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

1、“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2、“书中自有千钟粟。”

3、“筑成我民族的屏障。”

4、“面壁做他的学问。”

5、“……使我茅塞顿开。”

6、“……还批了两个大字‘荒唐’”

7、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8、……便摇着串铃,满街踅了一趟,虚应一应故事。

9、……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10、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

11、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12、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

1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5、闻一多拍案而起。

16、……不关心其痛痒。

17、……却已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

18、人饥已饥,人溺已溺。

19、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20、对烈火,奋勇降伏,凤凰涅

三年级理解词语意思练习

数不清的()在空中闪烁着,皎洁的()把大地照得像白天一样的明亮,(),“唧唧”的虫声从四周(),河里的水也在轻轻地();树木被()吹得“沙沙”作响。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要和天上的星星比光亮。夜是多么的()呀! 1、选择适当的词填入括号中。 美丽微风这时也许星星传来太阳好像歌唱月亮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闪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皎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通过()()()()()和()这些景物描写夜的()(6分)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________ 一只(zhīzhǐ)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 小蚂蚁听了很(满意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打败)了,我多伟大!得(dé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炫耀)一番!”于是,他调(ti áo 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piāo luò()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tuōxiǎn(),一面叹息道:“唉,真kělián(),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 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 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 1 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读第2自然段,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3 读第3自然段的拼音,把词语写在括号里。

[讲稿]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讲稿]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回头看。?拜访。?照管或注意。?前来购物。 (1)陈康同志回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 (2)华联商厦以它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不少顾客。( ) (3)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 (4)赖宁奋不顾身地抢救国家财产。( ) 二、把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法与音节恰当地连起来 三、缩写下面的句子。 1.看见前边有个掉队的小红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赓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鬼盯着陈赓同志那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充词语。 荒无( )( ) 满不( )( ) 忍( )挨( ) 无可( )( ) 十分( )( ) 五、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及青又红。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人物有_________. 2.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谈谈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考点细化:理解词语的含义(石岩)[1]

中考考点细化: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语境)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下面结合中考有关试题来具体探讨一下。 题型一:找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指代内容。这多是一些指示代词和数量词,如“这、这些、那、那些、其、之、此、它、是等。 例:2002年深圳中考题的第12题:第⑤段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2分) 常见方法:思前想后法——即我们平常说的靠篙下船。有的时候直接在文中找,有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题型二:品味词语。这一类题所选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三类。 一般有三种问法: (1)指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或妙处 (2)把该词语换成其它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3)把该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例①:2001年深圳中考试题第15题:第一段最后一个词“颤动”用得生动、传神。请联系“颤动”一词前的词语“第一道”、“温柔”、“阳光下”、“微微”,写出该词语运用的妙处。(3分)问1:“颤动”一词的妙处 问2:该段中的“温柔”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问3:把“温柔”换成“温暖”行不行?为什么? 这三个问题虽然考查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回答时的角度及表达方式却有一定区别。 例②: 2002年深圳中考第16题:“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3分) 常见方法: 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多指散文和小说等记叙类的文章) 例1:2004年深圳市南山题中文学作品阅读《落叶》的第20、21题: ⑥时序如轮。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春意…… ⑧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它们没有悲戚,也一样唱着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融入春泥,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生长。 ⑨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词语解释练习

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无动于衷.衷:内心 ②姗姗 ..而去姗:人名 ③良辰.美景辰:时日 ④石矶西畔.问渔船畔:田地的界限 2.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秉.笔直书秉:拿着,持 ②独揽.大权揽:把持 ③贪.生怕死贪:贪图,求多,不知足 ④黄四娘家花满蹊.蹊:小河 3.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屈.服屈:与“直”相反 ②衣衫褴褛 ..褴褛:衣服破烂 ③颠倒是.非是:是不是 ④小扣柴扉.久不开扉:柴草 4.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欲.言又止欲:想要 ②跃跃欲试.欲:将要 ③食欲.欲:欲望 ④欲.把西湖比西子欲:需要 5.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先天失聪.聪:听觉灵敏 ②禁.锢禁:习惯上制止的事 ③不遗.余力遗:余,留 ④处处闻.啼鸟闻:听见 6.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经.久不衰经:经受,禁受 ②偃.旗息鼓偃:停止 ③束手无策.策:鞭打 ④独.怜幽草涧边生独:独自 7.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欲速则.不达则:就 ②丰.碑丰:容貌、姿态美好 ③振耳发聩.聩:耳聋 ④风景旧曾谙.谙:熟悉 8.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日新月异.异:不同的 ②干涸.涸:水干

