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试比较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异同

[摘要]: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是经验论和唯理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本文论述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区别和对立方面、各自的局限性、发展结果和相互论争历史意义。

[关键词]:认识论经验论唯理论历史背景区别局限性发展结果历史意义

人类认识论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其发生顺序都是由外向内,由认识对象逐渐转向认识主体。近代西方哲学公开高举理性精神的大旗,自觉地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注重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重心由本体论和心灵哲学向认识论的转化。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是经验论和唯理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把握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西方哲学重心向认识论的转化

经过了所谓“中世纪的冬眠”之后,西欧人们的理性开始复苏了。15-16世纪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扬理性和科学的旗帜,把人的理性从长期的宗教统治之下解放了出来,开创了欧洲近代的哲学历史。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哲学逐步开始摆脱“神学的脾女”的地位,以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己任。哲学的独立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哲学的独立,二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使科学和哲学真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新生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科学。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处在搜集材料的阶段,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向哲学提出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给以指导的要求,从哲学本身来讲,它不仅要回答世界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回答我们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问题。这样,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近代认识论是以研究人、人的认识能力、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为中心内容、崇尚人的理性的哲学,它本身就具有非常革命的性质,不仅是资产阶级促进自然科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资产阶级反对经院哲学对抗宗教神学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从而使得认识论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中显得非常突出。

总之,认识论问题之所以在近代哲学史上突出出来,归根结底是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所决定的,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T.霍布斯、J.洛克、G.巴克莱和D.休谟。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笛卡尔、B.斯宾诺莎、G.W.莱布尼茨和C.沃尔夫。

经验论观点: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但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不能科学的说明知识体系何以能够建立起来的问题;由于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觉经验,贬抑理性思维,以至于把感觉看作是唯一的实在,把经验论推向极端,逻辑的走向唯我论和不可知论。

唯理论观点:唯理论把理性直觉和理性演绎看作真理性认识的来源,认为“精神直觉和演绎,就不能获得科学知识”,它强调理性思维的极端重要性,忽视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这使其实际上没能科学的解释知识体系的来源问题;而把知识体系建立在纯粹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必然使知识体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三、经验论与唯理论形成的原因和历史背景的比较

近代西方经验论和唯理论对立的形成源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倾向。近代认识论一开始就表现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不同倾向。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与传统的认识论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和社会环境有关。

第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分别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得以形成的认识根源。

从哲学认识论的传统来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可以追溯到人类认识产生之初。认识论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一开始就包含着矛盾:它既要靠人类理性思维的抽象概括,又要靠人类感觉器官给它提供经验材料;它既是经验的,又是超验的。人类认识从方法上来讲,最初也只有这么两种方法,靠感性给它提供经验材料,靠理性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抽象。在古希腊的早期,哲人们中间已经表现出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随着哲学的发展,这两种倾向的对立便逐渐展开,赫拉克

利特的经验主义色彩比较突出,毕达哥拉斯派的理性主义色彩比较突出,从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开始产生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直接对立。当时虽有人看到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各自的片面性(如亚里士多德),但未能克服这种片面性,最终表现为亚里士多德在二者之间的摇摆和皮浪的怀疑主义。在古希腊的早期,尽管在哲人们中间已经表现出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但应该说这两种倾向还是相安无事、彼此和谐的。可是,随着哲学的发展,这两种倾向的对立便逐渐展开,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到了欧洲中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在经院哲学中以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形式继续存在。从严格意义上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哲学认识论上的两种流派—经验论和唯理论,以比较典型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开论争,则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现象。

第二,经验归纳法和理性演绎法分别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得以形成的研究方法。

从近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来说,除了力学、数学和天文学比较发达之外,其他学科都还处在萌芽阶段,这就使得人们在用科学和理性认识世界时,不得不求助于当时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力学和数学。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认识论。认识的根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就是主观精神如何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17-18世纪的西欧哲学主要表现为对认识来源,过程及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家们和哲学家们在认识论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对认识来源,过程及真理性的看法也迥然不同。两种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哲学中被片面地加以分离,最终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个哲学派别。一派片面强调观察实验的方法,在对感觉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的基础上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并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经验论。另一派则片面的强调数学推理的方法,以天赋观念和天赋原则作为逻辑的起点而发展了理性演绎法,同样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唯理论。

第三,近代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国的历史环境分别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得以形成的社会土壤。

英国一方面有唯名论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有自然科学的注重实验、观察的风气,强调个别实在,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把唯名论的传统和注重经验归纳的习惯相结合,使英国成了近代经验论的发祥地。当时欧洲大陆各国许多地区处于封建割据的四分五裂状态中,经济落后,政治软弱,思想保守,文化凋敝,沾染上了经院哲学封闭陈旧的气息,缺乏唯名论的影响,自然科学研究中又推崇数学上的理性演绎法,这样,大陆各国就继承了唯实论传统,更注重一般的实在性,认为感觉经验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只有通过理性演绎才可能获得真理,这也就产生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

四、经验论与唯理论在发展中的区别

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是认识论的理论,它们都反对经院哲学,要求认识自然,揭示自然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并且它们都和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们都把感性与理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般说来,经验派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感觉经验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的或唯一的途径,是真实可靠的,贬低理性思维的意义。理性派则相反,他们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实在性,不承认感性认识的实在性,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从而贬低甚至否定了感觉经验的意义。

