从而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二、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通过对信息进行积极、深入的加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些学生还意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而非考试分数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不断的激发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高级思维活动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地结合使用信息教学技术,可以帮助学习者对教学的内容更明晰,使学习者的探究行为更易于发生,促进了高级思维活动。与所有其它工具一样使用者借助它可更灵巧地工作,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最重要的还在于它促进了高级思维技能。实践表明,运用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学生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 四、促进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转换。 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信息技术教学的环境下,由于对新事物的接受学生要快得多,他们的兴趣与注意力也集中得多,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更多,当然,在这之中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那么,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呢? 一、循序渐进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点及习题讲课教案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一、概念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 由数字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不含加减运算,分母中不含字母。(单独的字母;单独的数字;数字与字母的乘积)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含加减运算。 代数式:用运算符导(指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数的一切运算规律也适用于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乘方:求n 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幂:如果把a^n 看作乘方的结果,则读作a 的n 次幂 二、公式、法则: (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 ﹒a n =a m+n (同底,幂乘,指加) 逆用: a m+n =a m ﹒a n (指加,幂乘,同底) (2)同底数幂的除法:a m ÷a n =a m-n (a ≠0)。(同底,幂除,指减) 逆用:a m-n = a m ÷a n (a ≠0)(指减,幂除,同底) (3)幂的乘方:(a m )n =a mn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逆用:a mn =(a m )n (4)积的乘方:(ab )n =a n b n 推广: 逆用, a n b n =(ab )n (当ab=1或-1时常逆用) (5)零指数幂:a 0=1(注意考底数范围a ≠0)。 (6)负指数幂:11()(0)p p p a a a a -==≠(底倒,指反) (7)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m(a+b+c)=ma+mb+mc 。 (8)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m+n)(a+b)=ma+mb+na+nb 。 (9)平方差公式:(a+b )(a-b)=a 2-b 2 (10)完全平方公式: 222222()2,()2,a b a ab b a b a ab b +=++-=-+ 逆用:2222222(),2().a ab b a b a ab b a b ++=+-+=- 完全平方公式变形(知二求一): 222()2a b a b ab +=-+222()2a b a b ab +=+- 222212 [()()]a b a b a b +=++-22222212 ()2()2[()()]a b a b ab a b ab a b a b +=+-=-+=++-22()()4a b a b ab +=-+ 221 4 [()()]ab a b a b =+-- 例如:22 9x +mxy+4y 是一个完全平方和公式,则m = ;是一个完全平 方差公式,则m = ;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则m = ; (1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a b c m a m b m c m ++÷=÷+÷+÷ (12)常用变形:221((n n x y x y +--2n 2n+1)=(y-x), )=-(y-x)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专题讲座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专题讲座.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0/1/14 来源:略作者:赵德龙 专题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新课程标准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必须收集和占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使用中的常态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共识。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思想 包括三个基本点: 1. 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 2.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容 1、教学观念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从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的领域出发,有选择的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恰当合理的融合、渗透、组合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停留在教师的教的层面上,更多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强调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自主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价值体验。 2、教学目标的整合。“知识、方法、情感”是构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而运用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等能力是融合在课程目标之中的,通过信息处理,学生可以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构建课程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的整合。一是把静态的文本转化成动态的多媒体,是教学内容整合的重要一个方面。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重组和创新的过程。而是为了完成某一主题的教学,需要弥补课程资料,需要网络资源或其他媒体的引入。三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 4、教学活动的整合。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将成为每一个个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教学活动的展开必然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运作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统一。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 1、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2、扩大信息容量,丰富学科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内容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情境化、立体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 3 效率。 4、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5、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有助于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1. 促进新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等特点,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综合、开放。 2. 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改变常规

计算专题讲座教案

第一章有关化学量计算 第一节相对原子质量 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各同位素原子的绝对质量与12C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 近似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该元素各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氯元素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35×75.77%+37×24.23%=35.485. M A、M B——同位素的质量数 A%、B%——同位素的丰度 例题:自然界中硼有两种同位素:10B和11B,又测得硼的相对原子量为10.8,试求10B和11B的原子个数比. [提示]应用求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解:设自然界中硼的原子总数为100,其中含10B为X,则11B为100-x 解得:x=20(10B)故11B含量为80 10B:11B=20∶80=1∶4 第二节气体密度 气体密度 一般是指在标准状况下每升体积气体的质量(单位:g/L )

