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e玻璃与热反射镀膜玻璃热学性能的比较

low-e玻璃与热反射镀膜玻璃热学性能的比较
low-e玻璃与热反射镀膜玻璃热学性能的比较

low-e玻璃与热反射镀膜玻璃热学性能的比较

一、概述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面对严峻的事实,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国家建设部提出:到2010年,新建建筑争取1/3以上能够达到节能建筑标准。同时,全国城镇建筑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的目标。Low-E玻璃和热反射镀膜玻璃是建筑节能领域的主要材料,下面把这两种玻璃性能比较一下。

二、热能的形式及玻璃组件的传热

自然环境中的最大热能是太阳辐射能,其中可见光的能量仅占约1/3,其余的2/3主要是热辐射能。自然界另一种热能形式是远红外热辐射能(图1中虚线),其能量分布在4~50μm波长之间。在室外,这部分热能是由太阳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吸收后再辐射出来的,夏季成为来自室外的主要热源之一。在室内,这部分热能是由暖气、家用电器、阳光照射后的家具及人体所产生的,冬季成为来自室内的主要热源。

太阳辐射投射到玻璃上,一部分被玻璃吸收或反射,另一部分透过玻璃成为直接透过的能量。被玻璃吸收太阳能使其温度升高,并通过与空气对流及向外辐射而传递热能,因此最终仍有相当部分透过了物体,这可归结为传导、辐射、对流形式的传递。

对暖气发出的远红外热辐射而言,玻璃不能直接透过,只能反射或吸收它,最终仅以传导、辐射、对流的形式透过玻璃,因此远红外热辐射透过玻璃的传热是通过传导、辐射及与空气对流体现的。

玻璃吸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玻璃对远红外热能的阻挡效果。辐射率低的玻璃不易吸收外来的热辐射能量,从而玻璃通过传导、辐射、对流所传递的热能就少,低辐射玻璃正是限制了这一部分的传热。

以上两种形式的热能透过玻璃的传递可归结为两个途径:太阳辐射直接透过传热、对流传导传热。

透过每平方米玻璃传递的总热功率Q可由下式表示:

Q=630Sc+U(T内-T外)

式中630是透过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能强度,(T内-T外)是玻璃两侧的空气温度,均是与环境有关的参数。

Sc和U是玻璃自身的固有参数,其含义如下:

Sc———玻璃的遮阳系数,数值范围0~1,它反映玻璃对太阳直接辐射的遮蔽效果。

U———玻璃的传热系数,它反映玻璃传导热量的能力。

由此可见,玻璃节能性的优劣由U和Sc这两个参数就完全可以判定。

三、不同玻璃的传热特性及参数

1、普通透明玻璃

透明玻璃(钠钙硅玻璃)的透射范围正好与太阳辐射光谱区域重合,因此,在透过可见光的同时,阳光中的红外线热能也大量地透过了玻璃,而3~5μm中红外波段的热能又被大量地吸收,这导致它不能有效对暖气发出的波长5μm以上的热辐射,普通玻璃不能直接透过而是近乎完全吸收,并通过传导、辐射及与空气对流的方式将热能传递到室外。

2、热反射镀膜玻璃

热反射镀膜玻璃———在玻璃表面镀金属或金属化合物膜,使玻璃呈显丰富色彩并具有新的光、热性能。其主要作用就是降低玻璃的遮阳系数Sc,限制太阳辐射的直接透过。热反射膜层对远红外线没有明显的反射作用,故对改善U 值没有大的贡献。

在夏季光照强的地区,热反射玻璃的隔热作用十分明显,可有效衰减进入室内的太阳热辐射。但在无阳光的环境中,如夜晚或阴雨天气,其隔热作用与白玻璃无异。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它不适用于寒冷地区,因为这些地区需要阳光进入室内采暖。北方寒冷地区采用这种玻璃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装饰效果。

3、Low-E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

Low-E玻璃———在玻璃表面镀低辐射材料银及金属氧化物膜,使玻璃呈现出不同颜色。其主要作用是降低玻璃的U值,同时有选择地降低Sc,全面改善玻璃的节能特性。

高透型Low-E玻璃,遮阳系数Sc≥0.5,对透过的太阳能衰减较少。这对以采暖为主的北方地区极为适用,冬季太阳能波段的辐射可透过这种Low-E玻璃

进入室内,经室内物体吸收后变为Low-E玻璃不能透过的远红外热辐射,并与室内暖气发出的热辐射共同被限制在室内,从而节省暖气的费用。

遮阳型Low-E玻璃,遮阳系数Sc<0.5,对透过的太阳能衰减较多。这对以空调致冷的南方地区极为适用,夏季可最大限度地限制太阳能进入室内,并阻挡来自室外的远红外热辐射,从而节省空调的使用费用。

不同的Low-E玻璃品种适用于不同的气候地区,就节能性而言,其功能已经覆盖了热反射镀膜玻璃。

4、几种玻璃的综合参数

以下中空玻璃的结构相同,镀膜面位于中空玻璃的第2#面(室外玻璃的内表面)

说明:6C表示6mm透明玻璃,CTS140、CES11、CEB12分别是南玻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型号。传热系数是美国ASHRAE标准条件下的数值。

以上数据是南玻集团工厂实际测量数值。

分析表明:在同等透光率下,遮阳型Low-E玻璃具有更低的遮阳系数Sc,这意味着它在限制太阳热辐射的同时,并不过多阻挡可见光的透过,通俗地说,它将阳光中的热量过滤掉了。热反射镀膜玻璃获得低遮阳系数Sc的代价是,损失可见光的透过,这会极大地影响室内的自然采光。

四、结束语

以上简述了两种玻璃的主要热学性能区别。目前,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国家节能法规的约束下,Low-E玻璃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希望Low-E玻璃能走的更远,希望国家科研部门及生产厂家能开发出更高端的玻璃节能产品,在国家节能领域作出巨大贡献

(整理)低辐射镀膜玻璃标准.