具体来看,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知识来源和途径问题上的分歧。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论问题上最根本的分歧表现在对知识的来源和途径问题上。

知识指的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原理,亦即科学知识或真理。经验派哲学家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都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来源于神的启示或传统的权威,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理性公理或天赋观念,而是来源于

感官经验,只有从经验归纳起来的理性,原理才合乎真理,没有经验就不可能有知识,经验在所有人那里都是一样的,所以经验就是普遍性的知识。科学的知识通过经验的归纳,实验的分析而获得,经验归纳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思想工具。经验派始祖培根认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关于自然界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感觉是经验的源泉,经验是知识的基础。发现真理的道路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中把公理引伸出来,然后不断上升,最后达到普遍的公理。如果说培根的哲学是科学归纳认识论,那么洛克的哲学则是真正的经验论认识论。因为洛克从经验出发,把自己的哲学的任务定为探索人类知识的起源以及可靠性的范围,反对知识的天赋观念论。他提出的“白板说”则把经验论推到顶点。知识从经验中产生,但个别的感觉经验如何上升到普遍的必然的理性命题?经验派没有给予正确的解决,仅仅从感觉经验的整理、结合、加减是不能上升到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理性命题的,而科学知识恰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所以,实际上经验派没有正确解决科学知识的来源。十七、十八世纪理性派哲学家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尽管属于不同的哲学路线,但在知识的普遍性的问题上是殊途同归的。他们认为,既然感觉经验的知识是个别的、有限的知识,所以这种知识具有或然性,没有必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是心灵所固有的,是天赋观念,或者是理性自身具有将经验提升到普遍原理的能力。正是因为人具有这种超越感觉经验的理性能力,才使人们能够形成关于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而主体所具有的理性能力是天赋的。笛卡尔认为人心中的清楚明白的观念是天赋的,它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是一样的,因此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具有科学的意义,知识的基础在于天赋的理性。斯宾诺莎对天赋的理性的理解与笛卡尔有所区别,但也认为天赋是科学理论认识的基础,理性是人对物质实体所固有的认识能力,人们借助于这种理性得到物质实体的真观念。真观念就是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科学知识。而莱布尼茨把天赋观念看成是潜在的,同时又是真理性必然性知识的来源。

第二、关于“天赋观念”问题上的分歧。

唯理论认为,在人的心灵中,本来就存着某些原则和观念如数学公理、逻辑规律、道德原则、上帝观念等,都是天赋的,与生来的;唯理论者把“天赋观念”看成是人类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能力,通过种的遗而积淀下来,并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个人心中。经验论认为,根本没有天赋观念,一切人的心灵都是全平整一色的“白板”,一切观念都是外部物在人心中的影像;天赋观念论者所说的些天赋的原则和观念,实际上都是从经验获得的,都可以从知识导源于经验这个原中得到合理的说明。

第三、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上的分歧。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经验论者从经验论原则出发,获得知识的途径上强调经验的归纳法;唯理论从真知(天赋观念)的来源这一基本立场出发,在认识方法强调演绎推理数学方法。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弗兰西斯..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在培根看来,只有归纳的方法,才能使认识从经验事实开始而上升为一般原理,归纳法能够使人们循序渐进地揭露出不同等级的自然规律,防止人们超越经验作无谓的猜想。与经验论相反,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他认为演绎推理必须前提可靠,推理严密,结论确实,才能得到真理性的知识,这就是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

第四、关于研究认识论的角度问题上的不同。

经验论偏重从认识的内容考察,强调认识的基础是经验,唯物经验论肯定人类的一切知识,首先总是由

于客存在的事物,通过感官影响人的意识而产的。这就是把认识看作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把感觉看作联系主观与客观的纽带和桥梁。唯理论偏重从认识形式来考察,强调取得普遍必然性的知识靠理性思维,唯理论比经验论较多地注重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把认识看成完全是消极被动地受对象决定的,强调只有依靠理性才能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第五、关于认识可靠性问题上的分歧。

从近代哲学的时代精神来看,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是赞赏经验和理性的,然而分歧也在此。经验论认为,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存在感觉之中,感性是唯一可靠的、真实的,而理性是不可靠的。理性现成地存在于感性之中。感性与理性上是量的差异,而不是质的差异。他们认为理性活动即判断推理,不过是对感觉的变形,是感觉的加减乘除符号的运算,对简单观念进行加工就变成复杂观念,感性的结合就达到了理性。所以从感性到理性不是质的飞跃,而是量的增加。经验派虽然也承认理性的作用,但认为理性不是能动的。因此,经验派没有找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途径。唯理论者则认为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这往往导致谬误,所以把感性视为意见,在获得真理性认识过、中必须排除感性的干扰。真理是从理性中得来,理性是判断真理的标准,理性是清楚明白的、不可怀疑的。因此它不以感性为基础,理性有自己独立的来源。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只是刺激人的感官唤起理性的回忆,理性活动是概念的演绎过程,而与感性无关。