气体相对密度(D)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密度的比值. 第三节求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组成该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无单位)根据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摩尔质量(g/mol)=22.4L/mol×ρg/L,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 (M=22.4×ρ0 (ρ0——标准状况下该气体密度.) 根据气体相对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如M=2×D H2, M=29×D空气. 根据气态方程求相对分子质量

(m——质量,p——压强,T——温度,ρ——密度,R——常数) 例题:某元素的无水硫酸盐0.114g溶于水,跟过量BaCl2溶液作用,得0.233gBaSO4沉淀.在827℃,1×105Pa,测得90.2mL此元素的氯化物蒸汽质量为0.1335g.求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提示]根据气态方程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设该元素为A,化合价为y,则: A2(SO4)y+yBaCl2=yBaSO4↓+2ACl y (2A+96y)∶ 233y∶ 0.114 0.233 (2A+96y)∶0.114=0.233 A=9y (1) A+35.5y=133.5 (2) 解(1)、(2)联立方程组得:y=3 A=27 分子的质量 1个分子的绝对质量g (1)摩尔质量6.02×1023(g) (2)组成分子的各元素原子的质量(g)之和. 第四节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求统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复习第一章 专题讲座一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 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法宝——电荷守恒法 涉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时常需用到电荷守恒,首先找出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再根据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列等式。 如Al 2(SO 4)3、NH 4NO 3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为 3c (Al 3+ )+c (NH + 4)+c (H + )=2c (SO 2- 4)+c (NO - 3)+c (OH - )。 注意 一般情况下,列电荷守恒等式时不能忽略H +、OH -,但在计算时,酸性溶液中常可忽略OH -,碱性溶液中常可忽略H +。 针对训练 1.(2017·开封模拟)在硫酸钠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Al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 1,SO 2- 4为0.4 mol·L - 1,溶液中Na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 mol·L - 1 B .0. 2 mol·L - 1 C .0.3 mol·L -1 D .0.4 mol·L - 1 答案 B 解析 在任何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则有3c (Al 3 + )+c (Na +)=2c (SO 2-4),解得c (Na +)=0.2 mol· L - 1。 2.(2018·阜阳质检)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c (Mg 2+ )=2 mol·L - 1,c (SO 2- 4)=6.5 mol· L -1 ,若将200 mL 的此混合液中的Mg 2+和Al 3+ 分离,至少应加入1.6 mol·L -1 的氢氧化钠溶液 ( ) A .0.5 L B .1.625 L C .1.8 L D .2 L 答案 D 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得: 2c (Mg 2+ )+3c (Al 3+ )=2c (SO 2- 4), c (Al 3+ )= 2×6.5 mol·L -1-2×2 mol·L - 1 3 =3 mol·L - 1,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Mg 2+ 、Al 3+ 分离,此时NaOH 转化为Na 2SO 4和NaAlO 2,由电荷守恒得: V (NaOH)=2n (SO 2- 4)+n (AlO -2)c (NaOH ) =2×6.5 mol·L - 1×0.2 L +3 mol·L - 1×0.2 L 1.6 mol·L - 1 = 2 L 。