③融洽相处.处: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 ④千门万户曈曈 ..日曈曈日:高兴的日子 9.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大漠孤.烟直孤:一种燃料 ②日夜兼.程兼:多方面 ③丝绸之.路之:的 ④拘束.束:结束 10.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饱览.览:看,阅 ②危在旦.夕旦:早晨 ③至.高无上至:到 ④白日依山尽.尽:完毕 1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数不胜.数胜:尽 ②崇.山峻岭崇:尊敬 ③钩.以写龙写:画 ④红星乱.紫烟乱:四处飞溅 12.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五.色无主色:颜色 ②锣鼓喧.天喧:声音杂乱 ③奇.光异彩异:特别的 ④独.怜幽草涧边生独:特别 13.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步履.履:脚步 ②索.然无味索:讨取,要 ③一知半解.解:解决 ④岐王宅里寻.常见寻:寻找 14.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训练有素.素:平常 ②转瞬即.逝即:就 ③善良淳厚.厚:与“薄”相反 ④此.曲只应天上有此:这 15.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①疲劳顿.消顿:忽然 ②远渡重.洋重:重复,再 ③络绎不绝.绝:断 ④白日放歌须纵.酒纵:任性地 16.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如何理解记叙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如何理解记叙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张秀梅 ⒈替换法 ⒉组合法 ⒊望文生义法 ①瞻前顾后释义法可能是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本方法适用于“词义辨析;根据文段内容,推敲词语”等题型。例: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⑴燕剪春 风⑵鹰击长空 ⑶雁横烟 渚⑷莺传柳浪 ②遵循规律筛选法如词语本身使用的规律,词语间搭配的规律。实践发生的规律等。适用于“根据要求,归类词语;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等题型。 例:请仔细揣摩文章,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③整体把握还原法主要是代词指代的内容。⑴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些”“某类”是不定指等。(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3)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带入原文,看是否合适。适用于“代词的指代性”题型。 例:下面文段里划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这:品味……感悟人生。 ④细嚼慢咽品味法⑴理清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含义。⑵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特殊含义。⑶分析人物,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⑷结合主题,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例:品味加线句子中“浸”字的妙处。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流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得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浸: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明、无处 不在,也写出了作者的深深陶醉之感。 结合语境比较法如词语的作用、词语的含义、词语的感情色彩等。适用 ①于“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根据要求,归类词语 ②两种形式:⑴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比较(2)相同语言环境中不同词语的比较 口诀:先本义,后深义,或引申,或比喻。感情色彩仔细看,有无反语讽刺义。言外义,拟人义,矛盾词语要注意。 作用:原则:扣住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紧密联系中心。 表述:强调突出是首选,表达情感是关键。设身处地想一想,上下文要联系密。双重含义要答全,矛盾词语分开议。比喻义,拟人义,生动形象别忘记。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些人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研究和思考,以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循规蹈矩:在这里是遵守规矩的意思。)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杞人忧天:此处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不言而喻:此处指众多海洋生物的潜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D.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呕心沥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呕心沥血:此处形容费尽心思。) 【例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 A.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这里指欣赏音乐时的一种和谐状态) B.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这里是无赖的意思) C.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这里是盘旋的意思) D.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死在他乡异国)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长久站立,目不转睛地看。) B.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立即) C.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宽容饶恕) D.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自己认为正确而坚定不移的观点。) A:玉颜寂寞泪阑干(阑干:栏杆《怅恨歌》) B:日思高其位,大其禄。(高:使地位高)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厌:满足/(《孔孟语录八则》) D:使者赍书而往,行不上三十里,被袁军捉住(赍书:送信/《三国演义?官渡之战》)