五、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发展结果的不同

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其初衷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尤其试图建立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但是由于他们各执一端,缺乏辨证综合眼光最终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经验论把感觉经验当做认识的来源,通过经验归纳法上升到真理性的认识。经验论从对具体事物的感觉经验出发,这一出发的书不正自明和毋庸置疑的,但如何通过经验的归纳上升到普遍性的认识?这是经验论哲学的“阿喀琉斯之踵”,正是这一致命弱点使经验论在休谟那里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他对经验之外的任何存在(物质实体,精神实体以及因果联系等自然规律)都采取了怀疑的态度否定了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从而使得精神对自然地认识实际上成为不可能的。唯理论把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当作认识的来源,通过理性演绎法建立起整个知识体系。理性演绎法可以保证推理过程和推理结论的有效性,却无法解决演绎前提的合理性问题,演绎前提或出发点本身是如何确立的?这个问题同样成为了唯理论的理论要害,使唯理论在莱布尼次—沃尔夫体系中发展成为了一种独断论,他把知识看着由天赋观念根据矛盾律演绎出来的,这样就否定了客观世界进行广泛经验观察的必要性,经验只是诱发推理的机缘而已,经验只须根据先验的天赋原则进行理性演绎就可以建立全部知识体系。

六、经验论与唯理论相互争论的历史意义

在西欧历史上持续了二百多年之久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解放人类思想、挖掘人的价值具有积极地意义和价值,给人类认识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验派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经验是我们认识的源泉,所以在认识论的基本立场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用认识起源于直现对象获得的感觉经验的思想,无论解决人类认识的发展,还是个体认识的起源,都是正确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二阶段。在人的头脑中不存在“天赋观念”,批判了唯心主义认识论。因此,唯物主义经验派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中是一种具有进步性的认识论。理性派认为理性是认识的源泉。在认识中存在天赋观念的作用,这里包含着片面的真理性思想。人借助于天赋的理性,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科学知识,运用天赋的思维能力去揭露和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和规律性。所以理性派看到了理性的能动性,这是它最大的功绩。

经验论和唯理论经过长期论争所取得的成果及暴露的理论缺陷,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认识论在以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结合的必要;而二者的辩证统一,只有在科学的社

会实践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到了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地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第一次把社会实践纳入认识论,从

而把认识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它认识论问题,从而彻底克服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创立了完全科学的认识论,

从而把哲学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哲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117~120页

[2]马云泽《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12月

[3]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和唯理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徐志辉《略论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5]张翘楚《试论西方近代哲学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同一与分歧》,《松辽学刊》(社科版)1989年第4期

经验论和唯理论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应真正做到全面地认识唯理论与经验论,必须从它们得以产生历史背景入手,在分析它们之间共同点以及分歧之后,还应该细致地分析它们各自本体论归宿,同时,正确认识它们历史地位,从而还原其本来历史面目。 过去我们对欧洲近代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认识,通常都是局限于认识论范围之内,而且更多地是谈论它们之间分歧,例如在我们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就把其表述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重

浅谈英国的兴衰之路

浅谈英国的兴衰之路 18-19 世纪,英国开始兴起。英国从 15 世纪开始建立起专制的都铎王朝,通过推行重商主义,壮大了国家的实力,在1588年的时候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之后,英国的专制王朝继续海外扩张,建立英帝国。后来在1640年发生了推翻专制王朝的革命。这对于之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英国的进一步崛起有很重要的作用。之后,英国取代了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殖民帝国,在欧洲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根据统计,1848 年英国的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煤占到世界2/3,棉布占到世界 1/2,铁路已经修了 1 万公里,英国贸易总额在这个时候占世界总量的20%-25%左右。 大英帝国是随着英国人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出现的。英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年,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但英国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出现在18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英国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人口过剩。从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百年间,约有2000多万人从英国移居海外,其中1300万人移居美国,400万人移居加拿大,150万人去了澳洲,其余人流向世界的其他地方,英国是近代以来世界上最大的输出人口的移民国家。殖民地不仅对英国而且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很多学者认为,殖民地是英国资本主义起源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列强瓜分完毕时,英国获得的份额最大。在一战爆发之前的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面积已达3350平方公里,统辖3.9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这相当于英国本土的137倍,本国人口的8倍多,被称作“日不落帝国”。英帝国在形成过程中,既有对当地土著人的镇压,也有与其他殖民国家的争夺。这一过程对英国社会发展、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和政治地理的发展演变,均有

康德哲学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康德哲学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康德哲学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摘要:经验论片面强调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感性经验可靠;唯理论却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否认感觉经验的作用。二者沿着各自的方向最终走向了各自的终结。而康德哲学从主客体统一,思维与存在统一的角度出发,去讨论认识论的问题。对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的矛盾作出了调和。 关键词:经验论唯理论认识论康的哲学的调和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由刚开始的对世界本体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发展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西方哲学的发展呈现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一时期主要包含两个派别:经验论和唯理论。但经验论者片面夸大经验的作用, 认为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只有感性经验可靠, 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主义者明确地强调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承认知识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不承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飞跃, 表现了经验论的片面性。与此相反, 唯理论则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不承认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认为只 有理性靠得住, 贬低感性知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唯理论者对经验论提出反驳, 但是他们自己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把人的感觉经验和动物的感觉经验等同起来, 完全予以排斥,从而认为人的正确认识只来自理性自身。否认感觉经验的作用, 使理性认识变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也表现了唯理论的片面性。随着两种理论各自走向终结,康德的批判理论对其做出了调和。 1.经验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特点 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其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J.洛克、G.贝克莱和D.休谟。 1.1洛克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思想开明,科学昌盛,工业发达,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一位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极深远影响的哲学家,他就是洛克。洛克是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洛克继承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路线, 着重研究认识学说, “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 [1] , 使唯物主义经验论更加系统化了。同时, 由于经验论哲学内在矛盾的发展, 开始出现了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转化的迹象。 洛克是从认识的来源展开它的学说的。他首先批判了天赋观念。批判了天赋观念的“普遍同意论”和天赋观念的“普遍具有论”。认为认识来自经验。提出了白板说和双重经验说。 人的认识是一块洁白无瑕、光滑待刻的“白板”, 还是有着一定能动性的有机体?洛克认为, 从观念的来源看, 心灵的初始状态象一块“白板”, 在它上面没有一切观念和标记, 人的一切知识皆建立在经验之上并最终来源于经验。但从观念知识的形成来看, 认识主体的确具有某种先天的能力, 它是观念、知识生成的必要条件。[2]洛克说:“人们只要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 则不用天赋印象的帮助, 就可以得到他们所有的一切知识。”[3]也就是说, 知识从起源上看, 心灵如白板, 面对对象, 接受感觉印象, 构成知识的质料; 知识从构成上看, 则