镀膜玻璃标准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GB/T 18915.2一2002 前言 GB/T 18915《镀膜玻璃》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本部分为GB/T 18915《镀膜玻璃》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南玻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韩松、杨建军、莫娇、吴洁、周安心、朱梅、庄大建、龙霖星。 1 范围 GB/T 18915的本部分规定了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用低辐射镀膜玻璃,其他方面使用的低辐射镀膜玻璃也可参照本部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68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1994,neq ISO 9050:1990)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6382. 1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架式集装器具及其试验方法 GB/T 6382. 2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箱式集装器具及其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 17841-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T 18915. 1 镀膜玻璃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1C/T 513 平板玻璃木箱包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8915的本部分。 辐射率emissivity

在线、离线LOW-E镀膜玻璃对比

在线、离线LOW-E镀膜玻璃对比 徐兵中国南玻集团吴江南玻华东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江苏·吴江(215222) 摘要:本文通过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市场应用三方面对在线、离线LOW-E镀膜玻璃进行对比,整体上阐述在线和离线这两大类LOW-E镀膜玻璃的市场定位,以此判断LOW-E镀膜玻璃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在线LOW-E镀膜玻璃,离线LOW-E镀膜玻璃,市场分析 前言 自1965年开始,大板面玻璃镀膜加工因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出现逐步得到了发展。Libby Owens Ford(LOF)建起了第一条大规模真空镀膜生产线。之前,建筑玻璃的镀膜采用需要将玻璃基片加热的气相沉积法,该法会引起玻璃变形,或者采用化学沉积法,该法生产的膜层均匀性、耐久性差。1973年,Airco发明了磁控溅射镀膜工艺。1977年10月, Airco为Guardian公司建造了第一条磁控溅射镀膜线。1982年,美国Guardian公司率先推出了银基低辐射膜层。之后,Low-E玻璃(即辐射率ε≤0.15的镀膜玻璃)逐渐成了优级窗的标准配置。1987年,LOF 推出了在线Low-E镀膜玻璃产品,至此,Low-E镀膜玻璃生产正式发展成为在线、离线两种工艺方式。 以下,将从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市场应用对在线、离线Low-E镀膜玻璃进行分析,确定这两类产品的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生产工艺 “在线”系指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利用高温热解法生产镀膜玻璃,高温热解法又分为热喷涂和化学汽相沉积法(CVD),目前多采用CVD法。镀膜实施的部位,可以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过渡辊合或退火窑前端,反应的温度在400~700℃之间,如图1所示。一般在热的浮法玻璃表面要镀多层膜,这些膜包括介质膜和功能膜。多层膜的复合使低辐射镀膜玻璃既有低辐射功能,又不产生干涉虹

镀膜玻璃检验规则

镀膜玻璃检验规则 RDBL/WJ-7.5.1-15 一、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派产单要求,落实基片。重点注意五件事: ⑴如合同为配片,必须保证本次和上次基片为同一生产厂家。如采用不同厂家的基 片应先做颜色对比测试,确定透光率、L*、a*、b*等光学指标的偏差均小于1.0,方可 通知切裁。 ⑵镀膜使用的基片应为下线不超4周的浮法玻璃,如有超期,需在生产前进行清洗验 收。对明显有纸纹和霉点的玻璃禁止使用,如有轻微发霉,则请示主管领导同意后, 在磨料罐中加适量抛光粉。 ⑶钢化或切裁过来的半成品玻璃,提前签收,在玻璃签收本上按架做好签收记录, 并根据合同捡单打印尺寸标签、粘贴标签,标签必须贴在锡面。 ⑷如有异形玻璃,根椐派产单要求,按图纸复核尺寸及该镀那个面,贴好尺寸标签。 ⑸对于来料加工,要对清洗后的玻璃认真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纸纹、霉点、划伤、 爆边、裂纹、缺角、弯曲、表面污染等,填写《顾客提供产品报告单》,如客户在现 场,则请代表当场签字。如客户不在我公司,则转由业务科发传真要求对方确认。 2、根据派产单加工要求,准备工艺资料。 ⑴核实派产单指定的膜系,把相应的颜色标准提前输入色谱仪,并记录档位。 ⑵如为配片合同,则调用该客户上一次的生产记录。如不配片,写有“颜色同本厂”, 则调用最近期生产的与本厂标准最接近的此种产品的生产记录。统计上次生产的偏差 方向和偏差范围,并做好记录以备生产时使用。 ⑶如为来样生产,则进行采样测试,获取来样的R□、T、R g 、R f ;L*g、a*、b*g;l*f、 a*f、b*f,并做好记录,以便以此为标准进行调试和生产。如按样验收,封样应封荣达试样。 二、准备工作做好后开机调试 1、先把等待室南面的空气净化打开。 2、配合工艺员,调试小片。 (1)按照《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要求标定好色谱仪并调到事先录入标准的档位。 (2)逐锅测试小片中间位置颜色偏差值,并及时与工艺员沟通,当单项色