加点词语的含义

如何理解记叙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张秀梅 ⒈替换法 ⒉组合法 ⒊望文生义法 ①瞻前顾后释义法可能是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 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本方法适用于“词义辨析;根据文段内容,推敲词语”等题型。例: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⑴燕剪春风⑵鹰击长空 ⑶雁横烟渚⑷莺传柳浪 ②遵循规律筛选法如词语本身使用的规律,词语间搭配的规律。实践发 生的规律等。适用于“根据要求,归类词语;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等题型。 例:请仔细揣摩文章,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③整体把握还原法主要是代词指代的内容。⑴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 “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些” “某类”是不定指等。(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3)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带入原文,看是否合适。适用于“代词的指代性”题型。 例:下面文段里划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这:品味……感悟人生。 ④细嚼慢咽品味法⑴理清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含义。⑵联系语境,揣 摩词语的特殊含义。⑶分析人物,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⑷结合主题,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例:品味加线句子中“浸”字的妙处。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流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得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浸: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明、无处不在,也写出了作者的深深陶醉之感。 结合语境比较法如词语的作用、词语的含义、词语的感情色彩等。适用 ①于“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根据要求,归类词语 ②两种形式:⑴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比较(2)相同语言环境中不同 词语的比较 口诀:先本义,后深义,或引申,或比喻。感情色彩仔细看,有无反语讽刺义。言外义,拟人义,矛盾词语要注意。 作用:原则:扣住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紧密联系中心。 表述:强调突出是首选,表达情感是关键。设身处地想一想,上下文要联系密。双重含义要答全,矛盾词语分开议。比喻义,拟人义,生动形象别忘记。

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题型专题

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题型专题 词句理解题型展示: 1 .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2 .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如何理解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 4 .请你对加点、画线的句子(段)进行赏析。 答题指导: 1.关键词含义的答题技巧: (1)结合特色语言环境,落实到文章所指;(2)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3)注意修辞手法,区分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4)注意词的言外之意,区分一词多义。表述格式:关键词含义= 字面义+ 语境义+ 扣主题 2.“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实战演练·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 .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 .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二)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为什么用“闹”,而不用“叫”?) 1.词语的含义 一个美丽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那帖子的大概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1分。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竖列的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是“1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连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这段话是不计分的。毛毛的那段话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每块砖只有3克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用红笔在旁边加了1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1分。你得了满分——爱心满分。祝贺你!” 爱心满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毛毛呢?天真,孝顺,联想丰富……一个多么可

琵琶行论语七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加点词解释(答案)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________又作“善财”,唐人称琵琶师为善才___________ 2、年长色.衰_________容貌__________ 3、委身为贾人 ..妇_________商人__________ 4、遂命酒.__________名作动,摆酒_________ 5、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畅快地_________ 6、曲罢悯然 .._________忧郁的样子__________ 7、今漂沦 ..憔悴_________漂泊沦落__________ 8、予出官 ..二年_________(京官)外调__________ 9、命.曰《琵琶行》_________命名,题名__________ 10、添酒回灯 ..重开宴_________把灯芯捻大一些__________ 11、弦弦掩抑 ..声声思_________低沉抑郁(的乐声)__________ 12、低眉信手 ..续续弹_________随手_________ 13、间关 ..莺语花底滑_________形容鸟声婉转__________ 14、幽咽 ..泉流冰下难_________低泣声,这里形容遏塞不畅的水流声__________ 15、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突然__________ 16、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溅射__________ 17、铁骑 ..突出刀枪鸣_________带甲的骑兵__________ 18、沉吟 ..放拨插弦中_________迟疑的样子__________ 19、整顿衣裳起敛容 .._________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__________ 20、秋月春风等闲 ..度_________随随便便地__________ 21、暮去朝来颜色 ..故_________容貌__________ 22、梦啼妆泪红阑干 .._________纵横错乱的样子__________ 23、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叹息声__________ 24、如听仙乐耳暂.明_________忽然,一下子__________ 25、为君翻作 ..《琵琶行》_______指按曲调写成歌词____________ 26、却坐 ..促弦弦转急_________退回(原处)坐下__________ 27、却坐促弦 ..弦转急_________把弦拧紧__________ 28、凄凄不似向.前声_________刚才,过去__________ 29、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哭泣__________

中考语文词语之词义理解专项练习(含解析)