西方主要哲学家一览表

1、泰勒斯(Thales,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被尊为西方哲学的始祖。 2、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创始人之一。 3、巴门尼德(Parmenide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古希腊哲学家,存在论(本体论)的奠基人。 4、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420年),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 5、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8-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与耶酥、孔子和释迦牟尼一同被尊为人类的导师。 6、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著有《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 7、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柏拉图的学生,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许多学科的创始人,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8、伊壁鸠鲁(Epikouros,约公元前341-270年),古希腊哲学家,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9、皮浪(Pyrrhon,约公元前360-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怀疑主义的创始人。 10、普洛提诺(Plotinos,约公元205-270年),晚期希腊哲学家,埃及人,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著有《九章集》。 11、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中世纪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 12、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最大代表,著有《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13、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英国经验论的始祖,著有《新工具》等。 14、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1650年),法国哲学家,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唯理论的开创者,著有《方法谈》、《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 15、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1677年),荷兰哲学家,

浅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_培根

浅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弗兰西斯 培根 刘 定 美国圣斯考拉斯蒂卡学院 摘 要 弗兰西斯 培根在西方科学史上是以倡导 知识就是力量 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而著称的.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者则因此把他列为父权制科学观的始作俑者.然而,西方思想史的深入研究表明,培根的科学观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后世的解读赋予了过多的世俗化含义,因此我们有必要予以重新解读与评估。 关键词 F 培根 生态危机 宗教 科学观 1.引语我开始接触论说文之后,感觉就象是面对一种新的 八股文 似的,总是以论点、论据、论证为中心,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枯燥,十分的乏味。但是,自从我读了培根的随笔散文集之后,就仿佛是进入了尼奥的武器库似的。也许有人不知道弗兰西斯 培根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你一定听过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名言。弗兰西斯 培根(Fran ci s Ba con,1561-1626)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巨人中,他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正是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 的第一人。培根被认为是现代科学时代的始祖。他是第一个意识到科学技木能够改造世界面貌的哲学家,热情支持实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2.培根的唯物主义思想范畴。从历史的根源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来看,培根的哲学思想是与其当时的社会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资产阶级上升那个时期的代表,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展科学。然而,他认为是经院哲学阻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因此,他就极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 四假相说 。他说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第一种假相是 种族的假相 ,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种假相是 洞穴的假相 ,这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假相是 市场的假相 ,也就是由于人们在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种假相是 剧场的假相 ,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这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但是,培根的 假相说 渗透了他哲学的经验主义倾象,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没有能够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异。 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就在于学术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失去接触,使它们产生了脱节的现象。他主张科学理论应当与科学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他主张打破 偶像 的崇拜现象,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他同时还提出了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 ,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攻击。 培根所提出的科学方法观是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观还或多或少的带有朴素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人们完全可以说弗朗西斯 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现代哲学家。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尽管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坚信上帝)。在思想上,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在学术上,他那渊博的学识连同精彩的文笔与科学和技术相共鸣,在那个时代,是一位难得的科引路人。 虽然培根是一位忠实的英国人,但是他的洞察力远远地超过了他自己的国界。他划分出三种雄心:其一类者,朝思暮想,惨淡经营,在本疆之内,得陇望蜀,觊觎青云;其二类者,官衣旰食,机关算尽,图他人之邦,扩己国之势,拜倒称臣者愈多愈善,此辈虽贪婪无度,然却至尊至贵;若一人披荆斩棘,努力登攀,以求人类享有经天纬地之略,驾驭宇宙之才,此实属雄心大志,尽臻尽善。 虽然培根是科学的指路人,但是,他自己却不是一位科学家,也跟不上他的同时代人所取得的进展的步伐。他忽略了纳皮尔(新近发明了对数)和开普勒,甚至还有他的英国同伴威廉 哈维。培根正确地指出热是一种运动形式 一个重要的科学学说。但是,在天文学上,他却拒绝接受哥白尼的学说。不过,人们应该记住培根不是要提出一套完整、正确的科学定律,而是要提出一个应该学什么的概说。他的科学猜想意在作为进一步探讨的起点而不是作为终极的结论。 弗朗西斯 培根并不是最先认识到归纳推理用途的人,也不是最先理解科学会给社会带来各种可能利益的人。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他以前没有人如此热情而广泛地发表这些激进的思想,而且部分原因是由于培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部分是由于他作为一位主要政治家的名气,他对待科学的观点在实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662年,当为了促进科学知识的增长而创建伦敦皇家学会时,创建者们称培根为他们的启灵人。而且当在法国启蒙运动期间编纂大部头的 百科全书 时,主要的编纂者们如狄德罗和阿朗贝尔赞誉培根是他们的作品的启灵人。如果说 新工具 和 新亚特兰提斯岛 今天比过去一度曾有的读者少了,这是因为它们的寓意已经被广泛地接受的缘故。 人们有理由把培根与另一位身处欧洲大陆的科学时代的晚辈先驱勒内 笛卡尔相提并论。培根比笛卡尔早一代人(三十年)。他比笛卡尔更多地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但是这位法国人重大的数学发明使这种对比的天平稍微向有利于他的一边倾斜。 3.培根的论著。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 论说随笔文集 (即中译版 论人生 或者 人生论 )。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他在本书献辞中所说的: 此书乃鄙人平生著作之中,最为大众所欢迎者,其主题均系关于人性及人生问题之研讨。 弗兰西斯 培根的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世界散文和思想史的一块绝世瑰宝。这是作者毕生科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之体现,凝聚了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古典人文主义者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四百年来,此书经久不衰,被译成世界上的几乎所有存在的文字,一直是世界上所公认最受公众称赞劭池的不朽名著之一。现代人读培根的这部书,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培根这部 培根人生论 中的相当一部分篇章,不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古典人文主义者的价值理想,而且许多教诲和论述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毫无过时之感。这不仅是指那些久已脍炙人口的篇章如 论读书 、 论美 、 论爱情 、 论狡猾 、 论逆境 、 论死亡 等,而且也包括其中一些论述宗教和政治问题的篇章。例如本书中的 论迷信 、 教信仰的统一 两篇,培根的议论,虽然当时是针对中世纪的宗教狂热和对基督教异端的迫害而发的,但对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中那种丧失理性的现代迷信的人,痛定思痛,仍然会有一种耐人咀嚼的特殊滋味。而他在 论改革 那篇短论中,看起来仿佛是为所有时代的改革家而写的。以这部 培根人生论 所体现的思想来观察培根,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他:培根是一个乐观的、进步的人文主义者,是一位政治思想十分开明的君主立宪论者,是对人类进步和社会正义充满信心的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宗教上是一个自然神论者和理性主义者。我们应当注意,1600年,布鲁诺由于鼓吹无神论而被焚死在罗马,这正是培根的中年时代。因此,培根当时持有这样的宗教态度,固然与清教徒的英国宗教背景有关,但同样也是需要相当太的智慧和勇气的。当然, 14 学术研究