计算机技术专题讲座心得与体会

众所周知,河南科技大学的多媒体教学现在已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的涌现,各种信息技术的不断前进,我很感谢学院在在培养我们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我们学校的多媒体优势,在课外时间里,又给我们安排了关于计算机新技术的三次讲座,从课外的角度扩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大二这迷茫的阶段,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些清晰的道路。 依旧记得第一次讲座是听计算机主任张志勇老师给我们讲的数字版权的讲座,他首先给我们讲解了数字版权的意义,他说:“计算机软件是现代社会主要的技术基础之一,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对软件这一人类智力成果和知识结晶实行有效法律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软件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保护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受到了国际法学界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是呀,通过张志勇老师的讲解,使我们逐渐认识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普及化越来越高,微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相继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计算机程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软件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软件用户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通用软件的大量上市。这给全世界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加强数字版权的意识,现在显得非常的重要。 当图书数字化以后,盗版极其容易,复制件与原件一模一样,而且复制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这就使得网络出版的版权控制更加困难。一些新出版的畅销图书很快被做成电子书在网上流传,但这往往是一些个人网站未经授权擅自制作的,是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因此,目前很多出版社都不愿意让自己出版社的图书数字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数字出版中盗版问题的恐惧。版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解决不好,即使产业本身具有发展潜力,出版社对数字出版也只能是敬而远之。尽管目前比较流行的数字版权技术DRM 是采用下载计费、数字底纹加密和硬盘绑定等措施实现对网络出版物传播范围的控制,它可以严格控制电子图书的阅读期限、阅读次数,不经授权读者不能将电子图书复制给朋友,也不能打印,可以对网络出版物进行一些必要的版权控制和管理,但网络出版物形式多种多样,制作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硬件产品日新月异,很难形成一种通用的、有效的数字版权技术来彻底地保护各种网络出版物,并且保证其加密技术永远不被破解。因此,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出版社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的障碍之一。对此,除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外,也要在版权保护的技术方面加以突破和创新 现实是客观的,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加强数字管理的规范,目前看来非常的迫切,在接下来的近四十分钟里,张志勇老师给我们讲了几种目前加强数字版权保护的几种方法和新技术设计师所完成的功能。 张志勇老师不断强调,数据加密和防拷贝是数字版权管理的核心技术,而数字版权管理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媒体版权保护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并说一般具有以下六大功能[2]: (1)数字媒体加密:打包加密原始数字媒体,以便于进行安全可靠的网络传输。 (2)阻止非法内容注册:防止非法数字媒体获得合法注册从而进入网络流通领域。

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 ——聆听宋伟教授讲座的心得感想 14C1王同彦 2016年3月19日下午,在学院209教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宋伟教授为全院师生作题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机遇与挑战”的精彩讲座。通过聆听宋教授的讲座,本人深有启迪。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面向新的世界格局提出的战略构想,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产能输出,优质资源获取;战略纵深开拓,国家安全保障;全方位开放机遇、周边外交机遇、地区合作机遇、全球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还面临很多风险,比如因为途径国家和地区政治稳定性强弱不一、意识形态各异、政治制度不同带来的政治风险。有时候,一国出现政权更迭时,现任政府为了否定前任政府,会殃及中国的落地项目,从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中国在缅甸和斯里兰卡的项目,有时项目面临搞定政府、却搞不定反对派的困境,比如高铁折戟墨西哥案例等。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得到了沿线国家

广泛支持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65个,其中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达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架构。其基本内涵在于,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扩大同沿线各国的战略契合点和利益汇合点,积极推进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商品资源物流大通道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推动形成以“一带一路”为两翼、以周边国家为基础、以沿线国家为重点、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亚太自贸区(FTAAP)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着力推动国内优势产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不断强化我国对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主导性影响,为我国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安全互助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为我国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信息技术发展及创新应用专题讲座》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及创新应用专题讲座》 学习心得 用互联网观念带动理论和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一一《信息技术发展及创新应用专题讲座》学习心得 按照总部的统一要求,在本次专题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结合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阐述了阿里集团如何利用互联网、数据、计算来创新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的实践和发展经历。王坚t専士用清晰的思路和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阐明了信息工业必将带动和促进传统工业创新发展的潮流和基本做法,讲座非常精彩、启发性极强,是不可多的讲座。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深刻的感觉到总部组织的这次学习是顺应时代发展、推进两化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科技公司转化,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化的先锋号角。深刻理解这些新观念和新潜力,通过广泛的学习、深入的讨论,必将在范围掀起新一轮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实践,必将为尽早成为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儿乎所有网民都知道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知道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并是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这儿年的“双十一”光棍节每年都成为了中国全民的购物狂欢节,创造了阿里时刻。然而,阿里巴巴如何成功的秘诀大多数人并不知晓。王坚博士的本次讲座通过大量实际案例,阐述了阿里巴巴集团如何从2008年的“一家相信互联网的公司”、邛可里巴巴为消费者负责设计;阿里巴巴是个数据公司;计算会成为一种公共服务”的战略认知,落实到利用互联网(移动网)、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商业模式、传统信用体系的企业战略实践的