词语之 词义理解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 闹。 B. 莺的歌声十分美妙动听,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 C.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 方。 D. 一条条整齐的街道,一座座新建的楼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2.括号中对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断章取义(断,截取。)楚人怜之(怜,爱戴。) B. 气吞斗牛(斗,北斗星。)辍耕之垄上(他,指陈胜。) C. 略输文采。(差、失。)为坛而盟(盟,盟誓。) D. 惟余莽莽(惟,只。)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_______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_______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_______给你。 A. 浇灌传递呈现 B. 浇灌呈现传 递 C. 呈现浇灌传递 D. 传递浇灌呈现 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A. 软弱纵使尽 管 B. 脆 弱纵使因为 C. 脆弱虽然尽 管 D. 软 弱虽然因为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B. 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C.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臃肿着,声音是低哑的。 D. 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左右的《蒙娜丽莎》,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2)毕淑敏说,参加“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在我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A. 栩栩如生不由自 主 B. 惟妙惟 肖情不自禁 C. 惟妙惟肖不由自 主 D. 栩栩如 生情不自禁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在他脸上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非凡的器宇。器宇:气概,风度。 B.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诘责:责问。 C. 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正襟危坐:形容拘束、紧张的样子。 D.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8.选出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A. 新开的校园书店货架上各种教辅用书,文学名著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 B. 为了弘扬社会正气,最近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刊登了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 C. 辽宁舰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百年航母梦想初步实现,但该舰要真正形成战斗力依然任重道远。 D. 对于学习上的小问题,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9.选出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大剌剌:大大咧咧,大模大 样。 B. 本事:事情经过。 C. 身分:身体、本

七年级语文《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答案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迸溅:。 (2)商酌:。 (3)伫立:。 (4)谰语:。 (5)无虞:。 (6)孤零零:。 (7)萋萋:。 (8)吞噬:。 (9)羸弱:。 (10)灼灼:。 (11)伶仃:。 (12)群蚁排衙:。 (13)可歌可泣:。 (14)深恶痛绝:。 (15)锋芒毕露:。 (16)当之无愧:。 (17)锲而不舍:。 (18)鞠躬尽瘁:。 (19)马革裹尸:。 (20)沥尽心血:。 (21)锲而不舍:。 (22)屏息凝神:。 (23)忧心忡忡:。 (24)怏怏不乐:。 (25)任重道远:。 (26)如释重负:。 (27)悲天悯人。 (28)忍俊不禁:。 (29)盘虬卧龙:。 (30)风餐露宿:。 2.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鲜.为人知() (2)家喻.户晓() (3)锋芒毕.露() (4)死而后已.() (5)仰之弥.高() (6)警报迭.起() (7)孜孜 ..不倦() (8)忧心忡忡 ..()

(9)迥.乎不同() (10)修葺.() (11)告罄.() (12)兀兀 ..穷年()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 (2)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3)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4)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5)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6)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7)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8)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9)形容十分恐惧。() (10)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11)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12)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13)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14)是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15)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 4.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解释在横线上填词。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声震天地! (3)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详,安稳)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4)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絮叨叨地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起来。 (6)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惭愧)。 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屏障: (2)画眉在树林边宛转 ..地唱歌。 宛转: (3)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 ..险路。 崎岖: (4)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告罄: 6.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杂乱无章.(条理)鲜.为人知(很少) B.义愤填膺.(胸) 家喻户晓.(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激趣导入。 1、指名朗读下面两句话。 (1)七年级的每个同学都显得精神 ..饱满。 (2)七年级同学顽强拼搏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师提问:这两句中的“精神”意思一样吗?请你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精神:(1)表现出来的活力;(2)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主观世界。 3、总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要准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正所谓“词不离句”。在具体解释词语时,我们总结出几种常用的方法。 二、拆拼法。 1、拆拼法:把词语拆开来,先解释每个字,再把每个字的意思组合起来表示词语的意思。如“自勉”一词,“自”是自己,“勉”是勉励,二者合起来就是“自己勉励自己”。再比如“讥笑”一词,“讥”是,“笑”是,合起来就是“ 。 2、用拆拼法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幽寂:清幽寂静(2)喧闹:喧哗热闹 (3)肃静:严肃寂静(4)阻抑:阻止抑制 (5)谰语:没有根据的话(6)挚友:亲密的朋友 (7)志趣:志向和兴趣(8)重荷:沉重的负担 (9)孕育:怀胎生育(10)宽慰:宽解安慰 (11)弥散:弥漫消散(12)夜渔:夜间捕鱼 (13)向午:将近中午(14)悲楚:悲伤凄楚 (15)劝诱:劝说诱导(16)嗔视:生气地看 3、用拆拼法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未尝识书具 ..书具:书写工具 (2)传一乡秀才 ....观之一乡秀才:全乡的秀才 (3)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文理:文采和道理 (4)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通悟:通达聪慧 (5)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才略:才干和谋略 (6)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结友:结成朋友 (7)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8)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尻尾:屁股和尾巴 三、近义换词法。