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的主要思想:经验论认为一切真知起源于感觉经验,唯物论认为一切真知来源于物质的世界。经验论新生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科学,而还“处在收集材料阶段”的自然科学又需要哲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给以指导,这样,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内容,随之也就产生了两种认识论:一部分人注重力学的实验和经院归纳法,并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经验论,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等。另一部分人则注重数学的理性演绎法并同样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唯理论。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但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不能科学的说明知识体系何以能够建立起来的问题;由于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觉经验,贬抑理性思维,以至于把感觉看作是唯一的实在,把经验论推向极端,逻辑的走向唯我论和不可知论。 经验论的优点: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感性经验是知识和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承认科学理论、思想即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这样,既反对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经验问题上的片面性。 经验论的缺点:经验论只承认逻辑的和数学的命题是先天必然真理,他们把综合命题等同于后天的偶然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仅没有任何天赋的或先天的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唯一强调感觉经验而否认理性思维,在他们看来,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思想愈抽象则愈空虚,愈不可靠,愈远离真理。所以,他们持极端唯名论的观点,根本否认抽象,否认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题。康德提出了一些关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问题的假设。康德将科学认作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并且确认它起始并同步于人的经验。然而,康德又认为人类经验的形成必然地带有人类心灵的自在特征。正是人类的心灵才产生了科学所研究的有规则的现象。于是,最终的真正知识——科学就能立足于在心灵中先天具备、因而也就先于经验而存在、同时又获得理性证实的基础之上。康德把这种由先天理性(形式)和后天经验(质料)结合起来的命题称作综合命题,以此来尽力调和或折衷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并试图克服两者的片面性。 唯理论的主要思想:唯理论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认为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必须上升为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具有真理性,但否认认识源于经验的倾向则导向唯心主义。笛卡尔的唯理论观点一方面受到当时英国的T.霍布斯和法国的P.伽森狄等唯物主义经验论者的驳斥和诘难,其“天赋观念”学说及其唯理论的观点更受到稍后的英国经验论主要代表J.洛克的系统批驳;另一方面又受到许多人的拥护和追随,形成了笛卡尔学派。马勒布朗士等人进一步肯定心物都在上帝之中;斯宾诺莎则肯定上帝即自然,是唯一实体,广延与思想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这种观点继承和发扬了笛卡尔的唯理论思想,但把它放到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认为理性认识的对象即“实体”及其“属性”、“样式”,即是整个自然界。 唯理论的优点:唯理论又称理性主义。一种认为唯有理性才可靠、片面强调理性认识作用的哲学学说。唯理论与经验论相对立,它认为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必然的知识,不可能来自