在线玻璃和离线玻璃区别

在线与离线镀膜玻璃比较 1. 产品档次和引进历史 离线镀膜玻璃是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生产线上,将金属、金属化合物根据使用性能的不同(隔热性、颜色、反光率等),组合成多层薄膜而构成的,一般镀膜层由2-3层薄膜组成,并可根据需要配置膜层产生不同的颜色。这种生产工艺决定了在其产品的高性能和多颜色选择性,因此属于高档产品。 在线镀膜玻璃是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在热玻璃的表面上喷涂Sn的化学溶液或粉末,形成土灰色的单层化合物薄膜而制成的。产品多以有色玻璃为基片,颜色主要靠有色玻璃本身的颜色决定的。这种生产工艺决定了在线镀膜玻璃的性能较差和低档产品的属性。 既然在线镀膜是低档产品,我国为何还会发展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在引进镀膜玻璃生产技术时曾对国外镀膜玻璃的生产工艺、产品档次和市场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线镀膜玻璃的市场份额年增长率仅为约20%,而离线镀膜玻璃的市场份额年增长率则接近120%。调研结果还反映了这两种产品的用户群体不同,在线镀膜产品主要面向民用住宅和小型公建项目,大型公建项目极少采用,而离线镀膜产品则主要用于公共建筑项目。此项调研结果确定了我国的引进政策,即跨过低档的在线镀膜工艺而直接引进先进的离线镀膜工艺技术,因此当时我国引进的镀膜玻璃生产线(20多条)都是离线的。 约在90年代中期,台湾玻璃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并带来了在线镀膜生产线,尽管在线镀膜产品的性能较差,但其制造成本极低,正好适合我国的经济水平现状,因此我国的一些厂家开始补课,引进了在线镀膜生产工艺,从而形成在线和离线共存的局面。 2. 产品特性比较 离线镀膜玻璃:膜层中含有金属层,因此可以有效反射太阳光中的热辐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由于镀膜层的总厚度仅约为100纳米,镀膜过程是以原子线度为单位控制的,因此膜层厚度的均匀性极好,颜色极为均匀,在单片产品上、或每批产品之间都不会出现颜色差,即便在无色玻璃上也是如此。此外,由于膜层中金属的作用,其反射率可调、外观清亮明晰,能充分显示出玻璃的质感。 在线镀膜玻璃:膜层仅由单层氧化物构成,不能有效反射太阳热辐射,节能性较差,其节能性主要靠有色玻璃体现。由于镀膜层的总厚度约为数千纳米,镀膜过程是以分子集团为单位控制的,因此膜层厚度的均匀性极差,在单片玻璃的不同部位存在颜色差别,每一生产批次的颜色更是难以控制,因此在大型项目上常会出现颜色不一致的情况,这种现象已被许多工程现实所证实。此外,氧化物膜层的反射率不可调整,导致玻璃的外观效果呆板,颜色取向性过强,缺乏玻璃的质感。 3. 市场使用现状

镀膜玻璃内控标准QMS06

镀膜玻璃内控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镀膜玻璃检验、判定 2. 引用文件 GB/T18915.1/2-2002镀膜玻璃 GB11614浮法玻璃 3. 分类及应用 3.1按镀膜玻璃对太阳光的控制区域的不同分类:热反射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 3.2按热加工性能可分为:非钢化镀膜玻璃、钢化镀膜玻璃、可钢化镀膜玻璃 4.术语及定义 4.1热反射镀膜玻璃:又称阳光控制膜镀膜玻璃,对波长范围350nm~1800nm的太阳光具有一定控制作用,一般是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或氮化物膜层构成 4.2低辐射镀膜玻璃:又称Low-E玻璃,是一种对波长范围4.5μm~25μm的远红外线有较高反射比的镀膜玻璃 4.3脱膜:从镀膜玻璃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可视透明部分或全部没有附着膜层的缺陷4.4斑点:从镀膜玻璃的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色泽较暗的点状缺陷 4.5斑纹:从镀膜玻璃的反射方向看,膜层表面色泽发生变化的云状.放射状或条纹状的缺陷4.6色道:从镀膜玻璃的反射方向看,膜层表面亮度或反射色异于整体的条状区域,可见程度取决于它们和周围膜层的亮度及颜色差 4.7色差:从镀膜玻璃的反射方向看,膜层表面亮度或反射色异于标准板,可见程度取决于标板亮度及颜色差 4.8划伤:镀膜玻璃表面各种线状的划痕.可见程度取决于它们的长度.宽度.位置和分布 4.9氧化:Low-E玻璃受环境影响,致使膜层结构破坏、产品性能失效,具体表现为雪花状、或点状的氧化点 5、要求: 5.1外观:

5.2光学要求:满足下表

5.3均匀性:其均匀性反射色色差不得大于2.0CIELAB,采用CIELAB均匀色空间的色差ΔE 来表示,单位CIELAB。 5.4批次色差:反射色色差不得大于2.0CIELAB 5.5理化性能:热反射镀膜玻璃△T≤4.0%;Low-E玻璃无此要求 5.6包装要求:满足《钢化镀膜玻璃包装作业指导书》、《镀膜大板包装作业指导书》要求 6、检验方法 6.1 外观中脱膜.斑点.划伤的测定:使用装有数只间距300mm的40瓦平行日光灯管的黑色无光泽屏幕。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垂直放置,与日光灯管平行且相距600mm,观察者距玻璃600mm,视线垂直玻璃进行观察,缺陷尺寸用精度0.1mm的读数显微镜测定。 6.2斑纹.色道的测定: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放置在倾斜60°~75°的黑色无光泽屏幕(黑车),玻璃面面向观察者,观察者距离玻璃1.5米外,自然光室外目测 6.3光学要求:以镀膜线在线光度计测试数据为依据,参考Color I5透过率测试数据进行判定6.4均匀性:以镀膜线在线光度计测试数据为依据,调试均匀性整体平滑、无突变测试点(连续3点L*、a*、b*均小于0.8)为合格。产品均匀性以调试均匀性为生产依据,产品须考虑边缘效应的安装对接,即均匀性方向的产品边部L*≤1.0、a*、b*均小于0.8 6.5色差:以镀膜线在线光度计测试数据为依据,结合Color I5透过率、玻面反射、膜面反射测试数据和DateColor手提测色仪玻面反射色进行综合判定,在线光度计批次色差控制满足:反射R≤15%色差:L*≤1.0、a*、b*≤0.5; 15%<反射R≤22%色差:L*≤1.5、a*、b*≤0.6;反射R>22%色差:L*≤1.5、a*、b*≤0.8;工程批次色差控制还应注意第一批的颜色偏向,后面各批因控制在第一批颜色与标准色之间;工程第一批应与标准板室外目测色差,无明显差别为合格。标准板可以为我司的常规产品样板或客户提供给我司的工程色板,客户提供工程色板的第一次生产要留样板 6.6所有的外观缺陷、色差、色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实际室外目测效果为准 6.7理化性能:包括研磨试验、酸碱腐蚀试验,具体操作见GB/T18915.1-200和各仪器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 6.8包装:参考《钢化镀膜玻璃包装作业指导书》、《镀膜大板包装作业指导书》 7、运输、储存要求: 运输时要有防雨措施;储存的房间干燥、通风、非太阳直射

ASTM JIS EN与中国国家标准对比详细情况(钢化镀膜中空(xiugai))解析

培训资料 一、标准知识简介 1.我国标准的体制 1.1我国标准分级(四级)及编号: 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编号: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GB)、发布的顺序号、发布的年号三部分组成;如GB/T18915.1-2002 行业标准的编号由行业标准的代号(如JB)、发布的顺序号、发布的年号三部分组成。 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的代号(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代码前两位数、再加斜线、加发布发布的顺序号、发布的年号 企业标准的编号没有规定 1.2我国标准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 1.2.1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强制)和条文强制(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强制)两种 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同时还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违反强制性标准就是违法,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其法律地位是由国家有关法律赋予的。 第 1 页共36 页

1.2.2 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这类标准任何单位都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反这类标准,不承担经济和法律方面的责任。但是,一经接受采用,或各方面商定同意纳入商品、经济合同之中,就成为各方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2.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1)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如CIE)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使用。 (2)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 有影响的区域性标准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ANSI)、美国军用标准(MIL)、德国国家标准(DIN)、英国国家标准(BS)、日本工业标准(JIS)等。 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如: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 (3)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将其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和修改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一般方法:认可法、封面法、完全重印法、翻译法、重新起草法和引用法。 (5)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和表示方法 采用程度分为两种: 等同采用: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相同,或在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符号≡,程度代号IDT(identical)。 修改采用:在技术内容上存在差异,在文本结构上应对应。符号=,程度代号MOD(modified)。 第 2 页共36 页

镀膜玻璃及发展现状

镀膜玻璃 定义: 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镀膜玻璃按产品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导电膜玻璃等。镀膜玻璃是玻璃表面的改性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日臻成熟,产品品种和功能日渐增加,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分类: 热反射镀膜玻璃,又称阳光控制膜玻璃,是在优质浮法玻璃表面用真空磁控溅射的方法镀一至多层诸如铬、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化合物薄膜而成。所镀薄膜可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薄膜的主要功能是按需要的比例控制太阳直接辐射的反射、透过和吸收,并产生需要的反射颜色。热反射镀膜玻璃因此而具有以下特点:有效限制太阳趋势辐射的入射量,遮阳效果明显。丰富多彩的抽射色调和极佳的装饰效果。对室内物体和建筑构件具有良好视线遮蔽功能。较理想的可见光透过比和反射比。减弱紫外光的透过。主要用于建筑和玻璃幕墙。热反射玻璃的生产方法很多,几乎玻璃的镀膜方法都可用于热反射镀膜玻璃的生产。 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由多层银、铜或锡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系,产品能有效地阻挡远红外热辐射能,并可根据需要限制太阳直接辐射能。这种玻璃具有表面辐射率E低(吸热、放热少)、红外反射率高(反射热辐射)、可见光透过率适中(控制太阳直接辐射能)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理想的窗玻璃材料。其特性如下:(1)表面辐射率低于0.15,玻璃窗同室外空气接触后吸热少、再放出的热量少,即隔热性能好;(2)红外线(热辐射)反射率高,由于该产品反射热辐射能力强,冬季可阻止室内暖气发出的热量泻向室外,夏季可阻止室外建筑物发出的热辐射进入室内,具有阻止热辐射直接透过的作用;(3)可见光透过率3O 一75 9/5,适用于更广泛的地区,即可突出反射阳光的作用以适应南方地区也可突出适当采集阳光的作用以适应北方地区;(4)可见光反射率低,可避免光污染的产生,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5)与普通玻璃相比可节能3O 以上。目前Low—E玻璃的生产方法分在线镀膜和离线镀膜两种。离线镀膜一般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法生产,其膜层为软膜,机械性能较差且易氧化,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组装成中空玻璃,不能进行诸如钢化、水洗等加工处理;在线镀膜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产,其膜层为硬膜,机械性能及化学稳定性好,可进行二次加工,能单独使用,并且由于膜层表面电阻低(23Q),也可用于冰箱(柜)及太阳能领域等。 导电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敷氧化铟锡等导电薄膜,可用于玻璃的加热、除霜、除雾以及用作液晶显示屏等;用真空阴极磁控溅射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玻璃表面镀上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锡锑氧化物(ATO),制成透明导电膜玻璃,这种玻璃可应用于各种显示器件、透明加热器件、透明热反射窗及冰箱(柜)。其中ITO导电膜玻璃是LCD(液晶显示器)的主体制作材料,是当今国际上最受电子工业重视的平板显示器件,被世界公认为显示器件发展的未来,日本称其为“二十世纪最后几项大型技术之一”。 目前,镀膜玻璃的生产方法分为在线镀膜和离线镀膜两种。其中离线镀膜法包括真空阴极磁控溅射法、真空蒸镀法、化学镀膜法和溶胶一凝胶镀膜法等;在线镀膜法包括电浮法、固体粉末喷涂烧结法、浸渍涂布烧结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玻璃热反射与低辐射对比