说明文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说明文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这道题是从某个词的角度入手,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道命题。从表面上看,是探究某个词语在说明过程中的表达作用,实际是研究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的。 不同说明文,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就像不同的老师讲解同一个内容一样,有的老师讲得生动形象;有的老师讲得平实易懂;因此说明文就其语言特点来说,有两种类型:(1)语言表达科学、严谨、准确;(2)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在这个命题中,加点词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词上,还包括短语。针对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科学、严谨、准确性出题,一般加点词都是起限制作用或表示估计、猜测的副词,个别情况下加点的是交代引用资料来源的短语;针对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出题,一般加点词都是形容词。 (一)研究一个词的表达作用的基本思路 (1)要研究它的本义。中国汉字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扮演着记录信息、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一个词的表达作用,首先指这个词一般情况下传递什么信息,即它代表着什么意思。 (2)要研究它的作用。不同的词性,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名次代表着事物的名称,有命名作用。动词描述一种动作。形容词描摹事物的状态和某种特征给人的内心感受。副词有限制程度、范围、频率,表示估计猜测,表示否定等多个作用。在本题型中,主要考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的作用单一,主要起描摹作用,让语言生动形象;副词主要只考核表示限制、或表示猜测和估计作用两种形式。 (3)要研究它在句子中的语境义。一个词离开语境,在字典里有多种含义,放到语境里,到底是其中的哪一项,就确定下来了。再者,一个词表述的含义可能是对一类事物的多个方面的表述,在具体语境中,一类事物就会因为语境而转化为一个具体的事物,表述的方面也会由多个不确定的方面,转化为具体的方面。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 词语的理解(含解析)

词语的理解 1.【2015·贵州毕节】 下列句中加点字释义用法有误 ..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以:因为。)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谢:感谢)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C项中加点的“谢”的意思是“认错,道歉”。 【答案】C (2015·广州市)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4)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童趣》)() (5)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满井游记》)()【解析】考查学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注意如下几个词语的特殊用法。第(1)题中的“道”是名称作状语“在路上”;第(2)题中的“信”是通假字;第(3)题中的“劳”是使动词。 【答案】1在路上;2通“伸”,伸张;3使……劳累;4慢慢地;5坏,耽误。 (2015·浙江台州市)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6分) (1)暮而果大亡.其财(▲)(2)两股.战战(▲) (3)欣然规.往(▲)(4)媵人持汤.沃灌(▲) (5)辍耕之.垄上(▲)(6)年且.九十(▲) 3(1)丢失(2)大腿(3)计划(4)热水(5)去、往(6)将近 考点:本题考查对课本中重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面入手。解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

蓝天双语八年级语文练习(1006)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以其境过清(3)乃记之而去(4)心乐之 ()()()() (1) 齐人固善盗乎( ) (2) 何以都不闻消息( ) (3) 遂至承天寺( ) (4)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是() A.躬历山川(亲自) 积水空明(清澈) 凄神寒骨(凄凉) B. 今方来(将要) 斗折蛇行(北斗星) 可百许头(左右) C. 其实.味不同(果实) 全石以为底(把) 心乐之(以……为乐) D. 曷为者也(同“何” ) 坐盗(座位) 非相度不得其情(观察) 2,看拼音写汉字。天lài 之声侧耳dì听 (2)给加点字注音。飒飒秋风荡漾柔情 3,词语写真集。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hān()然入梦yān()红藻xìng()liàn()滟 4,学做铁包公。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方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刹车广告——生命安全的保护神。(运用拟人,强调刹车对保证驾车安全的重要功能。) B、鸡饲料广告——如果“配力那”还不能使你的鸡下蛋,那必是公鸡(运用夸张手法展示饲料的催蛋功能。) C、电视机广告——百闻不如一见。(引用成语,相信消费者看到电视机一定觉得比听说的还好。) D、保险柜广告——卫士牌报警保险柜的最大缺点是:敲锣打鼓迎盗贼,冷若冰霜面主人。(运用反语、对偶、对比,展示保险柜可靠的防盗功能。) 5、能力测试站。换一种表情或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仿句:流泪,不等于软弱,流泪有时是对亲情的眷恋,有时是对真情的感激. 6,诗海潮。阅读杜甫的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主义诗人杜甫早年的作品。(1分) (2、这里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工美化,从_______________这一诗句可以表现出来?(2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通用)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所谓“重点词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文章的表情达意起到重要作用的词语; 二是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三是具有深层含义的词语; 四是在文章结构上起独特作用的词语。 所谓“文中”主要包含两种含义: 一是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树立整体阅读观念; 二是指具体词语的“上下文”。 理解在文中的作用指: 指词语在修辞、结构、和突出中心方面的作用: 1、词语的本义、引申义 2、词语的指代义 3、词语的语境义. 4、词语的联想义 5、词语对表达情感和中心方面的作用。 核心方法:联系上下文 例题讲解 (一)词语的义项辨析 1、丁俊晖穿着马甲打台球酷毙了。() 2、“小样儿,你以为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这是赵本山小品《钟点工》的经典台词。() 3、有些人以为有“马甲”,就可以在论坛上胡作非为。() A、伪装面具包装 B、指一个人拥有的多个ID C、没有袖子的上衣 (二)词语的指代义 1、从代词的上句理解