漫画英国

首先进入英国的, 是西班牙的伊比利亚人! 但是,他们对英国没有造成什么很重大的影响。 后来,来了克尔特人,他们是几乎遍布整个欧洲的游牧民族。并且他们的文明已经是相当的发达,比如:他们那时候已经开始喝啤酒了,而那时的拉丁人还在喝葡萄酒。这也就造成了现在为什么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喜欢喝葡萄酒,而德国,英国还有北欧国家喜欢啤酒。他们来到英国之后,就将伊比利亚人赶到了地势险恶的北部,自己定居于南部。而他们的身上有画各种图案的习惯,此后希腊探险家皮希亚斯来到英国,将他们称为pretanikai—bretania—bretain, 这个就是bretain的由来。 此后的很长时间,英国都很平静,直到罗马将军凯撒的侵略。并且在南部选了一个港口,命名为Londinium—london. 凯撒不仅带来了军队,同时也为英国带来了罗马文明。这是拉丁文明对于英国的第一次征服。在经过了300多年的太平盛世以后,罗马军队撤离了英国。

这时,克尔特人孤立无援,则准备向萨克逊人—日耳曼人进行求助,他们生活在德国北部,丹麦的南部萨克森地区,他们当时的势力非常强大。萨克逊人接受了克尔特人的求助,并且进入了英格兰,但是他们出尔反尔,开始屠杀大部分的克尔特人。 后来,同样属于日耳曼民族的盎格鲁人闻风而来,和萨克逊人共同占领了英格兰地区,把克尔特人赶到了其他三个地区。正因为盎格鲁人,最后这个地区得名为英格兰。日耳曼民族本是非常野蛮的民族,但是在遗留下来的罗马文明的熏陶下,野蛮也最终走向了文明,并且把基督教作为国教。 从783年开始,英格兰一只受到维琴人的侵略,但是,萨克逊-盎格鲁人团结起来,在大王阿尔弗列德的带领下,击败了维琴人,并且创立了英王国。并且和丹麦签署了和平条约。此后一阶段,维琴人忙于自己内部纷争,无暇侵略英国,知道阿尔弗列德死后,丹麦人克努特逼着英格兰投降,自己当上了丹麦和英国的国王,控制了英格兰,苏格兰,丹麦,挪威等,建立了斯堪迪纳维亚帝国。但是克努特一死,变分裂了。

经验论和唯理论

2004年10月11日 第六章经验论和唯理论 第一节早期资产阶级哲学的基本内容和一般特点 一、历史背景:近代哲学是继古代哲学和中古哲学之后,西方哲学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按照西方学术界一般的划分方法,近代哲学从17世纪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此后是“当代哲学”(现代哲学)。习惯上划分19末20初称为“近代哲学”。近代哲学是在资本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伟大变革中形成的,它不仅是朝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时代精神的塑造者。 时代的基本特征: 1、“世界的发现”(地理大发现):15末16初新的航路的发现和新大陆的发现,一面促进了欧洲工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速度提高,并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终于摆脱了中世纪那种狭义的地域观念,人们的眼界扩展到世界性的范围,在欧洲人面前出现一个充满了新奇事物及充满魅力的广阔天地。 2、“人的发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改革的内在性原则将人们的思想目光从天国拉回了人间,从神转向了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近代哲学的思想准备,也是西方哲学从中古哲学走向近代哲学的过渡阶段。 3、“科学的发现”:这个时期正是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它的发展和进步不仅树立了理性的权威,而且为哲学提供了思想的材料和内容,为哲学解释和说明自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人们不再用神学的态度及语言来看待、解释自然了。 二、近代哲学与希腊基督教哲学的比较: (一)相互交融的产物:希腊哲学关注与现实生活,其基本精神是人文主义、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基督教哲学所关心的则是理性与信仰的调和,它开辟了一个超经验的精神世界,并把哲学的思辨统统贡献给这个超凡的精神领域。近代哲学一方面继承了希腊哲学的精神,注重知识,发展科学,以自然为认识的对象,确立了理性的权威;另一方面亦继承了基督教哲学的内在精神,同样关注那个超验的精神世界(伟大的两栖动物)。 (二)不同性质的哲学状态:希近比较1、希腊哲学以朴素直观为其基本特征,而近代哲学是“反思的”,它以主体性原则为其基本特征;2、希腊哲学虽崇尚知识,确立了西方哲学的科学思维方式,但缺少自然科学的支持及认识论的深入研究。近代哲学是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所以它的科学精神有其坚实的基础。3、自然观的不同——希腊哲学视野中的自然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的整体存在,自然是神圣的,只认识它而不改造它。而近代哲学中的自然是一个机械的、非生命的自然,对它进行分解成部分加以研究。认识又改造它,人从自然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的主人。基近比较近代哲学以理性主义为其基本特征,与经院哲学的理性主义是不同的。经院哲学尤其是唯实论的思想可称为理性主义,但是一种以神学为最高权威、教义为研究对象、抽象空洞烦琐思辨的理性主义。近代哲学以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因而有丰富思想内容和基础知识的理性主义。在前者的基础上重建理性的权威及哲学的基础。 三、近代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最初表现为理性与经验的矛盾,出现了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继而展开为主体与客体、知识与对象、理想与现实、自由