热反射与低辐射镀膜玻璃比较 1.热反射镀膜玻璃 热反射镀膜玻璃,又称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是在优质浮法玻璃表面用真空磁控溅射的方法镀一至多层金属化合物薄膜而成。薄膜的主要功能是按需要的比例控制太阳直接辐射的反射、透过和吸收,并产生需要的反射颜色。它具有有效控制太阳直接辐射能入射量、丰富多采的反射色调和极佳的装饰效果、良好的对室内物和建筑结构体的遮避作用、较理想的可见光透过率和反射率、减弱紫外光的透过等优良特性。 2 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 低辐射镀膜玻璃(又称Low-E玻璃)由5层薄膜构成。Low-E薄膜具有极低的辐射率,对远红外线(热能)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因此,具有极为优良的节能性,还具有多种颜色的装饰效果。 Low-E玻璃的节能性体现在其对阳光热辐射的遮蔽性—即隔热性,对暖气外泄的阻挡性—即保温性两个方面。Low-E玻璃大致可分为遮阳型、高透型、双银Low-E 几个系列。 1)、高透型Low-E玻璃 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外视效果通透性好,室内自然采光效果好 较高太阳能透过率——透过玻璃的太阳热辐射多,玻璃的遮阳系数 Sc>0.5 极高的远红外线反射率——较低的传热系数U值,保温性能优良2)、遮阳型Low-E玻璃 适中的可见光透过率—不过于影响室内采光,对室外视线有一定的遮蔽性 较低的太阳能透过率——阻止太阳热辐射进入室内 极高的远红外线反射率—传热系数U值低,限制室外热辐射进入室内3)、双银Low-E玻璃 较高的透光率—可见光波段保持较高的透过率,保证自然采光良好 极低的太阳能透过率—有效限制太阳热辐射的透过尤其是近红外热辐射 的透过

3.说明 热反射玻璃有效的降低了遮阳系数(即降低了太阳热辐射的透过),但同时也损失了宝贵的可见光透过率,导致了室内采光的困难。一般情况下,需要室内人工照明来补充。 低辐射镀膜玻璃在降低遮阳系数的同时,保证了高可见光透过率,即最大限度的将太阳光过滤成为冷光源,解决了高可见光透过率与低太阳能透过率不能兼顾的矛盾,为追求外观通透性的设计提供了节能性的保障。其综合节能效果远优于普通热反射镀膜玻璃。

建筑玻璃系列的国家标准

一、建筑玻璃的标准体系 1、建筑玻璃 平板玻璃是指板状的硅酸盐玻璃。它主要有用垂直引上法和平拉法生产的普通平板玻璃;用浮法工艺生产的浮法平板玻璃;采用浮法工艺生产的,成份中三氧化二铁含量不大于0.015%,具有高可见光透射率比的平板玻璃;用压延法生产的表面带有花纹图案、透光但不透明的压花平板玻璃;用压延法生产的内部夹有金属丝或网的夹丝平板玻璃;并在上述玻璃成份中加入着色剂使玻璃显现一定颜色的着色平板玻璃。 曲面玻璃是在平板玻璃经二次热加工而形成的曲面玻璃也可称为热弯玻璃。 为提高玻璃的强度、保证玻璃的安全性和增加玻璃的使用功能,经二次加工制成防火玻璃;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又分为物理钢化玻璃和化学钢化玻璃;物理钢化玻璃又分为半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和均值钢化玻璃);镀膜玻璃(可分为离线镀膜玻璃和再线镀膜玻璃);釉面玻璃等。 为了满足建筑的需要直接采用上述玻璃的单片和采用上述玻璃经合成而形成的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 为了满足建筑的特殊需要而制成的镶嵌玻璃、建筑用U型玻璃、光栅玻璃、防弹玻璃、空心玻璃砖贴膜玻璃、和建筑玻璃制品等。 二、建筑玻璃标准对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1、GB 11614-2009《平板玻璃》对平板玻璃质量要求(其中对尺寸偏差、对角线差、厚度偏差、厚薄差、外观质量和弯曲度的要求为强制性的要求,光学特性和特殊厚度或其他要求为推荐性的要求)如下表。

2、JC/T 511-2002《压花玻璃》对用压延法生产的表面带有花纹图案、透光但不透明的平板玻璃(花纹玻璃或滚花玻璃)的技术要求如下表,压花玻璃有无色、有色、彩色数种。

4、GB 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份:钢化玻璃》对经热处理工艺之后的玻璃。其特点是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碎片状态的钢化玻璃;GB 15763.4-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4部份:均质钢化玻璃》对经过特定工艺条件处理过的钠钙硅钢化玻璃(简称HST)的均质钢化玻璃(热浸钢化玻璃);JC/T977-2005《化学钢化玻璃》对通过离子交换,玻璃表层碱金属离子被熔盐中的其它碱金属离子置换,使机械强度提高的化学钢化玻璃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常规镀膜玻璃的节能特性和参数(精)