例1、依次指出下面语段中加点词指代的内容。 这些光都不是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 ..①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的黑暗,热促成了它.②的发育。一位朋友说:“我们不是单 靠吃来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 ..③。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这灯光的指引,它.④有一天会永存海底。 ①;②;③; ④;例2、现在,人们对舍得的理解和运用已远远超出了本意的范围。在坊间小巷,我们时常听到:“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才有得,要得就要舍。”在现实社会,我们经常看到:当权衡一件事情利弊时,许多人会考虑怎样舍得;当经营某项实际产业时,不少人更会考虑是否舍得;当遭遇天灾不可抗力时,大多数人都不能不舍得。辨其现象,析其真谛:舍得是亏也是盈,舍得是出也是入,舍得是因也是果。 由此观之,“舍得”一词的广泛应用,表明了人们间的一种处事态度。《舍得的哲学》 问题:文中“由此观之”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非代词的指代义 从释句处理解 例1、夜黑得很深沉,天顶上只有一小块灰白和偶然的一颗星星。黑暗里有一种呼吸,因为这些控制了白天,占有了黑夜的巨灵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觉,在它们深处的知觉里或许能彼此交感!我和这类东西(奇怪,我总无法把它们叫作树)来往了大半辈子。我从小就赤裸裸地接触它们,我很懂得它们——它们的强力和古老。但是没有经验的人类到这儿来却感到不安。他们怕危险,怕被关闭,封锁起来,怕 抵抗不了那过分强大的力。他们害怕,不但因为水杉的巨大,而且因为它们的奇特 ..。怎能不害怕?这些树是上侏罗纪的一个品种的最后孑遗,那是在遥远的地质年代里,那时水杉曾蓬勃繁衍在四个大陆之上。 人们发现过白垩纪初期的这种古代植物的化石,它们在第三纪始新世和第三世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或注意。④前来购物。 (1)陈康同志回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2)华联商厦以它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不少顾客。() (3)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4)赖宁奋不顾身地抢救国家财产。() 二、把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法与音节恰当地连起来 三、缩写下面的句子。 1.看见前边有个掉队的小红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赓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鬼盯着陈赓同志那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充词语。 忍()挨()荒无()()满不()() 无可()()十分()() 五、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及青又红。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人物有_________. 2.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谈谈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的理解-带答案

一、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咄咄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混为一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众目睽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煞有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拈轻怕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见异思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荒园,__________________(少有人来),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__________________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3.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__________________ _(不长草木的地方)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4.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彼此相差很远)。5.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__________________ _(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起来。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小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更增添了节日欢快的氛围。 B.有些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在他们发表见解的时候太咄咄逼人。 C.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试着强迫睡意到来。 D.这里人迹罕至,连草坪都被踩烂了。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B.把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C.父母双双惨死之后,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他。 D.大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精益求精,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小张今天下午居然收到了哥哥寄给他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B.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 C.他俩师从一人,所以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 D.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组美不胜收的收藏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照片。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老兵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B.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尽量让损失最小。 C.我们不能把这两件无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D.他总是担心同伴因路太远不能及时赶来,真是杞人忧天。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B.夕阳洒在她满头的银发上,使她显得神采奕奕。 C.他们两个性格截然相反:一个能言善辩、巧于词色,一个沉默寡言、金口难开。 D.小梁获得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的消息真是骇人听闻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