英国骑士

英国骑士制度的初探 摘要:国内外专门研究骑士的著作和成果已很丰硕,对于英国的骑士制度,纯粹来说是一种外来物,是诺曼公爵威廉通过武力征服而带过去的,从而在英国的本土上得到逐渐发展,最终而又退出英国历史的舞台,对于外来的一种制度或是事物,必导致英国的骑士与西欧诸国的骑士在发展和衰退原因等一系列问题中必有不同之处,所以本文试图去初步探索英国骑士的发展原因,衰退缘由。 关键词:骑士定义产生衰落原因采邑制 一、学界关于骑士的广义和狭义的观点 广义的骑士包括伯爵、子爵、男爵等高级贵族在内;而狭义的贵族则指的是小土地所有者。 二、英国骑士制度的演变趋势 英国的骑士制度作为封建主义贵族制度的伴随物物,始于11世纪初,发展于12——13世纪,13——14世纪进入“黄金阶段”,而后受到“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打击而逐渐萎缩。 三、全面了解骑士的定义 威廉征服后,骑士制度逐渐得到发展,成为当时英国的小贵族,形成了一个阶级,具有一定的特权,所以应从军事、经济政治、社会等角度来全面认识骑士。 1、军事角度来看,骑士本质是一名重装骑兵,拥有武器和厚厚的盔甲,目的是从事作战,效忠于国王。 2、经济政治角度看,骑士又是封君封臣制的一部分,骑士是士兵,又是封地的持有者,国王赐封土地给封臣,封臣再将土地分封给骑士,从而获得一定土地的骑士为领主服役,负有军事义务。战时,作为一个战时随国王出征,在和平时期,他们就是一名土地所有者。但大多数情况下,骑士并不自接经营自己的土地,而是委派一名管家替他集中管理,而自己则多热衷于参加狩猎、比武大会等方面的军事性活动。 3、社会角度来看,骑士因其职业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而骑士作为“这个阶层的一个成员,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自己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思想观念等等。这些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则共同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骑

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与物理科学

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与物理科学 旨在运用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基于对1665年——1800年136年间《哲学汇刊》合计90卷580期共4166篇文章的统计分析,重点对其中的1613篇物理科学文章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世界上第一份科技期刊的形态以及传播概况进行了历史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第一份科技学术期刊《哲学汇刊》1665年3月6日由英国皇家学会创刊于伦敦,除因主编逝世与时局动荡而短暂停刊外,一直连续出版350年延续至今。 1752年之前共经历了10位主编,1752年开始不再设主编,而由皇家学会的论文评审委员会负责期刊的出版事务。1665年一1800年中《哲学汇刊》的4166篇文章中,物理科学1613篇,占38.7%;形式科学208篇,占5.0%;生物科学523篇,占12.6%;生理科学441篇,占10.6%;地学714篇,占17.1%:医药科学478篇,占11.5%。 可以看出,17、18世纪《哲学汇刊》中物理科学文章数量为最多。同时,《哲学汇刊》历史上最重要的5篇“精华文章”中有4篇是物理科学文章,这表明物理科学也是《哲学汇刊》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传播内容。 牛顿和哈雷是17、18世纪物理科学的代表人物。《哲学汇刊》第6卷刊登了牛顿寄给奥尔登伯格的信,他用13个命题和1个判决性实验解释了他的光的颜色理论。 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长达5年的论战,共发表了26篇讨论光学的文章。面对质疑和批评,牛顿在《哲学汇刊》中一一予以回答,在回答质疑的过程中,也将他的光学理论进一步完善。 此后,牛顿感到由于论战使自己受到了打扰,不再热衷于在期刊上发表文章。

哈雷是17、18世纪在《哲学汇刊》上发表文章最多的物理科学家,共发表75篇论文,主要集中在天文学领域,占49.3%,其次是地理学,占28.0%,此外还广泛涉及数学、光学、生物学等领域。 哈雷发表文章的第一个高峰是1684年—1698年,这一时期他进行了多次探险航行,发表了35篇涉及物理科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的文章。1702年—1726年,哈雷迎来了天文学方面的研究高峰,共发表了29篇文章。 他首先运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了哈雷彗星的周期,随后还在欧洲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关于日全食的观测,收集了20余组观测数据,同时也第一次观测并描述了“贝利珠”现象。这篇观测报告也被评选为《哲学汇刊》历史上的5篇精华文章之一。 研究结论认为:(一)《哲学汇刊》350年的出版历史可以划分为3个重要历史阶段:①1665年——1752年,这一时期由皇家学会“第二秘书”担任期刊主编,负责稿件评审与期刊出版;②1752年—1886年,皇家学会于1752年成立了论文评审委员会来负责《哲学汇刊》的出版事务,同时建立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期刊同行评审制度;③1886年至今,由于科学发现范围的扩大,《哲学汇刊》分为A、B两辑,分别刊登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文章,一直延续至今。(二)提出了世界上最早科技学术期刊的萌生与演化的基本形态及构成元素,认为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英国皇家学会注重实验探索与科学发现的传统,以及学会成立以后科学研究成果的大量产出,另一方面还因为当时科学界亟需一种能够及时、连续、公开、客观地评价科学理论和实验结果的价值评价体系,并且之前已经有了“通信交流”和不定期出版的“小册子”这2种科技期刊的潜在形式或萌芽形态。 认为科学家在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动机有以下3点:首先是科学家希望通