常规镀膜玻璃的节能特性和参数 一、概述 现代建筑,不论是商厦还是住宅,都趋向于大面积采光。但是,普通透明玻璃对太阳能辐射和远红外热辐射没有控制,其面积越大,夏季进入室内的热量越多,冬季室内散失的热量越多。为此,必须对玻璃表面进行处理,于是产生了有节能功能的镀膜玻璃。 早期的镀膜玻璃主要是热反射镀膜玻璃(或称阳光控制膜玻璃,其作用是限制太阳能辐射直接进入室内。用于建筑幕墙玻璃时,除具有亮丽的外观装饰效果外,还可降低冷气设备的运行费用。但这种玻璃与普通玻璃一样,会吸收远红外热辐射而使其自身的温度升高,最终仍有相当部分的热能透过了玻璃,其隔热性能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选用什么材料?采用何种工艺镀膜才能有效地阻挡远红外热辐射?研究的结果诞生了低辐射镀膜玻璃(简称Low-E玻璃。这种玻璃的最大特点是将远红外热辐射反射出去,使其不能透过玻璃从而起到节能隔热的作用。因此,目前世界上公认Low-E 玻璃是最理想的窗玻璃材料。 Low-E玻璃在国外已有近二十年的使用历史,我国因受到设备和生产工艺技术方面限制,同时也因节能观念的落后而起步较晚。可喜的是,自南玻集团于1997年推出Low-E玻璃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介后,目前已为众多设计师和用户所认同并采用。规模化采用Low-E玻璃时代已经到来,这必将对我国的建筑节能材料应用产生影响并作出贡献。 关于镀膜玻璃,包括LOW-E玻璃的节能特性,已有许多文章或专著论述过,在大多数文章或企业的产品介绍中都列出了完整的参数,但理解这些参数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用户来说更关心的是:哪些参数与节能性直接相关?怎样才能区别不同玻璃之间节能性的优劣?如何根据这些参数选择适用的玻璃?本文拟深入浅出地回答这些问题。

low-e与热反射镀膜的区别

三、不同玻璃的传热特性及参数 1、普通透明玻璃 透明玻璃(钠钙硅玻璃)的透射范围正好与太阳辐射光谱区域重合,因此,在透过可见光的同时,阳光中的红外线热能也大量地透过了玻璃,而3~5μm 中红外波段的热能又被大量地吸收,这导致它不能有效地阻挡太阳辐射能。 对暖气发出的波长5μm以上的热辐射,普通玻璃不能直接透过而是近乎完全吸收,并通过传导、辐射及与空气对流的方式将热能传递到室外。 2、热反射镀膜玻璃 热反射镀膜玻璃―――在玻璃表面镀金属或金属化合物膜,使玻璃呈显丰富色彩并具有新的光、热性能。其主要作用就是降低玻璃的遮阳系数sc,限制太阳辐射的直接透过。热反射膜层对远红外线没有明显的反射作用,故对改善u值没有大的贡献。 在夏季光照强的地区,热反射玻璃的隔热作用十分明显,可有效衰减进入室内的太阳热辐射。但在无阳光的环境中,如夜晚或阴雨天气,其隔热作用与白玻璃无异。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它不适用于寒冷地区,因为这些地区需要阳光进入室内采暖。北方寒冷地区采用这种玻璃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装饰效果。 3、low-e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

low-e玻璃―――在玻璃表面镀低辐射材料银及金属氧化物膜,使玻璃呈现出不同颜色。其主要作用是降低玻璃的u值,同时有选择地降低sc,全面改善玻璃的节能特性。 高透型low-e玻璃,遮阳系数sc≥0.5,对透过的太阳能衰减较少。这对以采暖为主的北方地区极为适用,冬季太阳能波段的辐射可透过这种low-e玻璃进入室内,经室内物体吸收后变为low-e玻璃不能透过的远红外热辐射,并与室内暖气发出的热辐射共同被限制在室内,从而节省暖气的费用。 遮阳型low-e玻璃,遮阳系数sc<0.5,对透过的太阳能衰减较多。这对以空调致冷的南方地区极为适用,夏季可最大限度地限制太阳能进入室内,并阻挡来自室外的远红外热辐射,从而节省空调的使用费用。 不同的low-e玻璃品种适用于不同的气候地区,就节能性而言,其功能已经覆盖了热反射镀膜玻璃。 4、几种玻璃的综合参数 以相同结构的中空玻璃,镀膜面位于中空玻璃的第2#面(室外玻璃的内表面)分析表明:在同等透光率下,遮阳型low-e玻璃具有更低的遮阳系数sc,这意味着它在限制太阳热辐射的同时,并不过多阻挡可见光的透过,通俗地说,它将阳光中的热量过滤掉了。热反射镀膜玻璃获得低遮阳系数sc的代价是,损失可见光的透过,这会极大地影响室内的自然采光。