过程。王坚博士用三句话说明了现代企业战略思路的出发点和重点:互联网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企业要象利用电厂、公路一样发挥它的作用;数据会成为一个企业和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每个企业要积极积累和挖掘数据的功用,用数据驱动业务管理;计算会成为一个企业和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计算能力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挖掘企业的潜力。这些战略和实践对的信息部门了解全球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重要作用。 会议上,傅总说领导干部“看不到未来就不知道把企业往那里带,干部要把握大势发展未來。”,“要借鉴阿里公司的发展历程,争创一流能源公司不仅要考虑目前石油化工的传统能源主营业务,还要结合能源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拓展新的清洁能源,要从大宗商品公司变成服务公司、技术公司,成为综合服务商,这些都需要观念转变。要研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如何应用,提升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制作,如何把数据变成信息、信息如何变成价值,如何利用信息提升核心竞争力,这对今后的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我们信息部门和胜利油田信息化目前开展的工作,有如下建议: 一、加强互联网经济观念的宣传,改变广大职工的传统思维。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把信息化作为企业战略来落实己经有多年了,但感觉上信息化一直作为企业工具建设,和传统工业一直两张皮,似乎一直是锦上添花,根本上是大多数人没有建立互联网络思维,互联网络思维不仅是对信息人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员工的要求,只有建立了互联网络思维才能发动广大群众积极思考创新变革,群策群力完成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信息部门要组织相关单位利用媒体扩大宣传,推介全球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烘托氛围,为改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

化学一轮复习文档:第1章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专题讲座一 含答案

专题讲座一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守恒法 (一)质量守恒(原子守恒) 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因而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和质量保持不变。 [典例1](2019·石家庄调研)28 g铁粉溶于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加强热,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A.36 g B.40 g C.80 g D.160 g 答案 B 解析28 g铁粉溶于稀盐酸中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由于Na2O2固体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本身也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将滤渣加强热,最终得到的固体为Fe2O3,根据铁原子守恒, n(Fe2O3)=1 2n(Fe)= 1 2× 28 g 56 g·mol-1 =0.25 mol 所得Fe2O3固体的质量为:0.25 mol×160 g·mol-1=40 g。 针对训练

1.(2018·长汀县校级月考)有14 g Na 2O 2、Na 2O 、NaOH 的混合物与100 g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 A .20.40 g B .28.60 g C .24.04 g D .无法计算 答案 C 解析 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蒸干后得到NaCl ,由Cl -质量守恒关系可得100 g ×15%×35.536.5=m (NaCl)×35.558.5 ,解得m (NaCl)≈24.04 g 。 2.(2018·奉贤区二模)一定量的H 2和Cl 2充分燃烧后,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100 mL 1.0 mol·L - 1的NaOH 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O 为0.01 mol ,则燃烧前H 2和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5∶4 B .4∶5 C .4∶3 D .3∶4 答案 B 解析 100 mL 1.0 mol·L -1的NaOH 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0 mol·L -1×0.1 L =0.1 mol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说明0.1 mol NaOH 完全反应,生成的0.01 mol NaClO 来自Cl 2与NaOH 的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则氢气和氯气反应后剩余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发生反应NaOH +HCl===NaCl +H 2O ,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0.02 mol =0.08 mol ,则n (HCl)=n (NaOH)=0.08 mol ,n (H 2)=n (Cl 2)=12n (HCl)=0.08 mol ×1 2=0.04 mol ,所以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l 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0.04 mol =0.05 mol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 ,燃烧前H 2和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0.04 mol ∶0.05 mol =4∶5。

信息技术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 李冬梅(北大附中,信息技术特级教师) 由于教学设计只是课前计划,而课堂是动态、变化的,由教室环境、教学设备、学生和教师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如果缺少了恰当的组织和引导,即使是详细分析了学情和教材、精心设计的教学,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关键关节。 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兴趣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需要从课堂的切入点、学习动机和课堂气氛、课堂的动态生成、个体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精心策划教学策略,还需要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智的调整、施用教学策略。下面我们先看一个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1:高一信息技术起始课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重点是信息及其特征。为了更好地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通过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再现信息的抽象过程,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剖析信息的各个特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片断】 (高一 X 班教室,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过,老师站在讲台上,投影幕上显示着老师的个人信息,学生课桌上摆放着物理或化学等练习册,不少同学低头做着其它学科作业)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学科叫什么? 生:(看教材后回答)信息技术。 师: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学生的回答有:软件,计算机,程序、信息等。在老师引导下认识到是信息。同时,不少学生继续做着其它学科作业。) 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信息及其特征”(投影幕上呈现课题)。首先探讨信息的概念。 师:信息从哪里来?请一位同学说说。 (这时,老师启动了事先用 VB 编写的课堂随机点名器,点出了第一位学生的名字,全班哄堂大笑,放下了手中的作业,都想听听这位幸运的同学怎么回答问题。) 生 1 :从网上,电视里,报纸中。 师:网上,电视里,报纸中的信息从哪里来?(随机点名器点出第二个学生) 生 2: 从生活中。 师:从生活的哪些地方来?(随机点名器点出第三个学生) …… (这时,所有的学生或互相讨论或翻看信息技术教材,积极探究信息究竟从哪里来。) ---- [ 摘自 2008 年 9 月 10 日高一信息技术课堂实录 ] 【学生反馈】