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分歧 由于主体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才构成了哲学史上的长期存在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和冲突.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主要分歧 第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所争论的“知识的来源”问题,主要是有无“天赋观念”的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 经验论者认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霍布斯:《论物体》,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90页)“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人类理解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66页)在经验论者看来,一切观念都是思维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全部观念都可以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凡在理性中的东西,都存在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凡是在感性内容中找不到的东西,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超出人的理性之外的;思维的理解作用,只能是基于感觉的观念去表现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与经验主义相反,唯理主义者则以不同的形式肯定“天赋观念”。笛卡儿提出,观念的来源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天赋的”数学、逻辑、宗教、伦理中的一般的抽象的观念和原则,其二是从“外面”得来的,如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其三是“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观念如飞马、美人鱼之类。对于这三种情况,笛卡儿认为,“外面”得来的观念与“臆造的”观念一样,都是没有真理性的,而只有“从我自己的本性得来的”一般观念才具有真理性。这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只能是“天赋的”。莱布尼兹进一步提出,感觉经验只能感知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不能揭示真理的“普遍必然性”。他还尖刻地把经验论者说成是像牲畜一样“纯粹凭经验,只是靠例子来指导自己”,因而,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存在。“人之所以如此容易捕获禽兽,单纯的经验主义者之所以如此容易犯错误,便是这个缘故”。(莱布尼兹:《人类理智新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503页)在唯理主义者看来,思维本身具有超越感官经验的先天认识原则,对象只有在先天认识原则的把握下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不能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它有多于这种内容的作为认识原则的天赋观念;思维的理解作用是以它自己固有的天赋原则去理解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第60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经验论和唯理论各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同上,第61页)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人们通常总是从“经验”出发去看待认识的来源问题,因而往往简单化地断言经验论是对的而唯理论是错的,并没有去反思感性与理性的复杂关系。对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对于这个“前提”,作为经验论的18世纪的唯物主义,“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且又提出了下面这个命题:凡是感觉中未尝有过的东西,即不存在于理智中。只有现代唯心主义的而同时也是辩证的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还从形式方面去研究了这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History (英国)

History Before 1965, companies were subject to income tax on their profits,[7] at the same rate as was levied on individuals. An imputation system existed, whereby the income tax paid by a company was offset against the income tax liability of a shareholder who received dividends from the company. With the standard rate of income tax in 1949 at 50%, a company making £1,000 in profits would pay £500 in tax.[8] If the company then chose to pay a £100 dividend, the recipient would be treated as if he had earned £200 and had paid £100 in income tax on it — the tax paid by the company fully covered the tax due from the individual on the dividend paid. If, however, the individual was subject to tax at a higher rate (known as "surtax"), he (not the company) would be liable to pay the additional tax. In addition to income tax, companies were also subject to a profits tax,[7] introduced by Labour Chancellor Sir Stafford Cripps, which was deducted from company profits when determining the income tax liability. It was a differential tax, with a higher tax rate on dividends (profits distributed to shareholders) than on profits retained within the company. By penalis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rofits, it was hoped companies would retain profits for investment, which was considered a priority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9] The tax did not have the desired effect, so swingeingincreases[dead link][10] were introduced in the rates of the distributed profits tax by the post-war Labour government, in an attempt to coerce companies into retaining more of their profits. At the time of Hugh Gaitskell's 1951 budget, the profits tax was 50% for distributed profits and 10% for undistributed profits. A series of reductions in the profits tax were brought in from 1951 onwards by the new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The tax rates fell to 22.5% on distributed profits and 2.5% on undistributed profits by 1957, although the profits tax was no longer income tax-deductible.Derick Heathcoat-Amory's Budget of March 1958 replaced the differential profits tax with a single profits tax measure, applicable to both retained and distributed profits. This gradual decrease, and final abolition, of taxes on capital distributions reflected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servative and Labour parties: the Conservative approach was to distribute profits to capital holders for investment elsewhere, while Labour sought to force companies to retain profits for reinvestment in the company in the hope this would benefit the company's workforce.[9] [edit]Finance Act 1965 Under the Labour 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James Callaghan, the Finance Act 1965[1] replaced the system of income tax and profits tax from 1 April 1965 with a single

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 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 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 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 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应真正做到全面地认识唯理论与经验论,必须从它们得以产生历史背景入手,在分析它们之间共同点以及分歧之后,还应该细致地分析它们各自本体论归宿,同时,正确认识它们历史地位,从而还原其本来历史面目。 过去我们对欧洲近代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认识,通常都是局限于认识论范围之内,而且更多地是谈论它们之间分歧,例如在我们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就把其表述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重应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相反,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重应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作用,认为感性认识无须上升为理性认识。”①这种过于简单化论述显然不利于我们客观、全面认识唯理论与经验论。 (一)应客观准确地评价一种哲学理论,必须把它放到其产生整个哲学发展历史图景中去,对唯理论和经验论认识也不能例外。 从哲学自身发展过程来看,近代以前欧洲哲学史,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主应地都是关于主体之外客体认识,那时人们关心是世界“始基”或“本原”问题。经过曲折发展之后,“人们认识到应真正认识客体,不仅应研究客体,而且还应研究主体。对主体方面研究就产生了近代所谓认识论。产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论。”②从历史发展来看,认识论问题之所以在之所以在欧洲近代哲学史上突出出来,是有着深刻时代背景。 西欧经过了所谓“中世纪冬眠”之后,人们理性开始复苏了。范围广大、影响深远文艺复兴运动,高扬理性和科学旗帜,开创了欧洲近代历史。文艺复兴运动最伟大功绩之一,就是把人理性从长期宗教统治之下解放了出来,而人类理性一旦获得了解放,去除了禁锢,立刻便焕发出夺目光彩,这种光彩就闪现在从哥白尼到牛顿之间一系列自然科学成就中,真正近代意义上自然科学诞生了。随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