low-e玻璃与热反射镀膜玻璃比较

一、概述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面对严峻的事实,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国家建设部提出:到2010年,新建建筑争取1/3以上能够达到节能建筑标准。同时,全国城镇建筑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的目标。Low-E玻璃和热反射镀膜玻璃是建筑节能领域的主要材料,下面把这两种玻璃性能比较一下。{TodayHot} 二、热能的形式及玻璃组件的传热 自然环境中的最大热能是太阳辐射能,其中可见光的能量仅占约1/3,其余的2/3主要是热辐射能(图1)。 自然界另一种热能形式是远红外热辐射能(图1中虚线),其能量分布在4~50μm波长之间。在室外,这部分热能是由太阳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吸收后再辐射出来的,夏季成为来自室外的主要热源之一。在室内,这部分热能是由暖气、家用电器、阳光照射后的家具及人体所产生的,冬季成为来自室内的主要热源。 太阳辐射投射到玻璃上,一部分被玻璃吸收或反射,另一部分透过玻璃成为直接透过的能量。被玻璃吸收太阳能使其温度升高,并通过与空气对流及向外辐射而传递热能,因此最终仍有相当部分透过了物体,这可归结为传导、辐射、对流形式的传递。{HotTag} 对暖气发出的远红外热辐射而言,玻璃不能直接透过,只能反射或吸收它,最终仅以传导、辐射、对流的形式透过玻璃,因此远红外热辐射透过玻璃的传热是通过传导、辐射及与空气对流体现的。 玻璃吸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玻璃对远红外热能的阻挡效果。辐射率低的玻璃不易吸收外来的热辐射能量,从而玻璃通过传导、辐射、对流所传递的热能就少,低辐射玻璃正是限制了这一部分的传热。 以上两种形式的热能透过玻璃的传递可归结为两个途径:太阳辐射直接透过传热、对流传导传热。透过每平方米玻璃传递的总热功率Q可由下式表示: Q=630Sc+U(T内-T外) 式中630是透过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能强度,(T内-T外)是玻璃两侧的空气温度,均是与环境有关的参数。Sc和U是玻璃自身的固有参数,其含义如下: Sc———玻璃的遮阳系数,数值范围0~1,它反映玻璃对太阳直接辐射的遮蔽效果。 U———玻璃的传热系数,它反映玻璃传导热量的能力。 由此可见,玻璃节能性的优劣由U和Sc这两个参数就完全可以判定。 三、不同玻璃的传热特性及参数 1、普通透明玻璃 透明玻璃(钠钙硅玻璃)的透射范围正好与太阳辐射光谱区域重合(见图2),因此,在透过可见光的同时,阳光中的红外线热能也大量地透过了玻璃,而3~5μm中红外波段的热能又被大量地吸收,这导致它不能有效地阻挡太阳辐射能。 对暖气发出的波长5μm以上的热辐射,普通玻璃不能直接透过而是近乎完全吸收,并通过传导、辐射及与空气对流的方式将热能传递到室外。 2、热反射镀膜玻璃 热反射镀膜玻璃———在玻璃表面镀金属或金属化合物膜,使玻璃呈显丰富色彩并具有新的光、热性能。其主要作用就是降低玻璃的遮阳系数Sc,限制太阳辐射的直接透过。热反射膜层对远红外线没有明显的反射作用,故对改善U值没有大的贡献。 在夏季光照强的地区,热反射玻璃的隔热作用十分明显,可有效衰减进入室内的太阳热辐射。但在无阳光的环境中,如夜晚或阴雨天气,其隔热作用与白玻璃无异。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它不适用于寒冷地区,因为这些地区需要阳光进入室内采暖。北方寒冷地区采用这种玻璃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装饰效果。

镀膜玻璃的基本知识

镀膜玻璃的基本知识 我公司采用的镀膜方法是真空阴极磁控溅射法。 其原理大致如下:镀膜真空室接地,与阳极相连,阴极装置靶材,与负极相连,磁控溅射是在溅射装置中设置磁场以控制电子运动方向,束搏电子运动轨迹,从而提高工作气体的电离几率和有效利用电子能量,提供大量的轰击靶材的正离子,形成高密度的等离子区,正离子轰击靶材产生溅射,溅射粒子的中性靶原子在基片上沉积成膜。 在我公司的镀膜产品主要分为热反射镀膜玻璃和低辐射镀膜玻璃。 由于中空线的生产加工单常会遇到镀膜产品,所以有必要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公司镀膜产品编号的知识 一、热反射镀膜玻璃 编号构成: CXX#※※&(—F) C——英文字母,表示南玻集团; XX——两个英文字母,为膜系列代号; #——一位数字,为玻璃基片色调分类代号; ※※——两位数字,表示膜在6mm透明玻璃上的透光率; &——英文字母,表示玻璃基片来源; -F——三线专用后缀。 玻璃基片色调分类代号说明: 1——透明玻璃 2——绿色玻璃 3——灰色玻璃 4——茶色玻璃 5——蓝色玻璃 6——蓝绿色玻璃 7——天蓝色玻璃(湖水蓝)

玻璃基片来源说明: 使用举例:⑴ CSS2O8H---对应过去CSS408,表示伟光公司生产用H绿玻璃基片镀SS系列膜,膜透光率为8%。 ⑵CSC220F-F---对应过去CSC220-F,表示三线生产用F绿玻璃基片镀SC系列膜,膜透光率为20%。 二、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 2.2.1低辐射镀膜玻璃的生产方式同热反射基本类似,采用真空磁控溅射在玻璃表面经多次镀膜而成,靶材位于要镀玻璃上的上面,金属银是生产低辐射、红外高反射膜镀膜玻璃的主要材料之一,膜层数量比热反射玻璃多,最高的达到9层。生产中不可避免有掉渣造成的针孔(空洞),因掉渣造成的针孔形状不规则,掉渣的先后顺序不同,其透光表现特点也不尽相同,生产中请注意区别。 2.2.2 氧化特点 当真空磁控溅射沉积的低辐射膜暴露在大气中时,大气中的腐蚀性水蒸气和微尘离子会在其表面上凝结和俯着,从而对保护层形成电化学腐蚀并使银层氧化。氧化斑通常呈圆形状,初始约有0.1~0.3mm,随时间推移逐步扩大。但仍然是圆形状(显微镜下观察)。 被人为污染的膜氧化点,也是圆形状,但较为集中。起先是一、二点,随时间推移,点数逐步增多、扩大,构成一块大斑。显微镜观察仍然是由许多小氧化圆点组成。通常合成复合产品的孤立几个缺陷不会扩大。除非有氧化的条件存在。 3 低辐射玻璃使用和膜层的保护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膜厚很薄,一般不超过0.1μ(微米),即仅有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置,易于被划伤。最常见的划伤发生在开箱后的切割、运输及安装搬运几个环节中。由于低辐射镀膜玻璃膜层薄、软,灰尘、