信息技术经验交流分享(1)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创新校本研训汇报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们,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的分管教学副校长张力。非常荣幸能应邀来到书香四溢的罗源三中和教育界的同行们进行业务上的切磋交流。我今天主要任务是和大家汇报一下,在本学期我们台三小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校本研修”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作为一所拥有一百多位教师的学校的教学引领者,我始终与学校老师们并肩作战在教学第一线,不过正如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我汇报的内容并不全面,所站的高度还不够,所以还请大家在倾听之后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台三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校本研修”以下简称“线下三十课时”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得益于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专业引领,现在要改口成为“坊主”。是他们的精心策划才有我们今天的成果。所以我汇报的第一点标题就是: 一、高屋建瓴,明晰目标。 台江区做为“海西教育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的协作单位,一直成为各项培训工作的先行区县。我区一直走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各区县的前列。教师进修学校做为我区的教育教学科研单位,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首先进修校培训处认真解读上级布置的任务,形成具体的任务目标,分多场会议部署这项工作。从吹风会到信息技术演示会到工作任务部署,从校

级领导到分管教学教导主任以及学科教研组长。每一次会议都自上而下向学校传递清晰的目标信息——这是在教师进修校举行的线下三十课时校本研训的培训动员会。这是10月10日,台江区进修校邀请到了来自台湾“中央大学”王绪溢博士围绕着“智慧教室”主题作了专题报告。王教授凭借着他清新、幽默的讲座风格向全区各所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实验教师介绍了何为智慧课堂。他还指出智慧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还是一个必须整合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的全新教学模式。这是在宁小举行的全区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的部署会议,会上徐敏教授为我们详细讲授了本次线下三十课时的训练目标。最后进修校还以公文形式将任务细则传达到每一所学校,为学校开展工作指明方向。这是最终定稿的台江区教育局台教人〔2016〕18号文件《台江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从指导目标,到任务措施,再到阶段目标都详尽地阐述。让每一位参与研训的老师一目了然,目标清晰。为我区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上下齐心,融合创新 (一)认真解读,形成计划 以郑东秀校长为提升工程提升领导小组的核心,召开多场筹备组会议,制定出富有台三特色的“提升工程”线下校本教研研修活动方案。方案由研修目标、研修主题、“提升工程”线下研修内容组成。其中研修内容最为具体明了,在第一阶段活动中突出专家坊主的介入、教研组与参训教师的职责任务的分解、教学设计与说课的要求,以及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5 Aspose Pty Ltd.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一 随着网络技术迅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变化,首先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尤其是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一大趋势,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身为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需要。很荣幸的是我能够参加这一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在学习中老师们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洗礼,教学理念上的更新。短短的十天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本次的培训从最基础的电脑知识开始指导,教给我们们很多很实用的知识,如:发电子邮件,文件复制等,经过老师耐心地讲解,学员们反复地练习,很快地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为了进一步提升,老师又为我们讲解了关于如何注册,教学资源如何下载,PPT如何制作,音频文件的处理,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我们认真地跟随着老师的步伐,一边听,一边动手操作,反复练习,不懂的地方与学员们相互交流或者是向老师请教,学习氛围特别好。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除了动手实践以外,很多老师也为我们传授了理论知识,每堂课都是那么精彩纷呈,令人意犹未尽,收获颇多。经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身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必须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的本领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本次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让我掌握了关于教学上常常会用到的电脑知识,让我觉得不虚此行。以后,在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不断摸索,让自己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二 通过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讲座稿一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讲座稿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新课程标准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必须收集和占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使用中的常态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共识。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基本思想 包括三个基本点: 1. 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

学活动。 2.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内容 1.教学观念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从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的领域出发,有选择的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恰当合理的融合、渗透、组合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停留在教师的教的层面上,更多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强调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自主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价值体验。 2.教学目标的融合。“知识、方法、情感”是构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而运用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等能力是融合在课程目标之中的,通过信息处理,学生可以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构建课程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的融合。一是把静态的文本转化成动态的多媒体,是教学内容融合的重要一个方面。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重组和创新的过程。而是为了完成某一主题的教学,需要弥补课程资料,需要网络资源或其他媒体的引入。三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

安全生产法知识专题讲座【精编版】

安全生产法知识专题讲座【精编版】

一、课程特点及答题技巧 (一)课程特点 第一点《法规》是必考科目 第二点《法规》是无理而言 第三点《法规》是过关基础 (二)答题技巧 第二点原文才是答案 第一点答案就在题中 第三点排除法找答案 二、《考试大纲》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法》中: 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安全生产法所构建的基本法律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权利和安全生产义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 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矿山安全法》中: 适用范围,矿山建设安全保障的规定,矿山开采安全保障的规定,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规定;《消防法》中: 关于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的规定,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法规及相关行政法规》中: 有关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法律责任;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中: 有关安全生产部门规章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法律责任。

三、各章节重点内容回顾 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一)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由3个要素构成:假定、处理和制裁。

假定是指适用法律规范的必要条件。 每一个法律规范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出现,而适用这一法律规范的这种条件就称为假定。处理是指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 它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允许做什么。这是法律规范的中心部分,是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 制裁是指对违反法律规范将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 如损害赔偿、行政处罚、经济制裁、判处刑罚等。 法律规范这3个组成部分密切联系并不可缺少,既可以把各个部分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以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 (二)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即法的生效范围,是指法律规范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发生效力。 1.关于人的效力 大体有3种情况: 一是以国籍为主,即属人原则,亦称属人主义,法律只对本国人适用,不适用于外国人,外国人侨居法院地国,也不适用该国法律。 二是以地域为主,即属地原则,亦称属地主义,法律规范在该国主权控制下的陆地、水域及其底床、底土和领空的领域内有绝对效力。 三是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相结合,即凡居住在一国领土内者,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原则上一律适用该国法律。 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2.关于地域的效力 这是指法在什么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即从法律生效的地域角度确定法对人的效力,大体有3种情况:

最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说课讲解

专题讲座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 李冬梅(北大附中、信息技术特级教师) 如何讲好信息技术课?这是广大一线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许多教师进行了各种各样 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激发学生兴趣,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 教学,强调评价环节等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然而,就我所了解的各省市信息技术教学情况来看,依然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一些老师抓了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课堂变精彩了,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东西,上周学的内容,这周就忘了;一些老师想方设法与游戏、QQ、网络争夺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断网等手段好不容 易把学生抢了过来,学生却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课堂上一个个无精打采像个“木头”。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从学生方面来看,课堂学习、课下巩固、阶段复习这 几个环节没有做好;从教师角度来看,学生没有做好那三个环节的原因与教师有很大关系。 教师只有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抓好课前教学设计、课堂的组织与引导、课后评价与反馈这三个关键环节,才能真正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学是有目的学习,为了便教学达到最优化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 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这一讲我们就来讨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人是怎么学习的 (2)教学与教学设计 (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原则 (4)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一、人是怎样学习的 不同类型的内容,人学习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1.知识

知识也分不同类型: 识记概念 如:键盘、鼠标、按钮等,苹果等水果名,英文单词。对于这些规定性的、具体的概 念,人采取的是识记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即认识了,记住了。 理解概念 如信息,信息技术等概念,这些是抽象概念,对于抽象的概念,人必须理解了才能学 会了,如何理解,那就要再现抽象的过程。 2.技能 动作技能 如:鼠标操作,打字,图片的旋转等,开车,收发电子邮件,这些属于动作技能,是 需要人们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 智力技能 如:信息的特性,判断信息的某个特征是需要经过大脑思维比较判断最后做出决定, 这属于人的智力技能。也是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培养的。 3.过程与方法 一些内容如什么是程序设计,什么是网页设计,这些内容靠理解、靠反复练习均不能 掌握,需要人们亲身经历一段程序设计或网页设计,从中感悟的。一些方法也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亲身实践,从中提炼出来。所以这些内容的学习相对前面所说要难一些。 4.情感态度价值观 还有一些内容,如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规范使用电子邮件,有条理地管理个人文件, 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其中包含了一种态度,一种情感,或一种由 价值观影响的态度,所以,这些内容的学习方式将又是不同。 二、教学与教学设计 其实,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扮演着教学设计者的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