镀膜玻璃行业分析报告

镀膜玻璃 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研及投资分析

镀膜玻璃行业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章行业发展概况 第三章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四章重点企业调研分析 第五章重点投资项目分析 第六章总结及展望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一、产业发展分析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 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 非晶态固体。 (一)产业政策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 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2、《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在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同时,控制光伏制 造总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产业供需平衡、上下游协调等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市场为主,重点扶持。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 优胜劣汰、优化布局以及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对不同光伏企 业实行区别对待,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优势企 业发展,淘汰劣质企业。 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和行业自律,支持地 方创新发展方式,调动地方、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光伏 产业发展。 3、《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 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热电冷联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供暖。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序推进光 伏基地建设,同步做好就地消纳利用和集中送出通道建设。加快建设 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稳步实施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加强 太阳能发电并网服务。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建 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光 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4、《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

Low-e玻璃和镀膜玻璃

Low-e的反射颜色为紫色。 LOW-E玻璃 Low-E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其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 优异的热性能 普通浮法玻璃的辐射率高达0.84,当镀上一层以银为基础的低辐射薄膜后,其辐射率可降至0.1以下。 如果使用Low-E玻璃,由于热损失的降低,可大幅减少因采暖所消耗的燃料,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良好的光学性能 Low-E玻璃对太阳光中可见光有高的透射比,可达80%以上,而反射比则很低,这使其与传统的镀膜玻璃相比,光学性能大为改观。从室外观看,外观更透明、清晰,保证了建筑物良好的采光,又避免了以往大面积玻璃幕墙、中空玻璃门窗光反射所造成的光污染现象。 镀膜玻璃按产品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导电膜玻璃等。 热反射玻璃一般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或多层诸如铬、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因此,也称为阳光控制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和玻璃幕墙; 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由多层银、铜或锡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系,产品对可见光有较高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很高的反射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主要用于建筑和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由于膜层强度较差,一般都制成中空玻璃使用; 导电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敷氧化铟锡等导电薄膜,可用于玻璃的加热、除霜、除雾以及用作液晶显示屏等; 玻璃吸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玻璃对远红外热能的阻挡效果。辐射率低的玻璃不易吸 收外来的热辐射能量,从而玻璃通过传导、辐射、对流所传递的热能就少,低辐射玻璃正是 限制了这一部分的传热。 以上两种形式的热能透过玻璃的传递可归结为两个途径:太阳辐射直接透过传热、对流传导 传热。 透过每平方米玻璃传递的总热功率Q可由下式表示: Q=630Sc+U(T内-T外) 式中630是透过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能强度,(T内-T外)是玻璃两侧的空气温度,均是与环境有关的参数。 SC和U是玻璃自身的固有参数,其含义如下: SC———玻璃的遮阳系数,数值范围0~1,它反映玻璃对太阳直接辐射的遮蔽效果。U———玻璃的传热系数,它反映玻璃传导热量的能力。 由此可见,玻璃节能性的优劣由U和SC这两个参数就完全可以判定

镀膜玻璃国家标准英文版

5.3 Appearance Quality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the sunlight-controlled coated glass sheet should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grade in GB 11614. The tempered and semi-tempered sunlight-controlled coated glass sheet used as curtain wall should have fine edge processing.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the sunlight-controlled coated glass sheet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hart 1. Chart 1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the Sunlight-Controlled Coated glass Sheet Defect Description Superior Product Conforming Product Pinhole Diameter<0.8mm Intensive not allowed 0.8mm≦Diameter<1.2mm Middle:3.0*S,pcs,Distanc e between each pinhole bigger than 300mm. 75mm edge;Intensive not allowed Intensive not allowed 1.2≦Diameter<1.6mm Middle:not allowed 75mm edge:3.0*S,pcs Middle:3.0*S,pcs 75mm edge:8.0*S,pcs 1.6mm≦Diameter≦2.5mm not allowed Middle:2.0*S,pcs 75mm edge:5.0*S,pcs Diameter>2.5mm not allowed not allowed Spot 1.0mm≦Diameter≦2.5mm Middle:not allowed 75mm edge:2.0*S,pcs Middle:5.0*S,pcs 75mm edge:6.0*S,pcs 2.55.0mm not allowed not allowed Streak Visible not allowed not allowed Dark Stripe Visible not allowed not allowed Coating Scratch 0.1≦Width≦0.3mm length≦60mm not allowed Unlimited Distance between scratches smaller than 100mm Width>0.3mm length>60mm not allowed not allowed Glass Scratch Width≦0.5mm Length≦60mm 3.0*S,pcs Width>0.5mm Length>60mm not allowed not allowed PS:1.Intensive pinholes refer to over 20 pcs within 100mm area. S refers to area of glass plane in square metres. Allowed pcs equal to each factor multiply S, and get a integer according to GB/T 8170. Middle of glass plane is in the area of 75mm away from the edge, other parts called edge. 5.4 Optical Performance Optical Performance including Ultraviolet Transmittance, 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 visible light reflection rate, Solar direct transmittance and solar energy total transmission rate, the difference val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